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工业出版社-微观经济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9867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工业出版社-微观经济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电子工业出版社-微观经济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电子工业出版社-微观经济学-部分习题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绪论3一、名词解释3二、单项选择4三、判断题4四、思考题4第一章5一、名词解释5二、单项选择5三、计算题6四、思考题6第二章 弹性理论7一 、名词解释:7二、判断题:8三、单项选择题:8四、计算题:8五、思考题:10第三章10一、名词解释:10二、单项选择题11三、计算题11四、思考题11第四章 消费者选择:基数效用论12一、名词解释:12二、 判断题:12三、单项选择题13四、多项选择题:13五、计算题:13六、思考题:13第五章 消费者选择:序数效用论14一、名词解释:14二、判断题:15三、单项选择题:15四、多项选择题:15五、计算题:15六、思考题:15第六章 生产理论16一、名词解释:16二、判断题:17三、单项选择题:17四、多项选择:17五、计算题:17六、思考题:19第七章 成本理论20一、名词解释:20二、判断题:21三、单项选择题:21四、多项选择题:21五、计算题:21六、思考题:23第八章 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厂商行为24一、名词解释:24二、判断题24三、单项选择题:24四、多项选择题:25五、计算题:25六、思考题:27第九章 完全垄断市场中的厂商行为27一、名词解释:27二、单项选择题:27三、多项选择题:27四、计算题:28五、思考题:29第十章 垄断竞争市场中的厂商行为30一、名词解释:30二、单项选择:30三、多项选择:30四、计算题:30五、思考题:31第十一章 寡头垄断市场中的厂商行为31一、名词解释:31二、单项选择题:32三、多项选择题:32四、计算题:32五、思考题:33第十二章 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33一、名词解释:33二、单选题:34三、判断题:34四、计算题:34五、思考题:35第十三章 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36一、名词解释36二、单选题:36三、思考题:36第十四章 市场失灵37一、名词解释37二、单选题:38三、判断题:38四、思考题:38绪论一、名词解释1.稀缺性:就是指人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2.经济学:一门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社会科学。3.机会成本:是作出一项选择(最佳选择)时所放弃的其他选择中的最好那种。4.生产可能性曲线: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水平下,社会能够得到的所有最大产品组合点的轨迹。5.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通常为一个国家)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即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方式。6.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研究他们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在基本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商品和要素价格的决定。7.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以及政府如何为实现经济目标而进行调节的问题。8.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同研究对象有关的经济变量之间依存关系的理论结构。9.边际分析:是一种数学分析方法,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即运用数学中的微积分将自变量增量和因变量增量进行比较,二者相等时为临界点,只有在临界点上才能够实现某种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10.理性人:是指人的经济行为是理性的或合乎理性的,既不会感情用事,也不会轻信盲从,而是精于判断和计算,是经济理论中关于人类经济行为的一个基本假定。11.实证分析:是指在考察经济现象及其运动时,只研究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性的认识分析和预测人们经济行为的效果。回答“是什么”的问题。12.规范分析:是指在考察经济政策及其应用时,只对其实施的好坏作出判断。因此,规范分析不仅包括经济学家对经济运行的客观的、科学的认识,而且包括个人的价值判断。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二、单项选择1、C 2、C 3、D 4、C 5、D三、判断题1、 2、 3、 4、 5、四、思考题1、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如何用有限的资源来满足人类无限欲望的社会科学。而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们的无限欲望,在一定时期内,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人们不能无偿的随意取用,使用资源必须支付代价,即存在机会成本。经济学就在于解决无限与有限之间的这种矛盾,解决如何是资源使用效用最大化。所以稀缺性就成为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2、机会成本是指将资源用于某种用途时,所放弃的用途中可能产生的最大收益,即使用资源的代价,并非实际已经发生的费用;而一般概念上的成本是指我们平常所讲的会计成本,即实际耗费。3、一个人来读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其为了读大学而放弃的:读大学所花费的学杂费的其他用途,例如存银行或买债券获得利息;读大学的四年时间的其他用途,例如去打工或自主创业挣到的收入,以及积攒的人脉资源和社会阅历经验等。当然来大学求学的机会成本因人而异。4、经济学研究的三个基本问题: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5、西方经济学有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分支。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考察对象,研究他们的决策行为,以及他们在基本经济活动中的相互关系,尤其是商品和要素价格的决定。