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机制研究.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7965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社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机制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基于社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机制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基于社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机制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发活动领域,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 走进社区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杭州采荷中学教育集团 活动领域的开发是落实国家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表现形式。本项研究在国家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理念和校本课程理论指导下,以学生、教师、社区人员、教学专家等为主体,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了校外、校内教育融会贯通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并创造性地构建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机制。以“走进社区”主题活动为载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机制的构建和实施,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推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了学校与社区的融合,使学校的办学特色锦上添花。一、问题提出:探索春秋假制度背景下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新机制1、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机制亟待改革从2001年秋季,初中综合实践在国家级实验区实施以来,取得初步成效,然而,作为一个亮点,其实也是实施难点,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其中有教育行政层面的、有教研部门的、有学校层面的、有教师层面的,也有社会、家长方面的问题,学校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有的学校没有及时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相关保障制度,不能通过制度的重建,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部分学校不能按照国家课程设置的规定课时安排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课时被学科课程挤占现象严重。指导教师层面的问题更多,教师缺乏接受系统培训,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导致指导学生实施过程中出现偏差,使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流于形式。因此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机制亟待改革。2、春秋假制度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的时空 杭州市教育局经过多年调查发现,许多学生觉得长达两个月的暑假太过漫长,而冗长的两个学期又让他们筋疲力尽。基于“以学生为本”的原则,2004年4月杭州市中小学实施“一年四假”方案,把调整假期作为抓手,让学生在一学期中更好地调整身心,提高学习效率。作为全国第一个放春假的试点,这项举措广受社会关注。经过两年的实践,教育部门在做好春、秋假的安排、指导和管理方面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开放校园的教育活动设施,由学生自主选择参与;所有校外教育机构,如社区学院、青少年宫、学生假日活动中心等主动承担起更多校外教育的责任,为孩子提供更多场所,更多了解自然、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春秋假制度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开展提供了广阔的时空。3、社区丰富的资源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奠定了基础学校所在的XX社区是全国示范性小区,在社区文化建设上具有自己的特色。胡锦涛总书记曾参观过该社区,对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赞扬。社区近年来为创“精品小区”对社区环境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四季景色怡人,“物源”不可谓不丰富。“人源”包括一大批有教育经验或有一技之长的教师、专家、学者等,城市社区教育资源丰富,社区丰富的资源为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4、“自主实践教育”的研究为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培育了学生群体和师资队伍杭州市XX中学长期以来进行“自主实践教育”课题研究,激活了学生主体意识和潜能,他们在自主实践中进行探索的直接体验,在实践中自主地把学校与社会、学科与科学联系起来,实现学科知识之间的统合与学习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了一批具有自己教学风格的教师,他们有的是具有丰厚教育教学经验的老教师,也有的是崭露头角的新星,他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中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和研究,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得到了提高,他们成了社区教育资源开发的最基本力量。二、研究构思:建构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的新机制(一)概念的界定1、校本化新机制及其结构开发“活动领域”是解决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目标落实的关键。我校构建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机制”(以下简称“新机制”)其核心内容就是基于社区,开发活动领域。这种活动领域介于国家课程设计与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之间,承上启下,统整程度高,包容性强。以活动领域开发为核心内容的“校本化新机制”使国家设计的课程理念和目标有了一个自上而下的载体,使国家设计的活动“组织线索”和指定的“内容领域”与地方和学校实现有机整合,使“基于社区”的学校活动找到连接课程理念、目标的桥梁,为教师提供联想的原型,从而为开发恰当的活动主题、确定合适的活动项目提供思路和策略。我国综合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要求,从自然、社会和自我三个“维度”出发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内容。