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考试小抄.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900287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考试小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电大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考试小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电大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考试小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绪论:一、“文化”的界定(单选)1,“文”的本义是“错画”,也就是花纹”2,易贲卦说:“圣人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的是自然现象和规律,人文指的是社会现象和规律。3,“文化”一词中,“化”的本义是改易。4,在中国典籍中,文化合成的最早典籍是说苑指武。5,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多选)(1)广义文化是与人类及人类的创造活动相联系的,是以人为中心的概念;(2)广义文化是一个历史概念,它涵盖人类历史的全过程,是一个传承发展的综合概念;(3)广义文化的外延涵盖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的全部。(单选)6,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它着重人的心态部分。7,狭义的文化又称人文文化,是某一个社会集体(民族或阶层)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经传承累积而自然凝聚的共有的人文精神及其物质体现总体体系。(简答)8,从哪些方面把握“狭义文化”的定义?答:(1)狭义文化不但以人为中心,而且以人的精神活动为中心,即使观察物化世界,也是以其中的人文精神为内核的;(2)狭义文化关注的不是个别人的精神活动,而是经历史传承累积凝聚的共有的、成体系的人文精神;(3)狭义文化关注的不仅是全人类的普遍共性,而且更注重不同民族、阶层、集团人文精神的特点。(名词解释)9,广义的文化产品指人类创造的一切提供给社会的可见成品,既包括物质产品,也包括精神产品。(单选)10,把一些不属于狭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性,称为事物的文化内涵。11,文化现象指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形态和联系。(名词解释)12,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这些现象称为文化事象。(单选)13,文化事象是文化学研究的基础单位。(名词解释)14,某种文化观念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象,在某一特定时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为多数人所赞同和奉行,形成一种潮流,称作文化思潮。(多选)15,汉代的经学、隋唐的佛学、宋明的理学、清代的考据学,都可以看做时代思潮。16,文化政策是指一定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主要针对少数民族发展的民族政策、文艺政策、宗教政策、语言文字政策等。二、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与两个文化层面(名词解释)17,民族文化是指不同的民族有自己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文化的差异与特色是划分民族的标志之一。(单选)18,中国文化又称中华文化、华夏文化、炎黄文化,它属于国别文化。(多选)两个文化层面指上层文化与底层文化。19,民俗学家钟敬文1982年在杭州大学中文系的讲话中,提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分为三种干流”,即上层文化、中层文化(市民文化)、下层文化。(单选)20,上层文化指宫廷文化与上层文人所创造、拥有的文化。(多选)宫廷礼仪、文庙典礼、宗庙音乐均属于上层文化。三、文化的历史发展与文化传统(多选)21,文化的历史传播,上层文化是以文字典籍为媒体的,而底层文化主要靠口头传承。(名词解释)22,中国传统文化,指的是以中华文化为源头、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23,文化传统是贯穿于民族和国家各个历史阶段的各类文化的核心精神。第一章中国文化的地理背景(单选)23,地理环境是人类存在和文化创造的先决条件。第一节:中国文化赖以生存发展的地理条件一,中国地理简要的概述(1,中国地形地势及历史上的人群分布)(单选)24,中国处于世界最大的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浩瀚的太平洋。25,在中国境内,地势西高东低,地形呈阶梯状分布。26,古代的云贵高原作为民族杂居区,曾被称为“西南夷”。27,被中国古人称为“表里山河”的地带是黄土高原地带。28,黄土高原的北邻,是蒙古高原,这是一个草原,沙漠、戈壁交错的地带,历来也是北方草原民族进入中原地带的要冲。29,历来有山西居“天下形式”之说。30,在中国历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人群,如鲜卑、契丹、金人、满族等,都起源于东北平原。31,华北平原有黄河和海河水系,东部还有泰沂山地,是中国文化的又一摇篮。(简答)2,中国地理的整体性特征?答:(1)众多的河流犹如血脉一样,将大陆广大的地区连系在一起。(2)地理通道。虽然地形多样,山岭众多,但不论多么险峻的地势,大自然总留给人以交通的便利。3,数千年来的气候变迁及饥荒灾病情况(单选)32,1972年考古学报的第一期发表了著名学者竺可桢先生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33,第一个大时期约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属于温暖期。34,从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为寒暖交错期。35,从春秋至西汉时期,便进入第二个温暖期。36,东汉、三国直到南北朝,是第二个寒冷期。37,从气候变迁的角度讲,从隋唐至北宋初期,便进入第三个温暖期。38,北宋中期到南宋中期,是第三个寒冷期。39,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进入第四个温暖期。40,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是第三个大的气候时期,这个时期为寒冷时期。竺可桢称此期为“方志时期”。41,第四个大的气候期从1900年开始,竺可桢称之为“仪器观测期”,因为这以后有了测量温度及气象观测的仪器。二,地理条件对中国文化的诸多影响(单选)42,世界上的几个古代文明,古埃及发生于尼罗河,巴比伦发生于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简答)43,简述元明时期南北文化对峙的新变化?