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社会经济的整体运行状况以及政府如何为实现经济目标而进行调节的问题。6、二者联系体现在:实证分析是现代经济学的主要方法。在经济学发展史中,经济学方法论从规范向实证转变,不过纯粹的实证经济学是不存在的,没有经过规范判断的实证分析也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二者区别体现在:实证分析研究“是什么”的问题,撇开个人的价值判断,只考察经济事物、经济政策的结果,而不讨论这些结果的好坏,因而其内容具有客观性,可以根据事实来检验,所以,实证分析容易取得共识。规范分析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包括个人的价值判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对同样的事实会有迥然不同的看法,因此对于规范分析经济学家的分歧较大。7、实证观点是对某一经济现象的描述。规范观点企图对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如果我是国家主席我对经济顾问的规范观点更有兴趣。因为我不仅要知道某个经济现象是怎样的,更重要的是,我必须听取各方面的建议,最终制定出解决经济问题的政策。8、经济模型不需要准确地描述现实。所有的模型都是建立在假设的基础上的,它们忽略掉了大量不会对研究结果有实质性影响的细节向我们说明什么是真正重要的。模型是为了增进我们对现实的理解而简化了现实。9、经济学家有时候会向决策者提出相互矛盾的建议出于以下原因:经济学家们可能对不同理论的正确性或重要参数的大小有不同的判断;经济学家们的价值观可能不同。10、社会在“以发展经济为中心”、“保证GDP增长”和保护环境、享受青山绿水之间的权衡取舍如下图所示。如果政府选择GDP高一点,那么就会让环境状况恶化一点;反之,政府若要保护环境,就需要牺牲一定的经济发展。 该社会的技术水平提高可能会影响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形状,如果环保技术和生产技术同时提高,则会令生产可能性边界向右移动;如果仅有生产技术提高,则Y点向上移动,X点不变;反之仅有环保技术提高,则X点向右移动,Y点不变。GDP良好环境OABYXGDP良好环境OYX第一章一、名词解释1.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应于某种商品或劳务的各种可能的价格,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2.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该种商品的数量。3.需求曲线:是用来描述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的几何图形,即需求函数的几何表示。4.供给曲线:是用来描述供给量与价格的关系的几何图形,即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5.替代品:是指在消费中可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某种欲望的商品。6.互补品:是指在消费中可以互相补充、搭配来共同满足消费者某一种欲望的商品。7.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8.供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二、单项选择1、D 2、C 3、B 4、D 5、A 6、A 7、C 8、C 9、D 10、B 三、计算题1. 2. (1)市场需求函数:Q10000q12000020000P市场供给函数:S1000s20000P (2)Q=S,即12000020000P20000P,解得:P3 ,Q60000 (3)当收入增加后,个人需求函数为:q1222P142P,此时市场需求函数为:Q10000q14000020000P均衡:Q14000020000P S20000P ,解得:P=3.5,Q70000(4)技术水平提高后:个人供给函数为:s4020此时市场供给函数为:S1000s4000020000 均衡:Q12000020000P= S4000020000 P,解得,P2,Q80000四、思考题1、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相关商品的价格。需求量的变动,即由商品本身价格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沿着需求曲线移动的。需求曲线的移动,即由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化而引起的该商品需求的变化,会使得整条需求曲线本身移动。2、影响供给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技术状况和管理水平,生产成本,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税收与补贴。供给量的变动,即由商品本身价格引起的供给量的变动,导致某种商品的供给沿着供给曲线移动的。供给曲线的移动,即由除了商品本身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变化而引起的该商品供给的变化,会使得整条供给曲线本身移动。3、一种商品的均衡价格是指该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在市场上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形成的。当供大于求时,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会导致价格下降;当供小于求时,消费者之间的竞争导致价格下降;只有当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并且供给价格等于需求价格时,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此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如果有外力的干预(如垄断力量的存在或国家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A.台风-椰子汁P2P1Q2Q1QPDS2S1E1E2OB.非典-板蓝根.口罩OQPSD2E2Q2P2D1E1P1Q14、D.黑死病-劳动力工资P2P1Q2Q1QPDS2S1E1E2OC.汽油-汽车OQPSD0E0Q0P0D1E1P1Q1E.奢侈品税-珠宝OQPSD0E0Q0P0D1E1P1Q15、A.错误。如果棉产区遭遇大面积沙尘暴,则会影响棉花的收成,令棉花产量降低、价格升高,这会造成棉织品的原材料成本上升、供给减少、价格上升。B.错误。外国汽车与国产汽车是替代品关系,通过提高关税来提升外国汽车价格,会令国产汽车的需求大增,进而国产汽车价格上涨。C.错误。2012的我国新生儿将在2040年左右步入婚姻家庭,因此对住房存在刚性需求,反而有可能提高2040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价格。D.错误。外国海洛因与国产大麻之间是替代品关系,禁止国外海洛因流入我国,会增强对国内生产的大麻的需求,进而提高其价格。