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公司的程序文件.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6346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1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线电缆公司的程序文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电线电缆公司的程序文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电线电缆公司的程序文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目的对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实施控制。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认证标志的发放、使用和管理。3 职责3,1 综合部负责印刷、模压认证标志的保管。31 生产车间负责印刷、模压认证标志的使用。32 技术检验部负责对认证标志的保管和使用实施监督检查。4 管理程序41 本公司使用认证的标志的产品是聚氯乙烯绝缘电缆,属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的特殊产品,对认证标志使用采用印刷和模压的标志样式。42 技术检验部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第十四条的规定,代表公司对获得认证的产品使用印刷、模压的认证标志进行设计,向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机构提出申请,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审批后,方可自行制作。43 技术检验部负责保管印刷和模压的认证标志,生产车间负责领用,履行领用手续。44 按照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第八条的规定,在认证合格的产品本体上印刷和模压“中国强制性认证”标志的特殊式样,“中国强制性认证”的英文缩写“CCC”字样。45 公司使用认证标志的产品必须符合认证要求使用认证标志在认证的有效期内,对超过有效期的产品不得使用认证标志。46 公司使用认证标志,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统一印制的标准规格认证标志的工本费或者模压印刷认证标志的监督管理费。47 技术检验部对认证产品使用认证标志的过程进行监督、发现不能够遵守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的部门、场所要及时给予纠正,采取纠正措施。48 技术检验部代表公司负责认证标志的制作,发放和使用接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实施统一的监督管理。5 相关文件51 强制性产品认证标志管理办法6 质量记录61 Q/DQRH-QR01-01认证标志保管、发放记录编制: 批准:1 目的对认证产品的关键零部件、元器件、材料和结构的变更实施控制。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认证产品变更的控制和管理。3 职责技术检验部是认证产品变更控制的归口部门。4 程序41 供应商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经检验其性能不能满足相关标准要求时,不能投入到认证产品的生产中,由采购部负责办理退货,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2 技术检验部根据认证产品相关标准设计的产品结构必须在生产过程中得到贯彻执行,保证认证产品与型式试验样品一致。43 技术检验部及时掌握认证产品相关标准信息使用标准的有效版本,当认证产品标准发生变化时,适时的调整产品结构,使之符合认证规定要求。44 认证产品的生产设备,工艺参数发生变更可能影响到认证产品一致性要求时,由技术检验部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对生产设备、工艺参数进行认可。45 技术检验部对凡涉及认证产品的变更及时向认证机构申报,由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提供详细的变更资料。46 认证产品的申请由技术检验部填写,申请的变更在认证机构批准后方可实施。47 认证标志由技术检验部进行控制其使用,不得未经认证机构批准就在已实施变更的产品上加贴认证标志。5 相关文件51 认证产品一致性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61认证产品变更申请编制: 批准:1 目的对文件的编制、批准、发放、使用、更改、回收、保存、作废和销毁等进行控制,确保相关部门及时得到并使用有效版本。防止误用失效或作废的文件和资料。