答:到元明时期,南北对峙有了新的变化,统一的国家出现了政治中心在北方,经济中心在南方的局面。北方在经济上相对落后,主要表现为单一农业经济上占上风;而南方,早已经过了这样的阶段而进入农工商贸全面兴旺的局面。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与文化的多样分布一,大地域与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1,众多地理条件相对独立的区域)(多选)44,用现代地理学的观点观察中国地理的自然特征,可以将广大的中国领土划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地区和青藏高寒区。45,禹贡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古济水、黄河之间为兖州,渤海、泰山之间为青州,黄海、泰山、淮河之间为徐州,淮河以南、大海以西为扬州,荆山以南、衡山以北为荆州,荆山以北、黄河以南为豫州,华山以南、怒江以东的汉中、四川盆地为梁州,西河以西、黑水以东为雍州,西河以东、东河以西为冀州。2,构成区域文化的几个因素(1) 自然环境(2)地理条件的特殊或得天独厚(3)特定区域的人群有明确的区域意识(4)典范人物潜移默化的影响二,古代一些重要区域文化概说(单选)46,先秦时期,是区域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多选)47,源于齐鲁的儒家文化,源于三晋的法家文化,源于南楚的道家及楚辞文学,后来经过汇集融合,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基干。48,随书地理志记载汉中地区的风俗为:(1)“好祀鬼神”(2)“尊崇道教”(3)“犹有张鲁之风焉”(单选)49,一种社会文明,总有它正统的精神文化主导着该文明的文化方向。(简答)50,简述地域文化的作用?答:(1)地域文化是正统文化的资源。(2)正统文化不能离开特定地域人群对它的接受、理解以至发展。(3)地域文化的相互交融,可以产生文化的典范人物、典范著述,从而推进正统文化,并作用于地域文化的发展。第三节 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文化得失一,古代保护自然方面的作为(单选)51,在保护自然方面,中国古代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值得注意,就是孟子提出的不违天时观念。52,在保护西北地区环境方面起作用最大的,是南北朝至唐朝中期牧马场地的分布。二,古代利用自然方面的成就(简答)53,中国古代改造利用自然的成就有以下几项?答:(1)土地的开垦(2)水利的兴修(3)运河的开凿(名词解释)54,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其性质为古代农业科技书籍。譬如作者就说:“凡人家营田,需量己力”即是,齐民要术提出了“顺天时、量地利”的原则。(简答)55,简述宋元时期大运河沿河中小城市的兴起?答:随着沟通南北东西的大运河体系的开通,一系列大小城市沿河兴起,如宋代首都开封、扬州等,元朝京杭大运河沿岸通州、临清、高邮等以水运之便而出现的较为繁荣的城市。(单选)56,清朝后期,因黄河泛滥和海运的兴起,京杭大运河走向衰落。三,古代利用自然的一些失误(简答)57,简述中国古代开发利用自然方面的主要失误后果及主要因素?(1)土地的过当开垦(2)林木资源的过量开采(3)大量开垦土地,收到一时之效,但造成了土地的沙化(单选)58,林木的滥砍滥伐,在北方造成水土流失等灾难性后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者太喜欢大兴土木。(简答)59,简述黄河、淮河由利变害的原因?答:长江、黄河以及淮河越来越大的危害,都与片面的重农思想有关。河流在明清时期的灾害日趋严重,更与两代治国思想的落后及政治腐败有关。黄河由母亲河变为灾难河,固然与自然方面气候变冷、植被不易恢复有关,但无视自然规律“自作孽”的人为因素还是更主要的。第二章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单选)中国文化的创始与奠基,指的是从远古至先秦这一漫长时期中的文化经历。(单选)就像古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渊源一样,先秦文化也是中国文化的源泉。一、中国文化的多元发生(名词解释)距今大约一万年左右,人类开始进入的新的考古学意义上的文化时代叫新石器时代。(单选)新时代以前为旧石器时代。(多选)旧石器时代的特征是打制石器的使用,当时还没有农业。新石器时代最重要的特征是原始农业的出现、陶器的制造、磨光石器的广泛使用以及村落出现、氏族制度的形成等。这些都是区别于旧石器时代的主要标志。(简答)中国新石器文化的分布:(1)黄河、长江两大流域;(2)东南、西南及华北、东北广大地区;(3)其主要文化形态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多选)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是新石器时代三大文明成就。(简答)简述上古文化区域及其形成的原因。答:依据文献记载把上古文化划分为炎黄、东夷、苗蛮三大区域。20世纪考古发掘证明,三大区域实际是远古更加多元的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二、传说时代的文化线索(单选)司马迁的史记是纪传体通史。(单选)“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多选)“三皇”人物极不确定,但他们的共同处都是文化发明者,如神农氏发明农业,有巢氏发明居室等。(多选)五帝的谱系是黄帝、颛顼、高辛、尧、舜。(单选)20世纪早期我国的史学界出现了古史辨派。(单选)尧典载于尚书。(名词解释)日月星辰运行中任何反常现象,都会引起恐慌,就是明显的证据。然而正是在对“天序”的尊奉、恭敬之中,却有着古代天文学科学实践活动。虔诚的宗教心态下,包含的是把握农时的努力。这就是“敬授民时”的本质。(单选)五帝时代的历史线索,是文化带动着中华民族的最初凝聚。三、夏、商、西周:族群代兴历史的结束与统一文明进程的开始(单选)从夏代起中国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夏初一直到周人建国之前,历史的显著特征是族群的代兴。(单选)夏是我国第一代王朝,时间约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7世纪。(单选)截至目前,“二里头文化”遗址,是认识夏文化的第一手资料。(多选)夏王朝的活动区域集中在豫西和晋南,这是夏人的大本营。(多选)“遵命”、“近人”而“远鬼神”。即所谓的“夏尚忠”。(单选)“国之大事,为祀与戎”一语反映的是商朝史实。(名词解释)甲骨文是指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其反映了商人凡是必卜的习俗,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和陕西周元。(单选)商代出现的文字是甲骨文。(单选)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掘出土,堪称20世纪考古学最伟大的发现。(多选)自五帝时期以来,宗教崇拜大体有超自然神、天地神祇和祖先神三大分野。(论述)西周分封制实施的特点及其文化意义。