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9.9第一次修改.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8501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湖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9.9第一次修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太湖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9.9第一次修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太湖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9.9第一次修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太 湖 县 林 业 局2014年3月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简称“二类调查”),是以县级行政单位或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森林经营单位为调查单位,以满足森林经营方案、总体设计、林业区划与规划设计需要而进行的森林资源调查。其主要任务是调查森林、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客观反映调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综合分析、评价森林资源与经营管理现状,提出森林资源培育、保护与利用意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是建立或更新森林资源档案、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基础,也是制定和修订区域林业和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实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加强生态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是实现科技兴林、依法治林的重要保障措施,在林业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我们要认真履行森林法和森林法实施条例赋予的职责和义务,进一步确立依法行政的意识,增强科学经营、依法管理森林资源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只有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领导上切实加强,措施上保障有力,二类调查工作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在推进林业快速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2013年9月份,根据国家林业局的要求,依照省林业厅的部署,我县开展了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现将清查情况报告如下:1、基本情况1.1自然地理概况太湖县位于皖西南边陲,大别山南麓,西北与鄂东英山县、蕲春县毗邻,北接岳西,东邻潜山、怀宁县,东南连望江县,西南与宿松县接壤。地跨东经1154511630,北纬30093046。我县地形东西长,南北窄,地势由西北向东南成阶梯下降。境内西北部峰峦叠嶂,起伏剧烈,东南部稍平缓,包括中山、低山、丘陵、岗地、湖泊等不同类型。境内成片母岩主要是花岗岩、片麻岩,土壤种类主要是棕壤、黄棕壤,土壤成微酸性反应。太湖县属中亚热带北缘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6,极端最高温度40,极端最低温度12.7,年平均日照时数1936.7小时,年无霜期约249天,年平均降雨量1368.4毫米。太湖县国土总面积2039.15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1183.25平方公里,丘陵圩畈区面积855.9平方公里,辖15乡镇17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总人口57.2万人。全县交通条件较好,境内有两条县道绕花亭湖周围形成环形连接,沪蓉高速、合九铁路、105国道、211省道、赤百公路等连接所有乡镇,村村通有简易公路。太湖县的生态区位属于长江一、二级支流两侧,花亭湖水库周围。境内有皖河,属长江一级支流;太湖河、牛镇河、南阳河、黄界河、青石河、寺前河等,属于长江二级支流,花亭湖水库,水面面积9.9万亩,库容23.98亿立方米。根据中国水系大辞典记载:皖河:长江支流,在安徽省西南部,源自大别山东南麓。南流称太湖河,穿过花亭湖水库后,经太湖县城郊,至怀宁县北汇合潜水后,南流约10公里汇合皖水,经八里湖至安庆市河口镇附近注入长江,全长227公里,流域面积644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30m3/秒,自然落差1435米,水能理论蕴藏量8万千瓦,可能开发容量5.42万千瓦。皖河在太湖县境内全长100公里,横跨14个乡镇,流域面积2242平方公里。牛镇河:属皖河支流在安徽省西部,源自湖北英山县界,南流经太湖北部,至牛镇汇合太湖河称皖河,河口处建有花亭湖水库,河长52公里,涉及4个乡镇。太湖河:属皖河上游河段,在安徽省西北部,源自岳西县北大别山脉东南麓,南流经岳西县西部,至太湖牛镇汇合牛镇河入花亭湖水库,又东南流入皖河,长55公里,太湖县境内25公里,跨百里镇、牛镇镇,是花亭湖水库主要的水源河。花亭湖水库:在皖河支流太湖河下游河道上,1958年兴建。集水面积1870平方公里,总库容量23.98亿立方米,是防洪、灌溉为主,兼顾发电、养殖、旅游等综合利用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花亭湖水库周围涉及6个乡镇。1.2 社会经济状况我县总人口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1万人,总面积2030.6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10个居委会。