第二章 弹性理论一 、名词解释: 1需求价格弹性:简称需求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反映的是某种商品价格的单位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比率或幅度。 2需求收入弹性: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与收入变动的比率之比。需求收入弹性用来衡量在其他因素都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商品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3需求交叉弹性:是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简称,它是指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其弹性系数是一种商品X需求量的变动比率与另一种商品Y价格变动的比率之比。4供给价格弹性:简称供给弹性,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供给量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或者说,它反映的是某种商品价格的单位变动所引起该商品供给量变动的比率或幅度。 5需求点弹性:点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弹性。当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变化量趋于无穷小时,需求价格弹性要用点弹性来表示。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公式为:Ed。 6需求弧弹性:弧弹性表示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系数为:Ed。 7需求平均弹性:在计算需求价格弹性时,所考虑弧段的基点不是以变动前或变动后的坐标为代表,而是取变动前后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平均数的坐标为代表,即(,),此时需求弧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变为:Ed。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单项选择题: 1. B 2. B 3. C 4. B 5. C 6. B 7. B 8.A 9. B 10. C 11. A 12. C 13. D 14. C 15. C 16. C 17. C 18. C 19. B四、计算题:1. 解:因为 Ed 所以 Q/QEdP/P0.620%12% Qd2Qd(112%)1000(112%)880 P2P(1+12%)10(1+12%)12 TR2P2Qd21288010560 故该产品提价后销售收入变动到10560元。2.解: 因为需求曲线为 P 80.5Q 所以反需求曲线为 Q162P 因此 2 (1)当P4时,Q16241688所以 Ed(2)1(2)当P6时,Q 162616124所以 Ed(2)33.解:因为 Ed所以 P/P40% P2P(140%)5000(140%)3000故当价格上升为3000元时,才能使供给需求。4. 解:(1)因为 Qd 143P和Qs 2+6P 根据供求均衡条件Qd Qs 可得:143P 2+6P 所以 PE4/3,QE 2 + 64/32+810(2)Ed(3)0.ES 60.85. 解:因为 Ed所以 P/P30%P2P(1+30%)2(1+30%)2.6故商品价格上升到2.6元,才能使需求量减少15%。6. 解:因为 P/P(3024)/241/4,Q/Q10%1/10 所以 Ed(1/10)/(1/4)0.4该商品价格变化引起总收益同方向变化。7. 解:因为 P 80.5Q,即 Q162P所以 2又 P14,P26所以 Q18,Q24故Ed(2)。8. 解:设该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abP 则 b 而 Ed所以 b1,即b150把P2,Qd 300代入需求函数可得:300 a1502,即a600故该商品的需求函数为 Q600150P五、思考题: 1 答: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可以概括为下面几个方面:(1)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一种商品对人们的生活愈重要,则需求弹性愈小。(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一种商品其替代品愈多,愈重要,则需求弹性愈大。(3)商品用途的广泛性。一种商品的用途愈多,其需求弹性愈大。(4.)商品的支出在消费者全部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而言,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大,需求弹性越大;反之,弹性越小。(5)所考察的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一般说来,持续时间越长,需求弹性越大。2 答:(1)一般来说,商品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的,即销售收入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增加,随着价格的提高而减少;商品需求缺乏弹性时,销售收入和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的,即销售收入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减少,随着价格的提高而增加。(2)对农产品这类生活必须品采取提价策略。因为农产品这类生活必须品需求缺乏弹性,销售收入和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的,即销售收入随着价格的提高而增加。(3)对电视机和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应该采取降价策略。因为电视机和录像机这类高档消费品需求富有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的,即销售收入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增加。3 答:(1)一般来说,商品需求富有弹性时,销售收入与价格是反方向变动的,即销售收入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增加,随着价格的提高而减少;商品需求缺乏弹性时,销售收入和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的,即销售收入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减少,随着价格的提高而增加。(2)公众对巴士、自来水的需求缺乏弹性,销售收入和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的,即销售收入随着价格的降低而减少,随着价格的提高而增加。