答:西周建立后,把大批同姓贵族和异性亲信赐封到各地建立诸侯国家,史称封建;所形成的社会制度,就是分封制。实施特点:分封制的实施主要在周初,以后陆续也有,一直到晚期的宣王朝。(1)作为一种制度,分封实际承认了包括商人在内的异族人生存的权利。(2)旨在维护王室的统治分封,实际形成的是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3)分封制是一个激发历史创造力的制度。文化意义:分封制超出制度本身的意义,是多姿多彩的上古文化局面的开辟。到春秋战国时期,个性鲜明的地域文化重新汇集、互相吸收,激荡出灿烂的“百家”文化。四、春秋战国:文化观念的原创时代(简答)春秋战国的历史大势,可从两方面去看:(1)诸侯国之间的混战和兼并。目的在争夺周王室失落的王权。这又引发了各国在君主主持下的变法,及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大思考、大争论,构成“百家争鸣”最重要的部分。(2)民力的大发展。各国为强权竞争,有意刺激本国的经济。民力发育激发出的思想意识,也是“百家争鸣”极其宝贵的部分。(单选)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学的文化背景是鲁国礼乐文明。(名词解释)道家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老子,其讲究超然物外,其在政治上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单选)老子认为取法“自然”,就需要“治心”。(单选)法家在先秦明显分前后时期、法家的兴起与春秋战国之际政权的交替有关。(单选)早期“法”的精义是“尚公义”。(多选)后期法家主张有“以杀去杀,以刑去刑”。(名词解释)墨家学派产生于春秋时期,创始人墨翟,墨家思想的核心是“兼爱”,墨家发展到战国时期,曾产生过广泛的影响,在逻辑和科技方面有不少发明创造。(单选)阴阳家以战国时期的邹衍为代表。(名词解释)名家又称刑名家,创始人是春秋时代郑国的邓析,战国时代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其先后的理论有“以非为是”、“以是为非”和“离坚白”“合同异”等,涉及的是事物的概念与实际(即“名”与“实”)的关系问题。第二节 秦汉:统一王朝政治下的文化演变(单选)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王朝的成长时期,也是中国王朝政治第一次强盛期。(论述)边疆的开拓与文明的同步发展(1)经略南方:秦汉帝国不同以往的气魄首先表现在疆土的开辟,和对匈奴旷日持久的边防战争。西汉时期,中原同东南、华南和西南地区的联系进一步加强。(2)对匈奴的战争及开通西域:与匈奴贵族长期战争,“丝绸之路”的打通。(多选)在汉武帝数十年对匈奴战争中,大的战役有三次,即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收复河套地区的河南战役,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争夺河西走廊的河西战役,及规模最大的漠北战役(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三次战役,迫使匈奴向西北边远地区迁徙,基本解除了匈奴对汉西北地区的威胁。边地民族的内附:“四海一家”的“大一统”意识,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观念。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对异族采取打击和安抚两种手段。这同步发展的过程充满了征服与被征服,双方人群没有一个胜利者,胜利者只有一个,那就是文明自身。二、王朝政治的新格局(单选)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着分封诸侯做法的彻底过时。(多选)秦朝统一王朝政治天下,最高权利者称皇帝,皇帝之下是所谓“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多选)两汉选官方式多种多样,最重要的是有察举、征辟、考试等方法。(名词解释)察举就是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官员人才的制度。有许多科目,其中孝廉、茂才、贤良方正文学三科最显著。(简答)重农主义是为了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把农业视为“本”,把工商业视为“末”。它使秦国获得了统一的成功,在西汉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单选)史家艳称的“文景之治”即是小农发展的黄金时期。(单选)西汉时期,强调“独尊儒术”的是汉武帝。(名词解释)公元134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单选)尊儒术、兴太平首先产生结果的是在文学方面。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在曲折中的演进(单选)中国文化曲折演进的历史阶段是魏晋南北朝。(多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大势约有:(1)北方民族大举内侵引起中原人群的大规模南移,其结果是民族的大融合。融合是“汉化”,也是“胡化”。(2)对南方大规模的开发,新的经济区出现。(3)佛教的广泛传播,给固有的中国文化注入了许多新的精神因素;三教鼎立互相激荡与玄学一起共同构成此期显著的文化现象。着眼于本期的中国文化,是动荡与混乱;着眼于更长远的历史,则是转变与展进。一、西晋灭亡引起的变动(名词解释)永嘉之乱是晋永嘉二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其最大的结果是北方边地民族的大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名词解释)北方边地民族的内侵也经历两百余年的时间,从永嘉一直到北魏末年的六镇起义。初期进入内地的民族纷纷建立政权并且互相征伐、先后替代、共有十余个政权,史称“十六国”时期。(单选)魏晋最重要的学术现象是玄学,玄风大暢是那个时代的显著特征。二、佛教的传播(论述)试述佛教在中国古代的传播。答:佛教产生于印度,约在西汉之交传入中国。汉武帝通西域,中国与中亚的道路打通,佛教也从西域经丝绸之路传到东土。两汉道教在民间流行,使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十分迅速,到三国时,据载在今徐州一带有了成千上万的信众。也大概从三国时期开始,中国人有了正式的出家人,以后人数迅速增多。魏晋南北朝佛家教义的流行可分为两大阶段:前期以般若学为主,后期以涅槃学为主。佛教哲学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入而持久。儒家思想短期内是受到冲击的,当它在宋明时期走向复兴时,它的学术建设方式,是吸取了佛家伦理的长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佛教的传入,又深化了中国固有的文化。(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南北融合答:(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不仅是北朝的现象,也发生在南朝境内各民族之中。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南朝被融合的民族主要有蛮、傒、俚、僚等。