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窗手册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8969413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6 大小: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门窗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建筑门窗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建筑门窗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1 页 共 56 页 前 言 门窗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建筑围护 采光 通风 隔 声等多种功能 根据开启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平开门窗 推拉门窗 旋转门窗等类型 根据构造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层门窗 双层门 窗 三层门窗 双玻璃门窗 百页门窗等类型 根据功能的不同可 以分为保温门窗 隔声门窗 防火门窗等类型 根据框型材料的不 同可以分为木门窗 普通钢门窗 彩钢门窗 塑钢门窗 普通铝合 金门窗 保温铝合金门窗等类型 根据抗风压性能 空气渗透性能 及雨水渗透性能的不同 分为高性能门窗 中性能门窗及低性能门 窗三类 分别以 A B C 表示 还将每一类分成优等品 一等品及 合格品三个等级 根据保温性能的不同 将传热阻值不小于 0 25m2 K W 的门窗定义为保温门窗 根据隔声性能的不同 将空气 声计权隔声不小于 25dB 的门窗定义为隔声门窗 钢 铝 塑 木四种材质的门窗都在工程中广泛使用 其中铝 门窗占 50 的市场份额 其次是塑 彩钢和木门窗 只有根据建筑 要求 和门窗的物理性能设计选用合理 可靠 安全的门窗才能保 证建筑的质量 什么 木门窗是第一代 钢门窗是第二代 铝合金 门窗是第三代 塑钢门窗是第四代 的说法 完全是对消费者的错 误引导 从环保 节能 方便维修的角度来讲 应尽量采用保温 隔声的高性能内开门窗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2 页 共 56 页 第一章铝合金门窗概述 铝合金门窗以其质量轻 物理性能好 色调美观 耐腐蚀及工 业化生产的优势 在建筑门窗中占有 50 的市场份额 特别是随着 保温铝门窗的开发及表面处理工艺的发展 铝门窗的应用必将越来 越广泛 本手册主要以铝合金外窗为主编制 第一节 铝合金门窗的特点 在现代建筑中 使用铝合金门窗比较普遍 铝合金门窗特别适 用于有密封 保温 隔热及装饰要求的商场 饭店 宾馆 影剧院 火车站 候机楼 电视塔 办公楼 科研楼 博物馆 高级公寓及 民用住宅等 建筑市场所以对铝合金门窗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是因 为它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 1 密闭性好 密闭性包括气密性和水密性 这是门窗的重要性能指标 铝合 金门窗的框架是用连接件紧密结合的 门窗扇的周围又加设了尼龙 毛条 用以增强其抗风 阻水和隔声等密封性能 因而 铝合金门 窗的密闭性好 高性能的铝合金门窗的密封性能达到国标 级以上 2 装饰性佳 铝合金型材的表面 经过阳极氧化处理后 外表具有银白色 古铜色 黄铜色 暗红色 黑色等各种色调或带色的花纹 同时 铝合金型材还可以进行粉末喷涂 氟碳喷涂 木纹喷涂处理 达到 更丰富的色彩 特别是隔热保温断热型材还可以有两种颜色 用作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3 页 共 56 页 建筑物的门窗 给人以新颖大方 色调柔和 线条明快 华丽典雅 的感觉 使建筑物的外立面与内部效果美观 3 耐久性强 经过阳极氧化处理或其它表面处理的铝合金型材 其表面光洁 坚硬 耐久性能很强 不怕各种不利气候条件的影响 一般来说使 用 30 50 年是没有问题的 例如 建于 1950 年德国杜塞尔多夫市的 哈内曼宾馆大楼的铝合金幕墙 其铝合金型材至今已 50 多年仍保持 良好状态 4 强度较高 因为铝合金型材具有空腹薄壁的良好截面形状 这就保证了铝 合金门窗具有抗弯 抗压 刚度强等良好的力学性能 一般来说铝 合金型材比较耐刻划 不易擦伤 从而使铝合金门窗坚固耐用 启 闭轻便灵活 同时 铝合金型材截面较小 使得铝合金门窗更加通 透 线条更加清晰明了 5 保温性好 使用隔热断桥铝合金型材 安装中空玻璃 并采用双道湿密封 可以制作出保温性能很高的铝合金门窗 6 变形量小 铝合金门窗型材的刚度好 不易变形 不怕潮湿 不会因受潮 而产生膨胀 此外 制作铝合金门窗是采用螺钉 螺栓等冷连接 这也就有利于提高铝合金门窗的制作精度 7 易于加工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4 页 共 56 页 铝合金型材硬度低 加工机械使用的切削力小 故切削速度较 快 需用的工时短 加工效率高 同时 铝合金具有可塑性 可弯 性以及良好的冲压性能 这些都方便于加工 还有铝合金门窗的组 合连接 可采用螺丝联接 铆钉固定或胶粘组合 这也有利于加工 制作 8 利于定型 铝合金门窗从型材挤压生产到配套部件的加工 密封零件的制 造 门窗框料的装配以及产品试验 均可在工厂内进行工业化生产 有利于实现门窗设计标准化 产品定型化 配件通用化和门窗系列 化 适于大批量生产 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9 经济实惠 由于铝门窗具有以上诸多优点 铝合金型材表面又有一层保护 装饰膜 不需要刷漆 维修和保养 只要一般的清洗即可 因而消 费者能获得经济实惠的效益 第二节 铝合金门窗的种类 铝合金门窗常用种类有 铝合金平开门窗 铝合金推拉门窗 铝合金上悬窗 铝合金保温平开窗 铝合金隐框窗 铝合金地弹门 铝合金旋转门等等 第三节 铝合金门窗的基本尺寸 1 铝门窗用铝合金型材的截面尺寸系列 铝合金门窗型材的代号 是以其截面宽度尺寸来表示的 如 38 系列 是指型材截面宽度为 38mm 铝合金型材常用截面尺寸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5 页 共 56 页 系列见下表 铝合金型材常用截面尺寸系列 表 代号 型材系列 截面宽度 mm 代号 