第三章 一、名词解释:1.最高限价: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些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太高损害消费者利益而规定的这些产品的最高价格。2.最低限价:是指政府为了扶植某一行业或者说是为了避免市场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太低损害生产者的利益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的最低价格。3. 收敛型蛛网:当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小于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价格对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小,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弱,最后自发地趋于均衡水平。4. 发散型蛛网:当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大于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价格对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大,价格与产量的波动越来越强,最后离均衡点越来越远。5. 封闭型蛛网:当供给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与需求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相等,市场一旦偏离原有的均衡状况后,价格与产量的波动始终保持相同的程度,既不是趋向均衡点,也不是远离均衡点。二、单项选择题1、B 2、A 3、A 4、C 5、C三、计算题解:(1)征收销售税影响生产者利润,需求曲线不变,供给曲线,(2)征税总额=2*40000=80000,而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二者斜率的绝对值一样大,因此税收由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承担,各自承担总征税额的1/2,即40000.四、思考题1.社会主义国家在冷战结束后实行农产品限制价格,明显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我国亦是如此。 原因在于:可以通过农产品限制价格的推行,实行国家低工资制度,然后通过相对落后然而高价格的轻工业获取巨额利润,用之发展重工业。 消极影响:打击农民进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导致农产品短缺;限制农村教育、生活、科技水平提高;加剧城乡差别。2.人吃五谷,患百病。药品是国计民生的一大重要组成。所以通过限制部分药品价格,可以尽量缓解人们看病难问题。3. 政府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带来的积极影响(收益)主要体现在:(1) 稳定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别,避免两极分化。(2) 维护产业结构相对完整,保证农产品供应,促进农业投资,满足人们对最基本生活必需品的需要。(3) 增强国家综合实力,保护国家安全和独立,缺粮的国家在战争中绝对是不堪一击的。政府实行农产品支持价格带来的消极影响(成本)主要体现在:(1) 如果实施支持价格时,政府没有财政补贴支持,那么粮价的上涨会激化社会矛盾。QPD2S2S1E1E2OD1(2) 支持价格刺激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可能引起农产品库存积压;而为了消除过剩农产品库存,政府需要对外倾销,又容易激化国际矛盾。4.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缉毒警力,令毒品的供给曲线向左平移;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禁毒教育,令毒品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最终毒品市场的均衡点会从E1移动到E2,数量更少,价格更高。第四章 消费者选择:基数效用论一、名词解释:1效用:就是人们通过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所能获得的满足程度。消费者消费某种物品能获得的满足程度高,就是效用大;反之,就是效用小。 2基数效用论:基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效用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基数效用论采用边际效用分析法。 3序数效用论:序数效用论的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4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的消费中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 5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 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假定消费者对其他商品的消费保持不变,则消费者从连续消费某一特定商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将随着这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递减。7消费者均衡:是研究单个消费者,他如何把有限的货币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的购买中,以获得最大的效用。 8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为购买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与实际花费的总支出之间的差额。二、 判断题:12345678910三、单项选择题1. C 2. D 3. D 4. C 5. A 6. C 7. D 8. B 9. B 10. D 116. C 12. D 13. C 14. C 15. C 四、多项选择题:1. BE 2. CD 3. ACE 4. ABDE 5. AC 五、计算题:1解: 预算约束方程为:20X+30Y540,即 2X+3Y54,亦即X273Y/2 代入效用函数:U3XY2 3(273Y/2)Y281 Y29Y3/2利用效用极大化的条件有 162 Y27Y2/227Y(12Y)/2 所以Y 12,X 2718 9 故在效用极大化条件下,消费者对X、Y的需求量为: X9,Y122解: 由供求函数:P302QP120Q可得出均衡价格PE90 ,均衡数量QE30故消费者剩余为:CSPEQE(9030)36004502700450六、思考题:1. 