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三模块”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12075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英语“三模块”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初中英语“三模块”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初中英语“三模块”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英语 “三模块”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根据市教研室推行“自学.感知-研讨.探究-反思.拓展”的三模块教学模式。结合英语学科实际特制定以下具体模式: 英语的学习在于词汇的积累,词汇的积累在于系统地掌握单词。首先,教师应打消学生“生词难记”的顾虑,从简单而有规律的单词入手,培养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例如:词语接龙:is-his-this, your-red-dress-seven-name-every。其次,应要求学生学习单词时将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牢固掌握,灵活运用。再次,应将单词放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记忆,使它情景化,具有生命力。随着学生词汇量的增加,教师要引导学生分类记忆单词,注意根据学过的同音词(Class One won thn game.)、同类词(rain-comb-name)、同义词(spend-cost-pay-take)、反义词(long-short-tall)等进行联系比较记忆。张思中老师的集中识词可以借鉴。单词的提前处理,要搞集中识词,可以抽出1-2节课的时间集中搞单词,在每一单元的第一课时,对整单元的单词进行集中处理,重点掌握单词的音、形、义,为以后的听、说、读、写打下基础。四会单词放在课文中进行重点讲解。这样增加了单词的复现率,避免了阅读时既要掌握阅读内容、语法,又要重视单词的音、形、义,忙于一团,顾此失彼。课前将本单元的单词依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归纳总结,要求根据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水平提出适当要求。如果一节课有30-40个单词,课下只是要求学生会正确辨读单词,以后每上一课时把本课要求掌握的单词提出会正确拼写的要求,学完本单元后,再系统复习一遍,达到巩固提高的目的。1.“自学.感知”。在这一教学环节,第一步: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自由对话、值日生的报告或和课文密切相关的话题直接导入课堂。在课堂教学的前几分钟设计一个叫Warming-up Exercise的教学环节。(第五册Lesson 5:Dannys Very Special Guest!)建议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前“Think About It”提供的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开动脑筋,参与教学,师生共同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如本课“Who is your favorite star? Why do you like him or her? Would you like to be famous ?Why or why not ?”。这些问题与本课的教学目标有关 ,又决不雷同,学生答案因人而异,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同时给予他们更好的引导。然后用多媒体、投影仪或小黑板简要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培养目标和情感教育目标。例如:教材第二册第七单元Lesson 49:At the Sports Store的教学目标:语言知识需要掌握的词汇:basketball,ping-pong,any,dollar,seventy,sport短语及句型:I want the runners,but they are seventy dollars. Do you like this T-shirt or that T-shirt?语言技能:能根据图画判断所学内容是否属实,并且能根据所听内容回答问题。能用英语表达一些运动、活动。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图画传递信息。学习策略:主动将所学内容付诸于实践,遇到困难积极寻求老师或同学的帮助。情感态度:乐于和其他同学交流自己的信息。文化意识:了解英语国家中传统的文艺和体育活动。让学生明确该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同时,要对学生进行自学指导,包括自学的方法、目标、要求等。这一环节是整体感知教材阶段, 这一过程指的是对所读内容进行预热。可以有引入、讨论等环节。如果文章难度不是很大,还可以加入听力训练。引入的方法也很多,可以是直接提问相关问题,也可以以歌曲、实物、图片等进行引入,使学生对所读材料发生兴趣。下面以8年级第一学期Lesson 61:I Am a Good Person为例解释说明 第一步:引入 因为本文是一篇关于李明作自我介绍的文章,而同学们对于李明又很熟悉,因此设计了13“Guessing Game”进行引入。教师描述:He is a boyHe has a pair of glasses on his noseHe is our friend。He has two Canadian friendsJenny and DannyWho is he?通过描述,学生很容易猜到:Its Li Ming!接着让学生回顾关于李明的相关信息。教师提问:What do you know about Li Ming?学生纷纷回忆李明的特点。如:He is l.6 meters tall。He likes English very much His favourite colour is red此时教师进一步提问:Do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Li Ming ?now lets learn a passage about Li Mings report .将学生的兴趣引到课文中去。第二步:听力训练因为本文篇幅不长,难度不大,因此这里设计了一个听力理解的环节。