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运维管理系统项目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0600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T运维管理系统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IT运维管理系统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IT运维管理系统项目实施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T 运维管理系统 项目实施方案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2005 年 10 月 版权声明 本文档版权归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所有 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 有限公司书面许可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手段复制或传播本文 档的一部分或全部 Copyright LANGCHAO GROUP CO LTD All Right Reserved This document is proprietary to LANGCHAO GROUP CO LTD which regards information contained herein as i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Under the copyright laws no part of this document may be copied translated or reduced to any electronic medium or machine readable form in whole or in part without prior written consent of LANGCHAO GROUP CO LTD 目录 第一章 项目整体介绍 2 1 1 项目概述 2 1 2 系统管理内容 3 1 3 网络环境介绍 3 第二章 系统运行环境 4 2 1 核心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 4 2 2 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监控管理端 6 2 3 网络环境 6 第三章 项目管理 9 3 1 项目管理原则 9 3 2 项目管理组织 10 第四章 项目实施方案 15 4 1 项目整体时间安排 15 4 2 项目实施人员安排表 16 4 3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表 17 4 4 系统开发 19 4 5 系统安装 调试 22 第五章 项目培训 23 5 1 培训内容 23 5 2 培训对象 24 5 3 培训教材 24 5 4 培训目标 24 5 5 培训方式 24 5 6 培训工作日 24 5 7 师资安排 25 5 8 培训场地 25 第六章 项目验收 26 6 1 验收目的 26 6 2 验收组织 26 6 3 验收准备 26 6 4 项目测试验收 27 6 5 验收问题解决 27 第一章 项目整体介绍 1 1 项目概述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浪潮安全网络监控管理平台为基础 建立 IT 运维 管理系统 建设过程中通过详细分析 的实际管理和维护需求 进行针对性开发和调整 形 成有 特色 完全适应 的管理和维护需要的专业管理系统 IT 运维管理系统建设以 信息中心为全局管理核心 辐射各区 市 县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及各基层所队 各区 市 县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通过连接市局网络安全监 控管理核心系统监控 管理本单位主要 IT 设备 形成高效率管理体系 在对 网络系统全 面 集中监管的基础上 依靠流程实现规范系统运维工作 通过本工程的实施 将逐步形 成对 网络中所有设备静态管理和动态监测的集中式管理体系 IT 运维管理系统平台包括两大功能 监控管理功能和服务管理功能 监控管理功能完成对网络 主机 数据库 应用系统的集中监控 集中维护与集中管 理 并具有分布式部署的能力 监控数据采集也可根据用户需求和实际运行情况 实行分 级部署 向中心系统传输的采集数据 可由用户根据需要灵活定制 监控管理功能包括集 中监测 分级处理和故障定位与管理 服务管理功能依靠流程实现规范系统运维工作 促进运维工作由被动式支持向主动式 服务的演进 包括事件管理 问题管理 配置管理 知识库管理 及运维统计分析 系统建设过程中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还将根据 的实际需求 再次进行有针 对性地开发和调整 以保证形成完全适合 