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课件: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901366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课件: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课件: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3课件: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地理课堂 把握热点考向 应用创新演练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知识点一 理解教材新知 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 知识点二 随堂基础巩固 课时跟踪训练 考向 1 数字法记忆荒漠化的含义 二因一化三表现 二因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 一化 土地退化 三表现 土地沙漠化 石质荒漠化 次生盐渍化 2 数字法记忆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三过度二不合理 三过度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二不合理 不合理的工程建设 不合理的水资源利用 3 概括法记忆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坚持一个方针 避免一个现象 采取四个措施 具体如下 一个方针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 一个现象 边治理 边破坏 四个措施 封沙禁牧 禁樵禁采 合理用水 生态移民 自读教材 抓基础 人类活动 生产能力 2 类型 1 和等外力作用造成的土地退化 2 人类导致的和环境生态破坏 3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 1 自然原因 风蚀 水蚀 滥垦滥牧 水土流失 降水 大风 日照 覆盖率 2 人为原因 人口 加大了环境生态压力 生产活动 不合理 如 乱砍滥伐 等 迅速增长 过度放牧 盲目开垦 读图思考 拓认知 教材P37图2 2本图的主旨是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分布 从认识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分布入手 明确下列问题 1 图中沙漠化严重地区和沙漠化发展较快的地区分布有什么特点 提示 分布在沿河地区 绿洲地区等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改造强烈的地区 2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地区 为什么这样分布 提示 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和河西走廊地区 分析荒漠化分布地点与河流关系可知 荒漠化土地大多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地区 这说明河流中上游地区用水量过大 导致中下游地区缺水或无水 引发荒漠化 另外 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绿洲的边缘地带 说明过度樵采 过度农垦是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跟随名师 解疑难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成因 1 自然原因 2 人为原因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一方面来自于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 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 对土地资源 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见下表 正确区分荒漠和荒漠化荒漠与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荒漠是指干燥 降水较少 蒸发强烈 植被贫乏 以及物理风化强烈 风力作用强劲的一种自然景观类型 包括戈壁 沙漠和沙地 主要分布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 而荒漠化是土地退化的现象 并且不是简单的荒漠扩张的过程 而是很多分散的土地逐渐退化 并最终连在一起 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这种现象不仅发生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 而且也发生在一些半湿润地区 活学巧用 大冲关 1 读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1 我国图示中部分地区荒漠化快的主要原因是 2 A沙漠的名称是 B地沙漠所在的省区是 3 华北地区经常出现的 是土地荒漠化带来的后果 4 土地荒漠化向东 向南扩展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 华北和西北的干旱 半干旱地区 这里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严重 是我国沙漠 戈壁最主要的分布地区 自然生态条件最差 而且最为脆弱和易破坏 土地荒漠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草地退化 耕地退化和林地退化 其中以草地退化最为严重和普遍 除气候因素外 造成这一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造成的土地压力过大 尤其以地表植被破坏最为突出 答案 1 过度垦殖 放牧和采伐林木 2 塔克拉玛干沙漠内蒙古自治区 3 沙尘天气 4 图示地区西部 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 在强大的西北季风作用下 土地荒漠化向东 向南扩展 一 荒漠化的危害1 危害范围大荒漠化是的灾难 涉及范围广 2 危害程度深 1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2 造成表土裸露 为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沙源 3 导致了和地表形态的破坏 使得生物的生产力持续下降 粮食和牧草减产甚至绝收 继而引发饥荒 自读教材 抓基础 全球性 沙尘暴 植被 二 荒漠化的防治1 方针为主 结合 综合治理 2 措施 禁樵禁采 生态移民等 3 目的实现的协调发展 预防 防治 封沙禁牧 合理用水 人口 资源和环境 跟随名师 解疑难 荒漠化的防治荒漠化的防治 必须坚持 预防为主 防治结合 综合治理 的方针 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 以保护和提高植被覆盖率为基础 以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为条件 减缓人地矛盾 从而达到防治荒漠化的目的 具体措施如下 1 封沙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如下所示 2 禁牧 禁樵 禁采因地制宜 调节农 林 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通过兴建沼气池 利用太阳能 风能 推广省柴灶等措施来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 从而达到保护植被的目的 1 调节农 林 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2 采取综合措施 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3 合理利用水资源 4 生态移民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适当生态移民 治理荒漠应注意的问题荒漠形成的原因不同 治理的措施也不同 在气候干旱条件下形成的荒漠 植树种草的效果是不明显的 因为太缺乏水源 植物难以存活 必须依靠设置人工沙障 如扎设草方格沙障 这种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 提高沙层含水量 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在半干旱地区的荒漠草原地带 经济活动要有利于草本植被的保护 还要在有水源的地方植树种草 迫使沙漠退缩 对于半湿润地区 甚至湿润地区的荒漠化现象要加强林木保护 提高土地肥力等 防治土地退化 沙化 所以防治土地荒漠化要因地制宜 活学巧用 大冲关 2 下图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 完成 1 2 题 1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A 增大坡耕地面积 提高粮食产量B 大量开垦荒地 提高人均耕地面积C 推行大规模机械化 建设商品粮基地D 退耕还林 草 发展舍饲养殖 2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A B C D 解析 第 1 题 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 应退耕还林 草 发展舍饲养殖 第 2 题 从图中可以看出农牧交错带为草原牧区提供饲草料 并可待育肥家畜 农牧交错带为东部农耕区提供畜产品 答案 1 D 2 A 例 2011 浙江高考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 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 你认为沙地和旱地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应分别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解析 描述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一般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位置 地形 气候 植被 水文 土壤 自然资源等 由图中信息定位可知 该区域为鄂尔多斯地区 其深居内陆 以高原地形为主 气候较为干旱 植被稀少 煤 石油 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 该地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以耕地和草地为主 治理沙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是防沙 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 治理旱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减轻水土流失 答案 内陆地区 高原地形 气候较干旱 植被稀少等 耕地和牧草地 沙地 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 旱地 水土保持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