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B卷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91575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沪教版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沪教版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6 页 沪教版第六中学 2019 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B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选择题 共 25题 共 72分 1 2 分 南朝 西洲曲 中说 采莲南塘秋 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 莲子清如水 你认为 这符合对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 的农村生活场景的描写 A 南方地区 B 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2 2 分 2017八上 南充期中 以下各线与 秦岭 淮河 一线大致相吻合的是 A 7月 0 等温线 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 亚热带和热带的分界线 3 2 分 下列地区不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 东北平原 B 黄土高原 C 四川盆地 D 华北平原 4 2 分 阳春三月 古田会议会址前成片金灿灿的油菜花烂漫盛开 如织的游客陶醉在花海柔情 的红色圣地中 此情此景位于龙岩市的 第 2 页 共 16 页 A 上杭县 B 新罗区 C 连城县 D 漳平市 5 2 分 关于北方居民传统生活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以面食为主 B 冬季注意防寒 保暖 C 爱好溜冰 D 喜吃粽子 喜听越剧 黄梅戏 6 2 分 五种地形交错分布的地区是 A 北方地区 B 南方地区 C 西北地区 D 青藏地区 7 2 分 我国国土辽阔 区域差异大 读东北三省和青藏地区图 完成下题 图中阴影区域 分别是松嫩平原和三江源地区 下列关于 说法正确的是 A 区域中分布着大面积的黑土地 沃野千里 B 区域被誉为 中华水塔 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第 3 页 共 16 页 C 区域种植的农作物因为生长时间较短 各种养分积累多 D 区域是长江 黄河 雅鲁藏布江上游最主要的水源涵养区 8 2 分 2016八下 渭源月考 下列属于我国北方邻国的是 A 日本 B 巴西 C 蒙古 D 加拿大 9 4 分 2019七上 垦利期中 绿水青山看中国 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台大型演播室益智 类文化节目 节目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身 以山 水 林 田 湖 生命为载体 展现人地关系 感念乡 土 乡情 乡愁 节目紧扣时代主题 展现美丽中国 生态中国 文化中国 其中一个环节是 猜猜我在 哪儿 1 小亮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家乡的 我的家乡在石灰岩分布地区 那儿山美 溶洞多 水秀 江 青水碧 四季如春 小亮的家乡所属的地形区与温度带正确的组合是 A 青藏高原 高原气候 B 云贵高原 亚热带 C 黄土高原 暖温带 D 东北平原 中温带 2 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宜生长的地方 主要原因是气候复杂多样 B 我国季风气候显著 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C 夏季普遍高温 全国最热的地方在海南岛 D 季风的影响是导致降水的时空分配不均的主要原因 第 4 页 共 16 页 10 2 分 秦岭 淮河一线大致同哪些界线相一致 1 月 0 等温线 4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800 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A B C D 11 2 分 下列四幅图 反映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的是 A B C D 12 10 分 2016八下 姜堰月考 读 东北地区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第 5 页 共 16 页 1 图中 A山脉东西两侧分布的地形区正确的是 A 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B 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 C 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D 东北平原和黄土高原 2 东北重工业基地的形成主要是依托 A 廉价的劳动力资源 B 先进的高科技条件 C 发达的水运条件 D 丰富的矿产资源 3 下列对东北地区描述 正确的是 A 被称为高原湿地 第 6 页 共 16 页 B 红土地 广布 C 是干旱的宝地 D 山环水绕 沃野千里 4 东北三省的传统民居墙体厚 屋顶坡度大 由此可以判定东北三省的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 A 寒冷干燥 B 炎热多雨 C 寒冷湿润 D 炎热干燥 5 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理区域界限的确定 主导因素是 A 热量条件 B 地形地势 C 气温和降水 D 夏季风 13 2 分 2016八下 长春期中 东北三省包括 湖北省 河北省 黑龙江省 吉林省 辽宁省 A B C D 第 7 页 共 16 页 14 2 分 2012年 2月 8日新华网消息 吉林省 2011年粮食总产突破 300亿千克大关 单产平均 每亩达 465 1千克 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 121 4千克 位居全国第一 吉林省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A 春小麦 B 冬小麦 C 水稻 D 青稞 15 8 分 2014 怀化 如图为海南三亚市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导游图 读图回答下题 1 