全县15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地处深山区,太湖县是一个集革命老区、水淹库区、边远山区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第一,综合。根据2012年太湖县统计公报,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03216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8%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91774万元,同比增长6.1%;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387890万元,同比增长20.6% ;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223552万元,同比增长9.5%。三大产业结构比例为23.9:48.3:27.8。第二,农业。2012年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43180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4%,其中林业产值39200万元,增长12.6%。粮食生产略有增长,油料生产获得大丰收,产量突破万吨大关,创历史最好水平,农田水利建设得到加强,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2万千瓦,全年化肥施用量30061吨。 第三,工业和建筑业。2012年,我县工业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279354万元,按不变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3.6%,建筑业快速前进,全县规模以上建筑业完成产值53441万元,同比增长5.8%,实现利润总额4220万元,增长32.7%。第四,固定资产投资。2012年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03572万元,比上年增长17.2%。第五,商业和外贸旅游。2012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9713.2 万元,比上年增长16.7%,对外贸易全年完成外贸进出口额1608万元,比上年增长126.2%,全县接待旅客人数3768万人次,旅游收入133577 万元,成功地接待了外国旅游团体。第六,财政。2012年全县财政收入44150万元,其中工商税收31358万元,全年财政支出204953万元,比上年增长 14.4%。第七,文化、教育和卫生、体育事业。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8所、在校学生33506人,小学157所、在校学生26650人,全县共有卫生机构65个,床位974张,卫生技术人员1098人。第八,人口和人民生活。2012年全县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全县总人口570527人。其中,非农人口68697万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9.9,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1。2012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5263元,比上年增长15.6%。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全县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9593元,同比增长15.5%,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有较大改善。1.3 林业生产和森林资源情况1.3.1 林业生产情况太湖县林业局下辖国有苗圃、木竹公司(正在改制)、十五个乡镇林业工作站、五个森林公安派出所及三个木竹检查站,现有林业职工26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11人,获林业高级工程师职称有7人,林业工程师有42人,在各自的岗位上,都为太湖林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1987年开始,我县造林大致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1987年1990年,是杉木速生林基地建设阶段;1990年1995年,是消灭荒山、绿化达标阶段;1995年2000年林业二次创业阶段;2000年现在是林业生态网络体系建设阶段。前几个阶段的工作情况,我县在2004年的调查报告中做了翔实的述说,这里不再缀述。重点阐述一下现阶段我县造林工作情况。目前,我县正在进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建设,重点是以生态强县、生态立县为主题,围绕“四项创建”和美好乡村建设,结合退耕还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巩固成果专项规划中的速生丰产林、经济林)、造林补贴试点、油茶示范林、石质山造林和其他造林(包括世行造林)工程,以油茶产业和毛竹产业两大产业为主线进行项目内容建设。自2004年来,我县共完成各类造林近30万亩。2011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平均每年拿出财政资金500万元专项用于发展油茶、毛竹支柱产业建设。在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森林长廊四项创建活动中,共创建省级森林城镇2个,小池镇和寺前镇,前期已通过市级考核验收。创建省级森林村庄10个,具体为百里镇吴畈村、弥陀镇界岭村、天华镇马庙村、牛镇镇羊河村、寺前镇佛图寺村、小池镇海会村、大石乡棠林村、江塘乡大塘村、城西乡凉亭村、晋熙镇刘羊村等。完成森林长廊工程20公里,为合界高速长廊扩建、补植提升工程,扩建林带宽30米,折合片林面积约900亩,已通过市级考核验收。美好乡村建设中,我县也走在前列。我县在历年来的林业生产中,积极推广林业先进技术,狠抓各项管理措施。