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周年高密市纺织行业发展成就专题调研.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68673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改革开放30周年高密市纺织行业发展成就专题调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改革开放30周年高密市纺织行业发展成就专题调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改革开放30周年高密市纺织行业发展成就专题调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改革开放30周年高密市纺织行业发展成就专题调研 目 录一、引言1二、高密市纺织产业发展现状2三、高密市纺织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及特点3(一)高密市纺织业迅速发展的原因3(二)高密市纺织业迅速发展的特点3四、高密市纺织业面临的问题4(一)宏观政策落实不当造成的不利影响4(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不利影响5(三)落后的管理经营引起的不利影响6五、纺织业的应对措施7(一)为纺织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7(二)加快设备和产品的升级7(三)大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8六、宏观政策调控8(一)出口退税的变动8(二)人民币汇率的变动9(三)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9七、纺织业面临的新形势10(一)有利因素10(二)不利因素11八、高密市纺织业发展的出路11九、总结13摘要:近年来,高密市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纺、织、染、家纺缝纫加工、产销配套的产业集群优势。是如何在短短十几年间形成如此规模的产业链?本文首先分析了高密纺织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特点,并通过发展历程的调研总结出企业面临的主要困境与存在的问题;之后从国家宏观背景入手,分析出当今的宏观政策以及面临的新形势;最终在以上内容的综合分析下,归纳出高密纺织发展的出路,同时也为其他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模型。关键字: 高密市 纺织业 宏观调控 发展出路一、引言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高密市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县城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百强县之一;在这三十年中,高密市各个纺织企业积极响应国家经济政策,在政府的扶持下,不断改进体制,加快发展,逐渐成为高密市主导产业之一;在这三十年中,高密市的纺织企业为高密市经济发展以及高密市就业岗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纺织业一直是高密的传统产业,原以家庭生产占多数,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壮大。对纺织企业而言,前些年,高密的纺织企业大都埋头苦干,低调生产,而今天,经过多年的发展,当生产这个环节夯实以后,高密纺织企业的品牌梦想逐渐变得强烈起来,伴随着一批龙头企业的迅速成长,高密纺织业开始步入了品牌营销时代。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高密纺织业,我们首先从其发展历程入手,从政府与企业两方面入手,通过走访的形式归纳出其高速发展的原因与特点。之后,便是纺织业面临问题的分析,在访谈的过程中了解到高密纺织一些的常见问题,在参观的过程中归纳出生产方面的劣势,在岗位体验的过程中了解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了解到其优势与劣势,我们便对当前的形势进行分析,结合国家的宏观政策调控,提出高密纺织进一步发展的规划,进而为高密纺织找到发展的出路,同时也为其他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模型。调查主要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及社会学的知识,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实地调研方法等方法。从纺织企业的角度出发,通过走访当地纺织企业,查阅纺织企业经营资料,访谈当地政府部门及相关人员获得资料。采用由表及里、逐步深化的调研步骤,从发展历程的表象出发,逐渐发现企业内部的问题与面临的困境加以整理分析,进而将内部与外部环境结合,指出今后的发展目标。通过此次实践,对高密纺织有了深入的分析,我们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调研分析,锻炼自我;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与措施,服务企业;通过对高密三十年发展历程的调研,为其他乡镇企业提供参考模型,造福乡镇;通过国家宏观政策的分析使企业可以更好的顺应国家的宏观方向,利用宏观政策获得更快的发展,回馈社会;此外,我们还分析了金融危机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这次危机,为企业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总之,本文通过对高密市各种纺织企业的微观分析和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分析,并结合世界范围特别是我国周边国家的纺织业的形势对高密市的纺织业发展进行了科学的解读,并对金融危机下的纺织企业如何走出困境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二、高密市纺织产业发展现状高密市的纺织产业起步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九十年代中后期形成了一定规模,特别是自2000年以来,高密市的纺织产业呈现出飞速发展的局面,至今已高速运行了9年。