网络需要的高性能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 通过本项目的实施 将建立以 信息中心为核心的具有动态监测 行为分析 系统规划 故障检测等多功能的预警体系 实现对网络 主机 数据库 应用系统及服务系统的管理 全面提升网络的综合管理水平和应变能力 工程目标 实现对 网络 主机 数据库 应用的运行状态的统一监控 使日常的运维 工作流程化 职责角色清晰化 从而使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1 2 系统管理内容 IT 运维管理系统将实现全局的监控管理和服务管理 监控管理包括 网络 主机 数 据库 应用系统的集中监控 集中维护与集中管理 并具有分布式部署能力 服务管理包 括 事件管理 问题管理 配置管理 知识库管理及运维统计分析 1 3 网络环境介绍 三级网络已全面覆盖全市所有公安系统基层单位 形成了 21 个分 县 市 局 7 个在市局机关大院外的业务处队 6 个交警分局的主干光纤数字网络 以及全市所有基层 所队 包括派出所 看守所 刑警大队 交巡大队 消防大队等 交互连接的广域网 城 域网 并实现了与省厅的光纤高速连接 完成了所有处级单位 各分 市 县 局和基层 所 队的局域网建设 具体网络现状说明 网络核心交换机为两台 Nortel Passport 8610 交换机 城区分局分别配置了 Nortel 华 为 安耐特等厂商的三层网络交换机 远郊区县联网主要采用的是中兴 ATM 交换设备 ATM 交换机到远郊区县局域网采用 LANE 技术 网络中心到城区分局 处队采用 100M 1000M 传输 远郊区县采用 ATM 网 传输速 率为 622M 连接局域网传输速率为 100M 网络中正在运行的服务器有 IBM AS400 小型机 1 台 操作系统为 AS400 IBM P650 小型机 10 台 操作系统为 AIX HP alpha 小型机 6 台 现在使用的 操作系统为 TRU64 HP rp2470 小型机 2 台 操作系统为 HpUx PC server 100 台左右 操作系统为 windows linux 网络中现有数据库包括 Oracle 数据库 100 套 Sybase 数据库 10 套 MS sql server 数 据库 40 套 MYSQL 数据库 5 套 DB2 数据库 5 套 网络中 Web 应用系统采用 IIS APACHE 业务应用系统采用 Weblogic Websphere 等应用中间件 构建基于 J2EE NET 技术 邮件服务 DNS 流媒体服务 第二章 系统运行环境 2 1 核心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 2 1 1 硬件配置 1 核心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硬件环境 核心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服务器设备为 6 台高档机架式服务器 技术稳定 产品可 靠 支持多处理器 并满足 招标书中要求的各项指标 其中 4 台分别用于流量监控 管理 数据库 后端管理功能模块和前端管理功能模块 2 台用于用户故障申告 电话录音 录 时处理功能模块 此外 配置 2 台主流笔记本电脑用于远程监控和灵活部署监控点 服务器 考虑到不同的应用对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的要求不同 因此我们建议有针对性的选择 浪潮 NF420 和浪潮 NF280 服务器用于 运行维护系统 选择浪潮服务器 不仅因为其可完 全满足运行维护应用的需要 更因为其具有卓越的品质 最高的性能价格比 浪潮及时准 确的售后服务也为系统的稳定可靠运行提供了保障 推荐服务器具体参数如下 笔记本 要求配置 2 台主流笔记本电脑用于远程监控和灵活部署监控点 推荐及参数如下 流量监控 管理数据 库 后端 管理功能 模块和前 端管理功 能模块 浪潮 NF420 4 4 颗 Intel Xeon 2 2GMP 处理器 512KB 二级缓存 2MB 三级缓存 支持 4 路 4G 内存 最大可扩展至 24GB 支持四路交叉存取技 术 集成双通道 Ultra320 SCSI 控制器 2 73G SCSI 硬盘 Raid1 可扩展到 5 个热插拔硬盘 集成 1 个 100M 和 1 个 1000M 网卡 430W 2 1 热插拔冗余电源 集成 ATI 显示控制器 4M 显 存 光驱 软驱 用户故障 申告 电 话录音 录时处理 功能模块 服务器 浪潮 NF280 2 1 颗 Intel Xeon 2 8G MP 处理器 1M 二级缓存 1G 内存 集成 双通道 Ultra320 SCSI 控制器 4 280GSCSI 硬盘 Raid5 可扩 展到 6 个热插拔硬盘 集成 2 个 1000M 网卡 集成 ATI 显示控 制器 4M 显存 光驱 软驱 注 以上设备由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2 市局监控管理端硬件环境 核心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市局监控管理端要求为高档计算机 具体配置要求如下 硬件要求 CPU 主频 2 4G 以上 内存 256M 以上 安装操作系统硬盘容量 不少于 8G 硬盘总容量 不少于 30G 光驱 DVD 驱动器 网卡 百兆 显示器 19 寸彩色显示器 2 1 2 