这些民族其实都是些山地居民,生活多以种植粮食为主。南朝政府或用武力迫使他们成为国家纳粮交税的编户齐民,或在这些民族聚集区内设立左郡、左县直接统治。经过长期与汉族的杂居,族群界限逐渐消失。(2)北方边地民族内迁的过程同样也是融合的过程。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对中原文化有较深的熏染。只要他们在中原建立国家,只要他们接受农业生产方式,就不能不接受中原文化。这以北魏鲜卑人汉化的过程最为典型。(3)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佛教,使北朝族属各异、文化不同的人群,有了共同的精神信仰,为民族融合提供了一道地平线。更重要的是,不论是在观念的层面还是在实际生活方面,北方都受着边地民族风尚的熏染。经过长期而深入的胡汉文化间的互相熏染,一种既不同于汉亦不同于胡的刚健、质朴的“北方气质”已经形成,它与南方的细致、灵秀形成对照。第四节 隋唐两宋: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单选)中国文化的鼎盛时代是在隋唐两宋。一、开放的立国精神及唐对宋的决定性影响(名词解释)三省六部制:三省即中书省(隋称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负责诏书起草,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职掌封驳,为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政策执行,属行政机构;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户部(隋称民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各部长官称尚书。(单选)科举制大致分制科和常科两项。(论述)在民族关系上开放精神的体现及给北方带来的影响。答:(1)不论是对边地民族还是对异国之人,唐朝基本能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一视同仁。唐对异族心态的开放,可以由文成公主出嫁西藏一事看出。汉对匈奴也曾有“和亲”,但那是在国力不足时;能击溃强大突厥的唐太宗肯把女儿嫁给与唐修好的松赞干布,绝非鄙视“夷狄”的人所能行。这样的事情在唐太宗及其他皇帝还不止一次。心态开放决定着唐王朝在处理与边地民族关系上,采取宽松的方式。与秦汉时期不同,唐朝对边地异族除那些侵扰边境者,如强大一时的突厥汗国进行军事打击外,一般都采用“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政策。数量众多的边地贵族在朝廷任重要官职,也是唐朝特有的现象。这不限于境内,来自日本和朝鲜的晁衡、崔致远都可以在朝廷任职,可见唐朝气魄之大、包容之广。(2)唐王朝一视同仁的民族政策,导致了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东亚前所未有的以强大的唐朝为中心的部落民族大融合,以及日益高涨的学习唐文化的运动。唐朝皇帝被推举为众多民族的“天可汗”,各部落族长可以在本族群区域内称汗称王,并得到唐朝的策封。边地民族纷纷仿效唐朝制度,建立起自己的政治体系,并热情地学习着中原的一切文明生活方式。唐人也在热心地向他人学习,胡服、胡床、胡乐等等,在长安特别流行;著名的玄奘取经及其试图建立原汁原味的佛家教派的努力,与唐人特有的对异域文明的热爱有相当大的关系。当时在亚洲有两大文明:一是迅速崛起的伊斯兰大帝国,另一个就是唐代文明。前者不久走向衰落,后者则更加持久地对亚洲及欧洲产生着影响。首都长安堪称世界文化的融会场和集散地,这里可以看到来自亚洲各国的人员、文明、物产,也可以看到来自边地、异国的学生和遣唐使;其文化影响甚至远及欧洲。(多选)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其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儒教以及、摩尼教、景教、袄教等。二、唐宋间社会文化的变革(多选)唐德宗时实行“两税法”的核心内容是以一个家庭的财产状况和田亩数量为依据征收赋税。(简答)两税法的作用?答:(1)政府针对商业贸易日益活跃的现实,对茶、酒、盐等商品交易征税,改变多少年来以单一农业税为主的税收结构。同时还协调了中央与地方税利分割关系。两税法的实行,使北魏以来的均田制寿终正寝。其中计亩征税与把田亩列入资产项目及对商业的征税等内容,沿袭的是南朝时的成法并作了一些调整。(2)两税制的意义也绝不仅限于使唐王朝摆脱了经济困境这一点,它标志着一种王朝治国观念的变革,对中国社会、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变化影响至深。两税法首次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公布了一种与传统重农主义大不相同的国家观念。第五节 元明清:中国文化的衰变期(简答)元朝民族融合的新特点?答:元朝统一对历史发展也有许多积极影响,其中之一是民族的融合。辽、金治下的臣民通通视为汉人,久之他们之间原有的区别消失了。部分进入中原的蒙古人逐渐变成农业居民、在元朝中原统治崩溃后,改用汉姓,也融合在这北方新形成的汉族之中了。今天的北方人大多是元朝新融合的汉族后裔。同元朝征服者一起进入中原的色目人,经过长期与内地其他各族人民的杂居、通婚以及文化上的互相学习,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即回族。这表现出元代民族融合不同以往的特色。二、东西方与明清两代的立国精神(论述)论述东西方文化交流情况?答:东西方的相遇,是东西文化的大交流。西方人狂热的普救主义宗教精神,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起着特殊作用,因此继商人之后东来的是基督教士。西方教士,明朝以利玛窦,清朝以汤若望、南怀仁最为著名,据柳诒徵中国文化史载,明末清初在中国的西方教士多达六千余人。明末信徒有数千人,到清康熙年间,信教者已多达十几万人。除宗教典籍之外,大量西方文学、历算、物理方面的著述及钟表和天象仪器、火炮制造术传入中国,那时的传教士不像晚清时期传教士那样凶恶,他们努力适应中国的风土人情,他们学习汉语,改穿中国文士服装,承认人们崇拜孔子等,都贴近了他们与中国人的距离。因此影响不仅在一般民众,也在士大夫阶层。徐光启、李之藻等的科学精神及其著作,都与受西方文化影响关系至大。明朝政府对西方教士的传教活动基本上是宽容的,南明政权曾寻求过罗马教廷的援助;清政府起初对教士也颇为尊崇,甚至封以官职。但是罗马教廷不懂得尊重中国本土文化,对中国的实际也不了解,严禁中国教徒行祖先崇拜之礼。当时为康熙朝,康熙皇帝曾向教皇的使者详细说明中国祖先崇拜的意趣,但教皇使者不予理睬,勒令不遵守教皇命令的信徒退教。被激怒的皇帝下令逮捕了他,遣送澳门交葡萄牙人看管。后来教皇发布同样的教书,清政府终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下令教士非经内务府许可者概令退至澳门,各地天主教堂概行禁止。中西之间宗教文化交流因教廷的蛮横与对中国的无知而受到严重影响。(名词解释)明朝万历年间曾有过张居正主持的旨在增加国库收入、减轻民众负担的税制改革,即“一条鞭法”。(名词解释)摊丁入亩即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银额为准,将丁银摊到人家所占的地亩中去征收赋税,实际是取消了人头税。(论述)重农抑商的观念对明清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答:(1)重农抑商的国家观念是罪魁祸首。