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案17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02164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案17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案17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教案17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苏教版化学课必修1专题三第二单元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知识体系打破了以往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中的“结构-性质-制备-用途”的传统模式,而是从人们熟悉的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懂得应用事例着手,引发学生思考,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本节课主要研究的是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根据新课程内容特点、学习目标的确定、学习者情况的分析可从三方面着手:(1)引导学生从已有的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旧知识迁移出铁、铜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2)把实验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生运用氧化还原的观点理解转化的实质,通过推测、设计探究实验以及学生自主实验探究认识Fe2+与Fe3+的区别和转化。从而强化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探究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思考化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3)最后由学生总结归纳三方面的结论要点,尝试用简洁的图示方法自主构建“铁三角”关系。2、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及离子反应的相关知识,此外通过前面对钠、镁和铝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这几种典型金属的性质,但对金属的学习方法仍有待指导。与此同时,学生通过之前的实验练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能独立完成较简单的实验设计方案的基本流程。二、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掌握铁的化学性质;2、使学生理解铁盐和亚铁盐的性质及相互转变;3、使学生掌握Fe2+与Fe3+的鉴别方法;4、在“实验反思再实验再反思”的过程中体验实验探究的方法和技能。(二)能力目标1、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2、通过新旧知识联系,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扩展能力。3、通过铁制品及其资料的收集和课堂表述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能准确表述有关信息,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从铁铜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的作用引入,以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献身科学的热情。2、通过问题讨论的过程,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的精神。三、重点与难点:重点:铁的化学性质;Fe2+与Fe3+的性质及转化; Fe2+与Fe3+的鉴别 难点: Fe2+与Fe3+的性质及转化四、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1、搜集与铁、铜有关的物品或资料,了解它们的用途。2、回顾金属的通性(二)、学生用品:(2人一组),铁粉、0.1mol/LFeCl3溶液、0.1mol/LFeCl2溶液、KSCN溶液、新制氯水、小烧杯、试管、试管夹。(三)、教师用品:学生用品再加双氧水、铜粉、磁铁。五、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法。六、教学过程设计:新课引入铁和铜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金属材料,用途非常的广泛。我们知道性质决定用途,那么这些应用反映它们的什么物理性质呢?板书 铁、铜及其化合物应用一、 铁及其化合物 学生回答举出铁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反映出的物理性质板书1、物理性质教师演示铁被磁铁吸引投影小结铁的应用:建材;炊具;铸件;制具特性的铁合金;制磁铁等。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是电和热的良导体;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铁的硬度、密度较大,熔沸点较高;能被磁体吸引。教师提问 物质的应用不仅与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关,也与它们的化学性质有关。那么,铁化学性质如何呢?板书2、化学性质学生交流与讨论完成课本P74的“交流与讨论”,归纳铁的化学性质。教师总结投影 铁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2Fe +3Cl2 2FeCl3 3Fe +2O2 Fe3O4(2)、与酸的反应 Fe + 2HCl = FeCl2 + H2 Fe+2H+=Fe2+H2(3)、与盐溶液的反应 Fe+Cu2+=Fe2+Cu学生活动观察铁反应后的价态变化,并对此进行分析师生互动学生代表发言,共同得出结论:铁与氧化性较弱的氧化剂(如盐酸、硫酸铜溶液)反应,转化为+2价的铁的化合物;而与氧化性较强的氧化剂(如氯气、液溴、双氧水)反应,转化为+3价的铁的化合物。铁单质表现出还原性,在化学反应中通常做还原剂。过渡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了铁单质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为+2价或+3价。那么,我们能否根据+2价或+3价的铁元素的性质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呢?教师展示展示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样品,指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状态、颜色。教师设疑你如何判断物质(Fe2+和Fe3+)之间发生了转化?需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证明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相互转化,所以,我们需要借助KSCN溶液。板书3、Fe2+和Fe3+的鉴别学生实验分别向FeCl2溶液和FeCl3溶液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比较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板书 Fe3+ + 3SCN-= Fe(SCN)3过渡接下来我们根据+2价或+3价的铁元素的性质来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活动与探究师生共同完成课本P75的“活动与探究”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板书4、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学生思考探究讨论,教师启发学生思维,学生回答你设计Fe2+和Fe3+相互转化实验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低价的铁(具有还原性)向高价的铁转化,失电子,需加入合适的氧化剂;高价的铁(具有氧化性)向低价的铁转化,得电子,需加入合适的还原剂。幻灯投影实验室提供以下试剂:还原铁粉、0.1mol/LFeCl2溶液、0.1mol/LFeCl3溶液、稀盐酸、硫酸铜溶液、新制氯水、双氧水、KSCN溶液。请你在所提供的试剂中找出哪些是常见的氧化剂,哪些是常见的还原剂。学生汇报,教师幻灯展示 以上所提供的试剂中常见的氧化剂是:0.1mol/LFeCl3溶液、稀盐酸(弱氧化剂)、硫酸铜溶液(弱氧化剂)、新制氯水(强氧化剂)、双氧水(强氧化剂);常见的还原剂是铁粉。学生代表汇报实验设计方案,师生讨论可行性,幻灯展示最佳方案,教师讲解FeCl2 FeCl3 所选试剂:新制氯水(强氧化剂)或双氧水(强氧化剂)实验方案:取一支盛有少量FeCl2溶液的小试管,向试管中滴加少量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再加入适量的新制氯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预期现象:滴入少量KSCN溶液,试管溶液颜色没有明显变化;加入新制氯水后;溶液颜色变成血红色。FeCl3 FeCl2 所选试剂:铁粉(还原剂)实验方案:向盛有适量FeCl3溶液的小试管中加入过量铁粉,待充分反应后,向溶液中滴入少量KSCN溶液。 预期现象:铁粉溶解,溶液由黄色变为浅绿色,滴入少量KSCN溶液没有明显现象。学生动手实施实验设计方案,记录“实验现象”,教师指导实验演示试验 FeCl2溶液和双氧水的反应。设疑除铁以外还有那些常见的还原剂可还原Fe3+?演示试验 FeCl3溶液与铜粉的反应。学生总结、教师提升通过实验表明,Fe2+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剂氧化为+3价的铁;Fe3+具有氧化性,可以被还原剂还原为+3价的铁。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原理,选择合适的氧化剂或还原剂,是可以实现Fe2+和Fe3+的相互转化。小节作业 课本P77页6、7、8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问题探究为基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运用知识,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主动构建新的知识。并且考虑到高一学生刚刚接触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知识,本节课教学设计采用归纳法,从具体到一般。从学生已经学习接触过的铁矿石的化合价和铁单质相关的化学性质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价态的铁元素的性质(氧化性或还原性),启发学生应用氧化还原的规律是可以实现氯化亚铁和氯化铁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最后再总结提升到Fe2+和Fe3+的性质及其相互转化,并由此设计实验方案。这样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认知规律入手,提高课堂有效性。;足于高一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后面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作了铺垫。不足之处:教学设计中有大量学生思考、讨论、探究和交流的环节。但有的环节学生并没有真正落实,比如没有很好的进行认真的讨论交流;试验探究的过程学生没有按规范操作。教师也没有真正的实行到:凡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能自己去做的,教师不替代;凡是学生能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