这实质上强调了内容选择与组织三条“理论”的逻辑线索。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始终要以学生为核心,实现这三条逻辑线索之间关系的平衡与协调,最终指向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在“新机制”的实施过程中,围绕“学生发展”,基于某一条组织线索兼顾其余;或者,围绕“学生发展”,从任一条线索出发,融合其余线索。可以是基于“人与社会”,兼顾“人与自然”和“人与自我”,也可以是基于“人与自然”,兼顾“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还可以是基于“自我”,兼顾“人与社会”与“人与自然”。校本化“新机制”在开发基于社区领域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域时,沿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组织线索展开,形成学生“社区自然体验”、“社区社会亲历”、“社区交往活动”“社区文化实践”四大活动系列,分别代表人作为认识主体与自然世界相互作用、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与他人(包括自我)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新机制”的内容结构。这种内容结构可以用下图表示: 社区社会亲历社区现实性内容经验与学科性内容社区文化实践社区自然体验学生发展社区交往活动校本化新机制结构图在此要素构成图中,“社区现实性内容”指社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人际关系、文化形态等提供的课程资源。“经验与学科性内容”指学生在进入社区前已具备的各种经验以及学生在学校学科教学中学习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新机制”的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设计合理的活动,并促使社区现实性活动和经验与学科性内容的相融和相互转化。通过自然体验,可以加深学生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认识与理解,培养学生爱护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和态度。社区社会亲历是主体与社区之间发生的实践活动,通过社会亲历,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形成社会责任感、劳动观、职业观和道德感。社区交往活动是指人与他人或自己之间在社区进行的有意识的交互活动。通过交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树立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意识和态度。社区文化实践是指人作用于社区文化的有意识的活动。通过社区文化实践,学生可以了解与社区相关的传统历史文化,不同人群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促进文化的传承与交流,发展运用文化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2、校本化新机制的特征 基于社区的活动领域开发的主体不再是纯粹的专家团体,而是由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力量以及相关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和决策,用实践者多元的声音。来决定实际的活动领域。从操作层面上看,“新机制”主要有以下基本特征:1、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重视学生的经验统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强调动态性、操作性,从体验、验证、应用、实践中学习。为此要让学生亲自体验以获得统整性的知识,提供学生第一手的经验,与生活密切相关,充分利用社区环境,统整学校学习与社区生活。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新机制”的实施使学生感受到被接受、被支持,感受到自由和自主,使他们能安心地、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从而使综合实践活动更具适应性。活动所选取的主题都是与学生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的,比如外语学科“对XX地区环境保护标语牌(英文)的设计”和“XX地区(包括学校)的路标和平面图设计(英文)”的选题,让学生通过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学生的社区服务的内容得到丰富,知识含量提高,对学生的激励作用也提高了。2、以解决问题为核心,重视教师的教育引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新机制”实施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参与活动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的兴趣与能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可以发展独立判断的能力,这是一种行动学习,而这种行动学习要坚持正确的方向,则不可缺少教师的引领。教师的这种引领主要的是根据教育的原则和要求,成为触发学生探究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协助者。因此在“新机制”的实施中必须由师生共同界定重要的问题和争论,选择活动领域,设计相关的活动主题,从而使各种活动领域更具有包容性。比如在对“对XX社区公共环境语言、文字规范性的调查”和“对XX社区公民文明行为的调查”的课题开展时,学生们在实践的过程中所得到的社会的负面的信息比较多,有的同学就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这时教师的引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3、以共同参与为主调,重视集体审议,发挥多元主体的作用“新机制”的实施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家长、社区人员、相关专家都是学习历程的参与者。因此,这众多的参与者能否顺利地参与到活动领域设计中,并使设计理念得到体现,是活动领域开发的关键之一,而集体审议是保证这一关键得以实现的重要策略。同时,在“新机制”统摄下多类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中,发挥多元主体的价值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协商、沟通与合作的民主能力、习得问题的解决方法,从而使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更具可持续性。比如在学生评价上,我们把教师、家长、社区、同伴都作为活动评价者,多元化的评价使更多的人力资源进入、并支持活动领域的开发。此外在评价中我们特别重视学生积极参与和与同伴合作的能力的发展,重过程而非结果,评价的导向作用使得教师、学生放下包袱,走出学校的“小课堂”,走入社区的“大课堂”,真正开始关注身边的社会。(二)机制生成的线索 “新机制”实施中,活动领域的开发实质上是课程资源的重组,我们所开发的活动领域必须是既体现国家课程的精神,又突出地方和学校的实际和需要。为此,“新机制”中活动领域的生成将通过两条线索的交织而实现:1、纵向线索:逐级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目标教师要有效地开发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首先需要去分析国家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也要分析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与目标实现的关系,要去认识可以开发的课程资源的种类、分布,还要设计开发的程序和方式,估计开发产生的效果。