具体的表现是国家商税繁重,明朝的情况是“百里之内,辖者三关,一货之来,榷者数税”;清朝的情况是“处处皆关,则关关有税”。此外还有上至皇帝下到底下官僚五花八门的巧取豪夺。政治腐败的最大腐败是经济上的以权谋私。在一个重农国家里,商人及其他自由经济的业主要想发展,不打通官吏的关节是不行的。明清两代官员为大贪污犯的如过江之鲫,民间的富庶甚至引起皇帝的垂涎。明朝万历皇帝就因贪财而激起南方的民变。他曾派亲信太监到全国各地做“税监”,所到之处,工商业者被弄得断绝生计,在苏州、潮州、景德镇及锦州等地爆发了大规模反税监的起义。清朝中期以后官吏的贪污之风比明朝有过之无不及,因为它有一项规定,可以捐纳买官。而康熙乾隆特别是后者的几下江南,把扬州的盐商搞得长期凋敝。(2)因此,中国失去了一个与西方竞强的时机。实际上直到19世纪的前期,中国仍然没有失掉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但这里的繁荣正在受难,没有前景。西方国家正在后来居上,中国的新命运正在生成:西方世界装备着大炮的海盗船正在本国政府的默许下,快速地向东方开来。(多选)明末清初以“三先生”为代表的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深刻反思。三先生指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简答)清朝时期的文学艺术巨大成就的代表人物及其作品:小说如曹雪芹红楼梦、吴敬梓儒林外史、蒲松龄聊斋志异等,戏剧如洪昇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等,都是艺术上的不朽之作。第3章 中国传统的生产生活文化(单选)中国文化的形态是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的。第1节 中国传统的生产经济文化(名词解释)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指在中国传统的农耕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所产生、发展和连续传承的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又称农业文明。(论述)中国生产经济文化的核心特征?答:(1)中国的生产经济文化的基础,是农耕自然经济。除此之外,还有牧业、林业和渔业等,它们都在漫长的中国社会发展中,对补充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我国历史上,农业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联系尤为密切。游牧民族迁徙多,定居少,他们虽然没有更多的精力积累固定的财富,但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创造。他们在养马、骑马和使用马拉车的技术上,有许多领先之处;他们常年迁徙,还起到沟通不同文化的作用。此外,他们对异文化的不断吸收与共享,也造成了多民族文化的相互融合;我国发达的农业文化在许多方面是受到了游牧民族文化的优秀成分的影响的。(2)与农耕自然经济结合发展的经济形式,是手工业和伴随农产品的商品化所形成的市商贸易。它们是促进农业经济文化发展的活跃因素。(3)中国文化的整体,包括上层经典文化和中下层民俗文化,都是这种农业文明的历史产物。中国文化的诸多特性都是根植于这种生产经济文化的实践之中的。1、 以农耕生产为主的自然经济的发展(单选)在中国的黄河中、下游地区,早在公元前四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已出现了农耕业的萌芽。(多选)在长江流域的中下游地区,考古学家发掘了公元前五六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公元前四五千年的屈家岭文化遗址。(单选)汉代以后,中国出现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农业盛世,充分显示了中国人以农立国的政治天才和文化天才。(单选)南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生产上升至高居粮食作物产量的全国第一位。(单选)明代中叶,我国出现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萌芽。(多选)南方稻作型农耕文化的主要标志是栽培水稻和整修田埂、水渠,使用水车等。(单选)北方农业是麦黍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是栽培麦子、黍子、高粱、玉米、谷子、稗子、豆类,以犁耕为主和井渠双灌等。(单选)现存第一部完整地记录了二十四节气名称的历史文献是淮南子。(名词解释)二十四节气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方面的一大贡献。(名词解释)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因为国家经济即农业经济,社会生产即农业生产,所以在上层文化中,还形成了一套农政思想。农政思想的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单选)一些与农业有关的神祗的神话,如黄帝派后稷教民稼穑、神农尝百草、伏羲制渔网、土地神赐给土地和丰收、,龙神布雨等。(单选)农耕经验被我国历代的农书记载下来了,形成了一个文献系统。其中比较主要的有:汉崔寔四民月令、北朝贾思淼齐民要术、唐陆鱼蒙耒耜经、宋陈敷农书、元王桢农书、明徐光启农政全书、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清张履祥补农书等。(简答)历代农书提出的主要农业经营思想与生产知识,有以下几点:(1)统筹水土利用规划。(2)调整好农业生产关系。(3)“荒政”思想。(4)人力胜天说。二、工商贸易的经营之道(单选)我国的民族手工业远在新石器时代已初具雏形。(单选)我国的制陶业出现也很早,商代已流行灰陶和白陶。(单选)在春秋战国时期,铁器已普遍使用。(单选)对我国古代棉纺织业作出重大贡献的是黄道婆是元代人。(单选)贸易古称“贸”,原指交易、买卖。(简答)我国传统的市商贸易活动的模式主要有四种:(1)市。古人把贸易的场所成为“市”。(2)墟。南方把定期贸易的场所称“墟”。(3)集。北方的贸易场所叫“集”。开集有固定的日期。(4)会。在寺庙节日期间举行的、规模比较大的贸易活动称为庙市,后来发展成庙会。(多选)市商贸易的方式:(1)农商兼营。(2)行商经营。(3)坐商经营。(单选)我国商界信奉财神,传说财神是赵公明。(单选)我国的西式广告出现于晚清时期的上海,是由英国人梅杰引入的。(名词解释)行业组织又称行会,是手工业者的自发组织。行会的职能是互助共济,保护行会利益。3、 农业生产经济与文化心态(简答)我国的生产经济与文化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1)天时、地利、人勤的重农经验。(2)以工补农、以商求富的农人心理。(3)精打细算、知足节用的务农传统。第2节 中国传统的日常生活文化(单选)中国的日常生活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文化。(多选)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文化与众不同的特点:既有创造性,又有依附性;个性与集体性、等级性与秩序性、平均性与民主性的界限不大清楚,等等。