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文件、质量计划、技术文件等)的控制,以及外来文件和标准的控制与管理。3 职责31 总经理负责批准、发布质量手册。32 质量负责人批准、发布程序文件。33 质检部负责体系文件及部分外来文件的归口管理、控制及对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34 技术开发部负责技术文件及部分外来文件的归口管理、控制。35 办公室负责行政管理文件及部分外来文件的归口管理、控制。36 各部门负责相关文件的编制、使用和保存。37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收集、整理和归档等。4 程序41 文件的分类411 按文件性质分类a) 质量手册,其中包括形成文件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声明。b) 为质量管理体系所编制的程序文件。c) 公司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质量计划、技术标准、企业标准、作业指导书、工艺规程、检验规程、技术文件等。d) 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所要求的记录,包括质量记录、表格等。e) 外来文件包括法律法规、行政文件、国际先进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顾客提供的图样或技术资料等。412 按文件载体分类:a) 纸张性文件。b) 非纸张性文件。42 文件的编号421 质量手册编号QDQRH-QM-*年代号连接符质量手册连接符企业缩写企业标准代号例如:“Q/DQRH-QM-2003”表示沈阳市长白电器有限公司发布的质量手册是企业标准,发布年代2003年。422 程序文件编号QDQRH-QP*-*年代号连接符文件序号程序文件连接符企业缩写企业标准代号例如:Q/DQRH-QP03-2003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表示沈阳市长白电器有限公司发布的程序文件,对应质量手册的第3个文件,发布年代2003年。423 质量记录编号本条详见Q/DQRH-QP04-200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424 其他企业标准文件的编号QDQRH-*-*年代号连接符序号连接符部门代码连接符企业缩写企业标准代号各部门代码规定如下:办公室-BG,技术开发部-JS,生产经营部-SC,质检部-ZJ,工装设备部-GZ,物保部-WB,例如:QDQRH-JZ01-2003纸箱包装材料检验规程表示沈阳市长白电器有限公司质检部发布的第1个检验规程,发布年代2003年。425 技术图样和文件的编号按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及设计文件完整性标准执行。426 外来文件编号按各自原来的编号。43 文件的编写和审批431 质量手册由质检部组织编写,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432 程序文件由相关部门编写,各归口管理部门部长审核,质量负责人批准。433 其他文件分别由相关部门编制,各部门负责人审批,重大项目由质量负责人或总经理批准。434 确保文件的正确、清晰、协调、易于识别和检索。44 文件的发放441 文件发放时办理登记手续,签字领用,文件的发放、回收要填写“文件发放回收记录”442 公司范围内及向审核机构发放的文件为“受控”文件,在封面加盖“受控”印章。向顾客提供的文件为“非受控”文件。443 受控文件发放要注明发放编号,按DC01DC99发放号进行发放,发放编号原则如下:DC*序号(从01开始)文件发放代号444 当使用的文件严重破损并影响使用时,应到发放部门办理更换手续,仍沿用原文件分发号,破损文件由质检部收回。445 若文件丢失,应向发放部门说明丢失原因,申请补发。补发的文件应给予新的分发号,并注明原文件分发号作废。446 提供给认证机构和供方的文件,按内部受控文件处理。45 文件的评审每年三季度由质检部会同办公室组织使用部门参加,对现有体系文件的适用性、协调性进行评审,必要时进行修订。46 文件的更改与换版461 体系文件的更改,由质检部组织实施。填写“文件更改申请通知”,经总经理或质量负责人批准后实施。质检部应保留文件更改内容的记录。462 其他文件的更改,由相应主管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通知”,经原审核人员审批。若指定其他人员审批时,应获得审批所需依据的有关背景资料。463 文件更改时,要按规定做好记录。所有被更改的原文件必须由相应主管部门收回,以确保有效文件的唯一性。464 文件页数较多,更改页数较少,则仅更改修改之页,更换修改之页后,文件的版本号不变,页/章版号须变更,页/章版号用依次用“A”、“B”、“C”、“D”、“E”表示。465 任何页/章的版号更改五次时,即页/章版号为“E”时,要更换版本,重新印发。新版本文件各页/章的版号重新由“A”开始,质量记录表格每更改一次要换版本。466 文件更改的方式,如换版、换页、局部修改等,需在“文件更改申请通知”中注明。467 非受控文件不需要随受控文件的更改而更改。