也正是在社区教育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教师的知识结构得到优化,能力得到发展,对教育、实践、特别是对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得到提升,最终实现综合实践课程更有效的开发。活动领域的开发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的表现形式,也是“新机制”设计和实施的基本思路之一。活动领域的生成首先要充分理解国家对综合实践课程的目的与期望。对于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研究和探索还处于初始阶段,人们对课程资源还存在模糊认识,有的教师连什么是课程也不清楚的情况下,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如果不帮助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不帮助教师去分析和探索课程资源的含义、性质、种类和在课程目标实施中的价值,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开发和生成就是一句空话。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特点决定了必须要帮助教师形成正确的课程资源观。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传授的倾向,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并要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要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要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就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发一切有助于实现活动目标的资源,把这些实践活动的资源当做实现新的课程目标的中介,充分发挥其在综合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作用。2、横向线索;结合社区和学校实际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就是要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活动领域,能够与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联系起来的社区资源。就是要根据具体社区特点、学校特点、学科特点、学生特点、教师特点,发挥各自的优势,优化活动领域的结构,使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开发更加合理有效。从这个角度看,在“新机制”的实施中,学校和社区生活是统整的,是以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统整的活动设计,也是指导我们开发活动领域的最基本的理念之一。为了丰富活动领域的内容,拓展教育渠道,落实教育基地,学校一直以来十分注意挖掘社区资源,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早在1989年学校即与社区合作组建了一个具有活力的组织体系“社区教育委员会”,并制定了一个可行性较强的章程,建立起一个畅通的学校与社区双向信息反馈系统,开展了一系列学校和社区共同参与的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在与社会的直接接触中,从对具体形象的人物与事件的了解中,获得感性认识和直接体验,使学生通过社区实践,接受对社会尽责的深切体验,从而,把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规范训练和学科教学的场所从校内拓展到校外。同时,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不仅要发挥教师个体的主动性,也要发挥学校教师集体的作用。只有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参与,才能合理开发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社区活动领域的教育资源才能凸显出鲜明的课程特色。(三)研究的基本策略在改革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机制的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下基本策略。 1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发和实施的。它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而对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是对学科的逻辑体系的超越。“新机制”在社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过程中,鼓励学生的自主选择,将学生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为其个性充分发展搭建平台,促进知识技能自主建构。 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相适应的基本学习方式是研究性学习。“新机制”统摄下的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体现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新机制”的设计和实施着眼于学生实践意识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指向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帮助学生从根植于社区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要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社区,热爱家乡,并学会健康愉悦地、自由而负责任地、智慧而富有创意地生活,促进道德规范自律内化。 3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 学生生活于火热的现实世界和社会实践中,生活于社区中,学生和他生活的社区环境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新机制”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学生在体验科学精神中不断成长,在感悟人文关怀中不断成熟,在评价自我中不断完善,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4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价值体现在实施“新机制”中,学生成为探究者、活动者,教师成为学生自主融入社区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协调者和评价者和管理者。鼓励学生自主、积极实践。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内在动机,在活动主题或项目的提出、活动方案的设计、活动的具体实施、活动的总结与评价等环节,学生应成为全过程的主体,教师必须给予适度的指导。“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随着学习方式的变革和教师角色的改变,教师的和谐发展迎来新的契机。