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同步导高一地理练习:2《城市与环境》本章高效整合(湘教版必修2)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98207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同步导高一地理练习:2《城市与环境》本章高效整合(湘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课标同步导高一地理练习:2《城市与环境》本章高效整合(湘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课标同步导高一地理练习:2《城市与环境》本章高效整合(湘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图甲是某城市19862009年发展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甲反映出城市化的主要标志是()A城市人口比重增加B城市总人口增加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城市道路网密集2某房地产商欲开发图甲中EF沿线房地产,预先调查了沿线地价,图乙中正确反映EF沿线地价变化的曲线是()A BC D解析:第1题,城市化主要表现为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和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而图甲能反映出来的主要是该城市自1986年到2009年城市面积扩大。第2题,由图甲可知自E至F,离市中心距离先减小后增加,因此E、F地价低于市中心;EF沿线穿过该市的高速公路,在交通的影响下,公路相交处出现地价次高峰。答案:1.C2.D2010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镇集聚”。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4题。3下图为某城市内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该城市区域最可能属于()A中心商务区 B钢铁工业区C居民住宅区 D公园游览区4温总理的报告()A说明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后期成熟阶段B会导致我国东、西部城市化速度同步C会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我国城市化的进程D说明我国尚未出现城市问题解析:第3题,从进出该区域客运量的时间段看,进入该区的客运量主要集中在10:0011:00,离开该区的客运量主要集中在20:0021:00,该时间段正是购物、娱乐的时间,由此可见,该区域最可能属于中心商务区。第4题,“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是关键词,该政策的结果是城市人口数量增加。答案:3.A4.C读下面三种城市结构模式示意图,完成57题。5按图序排列的城市结构模式分别是()A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B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同心圆模式C多核心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D扇形模式、同心圆模式、多核心模式6下列关于a类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扇形或楔形模式是在住宅区的影响下形成的B高级住宅区沿主要交通线向外发展,彼此相连形成一个扇面形C低级住宅区在高级住宅区旁边发展起来D随着中、高级住宅区的外移,靠近中心部位逐渐演化为中心商务区7b类城市形成的原因是()A小城市的影响B在郊区出现了新的核心C地租及付租能力的影响D政策作用解析:第5题,从三幅图可以看出,它们的结构模式分别为扇形模式、同心圆模式和多核心模式。第6题,a类城市为扇形模式,在小汽车这种交通工具的影响下,各功能区沿着交通线呈扇形或楔形向外扩展。随着中、高级住宅区的外移,靠近市中心部位逐渐演化为低级住宅区。第7题,b类城市为同心圆模式,它是在市场条件下,随着城市的发展,各个功能区在地租及付租能力的影响下形成的,这是经济因素。答案:5.D6.B7.C图甲是位于平原地区的某城市风向频率图,图乙是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地价等值线数值a、b、c、d、e依次递减),读图回答810题。8图乙中地价等值线弯曲程度的大小主要受()A与商品产地距离大小的影响B与市中心距离大小的影响C交通通达度高低的影响D环境质量优劣的影响9该城市计划新建一座大型钢铁厂,厂址的最佳位置在()A BC D10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A中心商务区 B行政办公区C旅游休憩区 D科教文化区解析:本题组以“城市地价分布概念图”考查地租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结合“城市风向频率图”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合理布置,同时考查学生对“风频图”、“等值线图”判读规律的掌握运用能力。第8题,从图乙中看出,地价的最高值位于市中心,周边地区出现次高值,很明显是受交通通达度的影响。第9题,钢铁厂对大气有严重污染,应布置在盛行风的下风向,且位于郊区。从“风频图”上看,本地最小风频为东北风,所以应该位于处。第10题,从处位置看,有高新技术产业区,设置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技术和人才,故D项符合。答案:8.C9.C10.D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上海世博园位于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带,规划用地5.28平方千米,其中浦西1.35平方千米,这里原有大片厂房及部分民居。结合地图,完成1113题。11世博园区落户于黄浦江两岸,其布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靠近中心商务区B地价低廉C有利于城市改造D缓解越江(黄浦江)交通压力12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下列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与该主题最为吻合的是()A同心圆 B扇形C多核心 D田园城市13园区内场馆林立,建筑风格迥异,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科技 B经济C文化 D政策解析:第11题,从材料中关于世博会的介绍可知,世博会是一个商业、服务、贸易、信息盛会,应该靠近中心商务区布局。第12题,田园城市可以尽可能地接触自然,才能“让生活更美好”。第13题,文化影响城市建筑风格。答案:11.A12.D13.C下图是某城市医院与卫生所分布图。读后完成1415题。14医科大学毕业的小明想开一家私人卫生所,根据“中心地理论”他将选择在()A BC D15他选择该处的理由是()A该地卫生所集中,利于经营B位于其他卫生所服务范围的边缘C靠近大医院,可获得其技术支持D城市边缘有足够的土地发展空间解析:第14题,由图可知,医院与卫生所可看作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其中卫生所级别较低,服务范围小,因此数目多。第15题,地因距其他卫生所较远,且交通便利,有利于形成自己有效的服务范围。答案:14.B15.B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图例中序号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读图,完成1617题。