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11822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构造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汽车构造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汽车构造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构造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悬架一般由() 、 ()和() 等三部分组成。2. 汽车悬架可分为() 和() 两大类。3. 钢板弹簧的第一片是(最长的一片)称为() ,两端弯成卷耳,包在第一片卷耳的外面,称为() 。4. 目前,常用的副簧有() 、() 和() 等三种。5. 减振器装在() 与 ()之间。6. 独立悬架按车轮运动形式分成() 、() 和 ()等三类。7. 横向稳定器的作用是() 。一、填空题参考答案1弹性元件 减振器 导向机构2独立悬架 非独立悬架3主片 包耳4突变刚度的副簧 渐变刚度的副簧 橡胶副簧5车架 车轿6横臂式独立悬架 纵臂式独立悬架 沿主销移动的独立悬架7减少汽车转向时,车架与车身的横向倾斜二、选择题11. 下面( )本身的刚度是可变的。A钢板弹簧 B油气弹簧 c扭杆弹簧 D气体弹簧2. 安装( )可使悬架的刚度成为可变的。A渐变刚度的钢板弹簧 B等螺距的螺旋弹簧c变螺距的螺旋弹簧 D扭杆弹簧3. 下列( )悬架是车轮沿主销移动的悬架。A双横臂式 B双纵臂式 c烛式 D麦弗逊式4. ( )悬架是车轮沿摆动的主销轴线上下移动的悬架。A双横臂式 B双纵臂式 c烛式 D麦弗逊式5. 轿车通常采用( )悬架。A独立 B非独立 C平衡 D非平衡6. 独立悬架与( )车桥配合。A断开式 B整体式 CA,B均可 DA,B均不可7. 一般载货汽车的悬架未设 ( )。A弹性元件 B减振器 C导向机构二、选择题参考答案1.B D 2A C D3.C D4.D5.A6.A7.C三、判断改错题1. 当悬架刚度定时,簧载质量越大,则悬架的垂直变形越大,固有频率越高( )改正:2. 在悬架所受的垂直载荷一定时,悬架刚度越小,则悬架的垂直变形越小,汽车的固有频率越低。( )改正:3. 扭杆弹簧本身的扭转刚度是可变的,所以采用扭杆弹簧的悬架的刚度也是可变的。改正:4. 减振器与弹性元件是串联安装的。( )改正:5. 减振器在汽车行驶中变热是不正常的。( )改正:6. 减振器在伸张行程时,阻力应尽可能小,以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缓冲作用。( )改正:三、判断改错题参考答案1(),将“高”改为“低”。2(),将“变形越小”改为“变形越大”。3(),扭杆弹簧本身的扭转刚度是不变的,但采用扭杆弹簧的悬架的刚度却是可变 的。4(),将“串联”改为“并联”。5(),将“不正常”改为“正常”。6(),将“伸张行程”改为“压缩行程”。四、名词解释题1. 汽车悬架2. 悬架刚度C3. 横臂式独立悬架4. 纵臂式独立悬架5. 烛式悬架6. 麦弗逊式悬架四、名词解释题参考答案1.悬架是车架(或承载式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2.悬架刚度(不一定等于弹性元件的刚度)指使车轮中心相对于车架和车身向上移动单位距离(即使悬架产生单位垂直压缩变形)所需加于悬架上的垂直载荷。3.车轮在横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称为横臂式独立悬架。4.车轮在汽车纵向平面内摆动的悬架,称为纵臂式独立悬架。5.车轮沿刚性地固定在车架上的主销上、下移动的悬架,称为烛式悬架。6.车轮沿摆动的主销轴线上、下移动的悬架,称为麦弗逊式悬架。五、问答题1. 悬架的功用是什么?2. 悬架由哪几部分构成?各部分的功用是什么?3. 试写出悬架固有频率的表达式,并说明它与哪些因素有关?4. 汽车悬架中减振器与弹性元件为什么要并联安装?对减振器有哪些要求?5. 简述液力减振器的工作原理。6. 液力减振器阻尼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它们各是如何影响的?7.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中的压缩阀、伸张阀、流通阀和补偿阀各有何特点?8. 钢板弹簧片间联接方式有几种?9. 为什么汽车上广泛采用钢板弹簧作为弹性元件?10. 为什么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在轻、微型汽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11. 螺旋弹簧有什么优缺点?12. 扭杆弹簧有何优缺点?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13. 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分别是什么?14. 橡胶缓冲块的作用是什么?15. 安装副簧的目的是什么?16. 前钢板弹簧与车架的联接方式有几种?17. 独立悬架有什么优缺点?18. 试列举六种独立悬架,并简述其特点。五、问答题参考答案1.在车架和车桥之间传递各种力和力矩,缓和冲击,衰减振动并可控制车轮的跳动轨迹。2.1)悬架由弹性元件、减振装置和导向装置三部分组成,在大部分轿车和客车上还加装横向稳定器。2)弹性元件的作用是缓和冲击;减振装置的作用是迅速衰减振动;导向装置的作用是控制车轮使之按一定轨迹运动;横向稳定器用来保证汽车转弯行驶时的横向稳定性,避免车身发生过大的倾斜。3.表达式式中 g重力加速度;f悬架的挠度;M悬架的簧载质量;C悬架的刚度。影响:与C和M有关。1)在悬架所受噩直载荷一定时,悬架刚度愈小,贝刂汽车固有频率愈低。越接近于人体所习惯的振动频率范围。