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8436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级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七级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七级下期语文期末测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卷班级 姓名 一、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21分)1、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枕边(zhn) 撒谷(s) 怪哉(zi) 宿儒(x)B喉咙(hu) 鼎沸(fn) 蚂蚁(y) 淋漓(l)C哽咽(gng) 喧闹(xun) 稍微(sho) 倜傥(dng)D膝头(x) 督学(d) 干脆(cu) 精髓(su)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我们班的消息灵通人士忧心忡忡地告诉大家,这次期末考试要考很多科目。B.在众人的唾骂、指责下,他连辩解都语无伦次,泪水不住地往下淌。C.我们听说救灾的伞兵在悬崖深谷间冒死空降灾区成功,全都忘乎所以地鼓起掌来。D.藏独分子在西藏的恶劣行径让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都感到义愤填膺。3.没有错别字的一组词语是( )(1分) A、人声鼎沸 荒草凄凄 力挽狂澜 五彩斑斓 B、妇孺皆知 锲而不舍 浑身解数 挣脱羁绊C、姗姗来迟 迫不急待 聊以自慰 勇往直前 D、生意葱茏 眼花瞭乱 叽叽喳喳 相得益彰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口技一文中,描写口技艺人的表演,是侧面描写;描写听众的神态、动作是正面描写。B.伟大的悲剧一文中,斯科特一行探险的意义是:认识自然,挑战人类自我,实现生命的价值,给人以精神的鼓舞。C.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民间故事之一,本文采用想象和夸张两种写作方法。D.音乐巨人贝多芬是法国作曲家,他的代表作有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5.下列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A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B彼其受之天也C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余闻之也久6.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B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C. 仲永生五年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7.下列对文中词语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A“世隶耕”三字是对“未尝识书具”、“不使学”的必要铺垫和对方仲永天资过人的有力衬托。B“忽啼求之”的“啼”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五岁方仲永哭声洪亮、顽强好学的情态。C“忽啼求之”的“忽”,“即书诗四句”的“即”和“自是指物作书立就”的“立”,这三个字极写出方仲永天资非凡、文思敏捷的神童形象。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一句,活画出方仲永父亲贪利而自得和愚昧无知之态。8.方仲永 “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是( )(1分)A十二三矣 B或以钱币丐之C父利其然也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9. 下列加点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1分)A、相委而去 委以重任 互相推委 委靡不振 B、下车引之 引人注目 引以为戒 引狼入室C、太丘舍去 舍近求远 舍生取义 四舍五入 D、入门不顾 瞻前顾后 顾此失彼 顾名思义10. 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两项( )( )(1分)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故弄玄虚 B. 天柱折,地维绝 / 不绝如缕C.不能名其一处 / 名不虚传 D. 目似瞑,意暇甚 / 死不瞑目11.在空格内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个字。(2分) 北京时间6月13日凌晨,古巴小将罗伯斯在捷克俄斯特拉发田径大奖赛男子110米栏的比赛中跑出了12秒87的成绩,而这一成绩也打破了此前由中国选手刘翔所保持的世界记录。原12秒88的世界记录是刘翔2006年7月11日在瑞士洛桑创造的。 罗伯斯此次打破世界纪录无疑为其参加两个月后的北京奥运会增添了信心,同时也将给刘翔卫冕奥运冠军造成巨大压力。 12.不同职业的人,对时间有不同的理解。仿照下面例句,将另外三句话补充完整。(3分) 例句:工人说:“时间就是产品。”农民说: 教师说: 医生说: 13.请根据你对“微笑”的理解,仿照下面划线的句子,再写两句,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朋友,你会微笑吗? 微笑是一杯浓浓的咖啡;微笑是一曲动人的音乐:微笑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温馨。 14阅读下面对话,按要求答题。(2分)画家甲:我昨天参观了画展。告诉你吧,惟一能看的,也就是您的那幅!画家乙:老朋友,多谢了!别的画家的画怎么样?画家甲:我压根就没看!那些画的前面全是人,挤不进去你能说出画家甲的言外之意吗?试把它写到下面的横线上。言外之意: 。15.阅读下面寓言坚固的棍子,在结尾横线处补写句话,使之与全文意思相符并能揭示寓意。 (2分)这一天,父亲把三个孩子叫到自己的跟前来,“你们各自把这根棍子折折看吧!”“这很容易嘛!”三个孩子立刻“啪”的一声,将棍子折断了。“那么现在来折这个!”父亲将三根棍子捆起来,交给大儿子。“折折看!”大儿子用尽力气,就是折不断这这捆棍子。第二个儿子也是,最小的儿子也是,但都折不断。“孩子们,你们看,一根棍子是很脆弱的,但把三根捆在起就会变得坚固。也就是说, 。二、文言文阅读(19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狼 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16.解释下面句中划线字词的含义。(2分)(1)缀行甚远: (2)苫蔽成丘 (3)目似暝: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7.请从一下几项划线字中选出意义相同的一项( )(1分) A.狼不敢前 乃悟前狼假寐 B.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C.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自后断其股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8.本文以简练的文笔,将一场狼与人斗智斗勇的过程写得环环相扣,紧张曲折,读后,你从这个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二)阅读木兰诗,完成19-30题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 ,可汗大点兵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9本文选自 一书。