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第五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五四制)3月双周检测试卷B卷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9429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6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第五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五四制)3月双周检测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沪教版第五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五四制)3月双周检测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沪教版第五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五四制)3月双周检测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27 页 沪教版第五十一中学 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地理 五四制 3 月双周检测 试卷 B 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选择题 共 44 题 共 126 分 1 2 分 读图 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A 西高东低 呈平缓下降趋势 B 西高东低 呈阶梯状分布 C 东高西低 呈平缓下降趋势 D 东高西低 呈阶梯状分布 2 2 分 南方地区水热条件优越 食材丰富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 挑出一种不产自南方地区的食材 A 莲藕 B 竹笋 C 椰子 D 哈密瓜 3 4 分 近几年来 某城市中 小学对部分教材推行课本循环使用 每年就可以少订课本 10 万多 册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第 2 页 共 27 页 1 课本的循环使用 对下列哪种资源具有直接的保护作用 A 煤炭资源 B 森林资源 C 土地资源 D 石油资源 2 这种资源主要分布在图中的 A B C D 4 4 分 下图为沿 106 5 E 的我国局部地形剖面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甲地形区是 第 3 页 共 27 页 A 华北平原 B 四川盆地 C 渭河平原 D 长江中下游平原 2 秦岭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其地理意义表现在 A 为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B 为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区 C 是长江水系和淮河水系的分界线 D 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5 2 分 读 我国四大区域图 如图 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别以小麦 水稻为主 造成这种差 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热量 B 降水 C 土壤 D 光照 6 8 分 2011 丰南区 读如图 中国地理区域图 完成下题 第 4 页 共 27 页 1 在甲 乙 丙 丁四区域中 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是 A 甲地区 B 乙地区 C 丙地区 D 丁地区 2 丁地区丰富的新能源是 A 水能 风能 B 太阳能 地热能 C 生物能 核能 D 天然气 石油 3 2010 年 4 月 14 日 青海省玉树发生地震 给当地造成巨大的损失 该省位于图中的 A 甲地区 B 乙地区 C 丙地区 D 丁地区 4 古诗 小桥 流水 人家 描述的是图中哪个区域的景观 A 甲地区 第 5 页 共 27 页 B 乙地区 C 丙地区 D 丁地区 7 2 分 关于秦岭 淮河一线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我国 4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B 我国 0 等温线 C 我国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 我国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8 2 分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从东西半球看 我国位于西半球 B 位于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岸 海陆兼备 C 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和北寒带 没有热带 D 从南 北半球看 我国位于南半球 9 12 分 读我国局部区域等高线示意图 回答下题 1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是我国地形的重要特征 河流 的名称是 A 长江 第 6 页 共 27 页 B 黄河 C 亚马孙河 D 珠江 2 地形类型复杂多样是我国地形的重要特征 河流 的名称是 A 长江 B 黄河 C 亚马孙河 D 珠江 3 图中 100 E 以东 120 E 以西 40 N 以北的我国范围内最主要地形区的特征是 A 等高线密集 所以地形陡峭 B 等高线密集 所以地形坦荡 起伏小 C 等高线稀疏 所以地势平坦 起伏和缓 D 等高线稀疏 所以地表崎岖不平 起伏大 4 图中 100 E 以东 120 E 以西 40 N 以北的我国范围内最主要地形区的特征是 A 等高线密集 所以地形陡峭 B 等高线密集 所以地形坦荡 起伏小 C 等高线稀疏 所以地势平坦 起伏和缓 D 等高线稀疏 所以地表崎岖不平 起伏大 5 地区出现大面积的沙漠 主要是因为 A 靠近祁连山 山上冰雪少 B 农业 工业发达 用水量大 导致地表缺水 第 7 页 共 27 页 C 距离海洋远 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 D 黄河水量小 灌溉水源少 6 地区出现大面积的沙漠 主要是因为 A 靠近祁连山 山上冰雪少 B 农业 工业发达 用水量大 导致地表缺水 C 距离海洋远 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 D 黄河水量小 灌溉水源少 10 2 分 下列关于右图中四大地理区域民族风情的叙述 错误的是 A A 地区有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B B 地区举办火把节 C C 