1、 日常生活的文化观念(名词解释)居民为发展单一家庭提供了更多的条件。这时的房屋不仅仅是为了住人,而且要按照家的结构来布局,承担祭祀、婚姻、财产分配、权利继承、家庭义务和社会职能等诸种任务。(多选)居住建筑的文化含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居住方式、居住建筑格局和仪式。(多选)我国的居住用房主要有五种形式:半穴式、井干式、干栏式、石室、土木结构或木石结构式。(单选)我国古代,金銮殿、寺庙、官府等建筑在选址时所取的朝向是正南。(多选)中国长期流传的饮食观包括以下几点:(1)民本思想。(2)节约粮食。(3)人格教育。(4)食疗观。(单选)服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一种独有的创造和技巧。(多选)自然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包括服饰的环境标志、性别标志、体型标志、年龄标志。(多选)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文化标志包括服饰的信仰标志、阶层标志、礼仪标志、政治含义、职业标志和审美标志等。(单选)传说黄帝是车的发明者。2、 社会组织的文化聚合(名词解释)家庭指共同居住、经济协助、有血缘关系的社会集团。(名词解释)家族是由出生和婚姻形成的亲属关系,里面包括血缘关系和姻缘关系。(多选)中国家庭管理的文化要素主要有:(1)字辈谱。(2)家谱。(3)家风。(4)人生礼仪。(多选)家族共同体,它有以下两个主要的文化功能:(1)血缘凝聚力。(2)地缘凝聚力。(简答)社区文化互动的历史价值:(1)社区文化活动可以跨越多民族的界限成为一个地方社会的共同活动。(2)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各地方、各民族的文化特质。(3)社区文化活动可以保持地方文化遗产。(简答)中国日常生活的文化习惯?答:(1)血缘社会的礼俗美德。(2)人情社会的公益传统。(3)耕读社会的奋斗精神。第3节 中国的民族科技文化1、 天文历算之学的民族走向(名词解释)中国传统科学技术是一个历史概念,就广义而言,它可以被界定为在中国农业社会中曾存在的各种传统科学和技术成果。天文、算学是它的一个门类。(单选)古人观测天象的目的,是用天象的变化预卜人间的祸福。(单选)中国传统算学的特点首先是其应用性。(名词解释)七巧板也称“七巧图”、“智慧板”,是汉族民间流传的智力玩具,其原理是占算中的“出入相补原理”。(单选)古算中的“韩信点兵”就是现代数学中的一次同余式组解法,西方人也称之为“中国剩余定理”。二、中医药学的民族文化基础(单选)我国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定型是在两汉。(多选)隋唐时期孙思邈编写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人型方书,代表了当时临床治疗方剂发展的空前盛况。(单选)西晋王叔和的脉经,首次将脉诊法规范化,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针灸学的第一部专著。(单选)在宋代成书的洗冤录则是中国、也是世界少见的法医专著。(单选)明清时期的传统医学成就,是在探索免疫治疗法上有重大突破。(单选)明代大医学家李时珍花费毕生心血完成了集祖国医学之大成就的伟大著作本草纲目,为祖国乃至世界医学史提供了一部药学百科全书。3、 四大发明的民族贡献(名词解释)毕昇,宋仁宗时期人,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既节省材料,又提高了效率,加速了我国印刷业的发展。(论述)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历史文化意义?(1) 纸的发明,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教育、政治、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2)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又一重要发明。早在唐代初年,我国已出现了雕版印刷技术。宋仁宗时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公元8世纪时,雕版印刷术传入日本,公元1415世纪,雕版与活字印刷开始并行欧洲,成为人类共享的文明成果。印刷术的发明,带来了我国明清文化的繁荣,促进了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动了世界各国思想文化的交流。(3) 火药在欧洲近代政治和商业发展史上发挥了极大的威力。(4) 指南针的发明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划时代事件。指南针帮助哥伦布完成了震惊世界的地理大发现,促成了海上新航线的开辟,导致了世界市场的出现。第4章 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名词解释)制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层面,它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是人们为适应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主动创制出来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它既是物质文化的反映形式,又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制度文化服务与制约着人类的群体活动,它在文化体系中具有相对稳定的特性。第1节 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1、 宗法制与君主专制制度(名词解释)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代渐趋完备。(单选)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后,其影响长期留存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单选)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周代。(单选)在宗法制度下,周朝王位的传递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单选)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是分封制。(简答)宗法制的特点?一方面用自然血缘关系来确定人们的社会关系,另一方面又用自然血缘关系将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限制着人们社会关系的发展。(单选)西周宗法制是以亲亲为基础,但这种亲亲原则主要强调的是慎终追远,自下而上的孝悌之道。(单选)秦汉时期,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单选)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的首要职责是沟通天神。