16从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的角度考虑,下列用地类型正确的是()A工业区文教区住宅区商业区仓储区B工业区 商业区仓储区住宅区文教区C住宅区工业区文教区商业区仓储区D商业区仓储区工业区住宅区文教区17从影响该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考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距市中心远近对功能区影响最大B功能区受社会因素影响,常形成不同级别的用地区域C交通通达性对功能区影响不大D功能区受行政因素影响最大解析:根据图中的条件分析,布局工业区比较合理,因为该地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方向,工业对城市空气污染较小。布局文教区比较合理,因为位于盛行风向上风地带,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布局居住区比较合理,因为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上风方向且靠近商业区和工业区。布局商业区比较合理,因为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靠近住宅区。布局仓储区比较合理,分布在公路和河流的附近,便于货物的中转和运输。从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来分析,距市中心远近对商业区影响最大。居住区受社会因素(经济收入、知名度、宗教)影响,常形成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交通通达性对商业区影响较大。仓储区受行政因素影响不大,受交通条件的影响最大。答案:16.A17.B读北京市建材商城分布示意图,回答1819题。18关于图中所示的北京建材商城分布及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二、三环路沿线,接近城区B五环路与放射状道路交汇处,交通便捷C三、四环路沿线,有大面积停车场D居民小区内,方便日常购物19近年北京建材商城有向五环路外扩展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分散城市功能B新建住宅区不断向外扩展C缓解市区交通压力D城市外环道路的不断扩展解析:第18题,主要考查城市建材市场的分布、原因以及读图判断、分析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由题图可以看出在三、四环路沿线有众多的建材市场,由于建材市场占地面积大,因此无论是从地租付租能力还是从市场建设的角度考虑,为便于顾客购买建材商品,都需要准备大型停车场,以方便建材商品的输入和输出,故选项C正确。第19题,主要考查城市建材市场的扩展趋势及其与交通运输、地租付租能力的关系。难度中等。近年来,随着北京市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外环道路的建设也不断向外扩展。为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的合理性、主体性、适居性,占地面积大的建材市场就会不断向五环路以外扩展,选项D正确。答案:18.C19.D读图,回答2021题。20关于图示地区城市等级、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的叙述,正确的是()A昆山的城市等级比常州高B无锡的服务范围比镇江大C宁波的服务功能比杭州齐全D特大城市数量最少21图示地区城市化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温室气体排放多,出现“热岛”现象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减少城市建筑物面积扩大,增加了生物多样性城市建设使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加快A BC D解析:第20题,主要考查城市等级体系的相关问题,难度较小。一般来说,城市的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功能越多,数量越少。据图较容易判断出B项正确。第21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相关问题,难度中等。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及工业的发展,城市中排放的人为热越来越多,出现“热岛效应”。由于城市环境质量较差,空气中的悬浮物多,凝结核多,降水多,形成“热岛效应”。随着建筑物面积的扩大,硬化路面增多,生物的栖息地越来越少,生物多样性减少;同时城市建设使地表径流速度加快,容易造成洪峰,故C项正确。答案:20.B21.C读某地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完成2223题。22在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中,AE反映的现象是()A城市化过程 B郊区城市化C逆城市化 D城乡差别拉大23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下列组合较合理的是()A甲A B乙CC甲B D乙F解析:第22题,考查城市化的过程。难度中等。由图可以看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由不足30%到后来的80%左右,即城市人口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表现了城市化进程。第23题,考查劳动力在城市化不同阶段的就业情况。难度中等。由图可知,甲阶段劳动力在服务业中的就业比重最大,即第三产业发达。因A、B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第三产业不发达,所以A、C项不正确。乙阶段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的比重较大,即第一产业相对发达。F阶段为城市化发展的后期成熟阶段,第三产业发达,所以B项正确。答案:22.A23.B材料一2009年12月5日至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会议强调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材料二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时间1949195419781980199019921996200020022006城市人口比重%10.615.3517.9219.3926.4127.6329.3736.2239.0943.9结合上述材料,判断2425题。24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B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C我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城市化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25根据本次会议精神和中国的现实情况,今后我国城市化的方向是()A大城市的人口向西部转移B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C农村人口向大城市转移D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解析:第24题,考查我国城市化进程,难度中等。根据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可知A对;中国城市化速度比发达国家快,B错;我国城市化水平还很低,没有完全实现城市化,C错;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工业化的发展,D错。