型材系列 截面宽度 mm 38 38 系列 38 65 65 系列 65 42 42 系列 42 70 70 系列 70 45 45 系列 45 73 73 系列 73 50 50 系列 50 76 76 系列 76 55 55 系列 55 80 80 系列 80 60 60 系列 60 90 90 系列 90 63 63 系列 63 100 100 系列 100 2 铝门窗洞口尺寸 建筑门窗的洞口是以门窗洞口宽 高定位线为基准 按其 安装形式 安装方法及安装构造缝隙确定的 门窗洞口的规格型号 由门窗洞口标志宽度和高度的千位 百位数字 按前后顺序排列组成的四位数字表示 如 当门窗 洞口的标志宽度为 800mm 标志高度为 2100mm 时 其型号为 0821 铝合金门窗基本洞口尺寸表 表 1 3 洞口标志 mm 洞口标志 mm 类 别 宽度 B 高度 A 类 别 宽度 B 高度 A 门 800 900 1 0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 0 2700 30 00 3300 2100 2400 2700 3000 3300 窗 600 900 12 00 1500 18 00 2100 24 00 2700 30 00 600 900 1 200 1500 1800 2100 2400 270 0 3000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6 页 共 56 页 第二章 铝门窗的物理性能 第一节 铝门窗的风压变形性能 铝门窗的风压变形性能系指建筑门窗在与其垂直的风压作用下 保持正常使用功能 不发生任何损坏的能力 铝门窗应采用 50 年一 遇瞬时风压标准值进行抗风压设计 且应符合产品标准表 2 1 的规 定 铝门窗的最小风压标准值 Kpa 表 2 1 铝门窗 平开门 平开窗 推拉门 推拉窗 最小风压标准值 1 5 2 0 1 5 1 5 低层和 多层 1 5 2 5 1 5 2 5最小风压标 准值 北京 九五 住 宅 中高层 和高层 1 5 3 0 1 5 3 0 铝合金门窗在设计风压作用下 结构构件的强度应满足规范要 求 当采用钢铝组合构件时 应采取必要的防接触腐蚀措施 同时 应为钢铝之间热膨胀系数不同留出足够的变形空间 当采用单层玻 璃时 结构构件的变形不应超过跨度的 1 130 当采用中空玻璃时 不应超过跨度的 1 180 玻璃板块的尺寸超过 1500mm 时 其挠度也 应控制在短跨的 1 100 之内 风压标准值可按下式计算 wk 1 1 Z Z S O 其中 wk 风压标准值 KN m2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7 页 共 56 页 Z 阵风系数 可取为 2 25 Z 风压高度系数 S 风压体型系数 可取为 0 8 1 0 如果有风洞试验资料 时 也可根据风洞试验资料取用 O 基本风压 KN m 2 下面以地面粗糙度为 B 类 风压体型系数为 1 计算出北京 0 35 天津 0 4 及深圳 0 7 地区的标准风压列于 表 2 2 北京 天津及深圳的标准风压 KN m 2 表 2 2 标准风压 KN m 2高度 米 北京 天津 深圳 备注 10 0 87 0 99 1 73 20 1 09 1 24 2 17 30 1 23 1 41 2 46 40 1 35 1 54 2 70 50 1 45 1 65 2 89 60 1 53 1 75 3 07 70 1 61 1 84 3 22 100 1 81 2 07 3 62 150 2 06 2 35 4 12 200 2 26 2 58 4 52 250 2 43 2 77 4 85 300 2 58 2 94 5 15 350 2 71 3 09 5 41 铝门窗的抗风压性能分级表 Kpa 表 2 3 铝门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建筑外 门窗 3 5 3 0 2 5 2 0 1 5 1 0 规范对铝合金建筑门窗的抗风压变形性能要求相当高 平开窗 不低于四级 推拉窗不低于五级 在天津 按 2 0 KN m2 的标准风 压设计平开窗时 就相当于采用 100 米高度的风压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8 页 共 56 页 因此 在设计建筑门窗时 为满足抗风压变形性能要求 1 门窗的分格不宜太大 2 主要受力构件的跨度应尽可能短 特别是宽度不宜太大 3 如果洞口尺寸较大时 可采用其它结构二次分格 减少门窗 的实际洞口尺寸 4 对于跨度较大的受力构件 宜采用闭口型材 防止整体失稳 及扭转 5 为防止型材的局部失稳 型材的壁厚不应小于 1 2mm 主要 受力构件的连接可采用局部加强 6 为防止玻璃板块在阵风作用下破碎 宜采用钢化玻璃 7 主体结构的强度必须足够 特别是窗下及窗侧没有构造柱及 圈梁的空心砖填充墙 8 窗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牢固 最好设置副框 9 开启扇的连接强度必须牢固 玻璃的搭接长度必须足够 10 玻璃压条的截面高度尺寸不能太大 也不能太薄 最好不 小于 1mm 第二节 铝门窗的雨水渗透性能 铝门窗的雨水渗透性能系指建筑门窗在风雨同时作用下 透过 雨水的性能 雨水渗透性能等级应不低于门窗的抗风压变形性能等 级 且应符合产品标准表 2 4 的规定 铝门窗的最小雨水渗透压力差 pa 表 4 铝合金门窗 平开门 平开窗 推拉门 推拉窗 最小渗透压力差 150 250 100 100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9 页 共 56 页 最小渗透压力差 北 京 九五 住宅 150 250 100 250 铝门窗的雨水渗透性能分级表 pa 表 铝门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建筑外 门窗 500 350 250 150 100 50 规范对铝合金建筑门窗的雨水渗透性能要求相当高 平开窗不 低于三级 推拉窗不低于五级 防止铝门窗的雨水渗透主要依靠排水及防水两种措施来防止 排水措施主要是根据等压原理及时将渗透进门窗等压腔中的渗 漏水排除 防止雨水集聚后渗透到室内 其关键点是设置等压通道 形成等压腔 设置排水孔排除渗漏水 还应采取措施防止等压孔及 排水孔堵塞 在防水方面 主要措施有 1 一般应将门窗安装在窗洞里边 并在窗顶侧设置滴水线 防 止墙面上的大量雨水直接流到窗立面上 2 在门窗的中横框上设置披水条 防止窗立面上部的雨水向下 部积聚 3 门窗四周与主体结构的连接位置应采用弹性密封胶填充 不 宜采用容易开裂的半刚性密封 4 门窗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应采用 