(名词解释)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它在中国传袭达两千年之久,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的政治文化传统。(名词解释)郡县制:郡县早在战国时代,已成为各国国内的一般行政区划,秦朝汲取西周分封制导致王权削弱的教训,以郡县制全面取代分封制,在地方上建立起郡县两级地方行政机构,直属中央,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郡县制至清代基本沿袭未改,只是“郡”的名称历代稍异。(单选)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在中国传袭达两千年之久,成为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政治文化传统。(多选)秦汉以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具有以下特点:(1)皇帝总揽天下大权。(2)拥有庞大的官僚办事机构。(多选)秦朝确立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央官吏系统分为三公九卿,其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单选)丞相名义上是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其职责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太尉是中央主管兵权的军事长官、协助皇帝处理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事务。(多选)皇帝对相权的限制一般采取两种手段:一是架空,二是分权。(多选)隋唐时期,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其三省包括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单选)中国传统政治制度中,将郡县制度推向全国的是秦朝。(单选)据周礼记载,周朝专设司民之职,其职掌反应古代很早就有人口户籍登陆管理制度。(多选)什伍里甲制度的作用有:()人身控制()保证社会秩序的稳定,确保国家的兵役政策落到实处。(单选)春秋时期,最早推行什伍制的列国是齐国。(简答)宗法观念对秦汉以后国家政治结构的渗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家天下”政权模式的长期延续。()亲亲伦理政治原则的不断扩张。()宗法原则成为维系王朝统治的习惯力量。(单选)宗法制度原则的本质就是家族制度的政治化。(简答)简述“家天下”的政权模式?(1)家天下的家族统治在中国传衍了两千年之久,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旧家族的代兴和衰亡。(2)在皇位继承上,历代帝王大多遵循嫡长子继承制的宗法原则,历史上虽不乏非嫡传子孙继承皇位的事例,但他们没有越出血亲的宗法范围,他们只是对嫡长子继承制的补充。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传统社会的政治理想,齐家与治国并称,人们能够将齐家术转换为治国策,说明了家国一体的互通性质。从秦始皇创立大一统帝国到晚清帝制结束,一部中国政治变迁史,就是一部家族统治的兴亡史。(单选)亲亲是宗法制度的基础,在西周的社会政治秩序中,亲亲成为首要的政治原则。(多选)根植于农业社会的宗法制度和宗法观念在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们是王权政治的沃土。2、 科举制对传统文化的培育与桎梏(名词解释)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的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名词解释)察举: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员都可以向皇帝举贤纳士。尤其是地方长官,他们有发现,考察,推荐本地贤士的职责。这种由地方官僚察访人才、向朝廷举荐的方式,成为“察举”。(单选)汉代察举制度是中国科举制度的雏形,它为隋唐时期科举制的出现做出了重要铺垫。(简答)科举制具有以下三个显明的特点:(1)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应考者不论出身、地位、家业、不必由官员举荐。(2)考试定期举行,不必等候皇帝下达诏令。(3)严格考试,录取与否以考试成绩为标准,声名德望已不再是任职的主要依据。(论述)论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文化教育发展的正负面影响?正面影响:(1)科举制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的各个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核心。(2)科举制强化了读书尚文的文化传统,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造就了大批优秀的文化人才。负面影响:(1)科举考试耗费了士人几乎全部的精力,读书做官成为知识阶层的最终目标,造成传统文化畸形发展。(2)科举制是对极端专制王权的维护。(单选)儒家思想是科举考试的主导思想。3、 法律制度与社会伦理秩序的保障(名词解释)法律:是由国家统治者为协调社会关系、保证社会秩序而创制出来的带有强制性的制度规范。(名词解释)法经:战国时期,在各国普遍制定和公布成文法的基础上,魏国的李悝对诸国成文法进行了总结,制作了法经六篇。法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简答)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文化特色主要有以下表现:(1)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2)家族本位的伦理法占有重要地位。(3)皇权至上,法自君出。(4)强调等级特权,主张同罪异罚。(多选)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以儒家伦理学说作为立法的主导思想,具体表现为:(1) 以“三纲”为核心的封建礼教作为指导立法、司法活动的基本原则。(2) 贯穿“德主刑辅”、“明刑弼教”的精神,以德为主,德刑并用是统治者所倡导的统治方法。(3)通过引经断狱、引经注律等方式使儒家经典法典化。(名词解释)春秋决狱:即以春秋的精神与事例附会法律,春秋经义不但成为法律的补充,其权威性甚至还高于法律。董仲舒是动机论的鼓吹者,他认为应依据春秋的经义原则,根据犯罪动机的善恶定罪量刑。引经断狱的做法在中国古代延续了六七百年之久,直到隋唐封建法制完善之后才逐渐隐退。(名词解释)唐律疏议:高宗命长孙无忌又对唐律进行考证、疏议。著成唐律疏议一书。公元654年唐高宗颁行的唐律疏议是汉代以来对于法律注释解说的集大成著作,它具有与法律同等的效力,是儒家经义法典化的范本。第2节 中国社会传统的礼俗规约(单选)作为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准则与规范的礼俗规约,它起源于人们群居的社会需要。(多选)礼具有规整、严密、适于操作的特点。(简答)礼与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在文化混沌未分时,不存在礼与俗的区别;(2)伴随着阶级分化、文化分层的过程,礼逐渐从原始习俗中提纯出来。