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突出教师的价值体现,是遵循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人人发展”理念的具体行为。以教师发展为先,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三、实践运作:基于社区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 (一)实施原则“新机制”的设计和实施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为此遵循以下实施原则:1、自主性原则 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可以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学习。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域、活动内容、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均应为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条件。2、实践性原则 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社区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活动的教育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体系。活动领域的开发和实施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通过认识、体验、实验、操作、探究、发现、调查、观测、考察、设计等一系列的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深刻理解自然、社会、自我、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开放性原则 “新机制”提供的活动领域和具体活动内容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实施目标具有开放性。“新机制”提供的活动领域和具体活动内容依托社区,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活动内容具有开放性。“新机制”关注学生在社区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4、生成性原则在实施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整个学校乃至每一个班级都有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鉴于综合实践活动本质特征的生成性,这意味着基于社区的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就是“新机制”设计的各类活动在实施中生成性的集中表现。“新机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5、整体性原则世界具有整体性,世界、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堆积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新机制”中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是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新机制”的功能不但立足于每个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而且立足于每个教师的专业发展。(二)操作流程“新机制”对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如下基本的实施流程:1、解读国家课程精神“新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开发校本化初中综合实践活动领域,从而落实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和目的。开发“活动领域”,是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和目标落实的关键。活动领域,介于国家课程设计与地方和学校课程开发之间。缺少活动领域,国家设计的课程理念和目的难以“自上而下”,活动“组织线索”和国家指定“内容领域”难以与社区和学校实际有机整合;缺乏活动领域,学校活动实施不容易“自下而上”,找不到连接课程理念、目的的桥梁;没有活动领域,学校教师缺少联想的原型或酵母,难以开发恰当的活动主题,确立适宜的活动项目。“新机制”以国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和理念为指导,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激励学生自主参与为前提,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体现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过程方法的合作探究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真切体验。以“道德规范自律内化,知识技能自主建构,个性特长自赏张扬”三个层面展开,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和综合化的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化。2、分析活动环境(1)校内环境杭州市XX中学长期以来进行“自主实践教育”课题研究,以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和潜能为原则,让每一个同学健康发展为指向,倡导学生自主实践,并为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学校在新课程的理念下,从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结合学校“自主实践教育”的特色,开发、整合与构建能反映时代特征、凸现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既符合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整体走势,又为进一步开发开展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奠定了实践基础。(2)校外环境XX社区文化建设为“新机制”提供各类活动领域,提供丰富的教育资源。城市是社会的缩影,城市社区是现代社会“物源”和“人源”的中心,更是教育资源的蓄水池。学校融入社区文化建设有利于教育向社会开放,社会向教育开放,促进教育与社会的沟通、衔接和共同发展,促进城市学习化社区的建立。“新机制”能有效地将上述教育资源整合起来,充分地利用社区现有的教育场地设施、师资等,随时随地就近开展社区教育,拓展初中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 培养他们的自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初中学生终身学习的需要。3、表述活动目标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其目标不同于学科课程的目标,因为没有严格的内容标准,个性化程度较高。根据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和科技发展的需要,以及社区所能提供的课程资源,对基于社区的不同活动领域具有相应的总体目标,对具体的实践项目和活动主题来说,教师应制定具体目标,基于此,“新机制”对各类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作如下设计:(1)终极目标:促进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2)总体目标: 获得亲身参与社区生活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在社区特定环境下,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3)具体目标知识与技能走进社区,增进对社区自然环境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走进社区,增进对社区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社会的关系。