2)当悬架刚度一定时,簧载质量愈大,则悬架垂直变形愈大而汽车固有频率却愈低。4.并联安装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减振器的减振功能和弹性元件的缓冲作用。要求:1)在悬梨压缩行程(车桥与车架相互移近的行程)内,减振器阻尼力应较小,以便充分利用弹性元件弹性,以缓和冲击。2)在悬架伸张行程(车桥与车架相对远离的行程)内,减振器的阻尼力应大,以求迅速减振。3)当车桥(或车轮)与车架的相对速度过大时,减振器应当能自动加大油液流通截面积,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限度之内,以避免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5.当车架与车桥作往复相对运动,而减振器的活塞在缸筒内作往复移动时,壳体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内腔通过一些窄小的孔隙流入另一腔。这时,孔壁与溶液间的摩擦及流体分子内摩擦便形成对振动的阻尼力,使车身、车架的振动能量转化为热能,而被油液和减振器壳体吸收,然后散失到大气中。6.影响因素:阻力的大小与孔隙的大小,车架与车桥的相对运动速度及油液的黏度有关。1)孔隙越小,则阻尼力越大。2)相对运动速度越高,阻尼力越大。3)油液的黏度越大,阻尼力越大。7.流通阀和补偿阀是一般的单向阀,其弹簧很软,当阀上的油压作用力与弹簧力同向时,阀处于关闭状态,完全不通液流;而当油压作用力与弹簧力反向时,只要有很小的油压,阀便能开启。压缩阀和伸张阀是卸载阀,其弹簧较硬,预紧力较大,只有当油压增高到一定程度时,阀才能开启;而当油压降低到一定程度时,阀即自行关闭。8.有中心螺栓联接和凹坑与凸起嵌合联接两种。9.因为钢板弹簧结构简单,使用可靠,除了能起缓冲作用外,还兼起传力作用,在结构上不必另设导向装置,使结构简化;此外,钢板弹簧片与片之间的摩擦具有一定的减振作用。因此大多数汽车广泛采用钢板弹簧作为弹性元件。10.因为:少片钢板弹簧质量小。据统计,在两种弹簧寿命相等的情况下,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可减少质量4050;无片间摩擦或片间摩擦很小,改善了汽车行驶的平顺性;结构简单,节省钢材,成本低。所以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在轻、微型汽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11.优点:无需润滑,不忌泥污;所占的纵向空间不大;弹簧本身质量小。缺点:螺旋弹簧本身没有减振作用,因此在螺旋弹簧悬架中必须另装减振器。此外,螺旋弹簧本身只能承受垂直载荷,故必须装设导向机构以传递重力以外的各种力和力矩。12.1)优缺点:优点:车架或车身高度可以调节。悬架的刚度可变,重量小,不需润滑。缺点:所占的横向空间大。2)注意事项:(1) 为提高扭杆弹簧的使用寿命,使用中必须对扭杆弹簧表面进行很好的保护。(2) 左、右扭杆弹簧预加了不同方向的扭转应力,安装时不可互换。13.非独立悬架的结构特点是两侧的车轮由一根整体式车桥相连,车轮连同车桥一起通过弹性悬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的下面。独立悬架则是每一侧的车轮单独地通过弹性悬架悬挂在车架(或车身)的下面,采用独立悬架时,车桥都做成断开的。14.限制弹簧的最大变形,防止弹簧直接撞击车架。15.使车身或车架保持最佳振动频率,提高缓冲和承载能力。16.有四种。1)前端采用固定铰链式联接,后端采用活动铰链式联接。2)前端采用活动铰链式联接,后端采用固定铰链式联接。3)前端采用铰链式联接,后端采用滑块式联接。4)前后两端均采用橡胶连接。17.1)优点:(1)减少车架和车身的振动,减轻转向轮的偏摆现象。(2)减少了非簧载质量,使悬架所受冲击载荷减小,可提高车速。(3)可降低汽车重心,提高行驶稳定性。(4)车轮上、下运动空间增大,可提高其通过性能。(5)悬架刚度可设计的小些,车身的振动频率降低,行驶平顺性提高。2)缺点:独立悬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维护不便;在一般情况下,车轮跳动时,由于车轮外倾角与轮距变化较大,轮胎磨损较严重。18.1)等横臂式独立悬架:相当于四连杆机构平移运动,轮胎平面不倾斜,车轮定位角不变,适合作转向轮悬架,但轮距变化,轮胎磨损严重。2)不等横臂式独立悬架:如果上、下臂长选用适当,则轮距的变化和车轮定位角的变化均不大,因而在轿车前悬架中应用广泛。3)单纵臂式独立悬架:在纵向平面内,引起主销后倾角很大的变化,因而不适于作转向轮悬架,只适于作驱动轮悬架。4)双纵臂式独立悬架:一般等臂,相当于四连杆机构平移运动,因而主销后倾角不变,适于作转向轮悬架。5)烛式悬架:车轮沿固定不动的主销上下移动的悬架。主销的定位角不变,仅轮距、轴距稍有变化,益于改善转向操纵和行驶的稳定性,但主销磨损严重。6)麦弗逊式悬架:车轮沿摆动的主销轴线上、下移动的悬架。用于转向轮时,主销定位角及轮距都有极小的变化,因而转向操纵稳定性好。且两前轮内侧空间较大,便于发动机及其他一些部件的布置,多用于前置驱动的轿车和微型汽车上。第二十四章 汽车传动系一、填空题1. 转向系可按转向能源的不同分为() 和() 两大类。2. 机械式转向系由() 、 ()和() 三大部分组成。3. 转向系的作用是() 。4. 循环球式转向器中一般有两级传动副,第一级是() 传动副,第二级是() 或() 传动副。5.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传动副的主动件是() ,从动件是() 。6. 蜗杆曲柄指销式转向器传动副的主动件是() ,从动件是装在摇臂轴曲柄端部的() 。7. 按传能介质的不同,转向传力装置分为() 和() 两种。8. 与非独立悬架配用的转向传动机构主要包括() 、() 、() 和 ()。9. 在转向传动机构中,为了防止运动干涉,各个横纵拉杆均采用()进行连接。10. 液压式动力转向系中,转向加力装置由() 、() 、() 和() 组成。