True or False ?1Its time for Wang Mei to give a report2Before class,Li Ming was nervous about his reportBut now he is not nervous.3He is proud that he is good at English4Li Ming likes to play ping-pong,but he usually loses5Li Mings ambition is to be an English teacher in the future放录音之前,将以上材料呈现给学生。放一遍录音,让学生快速做出判断。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加以拓展,如判断为False的句子让学生试着改正。教师可以根据本节教材的内容(短文或对话)和难度设计一些答案明确、难度适中、具有梯度性、代表性的问题。自学感知中的问题采用填空、问答或句式转换类型的,应加大厅、写的训练力度。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接触材料。内容比较简单的材料可以使用听录音回答问题的方法,例如第五册26课;内容比较复杂的材料可以使用阅读的方法,例如第五册教材的27课。让学生带着问题来感知教材,思考提出的问题,要求学生利用35分钟的时间思考问题,找出答案,经过讨论,核对答案,查缺补漏,进行展示,先说后写,口头到书面。强调书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2.“研讨、探究”。这一过程中一般让学生分三次进行阅读。第一遍:整体粗读,领略内容大意;第二遍:分段细读,注意细节,注意语言结构;第三遍:整体重读,深层理解,掌握语言结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分别设计不同程度的练习指导学生阅读。1粗读,快速掌握全文大意.根据提示回答下列问题。Read and answer:What does Li Ming herself? Why? Li Ming thinks he is a person becausehe is an student becausehe is a worker because2.分段细读,完成下列句子。 Complete the sentences: 1Ms. Liu and Wang Mei Li Ming to be 2Li Ming begins his report by 3Li Ming and his friends work and help 4Li Ming to do well in schoo1 5Li Ming would like to someday 6Li Ming is full o f to speak English 7 Li Ming feels to talk to the class about his for learning English 8L1 Ming is at playing ping-pong and he is one of the in the schoo13整体重读,对李明形成概括性评价:Talk in pairs:What do you think about Li Ming? Why ?根据提示回答:I think he isbecause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会找出一些疑难,包括疑难知识点和句式的用法等。让学生先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归纳,然后进行组内的讨论,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选出学生代表讲解课文的语言点。如果其他学生对讲解人的解释有不同看法,可以自由发言进行讨论,也可以让学生轮流按段落进行讲解。因为所学课文有一些是新知识,学生的解释难免不完全或是错误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讲解过程中进行点拨或讲解,以纠正错误的知识并让学生明白出现错误的原因。至于学生的解释不完全,这就需要教师进行一些补充解释,这样经过师生的充分讨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就上升到理性认识。由于学生人人可以参与讨论,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参入意识,课堂发言积极,气氛热烈活跃,因而知识理解深透,记忆牢固扎实。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学习活动探究问题,最终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这一环节针对学生在阅读的第一阶段出现的问题和本节重点设计一些巩固性训练,强化知识点、句式的用法。设计的问题必须以学生牢固掌握双基为前提。初中低年级分组要强化对话训练,进行展示,因为低年级的学生有着很强的表现欲,学生天真、活泼,兴趣浓,模仿力强、记忆力好,是培养他们听说英语习惯的好时机,由于他们对与所学的课文都能背熟,开口讲英语就容易得多。教师在设计课堂程序时,要多给学生参与的机会,教师要尽量少干涉学生自我创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这样一来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扩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的表演能使课堂进入一个新的高潮。此时的关键就是引导学生多开口,千万不要有错必纠,否则或挫伤他们说英语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说英语的习惯。学生同时教师应对学生进行鼓励,对学生的成绩予以肯定,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的兴趣,调动了积极性。3.“反思、拓展” 在学习的对话和课文时,根据对话和课文的内容,编造新对话或改写成短文,并通过朗读、背诵、问答、复述等各种实践练习达到从模仿性使用项创造性使用转化,最终能自主熟练地运用全部语言材料。也可以找一些与对话或课文有关的贴近生活的语言材料,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的活动内容,以保证学生获得语言交流能力。阅读后活动活动一、学生进行自我评价:What do you think about yourself?根据给出的语言素材让学生对自己进行描述、评价。鼓励学生像李明一样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树立自信心。如:I think Im.,becauseexcellent,friendly,happy,brave,active,talented hard-working,helpful,outgoing,lovely活动二、学生学会正确评价他人Group work:Four in one group,describe one of your classmates, 第五步:意义性练习 给出一张姚明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练习如何评价他人。并口头形成短文,深化对文章的阅读效果。