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7274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5.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语文二模考试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乐至县初中2014届模拟考试语 文 试 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选择题( 共14分)一、基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伫(zh)立凝望悄然潜(qin)行顷(qng)刻庇(p)护B夺眶(kung)而出叱咤(zh)风云逞(chng)能驾驭(y) C从(cng)容不迫伤痕累累(li)憎(zng)恨绮(q)丽 D杳(yo)无消息正襟(jn)危坐挑衅(xu)酷肖(xio) 2、下面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A险象迭生 坚韧不拔 全副精力 爱慕虚荣 决别 B兴高采烈 一泻万里 妇儒皆知 一概不理 销蚀 C潦绕不绝 长途跋涉 物竞天择 合辙押韵 妥帖 D冥思遐想 盛气凌人 狼藉斑斑 仓皇逃窜 宽恕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今春我国多地干旱少雨,导致市场上蔬菜价格飞涨,就连超市食品的价格也随声附和,跟风上涨。 B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员郝建、马丽演出的小品扶不扶逗得观众捧腹大笑,在笑声中人们心中的烦恼、忧愁都付诸东流。 C为了搜寻马航MH370航班,各国救援队用尽了浑身解数,可截止4月6日晚间仍无关于该航班的确切消息。D建于龙门乡的乐至报国寺,历经兴废,多次修缮,如今整修一新,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4、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此次习近平主席出访欧洲,不仅向欧洲展现了中国新一代领导人的风采和魅力,更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新形象。 B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中华美食文化一部纪录片。 C能不能加快“成安渝”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进一步推进资阳经济发展,取决于市政府的正确决策。D攀枝花市组织的学生代表团近期将到我市参观,为此相关学校已经安排了此次参观的内容以及参观中应注意的问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7题。鱼我所欲也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者不可得兼 兼:同时B蹴尔而与之 蹴:踩踏C万钟于我何加焉 加:施加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通“德”,感恩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B.行道之人弗受 而不知人之乐C.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山峦为晴雪所洗D.此之谓失其本心 其人遂无以对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孟子从“鱼”与“熊掌”的选择联系到“生”与“义” 的选择,自然通俗。B孟子认为,人们可以忍受别人的羞辱去接受那些关乎性命的东西,合乎人性。C孟子通过举例,告诫那些接受优厚俸禄的人也应该讲求“礼仪”,观点明确。D孟子告诉人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抉择时,应把正义放在首位,发人深思。第卷非选择题(106分)二、积累与运用(23分)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9分)(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2) ,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3)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4)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5)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6)古代诗人常常引“雨”入诗,韩愈“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句,写春雨蒙蒙、滋润春草的情景,情“雨”交融;李商隐“ , ” (夜雨寄北)一句,寄语妻子,透露羁旅之愁,寓情于“雨”。9、运用你知道的文学常识填写下表(4分)作品名作家文体繁 星 诗 歌名人传 小 说水浒传施耐庵 茶 馆 老 舍 10、为使中国2014年的法定节假日调休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全国假日办在多家网站发布了“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引发人们对法定假日安排的热议。某班也开展了主题为“聚焦法定假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活动(6分)。(1)下面是某同学收集到的几则材料,请你分析下列资料,并概括得出的结论。 材料一 中新网记者梳理调查发现,对于“您对现行的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是否满意”的问题,网友表达出一边倒的“不满”。其中,中新网1万多人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68.2%的人表示不满意,凤凰网超过134万人参与的调查结果显示,68.48%的人表示不满意,搜狐网75.89%的人表示不满意,腾讯网73.88%的人表示不满意,新浪网不满意的比例最高,达到了82.5%.材料二 记者街头采访发现,“挪假”引起一边倒的不满,主要在增加的3个所谓“小长假”方面,挪2天工作3天,小长假不长,意义有限但频繁零碎。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教授认为,人们的不满是可以理解的,连续休息7天的黄金周,意味着有时候要连着上八天班,挪假的放假方式打乱了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材料三 对于节假日安排的建议部分,网民呼声最高的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希望恢复五一黄金周;二是呼吁延长春节假期。