可以说,纺织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形势较为稳定,十多年的时间迅速发展成为高密市的第一大主导产业。截止到2007年底,高密市纺织企业发展到612家,其中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6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46%。目前,全市纺织行业共吸纳劳动力8万人,基本上占全市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全市纺纱能力达到160多万纱锭,年生产各类布匹11亿米,带动从业人员8万多人,棉纱生产总量在全省仅次于邹平县,位居第二。2007年,高密市纺织产业共完成销售收入232亿元,实现利税17.3亿元,利润11.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8%、20.1%和21.7%。百分比单位(亿元)目前,高密市的纺织产业已初步形成了以孚日、银鹰、大昌等大企业为龙头,利华、华振、鲁源等一大批中小企业紧随其后的集群式发展格局。2006年,高密市纺织产业被山东大学经济研究中心评为山东省“十大产业(工业)集群”之一,被省纺织工业协会认定为“山东省纺织服装产业基地”。2007年,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家纺名城”称号。但是,今年纺织市场与往年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淡季时间太长,全年市场持续低迷,没有出现生产旺季,而往年市场低迷时间比较短,一般在三个月左右。业内人士反映,纺织品市场持续低迷,这是高密市纺织行业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的。因此,导致高密市许多纺织企业经营较为困难、产销率下降,保本运行成为许多企业的现状。三、高密市纺织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及特点(一) 高密市纺织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纺织市场前景看好是迅速发展的关键。从国内市场看,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及可支配收入在逐步改变,纺织、家纺产品已进入了一个较高的消费层次,从消费结构上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将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从国际市场看,发达国家对我国物美价廉的纺织品消费意愿增强,尤其主宰全球纺织品市场营销的国际大经销商对我国的质优廉价产品很感兴趣。这些都为高密市纺织业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从发展情况看,高密市的纺织企业大多是近几年的新建企业,如2003年,新建纺织企业157家,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几乎翻了一番。2、软环境不断改善是快速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高密市在优化环境、强化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了行政审批中心、效能监察中心、投诉中心等服务机构,完善了一条龙、有奖举报等服务机制,为企业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得到了企业负责人高度评价。3、硬环境建设是纺织业快速发展的基础。近几年,高密市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修建了徐新路、周蔡路、胶王路等公路;在纺织业比较发达的区域新建了华洲、利华等热电厂和城北水库,有效地缓解了交通、电力、水资源紧张局面。在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新建了一批功能齐全的项目集中区,拓宽了纺织业的发展空间。 (二) 高密市纺织业迅速发展的特点1、经济总量大。近年来,高密市纺织产业发展迅速,已成为高密市第一大主导产业。据统计,从2000年2007年七年间,高密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从21家猛增到268家,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4.6%提高到53.2%,占据了高密市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2、骨干企业辐射能力强。高密市以家纺巾被为主的纺织企业中,销售收入过亿元的有7家。其中,仅孚日集团就实现销售收入23.4亿元,利税2.1亿元;带动加工配套中小企业200多家,还在大牟家、双羊等五处乡镇设立了加工点,拉动了全市纺织行业的快速发展。3、品牌优势明显。一是知名品牌多。 “孚日”牌巾被系列产品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 “朋利及图”高档坯布、 “碧姬及图”针织塑身内衣等2个商标被认定为山东省著名商标。二是产品知名度高。