11. 液压转向传力装置有() 和() 两种。12. 动力转向器由() 、() 和() 等三部分组成。一、填空题参考答案1机械转向系 动力转向系2转向操纵机构 转向器 转向传动机构3改变或恢复汽车的行驶方向4螺杆螺母 齿条齿扇 滑块曲柄销5转向齿轮 转向齿条6转向蜗杆 指销7气压式液压式8转向摇臂 转向直拉杆 转向节臂 转向梯形9球铰10转向油罐 转向油泵 转向控制阀 转向动力缸11常压式 常流式12.机械转向器 转向动力缸 转向控制阀二、选择题1. 在动力转向系中,转向所需的能源来源于( )。A驾驶员的体能 B发动机动力 CA,B均有 DA,B均没有2. 循环球式转向器中的转向螺母可以( )。A转动 B轴向移动 cA,B均可 DA,B均不可3. 设转向系的角传动比为iw,转向器的角传动比为iw1,转向传动机构的角传比为iw2,则下式正确的为( )。Aiw=iw1iw2 Biw=iwliw2 Ciw =iw1-iw2 Diw=iwl/iw24. 转弯半径是指由转向中心到( )。A内转向轮与地面接触点间的距离 B外转向轮与地面接触点间的距离C内转向轮之间的距离 D外转向轮之间的距离5. 转向梯形理想表达式中的B是指( )。A轮距 B两侧主销轴线与地面相交点间的距离c转向横拉杆的长度 D轴距6. 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时,不需( ),所以结构简单。A转向节臂 B转向摇臂 c转向直拉杆 D转向横拉杆二、选择题参考答案1C2B3. B 4B5B 6B C三、判断改错题1. 可逆式转向器的自动回正能力稍逊于极限可逆式转向器。( )改正:2. 循环球式转向器中的转向螺母既是第一级传动副的主动件,又是第二级传动副的从动件。( )改正:3. 循环球式转向器中的螺杆-螺母传动副的螺纹是直接接触的。( )改正:4. 转向横拉杆体两端螺纹的旋向一般均为右旋。( )改正:5. 汽车转向时,内转向轮的偏转角应当小于外转向轮的偏转角。( )改正:6. 汽车的转弯半径越小,则汽车的转向机动性能越好。( )改正:7. 汽车的轴距越小,则转向机动性能越好。( )改正:8. 转向系的角传动比越大,则转向越轻便,越灵敏。( )改正:9. 动力转向系是在机械转向系的基础上加设一套转向加力装置而形成的。( )改正:10. 采用动力转向系的汽车,当转向加力装置失效时,汽车也就无法转向了。( )改正:11. 气压转向加力装置比液压转向加力装置的工作压力高,所以气压转向加力装置广泛应用于重型汽车上。( )改正:三、判断改错题参考答案1(),将“稍逊”改为“稍强”。2(),将“主动件”与“从动件”互换。3. (),将“是”改为“不是”。4(),“均为右旋”改为“一端为右旋,一端为左旋”。5(),将“小于”改为“大于”。6()7. ()8(),将“灵敏”改为“不灵敏”。9()10()最后一句话改为“由驾驶员独立完成汽车转向任务”11(),“高”改为“低”,“广泛应用”改为“很少用”四、名词解释题1. 汽车转向系2. 转向器的传动效率3. 转向器的正效率4. 转向器的逆效率5. 转向中心O6. 转弯半径R7. 动力转向系8. 转向加力装置9. 整体式动力转向器10. 半整体式动力转向器11. 转向加力器四、名词解释题参考答案1. 用来改变和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一整套专设机构即称为汽车转向系。2.转向器的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称为转向器传动效率。3.在功率由转向轴输入,由转向摇臂输出的情况下求得的传动效率称为正效率。4.在功率由转向摇臂输入,由转向轴输出的情况下求得的传动效率称为逆效率。5.汽车转向时,所有车轮轴线的交点,称转向中心。6.由转向中心O到外转向轮与地面接触点的距离称为汽车转弯半径R。7.是兼用驾驶员体力和发动机的能量作为转向能源的转向系。8.用以将发动机输出的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压力能,并在驾驶员控制下,对转向传动装置或转向器中某一传动件施加不同方向的液压或气压作用力,以助驾驶员施力不足的一系列零部件,总称为转向加力装置。9. 机械转向器和转向动力缸设计成一体,并与转向控制阀组装在一起。这种三合一的部件称为整体式动力转向10.只将转向控制阀同机械转向器组合成一个部件称为半整体式动力转向器。11.将机械转向器作为独立部件,将转向控制阀和转向动力缸组合成一个部件,称转向加力器。五、问答题1. 什么是转向梯形?它的作用是什么?其理想关系式如何?2. 试列举出目前常用的四种转向器。3. 目前在轻型及微型轿车上为什么大多数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4. 为什么在装配曲柄指销式转向器时,摇臂轴外端面和转向摇臂上孔外端面的刻印应对齐?5. 为什么循环球式转向器广泛应用于各类汽车上?6. 目前生产的一些新车型的转向操纵机构中,为什么采用了万向传动装置?7. 在汽车转向系中,怎样同时满足转向灵敏和转向轻便的要求?8. 什么是可逆式转向器、不可逆式转向器和极限可逆式转向界?它们各有何优缺点?各用于哪类汽车?9. 什么是转向盘的自由行程?为什么转向盘会留有自由行程?自由行程过大或过小对汽车转向操纵性能会有何影响?一般范围应是多少?10. 转向传动机构的功用是什么?11. 为什么液压转向加力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类各级汽车?12. 为什么常流式液压转向加力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13. 动力转向器中结构类型有哪些?14. 简述电动助力转向的组成结构及其原理五、问答题参考答案1.在转向桥中,由前轴、左转向梯形臂、右转向梯形臂和转向横拉杆组成的梯形,叫做转向梯形。转向梯形的作用是:使两前轮在转向时,具有一定相互关系。避免汽车转向时产生的路面对汽车行驶的附加阻力和轮胎的过快磨损,以保证汽车转向时,所有车轮在地面上作纯滚动。转向梯形理想关系式为ctg=tgB/L式中 外转向轮偏转角;内转向轮偏转角;B两侧主销轴线与地面相交点之间的距离;L汽车轴距。