走进社区,增进对社区文化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文化的关系。置身社区,增进对自我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生活的关系。依托社区,增进对现代生产、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了解与认识。 过程与方法参与社区环境保护的活动,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能力。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实践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遵守社区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活动方案。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具有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人文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社区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 逐步形成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 关爱自然,具有服务社区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认识自我、反省自我,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社区文化的熏陶。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形成从自己的周边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区、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尊重、关怀、友善、分享等品质,养成健全人格,提高生活情趣。4、确定活动领域“新机制”设计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有较大的包容性、乡土性、灵活性和综合性,为此我们依据社区资源的性质和教育的主要指向以及上述活动目标把活动领域划分为四大系列,并以分级主题展开:一级主题内容有“社区自然体验”系列、“社区社会亲历”系列、“社区文化实践”系列和“社区交往活动”系列。 (1)“社区自然体验”系列的二级主题示例:“信息技术”、“发明创造”、“科技制作”、“实验操作”、“环境观测”、“资源调查”、“栽培饲养”、“规划设计”等。每个二级主题设有系列的三级主题。如“资源调查”的三级主题示例:水资源问题、土壤资源问题、动物资源问题、植物资源问题等。“环境观测”的三级主题示例:空气状况的调查、水污染调查、垃圾污染调查、光污染调查、噪声污染调查等。(2)“社区社会亲历”系列的二级主示例:“自主管理”、“德育实践”、“社区服务”、“社区经纬”、“ 社团活动”、“业余团校”、“钱江少年”、“主题教育”等。“主题教育”的三级主题示例:“安全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 “ 国防教育”、“网络道德教育”、“环保教育”、以及节假日、纪念日等活动。“社区经纬”的三级主题示例:“社区的变迁与发展调查”、“.社区产业状况与发展调查”、“.社区人口状况调查”、“社区交通问题的调查”、“社区产业与经济问题的调查”、“社区家用汽车问题的调查”、“.社区老龄人口与养老问题的调查”、“下岗与就业问题的调查”、“外来民工生活状况的调查”、“社区住房状况调查”等。 (3)“社区交往活动”系列的二级主题示例:“我的特长”、“我的健康”、“我的生活”、“我的朋友”、“昨天的我”、“今天的我”、“明天的我”“社区帮手”、“社区居民”、“社区工作者”等。(4)“社区文化实践”系列的二级主题示例:“社区文化”、“社区名人足迹”、“社区故事”、“文学创作”、“艺术欣赏”等。5、组织活动实施“社区课程”的内容有研究性和活动性。研究性学习是主导的学习方式。其一般流程为:指导选题成立小组拟订方案教师初审方案论证具体实施研究总结班级展示答辩评议成绩评定。现以“电脑辐射对百合花的影响”为例,对流程中“具体实施”环节予以说明:课题名称:电脑辐射对百合花的影响负责人初二2班 周苑指导老师黄 璐选题目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逐渐走进了千家万户,一位普通的白领每天要在电脑前工作五小时以上。电脑辐射就为人们的健康埋下了隐患。虽然现在的许多电脑屏幕都是用含铅的玻璃制成的,能阻挡一部分辐射,但其侧面和背面却仍产生较强的辐射。而许多网吧、电脑教室为了节省空间,将电脑一个接着一个,背靠着背紧挨着放,人们仍不可避免辐射的侵扰,出现头疼、眼花、红疹等病理症状。那么电脑辐射对植物是否也会造成同样的影响呢?对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是一片空白。材料准备:1二十支新鲜的百合花。2四只新鲜的大号可乐瓶。剪去上半部分,将剩下部分作为花瓶。3适量凉开水。4二十个小标签。实施步骤:1将二十支百合花的杂叶去除,随机分为四组(A、B、C、D四组),每组五朵,分别插入四只花瓶。在每朵花的花茎上绕一个写有标识物的标签。2在花瓶中注入适量凉开水,将深度保持在十厘米左右。3测量每朵花从花萼最底端到花朵最顶端的距离及花萼的周长。4绘制一张表格,将测得数据填入表中。5将A、B两组花放在客厅通风处,将C、D两组花放在电脑显示器的侧面。6每天晚上六点至十一点让电脑处于开机状态,并且在每天早上七点测出每朵花的花萼最底端到花朵最顶端的距离及花萼的周长,按日期将数据填写在已绘制好的表格中。7每天对植物进行定性观察(1、用文字表述植物的情况。2、使用同一底片的相机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地点拍摄植物。)。8每两天换一次水。9十天以后分析数据,对比照片。6、评价与修正“新机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坚持发展性、客观性和激励性,评价的重点放在评价学生的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上。学生评价的途径主要有考试与观测、汇报表演、成果展示、答辩会、竞赛等。对学生的评价的方式主要有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个别评价与集体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重方法、态度和体验的评价,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尽量克服评价的功利性。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新机制”把教师、学生、校外指导教师社区工作者和居民都可以作为评价者。在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自我反思性的评价,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评价,提高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自我教育能力。(2)评价内容的过程性 “新机制”评价要重视对学生活动过程的评价,注重学生在社区活动过程中的实际体验和发展程度。应该揭示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以及他们是如何解决问题的,而不仅是针对他们得出的结论。