地区过年时家家户户包饺子 D D 地区蒙古族人们常在夏秋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 11 2 分 下列关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环境描述不可信的是 A 北方地区的 暖房子 改造工程能推动当地的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 B 南方地区热量充足 降水丰沛 不存在环境保护问题 第 8 页 共 27 页 C 西北地区干旱缺水 草场退化严重 土地沙漠化面积在扩大 D 青藏地区有许多珍稀动物 但自然环境严酷 草场退化 生态脆弱 12 2 分 下列四位同学对家乡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我家在东北平原 这里热量充足 农作物一年两熟 B 我家在华北平原 这里黑土肥沃 盛产小麦 C 我家在长江中下游平原 这里河湖密布 莲藕是常见的食材 D 我家在黄土高原 这里地形平坦 适宜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13 2 分 东北地区属于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14 2 分 关于东北地区的人口和民族 不正确的是 A 人口分布不均匀 B 平原地区多 山区少 C 东部多 西部少 D 满族是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 15 2 分 北方地区植被类型 A 热带雨林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 温带落叶阔叶林 第 9 页 共 27 页 D 针叶林 16 2 分 下列地区被列入国际湿地保护名录的是 A 松嫩平原 B 三江平原 C 辽河平原 D 江汉平原 17 2 分 农作物的种植受气候 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综合影响 我国东北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气候温和湿润 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 A 水稻 玉米 春小麦 B 水稻 玉米 冬小麦 C 茶叶 玉米 高粱 D 甜菜 玉米 茶叶 18 2 分 不属于东北三省农业发展有利条件的是 A 地势平坦 B 土壤肥沃 C 人口稀少 D 雨热同期 19 6 分 读 黄河于流舍沙量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第 10 页 共 27 页 1 黄河含沙量增加最多的河段是 A 源头 B 上游 C 中游 D 下游 2 黄河泥沙主要来源于 A 青藏高原 B 黄土高原 C 太行山脉 D 华北平原 3 黄河泥沙的主要危害在于 A 在上游沉积 塑造 出宁夏平原 B 在下游沉积 塑造 出华北平原 C 在上游沉积 提高河床 造成泛滥 D 在下游沉积 提高河床 造成泛滥 20 2 分 有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原因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森林遭到破坏 地表植被稀疏 B 黄土结构疏松 且许多物质易溶于水 C 本区降水过于集中 且多暴雨 D 本区水土流失严重与人类生产活动无关 21 4 分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图 回答问题 第 11 页 共 27 页 1 关于图中甲 乙 丙 丁四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地降水较少 气温日较差大 灌溉农业发达 B 乙地农业发展要加强水利设施的建设 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 C 丙地地质构造为地堑 D 丁地的主要植被类型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 图中阴影区 A 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 B 主要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 C 发展方向主要是陡坡开荒 D 应大力发展采矿业 22 2 分 下列是有关北京城市职能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北京是我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和国际交往中心城市 B 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城市 C 北京是我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城市和对外交往城市 D 北京是我国北方地区经济中心和旅游中心城市 23 2 分 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因素不包括 第 12 页 共 27 页 A 气候湿热 B 水田集中连片 C 水热条件优越 D 地形以平原为主 24 2 分 下列不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范围的是 A 上海市 B 安徽省的东部 C 浙江省北部 D 江苏省南部 25 2 分 下列城市中 不属于 长江沿江汽车工业走廊 的是 A 上海市 B 南京市 C 武汉市 D 攀枝花市 26 4 分 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第 13 页 共 27 页 1 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城市是 A B C D 2 铁路线甲是 A 京沪线 B 陇海线 C 沪昆线 D 京广线 27 2 分 新华网北京 2015 年 2 月 1 日电 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 2015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融 合一二三产业 涵盖生态 文化 历史等内容的乡村旅游 做了前所未有的浓墨重彩的描摹 文件提出 要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 地域 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打造形式多样 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 闲产品 全面向全球 推广 美丽中国 下列有关 美丽中国 的景观图片中 反映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第 14 页 共 27 页 A B C D 28 2 分 下列有关澳门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澳门与深圳相邻 B 澳门是人多地狭的地区 C 澳门旅游业比较落后 D 澳门全部位于海上 29 2 分 香港是 