2.循环球一齿条齿扇式、循环球一滑块曲柄指销式、齿轮齿条式和蜗杆曲柄指销式等几种。3.采用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可以使转向传动机构简化(不需转向摇臂和转向直拉杆等)。故多用于前轮为独立悬架的轻型及微型轿车和货车上。4.为了保证转向器摇臂轴在中间位置时,从转向摇臂13起始的全套转向传动机构也处于中间位置,以保证汽车转向时两转向轮都有足够的偏转角度。在摇臂轴的外端面和转向摇臂上孔外端面上各刻印有短线,作为装配标记。装配时,应将两个零件上的标记短线对齐。5.因为循环球式转向器的正传动效率很高(最高可达90%95%),故操纵方便,使用寿命长。因此循环球式转向器广泛应用子各类汽车上。6.因为:1)为了兼顾汽车底盘和车身(驾驶室)总布置的要求,许多汽车的转向盘和转向器轴线不重合,必须采用万向传动装置。2)即使转向盘和转向器同轴,由于部件在车上的安装误差及使用过程中安装基体(车架、驾驶室)的变形也会造成二者轴线实际不重合,采用万向传动装置则可补偿这一误差和变形。7.采用动力转向系。8.1)定义:逆效率很高的转向器称为可逆式转向器。逆效率很低的转向器称为不可逆式转向器。逆效率略高于不可逆式转向器转向器称为极限可逆式转向器。2)优缺点:可逆式转发向器有利于汽车转向结束后转向轮和转向盘自动回正,但也能将坏路对车轮的冲击力传到转向盘,发生“打手”情况。不可逆式转向器不平道路对转向轮的冲击载荷不会传到转向盘上,但是路面作用于转向轮上的回正力矩也同样不能传到转向盘,使其失去自动回正作用。此外,道路的转向阻力矩也不能反馈到转向盘,使得驾驶员不能得到路面反馈信息(所谓丧失“路感”),无法据以调节转向力矩。极限可逆式转向器使驾驶员能有一定的路感,转向轮自动回正也可实现,而且路面冲击力只有在力量很大时,才能部分地传到转向盘。3)应用:现代汽车一般不采用不可逆式转向器,多用可逆式转向器,极限可逆式转向器多用于中型以上越野汽车和工矿用自卸汽车。9.1)定义:转向盘在空转阶段中的角行程称为转向盘自由行程。2)作用:(1)缓和路面冲击,避免出现“打手”现象。(2)避免驾驶员过度紧张。(3)转向操纵柔和。3)影响:过小不足以实现以上二个作用,过大会使转向不灵敏。4)范围:转向盘从相应于汽车直线行驶的中间位置向任一方向的自由行程最好不超过1015度。10.其功能是:将转向器输出的力和运动传到转向桥两侧的转向节,使两侧转向轮偏转,且使两转向轮偏转角按一定关系变化,以保证汽车转向时车轮与地面的相对滑动尽可能小。11.液压转向加力装置的工作压力高,部件尺寸小。液压系统工作时无噪声,工作滞后时间短,而且能吸收来自不平路面的冲击。因此,液压转向加力装置已在各类各级汽车上获得广泛应用。12.常流式液压转向加力装置结构较简单,油泵寿命较长,泄漏较少,消耗功率也较小。所以常流式液压转向加力装置广泛应用于各种汽车。13.包括整体式动力转向器、半整体式动力转向器、转向加力器。14.机械转向器、电机、角度传感器;角度传感器采集转向盘转角和方向,输送给电脑,由它发出信号让电机工作,带动转向拉杆,转向拉杆移动距离由传感器反馈给电脑。第二十五章 汽车制动系一、填空题1. 任何制动系都由() 、() 、() 和() 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2. 所有国产汽车和部分国外汽车的气压制动系中,都采用() 。3. 人力制动系按其中传动装置的结构型式的不同分为() 和() 两种。4. 目前国内所用的制动液大部分是() ,也有少量的() 和() 。5. 挂车气压制动传动机构按其控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和() 两种,我国一般采用() 。6. 制动器的领蹄具有() 作用,从蹄具有() 作用。7. 车轮制动器由() 、() 、()和()等四部分构成。8. 凸轮式制动器的间隙是通过 来进行局部调整的()。9. 动力制动系包括() ,() 和() 三种。10. 在储气筒和制动气室距制动阀较远时,为了保证驾驶员实施制动时,储气筒内的气体能够迅速充入制动气室而实现制动,在储气筒与制动气室间装有() ;为保证解除制动时,制动气室迅速排气,在制动阀与制动气室间装() 。11. 制动气室的作用是() 。12. 真空增压器由()、() 和() 三部分组成。13. 伺服制动系是在() 的基础上加设一套 而形成的,即兼用() 和() 作为制动能源的制动系。14. 汽车制动时,前、后轮同步滑移的条件是() 。15. ABS制动防抱死装置是由() 、() 及() 等三部分构成的。一、填空题参考答案1供能装置 控制装置 传动装置 制动器2凸轮式制动器3机械式 液压式4植物制动液 合成制动液 矿物制动液5充气制动 放气制动 放气制动6. 增势 减势7固定部分 旋转部分 张开机构 调整机构8制动调整臂9气压制动系 气顶液制动系 全液压动力制动系10继动阀(加速阀) 快放阀11将输入的气压能转换成机械能而输出12辅助缸 控制阀 真空伺服气室13人力液压制动系 动力伺服系统 人体 发动机14前后轮制动力之比等于前后轮与路面的垂直载荷之比15传感器 控制器 压力调节器二、选择题1. 汽车制动时,制动力的大小取决于( )。A汽车的载质量 B制动力矩C车速 D轮胎与地面的附着条件2.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任何一辆汽车都必须具有( )。A行车制动系 B驻车制动系 C第二制动系 D辅助制动系3.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规定( )必须能实现渐进制动。A行车制动系 B驻车制动系 C第二制动系 D辅助制动系4. 汽车制动时,制动力FB与车轮和地面之间的附着力FA的关系为( )。AFBFA BFBFA CFBFA DFBFA5. 汽车制动时,当车轮制动力FB等于车轮与地面之间的附着力FA时,则车轮( )。A做纯滚动 B做纯滑移 C边滚边滑 D不动6. 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当车轮抱死滑移时,路面对车轮的侧向力(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不一定。