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及失踪》隐喻及解析.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6682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象及失踪》隐喻及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象及失踪》隐喻及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象及失踪》隐喻及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迷失与寻觅”之悖论:村上春树象的失踪隐喻的解析摘 要:村上春树在短篇小说象的失踪中借助象的失踪与寻觅,隐喻现代社会人们对于真我以及彼此间和谐关系的追求和向往,但是这种理想最终被淹没在文明发展的潮流中,人类生存陷入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关键词:村上春树 象的失踪 真我 急功近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村上春树作品如旋风般席卷亚洲,风靡世界,村上本人也殊荣多项大奖,并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在中国也不例外,其作品长期居于各大中城市书店畅销书排行榜前几位,不同年龄阶层的读者纷纷掀起阅读热潮。象的失踪乃其短篇作品中的翘楚之作,继承村上一贯冷峻幽默风格,隽永含蓄,寓意深刻。小说贯穿村上文学基本主题消失与寻觅,讲述一只年老体弱的大象与饲养员突然失踪,周围人们诸多猜测,却对失踪真相不得而知;当此事已渐渐淡出人们视野之后,只有“我”仍默默关注,并将自己所知告诉一位一见倾心的女士,而女士听罢竟然离“我”而去,我只能周而复始地重复既往的生活。文章短小别致,显然经过作者精心雕琢,是一篇难得的珠玉之作,其中对于“象之失踪”的隐喻则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各见仁智。一、“大象问题”的处理与“大象失踪”文章不吝笔墨详录了镇上收容大象的过程,声称“大象问题”的处理很可能同大象失踪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且看各方态度:野党为中心的议会掀起了反对运动,认为:(1)大象问题属于动物园与房地产商私营企业之间的问题,镇政府没有理由参与;(2)所需管理费、食物费太多;(3)安全问题如何解决?(4)本镇自费饲养大象的好处何在?他们认为镇长与房地产商有幕后交易。镇长意见如下:(1)高层建筑群的落成将极大幅度地增加镇上的税收,大象的饲养费之类自然不成问题,镇政府参与这样的项目是理所当然的;(2)象年事已高,食欲亦不很大,至于加害于人的可能性可以说等于零;(3)象一旦死亡,由房地产商作为大象饲养地提供的地皮即为镇有财产;(4)大象可成为镇的象征。镇上居民因大多生活较为富裕,对于领养无处可去的大象这一举措怀有好感。从以上各方面的态度可以看出,对象的收养并非出自对于年老体弱生命的关爱之情,各方都是以不损伤自身利益或者说能从此举措中获取利益为前提才达成一致,收养大象的。而象失踪后,野党更是以此事为口实作为攻击对手的武器,落井下石,质问镇长将镇民卷入象问题事件的政治责任;镇民对象从无懈可击的象舍逃脱颇觉不安,对由此显露出来的安全隐患表示担忧,不敢放孩子出门;而政府方面,先是矢口否认象失踪,后虚张声势地搜寻一番不果后,便不了了之了。象失踪后,并没有人真正去思考它失踪的原因,仅是从一种利己主义的角度判断自身的得失。而文中“我”的态度也极其微妙。自始至终,我都在关注象问题的全过程,但是当象失踪后警察向镇民征求有关大象任何形式的情报时,“我”却选择了沉默。“一来我不大乐意同警察发生关系,二来我不认为警察会相信我提供的情报。向那些甚至没有认真设想过大象失踪可能性的家伙,无论说什么都是徒劳”。“我”洞悉事实所有真相,却采取了保护自我的措施,冷眼旁观。这实际也是一种利己行为。此外,饲养员与大象一起失踪绝非偶然。