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件:《海底地形》(中图选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021332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课件:《海底地形》(中图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地理课件:《海底地形》(中图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地理课件:《海底地形》(中图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地理课堂 海底地形 探测海底地形的历史 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 由于海水的掩盖 海底地形起伏难以直接观察 早期的铅锤测深法 费时多 精度低 20世纪20年代以来 船舰在航行途中运用了回声测深仪 能够快速地测出海底深度 结合精确定位 得以揭示海底地形真相 1925 1927年期间 德国 流星 号船考察南大西洋 首次揭示了洋底地形的起伏不亚于陆地 1953年以来 使用精密的回声测深仪获得越来越多的洋底地形剖面 至1967 1969年期间 大西洋 太平洋和印度洋的立体地貌图相继问世 海底地形 大陆边缘 大洋盆地 大洋中脊 大陆架 大陆坡 大陆隆 海沟 边缘海盆地 深海平原 深海丘陵 无震海岭及海山 海隆和海台 脊顶 脊翼 为大陆与洋盆之间的过渡地带 约占海洋总面积的22 通常分为大西洋型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 前者也称被动大陆边缘 由大陆架 大陆坡 大陆隆三个单元构成 地形宽缓 见于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和南大洋周缘地带 后者也称活动大陆边缘 陆架狭窄 陆坡陡峭 陆隆被海沟取代 地形高差悬殊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周缘地带 大陆边缘 定义 环绕大陆的浅海地带 简称陆架 也称大陆浅滩 陆棚 其范围自海岸线 多指低潮线 开始以极缓的倾斜延至海底坡度显著增加的陆架坡折处止陆架可分为邻近的内陆架 和远离海岸的外陆架 二者之间并无明确的界线 有时可按陆架中间水深的等深线来划分 也有按沉积物性质划分的 通常 内陆架的坡度稍大于外陆架 大多数岛屿也被类似的平缓浅海区所环绕 一般宽度较小 称为岛架 地形特征 陆架地形总的来说比较平坦 但也可有起伏20米左右的丘陵 盆地和谷地等 波浪 潮汐和海流可掀起泥沙 形成沙丘和沙脊 河流将其三角洲推展至陆架上 陆架外缘常有浅滩或岛屿发育 陆架上展布着多级水下阶地 阶地面宽窄不一 前后缘为明显的坎坡陆架上的水下谷地最引人注目 高纬地区多见底部宽阔平坦的槽谷 是更新世冰蚀作用的产物 海峡附近及岛屿之间潮流强劲处 有潮流冲刷而成的水下谷地 谷底可由基岩或粗粒物质构成 地质特征 陆架上除局部基岩裸露外 广大地区被泥 粉砂和砂所覆 陆架上有现代沉积物 也有第四纪低海面时形成于海岸环境的砂质残留沉积物 现代沉积多分布于内陆架上 近岸以砂质为主 远岸以泥质占优势 而在陆架的中部和外部 早期形成的残留砂一般未及为现代沉积所埋藏 而出露于海底 不同气候带的陆架沉积物也有差异 在极地寒带常见砾石 也多见基岩 其余地带以砂较为常见 尤其是中纬地带 在湿热的低纬地带多见淤泥及钙质沉积 大陆架 定义 向海一侧 从陆架外缘较陡地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 它展布于所有大陆周缘 为全球性地形单元 大陆坡上界水深多在100 200米之间 下界往往是渐变的 约在1500 3500米水深处 但在邻近地带 陆坡下延至更深处 大陆坡宽度约为20至100公里以上 总面积计2870万平方公里 占全球面积5 6 地质特征 大陆坡底质以泥为主 还有少量砂砾和生物碎屑 沉积物比相邻的陆架和陆隆沉积物细 但在冰期海平面下降期间 大部分大陆架出露为陆 河流向前推进到陆坡顶部附近入海 使陆坡上粗粒沉积物增多 在与山脉海岸相邻的狭窄陆架外的陡坡上 常见岩石露头 陆坡沉积物主要是陆源碎屑 也有生物与化学作用形成的沉积物 大陆坡基底为变薄的大陆型地壳 拖网和钻探在陆坡区发现了花岗岩 地震测量显示 