有副科级建制的“太湖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专门负责从事林业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前期制订了太湖县林业科技开发总体规划,按照引进、吸收、消化林业科技,示范推广板栗早实丰产栽培技术、笋竹两用林栽培技术、板栗优良品种选育、外松速生丰产栽培技术、油茶丰产栽培技术和毛种栽培技术等九个方面22项先进技术。在先进技术推广方面,现阶段继续在全县推广湿地松、油茶容器育苗技术,降低了造林成本,提高了成活率。通过芽苗截根处理,并接种中国林科院菌根中心提供的PT菌根剂,该项技术大大提高了苗木质量,并且进一步提高了造林成活率。继续大力推广ABT生根粉,在苗木栽植过程中,同中国林科院提供的ABT生根粉稀释液浸根,大大提高了苗木搞旱能力,促进生根。2004年起,在省林科所、规划院的支持下,先后在油茶栽培、油苗育苗中试验应用营养土,取得了很好效果。现阶段正在实施油茶标准化示范区科技项目。自2004年以来,共组织科技下乡活动七次,办理各类培训班18期,印发资料1.2万份。在病虫害防治管理方面,全县范围内设立了测报点,由林业技术干部负责病虫害的调查、测报工作。运用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手段,防治了马尾松毛虫、铜绿金龟子、栗白粉病等病虫害。松毛虫防治面积为51000亩。太湖县林业荣誉声名远播,先后获得“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标准化示范县”。在本次调查周期内,于2007年获得“全国首批绿色小康县”、2009年“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等标牌,2012年安徽省花亭湖湿地公园业已挂牌,并成立了太湖县花亭湖湿地公园管理局,属正科级建制。1.3.2森林资源情况1.3.2.1、树种资源太湖县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树种资源丰富,常见的主要树种:(1)用材林树种杉木、马尾松、毛竹、香樟、枫香、青冈栎、苦槠、甜槠、山槐、小叶栎、麻栎、栓皮栎、杨树、枫杨、悬铃木、刺槐、苦楝、泡桐、喜树、皂荚、侧柏、柏木、雪松、黄山松、火炬松、湿地松、水杉、池杉、檫树、檀树、榆树、棒树、柳杉、化香、石楠、臭椿。(2)经济林树种油茶、油桐、乌桕小木漆、棕榈、板栗、茅栗、核桃、枣、柿、桑、桃、李、杏、梨、柑橘、杜仲、厚朴、枇杷、桂花、石榴、香橙、山楂、白果(银杏)、茶树。(3)其他树种映山红、马银花、合欢、胡枝子、山胡椒、盐肤木、山楂、铁黑汉条、长叶鼠李、六月雪、乌饭树,米饭花、老鼠矢、枸骨、山胡、长叶冻绿、女贞、厚皮香、蜡瓣花、木腊树、闹洋花、野蔷薇、牛鼻栓、四照花、臭辣树、算盘子、油茶、柘树、野鸦椿、紫穗槐、木芙蓉、蔓荆、天竺桂、大叶楠、紫楠、胡颓子、金樱子、薄叶楠、白栎、短柄枹、鹅掌楸、水松、丝棉木、三尖杉、金钱松、楠木、悬铃木。以上树种中,水杉、池杉、刺槐、悬铃木、火炬松、金钱松、柳杉、水松、喜树等系引进树种。1981年列为省级保护树种的有银杏、三尖杉、金钱松、楠木、樟树、鹅掌楸等,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的有银杏、金钱松、鹅掌楸、杜仲,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树种的有天竺桂。1.3.2.2、森林面积和蓄积量我县分别于1987年、1999年和2004进行过三次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具体介绍一下2004年清查情况:2004年进行的森林资源清查统计,全县总面积203067公顷,林业用地面积为110844.2公顷(166.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为4236296立方米,其中有林地面积98695.6公顷(1480434亩),蓄积4114713立方米;疏林地面积2349.4公顷(35241亩),蓄积25365立方米;四旁及散生木蓄积96218立方米;毛竹面积2939亩,立竹730万株;森林覆盖率50.31%,林木绿化率51.62%。1.3.2.3、前期森林资源特点根据2004年二类清查,我县活立木蓄积最多的是牛镇镇,达52万立方米,最少的是大石乡,只有38046立方米;林分单位蓄积量最高的是牛镇镇,为3.33立方米/亩,最低的是江塘乡,为1.11立方米/亩。我县毛竹林主要分布在天华镇、牛镇镇、刘畈乡、寺前镇、北中镇、弥陀镇,毛竹资源最多的乡镇是天华镇,占全县毛竹总面积的42.6%;经济林面积最大的乡镇是北中镇,占全县经济林面积的18.17%。从森林分布情况看,我县西北部的8个山区乡镇的森林资源占全县总蓄积量的71.83%,森林蓄积量占全县总蓄积量的74.41%,只有25.59%森林资源分布在7个丘陵乡镇。全县56496.4公顷(847446亩)的生态公益林中,山区乡镇合计为48447.3公顷(726709.5亩),占总面积的85.75%,山区乡镇用材林面积为25639.8公顷(384597亩),占全县用材林总面积的54.67%。2、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开展情况2.1 搞好组织领导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工作技术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为了顺利完成这项工作,我县采取了强有力的领导措施,由林业部门认真抓好具体实施工作,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县政府成立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领导小组,各乡镇都成立了相应组织,统一指挥,协调此项工作。太湖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领导小组成员名单为:组 长:路曦结 县政府副县长副组长:程信中 县民宗局局长何家华 县林业局局长成 员:詹李生 县财政局工会主席余中平 县统计局副局长柴旺喜 县国土局副局长周华胜 县农委副主任汪涤明 县水利局副局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何家华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2.2 做好人员安排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一项技术含量高的工作。为确保调查质量,我局选派43名业务人员参加市局组织的业务培训后,又从15个乡镇林业站抽调了126名工作责任心强、专业技术扎实、能吃苦耐劳的工程技术人员,经二次集中培训后参加调查,分乡镇开展外业调查工作。