如孚日家纺集团的家纺产品被列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指定产品,出口到美洲、欧洲、东南亚等二十一个国家和地区。4、大企业龙头带动,集群式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全市形成了以孚日、银鹰、大昌等大企业为龙头,利华、华振、鲁源等一大批中小企业紧随其后的纺织企业群体。在空间分布上,主要以城区和仁和为中心,形成了比较明显的块状经济带。同时,带动了姜庄、夏庄、柏城等一些镇的较快发展,一些边远乡镇也有了进展,逐渐成遍地开花之势。5、外向型经济优势明显。不少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7年上半年,高密市以巾被家纺为主的纺织品出口企业达到46家,出口创汇达到3.13亿美元。仅孚日家纺集团公司一家去年实现出口创汇2.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创汇总额的57.3。四、高密市纺织业面临的问题(一)宏观政策落实不当造成的不利影响1、国家政策不稳定,落实不到位。中国的制度决定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法规的制定应当主要依据中国的国情。然而在实际法规制定中,我们又常常参照国外的相关制度而脱离现实情况制定政策,这会使政府制定的政策呈现出超前性和滞后性两方面的弊端。由于宏观经济形势变幻莫测,纺织行业发展的长期政策缺乏稳定性,直接影响了企业的发展。04年以来,政府不断加强宏观调控,限制纺织企业贷款,导致纺织企业没有资金进行扩建和革新,中小企业发展困难。如果政策的一致性不能保证,这毫无疑问将给金融危机下的纺织行业发展带来更多困难。2、税收持续增长,给企业造成资金压力。由于高密市是纺织大县,其财政的主要来源是纺织企业。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纺织企业税率也随之增长。在纺织产品销售疲软之际,纺织企业仍需承担不断增长的税收,企业成本增加,导致企业的效益差。3、银行信贷紧缩,企业贷款困难。资金是企业的血液,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和运转必须以对一定量资金的占有、支配为前提。现在社会上对纺织企业存在“歧视”,纺织行业的社会地位在下降,特别是自今年金融危机以来,银行信贷谨慎了许多,一些银行一听说是纺织行业企业,就采取不支持的态度,原有的投入也选择退出。利润下滑甚至亏损,更是直接影响到了金融机构对纺织行业的“信心”。(二)外部经济环境恶化带来的不利影响1、销售市场极不稳定,现有市场需求下降。纺织市场每年中都会出现几次淡季,特别是去年以来,纺织市场更是持续低迷,加上去年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出口退税降低及原材料成本、用工成本升高、纺织品市场价格走低等因素的影响,更使高密市纺织产业遇到了极大的困难。2、金融风暴对纺织业的冲击大。自08年10月下旬特别是进入11月份以来,由于受金融风暴的影响,国际经济萎靡,高密市纺织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据调查,全市纺织行业中有20%的企业停产,规模在50-60台布机以下的配套加工织布企业有50%已放假停产。纺织一体化的企业开机率较高。纺织企业最集中的姜庄镇有30%的企业停产,其他企业正在调整产品品种,仍能坚持正常生产。 而且高密市纺织产品以出口为主,但由于欧美市场受金融风暴冲击最大,市场需求疲软,外加原材料的持续下跌,各级经销商迟疑观望,不敢贸然下订单。订单的骤减导致绝大多数企业的产品积压滞销,企业为了资金周转而亏本销售,这对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3、产业链条不完善。特别是染整这个环节一直没有解决,大部分产品以坯布等初级品形式销售到绍兴市场或被省内印染企业收购,导致利润大大减小,“肥水大量外流”。据了解,高密市年产11多万米各种布匹,如果全部就地印染,仅此一项可增加销售收入40亿元。4、恶性竞争循环,产品质量提升困难。由于高密市的纺织业发展迅速,导致很多投资者过于盲目投资于纺织行业,但技术、机器设备单一,员工技能偏低,导致产品质量提升困难;剑杆织布机配有提花装置,可以提升产品档次,但大多数的企业没有利用(一是员工技能的缺乏,二是生产时间和回收期较长),设备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价格战靠的不是降低产品成本,而是偷工减料等手段降低成本,如32线的减为31线,应该染料的布料做成了印花的布料,导致服装企业不接受这种产品,品质逐渐降低。5、企业用工紧张,劳动力成本上升。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纺织企业用工缺口在1万人以上,用他们的话说,解决用工紧缺是高密市纺织企业最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由于用工紧张,导致企业间相互“挖”熟练工,从而提高了人员工资水平,目前,高密市的纺织挡车工月薪均在1000元以上,而且随着用工紧张矛盾的进一步深化,职工收入还将会有新的提高。(三)落后的管理经营引起的不利影响1、设备落后,产品档次低。全市无梭机仅占织机总数的21;有梭机中大部分是比较落后的75型织机;在164万纱锭中,除孚日、大昌等少数企业拥有比较先进的自动落筒设备外,其他大部分还在使用落后的国产槽筒机,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厂家的产品质量低劣,在南方纺织品市场上被称为“垃圾”产品,以至于前些年南方市场上个别商家打出了“本店无高密货”的牌子,严重损坏了高密市纺织产业的声誉和形象。2、企业经营者素质较低,管理水平不高。高密市纺织企业经营者的构成比较复杂,素质参差不齐,人员大致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原国有或集体纺织企业经营者;二是部分有钱农民;三是非纺织行业转入者;四是少数外地投资者。