长短脚 等延长渗透途径的 措施 5 尽可能在门窗外立面及内立面的四周都设置交圈的密封胶条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10 页 共 56 页 或毛条 6 对密封要求较高的门窗可设置三道密封胶条或毛条 7 铝合金型材之间的拼接最好采用搭接 并在搭接位填注密封 胶 8 严格控制加工误差及组装误差 组装时并在拼缝位置注密封 胶 9 在室外侧玻璃的镶嵌胶条上填注一层密封胶 防止胶条过早 老化 10 尽可能加大等压腔的室内侧高度 防止渗漏进等压腔的水 过早进入室内 第三节 铝门窗的空气渗透性能 铝门窗的空气渗透性能系指建筑门窗在风压作用下 其可开启 部分为关闭状态的门窗透过空气的性能 以 10Pa 压差下空气渗透量 作为分级值 空气渗透性能等级应不低于门窗的抗风压变形性能等 级 且应符合产品标准表 6 的规定 铝门窗的最小雨水渗透压力差 m3 h m 10pa 表 6 铝合金门窗 平开门 平开窗 推拉门 推拉窗 最大渗透量 3 0 2 5 3 5 3 0 最小渗透量 北京 九五 住宅 3 0 1 5 3 5 1 5 铝门窗的空气渗透性能的分级标准如表 7 铝门窗的空气渗透性能分级表 m 3 h m 10pa 表 7 铝门窗 一 二 三 四 五 分级指标 0 5 1 5 2 5 4 0 6 0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11 页 共 56 页 规范对铝合金建筑门窗的空气渗透性能要求相当高 平开窗不低 于三级 推拉窗不低于四级 防止铝门窗空气渗透的主要措施与防止雨水渗透的措施基本相 同 第四节 铝门窗的保温性能 铝门窗的保温性能系指建筑门窗室内外两侧存在空气温差的条 件下 门窗阻抗从高温一侧向低温一侧传热的能力 不包括从缝隙中 渗透空气的传热 门窗的保温性能用传热系数 K 来表示 传热系数 K 的物理意义为 在稳定传热条件下 门窗室内外两侧的空气温度 差为 1K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传热量 以 W m2 k 计 建筑 门窗保温性能的分级标准如表 8 建筑门窗保温性能分级值 W m2 k 表 8 分级指 标 一 二 三 四 五 传热系 数 K K 2 0 2 0 K 3 0 3 0 K 4 0 4 0 K 5 0 5 0 K 6 4 保温性能不低于三级的门窗定义为保温门窗 铝门窗的保温性 能主要取决于铝材及玻璃的传热阻大小 不同玻璃的传热特性及参数 表 玻璃名称 玻璃种类 结构 透光 率 遮阳 系数 Sc 传热 系数 U 夏 传热 系数 U 冬 单片白玻 6c 89 0 99 5 74 6 17 白玻中空 6c 12A 6c 81 0 87 3 09 2 75 单片热反射镀膜 6CTS140 40 0 55 5 72 5 66 热反射镀膜中空 6CTS140 12A 6c 37 0 44 3 04 2 58 LOW E 中空玻璃 6CEB12 12A 6c 39 0 31 1 70 1 66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12 页 共 56 页 说明 白玻璃指普通透明玻璃 6c 表示 6mm 透明玻璃 CTS140 是热反射镀膜 玻璃型号 CEB12 是 Low E 玻璃型号 U 是 ASHERA 标准条件下的传 热系数 传热系数单位是 W m2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76 93 对门窗保温性能 气 密性和面积的规定 1 窗户传热系数的取值参照表 2 2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外部窗户的保温性能 1 严寒地区各朝向 不应低于 级 窗户的传热系数 表 窗框材料 窗户类型 空气层厚度 mm 窗框窗洞面 积比 传热系数 K W m 2 K 单层窗 20 30 6 4 12 20 30 3 9 16 20 30 3 7 单框双玻 窗 20 30 20 30 3 6 双层窗 100 140 20 30 3 0 钢 铝 单层 单框 双玻窗 100 140 20 30 2 5 单层窗 30 40 4 7 12 30 40 2 7 16 30 40 2 6 单框双玻 窗 20 30 30 40 2 5 双层窗 100 140 30 40 2 3 木 塑 单层 单框 双玻窗 100 140 30 40 2 0 2 寒冷地区各朝向 不应低于 级 3 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分 严寒地区 K 1 35 寒冷地区 K 1 72 4 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窗户的气密性 1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 0m s 的地区 1 6 层建筑 不应低于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13 页 共 56 页 级 7 30 层建筑 不应低于 级 2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 3 0m s 的地区 1 6 层建筑 不应低于 级 7 30 层建筑 不应低于 级水平 5 窗墙面积比 1 北向 不大于 0 20 2 东 西向 不大于 0 25 单层窗 0 30 双层窗 3 南向 不大于 0 35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对门窗保温性能 气密性和面积的规定 1 对门窗保温性能的规定 节能 30 的原标准 JBJ26 86 和节能 50 的新标准 报批稿 对门窗保温性能的规定见表 表 原标准 新标准 地区 窗 含阳台 门上部 阳台门 下部 户 门 外 门 窗 含 阳台门 上部 阳台 门下 部 户 门 外 门 西安 6 40 1 27 2 91 4 00 4 70 1 70 2 70 北京 南 东西 6 40 北 3 26 1 72 2 91 4 00 4 70 1 70 2 00 兰州 南 东西 6 40 北 3 26 1 72 2 91 4 00 4 70 1 70 2 00 沈阳 3 26 2 91 3 00 1 35 1 50 呼和 浩特 3 26 1 36 2 91 5 82 3 00 1 35 2 50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14 页 共 56 页 乌鲁 木齐 3 26 1 36 5 82 2 50 1 35 2 50 长春 3 26 1 36 