答:边际效用是指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时总效用的增加量,边际效用递减是指连续消费同一种商品时总效用的增加量递减,但总效用仍然在增加。当边际效用为负值时,总效用才减少。2. 答:(1) 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3. 答: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在购买某种商品时所愿意支付的最高货币额与他实际支付的货币额之间的差额,是消费的无形节约。由于消费者选择的消费数量使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恰好等于市场价格时的数量,所以,市场价格下降时,消费者剩余增加,同时消费数量也增加;市场价格上升时,消费者剩余减少,同时消费数量也减少。4. 答:用发现金的方法给消费者会带来更高的效用。因为发了现金,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而发实物,则可能此实物不是消费者所需要或最需要的,这时,消费者就难以得到最大的满足了。5. 答:不违反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完整的商品单位,它是边际效用递增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比如,这个定律适应于一双鞋子,但不适用于单只鞋子。对四轮车而言,必须是有四个轮子的车子才成为一个单位;三个轮子不能构成一轮四轮车,因而每个轮子都不是一个有效的物品;增加一个轮子才能使车子有用。因此,不能说第四个轮子的边际效用超过第三个轮子。6. 答:这一悖论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决定的。从需求一方看,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对于水,水源充足,人们对水的消费量大,因而其边际效用很小,价格也就很便宜。相反,钻石的用途虽然远不及水大,但世界上钻石数量很少,因此,人们对钻石的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 从供给方面看,由于水资源数量很大,生产水的成本很低,因而其价格也低。相反,钻石是非常稀缺的资源,生产钻石的成本也很大,因而钻石价格就相应地昂贵。第五章 消费者选择:序数效用论一、名词解释:1偏好:是指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所消费的可能的商品组合,进行喜好顺序的排列。2无差异曲线: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偏好相同的两种商品所有组合点的轨迹。或者说,它表示能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相同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也就是说,该曲线上任意一点所代表的个人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 3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4预算线:亦称消费者可能线,或称预算约束线,它是指在消费者的货币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全部收入所能够买到的两种商品的所有可能的最大数量组合点的轨迹。 5价格-消费曲线:是在消费者的偏好、收入以及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与某一种商品的不同价格水平相联系的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 6收入-消费曲线:是指在消费者的偏好、各种商品的价格均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与消费者的不同收入水平相联系的商品最优购买量的不同组合,即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点的轨迹。7价格效应: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后,消费者从一个均衡点移到另一个均衡点时对该商品需求量的总变动。 8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由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9收入效应:是指在名义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由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引起该商品消费量的变动。二、判断题:12345三、单项选择题:1. C 2. B 3. D 4. A 5. C 6. C 7. A 8. D 9. D 10. B 11. C 12. B 13. C 14. D 15. C 四、多项选择题:1. AC 2. BCDE 3. ABC 4. BD 5. CD 五、计算题:1答:第一个小时复习经济学,因为可以提高14分;第二个小时仍然复习经济学,因为可以提高21分;第三个小时复习数学,因为可以提高12分;第四、第五和第六个小时复习经济学、数学和统计学,因为三者都可以提高10分。因此,三个小时复习经济学,二个小时复习数学,一个小时复习统计学,可以使这三门功课的成绩总分最高。2. 解: 所求预算线方程式为:20X50Y500 它也可以用下式表示:Y10X;即斜率是。如果月收入从500增加到700元,则预算线的方程式变为:20X50Y700,此时斜率不变。六、思考题:1. 答:预算线是消费者收入一定,同时购买两种商品时的最大购买量组合线,预算线的斜率由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决定。当其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或者两种商品的价格成不同比例变化时,预算线的斜率将随着变化。列举价格不同变化预算线的变化情况。2. 答:商品X、Y的边际替代率MRSXY=-Y/X=MUX/MUY,表示为得到一单位X商品所必须放弃的Y商品的数量。随着X商品消费的增加,其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同时,随着Y商品消费的减少,其边际效用是递增的。这意味着必须放弃越来越少的Y来替代同一单位的X,所以边际替代率递减的。3. 答: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决定预算线的斜率,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预算线的斜率随之变化,这意味着消费者的实际收入变化,消费者均衡点移动,此时消费者可购买的商品数量增加或减少。将随价格的变化形成的各个均衡点上的商品购买量表示在价格和商品的坐标系中,形成与价格一一对应的关系,即是需求曲线。4. 答: 消费者均衡的实现条件就是消费者在一定的货币收入约束下,实现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条件。