这部分人主要存在三个“不适应”:一是思想观念不适应。存在小成既满、小富既安的思想,缺少争第一、干大事的气魄;喜欢跑单帮,缺少同生共荣的境界;二是知识结构不适应。低学历、低层次的企业主多,高学历、高层次的少。三是经营管理水平不适应。多数中小纺织企业规模较小,大都是家庭作坊式,管理粗放,效益低。个别的还存在偷工减料,产品以次充好问题,以至有的织布企业宁肯多花钱到外地购纱,也不敢用本地一些小纺纱企业的产品。3、缺乏良好的品牌观念和营销策略。高密的纺织品在逐步走出去,但走出去的不仅是产品,还有自己的品牌。但高密市只有很少大企业有自己的品牌与有效的营销策略,如孚日集团与中央电视台的品牌建设和影响力打造问题。孚日集团打造“大家纺一体化”的概念,“孚日大家纺,真正大家纺”的名人代言效应,还联手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成为奥运会毛巾用品的“特许生产商”。但大多数小企业都是“默默”加工,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4、员工技术差、素质低。目前,高密市纺织行业共吸纳劳动力8万多人,基本占全市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其中,初中学历的占65.8,高中、中专学历的占28.7,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5,技术管理人员4800多人,占职工总数的6。五、纺织业的应对措施(一)为纺织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政府这只“有形之手”的引领与扶持。纺织企业作为高密市第一大主导产业,占据了高密市经济的半壁江山,其兴衰成败事关高密市经济发展大局。因此,必须切实高度重视,以更多精力、更有力措施、最优惠政策扶持纺织产业发展,把纺织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国家政府应及时了解纺织业的发展状况,并相应的更新相关政策,促使纺织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同时,政府还应宏观掌控纺织产业的供求状况,纺织民众盲目地投资扩建,造成供过于求的后果。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政策的落实情况,由于从上到下,层层传递,很可能出现误传等问题,政府应采取一些措施保证政策落实的及时性、有效性与稳定性。(二)加快设备和产品的升级1、加快设备更新。重点是淘汰有梭织机。目前高密市正处于无梭机改造的关键时期,建议在全市开展纺织产业升级年活动,分类逐步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先进机械,推进产业升级。有实力的企业要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努力站在高起点上发展;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要以产业升级为努力方向,分期分批淘汰落后的设备和工艺;暂时没有实力、但还有一定利润空间的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企业效益和水平,待条件成熟后再抓紧运作。2、加快产品结构的转变。近期目标是提高现有产品档次,尽快淘汰落后的纺纱、织布等生产能力,彻底改变目前产品低档、单一的现状。要引导企业舍得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人才,加强与高等院校的产学研合作,加强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努力研发、生产一批具有市场前景、较强竞争力的新产品。3、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支持企业通过产品质量、安全、环保认证,集中重点推介部分知名度高的企业,打出几张像样的纺织业方面的品牌,争取12年内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三)大力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1、抓企业家观念的更新。针对高密市企业家队伍思想实际,当前应旗帜鲜明地倡树三种精神:干大事、创大业的精神,合作共赢、同生共长的精神,发展自我、奉献社会的精神,努力形成人心思上、加快发展的氛围。2、抓管理水平的提高。引导企业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尊重人才、关心职工,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要加强企业管理知识的培训,聘请国内外企业管理专家来高密市举办形式多样的学术报告会、研讨会、现场咨询会,选派优秀企业家到高校培训等方式,提高企业家经营管理素质。3、建立激励机制。激励制度是提高人员积极性的可靠保证,对做出贡献的纺织企业家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真正让他们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得实惠,社会上有声誉。如每月对全市前20强的纺织企业在报纸、电台上予以表彰等。 六、宏观政策调控国家宏观政策是企业发展的宏观背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变动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积极顺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不仅是我市纺织服装行业应对新机遇和新挑战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我市纺织服装行业在科学发展中加快发展的客观要求。(一) 出口退税率的变动出口退税率的变动对于企业的出口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影响企业的成本与效益。