软件环境 1 核心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软件环境 IT 运维管理系统服务器需具备如下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 2000 Server 数据库 SQL Server 2000 或者 Oracle 数据库 协议 TCP IP 2 市局监控管理端软件环境 软件要求 操作系统 Windows2000 或 Windows xp 协议 TCP IP 2 2 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监控管理端 21 个分局 县 市 局 7 个在市局机关大院外的业务处队 6 个交警分局的主干光 纤数字网络 需要安装监控管理端 一般高档计算机即可满足要求 具体配置要求如下 笔记本 IBB T41 最高主频为 1 7GHz 内存配置为 256MB 512MB 硬盘配置为 20G 60GB RADEON 9000 独立显卡 内置光驱 网络方面有 V90 modem 802 11B 无线网卡及 Bluetooth 1 1 网络模块 支持 USB2 0 IEEE1394 和红外线接口 预装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系统 机身尺寸为 311 255 26 6mm 重量约为 2 28kg 2 2 1 硬件环境 CPU 主频 2G 以上 内存 256M 以上 安装操作系统硬盘容量 不少于 5G 硬盘总容量不少于 25G 光驱 DVD 驱动器 网卡 百兆 显示器 17 寸彩色显示器 2 2 2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 Windows2000 或 Windows xp 协议 TCP IP 2 3 网络环境 2 3 1 系统运行的网络设备环境 1 必备环境 系统对路由器 可网管交换机以及终端设备进行监控管理 对网络设备的管理是依赖 于相关的 SNMP 协议 因此 系统运行对网络设备有一定的要求 路由器 必须是可网管的 配备 IP 地址 打开 SNMP 协议 如果对读关键字 写关键字进行了修改 必须将有关参数 记录在 IT 运维网 络管理系统内 交换机 必须是可网管的 配备 IP 地址 打开 SNMP 协议 如果对读关键字 写关键字进行了修改 必须将有关参数 记录在 IT 运维网 络管理系统内 此外 交换机还必须对网络通讯的 MAC 地址具有学习记录功能 并且支持桥协议 2 可选建议 1 网络结构最好是树型结构 即路由器 主交换机 二级交换机 三级交换机等 层次应该较少 结构清晰 以便于管理 2 如果对网络进行发现和管理效率要求较高 则对网络在 B 类 C 类网段划分时 遵循尽可能考虑 C 类原则 以提高管理效率 2 3 2 系统运行的网络软环境 IT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的网络拓扑发现工作原理 1 从系统服务器所在子网开始 查找本地网段的所有IP设备 提取设备信息 辨别 路由器和交换机 根据路由关系 查找关联的子网 2 然后依次在各子网内 进行IP设备的查询 提取信息 辨别网络设备 根据路由 器中提取的路由表 发现新的子网 进行进一步查询 3 对网络中所有的子网查询完后 生成各种网络结构 建立网络的管理体系和安全 体系 并定期对网络设备 终端设备进行运行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 IT运维网络管理系统对网络的软环境的要求 1 网络安全监管系统服务器所在子网应该是中心子网 例如 主交换机所在的网段 2 系统服务器必须连通所有子网 即系统服务器与所有子网有路由连接关系 可以 Ping通所有子网内的IP设备 3 网络安全监管系统的服务器最好连接在主交换机上 这样可以有效提高网络拓扑 发现的效率 第三章 项目管理 3 1 项目管理原则 在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中 项目实施所涉及的项目规划 项目准备 需求分析 项 目开发 项目实施 项目培训 项目验收的多个过程中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将严格按照项目实施细则管理规范的要求 对项目实施进行规范 有效 充分 全面的管 理 项目实施过程中遵循原则 1 规范流程 对项目的计划 准备 实施 需求 培训 验收 管理等根据项目实施细则的操作 流程原则进行规范操作 达到项目实施规范化 条理化 文档化 2 整体计划 对项目的实施 准备 需求 培训 验收等内容的工作 需要制定执行计划 制定 详细的时间表 项目的工作内容 工作的执行人 需要准备工作 需要用户配合的工作 计划应考虑各种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 提出对应的解决策略 3 准备工作 项目实施前需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 了解用户的网络情况 掌握用户的需求情况 详细列举准备工作内容 携带好调试工具 不打无准备之仗 4 规范实施 项目实施的各项过程需要规范 有序 前一步工作切实保障后一步工作的有效实施 切忌为简单 速度快 带来不需要的麻烦 而导致重复的工作 5 详细记录 对项目的实施需要进行详细记录 操作正常的工作情况 