47 文件的保存及销毁471 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文件,应分类存放在干燥、通风、安全的地方。472 所有的文件原稿及其“文件发放回收记录”由质检部统一保存。各部门设专人负责保存相关的文件,以方便存取和查阅。473 质检部负责编制并及时更新“受控文件清单”,以反映版本最新状况。474 所有失效或作废文件由相关部门资料员及时从所有发放或使用场所撤出,加盖“作废”印章,确保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475 如因法律或其他原因需保留的任何已作废的文件,都应在文件封皮右上角加盖“作废”印章。476 对要销毁的作废文件,由相关部门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记录”,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质检部授权相关部门销毁。475 作废留用的文件,应办理手续,加标识并单独存放。48 外来文件控制481 外来文件由相关部门管理。收到外来文件时,应识别其适用性及版本的有效性,控制分发以确保其有效。482 技术开发部负责收集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的最新版本,适时宣贯,并编写或更新“外来文件目录”。49 文件管理确保文件整洁和清晰,任何人不得在受控文件上乱涂画、拆页,不准私自外借,确保文件的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410 记录记录是一种特殊的文件,按Q/DQRH-QP04-200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执行。411 非纸张性文件的控制4111 分类a) 电子文件(即文件贮存在磁盘或光盘上)。b) 胶片文件。c) 音像文件(文件贮存在录音录像带、胶卷或其它数码设备上的声音或图像信息文件)。4112 要求a) 设计和开发中涉及计算机软件开发平台时,方案评审阶段应对特殊要求提出说明,确定应编制的文档的种类并备案,作为应交付资料的一部分。b) 在不同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技术开发部应检查应交付的文档的正确性、完整性。c) 在产品鉴定前,项目负责人应会同技术开发部对所开发的软件的正确性进行测试,并检查应交付的文档的正确性和完整性。4113 签署a) 一般应复制成纸张性文件后,进行手签。b) 对不能制成纸张性文件的,在文件审签完成后,由审签人员在纸张性的审批结论上签署。c) 在磁盘上签署。4114 贮存a) 非纸张性文件应有源盘、拷贝盘。其中原盘存于质检部,拷贝盘提供使用。b) 非纸张性文件应贮存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如防潮、防尘、防阳光直射、防压、防震、防磁等。c) 胶片文件可复制成纸张性文件进行控制,并妥善保存原件。4115 更改a) 由设计者或编制者填写“文件更改申请通知”,经签署完整后,技术开发部方可接收,并存人磁盘。b) 对零星的更改单,经签署后可暂时更改蓝图或复印图,到一定阶段时集中更改磁盘。c) 磁盘更改由质检部负责,更改完成后绘制白图或底图,交设计者校核无误后,按更改后的磁盘更改相应的磁盘,将原始文件覆盖,作为新版本由质检部存档。5 相关文件51 Q/DQRH-QP04-200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61 Q/DQRH-QR03-01文件发放回收记录62 Q/DQRH-QR03-02文件更改申请通知63 Q/DQRH-QR03-03受控文件清单64 Q/DQRH-QR03-04文件销毁申请记录65 Q/DQRH-QR03-05外来文件清单66 Q/DQRH-QR03-06文件借阅、复制记录1 目的对质量记录的生成、发放、标识、流转、贮存、检索、保护、保存期限和处置进行控制,以提供产品、过程符合要求及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同时也为产品的可追溯性及制订纠正、预防措施以及保持和改进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体系提供信息。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和产品生产中形成的质量记录的控制。3 职责31 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为质检部,主管领导是质量负责人。32 质检部负责产品实现的过程、监视和测量、计量、审核和评审以及纠正和预防措施等记录的管理。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记录的管理。34 记录的填写人员对记录的真实、准确、清晰和完整性负责。4 程序41 记录的范围411 凡是质量保证体系运行中的记录、报告以及与产品质量有关的数据均属于记录范围。412 与质量保证体系有关的记录:内部审核记录、文件控制记录、纠正和预防措施记录、人力资源培训记录、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记录、产品和过程监视和测量记录等。