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900858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潮阳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潮阳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潮阳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潮阳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2020-02-23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3分,多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太阳是静止不动的,地球和其他行星都绕太阳运动B. 卡文迪许第一次在实验室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 牛顿发现了行星的运动定律D开普勒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2. 。如图a,甲车自西向东做匀加速运动,乙车由南向北做匀速运动,到达O位置之前, 车 上的人看到甲车运动轨迹大致是图b中的O东南北西乙甲abABCD3.甲、乙两球位于同一竖直线上的不同位置,甲比乙高出h,将甲、乙两球以v1、v2速度沿同一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下列条件中可能使乙球击中甲球的是:( )A. 甲迟抛出,且v1v2 B.同时抛出,且v1v2C.甲早抛出,且v1v2 D. 甲早抛出,且v1v2 4如图所示,一轻杆一端固定质量为的小球,以另一端O为圆心,使小球做半径为R的圆周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过最高点时,杆所受的弹力一定不会等于零 B小球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 C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的作用力可以与球所受的重力方向相反,此时重力一定不 小于杆对球的作用力D小球过最高点时,杆对球作用力一定与小球所受重力方向相反BA5. “嫦娥二号”飞船在飞往月球的过程中,经过多次变轨,先后在低空A轨道和高空B轨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不考虑月球对它的作用力,则“嫦娥二号” 在A轨道运行时: A线速度大于7.9km/sB线速度比在B轨道的大C周期比在B轨道的长D所需向心力比在B轨道的小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30分。每题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得5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6.一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其运动规律为:x1.5t26t,y2t29t,xOy为直角坐标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x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y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减速直线运动C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曲线D物体运动的轨迹是直线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可能为零B 平抛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C .匀速圆周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变化相同D .平抛运动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圆周运动的加速度方向不一定指向圆心。8在高空匀速水平飞行的轰炸机,每隔1 s投放一颗炸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这些炸弹落地前排列在同一条竖直线上B. 这些炸弹落地时速度大小方向都相同C 这些炸弹都落于地面上同一点D相邻炸弹在空中距离保持不变9.如图所示,用长短不同、材料和粗细均相同的两根绳子各拴着一个质量相同的小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运动时,长绳容易断 B两个小球以相同的周期运动时,短绳容易断 C两个小球以相同的线速度运动时,长绳容易断 D两个小球以相同的线速度运动时,短绳容易断 10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经点火,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所示)则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在轨道3上的速率小于在轨道1上的速率B卫星在轨道3上的角速度大于在轨道1上的角速度C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D卫星在轨道2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3上经过P点时的加速度11如图,节水灌溉中的喷嘴距地高0.8m,假定水从喷嘴水平喷出,喷灌半径为4m, 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s2则A水下落的加速度为8m/s2B水从喷嘴到地面的时间为0.4sC水从喷嘴喷出后速度不变D水从喷嘴喷出的速率为10m/s三、非选择题(55分)12.实验探究题(15分)(1)(9分)图4示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OD间的距离为_cm。 图5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其大小为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6分)某兴趣小组想通过物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探究“物体运动距离L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开始前,他们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L,Lv,Lv 2。