出现异常的现象及分析 需要解决的问题 做好对关键问题重点阐述 需要将文档定期汇总 6 及时总结 项目各阶段的执行情况需要定期进行总结 提炼好的经验 总结不足之处 提出下 一步的努力方向 3 2 项目管理组织 3 2 1 项目组织机构介绍 IT 运维管理系统的建设是一个包括网络 安全 应用系统在内的综合系统工程 为 配合整个系统工程的有效规划 顺利实施 确保整个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长期有效运行 必须结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 通力合作 统筹规划 才能确保系统的顺利实施 本系统将在 信息中心领导统一安排下 由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 信 息中心协助有关的系统分析 设计 安装 调试 人员培训和系统维护等工作 3 2 2 项目组的建立 为能有效进行资源控制 进度控制 质量控制 确保系统工程能够正常实施 并达到 整个系统方便维护的目标 因此建议成立一个系统项目管理领导小组 以推动整个系统工 程的执行 保证系统建设如期完成 参加这次 IT 运维管理系统项目工程的单位 部门及其相应职责如下 单位 部门 职 责 信息中心 控制 IT 运维管理系统的整体进度 调度相关人员 设备资源 协调下 属部门的工作 组织专家组审定 IT 运维管理系统的整体方案 对 IT 运 维管理系统的功能 运行的稳定性结果进行验收 评估 负责组织和 配合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对 IT 运维管理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浪潮电子信息产 业股份有限公司 负责对网络现状的分析 根据总体实施方案补充制定 IT 运维管理系统 进一步的开发方案 在 信息中心相关部门的组织协调下 进行 IT 运 维管理系统的安装 调试与开发 系统项目管理领导将由 信息中心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人员共同组成 其任务是负责系统实施管理 各部门工作协调和开发工作进度控制 即抓好宏观调控工作 统筹全局 抓重点 协调资源 建立项目小组后 将商讨具体系统参数 测试计划 测试验收标准 具体项目实施规 划 根据项目决策 需求和对余下实施内容的定义 来提出详细的项目计划 3 2 3 项目领导组 由 负责人 专家及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有关领导共同组成 在项目建设的 各阶段进行工程质量监督和评审 对项目进度进行管理 并协调解决项目中出现的困难或 问题 为项目建设提供质量保证 具体安排情况如下表 项目管理组 电话 Email 项目经理 电话 Email 项目协调人 电话 Email 项目方案设计负责人 电话 Email 项目领导组 工程技术支持小组 安装负责人 工程实施小组 工程质量保证小组 工程实施小组 3 2 4 项目经理 由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担任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项 目经理常驻现场 对项目施工的进度 资源等进行控制 协调各个施工组 项目经理是与 客户进行合作的组织上的接口 负责进行双方的沟通 其职责 1 掌握需求 详细了解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的实际需求 具体功能 表现形式 2 熟悉环境 详细了解 的网络结构 能够根据具体情况提供合适的开发解决方案 3 计划制订 制定项目开发计划和实施计划 4 监督项目的进展 落实详细的项目文档记录 5 质量保证 有效监督项目实施质量控制 6 定期汇报 定期总结项目进展阶段工作 双方项目负责人定期作书面汇报 7 组织项目阶段会议 8 对内部人员进行管理 严格遵守保密制度 3 2 5 项目实施组 项目实施组主要由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师组成 负责 IT 运维网络管 理系统的安装 配置 调试等一系列过程 实施组分工如下 角色 职 责 项目实施负责人 进行整体施工计划 组织和实施项目 负责质量保证 项目实施组组长 负责各区域施工计划 组织和实施项目 负责质量保证 项目实施工程师 负责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安装 配置 调试和测试 根据项目实施组人员的实际构成 某些角色可以由一个人承担 项目实施组人员职责 清晰 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项目开发任务 项目实施负责人 系统分析 需求分析 第一组组长 第二组组长 第三组组长 成员 文档管理 3 2 6 项目调试组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 除了各项目组内的调试工作以外 还需要在整个项目级上进行 联调 保证监管系统达到系统功能需求的要求以及保障功能稳定运行 它的职责包括 在项目负责人的授权下 制订整个项目的调试计划 组织进行集成联调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控制 