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 小实验综合B卷.doc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901605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20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 小实验综合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2020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 小实验综合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新人教版2020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 小实验综合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20年初中化学中考复习 20 小实验综合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时,气体减小的体积小于 红磷过量B . 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点燃前没有检验纯度C .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铁丝没有燃烧氧气纯度不够D . 制取CO2时,始终收集不到CO2装置气密性不好2. (2分)下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相应科学原理不对应的是( ) A . 用汽油洗涤油污 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B . 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 温度升高分子间隙变大C . 室内发生火灾 立即打开所有门窗防止窒息D . 自行车的链条涂油 隔绝水和氧气3. (2分)欲配制质量分数为6%的NaCl溶液,下列有关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固体B . 称固体C . 量取水D . 溶解4. (2分)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A . 除去CO中的CO2B .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 . 稀释浓硫酸D . 制取氧气5. (2分)下列四个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鉴别碳酸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取样,滴加酚酞溶液B除去粗盐中的难溶性杂质将粗盐研碎、溶解、过滤、蒸发C证明NaOH溶液变质取样,滴加盐酸,将生成气体通入石灰水D探究Mg、Ag、Cu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将两根光亮的镁条分别伸入硫酸铜溶液和硝酸银溶液中A . AB . BC . CD . D6. (2分)向10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中逐滴加入4%的氢氧化钠溶液,同时测定有关数据下列图象正确的是(横坐标为每次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量)( ) A . B . C . D . 7. (2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碳原子的原子结构不同B . 二氧化碳能灭火,既利用了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化学性质C . 用墨写的字不易褪色,这是因为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 .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这是利用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二、 填空题 (共2题;共9分)8. (4分)可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吸入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不同。吸气时,打开阀门_,关闭阀门_,空气经_瓶吸入人体内;呼气时,关闭阀门_,打开阀门_,呼出的气体经瓶_排出,观察两瓶中的现象。瓶中石灰水没有明显变浑浊,瓶中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得到的结论是_。 9. (5分)为了测定粗盐(混有少量的泥沙及可溶性杂质)中氯化钠的纯度,进行如下操作: a.计算产率,b.过滤,c.溶解,d.蒸发,e.称量粗盐,f.称量精盐。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a(填编号)。称量时正确的操作次序是_(填字母序号)。a.校正,b.去皮,c.放称量纸,d.放食盐,e.读数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_,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实验过程中发现过滤两次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写一点)_。最后得到的精盐属于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组别1234产率75%65%88%72%教师评价偏低偏低偏高偏低已知:产率= 100%。各小组的产率及评价如下,对造成产率偏高或偏低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_。A.第1组:烧杯里的食盐未溶解完就开始过滤B.第2组:没有蒸发干,精盐中仍然有水分C.第3组:滤液浑浊就开始蒸发D.第4组:过滤时滤液高于滤纸的边缘三、 实验探究题 (共7题;共45分)10. (7分)化学实验室探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实验1中的红磷和实验2中的白磷都能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实验l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实验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I实验1中红磷需要稍过量的作用是_。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II实验2中先把(含瓶塞、燃烧匙、药品及少量细砂)的集气瓶置于电子天平上称总质量,然后引燃白磷,反应停止并冷却后,再次称得总质量如图所示,该实验中的白磷_(填“一定”或“不一定”)要过量。11. (14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回答下列问题。 A.电解水实验 B.排水法收集气体 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1)宏观现象:按图A所示装置,当电源接通一段时间后,a管与b管中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微观分析;该反应中发生分解的微粒名称是_,实验A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 (2)实验B中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具备的性质是_。 (3)实验C通过_现象,可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 的结论。 (4)实验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瓶内水的作用是_。 12. (4分)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1)设计B、D的目的是_。 (2)能验证可燃物需要O2的现象是_。 (3)AD中,可不做的实验是_(填序号)。 13. (4分)在元旦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滴水生火”的魔术。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了几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了(见图甲)。同学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起来呢? (1)(猜想)根据燃烧条件,脱脂棉是_,小新认为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生成了可以支持燃烧的物质;小海又进行了补充:此反应还会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进而满足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_。 (2)(实验与探究)设计装置如图乙所示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水滴加的速度,看到试管中有大量气泡产生,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出口,看到木条复燃,推测此气体是_;(3)实验中还观察到,M处由大量气泡冒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由此证明上述猜想是正确的。 (4)(拓展与交流)完成了以上实验,同学们又进一步探究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小新认为是NaOH,小海认为是Na2CO3 , 小华认为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大家经过讨论认为小新的猜想是正确的,不可能生成碳酸钠,判断依据是_。 (5)为进一步证实小新的判断,小华取少量乙图试管中的液体,向其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_,证明小新猜想正确。 小华又向上述滴加了酚酞溶液的液体里逐滴滴加稀盐酸,同时用玻璃棒搅拌,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实验进一步证明生成的是氢氧化钠。14. (6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对比甲装置中处白磷和处红磷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 (2)同学们用乙所示实验探究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如果a、b分别是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与分别是碳酸钙和稀盐酸测定的结果_(选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 (3)同学们用丙图所示实验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每支试管中均放有完全相同的洁净铁片),并经过科学严谨的推理得出结论。同学们认为可以对比观察试管_(选填试管编号)还能进一步探究铁在_的环境中是否更容易锈蚀。 (4)对比丁装置中两支试管内液面上升高度不同。该实验的目的是_。 15. (6分)世界上每年因锈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高达产量的20%40%,某实验小组对金属锈蚀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取5枚去油去锈的洁净铁钉,分别装入下表的试管中,进行实验。实验图示生锈时间8min较长时间不生锈5min3min1min(1)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率越_(填“慢”或“快”),在_(填“稀醋酸”、“水”或“稀氨水”)中铁钉生锈速率较快。 (2)(实验二)为探究铁锈的成分,用图1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吸水会由白色变为蓝色,碱石灰既能吸水也能吸收CO2。(进行实验)指出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_。(3)加热前,先通入CO一段时间,目的是_。 (4)将铁锈样品加热,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由此推知铁锈中一定含有_元素,从而推断出空气中的_参加了铁生锈反应 (5)(实验记录) 铁锈样品的质量/g装置B的质量/g装置C的质量/g反应前23.2232.4198.2反应后/239.6211.4(实验记录)根据上表数据可以确定铁锈的成分。若用FexOynH20表示, n=_;若缺少装置D,则x:y的值将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6)欲使用如图2所示装置探究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的条件,已知镁带生锈的产物为碱式碳酸镁Mg3(OH)2(CO3)2,则试管内可选用的物质有: O2 水 CO2 O2和CO2 CO2和水 O2和水 O2、CO2和水至少需要选择_(填序号)做对比实验,才能达到探究镁带锈蚀的条件。(7)写出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的化学方程式_。 16. (4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欲配制80g质量分数为12%的氢氧化钠溶液来制作“叶脉书签”。 (1)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g。 (2)称量时,氢氧化钠固体应放在_(填“滤纸”或“烧杯”)中。 (3)下列说法或操作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 A配制该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中不包括玻璃棒B用量程为100mL的量筒量取所需要的水C将称量好的固体倒入装有水的量筒中溶解(4)在量取水的体积时,若采用仰视的方法读数,则所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_(填“偏大”或“偏小”)。 (5)某同学用蒸馏水润湿了的pH试纸来测定配制好的溶液的pH值时,他测得的结果会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该兴趣小组的同学提出还可以用配制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具体操作如下图: 在烧杯中加入10m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呈_色。接着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用玻璃棒搅拌后发现溶液为无色,此时_(填“能”或“不能”)得出两者恰好中和的结论。以下操作及实验现象能证明加入的盐酸为过量的是_(填字母序号)。A加入少量铁粉,无明显现象B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搅拌后溶液变蓝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第 15 页 共 15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1、2-1、3-1、4-1、5-1、6-1、7-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9分)8-1、9-1、三、 实验探究题 (共7题;共45分)10-1、11-1、11-2、11-3、11-4、12-1、12-2、12-3、13-1、13-2、13-3、13-4、13-5、14-1、14-2、14-3、14-4、15-1、15-2、15-3、15-4、15-5、15-6、15-7、16-1、16-2、16-3、16-4、16-5、16-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