2.3 制订工作程序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是一项十分严肃认真的工作,调查数据与调查成果是否真实可靠,体现在调查工作各道工序和各个环节之中。为了保证调查质量,我县对二类调查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第一步:集中学习。在县政府分管领导和林业局负责同志的带领下,15个乡镇林业站派员一起到市参加了集中培训,认真了解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的必要性及主要任务和主要措施与要求,学习调查的主要技术规程和具体方法,通过了培训测试,并选点进行了实地操作。第二步:岗前培训。从各乡镇林业站抽调工程技术人员,集中到县参加培训。认真传达市培训班所授的全部内容。并以政府文件形式明确规定,此次调查是编制全县“十三五”森林采伐限额的客观要求。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20039号)的一项具体工作。本次调查的重点是查清全县森林资源种类、数量和质量,客观反映森林资源现状。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清全县范围内各类林业用地的面积资源及权属关系;查清全县所有林木总蓄积量,各林种、树种组、龄组蓄积量、疏林地和散生木及四旁树木蓄积量;清查全县人工林面积和蓄积量;调查计算林木生长量、消耗量和枯损量;提交全面、准确的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并结合我县具体情况,制订相关措施,提出具体要求和建议。第三步:准备实施。各乡镇林业站认真做好调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制订具体的工作计划,确定参加调查的人员名单,明确各自的职责范围。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制订科学的工作方案,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制度和奖惩办法。第四步:设计调查。各乡镇正式进入二类调查工作。按照县政府的部署和要求,认真做好外业调查和内业整理工作,查清本乡镇森林资源种类、数量、质量与分布情况。第五步:质量监督。在调查工作期间,县组织力量进行巡回检查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定期通报情况,确保此次调查按时、按质、按量完成。第六步:成果编报。各乡镇上报调查成果,包括外业调查卡片和外调基本图及林相图,小班登记表录入及统计表。按县级进行汇总统计,图纸编绘等工作,最后按规定时间和要求编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2.4 确定方法步骤为确保本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与调查成果真实可靠,我县以安徽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细则为依据,以县级行政单位为调查单位,各乡镇林业站负责本乡镇的森林资源调查,本次调查可分为室内区划小班、外业现地核对及小班调查、内业整理及上报成果四个步骤。第一、小班区划:本县使用近期经配准影像,借用Arcgis绘图软件,充分利用县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成果和有关基础资料,对照二类调查小班区划条件,先在室内进行小班细化和小班勾绘。第二、现地核对及调查记载。小班核对无误后,可进行小班调查。调查采取样地实测法与目测法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小班面积设定不同的调查点数,填写小班卡片,其内容主要包括空间位置、立地因子、林分因子等项内容。当天调查的所有小班记录,必须当天进行认真检查核对,计算清楚,确保图、卡一致,记载符合要求,代码无误。第三、统计与成图(内业整理、录入)。小班调查结束后,要对所有外业材料进行全面整理和系统检查,确保调查材料完整无误,小班卡片内容完整、清楚。GIS图中各级行政界线严密吻合,图面不重、不漏,经检查组认可后,方进行计算、统计与制图。小班面积计算采用绘图软件自动生成法,取一位小数。检查后,将卡片内容全部录入二类小班登记表(录入软件),由其进行统计。内业统计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以乡(镇)、县逐级汇总。林相图的编制按安徽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第四,成果编报。以县为单位,编报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内容包括文字材料、图面材料、统计表格和属性数据库四个部分。文字材料包括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质量检查验收报告;专业调查报告和相关文字材料。图面材料包括基本图(外业区划地形图);林相图(乡级图);森林分布图(县级图);森林分类区划图(县级图);林种布局图。2.5时间要求本次二类清查从2013年9月份开始,按要求必须在2013年农历年内完成所有的外业工作,按省规定的时间上报调查成果。.6质量管理我县在本次二类清查中,十分注意质量管理问题。根据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我县在调查工作过程中,由上级资源主管部门、规划设计部门和我县共同组成专职检查组进行质量管理。制定了质量管理办法,负责技术培训,按全面质量管理要求,进行技术辅导和检查验收。在调查之前,我县组织调查员认真学习了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实施细则,学习技术标准,统一调查方法。要求调查员要掌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标准和调查方法,经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培训不合格的不能上岗。明确管理人员职责。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办事公正,严肃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技术规定、标准和质量管理办法;对调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教育,服从领导,团结协作,参与质量管理,负责完成管辖范围质量检查验收工作。