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市发展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9194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德市发展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建德市发展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建德市发展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纲:工业化发展(新化)、旅游发展(新叶)、交通运输便捷、特色介绍:五水共治 建德市发展调查报告 建德市位于浙江西部钱塘江中游,东通杭州,西达黄山,南连金(华)衢(州),新安江、富春江、兰江在境内交汇,杭新景高速公路和320、330两条国道贯穿境内,铁路有金(华)(千岛湖)支线,还有一座旅游机场,拥有水、陆、空立体交通网,距省城杭州仅有一个小时的路程(公路),是当代中国最发达的经济协作区上海上海长三角城市群的外围县市之一。 建德历史悠久,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条件良好。改革开放以来,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具有本地特色和本地优势的第一、二、三产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2年,建德市跻身中国综合竞争力200强城市行列。 矿产资源、水资源、旅游资源是建德三大优势资源。 截至2008年,境内已发现矿产资源种类30种,已知矿床、矿点53处;查明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种17个,矿产地55处,主要矿藏有石灰岩、白云岩、大理石、花岗岩、石煤、铜、铁等,均有开采价值。其中,石灰岩储量、矿石质量在省内均名列前茅,查明总量为143亿吨,开发利用前景广阔。 以新安江、兰江、富春江和寿昌江为骨干形成密布市境的水系网,水域宽广,适宜发展水产养殖业。境内有鱼类131种,其中,西伯利亚鲟、太平洋鲑、金鳟、秋大马哈鱼、香鱼等为名贵鱼类,经济价值高。淡水资源丰富,全市水资源总量18.58亿立方米。因新安江水电站坝体截流,形成一个常年蓄水102.7亿立方米的新安江水库(千岛湖);自坝体而下约10余公里,水体清澈见底,为二类水质,是杭州市饮用水的主要水源。同时,全市各山区沟谷落差大,水能蕴藏丰富,小水电开发潜力大。 建德山川秀丽、地处黄山至两江一湖(新安江、富春江、西湖)中段,旅游资源丰富,是国家首批公布的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新安江水电站建成后,在下游形成了冬暖夏凉的小气候,使县城新安江成为江南著名的避暑胜地和旅游休闲城市。 建德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作物生长,是联合国粮农组织协助建立的全国10个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市)之一。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桑蚕、柑橘、莲子、草莓等,是中国草莓之乡,全国茶叶重点生产县之一,浙江省柑橘、板栗、生漆重点产区。 已查明森林树种700余种,药用植物(含森林树种)700余种。有野生动物140多种,其中44种动植物属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2004年全市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调查,全市土地总面积23.15万公顷,其中耕地2.53万公顷,占10.92%;林地15.92万公顷,占68.79%;立木蓄积量40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5.4%,为全国首批9个绿化模范城市。 截至2008年,全市现价工农业总产值40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28.74亿元,农业总产值28.70亿元,分别比1978年增长了264倍和59倍。生产总值162.27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31706元;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了第一产业,迈出了向以第三产业为主要经济增长方式的现代经济转变的第一步。全市财政总收入达到19.41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65倍。城乡居民经济增长迅猛,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38.1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68元,是1986年(最早统计年份)886.62元的22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8032元,是1978年农村集体人均分配收入94.44元的85倍,人民生活得到巨大的改善。 改革开放30年,是建德经济突飞猛进的30年,是建德进入全面、快速发展的30年。