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健康-《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9170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与健康-《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与健康-《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与健康-《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60348课程名称:环境与健康英文名称:Environment and Health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 时:18学分:1.0适用对象: 全院各专业各年级考核方式:考查先修课程:无二、课程简介环境与健康是一门跨环境科学、医学、生物学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应用环境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系统地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影响。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本课程属于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如何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促进健康,从而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一) 目的与要求1. 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2. 了解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3. 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4. 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原理。5. 熟悉环境健康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二) 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人与环境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健康效应;环境与健康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的构成和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在了解人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熟悉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对健康的危害;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 第二节1 主要内容: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原理;环境健康科学基本研究方法。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敏感人群、环境因因素的联合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健康影响的类型(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敏性、三致作用);流行病学方法和毒理学方法。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悉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等基本原理概念的含义;掌握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特征;掌握流行病学方法和毒理学方法的基本原理,熟悉如何运用这两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三) 课后练习 试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主要采用老师讲授的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第二章 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一)目的与要求i. 了解大气环境的构成及运动;ii. 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iii. 熟悉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大气环境的结构与运动;大气污染;极端天气对健康的影响。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大气的组分(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大气污染物)与各成分的作用;大气圈的垂直结构(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逸散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污染及其来源。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大气的组成、垂直结构及其对人类活动的意义和影响;掌握大气中主要的污染源、主要的污染物及影响其浓度的因素。 第二节1. 主要内容:常见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大气中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一氧化碳、铅、氟、多环芳烃、二噁英等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悉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颗粒物、光化学烟雾、二氧化硫、汽车尾气)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了解大气中其它污染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多环芳烃、二噁英)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三)课后练习 试述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可从一个方面进行论述)(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主要采用老师讲授的方法,并辅以具体的实例和学生讨论。第三章 水环境与人体健康(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水环境的构成及水资源状况; 2. 熟悉水质性状评价指标。3. 掌握水体中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4. 熟悉水体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健康的危害。5. 掌握饮水卫生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二)教学内容第一节1. 主要内容:水体;地球上水资源分布及其循环;水体污染;水质的性状和评价指标。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水体的构成;水体的分类;水的循环;全球淡水资源分布与利用;水污染的性质(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水污染的来源;水质性状和评价指标(物理性指标、化学性指标、生物性指标)。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水体的构成及其与生命活动的关系;了解全球及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和目前人类所面临的水环境问题;掌握水体污染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熟悉水质性状和评价指标及其卫生学意义。 第二节1. 主要内容: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物理性污染物、化学性污染物。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水体中物理性污染物(热污染、放射性污染)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水体中化学性污染物(卤烃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苯类化合物、氰化物、多环芳烃类、汞、砷)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悉水体中物理性污染与化学性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三节1. 主要内容:水体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生物性污染物;饮水卫生问题。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水体中生物性污染物(霍乱、沙门氏菌属、原生动物污染、病毒类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饮水与健康的关系;当今的饮水问题。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悉水体中生物性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掌握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和当今所面临的饮水问题。(三)课后练习试述水环境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可从一个方面进行论述)(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主要采用老师讲授的方法,并辅以具体的实例和学生讨论。第四章 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土壤环境的组成及其功能。2. 掌握土壤污染的来源、类型及其特点。