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D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020365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9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9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沪教版九年级下学期化学同步练习:第七章 应用广泛的酸、碱、盐 D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一些食品和生活用品的pH如下,其中显碱性的是( )选 项A B C D名称肥皂水食盐水白醋橘子水Ph约910 7约23约34A . AB . BC . CD . D2. (2分)关于酸和碱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盐酸不能洗掉敞口盛放石灰水试剂瓶内壁的白色固体B . 用稀硫酸可洗掉试管里残存的红褐色氢氧化铁C . 酸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都能与金属反应有氢气产生D . 碱具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都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3. (2分)下列化肥中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 KNO3B . NH3H2OC . Ca(H2PO4)2D . KCl4. (2分)下列物质按照单质、混合物、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 水银、硬水、水B . 石墨、氢氧化钙、过氧化氢C . 氮气、空气、氢氧化钙D . 冰、碳酸、干冰5. (2分)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 . 用细砂进行过滤以软化硬水B . 用燃烧法区分聚乙烯和聚氯乙烯C . 用托盘天平称取7.45 g食盐D . 用NaOH溶液除去CO2中的HCl6. (2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碳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B . 盐酸能与所有的金属发生化学反应C . 食盐是一种盐,所以盐都能食用D . 氢氧化钾溶液能使无色的酚酞溶液变红色7. (2分)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锌和稀硫酸氢氧化钠固体和水氯化钠和水氧化钙和水A . B . C . D . 8. (2分)法国化学家肖万、美国化学家格拉布斯和施罗克在有机化学领域研究中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研究成果可以简单描述为如下的反应(R1 - R8为H-、CH3-、C2H5-等)。上述反应类似于无机反应中的( )A . 置换反应B . 分解反应C . 复分解反应D . 化合反应9. (2分)(2015哈尔滨)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杂质(少量)试剂及操作方法A氧化钙石灰石高温B稀盐酸稀硝酸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溶液,过滤C氯化钠泥沙加入足量的水溶解、蒸发、结晶D氨气水蒸气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干燥A . AB . BC . CD . D10. (2分)区分下列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 A . 用观察颜色区分硫酸铜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B . 用水区分硝酸铵固体和氢氧化钠固体C . 用闻气味区别氧气和空气D . 用稀硫酸区分黄铜(Cu、Zn)和黄金11. (2分)(2015牡丹江)在加油站你能看到的消防安全图标是( )A . B . C . D . 12. (2分)(2011丹东)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用的试剂和主要操作都正确的是( )A . KCl(KClO3) 加少量MnO2粉末,加热B . Fe粉(Cu粉) 加足量CuSO4溶液,过滤C . NaCl(Na2CO3) 加适量稀硫酸,蒸发结晶D . 稀HNO3(H2SO4) 加适量Ba(NO3)2溶液,过滤13. (2分)氢氧化钠固体可用于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氢氧化钠固体具有( ) A . 脱水性B . 强腐蚀性C . 易潮解D . 强碱性14. (2分)(2015苏州)下列各组变化中,每个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 B . C . D . 15. (2分)某环保小组往100g含有H2SO4和CuSO4的废水中,逐滴加入10%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Cu(OH)2沉淀质量与所加NaOH溶液质量关系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与H2SO4反应的NaOH的质量为0.8gB . 完全反应时共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24gC . 废水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3%D . 100g废水中含H2SO4的质量为0.98g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16. (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用下列物质的序号填空:A碳酸钙 B硝酸钾 C氢氧化钙 D氯化钠(1)生活中可用做调味品的是_; (2)可用做补钙剂的是_; (3)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 (4)可用作复合肥的是_ 17. (8分) (1)若要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两种溶液,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_(不定项选择,选错要倒扣分的)。 A 酚酞 B 锌片 C 氧化镁粉末 D 氢氧化铁固体E 碳酸氢钠晶体 F 氯化钡溶液 G 稀氨水 H 块状大理石(2)不选用硝酸银溶液来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的理由是_。不选用硝酸钾溶液来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的理由是_。 (3)只用一种试剂(必要时可加热)就可以一次性鉴别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铵溶液、硫酸铵溶液,该试剂是_溶液(填化学式),写出反应中产生气体(该气体能使_试纸变_)的两个化学方程式:_、_。 18. (4分)多角度认识物质变化,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如图是自然界中的转化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图中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纤维素、_; (2)从物质转化的角度看,图中方框所示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_; (3)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木柴燃烧过程中是化学能转化为_能; (4)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体现了自然界中的重要物质循环,图中参与循环的元素有_种。 三、 推断题 (共1题;共5分)19. (5分)A、B、C、D四种元素,A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最轻的气体。B元素形成的单质在常温下是无色气体,A和B可以形成A2B和A2B2两种化合物。B和C形成的化合物(气体)甲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乙溶于水呈酸性。D是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A为_,D为_。 (2)A、B、D三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乙的化学式_。 (3)A2B2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A2B,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 四、 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20. (5分)(2011淮安)母亲节前夕,阳阳对妈妈给外婆购买的“XX牌”苏打饼干及其配料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化学课上,阳阳听老师说过,苏打是碳酸钠(Na2CO3)的一个俗名,她再仔细阅读该饼干的配料表如下:小麦粉、小苏打她思考:配料中小苏打有何作用?