这一均衡条件用公式表示为MUX/MUY =PX/PY,即消费者购买的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等于这两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之比。公式隐含着:消费者实现均衡时,所花费在每一种商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的效用相等。在图形上表示消费者均衡则意味着: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相切,即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同预算线的斜率相等。5. 答:无差异曲线是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的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1)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2)同一平面图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一条曲线代表不同的效用水平,离原点越远的曲线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3)同一平面上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会相交; (4)无差异曲线是一条凸向原点的曲线。第六章 生产理论一、名词解释:1生产要素:是指厂商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经济资源。在微观经济学中,生产要素一般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和企业家才能四个方面。2总产量:是指在其他生产要素的数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连续追加一种可变投入的数量所得到的产量总和。3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投入的产出量。4边际产量:是指在技术和其他投入的数量保持不变的前提下,每增加一个单位变动投入量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量。5经济利润:当企业的总收益减去包含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之和的经济成本之后,若还有剩余,这剩余就称作经济利润。经济利润通常又称作超额利润,也称作纯利润。6正常利润:我们把厂商对隐性成本的补偿称作正常利润。7等产量曲线: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相同产量,投入要素可能不同组合的的全体。8等成本线:表示在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组合的全体。9边际技术替代率:是指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减少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即在同一产量水平下一种投入要素与另一种投入要素相交换的比率。10.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为了保持相同的产量水平,随着某一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增加每一单位该生产要素投入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量是逐渐减少的,这就是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11. 生产扩展线:又称扩展线,将不同产量的生产要素最佳组合点连接起来,得到的一条连线即为生产扩张线。12. 规模报酬:规模报酬也称为规模收益,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各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按比例变化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单项选择题:1B 2D 3A 4C 5A 6D 7C 8B 9B 10A 四、多项选择:1. ABCD 2. ACD 3. AC 4. ABD 5. AB 五、计算题:1解:(1)因为Q=LK, 所以MPK= L, MPL=K 又因为生产者均衡的条件是MPK/ MPL=PK/PL将PL= 4,PK = 1 代入MPK/ MPL=PK/PL,将Q=64代入Q = LK可得 K=4L和64=KL 所以 L = 4,K=16(2)最小成本=4L+K=44+16=16+16=322解:(1)劳动量(L)总产量(TQ)平均产量(AQ)边际产量(MQ)00155521267318664225.54525536274.52728418283.509273-110252.5-2(2)K28TPAPMP LL0 3 8 (3)符合边际报酬递减规律。(4)划分劳动投入的三个阶段(如上图)3. 解:(1)对于生产函数,可得MPL和MPK将MPL、MPK代入厂商均衡条件,得 即K=L将K=L代入产量=10时生产函数10,得LK10。则 TC3L5K305080所以,当产量10时的最低成本支出为80元,使用的L当K的数量均为10。(2)同理由(1)可知,当厂商均衡时,K=L。将K=L代入总成本为160元的成本函数3L5K160,得:KL20则 20所以,当成本为160元时厂商的均衡产量为20,使用的L与K的数量均为20。4. 解:(1)企业应在平均产量递减,边际产量为正的生产阶段组成生产,因此雇佣工人的数量应在范围内。对AP求导,得即L30。当L=30时,AP取得最大值,L30,AP开始递减。令MP0.3L212L120,得L40.9841,所以企业雇用工人的合理范围为30L41。(2)利润P W L40(0.1L36L212L)480L4L3240L2480L480L4L3240L2 12L2480L, 当0时,L0(舍去)或L40。 当L40时,0,所以L40时,利润最大。 此时,产量0.1403640212403680六、思考题:1 答: 第一,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向右上方倾斜,而后向右下方倾斜,即先上升而后下降。 第二,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当边际产量大于零时,总产量是递增的;当边际产量为零时,总产量达到最大;当边际产量为负时,总产量是递减的。第三,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边际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相交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MP 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上升的;相交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MP AP)平均产量曲线是下降的;相交时,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MP= AP)。