413 与质量活动有关的记录:与产品有关的要求的评审记录、设计和开发、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记录、供应商评价记录、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记录、不合格品控制记录、质量计划相关记录、服务及顾客投诉记录等。42 质量记录的编号和标识421 质量记录编号QDQRH-QR*-*序号(从01开始)连接符对应文件序号质量记录连接符企业缩写企业标准代号例如:Q/DQRH-QR04-01质量记录清单表示在Q/DQRH-QP04-200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中的第1个质量记录。422 记录以其编号作为标识。43 记录的填写要求431 记录内容必须及时、真实、准确、全面,字迹工整、清晰,重要记录需经校对、审核和批准。如因某种原因不能填写的项目,应能说明理由,并将该项用单斜杠()划去。各相关栏目负责人签名不允许空白。各相关、可填栏目不允许空白。432 记录不得随意更改,确需更改时,应采用单斜杠()划去原数据,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加盖更改人的印章或签上更改人姓名及日期。433 记录以书面、表格、清单形式为主,也可采用电子媒体作为载体。清单形式的记录以打印方式为主。44 空白记录的管理441 各种记录的空白表由各主管部门设计,质检部备案、编号、发放,保证各有关工作场所都能收到相应的空白表。442 空白表由质检部委托生产经营部统一印刷,印制。443 质检部负责编制“质量记录清单”,内容包括:“记录名称”、“记录编号”、“使用部门”、“保存期限”等。444 质检部负责保存和管理“质量记录清单”和空白记录表式。45 记录的保管和贮存要求451 各部门应设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本部门记录的汇总、编目,应保持记录的顺序号或日期便于查询。在封面和侧面注明部门、记录名称和日期,便于存取和检索。452 记录的储存环境要通风、防潮、防火、防虫蛀等。计算机软件里的记录贮存要防潮、防变形、防划伤,且应有备份。46 记录的保存期限按产品实际使用的有效期确定保存期限,并记于“质量记录清单”中。对于保存期超过三年的记录,可集中保存于档案室,但需标识清楚所属的部门、记录的名称和年份。47 记录的借阅471 借阅记录时,应登记并规定归还日期。必要时需经部门主管批准后方可借阅。472 借阅的记录不得更改、遗失、损坏和拆页。473 合同要求时,在商定期内,记录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供方查阅。48 记录的处理481 根据“质量记录清单”上注明的记录保存年限,整理出超过年限的记录或没有必要保存的记录,由资料员填写“文件销毁申请记录”,经部门负责人审查、主管领导批准后,两人共同销毁,并做好记录。482 “文件销毁申请记录”应长期保存。483 需做永久保存的记录,由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在记录上标注“永久保存”字样。49 记录格式修订491 当管理评审或工厂重要决策要求修订记录,须坚持以下原则:a)保证信息、数据的连续性。b)便于统计和使用。c)力求简单有效。492 质检部提出修订的方案与样张,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质量负责人或总工程师审批,确保4.9.1的实现。有必要时,应召集相关部门征求意见。493 修订记录应同时在“质量记录清单”中注明失效日期与生效日期。410 质量计划质量计划包括产品设计目标,实现过程,检测及有关资源的规定,以及产品获证后产品的变更。5 相关文件51 Q/DQRH-QP03-2003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6 质量记录61 Q/DQRH-QR04-01质量记录清单62 Q/DQRH-QR04-02质量计划1 目的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确保供应商提供给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满足相关标准要求。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供应商的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3 职责31 生产经营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进行选择评定和日常管理。32 质检部依据采购的元器件和材料对认证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编制采购计划。4 程序41 生产经营部根据采购物资的技术标准和生产需要,通过对物资的质量、价格、供货期进行比较,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填写供应商综合评价表。对同类的重要物资,应同时选择几家合格的供应商,生产经营部负责建立和保存合格供应商的质量记录。