这首诗是 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1分)20给下列划线字词注音:(2分)可汗( ) 燕山( ) 胡骑( ) 辔头( )21解释下列划线字的意思:(2分)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 万里赴戎机(赴: ) 策勋十二转(策: ) 著我旧时裳(著: )22下列句子中的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A.塑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B.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C.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23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答: 。24画线的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写出了 。(1分)25画线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1分)答: 。 26.文中写“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表现了 。27文中“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有什么作用?(1分)答: 28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1分)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29王翰的凉州词中有“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之句,木兰诗中与其相同的诗句是: (1分)30. 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1分)答: 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阅读安塞腰鼓选段,回答31-34题一群茂腾腾的后生。人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人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旁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的面前。骤雨一样,是急速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丰姿。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啊安塞腰鼓!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好一个安塞腰鼓!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深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好一个安塞的腰鼓!31.“一群茂腾腾的后生。”这句话中“茂腾腾”一词写出了后生们的什么特点?(2分)答: 32.文段那几个自然段是写静景?写静景有什么作用?(2分)答: 33.文中加点的句子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2分)答: 34.横线上的句子写出了安寒腰鼓的什么样特点?(2分)答: (二)阅读文章完成35-39题。(8分)狼与鹿的传奇故事 世上真有狼与鹿生死相依的传奇故事? 美国生物学家彼得逊教授经过32年的科学考察,亲眼目睹了这一独特的现象。 苏必利尔湖中的洛耶岛以驼鹿众多而闻名,但是驼鹿大量繁殖使岛上一片绿茵的花草灌木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因为驼鹿生长繁殖需要吃掉大量的绿色植物,仅仅10年功夫,驼鹿由1500只左右猛增到3000多只,洛耶岛灌木稀疏,一片凄凉了。 为了拯救洛耶岛上的植被,生物学家们决定进行一个大胆的实验依靠四只幼狼来改变这种状况。 起初,这四只幼狼遇到的是一个强壮而庞大的驼鹿“兵团”。面对强大的对手,狼队并不惧怕,而且还想出一个很好的策略,那就是先攻击弱者。它们先在驼鹿群旁窥视,并不贸然出击,当发现有因为饥饿或疾病而孱弱的驼鹿出现时,它们便一哄而上。奇怪的是,周围强健的驼鹿并不惊慌,也不援救,而是听任狼群肆意地攻击可怜的驼鹿。 孤单受伤的老鹿站在旷野中,望着向远方四散的驼鹿群,面对着饿狼发着绿光的贪婪眼睛,仰天长鸣,猛然朝一只饿狼冲去,最终被扑倒、撕裂、啃啮起来 此时,那些自私、无义的驼鹿群已逃得无影无踪了。 当洛耶岛上的狼群达到65只时,驼鹿数量下降到650只,于是生物界平衡的天平开始向另一端倾斜。 这时的洛耶岛又被绿色笼罩,草叶肥美,得到充足食物的鹿群又开始强大。虽然狼的数量增加了16倍,驼鹿数量只有从前的两倍,但狼群的攻击力却大打折扣,它们贪婪地望鹿兴叹,几乎无从下口。 (选自都市家庭报) 35、从全文看,生物学家们是怎样调节洛耶岛的生物平衡的?(2分) 36、当狼攻击饥饿或疾病的驼鹿时,为什么强健的鹿群不援救濒临死亡的可怜的驼鹿?(2分) 37、第段中“孤单受伤的老鹿站在旷野中,望着向远方四散的驼鹿群,面对着饿狼发着绿光的贪婪眼睛,仰天长鸣”,想象一下,此时的老鹿会怎么想?(2分) 38、学了本课,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和同学讨论?(要求:只提一个问题;估计同学可能会有什么看法,简要写出来)(2分) 我的问题 同学可能会有的看法 39、 你还能举出类似“狼与鹿生死相依”的现象吗?请用文字叙述下来。(1分) (三)阅读社戏选段,回答题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_的吹来:月色便_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月亮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不很久似有,而一离赵庄,月亮又显得【甲】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乙】着了。吹到耳边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回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丙】,可知已经到了深夜。我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在浪花里【丁】,连夜渔的几个老渔夫,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40、文中甲、乙、丙、丁处上分别填上哪个词最准确?请将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2分) 甲: A.特别B.十分C.分外D.格外() 乙:A.笼 B.照 C.罩D.映 () 丙: A.淡 B.重 C.深 D.浓 () 丁:A.跳B.滚C.蹿D.窜()41、文中的“我”是_,“那声音大概是”中“那声音”指的是_ _ _,“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之香的夜气里”中他是指_ _(3分)42、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它的作用是:_ _ (2分)43、“回望”一词在文中结构上起_作用。文中画线的句子分别从 _和_ _ 感觉的角度)两方面描写所见所闻,表现了我对“社戏”的_ _。(2分)44、“碧绿的豆麦田里”与下文”偷豆”的情节有什么关系?(2分) 答:_45、文段最后一句描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_ _ 四、写作(50分) 任选一题作文 (1)以成长中的快乐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 (2)“我能行”是一种自信,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坚信“我能行”,一切困难和挫折就会迎刃而解。请以“我能行”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