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是 A 三亚市 B 海口市 C 南宁市 D 南昌市 2 海南省的省会城市是 A 三亚市 B 海口市 第 8 页 共 16 页 C 南宁市 D 南昌市 3 该图不是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地图 因为它缺少了地图应具备的某一基本要素 该要素是 A 图名 B 方向 C 图例和注记 D 比例尺 4 该图不是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地图 因为它缺少了地图应具备的某一基本要素 该要素是 A 图名 B 方向 C 图例和注记 D 比例尺 16 2 分 2018八下 博白月考 下列不属于东北工业特色的是 A 矿产资源丰富 重工业发达 B 发展历史悠久 技术力量雄厚 C 铁路网密集 交通便利 D 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 17 2 分 下图属于以下哪个地区的民居景观 第 9 页 共 16 页 A 黄土高原 B 东北平原 C 华北平原 D 内蒙古高原 18 2 分 2017八下 新野期中 形成黄土高原塬 梁 峁 川地貌的主要原因是 A 风力吹送 B 地壳运动 C 流水侵蚀 D 乱砍滥伐 19 2 分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形特点是 A 地表支离破碎 沟壑纵横 B 地面平坦广阔 沃野千里 C 地形以丘陵为主 平均海拔在 50米以下 D 地势低平 湖泊 河网密集 20 8 分 2013 内江 读北京地区示意图 完成下题 第 10 页 共 16 页 1 对图中流经北京市区河流流向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北向南 B 由东向西 C 由西北向东南 D 由东南向西北 2 对图中流经北京市区河流流向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北向南 B 由东向西 C 由西北向东南 D 由东南向西北 3 目前 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问题是 A 重工业落后 B 科技人才少 第 11 页 共 16 页 C 资金短缺 D 水源及沙尘暴 4 目前 困扰北京城市发展的问题是 A 重工业落后 B 科技人才少 C 资金短缺 D 水源及沙尘暴 21 2 分 2017八下 南召期中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党中央和国务院在北京的 A 颐和园 B 故宫 C 人民大会堂 D 中南海 22 2分 改革开放后 大量劳动力涌向珠江三角洲地区 形成新时代的 孔雀东南飞 的现象 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地区 A 环境优美 B 交通便利 C 人才聚集 D 就业机会多 劳动报酬高 23 2 分 下列古建筑属于北京的是 A 颐和园 天坛 第 12 页 共 16 页 B 避暑山庄 明十三陵 C 明孝陵 中山陵 D 长江三峡 秦陵兵马俑 24 2 分 2017八下 延安期中 读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片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 B 图片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 C 中国政府于 1999年 7月 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D 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图案是莲花 25 2 分 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工业的优越条件是 A 靠近香港和东南亚 位置优越 B 区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 C 区内有香港 澳门两个经济特区 享有发展经济的优惠政策 D 工业发展历史悠久 工业基础好 二 综合题 共 2题 共 20分 26 3 分 2018八下 大石桥期末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 回答下列问题 第 13 页 共 16 页 1 A地区和 B地区的分界线是山脉 和河流 它们大致是我国 等温 线线经过的地方 2 区域 C的降水量自东向西的变化规律是 3 区域 A和区域 B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27 17 分 2018八下 周口期末 结合上述图文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 年 3月 3日国家海洋局将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的标准名称公布如下 本处节录 材料二 2012 年 4月 1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 黄岩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以 地理邻近 为借口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是违反国际法 包括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的宗旨和原 则的 材料三 亚洲局部地区图 第 14 页 共 16 页 1 根据材料一 三 填出亚洲局部地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岛屿 海峡 2 结合材料二 三判断 A B C D 四国中以 地理邻近 为借口对黄岩岛提出领土主权要求的 国家是 填国家序号及名称 3 根据材料三中的地图信息 请你概括 A国所在半岛山河分布的主要特征 4 长期以来 我国南海海域受到周边国家的觊觎 非分的企图 试从资源与交通地位两方面简 要分析其原因 5 湄公河水能资源丰富 试从气候和地形两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 第 15 页 共 16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25题 共 72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答案 略 16 答案 略 17 答案 略 18 答案 略 19 答案 略 第 16 页 共 16 页 20 答案 略 21 答案 略 22 答案 略 23 答案 略 24 答案 略 25 答案 略 二 综合题 共 2题 共 20分 26 答案 略 27 答案 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