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思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9516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现状及思考内 容 提 要: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高度重视对本国国民,尤其是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但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转型期的到来,我国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学校、家庭教育缺失;社会氛围不浓;多元化冲击;教育手段单一,教育效果不佳等现状。为此,在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应加强政府的重视与引导;注意学校教育的方式;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注重社会教育的影响;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功能。关 键 词:青少年 爱国主义教育 思考自古以来,我国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积累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经验。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但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一些不容忽视的主客观因素又严峻地制约着爱国主义教育的进一步深入,尤其是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一定的缺失。一、故陵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现状为了了解我校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本人选择我校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问卷,经统计分析,情况不容乐观。在基本常识方面,有30%的学生不知道我国成立的日期;30%以上的学生不知道我国国歌的原名;在传统文化、历史知识方面,有近50%的学生不能准确列举出我国历史上的五位英雄;40%的学生不能准确说出我国的四大发明;25%的学生不知道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很多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不感兴趣,却对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表现出向往;近3成学生不知道卢沟桥事变是日本人的所为;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不知道圆明园是被英法联军所毁。在时事、国情知识方面。20%的学生不知道四川汶川地震的具体时间;30%左右的学生不知道香港回归的时间。同时,有20%以上的中小学生崇拜的偶像是李敏镐,周杰伦、范冰冰、SHE等娱乐明星;有近一半的学生崇尚国外影视片和商品等;有12%的学生渴望成为外国人。二、我国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氛围不浓一是爱国主义教育缺失现象严重。21世纪以来,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爱国主义教育却普遍淡漠。现在整个社会是政府抓经济、企业忙生产,学生忙升学,不能形成一个爱国主义教育的浓厚氛围,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就失去了坚实的社会基础。二是媒体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宣传不够。近年来,我国新闻媒体有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报道和宣传,如中央电视台曾开辟了永远的丰碑和红色记忆栏目,中央宣传部等六部委公布了百部爱国主义教育书籍和百部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地方的媒体也有一些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但总体来说,氛围不浓,或者说没有通过集中宣传和集中收看等营造出浓厚的氛围,收视、收看率不高,社会的关注度不够。(二)学校、家庭教育存在缺陷我国现阶段正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时期,但高考的指挥棒并没有很好地调整,白热化的优质教育竞争导致残酷的淘汰,考场变战场。高考、中考、中学、小学一片“火海”。从而不可避免地使得学校教育的德智失衡。有人说:中国当前家庭子女缺少的不是营养、金钱,也不是家庭的爱,而是缺少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面对激烈的竞争,我们无时无刻都在给孩子灌输:要好好学习,长大找个好工作。却很少有家长会灌输孩子:要好好学习,长大报效祖国。家长的心中想的是小家,而恰恰忽视了大家,没有祖国的大家哪有自己幸福的小家?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很多家长都知道岳母刺字的故事,但我们有多少家长对孩子进行过“精忠报国”的教育呢?(三)多元化冲击中小学生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由于我国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大,冲击着我国青少年传统价值观念。中小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念的形成期,处于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中,其判别是非的能力较低,在国外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很容易迷失。黄色暴力的影视片,奢靡的西方生活方式都影响着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上网、追星、追求时尚在青少年中普遍存在,这些现象值得关注。(四)教育手段单一,形式重于效果纵观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更多是灌输式的教育为主。不分年龄、不分层次,不管能不能接受,教育者单向灌输,学生被动接受,针对性不强。学校在课程设置上也没有将爱国主义教育一以贯之,课程断层现象严重,各门课程间的渗透也不够。爱国主义教育理论多,实践活动开展的少,爱国主义教育不能在心理上使学生产生共鸣,不能在点点滴滴中加以渗透,教育效果不明显。三、对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建议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既受到自身内在因素的制约,更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青少年正处于发展自我认知能力和获取社会认同的重要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和各种信息的冲击,对其施与什么样的教育,他们就有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针对青少年的身心特点,有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社会各个方面都应高度重视,具体对策如下:(一)加强政府的重视与引导政府的重视与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的引导。注重政策的可执行性、可操作性和持续性。要制订相关法律,保障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如修订和设立国家安全法、各机关及社会组织活动法等来确立爱国主义教育的法律地位。此外,对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也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加大改革力度,减少学生课业负担和升学压力,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接受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接受各种素质教育。