他们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PQ为一块倾斜放置的木板,在Q处固定一个速度传感器(用来测量物体每次通过Q点时的速度),每次实验,物体从不同初始位置处由静止释放。PLOQv速度传感器甲乙同学们设计了以下表格来记录实验数据。其中L1、L2、L3、L4,代表物体分别从不同初始位置处无初速释放时初始位置到速度传感器的距离,v 1、v 2、v 3、v 4,表示物体每次通过Q点的速度。实验次数1234.LL1L2L3L4.vv 1v 2v 3v 4他们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Lv图象,并得出结论Lv 2。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_。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_(填“会”或“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计算题13. (13分)为了迎接太空时代的到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计划:在2050年前建造成太空升降机,就是把长绳的一端搁置在地球的卫星上,另一端系住升降机,放开绳,升降机能到达地球上,人坐在升降机里,在卫星上通过电动机把升降机拉到卫星上.在地球表面时某人用弹簧测力计称得某物体重G0,站在升降机中,当升降机以加速度ag/2(g为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竖直加速上升时,此人再一次用同一弹簧测力计称得同一物体重为9G0/16,忽略地球自转的影响,已知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地球半径为R.求升降机此时距地面的高度14(13分)如图所示,在距地面80 m高的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飞机上每隔1 s依次放下M、N、P三物体,抛出点a、b与b、c间距分别为45 m和55 m,分别落在水平地面上的A、B、C处求:(1)飞机飞行的加速度;(2)刚放下N物体时飞机的速度大小;(3)N、P两物体落地点B、C间的距离15(14分)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装置有轮半径均为R1/米的主动轮和从动轮及转送带等构成。两轮轴心相距80m,轮与传送带不打滑。现用此装置运送一袋面粉,已知这袋面粉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力因素为04,这袋面粉中的面粉可不断的从袋中渗出。(1)当传送带以40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将这袋面粉由左端正上方的A点轻放在传送带上后,这袋面粉由A端运送到正上方的B端所用的时间为多少?(2)要想尽快将这袋面粉由A端送到B端(设初速度仍为零),主动轮的转速至少应为多大?(3)由于面粉的渗漏,在运送这袋面粉的过程中会在深色传送带上留下白色的面粉的痕迹,这袋面粉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最长能有多长(设袋的初速度仍为零)?此时主动轮的转速应满足何种条件?潮阳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答题卡班级: 姓名: 试室号: 考号: 密封线内不能答题12.实验题(15分)(1) OD间的距离为_cm。 图15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t2图线(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 _,其大小为_ _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 他们的做法是否合适,你有什么好的建议?_。在此实验中,木板与物体间摩擦力的大小_(填“会”或“不会”)影响探究出的结果。计算题13. (13分) .求升降机此时距地面的高度14(13分) (1)飞机飞行的加速度;(2)刚放下N物体时飞机的速度大小;(3)N、P两物体落地点B、C间的距离座位号:15(14分)(1)当传送带以40m/s的速度匀速运动时,将这袋面粉由左端正上方的A点轻放在传送带上后,这袋面粉由A端运送到正上方的B端所用的时间为多少?(2)要想尽快将这袋面粉由A端送到B端(设初速度仍为零),主动轮的转速至少应为多大?(3)由于面粉的渗漏,在运送这袋面粉的过程中会在深色传送带上留下白色的面粉的痕迹,这袋面粉在传送带上留下的痕迹最长能有多长(设袋的初速度仍为零)?此时主动轮的转速应满足何种条件?潮阳实验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参考答案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CDCBACBDABADADBD实验题12(1)1.181.22 0.4580.464(2)不合适,应进一步绘制Lv2图象。不会13解析:设物体质量为m,在离地面高h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在地面上:G0mgGmg在高h处:9G0/16mgmaGmg 将ag/2代入 得:h3R 14解析:(1)飞机在水平方向上,由a经b到c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xa0T2得,a010 m/s2.(2)因位置b对应a到c过程的中间时刻,故有vb50 m/s.(3)设物体落地时间为t,由hgt2得:t 4 sBC间的距离为:BCbcvctvbt又vcvba0T得:BCbca0Tt95 m.答案:(1)10 m/s2(2)50 m/s(3)95 m15设面粉袋得质量为m,其在与传送带产生相当滑动得过程中所受得摩擦力。故而其加速度为: (1分)(1)若传送带得速度40m/s,则面粉袋加速运动的时间 ,在时间内的位移为: (1分)其后以v4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解得: (1分)运动的总时间为: (1分)(2)要想时间最短,m应一直向B端做加速度,由: 可得:(1分)此时传送带的运转速度为: (1分)由 可得:n240r/min(或4r/s) (2分)(3)传送带的速度越达,“痕迹“越长。当面粉的痕迹布满整条传送带时,痕迹达到最长。即痕迹长为: (2分)在面粉袋由A端运动到B端的时间内,传送带运转的距离又由(2)已知20s 故而有: 则:(或65r/s) (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