3 26 2 50 1 35 2 50 哈尔滨 南 东西 3 26 北 2 09 1 36 3 26 2 50 1 35 2 50 海伦 满洲里 1 36 2 00 1 35 2 50 注 表中数值为传热系数限值 单位 W m 2 K 北京地区各类外窗传热系数不大于 3 5 W m2 K 2 对门窗气密性的规定 一般来说 平开铝窗等能达到 级 推拉铝窗能达到 级 表 建筑层数 气密性等级 空气渗透量 q0 m 3 m h 低层和多层 1 6 层 2 5 中高层和高层 7 30 层 1 5 3 对窗墙面积比的规定 表 朝向 原标准 新标准 北 0 20 0 25 东 西 0 30 0 30 南 0 35 0 35 因此 在设计建筑门窗时 为满足保温性能的要求 应尽量采 用以下设计理念 1 门窗宜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 最好采用中空玻璃 还可在中空 玻璃里面填充惰性气体 以加大玻璃的热阻值 2 铝合金型材宜采用保温隔热型材 以减少边框热量散失 3 铝合金平开门窗宜采取多腔密封 推拉窗宜采取多道毛条密封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15 页 共 56 页 4 铝门窗与建筑结构周边接口位置宜填充保温岩棉 5 密封胶条宜采用高性能的产品 最好采用三元乙丙胶条 第五节 铝门窗的隔声性能 铝门窗的隔声性能系指通过空气传到建筑门窗外表面的噪声 经门窗反射 吸收和其它能量转化后的减少量 以门窗空气声隔声 性能的单值评价量 计权隔声量 Rw 作为分级指标值 如表 1 建筑门窗的隔声性能分级值 dB 表 分级指标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分级值 Rw 45 40 35 30 25 20 在北京地区 距交通干线 50 米以内新建的住宅 学校 医院等 对噪声敏感的建筑物 应安装具有隔声性能的建筑外窗 其隔声性 能不低于 30db 分贝 因此 在设计建筑门窗时 为满足隔声性能的要求 应尽量采 用以下设计理念 1 门窗宜采用双层或三层玻璃 最好采用中空玻璃 2 铝合金平开门窗宜采取多腔密封 推拉窗宜采取多道毛条密封 3 密封胶条宜采用高性能的产品 最好采用三元乙丙胶条 第六节 铝门窗的采光性能 采光性能是指建筑外窗在扩散光照射下透过光的能力 人们对 采光的需求决定了建筑物上必须有窗或其它采光产品 采光质量直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16 页 共 56 页 接影响到室内人的生活和工作 因此采光是门窗的主要功能之一 采光性能的分级指标是窗的透光折减系数 Tr 具体的分级限值 见表 窗的采光性能分级表 等级 透光折减系数 Tr Tr 0 70 0 70 Tr 0 60 0 60 Tr 0 50 0 50 Tr 0 40 0 40 Tr 0 30 0 30 Tr 0 20 窗的透光折减系数 Tr 可用有窗时的照度 Ew 与无窗时的照度 E0 之比表示 T r 可用下式计算 niiETr1 0 式中 E wi 接收室内第 i 点有窗时的照度值 E0i 接收室内第 i 点无窗时的照度值 n 接收室内测点数 采光设计的数量指标是采光系数 C 采光系数可按下式计算 C En Ew 100 式中 En 当地室内某一点的照度 L X Ew 当地与室内某点照度同一时间的室外照度 L X 采光系数标准值的确定 1 侧面采光应取采光系数的最低值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17 页 共 56 页 2 顶部采光应取采光系数的平均值 3 兼有侧面采光和顶部采光的房间可将其简化为侧面采 光区和顶部采光区 并应分别区采光系数的最低值和 采光系数的平均值 作业场所工作面上的采光系数标准值 应符合表 5 作业场所工作面上的采光系数标准值 表 5 视觉作业分类 侧面采光 顶部采光采光 等级 作业精 确 度 识别对象的最 小尺寸 d mm 室内天然光 照度 lx 采光系 数 C 室内天然 光照度 lx 采光系数 C 特别精确 d 0 15 250 5 350 7 很精确 0 15 d 0 3 150 3 250 5 精确 0 3 d 1 0 100 2 150 3 一般 1 05 0 25 0 5 50 1 注 表中所列采光系数值使用于我国 类采光气候区 采光系数值是根据室外临界照度 为 5000lx 制定的 按生产车间和作业场所划分的采光等级 亮度对比小的 级视觉作业 其采光等级可提高一级采用 对于采光面积比 类光气候区的单层普通玻璃窗采光 其窗洞 口面积可按表 6 所列的窗地面积比估算 窗地面积比 表 6 采光等级 单侧窗 双侧窗 矩形天窗 锯齿型天窗 平天窗 1 2 5 1 2 1 3 1 3 1 5 1 3 1 2 5 1 3 5 1 3 5 1 6 1 4 1 3 5 1 4 5 1 5 1 8 1 6 1 5 1 8 1 10 1 15 1 10 1 7 1 15 1 15 1 25 建筑物各类用房采光标准除必须计算采光系数最低值外 应按 单项建筑设计规范规定的窗地比确定窗洞口面积 另外 离地面高 度在 0 5m 以下的采光口不应计入有效采光面积 采光口上部有宽 度超过 1m 以上的外廊 阳台等遮挡物时 其有效采光面积可按采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18 页 共 56 页 光口面积的 70 计算 用水平采光天窗采光者 其有效采光面积可 按采光口面积的三倍计算 因此 在设计建筑门窗时 为满足采光性能要求 1 窗洞口应符合现行建筑规范的要求 2 当选择镀膜玻璃时 对不需要遮蔽内部建筑构件的楼宇 在保证外观颜色满足的前提下 应尽可能的选择透光率高 的镀膜玻璃 保证室内良好的采光以营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目前国外建筑审美的发展趋势是 颜色趋于清淡 透光率 趋于偏高 有些建筑选择的镀膜玻璃透光率甚至高达 70 第七节 铝门窗的通风性能 建筑物室内应有与室外空气直接流通的窗户或开口 这是大部 分建筑的基本要求 普通民用建筑的居住 办公室等 宜采用自然 通风 并应保证舒适的居住 办公环境 当其位于严寒地区或寒冷 地区时 尚应设置可开启的气窗进行定期换气 让室外新鲜的空气 进入室内 夏季自然通风用的进风口宜采用门 平开窗等 夏季自 然通风的进风口 其下缘距室内地面的高度 应在 0 3 1 2m 之间 当进风口较高时 应考虑进风效率降低的影响 为了保证良好的通 风性能 同一房间的窗宜设置上下两个开启窗 以便形成对流通风 自然通风的通风量 G Q aC p T n Twf 式中 G 通风量 kg h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19 