42 对有多年业务往来的重要物资的供应商,应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以证实其质量保证能力。43 对第一次供应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供应商,除提供充分的书面证明材料外,还需经样品测试及小批量试用,测试合格才能供货,经各相关部门提供评价意见,质量负责人批准即可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44 供应商产品如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生产经营部应向供应商发出书面通知,如两次发出通知且没有明显改进,应取消其供货资格。45 生产经营部每年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一次跟踪复评。评价时按百分制,质量评分占60%,交货期评分占20,其它(如价格、售后服务)占20%。评定总分低于60(或质量评分低于48),应取消其供应商资格,如因特殊情况留用,应报质量负责人批准,但应加强对其供应物质的进货验证并执行3.4、3.6条款,连续第二次评分仍不及格,应取消其供货资格。5 质量已录51 Q/DQRH-QR05-01供应商调查表52 Q/DQRH-QR05-02合格供应商名录53 Q/DQRH-QR05-03供应商综合评价表54 Q/DQRH-QR05-04采购计划1 目的为明确验证的条件、方法和要求,确保未经检验的采购物资能满足使用要求,特制定本制度。2 范围适用于采购物资如原材料、关键元器件、零部件、外协件等的验证。3 职责31 质检部、生产经营部、物保部负责各自职责范围内采购物资的验证。4 程序41 采用验证方式的条件:a) 公司设有相应的检验手段或方法。b) 公司设有相应的检验设备或采用检验的方法不经济。c) 没有检验的必要(如零星采购的辅助物资)。42 验证的方法421 公司允许采用的验证方法有:a) 试装或试用。b) 验证供方出厂检验记录。c) 验证供方的合格证、质保书或质保协议。d) 验证产品的外观、包装。e) 验证产品的商标或品牌。422 采购物资类别与验证方法的对应:a) 对于重要物资只允许采用:试装或试用,验证供方出厂检验记录。b) 对于一般物资不允许采用:只验证产品的商标或品牌。c) 对于辅助物资允许采用;任意一种验证方法。注:采购物资的分类,公司的采购物资分为如下三类。重要物资:直接影响最终产品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顾客投诉的物资。一般物资:不影响使用性能或即使稍有影响但可采取措施予以弥补的物资。辅助物资:包装配件及在生产过程中起辅助作用的物资,43 验证的执行和记录要求431 重要物资的验证由质检部进行,需要填写进货验证记录,采用试装或试用的方法时,在试制产品的检验记录表中需注明:“某采购物资验证合格”,采用验证供方出厂检验记录的方法时,需要对事先规定的技术参数或性能指标进行验证,逐一记录在进货验证记录中。432 一般物资的验证由质检部或生产经营部进行,需填写进货验证记录433 辅助物资的验证由仓库进行,可填写进货验证记录或直接在入库单据中签名以示验证合格。434 质检部负责编制检验规程,明确各类物资的验证方法,授权验证部门和记录要求。44 验证方法补充说明441 化工原材料的试用4411 本工厂不能直接进行理化检验的化工原材料,可采用小批量试用(试验)的方法予以验证。4412 需要进行小批量试验的原材料必须在正确的配方、正确的工艺条件下制成工厂可以检验的(半)成品(试验品),在正确的检验条件、方法下对相应的试验品进行检验,通过试验品的检验结论,验证化工原材料是否合格。4413 由质检部以书面形式明确需试验的原材料制成何种(半)成品、选择何种配方、工艺条件和检验方法以及原材料所需用量。4414 化验室组织生产经营部门按照已选定的配方,工艺条件制成预定的(半)成品,并按照预定的方法进行检验。试验品检验合格的,则可以判定对应的原材料验证合格,试验品检验不合格的,则考虑重新试验或直接判定对应的原材料验证不合格。5 相关文件51 Q/DQRH-QP07-2003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6 质量记录61 Q/DQRH-QR06-01进货验证记录1 目的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保证关键元器件的产品质量持续达到认证产品要求。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认证产品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3 职责31 质检部负责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32 生产经营部负责对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及定期确认检验标识。4 程序41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验证411 对生产购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仓库保管员核对送货清单确认物料品名、规格、数量等无误、包装无损后,置于待检区、填写进货检验记录交给检验员。