建德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实现了从农业县到工业市的转变,并使建德在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建德成为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综合竞争力200强城市、浙江省文明城市、浙江省十大旅游休闲城市。 工业经济助辉煌 建德历史上是农业县,八山一水一分田,虽然自然资源丰富,但经济并不发达, 主要依靠农业,是典型的传统农业经济,人们尤其是广大农村群众的生活长期处于贫困状态,旧时有“松明当灯照,蓑衣当棉袄,辣椒当油炒,苦叶菜吃到老”的名谣,非常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生活状况。即便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建德仍然戴着“缺粮”“缺油”两顶帽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建德逐步确立了工业兴市的发展战略,以发展工业经济为龙头,全面提高经济质量。特别是1992年建德撤县设市以来,逐步完成对工业企业的改制,并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一批大中型企业,同时积极培育本地规模企业,建设了一批特色工业基地,工业经济总量迅速壮大。在农村,普遍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益的种植业、养殖业,发展生态农业,打响了一批具有建德地方特色的农业品牌。在商业贸易方面,采用多种优惠政策,扶持、鼓励大型商业贸易企业如超市、连锁店等入户建德,并对农村集镇贸易市场进行提升改造,活跃了城乡贸易。 进入21世纪后,全市工业、农业、旅游商贸经济进入新的全面发展时期,尤其是2002年至2012年,通过实施“工业经济三年翻一番、效益农业三年新突破”等发展战略,成功实现工农业总产值从100亿元到200亿元,从200亿元到450亿元的大跨越,经济总量得到飞跃性的扩张,经济结构也得到较大改善,逐渐形成了具有建德地方特色的经济结构。 经过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建德工业已经形成八大行业:医药化工、水泥建材、纺织服装、电子电器、五金工具、食品饮料、金属加工、轻工机械。这八大行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成为“顶天立地”经济。近年来,建德在发展“顶天立地”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铺天盖地”经济,也就是以来料加工业为主的老百姓经济,虽然这类经济规模相对较小,但它却是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捷径,有效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目前,这两大类型工业经济,沿320国道、杭新景高速公路两侧和三江(新安江、富春江、兰江)两岸,已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块状工业产业带。而正是这样的块状分布,有效地发挥了基础配套、信息集中、龙头带动、集小成大的优势,增强了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使土地、市场、人才等资源得到合理利用,确保了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建德工业的航母新安化工 1991年,在省、建德县两级政府的支持下,以建德化工厂、建德农药厂为主体,组建了新安化工集团,这是浙江省第一家化工企业集团。新安化工集团的成立,改变了建德农药化工企业成品分散、各自经营的局面,揭开了建德化工行业发展崭新的一页。 1993年,新安化工集团改制为大型股份制企业,从而实现了由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的成功转型,激发了企业活力,企业得以迅速发展。2001年,新安化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成为建德市第一家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家上市公司。2004年以来,连续被中国石油化工协会、国家统计局评为中国农药制造业效益十佳之首,并跻身于中国1000家最大企业行列。2007年6月,在福布斯中国上市公司25强排行榜上,新安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名列第五位,成为国际同行中的知名企业。 短短的24年时间,新安化工就创造了如此令人惊叹的成就,这是与该公司坚持在不断创新中发展的战略分不开的。 山水画廊扬美名 建德因有新安江而自豪,新安江因有锦峰绣岭而闻名遐迩。所以,古有“严陵八景”(二字成江、三墩毓秀、七里扬帆、八面层峦、双塔凌云、千峰古树、九井储清、双台垂钓),今有“新安十景”(双塔凌云、七里扬帆、桐谷浮翠、紫金锁澜、白沙奇雾、灵溪洞天、严陵问古、胥江野渡、葫芦飞瀑、慈岩悬楼)之称。这些景观,曾令历代文人墨客为之折腰。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家喻户晓;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写尽了富春江七里泷两岸的无限风光。 现在,建德已形成了以市政府所在地新安江城为中心的东、南、西三条旅游线。东线以富春江小三峡景区为中心,有“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之妙趣;南线有灵溪洞天、大慈岩、十里荷花、新叶古民居,其中灵溪洞的“东海龙宫”、大慈岩的“中国最大天然立佛”等景观世所罕见。