近几年我国的出口退税率一直在变化,由最初的9%上升到11%,又上升到13%,接着又调低到11%,最后升至现在的16%。出口退税率的变化出口退税率变动对于纺织企业的影响:一是部分出口订单的增减,出口退税变动造成企业生产成本变动,企业必然将变动的生产成本通过客户转化掉,导致客户的增减;二是利润空间的变动,出口退税变动直接影响了企业本来的利润空间;三是行业之间竞争压力的变化,出口退税率的变化对企业在设备、产品、技术等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四是贸易摩擦加剧的减弱,发达国家采取的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社会责任标准等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出口退税率变化直接影响到这些措施的开展;五是成本与用工的改变。纺织服装产业是高能耗产业,利润空间的变化将导致原料、用工等生产成本的变化。(二)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人民币持续升值使企业出口和效益双下滑。企业与国外企业签订合同时,利润往往是以美元计算的,但是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导致美元折算成人民币时无法达到预期盈利。以滨州某股份有限公司为例,2008年16 月,该公司平均月出口额为1100万美元,按今年上半年人民币升值幅度(7.3046-6.8591)计算,企业上半年汇兑损失约为450 万元。而该企业高端产品用户主要集中在美国,为维持企业生存和运转,企业不得不继续进行“零利润”或“负利润”生产。(三) 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出台国务院24日全文公布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2009年-2011年,我国纺织产业调整和振兴的主要任务有八:稳定国内外市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区域布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实力。此规划是国家根据纺织企业现状所制定出台的,深入分析了纺织面临的问题以及所需的改进措施,体现了国家对于纺织企业的大力支持。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表示,此规划可以作为促进建设纺织强国的重要促进剂,有利于纺织行业战胜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其最根本、长远的意义在于促进纺织产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七、纺织业面临的新形势经过几年来的快速发展,以孚日家纺、大昌纺织、利华纺织、华振纺织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基础和积累,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趋强,形成了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企业抗击市场风浪的能力不断增强。另外在逐步取消对纺织品的进出口贸易限制后,拥有资源、人才和劳动力成本等优势的纺织业,成了受益最大的行业。政府部门不断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从资金、土地、税收等各方面给予扶持,为纺织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有利因素1、国际贸易环境进一步改善。纺织品和服装配额的取消,特别是中美、中欧纺织品贸易协议的签署,为我国纺织品出口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宽松的国际环境,也给高密市出口型纺织企业带来了良好机遇。从高密市纺织服装重要出口市场日本、欧盟和美国的情况看,据专家分析,美国和欧盟虽然在纺织品协议中对中国做了限制,但预计这两个市场今年仍可达到15%的增幅。在日本市场,我国纺织品出口已接近日本总进口的80%,预计今年还会保持平稳、适度增长。2、国内市场需求旺盛。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根据国外历史经验,我国纺织品消费正处于明显上升期。预计今后几年会继续保持5%7%的较快增长。同时,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成为新增长点。特别是家用纺织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将由目前纤维消费总量的20%提高到30%40%,市场需求空间较大。3、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从国际上看,一些发达国家的纺织产业急需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如去年以来美国就有三个比较大的纺织项目转移到了我国:临沂的美国标准纺织、江苏宜兴投资1亿美元的紧密纺和浙江嘉兴投资9600万美元的牛仔裤项目。从国内看,南方沿海地区纺织产业正加速向北方及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些对于具有较好产业基础和相对比较优势的高密市来说都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应主动出击,积极承接好国内外产业转移,进一步扩张规模、优化结构、促进产业上档升级。(二)不利因素1、从原材料看,国内棉花大幅减产,棉价持续高位运行,导致纺织企业效益降低。据企业反映,近两年皮棉供求矛盾突出,棉花价格持续上涨。2002年底每吨1万元左右,到2003年底涨至1.8万元/吨。