二是组织保障。在全国应成立爱国主义教育指挥系统,各级地方也应有专门的爱国主义教育组织。三是经费上的保障。政府应拨出一定的经费专门用于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尤其是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上要投入大量经费(二)注重学校教育的方式1、通过渗透式教育,提高爱国主义知识的掌握学校是学生完成社会化、接受知识的重要场所,如何使学生能切实有效地掌握爱国主义知识,必须通过课堂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一是课本内容的渗透。在每门课程课文的选择和编排上要有连贯性,在课程与课程之间要有渗透性,如语文的教学可与历史的教学相对应等。如语文课上郎牙山五壮士,历史课正好对应讲抗日战争这段历史,地理课对应讲故事发生的地点,这样就有助于学生对历史背景的理解和地理知识的了解,也便于学生对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的理解,提高教育的效果。二是各门课程的及时渗透。这就需要老师在上课时能随时发现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通过相关知识的讲解使学生能融会贯通,掌握知识。三是在各种活动中的适时渗透。如通过升旗仪式,可灌输学生国旗、国歌的来历,有关国旗法的知识,升国旗、放国歌的礼仪知识等。今年是我国建国65周年,学校可组织一些纪念活动,同时及时灌输学生一些历史知识,如解放战争中有哪些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战役,有哪些重点烈士,本地区在渡江战役中牺牲了哪些烈士等等。2、通过针对性教育,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要针对不同的年龄层次来组织开展,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大学生年龄不同,心理的成长发展不同,接受的能力也不同,要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生的活动要生动活泼,寓教于乐;初中生与高中生可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大学生的教育就应侧重于实践和对理性的思考的引导。此外城乡的差别,针对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的差异性在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上也应有所不同。农村学生可能见识的世面少一些,所受到诱惑相对少一些,思想可能更单纯一些,可以结合课本知识,带孩子走出乡村,拓宽知识面。城市学生可以运用网络等多媒体手段来教育以及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形式。3、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对爱国主义知识靠单一的灌输,学生会觉得无趣和无味,往往不能取得好的效果。因此,还要有丰富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参与。在活动的开展上,我们可结合学生的兴趣,有针对性的组织活动,对学生兴趣不大的听演讲、专家讲座、社区服务等,也要加以变革和创新,如演讲和听专家讲座,我们应该在知识性、生动性和互动性上做文章,变单一的传授为授受双方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意识。在社区服务等实践性活动中,也要融入新的形式和内容,学生可能一提到社区服务,就是到社区去打扫卫生,擦牛皮癣,其实,社区服务有很多形式,我们可以与社区开展联谊活动、看望社区弱势群体、陪老人聊天、给残疾儿童讲故事、了解社区知识等,关键是要找一个契合点,使学生认为参与社区服务是一种光荣,更是一份社会责任。(三)注重家庭教育的作用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教育,对人的品格、情感和道德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影响。而且通过家庭教育所形成的思维能力、行为习惯等将会影响人的一生。家庭教育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一方面家长与子女间的亲情关系、子女对父母的依恋关系,使子女更容易理解、接受父母的教育,在感情上更容易产生共鸣,形成互相认同。另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使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往往更有针对性。选择更适合子女的方式、方法和内容来开展教育,才能更好地提高教育的有效性。而很多家长恰恰是忽视了自己的教育作用,认为只要把学生送到学校有老师管理就行了,教育是学校的事,孩子的生活是家庭的事。许多家长把孩子的生活料理的妥妥当当,却从来不知道给孩子灌输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知识,更有些家长把社会上一些不健康的思想和生活方式带回家,给孩子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孩子的榜样,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成长。南宋爱国将领岳飞这所以能有报效祖国的豪情,离不开母亲从小的教育和熏陶。此外父母还应该注意自己的及时引导作用。孩子与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最长,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对孩子的影响,会不自觉地表露在其言行上,父母要及时引导,帮助孩子明辨是非。随时随地,加强孩子思想品德的培养,这是家庭教育的优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互相配合,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四)注重社会教育的影响个体成长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行社会化的过程,青少年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社会的影响对其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加强社会教育,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教育氛围,意义重大。1、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一方面要发挥新闻媒体的传播作用,传播历史文化知识、及时传播爱国主义教育的信息,播放爱国主义教育影片,编辑爱国主义教育书刊,宣传爱国英雄、先进典型,宣扬传统美德等,通过集中的、大密度的宣传,主导青少年的意识形态。二是政府、学校、单位、公共场所等要悬挂国旗,要开展挂国旗、唱国歌仪式,开展经常性的国旗、国歌、国徽教育,让爱国主义的情怀时时激荡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三是通过公益广告、展览、街头雕塑等强化社会爱国主义教育的氛围。2、净化社会环境目前,许多成人爱国情感不高,社会上一些负面的、消极的、不健康的东西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如个人利已主义思想、贪图享受的思想、贪污腐败现象、铺张浪费现象、诚信缺失现象以及离婚率居高不下等一系列不良的思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影响着青少年爱国主义意识的形成。许多孩子追求国外发达国家的生活方式,迷恋明星、网络成瘾、逃学、暴力、少年犯罪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不能不令我们关注,净化社会环境势在必行。在舆论宣传上要正确引导青少年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辨别是非标准,正确对待社会上的不良现象,培养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参考书目及文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