(3)民俗是礼制生成与推行的基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因俗制礼”。(4)在上古社会礼主要表现在祭祀活动上,当时人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人与神灵的关系特别注重,礼就是这样一种与神灵沟通的仪式。礼最初是人神关系的调节,后来扩展到人,最后扩展到社会,成为严格的社会行为规范。礼,具有“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重要作用。(多选)传统礼俗规约的特点:(1)传统礼俗的等差性。(2)传统礼俗的调和性。(3)传统礼俗的规范性。(单选)礼俗的调和性在先秦得到特别强调,论语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多选)传统社会礼俗规约的层位表现:(1)皇家贵族礼制的严整性。(2)庶族平民礼俗的规范性。(多选)周礼、以礼。礼记是记录与阐释先秦礼仪制度的三大礼书,俗称“三礼”。(名词解释)地神:地神在国家典礼中占有重要位置,地神古称地诋。地神祭祀主要包括大地祭祀、社稷祭祀、山川祭祀等。(多选)古代婚姻“六礼”就是婚礼的六道仪式,它们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单选)礼记曲礼说:“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这反映了古代丧葬礼仪的等级性。(多选)丧服亦分五等,为“五服”,依亲属等级顺序分别称为“斩缞”、“齐缞”、“大功”、“小功”、“缌麻”等。(单选)祭祖扫墓是清明节俗的中心。(单选)举行观灯、舞龙、耍狮等礼俗活动的传统节日是元宵节。(单选)传统社会举行命字礼的人生礼仪是成人礼。(简答)中国古代家训、族规的礼俗教育与礼俗规范功能表现为:(1)以孝悌之道为礼俗之本,强化家族内部的伦理关系。(2)以诚信忠厚为修身之本,塑造传统社会的理想人格。(3)以劝诫惩罚的礼俗规条,规范家族成员行为,补充国法。第5章 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单选)哲学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教育思想、审美意识等属于精神文化。第1节 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多选)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名词解释)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做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单选)“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整体思维模式。(多选)古代整体思维认为,对于宇宙本体,对于“天地人”的系统,仅仅依靠语言、概念、逻辑推理去认知是无穷无尽其奥义的,必须凭借对于“象”的直觉、顿悟去把握。(多选)儒家、道家都主张以直观、经验为基础去顿悟、把握宇宙、人生之整体、系统。(名词解释)类比思维:是指依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多选)古代汉民族的类比思维,常见的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作类比。(单选)诗经的比、兴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单选)孟子告子上中“指不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就是在作类推。(名词解释)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单选)老子五十八章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这句话体现出的中国传统思维模式是辩证思维。(单选)先秦时期的哲人在观察与分析对立物变化的情况时揭示了对立转化的规律。(单选)先秦时期在总结事物对立转化规律的同时,也实行与归纳了辩证思维的方法。第2节 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天人合一”的含义及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独特的观点,“主要包含两层意义,第一层意义是,人是天地生成的、人的生活服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第二层意义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单选)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西周时代。(多选)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1)“天人合一”(2)“天人交胜”(3)“天人之分”(单选)“天人合一”的思想起源于西周,“天人合一”的专有名称是由宋代的张载提出的。(单选)唐代刘禹锡提出了“天人交胜”的观点。(单选)“天人之分”的观点是战国时代的荀子在他的天论篇中提出来的。(论述)“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哲学中,天人合一的观念占有主导地位,给予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长远而广泛的影响。择其主要而言之,这种影响有三个方面:(1)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2)造就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3)造成了“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品德的完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也给中国文化及其发展以负面的影响。思维方式过分强调整体联系与统一,缺乏必要的分析和论证、致使我们没有能经过近代的实验科学而进入现代科学。过分强调社会的和谐与统一,而使封建社会长期停滞,资本主义萌芽生长缓慢,在一个长时期内民族心理自视过高而缺乏进取精神。空想的理想主义使主观易于脱离实际,而不得不违心地去美化现实。“心性之学”重体验,不重客观观察,把道德实践作为根本的实践活动,很难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也限制了实证科学的发展。(多选)(1)“中庸”意为“中是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2)“中和”意为“经过对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单选)“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单选)“中庸”这一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单选)“中庸”的含义实质可常行常用的最高的德。(名词解释)知行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