A 世界著名的博彩旅游中心 B 世界著名的转口贸易中心 第 15 页 共 27 页 C 亚洲的天然植物园 D 我国东南海上的明珠 30 2 分 香港的地形以 为主 A 高原 B 山地 C 低山丘陵 D 平原 31 2 分 目前 香港 80 以上的工业转移到祖国大陆 主要原因是 A 香港拥有丰富的资金 技术 人才和管理经验 B 祖国内地自然资源 劳动力资源丰富且低廉 C 香港地广人稀 劳动力资源不足 D 祖国内地地形复杂 气候多样 32 4 分 读我国台湾岛地形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台湾省农业区或景点与序号代表的地区 搭配正确的是 A 位于热带的甘蔗种植园 B 群山环饱的日月潭 第 16 页 共 27 页 C 稻田连片的大米仓 D 回归线上的茂密林海 2 对台湾省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A 地震 B 寒潮 C 台风 D 干旱 33 6 分 读台湾铁路 城市和物产分布图 回答问题 1 台湾属于热带 亚热带气候 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纬度位置 经度位置 森林分布 农产品种类 A B C 第 17 页 共 27 页 D 2 根据图中信息 有人推断台湾西部是平原 东部是山地 图中支撑这一结论的信息是 A 农产品 森林的分布 B 城市 矿产的分布 C 矿产 铁路的分布 D 农产品 铁路的分布 3 根据台湾的位置 地形和我国季风的风向 可以推断台湾降水丰富的地区应该在 A 东部地区 B 南部地区 C 西部地区 D 北部地区 34 2 分 下列关于香港与台湾的经济特点 叙述正确的是 A 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B 都属于加工贸易型经济 C 香港是转口贸易型经济 台湾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D 台湾是转口贸易型经济 香港是出口导向型经济 35 4 分 下图为 台湾省示意图 回答下面小题 第 18 页 共 27 页 1 下列关于台湾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图中与台湾省隔海相望的是广东省 B 台湾岛的平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C 台湾的经济类型与日本类似 D 台湾是世界著名的金融中心之一 2 台湾的瓜果大量在大陆北方城市的商场出现 下列水果不可能来自台湾的是 A 香蕉 B 柑橘 C 菠萝 D 哈密瓜 36 2 分 西北地区自然景观自东向西依次大致呈现为 A 荒漠 草原 荒漠草原 B 草原 荒漠 荒漠草原 C 荒漠草原 草原 荒漠 D 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37 2 分 对于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第 19 页 共 27 页 A 西北地区的地形以山地为主 B 塔里木河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 它位于准噶尔盆地 C 灌溉农业是本区特色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被誉为 塞外江南 D 西北地区瓜果极为香甜 是因为该地区土壤肥沃 降水充足 38 4 分 塔里木盆地这片看似干旱荒凉的土地却有着无限的生机 读下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塔里木盆地边缘的绿洲是我国优质棉花的主产区之一 当地棉花生产的有利条件是 A 夏季晴天多 光照强 B 劳动力充足 C 夏季高温多雨 D 引黄河水灌溉 2 图中和田周围的绿洲 其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 昆仑山冰雪融水 B 祁连山冰雪融水 C 天山冰雪融水 D 阿尔泰山冰雪融水 39 2 分 塔里木盆地石油资源丰富 与其有关的工程项目能实现 东西部双赢 战略的是 第 20 页 共 27 页 A 西气东输 工程 B 西电东输 工程 C 西水东输 工程 D 西果东输 工程 40 2 分 如图为 我国某地区气候图 该气候最有可能分布在 A 西北地区 B 北方地区 C 南方地区 D 青藏地区 41 2 分 青藏地区因地势高耸而成为一个独特的地区 青藏地区平均海拔在 4000 米以上 有 世 界屋脊 之称 许多山峰终年积雪 冰川广 但部分地区也有种植业分布 青藏地区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 A 藏北高原 B 昆仑山区 C 柴达木盆地 D 湟水谷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地 42 2 分 这里有湛蓝的天空 绵延的雪山 无边的草原 成群的牦牛 虔诚的喇嘛 同时这里也 是我国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 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分布在 A 肥沃的冲积平原 第 21 页 共 27 页 B 山间盆地 C 水源较好的绿洲地区 D 海拔较低的河谷地带 43 2 分 三江源地区的气候属于 A 高原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大陆气候 44 2 分 云南成为我国对外联系的 桥头堡 是因为 A 濒临印度洋和太平洋 海运便利 B 南回归线穿过南部 地处低纬度 C 临省众多 东临四川和西藏 D 临近东南亚和南亚 邻国多 二 非选择题 共 1 题 共 6 分 45 6 分 读台湾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海 A 是 海峡 B 是 2 台湾岛隔 B 海峡与祖国大陆的 C 省相望 第 22 页 共 27 页 3 省会 是 4 台湾省因盛产甘蔗被誉为 5 台湾的工业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部 因为这里是平原 地势地平 交通便利 第 23 页 共 27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44 题 共 126 分 1 1 2 1 3 1 3 2 4 1 4 2 5 1 6 1 6 2 6 3 6 4 7 1 8 1 9 1 9 2 第 24 页 共 27 页 9 3 9 4 9 5 9 6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17 1 18 1 19 1 19 2 19 3 20 1 第 25 页 共 27 页 21 1 21 2 22 1 23 1 24 1 25 1 26 1 26 2 27 1 28 1 29 1 30 1 31 1 32 1 32 2 33 1 33 2 第 26 页 共 27 页 33 3 34 1 35 1 35 2 36 1 37 1 38 1 38 2 39 1 40 1 41 1 42 1 43 1 44 1 二 非选择题 共 1 题 共 6 分 45 1 第 27 页 共 27 页 45 2 45 3 45 4 45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