即使最后结果按计划来说是失败的,或者没有得出所谓的“科学”结论,只要学生经历的活动过程,对社区和自我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获得了实际的体验和经验,就应给予肯定。 (3)评价方式的多样性 “新机制”倡导评价方式多种多样。但无论何种方式,其运用的先决条件为观察。通过观察,记录和描述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的基础。社区实践活动各种评价方式运用的基本要求。在具体操作中,“成长记录评定”与“协商研讨式评定”等方法被认为是非常有效的评价方法。 教师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社区实践活动档案,以便使学生深入地了解和肯定自己的能力,并能与其他人分享自我探索的体会以及进步的喜悦。因而,教师指导或要求学生及时保存活动过程的经历,及时总结活动过程的实际体会。“新机制”对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对教师在学生自主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附课外实践活动记录和杭州XX中学教育集团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绩效评价表(参考样表)课外实践活动记录班级:七(2)班 姓名:柳悄然 学号:1课题名称:调查所在社区植物分布情况活动记录:1 记录植物的种类、名称、数量、分布的位置;并观察记录冬天叶子变黄、落叶的植物名称名 称分 类数 量分布位置冬季叶子是否变黄冬季是否落叶松树裸子植物11小区否否茶花被子植物20花坛否否桂花树被子植物5路边否否水杉裸子植物8楼侧是是:2.根据调查结果总结社区内植物分布是否合理,提出自主的整改意见。结论与自我评价:我认为茶花和桂花的分布很合理,茶花在花坛中栽成一个抽象的图形,无论是路过还是从楼上看都很美,桂花种在路口的转弯处,给行人送去意想不到的清香。但松树和水杉却种得不合适,这类植物很高,少说也能到达七层楼高,但这些树又偏种在楼边,挡住了整幢楼的视线。适合将这类树改成柳树或一些开花的较矮的树,可以使人住得更舒心。杭州XX中学教育集团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绩效评价表 年级 班级 姓名 评价项目评价结果本人同伴社区教师1自主选择课题,有主动学习的愿望2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认真设计方案,表现积极主动3倾听他人的发言,勇于发言,与同伴合作交流4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加课外实践活动5论文有创新,获得展示综合评价:记载和说明: 在实施评价后,我们将对活动方案或内容结构等进行必要的修改,从而使活动方案更具有实效性,使内容结构更具合理性和科学性。比如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活中也同样充满着数学的足迹,数学教材中的许多概念、原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其原型。数学教师在实施“新机制”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他们设计富有生活情趣和实践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存在着“大数学”。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进一步的亲切感。他们通过修订,设计了“对XX地区房价的调查”和“对XX社区居民年龄结构的调查及其分析 ”,学生们通过实践活动真正发现数学的足迹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这时数学教学的意义得到完全的体现。以下节选的调查报告即可反映学生在实施修正后的方案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 “对XX社区居民年龄结构的调查及其分析 ”报告(节选)小组成员 : 滕越 冯烨 张瑛莹 韩泽君 收集数据成员: 张瑛莹 韩泽君 制作图表成员: 滕越 冯烨执笔人:滕越 冯烨我们在11月27,28日进行了对XX社区的调查。我们在这个调查中发现:居住在XX社区的居民中,中年人较多,老年人和青年人其次,中青年人和中老年人较少。大部分家庭都是三口之家,最多是七口人,最少是两口人。大部分老年人和青年人都是两口。家庭经济状况良好,其中有一户是很好。中年,中青年,青年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高;中老年人和老年人的文化程度较低。从迁入年份来分析,可以分成最近迁入和不是最近迁入的两大部分。不是最近迁入的居民迁入年份普遍较早(这个社区的楼房建筑时期大约在1983年左右。)。子女入学情况:大部分是高中或初中生,小学,幼儿园的较少,还有一户是大学生。老年人的子女大多数已就业。XX社区的居民中有大约16%的居民是教师。我们的感想:我们发现,近十年来居民的经济状况和文化程度有所提高,平均家庭人口是3.19人。我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有三分之一的人拒绝了对我们的回答,但是大部分人都非常配合我们,特别是老年人。我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很大。我们不仅仅学到了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还学到了与人沟通的方法和困难。我们相信这次调查会对我们的成长产生很大的作用。(三)新机制的运作实践 1、划分主题和编制菜单本文在“确定活动领域”一节中对活动领域的设计作了表述,而综合实践活动一旦进入具体活动项目的实施中,我们又把每个二级主题划分若干三级主题,且之间还存在有机联系。各个活动项目与学科领域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二者既有其相对独立性,又存在紧密的联系:活动项目与各学科领域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第一,学科领域的知识可能在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第二,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第三,在某些情况下,活动项目也可以和某些学科教学统整进行。因此,妥善处理活动项目与各学科领域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我们的操作方法是编制活动领域的“主题菜单”。以下是我校2005年春、秋假在社区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的领域及活动主题菜单。杭州XX中学教育集团基于社区综合实践活动领域及主题菜单组别选题语文1、对XX社区公共环境语言、文字规范性的调查2、对XX社区公民文明行为的调查3、莲文化的魅力外语4、对XX地区环境保护标语牌(英文)的设计5、XX地区(包括学校)的路标和平面图设计(英文)数学6、设计(1)通过各种渠道(报纸、网络、广告、陶瓷品市场地砖、墙面砖收集用平面图形铺满地面的实例,同时为你家客厅或社区广场设计一幅用平面图形铺满地面的美丽图案,看谁设计得更有新意。 (2)根据电力公司的收费各种方法,结合你家的实际用电情况,为家庭实际一种节约开支的方案。 (3)对XX地区房价的调查7、对XX社区居民年龄结构的调查及其分析社会8、对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的调查9、XX社区的历史发展调查和前景展望10、挖掘社区生活中有助于思品课教学的案例研究科学11、对社区楼道灯延时时间的调查和改进12、关于社区家庭家用电器的调查13、社区输电线路的调查和改进14、对噪音声源的调查和建议15、对光污染的调查和建议16、种子萌发探谜系列艺术17、“我与社区”摄影比赛18、XX社区电子地图(电脑绘画)19、我与XX(电子报刊)20、我与XX(电子绘画)21、我与XX(网页设计)22、美在XX(写生)23、舞蹈体育24、开发室内操(系列)团队25、社区特色服务研究实施要求:(1)请以自愿结合的学习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每位学生至少参与一个课题,选择参与的课题和自己的指导教师。