课后作业:Write a passage to introduce a person whom you like best课后将课上的成果落实到笔头,形成书面文章。并对此进行检查评价,反馈课堂教学效果。这一环节可以这样设计的:一是将阅读材料改为小段文,利用首字母形式的完形填空缩写短文,既训练了本节的重点,又适应了考试题型;二是将材料改为补全对话的形式,进行训练。目的很明确。练习尽量使用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或模拟试题。特别是聊城的中考题,让学生尽早的接触中考、训练中考、适应中考。例如第三册57课可以设计练习完形填空:Li Ming and his classmates are d_ t_ in a r_. He doesnt know w_ to write about h_. They are writing about what m_ them u_. Li Ming t_ of himself a_ a good person. But he doesnt know h_ to say those things in a report. Jenny writes b_ to say that she can help him. She asks Li Ming to think a_ h_. She also asks him to think a_ some s_ things he does. At last, she tells him something e_ to think abouthas he done anything that m_ him p_ of h_.第四册18课可以设计练习短文改写,写一篇短文来介绍亚洲的基本情况。第三册27课可以设计一个问路的对话。练习要题量适中,题型多样;既要瞄准中考试题,又注重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和培养,质量高,针对性强。练习要贴近教材,但不是教材内容简单的重复,而是对教材种语言点的系统归纳和适当拓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辅导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以及学习策略的培养。练习的设计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一是将要渗透新课标理念的新颖灵活的试题结合,层次清晰,梯度明显,突出基础、核心、可再生性的知识与技能的转化,针对重点进行多角度、有层次的针对性训练,符合学生的思维训练程序,使学生学有目标,练有重点,高效巩固,灵活运用。注重解题思路与技巧的点播,高效突破重点,引领学生获取考试经验与技巧,提高应试水平能力。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要有梯度性,又有整体性,尽量贴近中考展示课中能力的培养必须以学生牢固掌握双基为前提,做类似的对话或短文。形式题型设计尽量与中考一致,内容结合教材重点、中考重点、热点,既注重夯实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又密切关注中考方向和趋势,引领学生尽早接触中考、体验中考、适应中考,积累考试经验,实现全程备考。选题尽量用中考原题,特别是聊城市的1998-2007中考题。先说后写,最后落实到书面上。如果有时间,让学生进行演练,进行典型讲解。如果课上没有足够的时间,留做课下地作业,但必须批改。可一部分批改,但各种程度的都应有。所以应尽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去听、说、读、写。达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进行能力迁移拓展,学以致用的目的。例如:学完第四册第八单元的环境污染,对于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做?如何保持教室的卫生清洁?或讨论Have you done anything to improve environment? If so, what have you done? 在讨论中应明确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平时养成遵守社会公德、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爱护花草的好习惯。结合植树,进行“植树造林,造福人类”的教育,并让学生感悟十年树木的艰辛,人人都要爱护树木,勿乱砍乱伐,绿化环境,人人有责。在实施教学模式的探讨中应注意:一是师生定位。分清课堂教学必须遵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二是指导学生以讨论为主,适当讲解,关键时候对疑难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让学生高度参与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讨论中形成技能,培养能力。三是强化过程。让学生在练中学、用中学,学以致用,从而达到“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四是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潜力,使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运用三模块教学模式,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课堂学生做主,教师应该放开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有利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思维敏捷性,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课堂上,学生在明确了自己的任务后,学生的学习热情、动机、毅力等学习动力全有学生主宰;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评价。教学改革应以“双基夯实为前提、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能力提升为目标”为理念;让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做到科学创新,实现“自主与合作、探究与开放、个性与层次“的有机结合;选题上以“在问题探究中联系实际,在解决问题中运用知识”为思路,试题体现新颖(新题型、新背景)、活泼(趣味性、实用性),有效打通“教材职能与社会自身实际”之间的壁垒,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展示平台。总之:教师应研究课程标准,更新教学理念,学习先进模式,结合教材、学生实际,加强业务学习,搞好集体备课,充分放开学生,大面积提高教学成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