7. 领从蹄式制动器一定是( )。A等促动力制动器 B不等促动力制动器C非平衡式制动器 D以上三个都不对。8. 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的固定元件的安装是( )。A中心对称 B轴对称C既是A又是B D既不是A也不是B9. 下列( )制动器是平衡式制动器。A领从蹄式 D双领蹄式 C双向双领蹄式 D双从蹄式10. 在结构形式、几何尺寸和摩擦副的摩擦系数一定时,制动器的制动力矩取决于( )。A促动管路内的压力 B车轮与地面间的附着力C轮胎的胎压 D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力11. 在汽车制动过程中,如果只是前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后轮还在滚动,则汽车可能( )。A失去转向性能 B甩尾 C正常转向 D调头12. 制动控制阀的排气阀门开度的大小,影响( )。A制动效能 B制动强度 C制动状态 D制动解除时间二、选择题参考答案1B D 2A D3A C4C 5B6C7C8C 9B 10A11A12D三、判断改错题1. 制动力一定是外力。( )改正:2. 液压制动主缸的补偿孔堵塞,会造成制动不灵。( )改正:3. 挂车制动应比驻车制动略早。( )改正:4. 等促动力的领从蹄式制动器一定是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 )改正:5. 无论制动鼓正向还是反向旋转时,领从蹄式制动器的前蹄都是领蹄,后蹄都是从蹄( )改正:6. 等位移式制动器是平衡式制动器。( )改正:7. 简单非平衡式车轮制动器在汽车前进与后退制动时,制动力相等。( )改正:8. 在动力制动系中,驾驶员的肌体不仅作为控制能源,还作为部分制动能源。( )改正:9. 驻车制动没有渐进控制的要求,所以驻车制动阀一般只是一个气动开关而已。( )改正:10. 只要增大制动管路内的制动压力,就可加大制动器的制动力矩,从而制动力就可随之增大。( )改正:11.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其前后轮的垂直载荷是随车速的变化而变化的。( )改正:12. 汽车制动的最佳状态是出现完全抱死的滑移现象。( )改正:三、判断改错题参考答案1()2()3()4()5(),后一句改为“领从蹄式制动器都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正向旋转时,前蹄是领蹄,后蹄是从蹄;反向旋转时,前蹄是从蹄,后蹄是领蹄”。6(),将“是”改为“不是”7(),改为“制动力不等”。8(),改为“驾驶员的肌体仅作为控制能源,而不作为制动能源”。9()10(),最后一句改为“当制动力不超过附着力时,制动力也随之增大”。11()12(),改为“最佳状态是出现边滚边滑的滑移现象”。四、名词解释题1. 汽车制动2. 行车制动系3. 驻车制动系4. 液压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5. 制动器6. 车轮制动器7. 中央制动器8. 轮缸式制动器9. 凸轮式制动器10. 领蹄11. 从蹄12. 钳盘式制动器四、名词解释题参考答案1.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的速度保持稳定,以及使已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的这些作用统称为汽车的制动。2. 用以使行驶的汽车减低速度甚至停车的制动系称为行车制动系。3.用以使已停驶的汽车驻留原地不动的制动系则称为驻车制动系。4.汽车不制动时,液压制动主缸推杆的头部与主缸活塞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为消除这一间隙所需踏板的行程,称为液压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5.在制动系中,用以产生阻碍车辆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力的部件,叫制动器。6.凡是旋转元件固装在车轮或半轴上,制动力矩分别直接作用于两侧车轮上的制动器即称为车轮制动器。7.中央制动器是指旋转元件固装在传动系的传动轴上,制动力矩须经过驱动桥再分配到两车轮上的制动器。8.制动器中以液压轮缸作为制动蹄促动装置的制动器称为轮缸式制动器。9.用凸轮作为制动蹄促动装置的制动器叫做凸轮式制动器。10.用楔作为促动装置的制动器叫做楔式制动器。11.制动器制动时,制动蹄的张开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的蹄,称为领蹄。12.旋转元件为制动盘,固定元件为制动钳的制动器。五、问答题1. 什么是制动力?并分析制动力是如何产生的?2. 什么是汽车制动系?制动系又是如何分类的?3. 为什么驻车制动系一般都采用机械式传动装置?4. 什么是制动踏板感(“路感”)?对实施制动有何帮助?5. 对制动液有何要求?6. 什么是摩擦制动器?它是如何分类的?各自的结构特点如何?7. 轮缸式制动器有哪几种形式?8. 什么是领从蹄式制动器?简述其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指出哪一蹄是领蹄?哪一蹄是从蹄?9. 什么是非平衡式制动器?试分析领从蹄式制动器是否为非平衡式制动器?10. 什么是制动助势蹄和减势蹄?装有此两种蹄的制动器是何种制动器?11. 什么是双领蹄式制动器?其结构特点如何?12. 什么是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其结构特点如何?13. 何谓双从蹄式制动器?有何特点?14. 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的结构特点如何?15. 