如何鉴别苏打(Na2CO3)和小苏打(NaHCO3)? 下面是阳阳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过程,请你参与并回答相关问题【资料获悉】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20时,Na2CO3、NaHCO3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NaHCO3在2700C时能发生如下分解反应:2NaHCO3 Na2CO3+H2O+CO2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1)【实验过程】 实验一:验证Na2CO3和NaHCO3热稳定性的差异在老师的指导下,你们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为_,则能得出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易分解(2)实验二:用酸碱度的差异鉴别Na2CO3和NaHCO3 你们若用广泛pH试纸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pH,则pH较大的是_ 实验三:用20时溶解度的差异鉴别Na2CO3和NaHCO3请完成下表:(忽略溶解过程中热量的变化)实验操作预期的现象和结论_(3)【交流总结】 配料中小苏打主要起发泡作用可以通过溶解度、酸碱度等差异来鉴别Na2CO3和NaHCO3 通过上述研究性学习过程你们认为小苏打(NaHCO3)除用于食品工业外,在日常生活及实验室中还有哪些应用,试举一例:_21. (7分)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1)【实验验证】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到生成产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小刚认为该方案不合理,只能说明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能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理由是_。(2)方案二:小刚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观察到_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3)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想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图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下:实验过程实验现象_,点燃酒精灯硬质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_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4)【拓展交流】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_。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小红发现:蔗糖分子中氢原子的数目是氧原子数目的2倍,但是,蔗糖中氧元素质量却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五、 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14分)22. (7分)(2016金山区二模)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碱,同学们对它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判断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后是否恰好完全中和?设计方案如下,请思考每个方案是否正确实验步骤实验现象预测结论方案一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酚酞试液不变色恰好完全中和方案二用一根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反应后的溶液沾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pH=7恰好完全中和方案三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支试管中,并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盐酸过量,没有完全中和(1)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只有方案二是正确的,请写出该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请分析方案一错误的原因:_;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方案三错误的原因_(2)探究二: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什么?请你将实验报告填写完整:(已知氯化钡溶液显中性)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步骤一:取少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蒸馏水完全溶解,然后滴加足量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样品中含有_此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步骤二:取步骤一试管中少量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酚酞变红色样品中含有_通过实验,判定该久置氢氧化钠固体的成分是_23. (7分)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1)一、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_(填“增强”、“不变”或“减弱”)(2)二、为确定气体和固体的成分,该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点燃产生的气体,火焰淡蓝色;将燃烧产物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现象则该气体为(写化学式)_对白色固体做出如下猜测并进行实验:【猜测】:查阅资料1:Mg(HCO3)2能溶于水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白色固体可能是_;白色固体可能是MgCO3和Mg(OH)2 (3)【实验】:取洗净后的白色固体,加入足量的溶液_,观察到_,则白色固体一定含有MgCO3 查阅资料2:MgCO3、Mg(OH)2加热易分解,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为进一步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该同学进行了定量实验:称取干燥的白色固体22.6g,充分加热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并使分解产生的气体全部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增重1.8g,则白色固体中含有_(填化学式),再通过碱石灰(生石灰、氢氧化钠的混合物),碱石灰增重8.8g,则固体中各成分的质量比为_六、 简答题 (共1题;共3分)24. (3分)将氯化钠和氯化铁的固体混合物40g完全溶于101.4g水中形成溶液,再将100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分5次加入到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12345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g2020202020共生成沉淀的质量/g5.3510.7m21.421.4求:(1)表中m的值为_。 (2)原混合物中氯化铁的质量_。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第 16 页 共 16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3题;共16分)16-1、16-2、16-3、16-4、17-1、17-2、17-3、18-1、18-2、18-3、18-4、三、 推断题 (共1题;共5分)19-1、19-2、19-3、四、 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20-1、20-2、20-3、21-1、21-2、21-3、21-4、五、 科学探究题 (共2题;共14分)22-1、22-2、23-1、23-2、23-3、六、 简答题 (共1题;共3分)24-1、24-2、2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