页 共 56 页 Q 散至室内的全部显热量 W Cp 空气的定压比热容 1Kj kg 0 24kcal kg a 单位换算系数 对于法定计量单位 a 0 28 对于 习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a 1 Tn 室内工作地点温度 Twf 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 第八节 铝门窗的其它性能 1 启闭力 各类住宅建筑外窗的开启部分应启闭自如 无阻滞及局部卡阻 推拉窗启闭力不大于 100N 平开窗 滑撑 启闭力应在 30N 80N 之间 2 锁的耐久性 铝合金门窗锁的耐久性试验 是将锁置于试验台上 用电动机 拖动 以每分钟 10 30 次的速度进行连续开闭试验 要求达到 3 万 次时 仍应灵活 无异常损坏 3 导向轮的耐久性 铝合金推拉窗的活动窗扇 是用电动机通过偏心连杆机构做连 续往返运动试验 当尼龙导向轮的直径为 12 16mm 时 需试验 1 万 次 当尼龙导向轮的直径为 20 24mm 时 需试验 5 万次 当尼龙导 向轮的直径为 30 60mm 时 需试验 10 万次 这时窗和导向轮等配 件 均应开关灵活 正常 无异常损坏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20 页 共 56 页 第三章 铝门窗的主要材料 铝门窗是用各种不同材质 性能的材料组合而成 正确的选择 材料 使铝门窗既能安全可靠的满足使用要求 又尽可能节约材料 投资 铝门窗所用主要材料是钢材 铝型材 玻璃 密封材料及五金 配件 铝门窗结构材料的重力体积密度数值为 普通玻璃 夹层玻璃 半钢化玻璃 钢化玻璃 25 6KN m3 夹丝玻璃 26 0KN m3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21 页 共 56 页 玻璃棉 0 5 1 0 KN m 3 铝合金 28 0KN m3 钢材 78 5KN m3 第一节 钢材 钢材在铝门窗工程中一般用量不大 但由于钢材多用在结构联 接上 因此比较重要 使用的钢材以 Q235 钢为主 其物理性能见 表 钢材的物理性能 表 弹性模量 E Mpa 剪变模量 G Mpa 线胀系数 密度 Kg m3 泊松比 200 103 79 103 12 10 6 7850 0 3 钢材一般要求做防腐处理 方法有喷刷防锈漆 热镀锌等 如 采用热镀锌处理 热镀锌层厚度应符合表 3 2 及表 3 3 的要求 热镀锌层厚度要求 不做离心处理时 表 3 2 制件和厚度 mm 局部厚度 最小值 um 局部厚度 最小值 um 6 70 85 3 6 55 70 1 5 3 45 55 钢 铁 零 件 1 5 35 45 6 70 80铸 件 6 60 70 热镀锌层厚度要求 离心处理时 表 3 3 制件尺寸 mm 局部厚度 最小值 um 局部厚度 最小值 um 螺 直径 20 45 55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22 页 共 56 页 直径 10 20 35 45纹 件 直径 10 20 25 直径 3 45 55铸 件 直径 3 35 45 第二节 铝合金型材 3 铝门窗用铝合金型材的表面处理 1 阳极氧化 着色型材 铝合金型材先做阳极氧化处理 再按 需要颜色进行电解着色或有机着色处理 然后经过封孔处理 既可在型材表面形成既能耐腐蚀 又有色彩的保护膜 表面处 理应符合表 的规定 表 表面处理方式 阳极氧化 银白色 阳极氧化加电解着色 阳极氧化加有机着色 阳极氧化膜的厚度级别应根据使用环境加以选择 其要求应符 合下表的规定 并在合同中注明 未注明时 门窗型材符合 AA10 级 幕墙型材符合 AA15 级 表 级别 单件平均膜厚 um 不小于 单件局部膜厚 um 不小于 AA10 10 8 AA15 15 12 AA20 20 16 AA25 25 20 2 电泳涂漆型材 铝合金型材经阳极氧化处理后 一般氧化 膜厚 9 14um 再进行电泳涂装处理 使型材表面再覆盖一层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23 页 共 56 页 合成树脂保护膜 一般合成树脂保护膜厚度为 7 12um 这样 铝合金型材表面能形成带色的具有耐蚀性 耐候性和耐磨性的 复合膜 表面处理方式应符合表 3 表面处理方式 阳极氧化加电泳涂漆 阳极氧化 电解着色加电泳涂漆 复合膜厚度应符合表 阳极氧化膜 漆膜 复合膜级 别 平均膜厚 um 局部膜厚 um 局部膜厚 um 局部膜厚 um A 10 8 12 21 B 10 8 7 16 注 在苛刻 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室外用建筑构件应采用 A 级的 型材 在一般环境条件下的室外用建筑构件或车辆用构件 可采用 B 级的型材 3 粉末喷涂型材 铝合金基材喷涂上热固性饱和聚酯粉末涂 层 可有多种颜色 基材喷涂前 其表面应进行预处理 以 提高基体与涂层的附着力 化学转化膜应有一定的厚度 当 采用铬化处理时 铬化转化膜的厚度应控制在 200 1300mg m2 范围内 装饰面上涂层最大局部厚度 120um 最小局部厚度 40um 4 氟碳漆喷涂型材 在铝合金基材上喷涂聚偏二氟乙烯漆涂 层 在铝合金基体表面上形成固化的氟碳漆保护膜 可有多 种颜色 基材喷涂前 其表面应进行预处理 以提高基体与 涂层的附着力 化学转化膜应有一定的厚度 当采用铬化处 理时 铬化转化膜的厚度应控制在 200 1300mg m2 范围内 涂层种类应符合下表 规定 二涂层 三涂层 四涂层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24 页 共 56 页 底漆加面漆 底漆 面漆加清漆 底漆 阻挡漆 面漆加清漆 喷漆型材装饰面上的漆膜厚度应符合下表 规定 涂层种类 平均膜厚 um 最小局部膜厚 um 二涂 30 25 三涂 40 34 四涂 65 55 注 由于挤压型材横截面形状的复杂性 在型材某些表面 如 内角 横沟等 的漆膜厚度允许低于表中数值 但不允 许出现露底现象 5 隔热型材 有内外铝合金型材组成 中间至少有一个隔热 非金属 部分与之相连的型材 该隔热体应有利于荷载的 传递 可以是连续的 也可以分成几部分 隔热体材料一般 使用 PUR 树脂和 PA 连接两种材料所使用的工艺和工艺方 法 方法一 工艺 将 PA 隔热型材嵌入铝凹槽内 工艺方法 开槽 把隔热型材穿入凹槽内 把 铝和隔热型材压合 方法二 工艺 将 PUR 树脂灌注进铝型材内 工艺方法 开槽 注入树脂 去除铝桥 适量 格铝型材通过隔热体联接 4 铝门窗用铝合金型材的性能 1 铝合金型材的化学成分 铝合金型材的化学成分见下 表 