功能实现及系统稳定性 本项目调试人员 3 2 7 测试质保组 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 除了各项目组内的质量保证工作以外 还应在整个项目级上建 立质量保证 它的职责包括 在项目负责人的授权下 制订整个项目的质量保证计划 在整个项目的执行过程中 监督质量保证工作的执行情况 协调组织间的质量保证工 作 在项目负责人的授权下 制订整个项目的集成测试计划 组织进行集成测试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控制 功能实现及系统稳定性 组织技术评审工作 本项目测试质保 用户代表 信息中心 软件测试 3 2 8 技术支持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各主要技术人员常驻现场 技术支持人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1 负责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的安装 2 负责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的测试 3 负责对用户方相关人员的培训 包括系统配置和系统日常运行维护等 4 负责系统建设的相关文档 包括技术文档 验收报告 用户操作手册等的编制及 提交 5 协助整个系统的测试和验收 6 负责系统的长期技术支持和服务 本项目技术支持人员 等 第四章 项目实施方案 4 1 项目整体时间安排 项目实施总体时间安排 项目内容 开始时间 执行时间 内容 采购设备 项目实施前期 7 天左右 移交测试 签订合同之日 30 天左右 1 硬件设备安装及测试环境搭建 2 系统运行测试 3 系统试用需求分析 4 项目开发功能测试 5 试用并提出修改需求 6 双方讨论需求 7 将需求文档化 8 确认需求书 9 采集网络设备配置资料 10 根据需求制定开发计划 11 程序编码 单元调试 12 根据私有 MIB 库调整对设备管理 13 进行集成测试 模拟测试 14 编写开发 使用 维护文档 验收 移交测试期结束 6 天 1 核心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 2 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 警分局监控管理端 系统正式 安装 调 试 完成功能测试 25 天 1 进行现场测试 调试 优化 2 进行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监控管理端安装及调试 3 进行系统配置 4 进行节点安装 系统联调 完成系统安装 调试 5 天 1 检验网络结构传输及反映 2 检验结构变化传输及反映 3 检验告警事件传输及反映 4 检验其它反映数据传输机制 功能细化 完成系统安装 调试 14 天 1 适应网络设备的管理 2 细化网络结构 3 细化网络管理功能 4 细化终端管理功能 5 细化各种配置 6 细化系统管理功能 7 细化服务管理功能 8 适应网络设备的管理 9 细化网络结构 10 细化网络管理功能 11 细化终端管理功能 12 细化安全管理功能 13 细化各种配置 14 细化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监控管理端传输 集中培训 项目需求分析 完成 与项目 开发及功能测 试同期进行 1 网络基础知识培训 2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的安装 调试 和使用 3 使用网管软件常见故障处理 现场培训 系统基本完成 开发 与系统 调试及安装同 期进行 10 天 1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现场配置 2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现场维护 说明 1 本项目在双方签订合同的生效之日起开始实施 工期 90 天 实施时间 16 周 正 常节假日除外 2 如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对计划进行调整 双方另行协商确定 4 2 项目实施人员安排表 根据项目实施组人员的实际构成 某些角色可以由一个人承担 项目实施组人员职责 清晰 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项目开发任务 项目经理 项目协调人 项目方案设计负责人 项目实施负责人 需求分析 项目实施主要人员列表 部分人员如有变动以具体实施人员为准 实施期间如有人员 更换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及时与 协商 安装阶段 技术总负责人 第一组 核心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安装及市局监控管理端安装 负责人 实施人员 第二组 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监控管理端与市局监管服务 器的连接及本地监控管理端安装 负责人 实施人员 第三组 核心监管系统及各监控管理端功能保障 负责人 