陆坡下部花岗岩层向大洋一侧逐渐变薄以至尖灭 陆坡上还有褶皱 断裂构造 一些陆上构造线可延伸至陆坡 陆坡类型 断裂型或陡崖型陆坡 主要受断裂作用控制 而侵蚀堆积的改造作用较弱 多见岩阶 陡崖 前展堆积型陆坡 陆源物质供应充分 陆坡在强烈沉积作用下逐渐向洋推进 有的陆坡下部沉积层厚达10公里左右 侵蚀型陆坡 沉积作用较弱 浊流和滑塌等侵蚀作用导致基岩裸露 地形复杂 礁型陆坡 与珊瑚礁生长有关 陆坡陡峭 底辟型陆坡 低密度的蒸发岩或泥层在深埋后形成底辟 陆坡沉积层因而变形 海底呈不规则形态 大陆坡 大陆隆 位于大陆坡与深海平原之间的 向海缓斜的巨大楔状沉积体 亦称大陆裙 大陆隆上部坡度稍陡 下部较缓 除有树枝状海底谷及少数海山外 地形起伏和缓 海沟 平行于岛弧或沿着大陆边缘呈断续延伸的两壁较陡 狭长的 水深大于6000米的深海槽 海沟是岩石圈板块的汇聚型板块边界 消亡边界 大洋岩石圈板块在此俯冲 消亡 边缘海盆地 指属于滨海相沉积的盆地 是处于陆相和海相的过度带的盆地 位于大陆边缘与大洋中脊之间 简称洋盆 约占海洋总面积的45 大洋盆地被海岭等正向地形分割成许多次一级的深海盆地 盆底发育深海平原 深海丘陵等地形 大洋盆地 深海平原 在起伏的玄武岩基底上由沉积物披盖形成的平坦区域 大的深海平原延伸数百至数千公里 有的深海平原表面光滑平整 几近水平状 为地球表面最平坦部分 有的向一定方向连续倾斜 有的则波状起伏 不甚规则 除赤道生物高产带外 深海平原的形成多与源自大陆或岛屿的浊流沉积物的大面积铺盖有关 通常分布于邻接大陆隆处 水深约3000 6000米 深海丘陵 洋盆底部主要由熔岩流和岩盖组成 起伏数十至数百米的区域 简称海丘 海丘上部几无沉积物 底部宽约数公里 外形多属圆形 椭圆形 也有长条状延伸的 深海丘陵常分布于深海平原向大洋中脊一侧 浊流沉积等陆源物质难以越过海沟输送到洋盆区 来自上覆水层的远洋沉积一般为量有限 很难铺覆成深海平原 海岭 海底呈长条状的高地 又称海脊 几乎没有地震活动的海岭 叫无震海岭 有明显地震活动的海岭叫活动海岭 即大洋中脊 无震海岭延伸长度可达数千公里 宽数百公里 高出周围洋盆底部2000 4000米 地形一般起伏不大 顶面较平坦 不似大洋中脊那样崎岖 海山 孤立的坡度较陡的相对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海底高地 横截面呈圆形或椭圆形 海山在世界大洋底部星罗棋布 高1000 2000米的小海山数量最多 相对高度更大的海山数量较少 高逾5500米的海山屈指可数 海山常呈圆锥形 多属火山成因 海山突露水面 便成为火山岛 一些海山有平坦顶面 称为平顶海山 又称桌状山 顶面水深约数百米至2000米 海隆 洋盆中一些宽广和缓的隆起区 有的略呈等轴状 如百慕大海隆 有的隆顶上镶嵌着海山或火山岛 其形成常与玄武岩质火山活动有关 海台 具有比较平坦的宽阔顶面的海底高地 又称海底高原 一般高出邻近海底1000米以上 顶面起伏不大 边坡往往较陡 但也有比较平缓的 有边缘海台和洋中海台两类 前者发育在大陆边缘 后者为洋盆中孤立高原 伴有地震和火山活动的海岭 简称洋中脊 洋中脊是连续的全球性构造单元 它纵贯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和北冰洋 约占世界大洋总面积的33 为地球上最大的环球性海底山系 太平洋内山系位置偏东南 起伏程度小于大西洋中脊 称东太平洋海隆 大西洋内中脊位于大洋中部 呈S形弯曲 与两岸轮廓平行 称大西洋中脊 印度洋中脊歧分三支 呈倒置Y形 通称印度洋中脊 三大洋中脊南端在南半球相互串联 北端则潜伏进大陆 洋中脊脊顶水深多为2500 3000米 高出两侧洋盆底部1000 3000米 洋中脊被一系列与其走向相垂直或稍斜交的大断裂错开 沿断裂带出现狭长的沟槽 海脊和崖壁 大洋中脊 脊顶区 脊顶为新生洋壳 上覆沉积物极薄或缺失 地形崎岖 呈现为多列与中脊走向平行延伸的岭脊与谷地 起伏可达100 2000米 沿大西洋和印度洋中脊轴部 发育有中央裂谷 裂谷深1000 2000米 宽约30000 50000米 是一个伴有地震 火山活动的巨型凹地 洋中脊轴部为海底扩张中心 系炽热地幔物质上涌的地带 脊翼区 脊翼多由海丘及海山群组成 随着远离脊顶 洋底年龄愈老 水深愈大 沉积层加厚 地形高差逐渐减小 以致出现较平滑的地形 洋中脊两翼坡度与海底扩张速度有关 快速扩张的中脊两坡较缓 如东太平洋海隆 缓慢扩张的中脊两坡较陡 如大西洋中脊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