第四,总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因为APL,所以,平均产量曲线是总产量曲线上的点和原点连线的斜率值的轨迹。当APL曲线在某点达到最大值时,TPL曲线上必然存在相应的一点,该点与原点的连线在TPL曲线上所有点与原点连线中斜率是最大的(最陡的)。2答: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一种投入要素连续地等量增加,增加到一定产值后,所提供的产品的增量就会下降,即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会递减。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存在的原因是: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与固定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在发生变化。在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的最初阶段,相对于固定要素来说,可变要素投入过少,因此,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其边际产量递增。当可变要素与固定要素的配合比例恰当时,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如果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由于其他要素的数量是固定的,可变要素就相对过多,于是边际产量就必然递减。3答:生产的三个阶段是根据产量的变化将生产过程划分为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递减和边际产量为负三个阶段的。 第一阶段,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至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在此阶段总产量和平均产量都是递增的,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减少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会继续增加劳动投入量。 第二阶段,平均产量开始递减至边际产量为零。在此阶段,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都处于递减阶段,但总产量是增加的,且达到最大。 第三阶段,总产量开始递减,边际产量为负。在此阶段,总产量开始下降,所以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增加这一阶段的劳动投入量,而是会减少劳动投入量。综上所述,理性的生产者不会选择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进行生产,必然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即只有第二阶段才是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域。但在这一区域中,生产者究竟投入多少可变要素,必须结合成本函数才能确定。4答:规模报酬是指所有生产要素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属于长期的生产理论。规模报酬的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引起的产量变化。规模报酬有三种类型: 第一,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长率快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导致规模报酬递增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生产要素的不可分割性,生产规模扩大后管理更合理等。第二,规模报酬固定:产量增长率等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规模报酬固定的原因是由于在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后期,大规模生产的优越性已得到充分发挥,厂商逐渐用完了种种规模优势,同时,厂商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减少规模不经济,以推迟规模报酬递减阶段的到来。在这一阶段,厂商规模增加幅度与报酬增加幅度相等。第三,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长率慢于各种生产要素投入增长率。导致规模报酬递减的原因主要是规模过大造成管理费用的增加和管理效率的降低。第七章 成本理论一、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 当资源被投入到某一用途后,就必然丧失了其作为其他最佳用途的收益,这就是将它投入到该用途中所付出的代价,即机会成本。2显性成本: 是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生产要素时,对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实际支出。3隐性成本: 是指厂商将自有的资源投入到生产经营中所应获得的全部报酬。4个体成本: 又称为私人成本,是从生产者角度来考虑的成本,即个别厂商从事生产活动所应支付的成本。5社会成本: 是从全社会的角度来考虑的成本,即由整个社会所支付的成本。6沉没成本: 是指已发生的、无法回收的成本支出。7固定成本: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无法改变的那些固定投入带来的成本,主要包括厂房和办公室的租金、固定资产的折旧费、长期工作人员的薪金、债务的利息支付、企业的各种保险费等。8可变成本: 是指厂商在短期内可以改变的那些可变投入带来的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的支出,工人工资以及日常营运费用等。9短期总成本: 短期总成本简称为总成本,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10平均固定成本:是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用公式表示为:AFC=TFC/Q。11平均可变成本:是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用公式表示为:AVC=TVC/Q。 12平均总成本;是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总成本,也可以简化为AC。短期平均成本是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和,用公式表示为:AC = TC / Q = AFC + AVC。