3、本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成果3. 1 各类地面积本次二类清查查明,全县总面积为 203914.5公顷(3058717.5 亩),林业用地面积116882.6公顷(1753239 亩):有林地面积107406.6公顷(1611099亩),其中乔木102935公顷(1544025亩),竹林4471.6公顷( 67074亩);疏林地787公顷(11805亩);灌木林地1522.2 公顷( 22833亩);未成林地804公顷(12060亩),其中人工造林未成林地804公顷(12060亩),封育未成林地 0 公顷( 0 亩);苗圃地51.1 公顷( 766.5亩);无林地4947.3公顷(74209.5亩),其中采伐迹地 0 公顷( 0亩),火烧迹地4386.1公顷(65791.5亩),其它无林561.2公顷(8418亩);宜林地1364.4公顷(20466亩);其中宜林荒山荒地1346.3公顷(20194.5亩),宜林沙荒地 0 公顷(0 亩),其他宜林地18.1公顷( 271.5 亩);辅助生产林地 0 公顷( 0 亩);非林地87031.9公顷(1305478.5亩),其中四旁面积折算2820公顷(42300亩),花凉亭水库平水面5140公顷(77100亩)。附表一 林业用地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地类合计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辅助生产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面积116882.6107406.67871522.280451.14947.31364.4%10091.890.671.300.690.044.231.183. 2 各类林木蓄积量本次清查统计,全县活立木总蓄积量为5366738立方米:有林地部分乔木林地102935公顷(1544025亩),活立木蓄积5190497立方米,毛竹1281万根;疏林地787公顷(11805亩),立木蓄积7630立方米;四旁树3922187株,立木蓄积168455立方米;散生木蓄积156立方米。 附表二 有林地分林种面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林种合计用材林防护林特用林经济林薪炭林面积109715.85767247878.104026.6139.1%10052.5643.6403.670.133.3 林种面积、蓄积按林种统计,防护林47878.1公顷(718171.5亩),立木蓄积2406941立方米,其中水源涵养林24653.8公顷(369807亩),立木蓄积1382136立方米及毛竹289万根;水土保持林20161.3公顷(302419.5亩),立木蓄积894202立方米及毛竹149万根;护路林3063公顷(45945亩),立木蓄积130603立方米及毛竹33万根。特用林0公顷(0亩),立木蓄积0立方米,其中风景林0公顷(0亩),立木蓄积0立方米;名胜和纪念林0公顷(0亩),立木蓄积0立方米。 用材林57107.2公顷(856608亩),立木蓄积2791186及毛竹809万根。其中短轮伐期用材林24.4公顷(366亩),立木蓄积469立方米,速生丰产用材林311.4公顷(4671亩),立木蓄积18260立方米,一般用材林57336.2公顷(860043亩),立木蓄积2772457立方米及毛竹809万根。薪炭林139.1公顷(2086.2亩)。经济林4026.6公顷(60399亩),其中果树林2965.1公顷(44476.5亩),食用原料林967.9公顷(14518.5亩),其它经济林611.9公顷(9178.5亩)。附表三 分林种面积蓄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立方米林种合计用材林防护林特用林经济林薪炭林面积57107.246844.504026.6139.1%10052.5643.6403.670.13蓄积519812727911862406941000%10053.743.30003. 4 生态公益林、商品林面积和蓄积根据森林资源区划界定,我县共界定生态公益林51410公顷(771150亩),占全县总面积的25.21%,占林业用地的43.98%,其中乔木林46844.5公顷(702667.5亩),立木蓄积2404379立方米;竹林1647.7公顷 (24715.5亩),毛竹472万根;疏林地293.1公顷(4396.5亩),立木蓄积2562立方米;灌木林地767.7公顷(11515.5亩)。按林种划分:防护林中水源涵养林为24653.8公顷(369807亩),立木蓄积1382136立方米;水土保持林20161.3公顷(302419.5亩),立木蓄积894202立方米,护路林3063公顷(45945亩),立木蓄积130603立方米;特用林类风景林为0公顷(0亩),立木蓄积0立方米,名胜和纪念林0公顷(0亩),立木蓄积0立方米。商品林61837.7公顷(927565.5亩),立木蓄积2791186立方米。其中用材林57672公顷(865080亩),立木蓄积2791186立方米及毛竹809万根;薪炭林139.1公顷(2086.5亩),立木蓄积0立方米;经济林4026.6公顷(60399亩)。附表四(一) 生态公益林分地类面积蓄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立方米地类合计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其他面积5141046844.5293.1767.73504.7%10091.120.571.496.82蓄积24069412404379256200%100100其他:包括人工造林未成林地、无林地、宜林地附表四(二)商品林分地类面积蓄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立方米地类合计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面积5767257107.2493.970.9%10099.020.860.12蓄积59351.354283.35068%10091.468.543.5 乔木林分树种、龄组面积、蓄积全县共有乔木林地102935公顷(1544025亩),活立木蓄积5190497立方米。按树种分类,有蓄积树种为99520.3公顷(1492804.5亩),立木蓄积5190497立方米,其中杉类6153.6公顷(92304亩),立木蓄积347871立方米;松类86894.7公顷(1303420.5亩),立木蓄积4565875立方米;硬阔4702.5公顷(70537.5亩),立木蓄积180899立方米;软阔81.7公顷(1225.5亩),立木蓄积1100立方米;外松636.1公顷(9541.5亩),立木蓄积40843立方米,杨树624.7公顷(9370.5亩),立木蓄积34537立方米,泡桐427公顷(6405亩),立木蓄积19372立方米。