(2)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设计活动方案。(3)利用春、秋假时间,在指导老师的帮助,通过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社区服务等形式,进行课题研究(或实践活动),形成研究报告(活动体会)。(4)在春、秋假结束后,以学习小组(或个人)为单位,交流研究报告(活动体会),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考核。2、自主选择和编制活动方案在划分主题,提供活动菜单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选择活动项目和编制活动方案。同时,收集各个环节的信息,及时处理加工、储存和输出,集思广益,逐步完善活动方案。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放性、活动过程的生成性和活动方式的自主性,因此不可能有现成体系化的固定教材可直接使用。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活动方案时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内容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涉及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选题的开放与自主,实践活动成为一个丰富的、多元的、生生不息的过程。因此活动方案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身心发展规律,内容应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必须坚持开放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恰当处理好自主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不断提高教师的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探究与问题解决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下列举八年级的一个活动方案,对上述要领作具体说明。八年级综合实践课试行方案课题名称:采荷社区近十年居民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分析(虚线内容自定)课题操作步骤:1收集数据:可以以数学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样本来源不要局限于某一单元,尽可能均匀分布。样本容量不少于200;2整理数据:将小组成员收集的数据由组长牵头,组员合作整理成统计表和统计图;3分析数据:将由数据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从最初社区居民的来源、当初的年龄构成,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人口、是否最近迁入、文化程度、工作单位、子女入学等方面进行初步的分析;4整理成文:将调查结果以小论文的形式上交,清楚地注明小组成员、收集数据成员、制作图表成员、执笔人等,字数不少于1500字。3、组织形式和活动实施 “新机制”倡导学生在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习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各领域中的任何一种活动主题,都要尽可能地采取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开展基于课题的研究性学习、社会参与的体验性学习、社区活动的实践性学习、生活学习等。在每一项活动主题的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进行活动设计、资料搜集、调查、考察、参观、访问、实验、测量、服务、制作、宣传、演示、表演、总结、交流、答辩、反思等实践活动。通过活动活动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各领域之间的整合。“新机制”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组织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在确保安全、有效的前提下,一般可采取三种组织形式:班级活动:全班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一种组织形式。一般来说,一些跨领域、周期长的项目或课题,需要采取班级活动这种组织形式。 小组活动:小组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最基本的组织形式。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开展自主的社区实践活动。小组的构成由学生自己协商后确定,教师不过多介入他们的选择。小组成员的组成可以不限于班级内,为使实践与探究走向深入,允许并鼓励各班之间、不同年级之间、甚至不同学校、不同地域之间学生的组合。个人活动:个人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有利于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初中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允许学生独立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任务。在学生个人完成活动后,应鼓励学生积极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分享。4、评价展示“新机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原则等已在本文“评价与修正”一节中作了概述。在实施过程中,对某一项活动的具体评价方式有汇报、成果或作品展示、研究报告答辩、演示、表演、竞赛、评比等。 评价项目主要包括过程的要素和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 过程的要素有活动主题或活动项目的选择和确定的状况、活动方案的制定状况、活动过程的具体行为方式和活动的总结情况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包括: 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状况、学生在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学生各种良好思想意识的发展状况、如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感、服务意识、安全意识、效率意识等 。对教师的评价,侧重于对教师在学生自主实践活动中的组织、规划、管理、指导等方面的能力、实效。四、支持条件:“新机制”实施的时空、制度和队伍保证(一) 充分利用春、秋假,安排好综合实践活动的课时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课时安排属于弹性课时制,一般每周1课时,每学期14课时。课时分配做到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综合性与学科性相结合。自2004年杭州市中小学实施“一年四假”制后,我们把以学校或年级为组织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大部分课时安排在春假和秋假两个时段。这样,有利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性和连续性,使一些周期较长的活动项目有头有尾,教育效果大大提高。