表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25 页 共 56 页 成分 合金牌号 Cu 铜 Si 硅 Fe 铁 M n 锰 Mg 镁 Zn 锌 Cr 铬 Ti 钛 Al 铝 其 他 6063 0 1 0 2 0 6 0 35 0 1 0 45 0 9 0 1 0 1 0 1 余 量 0 1 5 6061 0 15 0 4 0 4 0 8 0 7 0 1 5 0 8 1 2 0 2 5 0 0 4 0 35 0 1 5 余 量 0 1 5 6063A 0 1 0 3 0 6 0 15 0 35 0 1 5 0 6 0 9 0 1 5 0 0 5 0 1 余 量 0 1 5 2 铝合金型材的机械性能 铝合金型材的机械性能 表 合金状 态 合金 壁厚 mm 抗拉强度 N mm 2 屈服强度 N mm 2 伸长率 维氏硬度 HV 6063 T5 所有 160 110 8 58 6063 T6 所有 205 180 8 6063A T5 10 200 160 5 65 6063A T5 10 190 150 5 65 6063A T6 10 230 190 5 6063A T6 10 220 180 5 6061 T4 所有 180 110 16 6061 T6 所有 265 245 8 3 铝合金型材的表面质量 铝合金型材表面应洁净 无裂纹 起皮及腐蚀存在 且装饰 面不允许有气泡 普通精度的铝合金型材 装饰面上的碰伤 擦伤和划伤 其 深度不得超过 0 2mm 由模具造成的纵向挤压痕深度 不得超 过 0 1mm 高精度铝合金型材的表面缺陷深度 装饰面应不大 于 0 25mm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26 页 共 56 页 铝合金型材经阳极氧化表面处理后 其保护膜厚度应符合下 表要求 且着色的色泽应均匀一致 其面层不允许存有腐蚀 斑点及氧化膜脱落等缺陷 铝合金型材表面阳极氧化膜 复合表膜的分级厚度表 等级 表面处理 T T 阳极氧化膜厚度 um 20 15 10 复合表膜厚度 um 12 7 第三节 玻璃 1 铝门窗外观质量和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标准的规定 2 当铝门窗采用热反射镀膜玻璃时 应采用真空磁控阴极溅射 镀膜玻璃和在线热喷涂镀膜玻璃 用于热反射镀膜玻璃的浮法玻璃 的外观质量和技术指标 应符合现行标准 浮法玻璃 GB11614 的 优等品或一等品的有关规定 3 热反射镀膜玻璃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热反射镀膜玻璃尺寸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3 的规定 热反射镀膜玻璃尺寸允许偏差 mm 表 3 玻璃尺寸及允许偏差玻璃厚度 2000 2000 2440 3300 4 5 6 3 4 8 10 12 4 5 热反射镀膜玻璃的光学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 热反射镀膜玻璃外观质量 表 等级划分外观质量 项目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品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27 页 共 56 页 直径 1 2mm 不许集中 集中的每平方 米 允许 2 处 1 2mm 直径 1 6mm 每平方米允许处数 中部不允许 75 mm 边部 3 处 不许集中 1 6mm 直径 2 5mm 每平方米允许处数 不允许 75mm 边部 4 处 中部 2 处 75mm 边部 8 处 中部 3 处 针 眼 直径 2 5mm 不允许 斑 纹 不允许 斑 点 1 6mm 直径 5 0mm 每平方米允许处数 不允许 4 8 0 1mm 宽度 0 3mm 每平方米允许处数 长度 50mm 4 长度 100mm 4 不限划 伤 宽度 0 3mm 每平方米允许处数 不允许 宽度 0 4mm 长 度 100mm 1 宽度 o 8mm 长度 100mm 2 注 表中针眼 孔洞 是指直径在 100mm 面积内超过 20 个针 眼为集中 铝门窗采用的中空玻璃时 除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中空玻璃 GB11944 的有关规定外 尚应符合下列要求 铝门窗中空玻璃采用双道密封 中空玻璃的密封胶应采用聚 硫密封胶和丁基密封腻子 铝门窗中空玻璃的干燥剂宜采用专用 设备装填 铝门窗采用夹层玻璃时 应采用 PVB 胶片干法加工 合成的夹层玻璃 铝门窗采用夹丝玻璃时 裁割后玻璃的边缘应 及时进行修理和防腐处理 当加工成中空玻璃时 夹丝玻璃应朝 室内一侧 所有铝门窗玻璃必须进行边缘处理 第四节 密封材料 铝门窗采用的橡胶制品宜采用三元丙胶 氯丁胶橡胶 密 封胶条应挤出成形 橡胶块宜压模成形 密封胶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铝门窗用的聚硫密封胶应具有优良的耐水 耐溶剂和耐大气老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28 页 共 56 页 化性 并应有低温弹性好 低透气率等特点 其性能应符合现行标 准 中空玻璃用弹性密封剂 JC486 规定 氯丁密封胶的性能 表 3 13 项 目 指 标 稠 度 不流淌 不塌陷 含 固 量 75 表 干 时 间 15 min 固 化 时 间 12h 耐 寒 性 40 不龟裂 耐 寒 性 90 不龟裂 低温柔性 40 棒 10mm 无裂纹 剪 切 强 度 0 1N mm 2 施工温度 5 50 施工性 采用手工注胶机不流淌 有效期 12 月 铝门窗用的耐候硅酮密封胶应采用中性胶 其性能应符合表 3 14 的规定 并不得使用过期的耐候硅酮密封胶 耐候硅酮密封胶的性能 表 3 14 项 目 技 术 指 标 表干时间 1 1 5h 流淌性 无 流淌 初步固化时间 25 3d 完全固化时间 7 14 d 邵氏硬度 20 30 度 极限拉伸强度 0 11 0 14N mm 2 撕裂强度 3 8 N mm 固化后的变位承受能力 25 50 有效期 9 12 月 施工温度 5 48 铝门窗用的结构硅酮密封胶应采用高模数中性胶 结构硅酮密 封胶分单组份和双组份 其性能应符合表 3 15 的规定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29 页 共 56 页 结构硅酮密封胶的性能 表 3 15 技 术 组 标 项 目 中性双组份 中性单组份 有效期 9 月 9 12 月 施工温度 10 30 5 48 使用温度 