不计蓄积树种(如板栗、桃、梨等)3414.7公顷(51220.5亩)。按龄组分类:幼龄林3726.2公顷(55893亩),立木蓄积109252立方米;中龄组37119.9公顷(556798.5亩),立木蓄积1730464立方米;近熟林53149.1 公顷(797236.5亩),立木蓄积3016102立方米;成熟林5477.9公顷(82168.5亩),立木蓄积332914立方米;过熟林47.2公顷(708亩),立木蓄积1765立方米。附表五 乔木林分树种面积蓄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蓄积树种指 标面积蓄积小计%小计%合计1029351005190497100杉类6153.65.983478716.7松类86894.784.42456587587.97硬阔4702.54.571808993.49软阔81.70.0811000.02外松636.10.62408430.79杨树624.70.61345370.67泡桐4270.41193720.36其它3414.73.31注:其它指乔木型经济林3. 6 乔木林人工林资源面积、蓄积根据本次清查结果,我县乔木林中人工林面积为97995.2公顷。其中有蓄积的人工林94580.5公顷(1418707.5亩),占乔木林面积的90.54%,立木蓄积4944592立方米,占乔木林总蓄积的95.26%。按树种分类:杉类6076.9公顷(91153.5亩),立木蓄积343405立方米;松类82255.7公顷(1233835.5亩),立木蓄积4332786立方米;硬阔4478.4公顷(67176亩),立木蓄积172549立方米;软阔81.7公顷(1225.5亩),立木蓄积1100立方米;外松636.1公顷(9541.5亩),立木蓄积40843立方米;泡桐427公顷(6405亩),立木蓄积19372立方米,杨树624.7公顷(9370.5亩),立木蓄积34537立方米;其他不计蓄积类的树种3414.7公顷(51220.5亩)。按龄组划分:幼龄林3212公顷(48180亩),立木蓄积87970立方米;中龄林32757.5公顷(491362.5亩),立木蓄积1509521立方米;近熟林53149.1公顷(797236.5亩),立木蓄积3016102立方米;成熟林5414.7公顷(81220.5亩),立木蓄积329234立方米;过熟林47.2公顷(708亩),立木蓄积1765立方米。附表六 乔木林人工林分树种面积蓄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立方米树种合计杉类松类硬阔软阔外松泡桐杨树面积数量94580.56076.982255.74478.481.7636.1427624.7%1006.4386.974.740.090.670.450.66蓄积数量494459234340543327861725491100408431937234537%1006.9587.633.490.020.820.390.703. 7 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根据各类土地面积清查结果,以及此次资源清查调查方案计算,我县森林覆盖率为52.67%,林木绿化率为54.80%,与2004年(森林覆盖率50.31%,林木绿化率51.62%)相比,森林覆盖率上升了2.36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上升了3.18个百分点。其原因有近年来我县将油茶和毛竹做为重点林业支柱产业进行扶持,调动了较多社会力量参与造林绿化事业,使我县有林地面积有了较高辐度增长,另外,每年组织的义务植树造林为四旁林木绿化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4 调查成果分析4.1 森林资源分布状况我县林业用地面积为116882.6公顷(1753239亩),从森林分布情况来看,我县西北部的北中、弥陀、刘畈、天华、百里、牛镇、汤泉、寺前等八个山区乡镇林地面积占全县林业用地的区71.08%,森林蓄积量占全县总蓄积量的70.14%,只有29.86%的森林蓄积分布在7个丘陵乡镇。全县51410公顷(771150亩)的生态公益林中,山区乡镇合计为39344公顷(590160亩),占总面积的76.53%,山区乡镇用材林面积为37501.1公顷(562516.5亩),占全县用材林总面积(57672公顷)的65.02%。我县林业用地面积最大的乡镇是天华镇,面积为13560.5公顷(203407.5亩),占总林业用地面积的11.6%;立木蓄积最多的乡镇是寺前镇,蓄积量为715074立方米,占全县立木蓄积的13.32%;我县林分单位蓄积量平均数为3.48立方米/亩,单位蓄积最大的乡镇是寺前镇为4.40立方米/亩,上届第一的牛镇镇(当时单位蓄积量为3.34立方米),本届位居第二为4.25立方米/亩,单位蓄积量最低的是北中镇,为2.09立方米/亩;毛竹主要分布在天华镇、城西乡、刘畈乡、寺前镇、晋熙镇、小池镇、汤泉乡、牛镇镇,毛竹资源最多的乡镇是天华镇,占全县毛竹总面积的44.34%;经济林面积最广的乡镇是寺前镇,占全县经济林总面积的16.32%。4.2 森林资源特点我县是一个山多地少的林业大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林业用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7.32(2004年二类54.6%),其中有林地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91.89(2004年二类91.69%)。分别比上届二类调查成果提高2.72、0.2个百分点。从林种所占的比例看,我县防护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43.64,用材林面积占52.56%,薪炭林面积占0.13,经济林面积占3.67。从龄级结构看,我县有乔木林种(经济林除外)中,幼龄林面积占乔木林总面积的3.74,立木蓄积占乔木林总蓄积的2.1;中龄林面积占乔木林总面积的37.3,立木蓄积占乔木林总蓄积的33.34;近熟林面积占乔木林总面积的53.4,立木蓄积占乔木林总蓄积的58.1;成熟林、过熟林面积占乔木林总面积的0.56,立木蓄积占乔木林总蓄积的6.44。林级结构上看,面积分布较合量,但从蓄积结构看十分不合理,反映出合理森林经营工作不全面,不科学。