大象愚笨迟钝,不能给人带来任何现实的经济利益,然而饲养员却发自内心真诚地关心、照顾年老体弱的大象,并且与他长期相处达到一种默契。世俗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充满功利色彩,而饲养员与象的关系则极为简单纯朴,彼此之间没有钩心斗角、算计利用,饲养员一心一意照料大象,大象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轻轻叩他的背,向他表示出友爱之情。这种没有任何经济利益掺杂的纯粹的真诚交往,曾经为“我”向往,但是却又深感难以与现代社会协调一致。后文说道,这是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一切不成为商品的要素便不具有存在的意义。人与人的关系也日益商品化,不能从他人那里获取利益的感情也就成为了一种多余、累赘,终将为这个社会所淘汰。因此,饲养员和大象只能消失,这种超乎物理逻辑的消失,实际是对现实社会将一切都商品化、功利化的一个隐喻。二、饲养员与大象的亲密接触“我”曾经向自己心仪的女士讲述对象失踪的看法,描述自己偷窥到的不为人知的一面。“象舍中只剩下大象与饲养员时,看上去要比在人前那种公开场合表现得远为亲密无间。这点只消看他们之间的一个小小举动即可一目了然。甚至使人觉得白天时间他们有意克制感情,以免被人看出彼此的亲密程度,而到单独相守的夜晚便完全无此顾虑。但这不等于说他们在象舍中有什么特殊举动。进入象舍之后,大象依然一幅呆愣愣的样子,饲养员也一味地忙他作为饲养员的当务之急:用甲板刷给大象刷洗身体,归拢拉在地板上的巨大粪团,收拾其吃过的东西。尽管如此,其彼此间结下的信赖感所酿出的独特的温馨氛围不容你无动于衷。”饲养员和大象在单独相处时,表现得更为亲密无间,并且白天他们有意克制、压抑自己的感情,这一点颇值得玩味。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逐渐约定俗成或制定出各种框架来约束、规范彼此的行为,以避免言语行动伤害他人或被他人伤害,这是文明进步之处。然而在获得安全感和稳定感的同时,现代人也将自身置身于一个无懈可击的隐形牢笼中。人人过于谦恭礼让、举止文明,反而压抑了真实性情与自我感受。现代人在众多虚礼的束缚下掩饰真我,一切感情均被理智化,没有了伤害和痛苦的同时,也丧失了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感情,情感也就日益趋于平淡苍白。因此,在物质生活日渐富裕充足的同时,我们的精神家园开始贫瘠荒芜,人与人之间也日渐疏离、淡漠,每个人的内心也都变得孤独空虚。相互交往也都带着华丽的面具,看不到彼此真情实感的一面。所以当前野蛮男友野蛮女友一类题材的影视作品流行也是不无理由的。虽然野蛮粗暴给人以原始不文明之感,却是内心真情实感的自然表露,因之悲伤、愤怒、嫉妒、厌恶、恼恨、欢乐、忧愁种种情感才得以俱全,人生也才更加丰富多彩。“我”喜欢偷窥夜幕降临之后的象舍,想要看看象的私下表现也无非是出自对于除去面具后的人际关系的向往。然而,我也只是现代人自我过度保护下的一个畸形儿。一方面,意识到文明社会中的此种弊病,有心披露;另一方面,又痛感以一人之力却又无法抵挡这一必然趋势,最终也只能随波逐流,迷失自我。这大概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悖论。村上文学中不断出现“象”这一意象,在处女作且听风吟中作者写道:“如若进展顺利,或许在几年或十几年之后可以发现解脱了的自己。到那时,大象将会重返平原,而我将用更为美妙的语言描述这个世界。”彼时,作者还处在一种理想阶段,对现实抱有幻想,期待着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回归,而到了象的失踪创作之时,作者思想已经更为深刻成熟,终于意识到这一文明发展中的悖论,因此写道:“大象和饲养员彻底失踪,再也不可能返回这里。”三、我与女士交往文章双线并行,描述大象的失踪与寻觅的同时,记录了“我”与一位女士的交往。女士“是位顾盼生辉的女性,丝毫没有强加于人的味道”,“我”“没有发现任何不可以对她抱有好感的理由”。然而,谈论象问题之后,女士离我而去。如前述,象实则是“我”的理想寄托,而与女士的交往是我欲将理想现实化的一个途径。