实施人员 联调阶段 技术总负责人 第一组 IT 运维管理系统与本局及下属单位监控管理端联调 负责人 实施人员 第二组 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网络与各自下属基层队所网 络联调 负责人 实施人员 第三组 核心监管系统全局网络连接及功能保障 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 队 交警分局网络与下属基层队所连接及功能保障 负责人 实施人员 4 3 项目实施进度安排表 IT 运维管理系统项目移交测试时间为 1 个月左右 具体时间依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测试期满后由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配合 对项目功能及性能指标进行验收评定 验收时间预计为 6 天左右 验收合格后进入项目正式安装 调试 细化 培训阶段 以下 进度表中时间安排均以验收结束日期为起点向后顺延 4 3 1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 项目系统安装 调试 培训阶段时间安排表 实施所需时间表 工作时段 工作内容 需要时间 具体安排 开发和技 术人员配 备 核心IT运维 网络管理系统 安装 调试 系统安装 系统调试 网络设备配置 适应性开发 系统自动发现 配置组织结构 配备电子地图 建立资产信息库 安装终端节点 5天 现场安装 调试 安装终端节点 3人 技术 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监控 管理端安装 调试 监控管理端安装 网络连接 系统调试 网络设备配置 建立资产信息库 安装终端节点 20天 现场安装 调试 安装终端节点 3人 技术 监管系统联调 检验网络结构传输及反映 检验结构变化传输及反映 检验告警事件传输及反映 检验其它反映数据传输机 制 5天 现场调试 2人 开发 3人 技 术 现场培训 网络整体功能介绍 系统结构及组织 数据库及系统安装 系统菜单及各种功能 4天 2人 技术 集中培训 网管软件的安装 调试和 使用 监控管理系统应用 服务管理系统应用 系统维护 常见故障处理办法 网络知识培训 6天 浪潮电子信息产 业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 3人 技术 进度安排示意图表 系统安装 调试 培训阶段进度安排表 2005年 2006年 5天 5天 20天 5天 10天 网络设备数据采集 核心系统安装 调 试 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 局监控管理端安装 调试 系统联调 使用培训 4 3 3 细化系统项目需求及系统改进阶段时间安排表 实施所需时间表 工作时段 工作内容 需要时间 需求 开发 技术 人员配备 备注 核心IT运 维网络管 理系统 适应网络设备的管理 细化网络结构 细化网络管理功能 细化终端管理功能 细化各种配置 细化系统管理功能 细化服务管理功能 7天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 份有限公司 1人 需求分析 8 开发 1 技 术服务 信息中心 1人 提出需求及协 调 1人 系统使用 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 监控管理 端 适应网络设备的管理 细化网络结构 细化网络管理功能 细化终端管理功能 细化安全管理功能 细化各种配置 细化数据传输 7天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 份有限公司 2人 技术服务 培 训 县 区 1人 使用 进度安排示意图表 细化系统项目需求及系统改进阶段 2005年 2006年 7天 7天 核心系统 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监控管理端 4 4 系统开发 4 4 1 系统开发流程 系统开发流程如下图 4 4 2 需求分析 1 需求人员安排 需求分析人员需要承担下面的需求研究工作 了解 网络的行业特点 管理特殊要求 详细分析应用服务系统和第三方软件的运行机制 明确基于 XML 的标准接口消息格 式 详细分析并讨论 IT 运维管理系统各个工作流程规范及日常工作 收集各类报表的格式 内容及表现形式 其他业务系统的展现形式 2 开发模块分解 对原有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平台进行细化 整理 以适应 IT 运维管理系统数据采 集层模块 开发新的功能 包括浪潮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目前不能满足的需求和 信息中心 提出的新功能需求等 项目负责人需要对每个程序的工作量进行评估 合理安排人手 制定详细的开发计划 并随时监督项目进展情况 3 程序编码 程序编码由程序员承担 进行程序编码必须遵循如下规则 先进行文档设计 理清设计思路 需求分析 人员 项目需求 分析报告 市局信息 中心人员 确认 系统开发 阶段 系统 测试 验收 报告 项目确 认完成 浪潮验收 市局信息 中心人员 编码 进行设计 编码完毕进行单元测试 项目负责人进行任务分配时 必须估算每个程序工作量 