13短期边际成本:是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总成本的变化量。边际成本可用公式表示为:MC = TC /Q TVC /Q。14长期总成本:表示在生产规模变动的情况下,厂商预期在各种产量水平上按要素之间的最佳配合所能实现的最低成本总量。15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生产每一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长期平均成本可用公式表示为:LAC=LTC/Q。16长期边际成本: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长期总成本的变化量。长期边际成本是长期总成本的一阶导数。二、判断题:12345678910三、单项选择题:1C 2B 3A 4B 5A 6C 7C 8C 9B 10D 11D 12B 13C 14A 15A 四、多项选择题:1. ACE 2. AE 3. BD 4. BCE 5. ACD 五、计算题:1解:(1)由 MC321210 积分得 TC36 210 K (K为常数) 当 Q5时,TC55即 5553652105K 所以 K30 即 TC3621030 所以AC2610TVC36210AVC2610(2)当企业的边际产量最大时,企业的边际成本最小。 对MC321210求导得 (MC)6120,即2 当2时,MC取得最小值。 所以 AC(2)2610=4121015172解:由边际成本函数积分得 成本函数 (a为常数) 又因为生产5单位产品时总成本是595即 595=53452500a 亦即 a70故所求总成本函数为:C34210070 平均成本函数为:AC 可变成本函数为: 平均可变成本函数为:3解:(1)由500050P得P1000.02 由AC得 TC600020Q利润为:0.02Q280Q60000.04Q800,此时Q2000,P1000.02200060 0.0220002802000600074000(2)如果单位产品征10元税收,则TC600020Q10Q 利润为: Q1750,P1000.02175065 六、思考题:1. 答:短期成本是指厂商在短期内进行生产经营的开支。由于短期内厂商只能调整部分生产要素,所以短期成本分为短期不变成本和短期可变成本。从要素投入量的不同角度,又可分为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和短期边际成本。(1)短期总成本曲线(STC):由不变成本(TFC)和可变成本(TVC)构成。不变成本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不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曲线;可变成本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产量为零,可变成本也为零,所以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总成本是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和,它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不变成本出发,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要等于不变成本。所以总成本曲线是一条从不变成本出发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2)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由平均不变成本(AFC)平均可变成本(AVC)构成。平均不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所以平均不变成本是一条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平均可变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所以平均可变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曲线;平均成本曲线也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曲线 (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随着产量的增加,先下降而后上升,所以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曲线。2.答: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S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N,在交点N上,SMC=SA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成本一直递增。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N点称为收支相抵点。如下图所示:C SMCSACN AVC MO Q短期边际成本曲线SMC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在交点M上,SMC=AVC,即边际成本等于平均可变成本。在相交之前,平均可变成本大于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一直递减;在相交之后,平均可变成本小于边际成本,平均可变成本一直递增。平均可变成本与边际成本相交的M点称为停止营业点。3. 答:短期总成本曲线不从原点出发,而是从固定成本出发,随着产量的变动而变动,是一条从固定成本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表明产量为零时,总成本也不为零,总成本最小也等于固定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是从原点出发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它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产量为零,总成本也为零。 长期总成本是生产扩张线上各点所表示的总成本。长期总成本曲线表示长期中与每一特定产量对应的最低成本点的轨迹。它由无数条短期总成本曲线与之相切,是短期总成本曲线的包络线。4. 答: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的切点的轨迹,是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线。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生产相应产量水平的最低平均成本。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一条先下降而后上升的U形曲线。所不同的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无论是下降还是上升都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