第25题,考查城市化的发展阶段,难度中等。大城市的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是逆城市化的表现,该现象目前主要出现在发达国家,B错;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化发展方向,D对,A、C错。答案:24.A25.D二、综合题(共50分)26图甲是各类城市用地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图乙是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读图回答问题。(15分)(1)图甲中,a、b、c所表示的不同功能区依次是_。(2)图乙中,地租分布等值线并不是规则的同心圆,而是有明显的凹凸。试分析等值线分布的规律及其原因。(3)若要在图乙、处选建一仓储式超市,其最好的区位是_。(4)该城市的地域形态属何种类型?解析:付租能力商业住宅工业,城市功能分区由市中心向外一般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地租等值线的凹凸是由交通干线的影响导致的。仓储式超市选在处,位于两个商业中心之间,便于货物调配。该城市的地域形态为集中式。答案:(1)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2)地租由市中心区向周围递减,等值线在主要交通干线(道路、河流)向郊区凸,地租较高。其原因是影响地租水平的因素主要是交通通达度和距离市中心的位置,干道两旁通达度相对较高。(3)(4)集中式。27读我国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1)说出早期图中城镇形成的主导因素和促进该城镇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2)随着城市的发展,请从土地、农业结构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3)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市政府计划将在R地块建一新工业区,将老城区中的炼铝厂、火电厂和电镀厂迁往新工业区。请你选择以下两种身份中的一种,简述理由。A政府人员,运用城乡规划的原理说服厂家从工业区迁往R区。B厂商,不想搬迁,运用城乡规划的原理向政府游说。(4)下图为该城市测得的酸雨频率和降水pH值年内变化情况。据图指出该地酸雨频率最高的季节,并说明其原因。解析:第(1)题,从图中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我国东部丘陵地区,早期的城市分布在河流的交汇处,随着矿产(铝矿)的进一步开采和交通运输(公路和铁路)的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第(2)题,随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土地资源就会不断缩小,因而要合理利用当地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城郊农业,满足城市的发展需求。第(3)题,是开放性试题,要能结合所学地理知识,观点正确即可。A政府人员,要能站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说服厂家的搬迁;B厂商,要能站在经济效益的角度说服政府人员。第(4)题,仔细分析图中的线可知酸雨多出现在冬春季节。其原因可从三方面分析:第一,酸性气体的来源:炼铝厂等企业排放的酸性气体;第二,酸性气体的扩散:冬季风的背风坡,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第三,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地降水的pH值在冬春季节比较小(酸性强)。答案:(1)主导因素:位于河流交汇处。区位条件:铝矿资源的开发和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2)节约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城郊型农业(或扩大蔬菜、花卉等种植面积);建立农业观光生态园区(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等。(3)A:老城区用地紧张,交通拥挤,环境恶化;R地块地价较低,有铁路、公路等经过,交通更加便利,搬迁后可减轻老城区的环境污染。或B:老城区工业基础较好,老城区协作关系较好,集聚效益较高;R地离商业中心和居住区较远,基础设施不如老城区完善,员工生活不方便等。(4)酸雨主要集中在冬春季。炼铝厂等企业释放大量酸性气体;地处冬春季西北季风的背风坡(或山脉对冬季风的阻挡),不利于酸性气体的扩散;冬春季节降水量少,雨水的pH值小(酸性强),酸雨频率高。28下图是我国某海滨小城的城区布局图,运用区位原理分析并完成下列问题。(10分)(1)从城市空间结构模式看,该城应属于()A同心圆模式 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 D条带状模式(2)中哪个区域适宜发展成中心商务区?为什么?(3)除中心商务区外,中哪个区域的房价最高和最低?为什么?(4)该城市空间结构体现了_与_背向发展。解析:第(1)题,从该城功能区的布局看,该城空间结构应是扇形模式。第(2)(3)题,中心商务区一般位于城市中心位置,这里地价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适合发展商业。第(4)题,高级住宅区房价最高,应布局在环境优美的地方;低级住宅区房价最低,所在之处环境质量较差,与高级住宅区在方向上是背向发展的。答案:(1)B(2)本区域位于城市中心地带,交通便利。(3)最高。位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临海,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最低。位于盛行风向的下风向,本区有火电厂,靠近铁路,环境污染较严重。(4)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29(西城区检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图1中,ABCDE反映的是_过程,说明该过程的主要标志。(2)图1中EF所反映的现象为_,简述其成功之因。(3)依据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世界上的国家和地区分为两种类型。图2中甲属于_国家,乙属于_国家。分别说明其劳动力就业结构特点。解析:(1)由图1知,由AE,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反映的是城市化过程。(2)从E到F,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反映了逆城市化现象。(3)图2中甲国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就业比例分别为18%、18%、64%,乙图分别为52%、18%、30%。甲农业、工业就业比重低,服务业就业比重高,属于发达国家;乙农业就业比重最高,属于发展中国家。答案:(1)城市化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2)逆城市化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或郊区环境质量较好),乡村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3)发达发展中发达国家劳动力在农业中就业比例低,在服务业中就业比例高;发展中国家与其相反。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