3. 熟悉土壤中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4. 掌握农业环境的污染及其改良、保护措施。(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土壤环境;土壤污染。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的组成(机械组成、化学组成);土壤环境的功能;土壤卫生;土壤污染及其来源;土壤污染的类型及特点。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土壤环境的组成及其功能;掌握土壤污染的来源、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节1. 主要内容: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重金属污染、农药污染。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中重金属、农药污染的来源、迁移转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预防措施。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悉土壤中重金属、农药污染的来源、迁移转化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第三节1. 主要内容:土壤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生物污染、放射性污染;农业环境的污染及土壤环境的改良与保护。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土壤中生物、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机农药、无机食品、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悉土壤中生物、放射性污染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掌握农业环境的污染及其改良、保护措施;了解有机农业的基本理论。(三)课后练习试述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可从一个方面进行论述)(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主要采用老师讲授的方法,并辅以具体的实例和学生讨论。第五章 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一)目的与要求1. 了解居住区生态环境组成。2. 掌握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和主要污染物。3. 熟悉室内主要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居住区生态环境;健康住宅;室内空气的来源和主要污染物。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居住区的自然环境;居住区的选择;居住区的布置;健康住宅的含义及其评估指标;室内环境的卫生特点;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和主要污染物。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居住区生态环境组成;熟悉健康住宅的含义及其评估指标;掌握室内空气污染来源和主要污染物。 第二节1. 主要内容: 室内装饰污染对健康的危害;室内燃烧污染对健康的危害;不良建筑综合症。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室内装饰污染物(甲醛、挥发性有机物、氡及其子体、氨气)、燃烧污染物(一氧化碳、烟草烟气、碳氢化合物、硫化物、氮氧化物)的来源及其对健康的危害;不良建筑综合症的概念及其危险因素。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悉室内装饰、燃烧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健康的危害;了解不良建筑综合症的相关内容。(三)课后练习查阅相关资料,给出一些消除室内污染的方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主要采用老师讲授的方法,并辅以具体的实例和学生讨论。第六章 环境物理因素与健康(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环境物理因素的定义、分类和来源。2. 熟悉环境物理因素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对人体的影响。3.了解环境物理因素危害的预防方法。(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非电离辐射(紫外辐射、红外辐射、可见光、电磁辐射)的来源、生物学效应及其对人体的影响;电离辐射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损害。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悉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措施。 第二节1. 主要内容:磁场与低频电磁波;微小气候;天气与气候。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由极低频电磁波产生的极低频电磁场的生物学效应及其对机体健康的影响;微小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其卫生要求;天气与气候对健康的影响及气候适应。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悉低频电磁波的来源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和防护措施;了解微小气候、天气和气候对人体的影响。(三)课后练习 结合自身的环境谈谈周围有那些影响人体健康的物理因素并给出一些预防的办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主要采用老师讲授的方法,并辅以具体的实例和学生讨论。第七章 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一)目的与要求a) 了解人体中主要的微量元素种类及其生物学效应。2. 熟悉生物地球化学疾病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方法。(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人体中主要的微量元素及其生物学效应。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人体中主要的微量元素种类及其分布;微量元素的生物学效应;微量元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生物地球化学疾病的定义及特征。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人体中主要的微量元素种类;熟悉微量元素和健康、疾病的关系。掌握生物地球化学疾病的相关内容。 第二节1. 主要内容:生物地球化学疾病-地方性氟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氟、碘和硒及生理作用;地方性氟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的成因及危害、预防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氟、碘和硒及生理作用;熟悉地方性氟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克山病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方法。(三)课后练习 无。(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主要采用老师讲授的方法,并辅以具体的实例和学生讨论。第八章 环境影响医学评价(一)目的与要求1. 熟悉环境医学评价的目的、内容和方法。2. 熟悉环境医学评价的基本步骤。3.了解常用的环境医学评价的方法及其应用。(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环境影响评价。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意义;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操作程序。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 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意义;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和程序。 第二节1. 主要内容: 环境影响医学评价。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影响医学评价的目的、意义;环境影响医学评价的方法。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影响医学评价的目的、意义;熟悉环境影响医学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应用。(三)课后练习 说明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影响医学评价的基本内容、方法。(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主要采用老师讲授的方法,并辅以具体的实例和学生讨论。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教学环节教学时数课程内容讲课习题课讨论课实验其他教学环节小计第一章2第二章2第三章3第四章3第五章2第六章2第七章2第八章2合计18六、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1 陈学敏 主编.环境卫生学.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 徐顺清 主编. 环境健康科学.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3 谭见安 主编. 地球环境与健康.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七、其他说明 大纲修订人:张磊 修订日期:2007.4大纲审定人: 周康群 审定日期:2007.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