什么是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其与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在结构上有何区别?16. 钳盘式制动器分成哪几类?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17. 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比较有哪些优缺点?18. 气压制动系统各元件之间连接管路包括哪三种?它们各是怎样定义的?19. 气压制动系的供能装置主要包括哪些装置?它们的作用是什么?这些装置在气压制动系中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是必不可少的?20. 制动阀的作用是什么?21. 气顶液式制动系主要由哪些零件组成?试述其工作情况。22. 全液压动力制动系主要由哪些零部件组成?其基本情况如何?23. 增压式伺服制动系和助力式伺服制动系各具有什么特点?24. 什么是理想的汽车前后轮制动力分配比?汽车制动时前轮或后轮先抱死会产生什么后果?25. 在制动力调节装置中限压阀和比例阀的作用是什么?它们各用于何种车型?为什么?26. 感载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有些汽车制动力调节装置中采用感载阀?27. 汽车为什么要安装防抱死制动装置?28. 简述ABS防抱死制动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29. 简述TRC牵引力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过程。五、问答题参考答案1.1)制动力:对汽车进行制动的可控制的外力叫做制动力。2)产生:要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驾驶员应踩下制动踏板,通过推杆和主缸活塞,使主缸内油液在一定压力下注人轮缸,并通过两个轮缸活塞推动使两制动蹄绕支承销转动,上端向两边分开而以其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这样,不旋转的制动蹄就对旋转着的制动鼓作用一个摩擦力矩,其方向与车轮旋转方向相反。制动鼓将该力矩传到车轮后,由于车轮与路面间有附着作用,车轮对路面作用一个向前的周缘力,同时路面也对车轮作用下个向后的反作用力,即制动力。2.1)定义:对汽车产生制动力的一系列专门装置称为汽车制动系。2)分类:(1)按作用分:制动系可分为行车制动系、驻车制动系、第二制动系和辅助制动系。(2)按制动能源分:制动系可分为人力制动系,动力制动系和伺服制动系。(3)按制动能量的传输方式,制动系分为机械式、液压式、气压式、电磁式和组合式。(4)按制动能量传输的管路数目分!制动系分单管路制动系和双管路制动系。3.驻车制动系必须可靠地保证汽车在原地停驻并在任何情况下不致自动滑行,这一点只有用机械锁止方法才能实现。这便是驻车制动系多用机械式传动装置的主要原因。4.当轮胎与路面之间有良好的附着时,汽车所受到的制动力与踏板力之间的线性关系,称制动踏板感(“路感”)。驾驶员可因此而直接感觉到汽车制动强度,以便及时加以必要的控制和调节。保证制动处子最佳状态。5.为了保证行车安全,要求:1)挂车应能与主车同步制动或略早于主车制动。2)当挂车因故脱挂时,应能自行制动。6.l)定义:凡是利用固定元件与旋转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产生制动力矩的制动器,都称为摩擦制动器。2)分类:摩擦制动器分为鼓式制动器和盘式制动器两大类。3)结构特点:鼓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是制动鼓,其工作表面为制动鼓的圆柱面;盘式制动器的旋转元件为圆盘状制动盘,其工作表面为制动盘的端面。7.轮缸式制动器有领从蹄式、双领蹄式、双向双领蹄式、双从蹄式和双向双从蹄式,以及单向和双向自增力式等几种。8.l)定义:在制动鼓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都有一个领蹄和一个从蹄的制动器即称为领从蹄式制动器。2)结构:领从蹄式制动器主要由制动鼓、制动底板、两个制动蹄、两个制动蹄支承销、制动蹄回位弹簧及一个双活塞式轮缸组成。前后两制动蹄,以其腹板下端的孔分别同两支承销作动配合。制动蹄外圆面上,用铆钉铆接着石棉纤维及摩擦片。轮缸作为制动蹄促动装置,用螺钉装在制动底板上,制动蹄腹板的上端松嵌入液压轮缸活塞上的顶块的直槽中。两制动蹄由回位弹簧拉拢,并以锁销紧靠着装在制动底板上的调整凸轮。领从蹄式制动器固定于制动底板上的零件是沿轴对称布置的。3)工作原理:(1)制动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制动主缸中的油液便顺着油管流入轮缸,使轮缸内的油液增多压力增大,于是两制动蹄便在此液压促动力的作用下,绕着支承销向外张开,压靠到旋转的制动鼓上,这样不转的制动蹄便给旋转的制动鼓施加了一阻力矩,然后通过车轮与地面的附着作用产生制动力,使汽车减速甚至停车。(2)解除制动时,驾驶员放松制动踏板,制动蹄便在回位弹簧的作用下回位,制动消除。4)前进制动时,前蹄张开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是领蹄;后蹄张开方向与制动鼓的旋向相反,是从蹄。倒车制动时恰好相反,前蹄是从蹄,后蹄是领蹄。9.1)定义:凡制动鼓所受来自两蹄的法向力不能互相平衡的制动器均属于非平衡式制动器。2)领从蹄式制动器制动蹄的受力情况如图17所示。制动时,领蹄1和从蹄2在相等的促动力Fs的作用下,分别绕各自的支承点3和4旋转到紧压在制动鼓5上。旋转着的制动鼓即对两制动蹄分别作用着法向反力N1和N2,以及相应的切向反力T1和T2,两蹄上的这些力分别为各自的支点3和4的支点反力Sl和S2所平衡。领蹄上的切向合力T1所造成的绕支点3的力矩与促动力名所造成的绕同一支点的力矩是同向的。