48 88 操作时间 30min 表干时间 3h 初步固化时间 25 7d 完全固化时间 14 21d 邵氏硬度 35 45 度 粘结拉伸强度 H 型试件 0 7N mm 2 延伸率 亚铃型 100 粘结破坏 H 型试件 不允许 内聚力 母材 破坏率 100 剥离强度 与玻璃 铝 5 6 8 7 N mm 单组份 撕裂强度 B 模 4 7 N mm 抗臭氧及紫外线拉伸强度 不变 污染和变色 无污染 无变色 耐热性 150 热失重 10 流淌性 2 5 mm 冷变形 蠕变 不明显 外观 无龟裂 无变色 完全固化后的变位承受能力 12 5 25 结构硅酮密封胶应在有期内使用 过期的结构硅酮密封胶不得 使用 可根据铝门窗的风荷载 高度和玻璃的大小 选用低发泡间 隔双面胶带 当铝门窗风荷载大于 1 8KN m 2 时 宜选用中等硬度 的聚胺基甲酸乙酯低发泡间隔双面胶带 其性能应符合表 3 16 的 规定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30 页 共 56 页 聚胺基甲酸乙酯低发泡间隔双面胶带的性能 表 3 16 项 目 技 术 指 标 密度 0 35g cm 3 邵氏硬度 30 35 度 拉伸强度 0 91 N mm 2 延伸率 105 125 承受压应力 压缩率 10 0 11N mm 2 动态拉伸粘结性 停留 15min 0 39 N mm 2 静态拉伸粘结性 2000h 0 007N mm 2 动态剪切强度 停留 15min 0 28 mm 2 隔热值 0 55 W m 2 k 抗紫外线 300w 25 30cm 3000h 颜色不变 烤漆耐污染性 70 200h 无 当铝门窗风荷载小于或等于 1 8KN m 2 时 宜选用聚乙烯低发 泡间隔双面胶带 其性能应符合表 3 17 的规定 聚乙烯低发泡间隔双面胶带的性能 表 3 17 项 目 技 术 指 标 密度 0 21N cm 3 邵氏硬度 40 度 拉伸强度 0 87N mm 2 延伸率 125 承受压应力 压缩 10 0 18N mm 2 剥离强度 27 6N mm 2 剪切强度 停留 24h 40N mm 2 隔热值 0 41 w m 2 k 使用温度 44 75 施工温度 15 52 铝门窗可采用聚乙烯发泡材料填充材料 其密度不应大于 0 037g cm 3 聚乙烯发泡填充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表 3 18 的规定 聚乙烯发泡填充材料的性能 表 3 18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31 页 共 56 页 直 径项 目 10mm 30mm 50mm 拉伸强度 N mm 2 0 35 0 43 0 52 延伸率 46 5 52 3 64 3 压缩后变形率 纵向 4 0 4 1 2 5 压缩后恢复 纵向 3 2 3 6 3 5 永久压缩变形率 3 0 3 4 3 4 25 压缩时 纵向变形率 0 75 0 77 1 12 50 压缩时 纵向变形率 1 35 1 44 1 65 75 压缩时 纵向变形率 3 21 3 44 3 70 第五节 五金配件 铝门窗用的标准五金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铝门窗用 非标准五金件应符合设计要求 并应有出厂合格证 1 地弹簧技术要求 1 使用性能 产品使用温度范围 15 40 门扇双向开 启定位偏差 3 中心复位偏差 18 全 关闭调速阀时 关闭时间不小于 20s 全打开 调速阀时 关闭时间不大于 3s 开启力矩 关闭力矩 适用门重符合表 3 19 2 外观 产品面板平整 光洁 埋设地下部分的外表必须有 防锈保护层 产品外观不得有影响其性能及寿命 的缺陷 产品分类 表 3 19 系列编号 开启力矩 N m 关闭力矩 N m 适用门重 Kg 1 29 以下 5 以上 25 45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32 页 共 56 页 2 44 以下 9 以上 40 65 3 59 以下 15 以上 60 85 4 78 以下 25 以上 80 120 5 98 以下 34 以上 100 150 2 平开窗执手技术要求 产品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 GB1804 中孔 H15 轴 h15 长度 1 2IT15 装配牢固 转动灵活 无卡阻 镀 层装饰表面应无明显的起泡 泛黄 脱落 锈渍等缺陷 3 铝合金窗不锈钢滑撑技术要求 1 材料 滑轨 托臂 悬臂 铆钉应选用 GB1220 中的奥式 体不锈钢制造 2 装配与表面质量 连接处铆钉端部必须圆正光滑 铆点应 牢固 滑块与滑轨配合有调整余量 关闭式的永久 变形量不得大于 2mm 3 开启力 托臂与悬臂的开启净拉力应在 15N 35N 之间 4 使用范围 使用范围 表 3 20 规格 mm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载荷 N 200 250 300 300 300 300 窗扇最大宽度 mm 500 500 600 650 700 700 4 铝合金门暗插销技术要求 材料一般使用锌合金或铜合金 抛光面的表面粗糙度 Ra 不大于 0 8um 镀层应色泽均匀 致密 无气泡 不得有漏 底 起皮等缺陷 铆接件应牢固 开启力应在 5N 10N 之间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33 页 共 56 页 5 铝合金窗撑挡技术要求 撑挡的撑杆中间在规定承受压力时 其永久变形量不大 于长度的 1 紧固铆接处不得有松动 转动和滑动连接处应 灵活 镀层应色泽均匀 致密 无气泡 不得有漏底 起皮 等缺陷 6 铝合金门拉手技术要求 紧固连接件不得有松动 产品承受 500N 净拉力后 不 应损坏及永久变形 抛光件外露表面粗糙度不大于 0 8um 镀层 应色泽均匀 致密 无色差 不得有漏底 泛黄等缺陷 第四章 铝门窗的结构设计 本文适用各种材质的平开窗及推拉式建筑外窗的抗风强度的计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34 页 共 56 页 算和验算 也可用于四面支撑的其他开启形式的建筑外门窗的抗风 强度计算 第一节 荷载分布与计算 1 荷载分布 建筑外窗在风荷载作用下 承受与外窗平面垂直的横向水平力 外窗各框料间构成的受荷单元可视为四边铰接的简支板 在每个受 荷单元的四角各作 45 度斜线 使其与平行于长边的中线相交 这些 线把受荷单元分成四块 每块面积所承受的风荷载传给其相邻的构 件 每个构件可近似地简化为简支梁上承矩形 梯形 三角形的均 匀分布荷载 2 荷载计算 建筑外窗在风荷载作用下 