规定完成时间 并随时监督 每个程序员的进度 4 4 3 系统测试 1 单元测试 单元是指单独的软件模块 单元测试由程序员本人完成 验证是否已经实现需求提出 的功能 完成单元测试后 填写测试设计文档 向测试员详细说明需要测试的功能 作用 和使用的数据等 最后由测试人员进行集成测试 2 集成测试 集成测试是指将新开发的模块 加入平台系统中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由专门的软件测试人员进行 集成测试遵循下列规定 1 任何测试必须经过两人的测试 验证无误才算通过 2 对模块要进行如下测试 功能的诸项测试 极限测试 极大值 极小值 测试 疲劳测试 进行大强度的疲劳测试 3 所有测试必须先编写测试提纲 才能测试 4 所有测试数据都要进行记录 归档管理 并将结果反馈给程序员 3 模拟环境测试 进行完集成测试 需要进行模拟环境测试 由技术部门根据 信息中心提供的硬件 软件环境 测试专用仪器由浪潮电子信息产 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搭建模拟环境 通过模拟环境对软件进行测试 采集测试数据 模拟环境力求真实 测试数据力求准确 4 现场测试 测试规定 完成模拟环境测试后 需要在 网络环境现场进行测试 通过局部采集数据 进行现场测试 测试注意以下几点 1 测试必须达到完成需求书预定的功能要求 2 测试功能完成的时间是否达到预先估计的值 并衡量误差 3 注意测试采集数据对网络带宽的占用 力求对原有业务和网络不造成大的影响 4 测试完成后对测试文档进行整理 4 4 4 性能优化 根据现场测试的结果 进行性能优化 主要包括 提高效率 减少带宽占用 减少对资源的占用 针对 网络环境确定最佳配置缺省值 4 4 5 整理测试文档 整理测试文档内容包括 整理设计文档 统计与需求的偏差 开发文档 编程文档 单元测试文档 集成测试和模拟测试文档 现场测试文档 4 5 系统安装 调试 1 安装 核心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 安装市局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监控管理端 安 装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监控管理端 2 进行核心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和市局监控管理端及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监控管理端之间的整体联调 调试 整体网络拓扑关系 3 对核心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和通过核心监管系统运作的市局监控管理端及分局 县 市 局 业务处队 交警分局监控管理端的各项功能模块进行测试 安装终 端节点 进行节点功能模块各项功能的测试 第五章 项目培训 5 1 培训内容 1 集中培训内容 1 网络基础知识 OSI 参考模型 TCP IP 模型 IP 寻址 TCP UDP 端口 网络协议 TCP 三次握手 与滑动窗口 基本路由协议 VLAN ACL 列表 网络管理 操作系统的安全 2 网络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 调试和使用 软件运行环境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的安装与卸载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的系统设置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网络拓扑管理 性能管理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故障的管理 配置管理 日志管理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安全管理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终端管理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的应用示例 3 网管软件常见故障处理 A 注意事项 为避免使用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对网络的影响 应注意的事项 B 服务器问题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 C 节点问题 管理节点经常出现的问题 D 网络环境与设备问题 解决由于不良的网络环境和网络设备造成的问题 2 现场培训内容 系统整体功能介绍 软件结构及软件组成介绍 数据库安装 网管系统安装 系统菜 单及功能介绍 应用实例 数据库维护 系统维护 5 2 培训对象 1 40 名维护管理人员 2 6 名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管理人员 5 3 培训教材 网络基础知识教材 IT 运维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IT 运维管理系统维护手册 5 4 培训目标 掌握 