所以力Tl的作用结果是使领蹄1在制动鼓上压得更紧,即力N1变得更大,与此相反,切向反力T2则使从蹄2放松制动鼓,即有使N2和T2本身减小的趋势。可见,虽然领蹄和从蹄所受促动力相等,但所受制动鼓法向反力N1和N2却不相等,且N1N2。所以领从蹄式制动器为非平衡式制动器。10.1)定义:制动时,制动蹄的张开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的蹄,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其对鼓的制动有助势作用,故称为助势蹄。而减势蹄是指制动时,制动蹄的张开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反,使其有放松制动鼓减小制动的趋势,即具有减势作用,称为减势蹄。2)装有此两种蹄的制动器是简单非平衡式制动器。11.1)定义:在制动鼓正向旋转时,两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称双领蹄式制动器。2)特点:两制动蹄各用一个单活塞式轮缸,且两套制动蹄、轮缸、支承销和调整凸轮等在制动底板上的布置是中心对称,两个轮缸可借连接油管连通,使其中油压相等。在前进制动时两蹄都是领蹄,制动器的效能因而得到提高,在倒车制动时,两蹄将都变成从蹄,制动效能很低。12.1)定义:制动鼓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两蹄均为领蹄的制动器,称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2)特点:(1)两个制动蹄各用一个单活塞式轮缸,且两套制动蹄、轮缸、支撑销和调整凸轮等在制动底板上的布置是中心对称的。两个轮缸可借连接油管相通,使其中油压相等。(2)在前进制动时两蹄都是领蹄,制动器的效能因而得到提高。在倒车制动时,两蹄将都变成从蹄,制动效能很低。13.1)定义:制动鼓正向旋转和反向旋转时,两蹄均为从蹄的制动器,称为双从蹄式制动器。2)特点:双从蹄式制动器的前进制动效能低于双领蹄式和领从蹄式制动器。但其效能对摩擦系数变化的敏感程度较小,即具有良好的制动效能稳定性。14.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只采用一个单活塞式轮缸,活塞作用于前制动蹄上,前、后制动蹄的下端分别浮支在浮动的顶杆的两端。制动器只在上方有一个支承销,不制动时,两蹄上端均借各自的回位弹簧拉靠在支承销上。15.1)定义:无论制动鼓正向旋转还是反向旋转,均能借蹄鼓之间的摩擦而产生自增力作用的制动器,称为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2)区别:它的结构不同于单向自增力式之处主要是采用双活塞式轮缸,可向两蹄同时施加相等的促动力Fs。16.钳盘式制动器又可分为定钳盘式和浮钳盘式两类。定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固定安装在车桥上,既不能旋转,也不能沿制动盘轴线方向移动,因而其中必须在制动盘两侧都装设制动块促动装置(例如相当于制动轮缸的油缸),以便分别将两侧的制动块压向制动盘。浮钳盘式制动器的制动钳一般是设计成可以相对于制动盘轴向滑动。其中只在制动盘的内侧设置油缸,而外侧的制动块则附装在钳体上。17.盘式制动器与鼓式制动器比较有以下这些优点:1)一般无摩擦助势作用,因而制动器效能受摩擦系数的影响较小,即效能较稳定。2)浸水后效能降低较少,而且只需经一两次制动即可恢复正常。3)在输出制动力矩相同的情况下,尺寸和质量一般较小。4)制动盘沿厚度方向的热膨胀量极小,不会像制动鼓的热膨胀那样使制动器间隙明显增加而导致制动踏板行程过大。5)较容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其他维护作业也较简便。盘式制动器不足之处是:1)效能较低,故用于液压制动系时所需制动促动管路压力较高,一般要用伺服装置。2)兼用于驻车制动时,需要加装的驻车制动传动装置较鼓式制动器复杂,因而在后轮上的应用受到限制。18.包括供能管路、促动管路和操纵管路等三种。1)供能装置备组成件(空压机、储气筒)之间和供能装置与控制装置(女口制动阀)之间的连接管路,称为供能管路。2)控制装置与另一个控制促动装置(如制动气室)之间的连接管路,称为促动管路。3)一个控制装置与另一控制装置之间的连接管路,称为操纵管路。19. 1)包括:空压机、储气筒、调压阀、安全阀、进气滤清器、排气滤清器、管道滤清器、油水分离器、空气干燥器、防冻器、多回路压力保护阀等装置。2)作用:(1)空压机:制造用以制动的压缩气体。(2)储气筒:用以储存压缩空气,以保证实现随时制动。(3)调压阀及安全阀:保证储气筒内压力在规定范围之内,既要保证正常制动,又要防止储气筒被胀破。(4)进气滤清器、排气滤清器及管道滤清器:以清洁空气,避免灰尘、杂质等进入制动系统,减轻磨损,提高制动系统零部件的使用寿命。(5)油水分离器:用以将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和润滑油分离出来,以免腐蚀储气筒及管路中不耐油的橡胶件。(6)空气干燥器:由油水分离器输出的空气难免含有少量的水分,用干燥器将其干燥,以免腐蚀储气筒及管路中的其他金属器件。(7)防冻器:防止在寒冷季节时,积聚在管路和其他气压元件内的残留水分冻结,而堵塞管路,保证正常制动。(8)多回路压力保护阀:在多回路制动系中,当一套回路损坏漏气时,多回路压力保护阀能保证其余完好回路继续充气。3)这些元件对于正常的气压制动系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20.制动阀用以起随动作用并保证有足够强的踏板感,即在输入压力一定的情况下,使其输出压力与输人的控制信号踏板行程和踏板成一定的递增函数关系。其输出压力的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应足够精微。21.空压机、制动轮缸、液压主缸、动力气室、储液罐、储气罐等22.油泵、制动器、储液罐、制动储能器、制动阀等。