412 检验员根据进货验证规程进行全数或抽样验证。a) 仓库保管员根据合格记录或标识办理入库手续;b) 验证不合格时,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413 紧急放行当生产急需来不及验证,在可追溯的前提下,由生产车间填写紧急(例外)放行申请单入经生产负责人批准后,一联留存,一联交质检部,一联交仓库。a) 仓库保管员根据批准的进货验证记录按规定数量留取同批样品送检,其余由检验员在领料单上注明“紧急放行”后放行;车间在其后生产记录上也应注明“紧急放行”。b) 在放行的同时,检验员应继续完成该批产品的检验:不合格时质检部负责对该批紧急放行产品进行追踪处理。42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定期确认检验421 实施的时机a) 采购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批量较大,使用达二分之一时;b) 库存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接近保管期限时。422频次及项目a) 频次执行进货检验规程的取样规定。b) 项目执行进货检验规程的检验项目规定。423 委托定期确认检验a) 供应商(供方)提供的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材质单内容少于标准要求时,经和供应商协商委托外部检验机构进行定期确认检验。b) 供应商(供方)提供的关键原材料用于产品制造经我公司定期确认检验存在产品质量问题,在供应商(供方)不认可的情况下委托外部检验机构进行定期确认检验。5 相关文件51 Q/DQRH-QP06-2003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6 质量记录61 Q/DQRH-QR06-01进货验证记录1 目的加强设备管理,保证安全生产和设备正常运行,以提高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特定本制度。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生产设备及辅助正常生产所必须的动力设备等非生产设备的管理。3 职责31 工装设备部负责设备的统筹管理,包括设备的配置、验收、建档、检修和报废等。32 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保养。4 程序41 设备的配置411 工装设备部根据使用部门的要求及公司发展的需要提出设备的配置申请,于“设施(工具)购置申请单”上注明所购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等,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由生产经营部负责采购(在设备的选型过程中需权衡质量、价格、能耗、备件提供、配套性、维修性、环保等多方面因素)。412 需要自制的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由质检部制图,经双方共同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由生产经营部组织加工制造。413 设备配件的采购由工装设备部汇总各部门需求,按计划执行,经验收合格后,由工装设备部在入库单据中签字确认,直接办理入库手续,由使用部门开单领用。42 设备的验收、建卡及出入库421 所采购的设备到货后或自制设备加工完成后,由生产经营部和使用部门共同核对,于“设施(工具)验收单”上注明设备名称、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单价、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内容后,工装设备部组织使用部门进行安装调试,当确认设备满足要求后,由工装设备部和使用部门双方在设备验收单上签字,以示验收合格(对于锅炉、压力容器等的验收由工装设备部联络市劳动局有关人员参加)。422 验收不合格的设备,由生产经营部与制造单位协商处理,并于设备验收单上记录处理结果。423 工装设备部对验收合格的设备进行编号,建立“生产设施管理卡”,并在“生产设施一览表”上予以登记。424 物保部根据合格的验收单办理入库手续,使用部门需经工装设备部批准后,方可向仓库领取所需设备。425 对于低值易损耗的工装夹具、辅具等,可直接由工装设备部验收合格后入库,不需要建卡及登录于一览表。43 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431 工装设备部负责组织编写设备操作规程,发放至相关部门遵照执行。对于大型、精密,稀有或关键(工序)设备,由工装设备部在操作规程或一览表中明确,该类设备需指定专人操作,经工装设备部组织培训后,持证上岗,并做好相应设备的运行和交接班记录。432 设备的维护保养由工装设备部在设备维护保养项目表中规定保养项目、内容及频率,发放至使用部门执行,工装设备部负责配合并监督检查,定期收集设备维护保养项目表,整理汇总作为制定年度检修计划的依据。433 大型、精密、稀有或关键(工序)设备,必须填写相应的维护保养记录。