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无论希望恢复五一长假,还是延长春节假期,都表明我国长假短缺的现实。缓解之策只能是增加长假的供给,而不是遏制需求。要考虑在进一步增加黄金周的同时,加快落实带薪休假的政策,逐步使长假消费“分流”。分析以上材料,我的结论是(2分): (2)你和同桌小勇一起走上街头做问卷调查,但性格腼腆的小勇始终都不敢找陌生人调查。这时,你看见一位面容和善、手拿报纸的阿姨朝你们走来,你会这样鼓励小勇(2分): (3)不论假日办对休假怎么安排,我国的每个节假日都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因此班上准备举办一期“话说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手抄报活动,请从下面几个节日中任选一个,各用一句话表现它们的特点。(2分)示例重阳节:拄杖登山老夫聊发少年狂。清明节: 端午节: 中秋节: 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约 客赵师秀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的前两句所写之景(2分)。 (2)“闲敲棋子落灯花”一句中的“敲”字,写出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三、阅读与理解(33分)(一)开在尘土里的花(13分)我喜欢到她的摊前买菜,四十多岁的妇人,瘦瘦的,脸色黑红,身上是廉价的棉布衫,却洗得很干净。同样是卖菜,她的菜比别人的新鲜干净,码得整整齐齐。你跟她讨价,她不急不恼,笑呵呵地,也不像别人那样,反复跟你讲种菜有多么不容易。她没有生意人的精明,相反,脑子似乎有些迟钝,3毛钱一斤的花菜,人家买了4斤6两,她反反复复地算,憋红了脸也没算出来。买的人就笑,给她一块五,她回过神来,像是占了多大便宜似的,慌忙再给人添几个辣椒。也有人会少给她一毛两毛,旁边的人提醒她,她只呵呵一笑,并不计较。我曾在旁边观察过,这个连账都算不清的妇人,是整个菜市场生意最好的。摊前,人们互信、友善。人情的温暖,碎花点点,清香缕缕。那天从街上回来,经过一个路口时,一位交警正在对一个出租车司机罚款。出租车司机是个年轻的男孩子,旁边站着一个女孩儿。交警一边写罚款单一边教育他:你这是载人的车啊,怎么敢给她开?转回头又教训女孩儿:你没驾照也敢随便开车?男孩儿低着头不说话,女孩儿和他并肩站着,也不说话。我看到,他们两个人的手,始终握在一起。只是,交警教育男孩儿的时候,是女孩儿的手在外面握着男孩儿的手;交警教训女孩儿的时候,男孩儿的手反过来,紧紧握着女孩儿的手。我笑着走开,心里眼里,却都是那两只充满爱意的手。年轻,真好;相爱,真好;有爱情的滋润,真好。邻居是一位老先生,六十多岁了,膝下只有一女。女儿却在一次意外中瘫痪失语。常在黄昏的时候,看到老先生推着女儿在小区里散步,一边给女儿讲当天的新闻或有趣的事情。有一次正说着什么,老先生突然跑到前面,对着女儿手舞足蹈,还围着女儿跳起了舞。老先生花白的头发在夕阳下闪着金黄的光,轮椅上的姑娘。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花。那温馨的一幕,被许多人看到,大家远远看着,没有人去打扰,因为那是属于他们的。大家明白,有亲情的滋养,父女俩很快乐,他们的生活中洋溢着一种温暖淳厚的情愫。这情愫也在所有人的心里漫延成河,复而连漪轻泛,河边繁花盛开。 我们的大多数人,和他们一样平凡而卑微,相貌平平,运气一般,奋斗半生基本一事无成,终日为柴米油盐奔波。可是,这些平凡卑微的人们,依然活得生机勃勃,自足快乐,就像尘土里开出的花,虽然平凡卑微,却一样开得坚韧而明艳;即使有风霜雨雪,荆棘暗礁,也一样始终努力顽强地盛开。12、文中那位卖菜妇人连账都算不清,为什么是整个菜市场生意最好的?(2分) 13、文章描绘了三幅街头小景,每一幅都令“我”感动的原因分别是什么?(3分) 14、文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含意?(4分) 15、文章标题“开在尘土里的花”有什么寓意?(4分) (二)文化需要相互凝视(9分)当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赢得万千瞩目的时候,一个文化中国的形象似乎仍不清晰,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文化的误读、偏见和不平等现象时有发生。一位美国汉学家翻译了王安忆的长篇小说长恨歌,找到美国一家出版社。出版社认为小说写得确实不错,但恐怕不卖钱,建议将书名改为上海小姐,可以考虑出版。这显然是一种不平等!要是换一个同样优秀的英语作家,出版社就不会轻易要求把他作把品的名字改掉。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如何做到相互平等地凝视与对话,并且保持自己的尊严,是我们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在一次中美文学论坛上,一位知名的美国教授在演讲中说到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语气不无轻慢。在现场提问环节,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坦诚陈述了她的批评和看法,那位教授也由此意识到自己的轻率和偏颇。这种争论之后的和解,让双方都有收获。那天论坛结束时大家都舍不得离开,最后是一位美国汉学家主动走到大厅弹奏钢琴,让琴声作为这次交流的结束。中国文化目前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处于弱势,原因很多。首先我们对西方文化的了解,远比对方对我们的了解要多得多。还有历史原因,一边是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一边是西方文艺复兴以来欧洲文明迅速勃兴形成的优越感。也有技术原因,汉语太美太难掌握,世界上精通现代汉语的学者相对还太少,这造成了交流的障碍。另外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西方学者也容易从某种印象出发作出主观的判断。这样的现实,并非一日形成。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的文化取向之间常会有一些误解,但绝大多数不是恶意。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充满惊异和好奇,但普通外国民众对中国、特别是对当代中国社会真正的活力知之甚少。中国应该向世界打开自己,特别是最能触动人心灵的文学、文化的交往,这种沟通不是为了让人们变得相同,而是为了理性平等地认识、欣赏并尊重彼此的不同。