以今年一季度为例,皮棉价格平均为1.5万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的幅度在50%左右,但是产品价格上涨的幅度并没有同步。如大昌纺织生产的纯棉布5.5元/米,去年同期5.0元/米,涨幅为10%;棉纱平均价格今年为2.1万元/吨,去年同期为1.7万元/吨,涨幅为23.5%;导致成本综合涨幅在25%左右。2、由于近几年纺织品市场回暖,国内生产能力持续攀升,业内无序竞争激烈。国内部分厂家以次充好,采取低价竞争策略,使产品利润空间缩小,并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3、在国际市场需求不够活跃的情况下,产品出口在保持数量稳步增长的基础上,价格却呈下降状态。处于量价背离、量大利薄的局面,常规产品的利润空间压到极限;出口市场所在国贸易保护主义压力加大,反倾销政策滥用,技术壁垒越筑越高,不确定因素增多。 八、高密市纺织业的发展出路当前纺织格局和纺织市场已经进入一个大竞争、大调整的新阶段,纺织企业正面临着全方位、多方面的激烈竞争。因此,高密市纺织业要想立稳脚跟,加快发展,必须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强化企业管理,努力把自身做大培强。 根据产业升级的总体思路和目标,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推进产业升级:1、加快行业结构调整,把投资重点引向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当前,高密市纺织行业的技术设备还参差不齐,尤其是一些小企业和个体加工户设备还停留在半个世纪前的水平,严重制约竞争能力的提高。这方面,高密市的大中型企业做的比较好。如大昌公司2003年底拥有织机1600台(其中喷气织机200台),却比2002年的2000台织机的生产能力高得多,纺纱能力达到12万锭,比2002年增加2万锭。因此,纺织企业应依靠技术进步,多方融资,加速设备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积极提高生产力,推进产业升级。 2、加快调整产品结构,增强产品竞争力。调查发现,受这次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影响,大多数企业相应调整了生产策略和产品结构。缩减了纯棉制品的生产,加大了混纺产品的生产量,以此降低对棉花的依赖程度。同时,开发高、新、特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和档位,开发多元纤维和差别化纤维市场,既避让了棉花涨价风险,又提高了企业的效益。而对于整个纺织业来说,一是要有技术创新能力。创新是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企业应该在在创新方面下大力气,通过购买新式设备、改进纺纱工艺、开发新型纤维、提高技术标准等方面,不断在产品性能、功能、品位方面推陈出新,加强新品开发能力,从而获得高附加值,扩大企业的竞争优势,带动全行业整个技术创新水平。再就是要想法提高产品质量。有了过硬的产品质量,就能吸引用户,凝聚用户,增强竞争优势。3、加快人才接轨,强化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素质。人才短缺是制约纺织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高密市纺织业不仅缺乏技术人才,而且也缺乏现代大企业大集团所需求的管理人才。今后要在观念上创新,在环境上创造,在用人机制上改革,引进大批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按照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打牢、夯实企业管理基础,为企业自身做大做强提供可靠保障。4、进一步完善纺织产业链条。一是突破印染瓶颈。充分利用纺织产业集群优势,抓住南方印染企业北移的机遇,在用水、用电、用地以及治污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支持,尽快引进或建设12个规模较大、设施先进的印染企业。二是加快培育启动齐鲁纺织服装城。搞好市场定位,确定主营品种和经营方式,做出自己的特色。通过以产业催生市场、以市场带动产业,形成产业和市场互动互促的良性发展格局。三是加快发展家纺巾被加工业。重点支持有一定规模的家纺巾被加工企业发展,通过税收优惠、投资贴息等多种途经,在各种政策上给予优惠,引导有关企业涉足家纺巾被加工业;注重引进国内外知名家纺品牌企业,快速营造家纺巾被行业的后发优势。5、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和营销策略。品牌是实力的证明。企业要使产品更有竞争力,就必须做强做大自己的品牌,并把它更好的应用到营销中,要在消费者心中树立品牌形象和意识,最终能在消费者心中形成先入为主的观念。此外,良好的营销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营销做的好,消费者才知道我们的产品,认可我们的产品,在需要的时候下意识的购买我们的产品。在使银鹰化纤公司的“泰山”商标、大昌公司的“朋利”商标获山东省著名商标的同时,继续引导一批有条件的纺织企业积极争创知名商标、品牌,扩大能力和市场占有率。6、提高服务质量。一是搞好信息互通。充分利用市纺织行业协会,搞好行业自律,互通信息,相互提高,实现纺织行业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二是突出解决用工问题。由劳动部门牵头,在省内外招工,向企业分配。对外来人员到企业连续工作三年以上,且表现突出者,可办理户口转移。三是加强职业培训。7、推进产业升级。一是加快更新设备。引导企业立足实际,分批逐步淘汰落后设备,引进先进装备,加快织机无梭化进程,加大引进电脑刺绣、缝纫设备力度,推进不同层次的产业升级。二是加快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现有产品档次,尽快淘汰落后的纺纱、织布、缝纫、印染等生产能力,彻底改变目前产品低档、单一的现状。