434 操作者要正确使用、维护好相关设备。附件和工具,防止损坏和遗失。禁止设备超负荷作业或使用精密机械设备做粗加工。435 作业现场使用的状态良好的设备,可不再另行标识。44 设备的检修和技术改造441 工装设备部每年一月份编制本年度的设备检修计划,在使用部门的协助下按计划进行检修。在日常工作中,使用部门无法排除的故障,可以填写设备检修单申请工装设备部检修。在检修中的设备需挂红色检修牌,检修后的设备使用前,需要有使用部门负责人的签名认可,由工装设备部将设备检修的情况,记录于设备检修单及相应的设备管理卡上。442 工装设备部应按市劳动局规定,对压力容器、空气压缩机、起重设备及各类安全阀等(委托有资格的单位)进行检查或调校控制。443 设备的技术改造可纳入检修计划一并执行。45 设备的封存451 闲置或长期不使用的生产设备,可作封存保管,加封存标识,封存的设备应切断电源、放净油箱中的油,擦拭干净,导轨表面涂油防锈,随机装置、附件、专用工具同时封存,并做好防锈工作。452 设备启封使用时,要做好维护保养,试运转正常,经使用部门负责人认可后,方可投入使用,封存和启封的情况需在设备管理卡中记录,封存期间可不做日常维护保养。46 设备的报废461 对于不能通过修复、改造达到使用要求,或修复改造费用不如更新经济时,由设备科填写设备报废单,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报废,工装设备部于设备管理卡及生产设备一览表中注明报废情况。462 对于低值易损耗的工装夹具、辅具等,由使用部门以设备报废单提出申请,经工装设备部批准后,即可报废。463 报废的设备需挂黑色报废牌。47 设备事故的处理471 设备因非正常磨损而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影响使用寿命,使设备损失价值达到规定数额者称为设备事故。472 设备发生事故应立即停止操作,保持现场,由工装设备部会同发生部门进行原因调查,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妥善处理,工装设备部将调查及处理的情况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呈交公司主管领导。48 有关摸具的管理见模具管理制度,有关工艺装备、工位器具的管理见工艺装备工位器具管理标准。49 以下内容可作为确定设备维护保养项目、制定检修计划、管理指标的参考:491 设备的维护保养可参考如下分类规定:a) 每班维护:要求操作者班前对设备各部位检查,按规定加润滑油,确认正常后才能使用,设备运行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下班前清扫、擦拭设备、填写相关记录。b) 周末维护:要求操作者在周末和节假日前,对设备进行较彻底的清扫、擦拭和涂油维护。c) 定期维护:一般需要工装设备部的辅导和配合,内容如下:按使用说明书拆卸指定的部件、箱、盖、防护罩等,彻底清洗,擦拭设备内外。检查、调整各部位配合间隙,紧固松动部位,更换个别易损件,疏通油路、增添油量,清洗滤油器、油毡、油线、油标,更换冷却液和清冼冷却液箱。清洗导轨及滑动面,清除毛刺及划伤。由维修电工负责清扫、检查、调整电器线路及装置。设备通过定期维护保养后,必须达到:内外清洁,呈现本色。油路畅通,油标明亮。操作灵活,运转正常,定期维护的部分内容可纳入设备检修计划。d) 一级保养(简称一保):以操作者为主,维修人员配合,它以定期检查为主,辅以维护性检修,目的是减少设备有形磨损,消除臆患,为完成生产任务提供保障。e) 二级保养(简称二保):以维修人员为主,操作者参加,是设备磨损的一种补偿形式,是以维持设备的技术状态为主的检修形式。f) 三级保养制中的日常维护保养(简称日保),包括每班维护和周末维护。492 设备的检修可参考如下分类规定:a) 设备小修:针对维护保养中发现的问题,拆卸有关的零部件,进行检查、调整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b) 设备项修。是对状态劣化已达不到生产工艺要求的项目按实际需要进行针对性的项目修理,一般要进行部分拆卸、检查、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从而恢复所修部件的性能和精度。c) 设备中修:针对故障较多、复杂,且具有一定维修难度的设备所进行的维修。d) 设备大修,是对设备进行全面的修理,整机拆卸,根据技术要求更换或修复所有磨损件,校正和调整整个设备及电气系统,修复设备的附件、翻新外观等,以恢复设备的规定精度和性能。493 设备管理考核指标。a) 主要设备完好宰:机械设备90以上,动力设备95以上,b) 设备可利用率。要求达到95以上。c) 设备故障停机率。要求控制在l以内,d) 大修理设备返修率。要求控制在1以内。5 相关文件51 Q/DQRH-SC06-2003模具管理制度52 Q/DQRH-SC07-2003工艺装备工位器具管理制度6 记录61 Q/DQRH-QR08-01设施(工具)购置申请单62 Q/DQRH-QR08-02设施(工具)验收单63 Q/DQRH-QR08-03生产设备管理卡64 Q/DQRH-QR08-04生产设施一览表65 Q/DQRH-QR08-05生产设施维护、保养计划表66 Q/DQRH-QR08-06生产设施检修计划67 Q/DQRH-QR08-07生产设施检修单68 Q/DQRH-QR08-08生产设施报废(封存)单69 Q/DQRH-QR08-09监视和测量装置台帐910 Q/DQRH-QR08-10监视和测量装置检定计划911 Q/DQRH-QR08-11工艺装备台帐912 Q/DQRH-QR08-12过程确认设备认可记录1 目的对认证产品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保证认证产品持续达到认证产品相关标准要求。