女士与“我”探讨“和谐性”与“统一性”,指摘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而一旦深入“象问题”的实质后,“我”终于发现,女士外表完美无缺,也不过是现代文明社会包装下的产儿,只是更为无懈可击。因此,两人只能无果而终。象问题之后,“我”往往感到周围正在失去其固有的平衡。其实,这种失衡是理想与现实无法调和的冲突与矛盾。“我”追求向往纯朴自然、排除功利色彩的和谐社会,企图寻求自我解脱,然而社会以急速的文明化进程吞噬着不包含任何商品要素的事物,包括人与人的关系,作为个人却也只能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真我”也只能成为文明发展的代价与牺牲品。社会文明谋求发展和进步的终极目标应当归结为建立一种真诚和谐的社会关系,而在向着这一目标逐步迈进的过程中,我们却一点点丧失了这一切,这是否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呢?村上春树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任何人一生当中都在寻找一个宝贵的东西,但能够找到的人并不多。即使幸运地找到了,实际找到的东西也已受到致命的摧毁。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继续寻找不止。因为若不这样做,生之意义本身便不复存在。”面对这种进退两难之窘境,我们究竟应当何去何从?这是象的失踪所想要传达的一个主题。一头大象从象栏里失踪了,而且是一老年大象,“老态龙钟,初次目睹之人往往感到不安,真怕它马上瘫倒在地上断气”。这还不算,象一条后腿还套着铁环,铁环连着铁链,“铁环和铁链一看就知道牢不可破,大象纵然花一百年时间使出浑身解数也全然奈何不得”。然而就是这样一头大象突然失踪了。当局动用了警察、消防队和自卫队外加好几架直升飞机折腾到傍晚也没找到,象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失踪了。不用说,若是隔壁家的小花猫或自家养的哈巴狗小白兔什么的失踪倒也罢了,而象在现存动物中大约是仅次于鲸鱼的庞然大物,也就是说乃是最不容易也最不应该失踪的动物,然而它失踪了,消失了,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综合村上在多种场合透露的信息,不难推断象所隐喻的是温馨平和的精神家园,象的失踪隐喻这样的精神家园可能永远消失。村上1979年在处女作且听风吟中曾期待大象“重返平原”(“到那时,大象将会重返平原,而我将用更为美妙的语言描述这个世界”),而1985年在这篇象的失踪里则断定“大象和饲养员彻底失踪,再不可能返回这里”。这是作家在虚幻中对于真实的渴望,是这个世界和生命在岌岌可危中的全部希望所在。它凝集着人类在此前的时代背景下对于世界和命运的思索,是人类在极度焦虑的状态中对于回归自然回归生命本质状态的渴求。任何人一生当中都在寻找一个宝贵的东西,但能够找到的人并不多。即使幸运地找到了,实际上找到的东西在很多时候也已受到致命的损毁。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继续寻找不止。因为若不这样做,生之意义本身便不复存在。到那时,大象将会重返平原,而我将用更为美妙的语言描述这个世界。-村上春树且听风吟1985年,村上春树先生写下短篇小说象的失踪。 小说寥寥数万字,故事很简单:“小镇上一头的体型庞大的大象和年迈的饲养员如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蹊跷的是象脚上的铁环依然上着锁却留在那里,唯一一把钥匙还锁在镇上保险箱里。小镇的人们对此事倍加关注,大象却一直了无踪影。之后我认识了一个女孩,在谈话中我透露了神秘内幕,在象失踪的前夜我在山上惊奇偷窥到大象身体变小的一幕,身体突然缩小的“小象”轻而易举地挣脱了外界对“大象”施加的脚链,和饲养员一起消失了。 小说余味悠长,结尾戛然而止。最后一句写道:“大象和饲养员彻底失踪,再也不可能返回这里”。这话说得透彻,尤其是后半句:“再也不可能返回这里”。不单是大象,事实上很多东西都会消失,而且再也不会返回。象的失踪究竟隐喻了什么? 