IT 运维管理系统 使用过程中需要的网络知识 掌握 IT 运维管理系统 的整体框架和内部结构 熟练掌握 IT 运维管理系统 的使用和各种应用 熟练掌握 IT 运维管理系统 的日常维护工作 5 5 培训方式 1 现场培训 进行现场安装培训 讲解必须的安装知识和注意事项 2 集中培训 理论授课结合实际操作演示 5 6 培训工作日 网络知识 2 工作日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的安装 调试 1 工作日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的配置方法 1 工作日 监控管理平台的使用 1 工作日 服务管理平台的使用 1 工作日 常见故障处理办法 2 工作日 培训在双方签订合同后第一时间进行各项工作的准备工作 具体培训时间根据项目进 展情况确定 系统培训与项目同期进行 培训总时间累计为 10 天 5 7 师资安排 由浪潮集团派出专业培训专家授课 5 8 培训场地 1 现场培训 在安装现场进行系统配置及维护的培训 2 集中培训 由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派资深的讲师对 相关 IT 运维网络管理 系统维护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培训场地 计算机 网络环境 文字资料和讲义等相关用品 若用户对培训地点不满意 双方协商更换培 训场所 第六章 项目验收 6 1 验收目的 对整体方案设计 系统运行进行检验 保证 IT 运维管理系统在应用中能够正常运行 6 2 验收组织 自合同生效起到验收结束期间 以下简称 需方 和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 公司 以下简称 供方 将各指定一名代表来处理全部与验收有关的事务 详细的安排将 由双方代表友好协商制订 如果双方有任何问题和争议 双方将分析原因 澄清责任 并 在需方的工作现场协商解决 验收期间 工作进度 每天的主要工作 所有发生的问题及 解决的方法需记录在工作日志本上 由双方代表签字 各方保留一份 6 3 验收准备 1 测试仪器准备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准备必要的移交测试专用仪器 保证验收测试的合理 性 准确性 2 安装环境准备 在安装之前 对安装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的网络环境进行检验 如因需方准备工作不 充分 则开工日期顺延 此步验收包括 通讯线路是否准备完毕 是否畅通 网络设备是否按要求进行配置 测试连通 3 验收计划准备 验收开始前 由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拟定移交测试计划和技术内容 供 作 为参考 再由 做出必要修改 确定最终验收测试计划 4 系统及测试仪器安装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及测试仪器的安装由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负责 协 助 6 4 项目测试验收 验收测试在供方人员指导下 按 最终确定的验收计划执行 并由供方负责 需方人 员参加配合 供方定期将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安装及测试的计划进度安排 进展情况 遇 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通告需方 1 移交测试验收 移交测试验收由需方和供方双方的技术人员按合同和谈判文件中的技术规范共同对 IT 运维管理系统进行检测 如果需方确认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谈判文件中的技术规范的标准 需方和供方代表签署验收合格文件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转入正式安装 调试阶段 安装 调试阶段过后 由需方开始操作 供方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服务 移交测试时间为一个月左 右 验收时间为 6 天左右 根据具体情况可延长或缩短 2 项目终验 项目实施全部完成后 进行系统终验 终验合格后 各方代表签署终验证书 IT 运维 网络管理系统进入二年的免费服务期 6 5 验收问题解决 1 如因供方的责任 IT 运维网络管理系统不能通过验收 在供方做必要的调试后双方可 进行第 2 次验收测试 2 如因供方的原因项目系统无法达到合同规定的技术标准 需方将允许总共延长 3 个月的 试运行 在合同中提到的试运行过程中如发现一项或数项无法满足谈判文件中的技术规范 所规定的技术标准 需方和供方需共同调查 找出原因 使供方可以进行改进 并做进一 步的试运行 如果因为供方原因 试运行仍然不成功 且合同的技术标准无法在已延长的 3 个月试运行终止时得到满足 则供方应对此进行违约赔偿 直至退货 在延长试运行过程 中 所有的技术改进及供方技术人员的费用均由供方承担 3 如因需方或供方原因不能如期终验 则双方协商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