始建于南宋的新叶古民居堪称“露天古建筑博物馆”,西线由新安江水电站、千岛湖好运岛、新安江龙舟漂游、情人谷、九姓渔民水上婚礼等景点和旅游项目组成,而新安江成又以“风凉、雾奇、水清”三绝闻名于世,被称为“清凉世界”,是夏日纳凉的绝好去处。2008年,新安江荣获“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名城”称号。2010年,建德市再度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流的旅游资源和良好的旅游接待环境,与苏州、宜春、宁波等城市一起荣获“中国最佳旅游休闲胜地”称号。 遗世独立的旧梦新叶 新叶古村,位于建德南部、玉华山脚的古村,约在宋末元初形成村落,是浙江省内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血缘聚落建筑群之一,现存的500多幢民居中有明清古建筑230多幢。它曾被清华大学建筑系的专家教授誉为中国最大明清古民居建筑露天博物馆。如今古巷、古祠、古塔保存完好,被誉为 “中国乡土建筑的典范”、“中国东南部最典型的农耕村落”。 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的古村,是一幅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无意间遗落下来的历史画卷,是一处令现代人流连的世外桃源。走进新叶村,让人感觉到现代社会少有的自然和恬静。火遍大江南北的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便曾在此地取景拍摄,这个江南水乡的温婉古镇着实给全国的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便捷交通助腾飞 建德经济所取得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交通建设的巨大发展。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公路交通方面,先后实施了320国道改造、三江联通工程建设、杭新景高速建设、康庄工程建设,目前,全市有公路总里程1588公里,其中等级公路1572公里,高速公路83公里,全市实现村村通公路。 1996年开始实施的三江联通工程,建成横跨新安江的梅城严州大桥、三都大桥,使自古以来被新安江隔断两岸的建德东部人民,结束了必须依靠轮船摆渡的历史,建德与兰溪、义务、浦江等县市的公路交通得以畅通无阻;而正在建设的横跨兰江的麻车大桥,也将进一步改善目前的交通条件。三江联通工程收到了建德人民的高度赞誉。 20032006年,实施康庄工程,国家投资3.5亿元,建成通村公路及村级道路364条750.4公里,30万山区农民告别机耕路。 2005年12月26日,是建德交通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特殊日子,这一天,杭新景高速公路杭州建德段胜利通车,建德人民第一次可以在家乡的高速公路纵情狂奔。从此,建德至杭州经高速公路只需1小时,到上海也只需4个小时。建德从杭州的郊县变成了郊区,到杭州工作,在建德安家的梦想,对许多人来说已经成为现实。高速公路建成给建德带来了觉得经济发展机遇,建德市委、市政府把它视作继新安江电站建设之后的第二次大发展机会,围绕高速公路进行了新一轮经济发展的谋篇布局。 在铁路交通方面,完善了原有的金华至千岛湖支线,提高了交通运输能力。2006年,还建成了千岛湖通用机场,机场具备起降运5型飞机的能力,除承担森林防火、飞机播种、病虫害防治及医疗紧急施救等任务外,还开展空中游览等业务。 五水共治美河山 2014年1月25日,建德市“五水共治”三年行动方案出台。治污水,新增截污纳管115公里,城镇截污纳管基本覆盖,城市饮用水源达标率100%,乡镇饮用水源达标率90%以上。防洪水,5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精品河道7条68公里,完成中心镇、中心村重点河段堤防建设60公里。排涝水,20年一遇防涝标准,布局实施新安江主城区、梅城等重点强排工程。保供水,新安江供水管网延伸工程38.75公里,受益20个村2.17万人以上;农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受益61个行政村5.3万人以上。其中梅城镇两城建设、堤坝加固、两湖整治、民生改善、管网改造“五水共治”投资1.79亿元;三年规划两年实施,莲花镇打造精品莲花溪、精品06省道、精品新农村、精品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生态环境先行区 “五水共治”是建德呵护西部生态屏障、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的突破口,只有建设好绿水青山,才能创造更多的金山银山。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以后,党中央坚决地摈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把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建德的各项事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勤劳智慧的建德人民将围绕着“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起乡愁”的主题,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