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第一部分 专题4 冲刺直击高考.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71573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第一部分 专题4 冲刺直击高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第一部分 专题4 冲刺直击高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配套试题:第一部分 专题4 冲刺直击高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限时:40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某同学在做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观察到的色素带颜色较浅,其可能原因是()无水乙醇加入量太多未加CaCO3未加SiO2使用放置了两天的菠菜叶只画了一次滤液细线A2种B3种C4种 D5种解析:选D无水乙醇加入量过多,造成乙醇中的叶绿素含量浓度小,导致色素带颜色浅;不加CaCO3,研磨时会使叶绿素遭到破坏,提取到的叶绿素少,导致色素带颜色浅;未加SiO2导致研磨得不充分,使色素带浅;菠菜叶失绿,导致色素带颜色浅;画滤液细线次数少,导致色素带浅。2(2012衡阳六校联考)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甲乙丙丁丙酮水CaCO3SiO2A BC D解析:选B由表可知,甲同学加的溶剂为水,而不是有机溶剂丙酮,色素不溶于水,因而提取不到叶绿体中的色素,所得结果应为;乙同学的操作正确,结果应为,即自上而下依次出现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且叶绿素a和叶绿素b的含量较多;丙同学尽管使用了有机溶剂丙酮,可以提取到色素,但由于未加CaCO3,叶绿素可能会被破坏,因而下边的两条色素带比正常的窄,结果应为;丁同学未加SiO2,可能研磨不充分,导致各种色素的提取量均少于正常水平,结果应为。3近年来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逐渐增大,地表紫外线照射量增加,紫外线为高能量光线,在生物体内易激发超氧化物形成,致使脂质氧化而破坏其功能。据此分析,植物短暂暴露在高紫外线条件下,光合作用能力立即明显受到抑制的原因主要是()A光合作用酶受到破坏 B囊状膜受到破坏C暗反应受抑制 DDNA受到破坏解析:选B从题干中的信息“高能量紫外线能够破坏脂质”可知,高能量紫外线能够破坏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从而影响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4卡尔文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碳元素在光合作用过程中的运行:在供给小球藻?4CO2后的60 s内,相隔不同时间取样,杀死细胞并以层析法分析细胞代谢产物。发现7 s后的代谢产物中有多达12种产物含有放射性,而5 s内的代谢产物大多集中在一种物质上,该物质是()A1,5二磷酸核酮糖(五碳化合物)BATPC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D葡萄糖解析:选C在光合作用中CO2中C转移途径是CO2C3有机物。5下图为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在适宜条件下栽培小麦,如果突然将c降低至极低水平(其他条件不变),则a、b在叶绿体中含量的变化将会是()Aa上升、b下降 Ba、b都上升Ca、b都下降 Da下降、b上升解析:选B分析题图可知:a、b代表H和ATP,c代表CO2。在暗反应阶段,CO2供应突然降低,则C3的含量降低,H和ATP的消耗速率减小,因此总体来说,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H和ATP含量会相对上升,即a和b的含量都会上升。6某同学在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新鲜马铃薯块茎,洗净、切成碎屑。向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马铃薯块茎碎屑,并向瓶中充入N2,安装成如下图装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锥形瓶中充入N2的目的是制造无氧环境B若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不变色,则说明马铃薯块茎细胞进行的是酒精发酵C实验前应对马铃薯块茎碎屑消毒D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也可以换成澄清的石灰水解析:选B根据实验目的“研究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产物”,则应对其创设无氧环境,充入N2是制造无氧环境;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鉴别CO2而不是酒精,且马铃薯块茎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为防止马铃薯块茎上杂菌呼吸作用对实验有干扰,实验前需对其消毒;检验CO2也可用澄清石灰水鉴别。7(2012合肥二模)为研究酵母菌的发酵产物,某研究小组设计了如下图甲所示的装置,并将有关检测结果绘制成图乙。号、号试管中均加入3 mL蒸馏水和一定量的检验试剂。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检验发酵产物酒精需向号试管中滴加含重铬酸钾的浓硫酸B设号试管对照组是为了排除无关变量温度对实验的干扰C图乙曲线b表示号试管内玻璃管口气泡释放速率变化D图乙曲线a表示酵母菌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变化规律解析:选C酒精不存在于号试管中,检验酒精应对培养液取样检测;、号试管中加入的是澄清的石灰水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试管的设置是为了排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干扰。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由于营养物质的消耗和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等因素,导致酵母菌的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号试管内玻璃管口的气泡释放速率先增加后下降。8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bcdCO2释放量10867O2吸收量0347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乙醇或乳酸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D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解析:选B无氧条件下产生了CO2,这说明该植物的无氧呼吸产物是酒精,不会是乳酸;b条件下,氧气消耗的相对值为3,可计算出葡萄糖消耗的相对值为0.5,无氧呼吸产生CO2的相对值为5,可计算出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为2.5;有氧呼吸时,消耗葡萄糖最少;d条件下,种子只进行有氧呼吸,CO2全部来自线粒体。9下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以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B图1中的H来自水,图2中的H来自丙酮酸C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D影响图1、2中的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解析:选C图1表示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图2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因而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图1中的H来自水,图2中的H来自葡萄糖(不仅仅是丙酮酸);两种生物膜除了产生上述物质外,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均可产生ATP;影响图1中膜上生化反应(光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强度、温度等;影响图2中膜上生化反应(有氧呼吸)的主要外界因素是温度和氧气浓度等。10(2012安徽名校联考)下图表示生物细胞内的某些代谢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过程可发生在原核细胞中,过程发生在人体的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中B过程仅发生在动物细胞中,过程只发生在绿色植物细胞中C胰岛素能促进图中的过程,胰高血糖素能促进图中的过程D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能发生过程的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选B过程既可以发生在绿色植物细胞中,也能发生在硝化细菌细胞中,过程发生在人体肝脏细胞和肌肉细胞中。