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第6单元 糖类 油脂 氨基酸 蛋白质 课时作业(苏教版选修5)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02317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第6单元 糖类 油脂 氨基酸 蛋白质 课时作业(苏教版选修5)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第6单元 糖类 油脂 氨基酸 蛋白质 课时作业(苏教版选修5)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试题:第6单元 糖类 油脂 氨基酸 蛋白质 课时作业(苏教版选修5)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1.葡萄糖不具备的性质有()A.酯化反应B.银镜反应C.还原反应D.水解反应【解析】由于葡萄糖分子中存在OH和CHO两种官能团,OH可以发生酯化反应;CHO可以发生银镜反应和还原反应。葡萄糖属于单糖,它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选D项。【答案】D2.有关天然物质水解叙述不正确的是()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B.可用碘水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C.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气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水解反应D.纤维素水解和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相同【解析】蛋白质、纤维素、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别为:氨基酸、葡萄糖、葡萄糖,故A、D两项均正确;向水解的淀粉中加入碘水,若碘水不变色,说明淀粉已水解完全,若碘水变蓝,说明淀粉尚未水解或未水解完全,故B项正确;变质的油脂有难闻的哈喇味,是由于油脂发生了氧化反应,故C项错误。【答案】C3.下列物质不属于酯类的是()A.石蜡B.硝化甘油【解析】石蜡属于烷烃混合物;硝化甘油是硝酸甘油酯;硬化油是经过氢化后的油脂,所以B、C项中的物质属于酯类;D项中的物质结构中含有酯基,属于酯类。【答案】A4.已知:I2能使淀粉溶液显蓝色,青苹果汁遇到碘酒时显蓝色,熟苹果汁能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反应生成红色沉淀,这说明()A.青苹果汁只含淀粉B.苹果中只含有葡萄糖C.苹果转熟时葡萄糖聚合为淀粉D.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葡萄糖【解析】青苹果汁中含有淀粉,热苹果汁中含有葡萄糖,解本题最易犯片面性的错误而 选A、B。【答案】D5.某物质分子式与苯丙氨酸()相同,且同时符合下列两个条件: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有一个硝基直接连在苯环上,其同分异构体的种数是()A.3B.5C.6D.10【解析】苯环上连有两个取代基时有邻、间、对三种同分异构体,满足题意知,一个取代基为硝基,则另一个取代基可以是,所以有6种同分异构体,故选C项。【答案】C6.下列各组反应,实质都是取代反应的是()A.苯硝化,苯酚和溴水反应,溴乙烷与NaOH醇溶液加热B.酯的水解,酯化反应,乙醇和氢卤酸反应,乙醇和浓硫酸加热至140 时的反应C.淀粉在硫酸存在下制葡萄糖,醛的氧化或还原D.纤维素水解,浓硫酸和乙醇在170 时的反应,蛋白质水解【解析】A中卤代烃与NaOH醇溶液共热,发生消去反应;B中全为取代反应;C中醛的氧化或还原不是取代反应;D中蛋白质、纤维素的水解是取代反应,乙醇在浓H2SO4的作用下 170 时的反应是消去反应。【答案】B7.L-多巴是一种有机物,可用于帕金森综合症的治疗,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L-多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B.既有酸性,又有碱性C.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D.分子中只有6个碳原子共平面【解析】L-多巴中含有酚羟基,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变质;含有氨基和羧基,既有酸性,又有碱性;一定条件下能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多肽;分子中至少有7个碳原子共平面。【答案】D8.下列各组物质既不是同系物又不是同分异构体的是()A.甲酸甲酯和乙酸B.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醇C.软脂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D.油酸甘油酯和乙酸乙酯【解析】甲酸甲酯和乙酸的分子式均为C2H4O2,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对甲基苯酚和苯甲醇的分子式均为C7H8O,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软脂酸甘油酯和硬脂酸甘油酯结构相似,二者组成上相差6个“CH2”基团,二者属于同系物;油酸甘油酯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它与乙酸乙酯结构不同,化学性质不同,二者既不是同系物,也不是同分异构体。【答案】D9.甘露醇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公布的禁用药品之一,在医药上可用作利尿剂、降压剂。其结构简式为。有关其叙述正确的是()A.