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中国作家应该潜心地而不是花哨地,诚实地而不是用讨某一个“他者”喜欢的心态去创作。老话说“酒好不怕巷子深”,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能否酿出好酒最终要看我们能不能更踏实地潜入到这个时代的深部。只有酿出好酒,才能“走出去”。2006年中国作协启动了“中国当代文学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文学走出去的步伐不断加快。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是即兴的展示,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奢望一两次论坛和书展就能够万事大吉。它需要我们更自觉,更有耐心和耐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文化需要相互凝视,相互对话。在促进国际文化平等交流方面,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选自语文报,有删改)16、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化需要相互凝视”这一观点的?(3分) 17、第段中的事实论据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4分) 18、结合文意,分别说出“好酒不是兑出来而是酿出来的”一句中“兑”、“酿”的含义。(2分)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921题。(11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愚患之。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庄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注】庄趼: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19、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4分)(1)臣之妻私臣 私:(2)皆以美于徐公 于:(3)臣愚患之 患:(4)故日:“自见之谓明。” 故: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2分) (2)王之伐越,何也?(2分) 21、结合选文内容分析齐威王或楚庄王的人物形象。(3分) 四、作文(50分)22、请按下面要求写作。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行走的过程。行走不仅是双腿走路,也是一种人生姿态,一种精神历程。正处青春年少的我们,常常行走在自然风景内,行走在街头巷道中,行走在艺术长廊里,行走在茫茫书海中,行走在仁爱温馨里我们或快乐,或感动,或徘徊这些丰富多彩的行走历程,让我们顿悟,催我们奋进,促我们成长。请你以“行走在 ”为题,写一篇文章。写出自己的“行走”经历、独特体验和感悟。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字数在700字左右。2014级半期阶段性检测语文试题答案A卷1B 2D 3C 4A 5.C 6.B 7.B8(每句1分,内容略)9冰心 罗曼罗兰 小说 戏剧(各1分)10(1)调查显示大部分网民对现行节假日安排不满意(1分);公众认为不该挪假,而且还建议恢复五一黄金周、延长春节假期(1分)。(2)小勇:你看那位阿姨看起来很和善,她还拿着报纸,关心时事,肯定对节假日放假安排的热议也有所了解,你去找她调查,肯定能成功的,去试试吧!(在准确了解事情前因后果的基础上,注重被调查对象的特点,做到有的放矢1分;要符合语体要求用鼓励的语气1分。)(3)清明节:雨也纷纷泪也涟涟,思也悠悠意也绵绵。 纷纷清明时节雨,点点滴滴落心头。 杏花村里酒飘香,清明时节人断肠。 逝者的生命在我们的心中续延,我们的思念如同细雨绵绵。 中秋节:两岸共赏月,一心盼团圆。 月到中秋圆,亲人心相连。 月亮圆月饼圆,年年岁岁盼团圆。 菊花香桂花香,时时刻刻望故乡。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一缕英魂万古传。 龙舟竞发千帆舞,汩罗江畔吊屈平。 (节日含义1分,语言表达1分。)11.(1)江南梅雨时节,家家都在雨中度过;夜很深了,四周很寂静,池塘边上长满了青草,蛙声四起。(2分) (2)写出了诗人久等约客而不至的失落、无奈的心情(2分。意思对即可)12.她的菜比别人的新鲜干净,她没有生意人的精明。(2分)13.人情温暖;爱情的滋润;亲情的滋养。(3分,各1分)14.比喻(1分)。生动形象地(1分)写出了父女亲情对人们的深刻影响,以及这温暖醇厚的情愫影响不断扩大,富有韵味(2分)。(共4分)15.象征生活中平凡而卑微的人们(2分);他们生机勃勃,自足自乐,坚韧明艳,努力顽强,令人敬佩(2分)。(共4分)16. 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文化相互凝视可以使双方找到并感受人类共通的良知、道德和美。在文化的相互凝视中,中国人应有自己健康的文化自信。(每点1分)17.第段中的事实论据是为了论证“一味的迎合偏见,只能扩大偏见,我们应当鲜明地说出我们的观点”这一观点。(2分)面对西方学者的偏见,铁凝没有一味迎合,儿时鲜明地陈述了自己的观点,坦诚交流,这样不但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而且消除了偏见,赢得了对方的尊重。这一论据使论证有力,增强了说服力(2分)。(作用2分,分析2分)18. “兑”在文中指部分中国作家创作态度花哨,用迎合某些人喜欢的心态去创作,不能潜入到时代的深部,作品质量不高。(1分)“酿”在文中指中国作家潜心创作,踏实地潜入到时代的深部,创作出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1分)19.偏爱;比;担心;所以。(各1分)20. (1)从这件事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很厉害了。(2分)(2)大王攻打越国,为什么呢?(2分)21.齐威王:修明政治,善纳忠言,除弊兴政,贤明君主(结合听取邹忌谏言、奖赏“面刺”、“上书”、“谤讥”者等内容)。 楚庄王:他是一个缺乏自知之明,但他也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君王(结合不知国内“政乱兵弱”,想要讨伐越国;当他听了庄子的谏言后“乃止”等内容。) (任选其一,概述特点1分,结合文章内容2分)2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