把化纤家纺业作为一个发展课题来研究,引导有条件的家纺企业积极涉足、参与生产,逐步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加快国家级家纺巾被研发中心建设,争取今年建成,进一步提高产品研发水平。8、集中培强大企业、大集团。从提高高密市家纺巾被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出发,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集中力量培植一批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形成既有高峰又有群山的产业格局。如孚日家纺、化纤、大昌、华燕制衣等实行“强强联合”或“以强并弱”,形成具有较高组织能力的产业组织网络,努力实现企业的大投入、大发展。在促进孚日集团加快发展的同时,重点培育利华、华振、鲁源、双利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实施低成本、高效益扩张,促其不断增资扩产、上档升级,努力打造一支骨干纺织产业群体。9、抓好招商引资和增资扩产。充分结合高密市纺织产业实际,积极推介纺织产业集群优势,吸引国内外有实力的纺织企业来高密市投资,借助外力推动高密市纺织产业升级。尤其要引导孚日家纺、化纤、大昌、华燕等大企业“以大引大”,积极与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特别是世界500强合资合作,培强做大高密市纺织产业。同时,抓好现有企业增资扩产,新上一批大项目,年内重点抓好137家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增资扩产。 10、加大政府对纺织行业的监管力度,整顿内部存在的无序竞争的生产经营秩序;引导纺织企业加快设备更新换代,提高产品档次,并出台与之配套的优惠政策;协调解决好企业在资金、技术、市场和用工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纺织行业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和其它方面支持。资金在企业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主导产业技术改造贴息资金、科技开发费项目等方面向纺织服装行业适当倾斜;对产品获得一定荣誉的企业给予适当奖励等。同时,有关部门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纺织服装重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各银信部门适度放宽政策,提供优惠简便的信贷服务,帮助企业的资金平衡,确保信誉度高、有发展前途的纺织企业的高速发展。九、总结在目前形势下,企业对投资采取谨慎原则。一是企业没有多余的资金。近日来,各类原材料价格纷纷下跌,而且是越跌越猛,价格势如破竹,一泄千里,速度之快,出乎企业意料。企业库存原材料的跌价直接冲减了利润空间,加工成产品的亏损更多,多数企业只能积压产品,直接影响了资金的正常周转。二是投资者持等待观望态度。随着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和生存危机的加剧,有投资意向或在建项目的企业暂时放缓或取消了投资,已准备投产的项目也在等待时机而取消了开工计划。面临越来越严峻的经济形势,多数企业采用以下两种形式来应对:一是限产。停开部分机器设备,车间生产由三班改为两班。二是减薪或裁员。库存产品的积压、亏损让企业不堪重负,不得不用减少职工工资或辞退临时雇工和闲散人员来压缩成本。本来是用工短缺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目前劳动力已有剩余,随着企业相继裁员、放假甚至关门,将有大量的工人陆续下岗、失业,而工人的陆续失业导致消费水平进一步下降,从而社会总需求减少、产品积压,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过程。因此,正确应对危机的措施是走集群发展,打造自主品牌的道路。集群发展可以使企业实现联合,从而降低风险,是资源利用率提高;同时集群发展有利于产业链的伸长,生产高附加值的产品。目前高密已有齐鲁纺织城,但大多数为代理商,并没有多少企业入驻。因此,应合理规划使更多的企业入驻齐鲁纺织城。总而言之,虽然目前纺织市场形势严峻,但挑战与机遇其实是共存的,较好的纺织企业正是在目前困境中,用辨证的思维和眼光,在严峻形势下看到机遇和曙光,他们都普遍具有坚定的自信心。俗话说:“只有倒下的企业,没有倒下的行业”。他们力争在产品、技术、品牌到视野、观念各方面更新换代。纺织作为高密市传统制造业,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进程,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这样才能具有更强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才能使得高密市的经济发展更进一步!参考文献: 潍坊市国税局办公室,2004年9月6日,高密市国税局开展专项评估加强纺织业税收管理潍坊国税信息(第39期) 高密市人民政府,2007年8月,高密市纺织行业经济形势调研材料 市中小企业局、市纺织行业协会,2007年12月31日,纺织情况汇报(生产科) 市中小企业局,2007年7月3日,关于出口退税调整和汇率变化对纺织品出口企业影响的分析 市中小企业局,2008年11月6日,高密纺织业现状及建议 市中小企业局,2008年3月,纺织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国务院,2009年4月24日,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高密市统计局,2004年,对我市纺织工业的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