甘露醇易溶于热水、热乙醇B.甘露醇属于单糖,有甜味C.甘露醇与葡萄糖互为同分异构体D.甘露醇在NaOH的醇溶液中加热即可发生消去反应【解析】甘露醇含有多个羟基(亲水基团),水溶性较好,A正确;甘露醇是一种醇,不属于糖类,B错;甘露醇的分子式为C6H14O6,与葡萄糖的分子式不同,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错;醇发生消去反应是在浓硫酸作用下进行的,而非碱的醇溶液,D错。【答案】A10.A、B、C是大家熟悉的与生命运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它们所含元素不超过三种;并有如图所示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A、B、C、D的化学式分别为:A 、B 、C 、D 。(2)在常温下A、B通过 途径转化为C,而人体内的蛋白质是由各种 通过缩聚而成。(3)工业上制备D有两种方法:一是乙烯合成法,二是农作物秸秆发酵法。请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 。(4)油脂水解生成的醇与D是否为同系物(填“是”或“否”),请写出硬脂酸甘油酯在碱性条件发生皂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目前,化合物B在自然界中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对环境产生了不良影响,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解析】本题通过框国推断,结合生命活动考查了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综合知识,思考量虽不大但知识面广,通过A、B、C、D的推断作为突破口不难回答本题。A、B、C所含元素不超过三种,是与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三种化合物,且A与B反应能生成单质甲,应考虑A、B通过光合作用生成了O2,因此A、B为H2O、CO2,C为葡萄糖,D为乙醇。【答案】(1)H2OCO2C6H12O6C2H5OH(2)光合作用氨基酸(3)CH2=CH2+H2OCH3CH2OH(加成反应)(5)绿色植物减少、汽车尾气排放和工厂排放大量CO2、森林失火等11.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癌药,其分子式为C47H51NO14,它是由如下的A酸和B醇生成的一种酯。(1)A可在无机酸催化下水解,其反应方程式是 。(2)A水解所得的氨基酸不是天然蛋白质水解产物,因为氨基不在 (填希腊字母)位。(3)写出ROH的分子式 。氨基酸中NH2不在位上,故不是天然蛋白质的水解产物。酸A的分子式为:C16H15O4N,则醇B的分子式为:C47H51NO14+H2OC16H15O4N+C31H38O11。12.12 g某有机物X完全燃烧后生成17.6 g CO2和7.2 g H2O。(1)如果X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且具有还原性,则它的结构简式为 。(2)如果X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跟金属钠、碳酸钠均能反应并放出气体,则它的结构简式为 。(3)如果X是易挥发有果香气味的无色液体,并能水解,则它的结构简式为 。(4)如果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0,跟醇、羧酸都能发生酯化反应,而且两分子的X之间互相反应生成如下环酯:,则X的结构简式为: 。(5)如果X的分子中有6个碳原子,既具有多元醇的性质,又具有还原性,则它的结构简式为 。所以最简式为CH2O。(1)有CHO且为气体的X是HCHO;(2)能与Na2CO3反应,说明含COOH,X为CH3COOH;(3)有水果香味的物质是酯,X为HCOOCH3;(4)同时具有OH和COOH且符合最简式CH2O的物质是;(5)X为葡萄糖,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答案】(1)HCHO(2)CH3COOH(3)HCOOCH3(4)(5)CH2OH(CHOH)4CHO13.实验室用燃烧法测定某种氨基酸(CxHyOzN)的分子组成。取 g该种氨基酸放在纯氧中充分燃烧,生成CO2、H2O和N2。现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铁架台、铁夹、酒精灯等均未画出),请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开始时,首先打开止水夹a关闭止水夹b,通入一段时间的纯氧,这样做的目的 是 ;之后则需关闭止水夹 ,打开止水夹 。(2)以上装置中需要加热的是 (填装置代号)。操作时应先点燃 处的酒精灯。(3)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装置D的作用是 。(5)读取N2的体积时,应注意: ; 。(6)实验中测得N2的体积为V mL(已换算为标准状况)。为确定此氨基酸的分子式,还需要的有关数据有 。A.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B.生成水的质量C.通入氧气的体积D.该氨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解析】该实验的原理是利用氨基酸燃烧产物,来确定氨基酸的分子组成,故而应知n(N)、n(C)、n(H);再由 g-m(N)-m(C)-m(H)可知n(O)。而n(N)可由V(N2)来求。由浓H2SO4的增重可求n(H),由碱石灰的增重,可求n(C)。【答案】(1)排除实验装置中的N2ab(2)A、DD(3) (4)吸收未反应的O2,保证最终收集到的气体是反应生成的N2(5)量筒内液面与广口瓶中的液面相持平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切(6)A、B、D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