附表七 乔木林分龄组面积蓄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立方米龄组合计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过熟林面积数量99520.33726.237119.953149.15477.947.2%1003.7437.353.40.56蓄积数量5190497109252173046430161023329141765%1002.133.3458.16.44从树种组成看,在我县乔木林中,杉类面积占乔木林总面积的5.98,立木蓄积占乔木林总蓄积的6.7;松类面积占乔木林总面积的84.42,立木蓄积占乔木林总蓄积的87.97;阔叶类面积占乔木林总面积的4.6,立木蓄积占乔木林总蓄积的3.51;杨树面积占乔木林总面积的0.6,立木蓄积占乔木林总蓄积的0.67;泡桐面积占乔木林总面积0.41,蓄积占乔木林总蓄积0.39%。不计蓄积类树种(如板栗、桃、梨等)占乔木林总面积的3.32。从树种起源看,我县的乔木林中,天然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4.8,立木蓄积占乔木林总蓄积的4.74;人工林面积占乔木林面积的95.2,立木蓄积占乔木林总蓄积95.26与前期相比,天然林比重大辐下降,原因是本次调查技术方案较前期有改进。从森林类别分析,我县生态公益林面积51410公顷(771150亩),占全县林业用地的43.98%,其中乔木林立木蓄积2406941立方米,占乔木林蓄积的46.37;商品林面积65472.6公顷(982089亩),占全县林业用地的53.63,立木蓄积2783556立方米,占乔木林总蓄积的53.63。从林分每亩蓄积量看,全县乔木林树种每亩蓄积为3.48立方米,其中杉类为3.77立方米/亩,松为3.50立方米/亩,阔叶类为2.54立方米/亩,外松4.28立方米/亩,杨树3.69立方米/亩,泡桐3.02立方米/亩。4. 3 森林资源消长情况及变化原因与2004 年二类清查结果相比较,我县森林资源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2004年我县林业用地面积为110844.2公顷(1662663)亩,本次二类清查查明全县林业用地面积为116882.6公顷(1753239亩),净增6038.4(90576亩)。 2004年,我县有林地面积为101634.6公顷(1524519亩),而本次查明全县有林地面积为107406.6公顷(1611099亩),净增5772公顷(86580亩)。 2004年,我县立木蓄积为4236296立方米,而现有在立木蓄积为5366738立方米,净增1130442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50.31%上升到现在的52.67%,上升了2.36个百分点,林木绿化率由2004年的51.62%上升到现在的54.80%,上升了3.18个百分点。附表八 主要指标对照表 单位:公顷 %别类年度林地有林地活立木蓄积覆盖率林木绿化率2004110844.2101634.6423629650.3151.622014116882.6107406.6536673852.6754.80相对差6038.4577211304422.363.18我县森林资源实现面积和蓄积双增长,究其原因,主要有以几个方面: 后实施了退耕还林项目、世行造林、长防林等工程,现在成果有所突显。在前期林地面积增长的基础上,近十年,由于国家对林业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建设,掀起了全社会重视林业工作,涌现了大量社会量力的造林。加上我县将油茶、毛竹列入重点支柱产业大力扶持,导至一些抛荒田变成了林地,另外,前期调查,面积由透明方格纸人工肉眼数量得到,现在Arcgis自动生成,精度高。减去从2004年以来我县乡、村公路及建造农村住房占用林地0.8万亩,从而林业用地面积净增8万余亩。 自87年以来,我县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灭荒号召,大力开展林业二次创业活动,先后实施了“世行”二期、三期、四期、五期项目,国债造林项目、德援项目、长防林项目、退耕还林等许多项目,狠抓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作,先后实现了人工造林50余万亩,使我县基本消灭了荒山,有林地面积明显增加,森林资源也大幅度上升。 从限额采伐入手,狠抓森林资源管理,严厉打击了乱砍滥伐、无证加工经营和违法运输木竹的违法犯罪分子,有效地保护了我县的森林资源,活立木蓄积大幅度增多。 建筑用材明显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用柴量减少;绝大多数农户改烧柴为烧气;加上农村沼气池的推广使用,从而使我县森林资源消耗大幅度下降,森林生长量明显大于消耗量,这是我县森林资源得以休养生息、持续增长的一大原因。4. 4 森林资源结构变化情况及变化原因 从林地结构上比较:我县的有林地面积净增5772公顷;疏林地由前期的2349公顷下降到787公顷,减少1562公顷;未成林造林地由2226.3公顷下降到804公顷,减少1422.3公顷;无林地及宜林地由1434.6公顷,上升到6311.7公顷,增加4877.1公顷,这表明,我县还有部分荒山待绿化,造成这么多荒山存在原因主要是,一部分历史造林失败、火灾、农民抛荒。附表九 间隔期内地类面积变化情况表 单位:公顷类别年度合计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苗圃地无立木林地(含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2004110843.8101634.623493192.62226.35.91434.60.82014115448107406.67871522.280451.14877.10增减+4604.25772-1562-1670.4-1422.345.23442.5-0.8 从林种结构上比较:生态公益林面积由前期的43293.3公顷上升到现在的51410公顷(其中防护林47878.1公顷),增加8116.7公顷;商品林由原来的67550.9公顷下降到现在的65472.6公顷,减少2078.3公顷,其中经济林由原来的6191.8公顷(乔5671.2公顷,灌520.6公顷)下降到现在的4026.6公顷(乔3414.7公顷,灌611.9)公顷,减少2165.2公顷,主要是板栗林人工更新;薪炭林由614.1公顷下降到139.1公顷。附表十 间隔期内林种面积变化情况表 单位:公顷年度类别合计防护林特用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2004105812.343293.38.255704.46191.8614.12014109715.847878.10576724026.6139.1增减3903.54584.8-8.21967.6-2165.2-475 从树种结构上比较:我县松类树种的面积较多占86.97%,杉类仅占6.43%,阔叶类占4.83%。