充满重力感的旧有时光如同年老体衰的“大象”,缓慢庞大,与如今这个便捷而功能化的新世界格格不入。信件、邮票、瓶装牛奶、菜篮、手绢、无数贴满“往日曾经”标签的物件,以这个世界向前发展一致的速度飞快逝去。往日的悠然,安详,缓慢的日子远去了,就连大象的最后一席之地也伴随着“象”的失踪不复存在,那也许是被日益同化了的“你我”与过去的“你我”相争夺的最后一块净土。 我们熟悉而安全的环境正在慢慢的消失,而未知的未来正在无以名状的吞噬现在。大象应该是最和平温顺的动物,从未和人类有异己之争,小说家选用这个动物眼光相当之独到。毫无疑问,“失踪”一直是村上春树潜意识中的fantasy,幻想转换器。村上的长篇小说奇鸟行状录中我的妻子突然莫名其妙地失踪;村上的最新小说集东京奇谭录中,在所有可能找见的场所的作品中,讲述一个行走在两层楼之间楼梯上的男子突然神秘地失踪。象的失踪的是村上春树不多的短篇小说中意味深长的一篇,在文章中,通过象的消失这个看似荒诞的隐喻方式,村上敏锐地洞察了在后现代消费社会中不具有商业价值和消费价值的事物,比如被金钱腐蚀的单纯而真挚的情感,在纷繁喧嚣的虚拟幻觉中迷失的理性等等,在逐渐消失这一社会现实,清醒地意识到其消失的根本原因和必然性,具有一种悲悯的人文视角。象的失踪中村上春树的自疗于凌云 【摘要】:象的失踪表现主人公的自由消失在只注重功利的资本主义工业社会,荒诞的情节本身就是对荒诞社会的控诉,而作者本人以此在创作中获得了心灵上的慰藉。作品编织出的幻象隐藏着他真实的内心世界。个体的无所适从,悲剧性的描写,使村上对整个社会体制的不满宣泄出来,不平衡感得到缓解。这正是文学创作的自疗功能,对于作者本人来说非常重要。 【关键词】: 村上春树 象的失踪 自我 他我 急功近利 文学的自疗 文学创作 资本主义 大象 内心【分类号】:I313.074【正文快照】: 一、“我”消失在社会里“在科技与政治日益相融的庞大的社会体制中,人失去了人本身的实体意义而成为附着于这一体制的傀儡。现代都市中的小人物整个身心都浸泡在孤独、无奈与痛苦之中,静待命运的摆布”1。无论是作出一个决定,还是要有所行动,必先由存在于内心中的“自我”解读村上春树的“寻找”意识刘海英 关醒 【摘要】:在村上春树的文学世界和现实生活中,寻找都是其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方式。在文学与生活的交融中,村上春树以一种执著的态度默默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人生意义和社会整体应有的价值取向。当村上春树在不断地探索和寻找中开拓自己的生活和文学之路的同时,他也逐渐收获了富足的精神家园和自由的灵魂。 【关键词】: 寻找意识 村上春树 精神家园 自由的灵魂 人性回归 【分类号】:I313【正文快照】: 日本研究2010年第4期解读村上春树的“寻找”意识乐酒吧或是早稻田大学附近的酒吧里了,学校附近的酒吧从宿舍区下山即至。可以说,村上当时的生活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部分学生的实际状况。如此的生活状态萌生了这一代很多人内心的空虚与无助,而这也是村上春树作品“我”与“象的失踪”论村上春树短篇小说象的失踪中的“我”关冰冰 杨炳菁 【摘要】: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象的失踪中的象都是研究者的首选对象。由于象是村上早期小说中频繁出现的动物,因此这一短篇中的象作为象的系列研究中的一环不可或缺。但当把象的失踪作为独立的个案来看待时便会发现,小说中的我其实更为关键。对我的解读将会进一步揭示小说背后隐藏的内涵。【关键词】: 村上春树 象的失踪 “我” 象 【分类号】:I313.074【正文快照】: 一、前言象的失踪(象消滅,1985)是村上春树短篇小说中的佳作。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不仅与再袭面包店(屋再襲撃,1985)一起被哈佛大学教授杰鲁宾(Jay Rubin)称为村上短篇中的“双璧”1,而且从其翻译情况来看亦可得到佐证。1993年,村上春树的短篇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