过程发生在动物细胞中,过程在动植物细胞中都可以发生。胰岛素能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贮存,胰高血糖素能促进糖原分解成葡萄糖,使血糖浓度升高。动植物和微生物都可以将葡萄糖分解成CO2。二、非选择题(共50分)11(18分)下图甲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乙表示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变化量的关系。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1)图甲中,细胞器a为_。(2)图甲中物质在_的情况下,全部进入c中被分解。(3)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定的条件和结果如上图乙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的)据此回答:若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在25、4千勒克斯光照条件下,该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积累葡萄糖_毫克。(4)从图乙中可发现,影响A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_。(5)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出现了18O2,请用文字或图解简要说明_。解析:(1)分析图甲可知,b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c为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a可吸收H2O供叶绿体利用,为液泡。(2)图甲中物质为丙酮酸,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全部进入线粒体中被分解。(3)分析图乙可知:在25、4千勒克斯光照条件下,植物1小时从外界净吸收CO2 44.8 mL,积累葡萄糖的量为1/318060 mg。(4)分析图乙可知:影响A点光合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和温度。(5)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C18O2,参与光合作用,其氧进入葡萄糖和水分子中,水分子再参与光合作用被光解,产生氧气,即C?8O2H218O18O2。答案:(1)液泡(2)氧气充足(3)60(4)温度和光照强度(5)C18O2H218O18O212(12分)(2012广州二模)请回答与酵母菌有关的问题:(1)在基因工程中酵母菌常作为_。酵母菌与T2噬菌体都具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_。(2)从含有酵母菌、醋酸菌、蓝藻的培养液中分离出酵母菌,最简单的培养方法是:在_条件下进行培养。(3)在利用酵母菌进行酿酒时,严格密封的情况下发现酒中酸味过重,最可能的原因是_。(4)下图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在实验过程中酵母菌始终保持活性(忽略实验室的温度和大气压强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请填写下表:红色液滴移动情况结论.向_移动进行有氧呼吸,同时可能进行无氧呼吸.不移动_如果要确定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应如何完善实验设计?_。并预测实验现象:_。解析:(1)酵母菌繁殖快、遗传物质相对较少,在基因工程中常作为受体细胞。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真核生物的变异类型有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T2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的可遗传变异只有基因突变,故酵母菌与T2噬菌体都具有的可遗传变异类型是基因突变。(2)醋酸菌属于好氧菌,蓝藻属于自养型生物,因此在无光、无氧条件下进行培养混合菌,醋酸菌、蓝藻均不能生存。即可分离出酵母菌。(3)在利用酵母菌进行酿酒时,严格密封的情况下如发现酒中存在酸味,最可能的原因是培养液或菌种混有的其他杂菌在发酵过程产生了乳酸等酸性物质。(4)图中的NaOH溶液可以吸收酵母菌呼吸作用释放的CO2,当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时,消耗容器内的O2,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当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时,不消耗容器内的O2,红色液滴不移动;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时,红色液滴向左移动。如果要确定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相同,当液滴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当液滴向右移动时,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或者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答案:(1)受体细胞基因突变(2)无光、无氧(3)培养液或菌种混有在发酵过程产生酸性物质的微生物(杂菌)(4).左.只进行无氧呼吸将装置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量的蒸馏水,其他条件相同液滴不移动13(20分)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植物体的两个重要生理活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如下图甲所示,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X物质是_,Y物质是_。(2)乙图所示植物浸泡在完全培养液中的细胞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_(写标号)。(3)甲图中过程是在_上进行的,发生的能量变化是_。(4)甲图过程中,能使ADP含量增多的过程是_(写标号)。(5)若将乙图装置中质量分数为1%的NaHCO3溶液(可为植物提供CO2)换成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可吸收钟罩内空气中的CO2),则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与C5相对含量的变化情况是_。(6)从植物细胞中提取完整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制成悬浮液,分别加入2支试管中,标号为1号、2号。在1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在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NaHCO3溶液,给予充足光照,观察到的现象是1号试管_,2号试管_,其原因是_。解析:(1)甲图中X物质是C3,Y物质是丙酮酸;过程是水在光下分解;过程是C3的还原;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过程是CO2的固定。(2)乙图所示植物浸泡在完全培养液中的细胞是根部细胞,只能进行细胞呼吸,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可发生的生理过程为。(3)甲图中过程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ATP中的化学能。(4)能使ADP含量增多的过程是使ATP水解供能的过程,甲图过程中,只有C3的还原需要能量。(5)若将乙图装置中质量分数为1%的NaHCO3溶液换成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的NaOH溶液,则钟罩内将出现CO2由充足供应到骤然减少的变化,在开始的短暂时间内,植物的叶绿体中C3由于CO2的供应不足而减少,而C5由于不能继续进行CO2的固定而增多。(6)由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场所可知,完整的线粒体不能进行细胞呼吸直接分解葡萄糖,而完整的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答案:(1)C3丙酮酸(2)(3)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光能转变成活跃的化学能(4)(5)C3相对含量下降,C5相对含量上升(6)线粒体悬浮液无现象叶绿体悬浮液有气泡线粒体不能直接分解葡萄糖,而叶绿体可利用溶液中的CO2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高考试题库w。w-w*高考试题库高考试题库w。w-w*高考试题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