全液压动力制动系是以储能器储存的液压能或限制液流循环而产生液压力制动的装置。23.前者中的伺服系统控制装置用制动踏板机构直接操纵,其输出力也作用于液压主缸,以助踏板力之不足,后者中的伺服系统控制装置用制动踏板机构通过主缸输出的液压操纵,且伺服系统的输出力与主缸液压共同作用于一个中间传动液缸(辅助缸)上,使该液缸输出到轮缸的液压远高于主缸液压。24.理想的汽车前、后轮制动力分配之比应等于前后轮对路面的垂直载荷之比。如果只是前轮(转向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后轮(制动时也己成为从动轮)还在滚动,则汽车将失去转向性能。因为保证汽车转向的力只能是路面对偏转了一定角度的转向轮的侧向反力,所以转向轮一旦滑移而丧失侧向附着,转向即不可能继续。如果只是后轮制动到抱死滑移,而前轮还在转动,则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即使受到不大的侧向干扰力(例如侧向风力、路面凸起对车轮侧面的冲击力等),也会绕其垂直轴线旋转(严重时甚至会转过180度左右),即造成调头。25.1)限压阀:(1)作用:是当前后促动管路压力Pl和P2由零同步增长到一定值后,即自动将P2限定在该值不变。从而保证前轮先抱死滑移以满足制动稳定性的要求。(2)应用:限压阀用于重心高度与轴距的比例较大的轻型汽车。因为这种汽车在制动时,其后轮垂直载荷向前轮转移得较多,其理想的促动压力分配特性曲线中段的斜率较小,与限压阀特性线相近。2)比例阀:(1)作用:其作用是当前后促动管路压力Pl与P2同步增长到一定值PS后,即自动对Pl的增长加以节制,亦即使P2的增量小于Pl的增量。(2)应用:用于中型以上的汽车。因为轴距比值较小的中型以上汽车在制动时前后轮间载荷转移较少,其理想促动管路压力分配特性曲线中段斜率较大。这种汽车如果装用限压阀,虽然可以满足制动时前轮先滑移的要求,但紧急制动后,后轮制动力将远小于后轮附着力,即附着力利用率太低,未能满足制动力尽可能大的要求,但采用比例阀却可以解决此问题。26.1)特点:本身特性能随汽车实际装载质量的变化而变化。2)有些汽车(特别是中重型货车)在实际装载质量不同时,其总重力和重心位置变化较大,因而满载和空载下的理想促动管路压力分配特性曲线差距也较大。在此情况下采用一般的特性线不变的制动力调节装置已不能保证汽车制动性能符合法规要求,而必须采用其特性随汽车实际装载质量而改变感载阀。27.因为装用防抱死制动装置后汽车能充分利用轮胎与路面的附着力,提高其制动性能;在汽车制动时,不仅具有良好的防后轮侧滑能力,而且保持了良好转向能力;缩短了制动距离;同时使制动操纵简便。所以汽车上要安装防抱死制动装置。28.组成:轮速传感器、电子控制器、液压调节器工作过程:轮速传感器将车轮转速信号传给电子控制器,由此计算出车轮滑移率并以此为依据控制各轮缸油压,最终使车轮滑移率总保持在8%-35%范围内,使车轮保持较高的纵向和侧向附着力。29.组成:1)TRC和ABS共用一个ECU,4个转速传感器2)副节气门:安装在节气门体上,根据来自ABS和TRCECU的信号控制副节气门开度,从而控制发动机输出功率3)副节气门位置传感器:输入副节气门开度信号给ECU4)TRC制动执行器:由一个泵总成和一个制动执行器组成,泵总成产生液压,制动执行器将液压传送至制动分泵然后释放。当车轮空转时降低发动机的输出扭矩,使传递 到路面的扭矩减至一个适当值。这样就能使车辆获得稳定而迅速的起步和加速。其工作过程包括正常第十七章 汽车自动变速器一、填空题1. 液力机械变速器由( )、( )及( )组成。2. 液力传动有 ( )传动和( )传动两大类。3. 液力偶合器的工作轮包括( ) 和( ),其中( )是主动轮,( ) 是从动轮。4. 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实现传动的必要条件是( ) 。5. 液力变矩器的工作轮包括( )( )和( ) 。6. 一般来说,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比越大,则其变矩系数( )。7. 单排行星齿轮机构的三个基本元件是( )、( )、( ) 及( )。8. 行星齿轮变速器的换档执行元件包括矩( )、( )及( ) 。9. 液力机械变速器的总传动比是指变速器( )转矩与( )转矩之比。也等于液力变矩器的( )与齿轮变速器的( )的乘积。10. 液力机械变速器自动操纵系统由( )、( )和( )三个部分构成。11. 液压自动操纵系统通常由( )、( )、( )、( )及( )等部分组成。12. 在液控液动自动变速器中,参数调节部分主要有( )及( ) 。一、填空题参考答案1液力传动(动液传动)装置 机械变速器 操纵系统2动液、静液3泵轮 涡轮 泵轮 涡轮4工作液在泵轮和涡轮之间有循环流动5泵轮涡轮导轮6越小7.泵轮、涡轮、导轮8.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制动器9第二轴输出 泵轮 变矩系数x 传动比;10动力源 执行机构 控制机构11动力源 执行机构 控制机构12.节气门阀、调速阀二、判断改错题1. 液力偶合器和液力变矩器均属静液传动装置。( )改正: 2. 液力变矩器在一定范围内,能自动地、无级地改变传动比和转矩比。( )改正:3. 液力偶合器在正常工作时,泵轮转速总是小于涡轮转速。( )改正:4. 只有当泵轮与涡轮的转速相等时,液力偶合器才能起传动作用。( )改正:5. 对于同一台液力偶合器来说,发动机的转速越高,则作用于涡轮上的力矩也越大。( )改正:6. 液力偶合器既可以传递转矩,又可以改变转矩。( )改正:7. 汽车在运行中,液力偶合器可以使发动机与传动系彻底分离。( )改正:8. 液力变速器的变矩作用主要是通过导轮实现的。( )改正:9. 一般来说,综合式液力变矩器比普通液力变矩器的传动效率低。( )改正:10. 四元件综合式液力变矩器的特性是两个变矩器特性与一个偶合器特性的综合。( )改正:二、判断改错题参考答案1(),将“静液”改为“动液”。2()3(),将“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