可以说,“一年四假”制既为我们开展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理想的时空条件,又为我们校本“新机制”的设计和实施,进而形成具有学校特色 的综合实践活动模式提供了可行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时还可以打破学校、社区的约束,把校内实施与社区内实施整合起来,把正规教育与非正规教育融合起来,积极鼓励学校和学生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去社区开展实践活动。具体时间安排可以与社区有关组织及校外教育机构共同协商确定。 (二)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综合实践活动制度化(1)师资配备制度按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的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实行“全体指导,协同教学”。(2)项目责任制度考虑到学生活动小组的数量,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必须指导一个以上的小组,科研室定期检查项目的执行。(3)教师奖励制度根据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以及指导学生的态度、能力和效果等对指导教师进行团队奖励或个人奖励。(4)教师教研制度定期召开研讨会,各年级组每学期安排一课时开展年级组教研活动。(三)培训教师,提高综合实践活动指导者水平(1)聘请校外专家、学者讲座、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挖掘教师的课程开发潜能。(2)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其他相关资料,深刻领会课程精神内涵。(3)定期举行各种研讨活动,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吸取教训。(4)通过实施中的案例分析,探索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策略,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5)组织和提供教师经常深入社区,不断了解和捕捉可作为“社区课程”开发实施的各种资源。四、初步成效:学校社区融合,教师学生发展(一)形成了“校本化新机制”的管理网络和工作机制校长室教科室教研组 年级组政教处教导处班级校长室负责通过“社区教育委员会”对活动领域的开发和实施进行统一协调,教科室、政教处、教导处根据校长室的统一计划负责活动项目设计、组织研发、监督和鉴定教研组和年级组的工作,年级组负责与本年级各班主任协商确定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教研组负责与本组学科教师协商确定活动中与学科相关的项目设计和实施;班主任负责整体协调、管理各小组的活动。团委少先队将活动领域开发和实施纳入各自的常规工作之中。(二)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现行教育制度,学生没有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教师教什么就学什么。而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库的建设,则有利于在尊重学生个性,贴近学生生活的前提下,既正视学生和地区的差异,又能为学生选择学习课题提供一定的参考,而这一切也正是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必要条件。在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开发和实施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得到激发,逐步树立起对自己、对人生的信心,彼此交往也不断深入。同时,学生由综合实践活动学习中得到的收获还在其他学习领域中获得迁移。康瑜同学在“废电池对须叶芦荟生长的影响”中认识到:无论做任何事情都要认真,只有滴下汗水才能结出成果,这对我今后的为人处事都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活动更使我体验到做实验的科学性以及写论文的严谨性,帮助我更深一层的理解“自然科学”这四个字。因为时间比较仓促,所以实验效果不是非常明显,但已可以说明废电池对植物、生态有较强的危害性。希望大家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我们的生存环境着想 ,把废电池放到它的收集桶内,同时也动员更多的人加入到这项环保活动中来!(三)提升了教师的水平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域是跨学科的、网络式的,它要求指导教师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能从多角度看问题,能够有效指导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就方式而言,“新机制”倡导团体指导与协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与各学科课程资源之间既存在相对独立性,又保持紧密联系,是一个有机整体。妥善处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与各学科课程资源的关系,既是一个意义重大的课题,又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艺术性的课题。 在开发和实施基于社区的综合实践活动领域的过程中,教师的教育观念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突破。在“挖掘社区生活中有助于思品课教学的案例研究”的教学中,卢老师采用了案例教学的新模式:1.课前:预习对未成年人的家庭保护的课本知识,有意识地观察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侵犯未成年人的事例。 2.课中:分析老师提供的漫画为什么会不及格?、孩子怎么还没回来?;参与情境分析,和老师、同学进行互动交流;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发生在身边相关案例,并进行交流,在分析案例中父母应承担的责任外也认识自身的责任;接受新的任务在课后继续观察与发现发生在身边的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事情,依法进行批评、劝阻与纠正。3.课后:以知导行,实践深化在课后继续观察与发现发生在身边的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事情,依法进行批评、劝阻与纠正。在活动实施中该校教师之间的研讨、协作氛围日趋浓厚,研讨、协作机制也逐步建立。七年级思品组的老师就深受其益,每位教师将来自不同学生的不同理解进行汇总小结,并提炼升华。为了将这些宝贵的第一手教学资源保留下来,他们还尝试着将曾经在教学课件中使用过的“优秀漫画”编辑成“课堂漫画手册”,取名为“让漫画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并将每幅漫画在“课标链接”“寓意升华”“人生哲理”三方面进行文字说明,并彩色打印装订成册,作为永久的教学资源。同时,广大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关注社会现实,及时总结经验、拜访学者、专家的自觉性和热情也不断高涨。(四)实现了学校与社区的融合社区建设和总体营造的最终目标在乎“造景、造产和造人”,“造景”是布建一个适合人类生存、成长与学习的活动空间;“造产”的目标在于活化社区的经济活动,使社区具有生存的本钱;“造人”的目标是创造出具有公民特质的社区人士。在社区建设与营造的过程中,“造人”才是整个社区营造的核心,对于改善好的硬件环境,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人,以达到“人”、“景”、“产”和谐共存,协调发展。初中阶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今天的初中生也是明天的社区建设者,在一个学习化社区里,通过“新机制”的构建、运用和基于社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