受力构件上的总荷载 Q 为该构件所 承受的受荷面积 A 与施加在该面积上的单位风荷载 W 之乘积 按式 4 1 计算 Q A W 4 1 式中 Q 受力构件所承受的总荷载 A 受力构件所承受的受荷面积 W 施加在受荷面积上的单位风荷载 按现行 工业与 民用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与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 设计与施工规定 中取值 当进行建筑外窗的强度验算时 其受力构件上的总荷载 Q 为该构件所承受的受荷面积 A 与该窗的强度等级相对应的单位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35 页 共 56 页 荷载 W G 之乘积 第二节 玻璃设计 铝门窗玻璃在垂直于玻璃平面的风荷载作用下 其最大应力 可按式 4 3 计算 w 6 a 2 t2 4 3 式中 w 风荷载作用下玻璃最大应力 N mm2 风荷载设计值 KN m2 玻璃短边边长 mm t 玻璃的厚度 mm 中空玻璃的厚度取单片外侧 玻璃厚的 1 2 倍 夹层玻璃的厚度取单片玻璃厚度 的 1 25 倍 系数 可按边长比 a b 由表 查出 b 为 长边边长 值 表 a b 0 00 0 25 0 33 0 40 0 50 0 55 0 60 0 65 0 125 0 1230 0 1180 0 1115 0 1000 0 0934 0 0868 0 0804 a b 0 70 0 75 0 80 0 85 0 90 0 95 1 00 0 0742 0 0683 0 0628 0 0576 0 0528 0483 0 0422 第三节 截面特性 建筑外窗的受力构件在材料 截面积和受荷状态确定的情况下 构件的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与截面形状有关的两个特性 即截面的 惯性矩与抵抗矩 1 截面的惯性矩 I 它与材料的弹性模量 E 共同决定着 构件的挠度 f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36 页 共 56 页 2 截面的抵抗矩 W 当荷载条件一定时 它决定构件应力 的大小 3 截面特性的确定 当建筑外窗用料采用标准型材时 其截面特性可在 材料 手册 中查得 当建筑外窗用料采用非标准型材时 其截面特 性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 简单矩形截面的惯性矩 I b h3 12 截面的抵抗矩 W I C 第四节 强度计算 建筑外窗受力构件受荷情况近似简化为简支梁上承受矩形 梯形或三角形的均布荷载 其弯曲应力和剪切应力计算如下 1 弯矩 M 的计算 a 在矩形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弯矩按 M Ql 8 计算 b 在梯形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弯矩见下表 c 在三角形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弯矩按 M Ql 6 计算 承受梯形荷载简支梁的弯矩 表 2 系数 K 0 K 0 1 K 0 2 K 0 3 K 0 4 K 0 5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37 页 共 56 页 Ql Ql Ql Ql Ql QlM 8 00 7 30 6 76 6 36 6 10 6 00 d 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时弯矩按 M Pl 4 计算 e 集中荷载作用于任意点上时弯矩按 M P L1 L2 L 计算 f 当向外平开窗的窗扇受负压或向内平开窗的窗扇受正压 时 其窗框的竖框受荷载情况按紧固五金件处有集中荷载 作用的简支梁计算 其窗扇边挺受荷情况可近似简化为以 紧固件处为固端的悬臂梁上承受矩形均布荷载 其弯矩按 M Q L 2 计算 见下图 注 建筑外窗受力构件上有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同时作用 时 其弯矩为他们各自产生弯矩叠加的代数和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38 页 共 56 页 2 弯曲应力 按下式计算 max M W W I C 式中 M 受力构件承受的最大弯矩 W 净截面的抵抗矩 塑性发展系数取 1 05 max 计算截面上的最大应力 I 计算截面的惯性矩 C 中和轴到截面边缘的最大距离 材料的抗弯允许应力 3 剪力 Q 的计算 a 在矩形荷载作用下剪力按 Q Q 2 计算 b 在梯形荷载作用下剪力按 Q Q 2 1 a L 计算 c 在三角形荷载作用下剪力按按 Q Q 4 计算 d 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时剪力按 Q P 2 计算 e 集中荷载作用于任意点上时剪力按 Q P L1 L Q P L2 L 计算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39 页 共 56 页 f 当向外平开窗的窗扇受负压或向内平开窗的窗扇受正压 时 其窗框的竖框受荷载情况按紧固五金件处有集中荷载 作用的简支梁计算 其窗扇边挺受荷情况可近似简化为以 紧固件处为固端的悬臂梁上承受矩形均布荷载 其剪力按 Q Q 计算 见下图 注 建筑外窗受力构件上有均布荷载和集中荷载同时作用 时 其剪力为他们各自产生剪力叠加的代数和 4 剪切应力 按下式计算 max Q S I 式中 Q 计算截面所承受的剪力 S 计算剪切应力处以上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I 毛截面的惯性矩 铝合金建筑门窗参考手册 第 40 页 共 56 页 腹板的厚度 材料的抗剪允许应力 第五节 挠度计算 建筑外窗受力构件受荷情况近似简化为简支梁上承受矩形 梯 形或三角形的均布荷载 有时还可能受集中荷载 其挠度计算公式 如下 a 在矩形荷载作用下挠度按 fmax 5Ql3 384EI 计算 b 在梯形荷载作用下挠度见下表 c 在三角形荷载作用下挠度按 fmax Ql3 60EI 计算 承受梯形荷载简支梁的挠度 表 3 系数 K 0 K 0 1 K 0 2 K 0 3 K 0 4 K 0 5 Ql3 Ql3 Ql3 Ql3 Ql3 Ql3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