竹林面积由原来的44085亩上升到现在的67074亩。 从龄组结构上比较:幼龄林仅2.1%,中龄林33.34%、近熟林58.1%、成过熟林6.44%。从比例结构上看相对合理。 自上一次森林资源调查结束到本次调查期间,我县森林资源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表现为以下几点: 地理条件的影响:我县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林业产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大力营林、造林,是改善山区经济状况的途径之一,林业项目的实施,使我县的疏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无林地及宜林地大部分营造成林,转变成为有林地,从而其面积明显减少。另一方面,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少数陡坡、陡崖经历火灾后,短时间内无法重新造林,林农抛荒等原因导致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相对增加。 社会条件的影响:生态环境的改变,过度地开发利用资源,给人们的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影响,火灾、旱灾频繁发生,使人们更加认识到身边环境的重要,生态意识明显增强。新世纪开始,我县人民自觉地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加强环保,从而使我县生态公益林面积明显增加。 人为因素的影响:为了改善山区经济状况,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二十世纪末我县发出了“在山区再造一个新太湖”的口号,近,年来,又提出“生态立县”战略号召大家积极造林,大力改善林种单一、效益低的林种结构,营造见效快、效益高的经济性树种,从而使我县的杉类、竹类及经济类树种面积明显增加,龄组结构更加优势化。5、我县森林资源内部主要存在的问题我县是一个山多地少的贫困县,特别是山区乡镇,农民人均收入还很低。虽然我县森林资源丰富,但由于许多客观条件的影响,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一定的问题。从森林资源现状看: 针叶林林分面积过大,占总面积的90%以上,且林分质量低劣,林分生长率低,林木价值不高,低产林分多。 林龄结构不尽合理,幼林、成过熟林所占比例过小,林木径级小,缺少优质材。 资源分布不均,部分地方林种结构差,林种单一,不利于预防火灾及控制病虫害的蔓延。 林业产业化程度相当低,还没有完全走上以林养林的轨道,从而制约了森林资源的发展。从森林经营上看:少数地方还保持着原始的经营模式,集约化经营程度较低,在发展林业项目时,无法达到技术要求所规定的规模,难以保证项目的整体质量。另一方面,在林木采伐上部分农户只顾眼前利益,仍采用“拔大毛”或者判卖清山的采伐方式,缺乏伐后的抚育管理,或导致荒山,不能保证森林资源自身的休养生息。另外还有部分农户为了节约劳动力,都是路边采伐或就近采伐,采伐极不均匀,严重影响了林木的正常生长。从森林管理上看:我县山区乡镇由于自然村落分布广泛,且交通十分闭塞,给林政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特别是发生森林火灾时,给扑救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有少数地方,因为山高路远,仍然存在乱砍滥伐的现象。另外有些边界区域因受外部环境的影响,非法运输木竹的现象仍有少量发生,不利于维护林区秩序稳定。6、我县森林资源的经营管理意见6. 1 加强现有林经营管理,扩大森林资源。大力宣传森林法律法规,加大林政管理力度,发动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使每一个人都知法守法,积极加入保护森林生态环境的行列。严格控制火灾的发生,严格做到持证经营,从重打击毁林及非法运输木竹的违法分子,积极维护林区秩序。加大资金投入,大力造林管林,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实行科学的林业经营管理方式,始终为扩大森林资源服务。6. 2 实行科学经营,提高林业生产率。积极调整林业产业化结构,大力改善林种结构,改造低产林,加强中、幼林抚育间伐管理,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大力发展林业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林业发展,实现加工增值增效。积极推行“科技兴林”方针,以科技兴林为支柱,以“两高一优”为目标,营建优良种苗基地,大面积推广优质种苗,高效益树种,创建品牌林业,提高林业生产率。坚持大额采伐设计制度,彻底改变“拔大毛”式或判卖青山的采伐方式。6. 3 实行分类经营,编制“两类林”经营方案。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主导功能的作用。在兼顾林业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大效益的基础上,将森林资源进行科学地分类,积极协调生态公益林和林业商品林的不同作用,多林种、多树种、多层次造林绿化。结合我县的旅游事业,在花亭湖风景区周围大力营造风景林带,大面积栽植观赏性树种,在一定区域建立观赏性加经济性果园,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建好绿色屏障,增强林业整体效益,使全县山场更快地绿起来,林业产业和林业行业更快地在起来,林农更快地富起来,生态环境进一步好起来。6. 4 建立资源档案,加强档案管理。完整的档案是制定森林采伐限额,进行林业工程规划设计和森林资源管理的数据库,也是制定我县林业发展规划、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和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指导森林科学经营的重要依据。建立一份分类明确、数据齐全、便于查找的森林资源档案,是科学营林、科学管理、高效率用林的重要保证。加强档案管理,对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和扩大森林资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0一四年三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