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认证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3 职责31 质检部是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产品的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控制。32 质检部负责生产过程的例行检验控制4 程序41 根据认证实施规则,生产车间按产品标准或检验规程的规定对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进行例行试验。42 质检部根据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完成最终产品的例行检验项目43 质检部按认证实施规则的要求完成对认证产品的确认检验。44 确认检验按标准规定的参数的方法,在规定的周围环境条件下进行。45 对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发现不合格品,要做出明显标识,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46 在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发现不合格品率接近公司规定值时,检验员应根椐情况及时通知操作者注意加强控制;当不合格品率超过规定值,应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47 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记录应保存,其控制符合强制性产品认证公司质量保证能力要求。5 相关文件51 Q/DQRH-QP06-2003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52 Q/DQRH-QP07-2003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6 质量记录61 Q/DQRH-QR09-01例行检验记录62 Q/DQRH-QR09-02确认检验记录1 目的对不合格产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的非预期使用或交付。2 范围适用于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交付后的产品发生的不合格的控制。3 职责31 质检部负责不合格品的识别,并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结果。32 质量负责人在职责范围内,对不合格品做处理决定。33 质检部负责不合格品采取纠正措施。4 程序41 不合格品的分类411 严重不合格:经检验判定的批量不合格或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直接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功能、性能技术指标等的不合格。412 一般不合格:个别或少量不影响产品质量的不合格。42 进货不合格品的识别和处理。处理方式可采用拣用、让步接收、退换货等。421 检验员在物料上贴“不合格”标签,仓库保管员将其放置于不合格品区,并将“进货验证记录”报采购负责人处理。对严重不合格应填写“不合格品审理单”,报供销负责人做出退货决定,然后质检部将“进货验证记录”发到生产经营部,由生产经营办理退货手续。a) 对一般不合格品可拣用时,由质检部在“不合格”标签上加盖“拣用”章,由检验员依据质检部提供的样品进行全检并记录,拣出的不合格品做退货处理。b) 一般不合格品作让步接收时,由质量负责人批准在原不合格标签上加注“让步接收”,直接发给生产线使用。对于进货的重要物资,不允许让步接收。422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物料,经质检部重检后,按上述条款执行。43 不合格半成品、成品的识别和处理处理方式有让步接收、返工、返修、降级、报废等。431 对于检验员能判定立即返工或返修的少量一般不合格品,可要求加工者立即返工或返修,并将检验情况记录在“检验记录”内。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仍不合格或不适用者由质量负责人在相应的记录上做出处理决定(让步接收、返工、返修、报废等),由质检部将记录发至生产车间和仓库进行相应的处理。a) 让步接收时,检验员在产品质量跟踪卡上注明“让步接收”,转至下道工序或入仓库。只有产品虽不符合要求,但不影响顾客使用时,才能办理让步接收。有规定时,让步接收应取得顾客同意。b) 返工、返修由生产部执行,返工返修后的产品必须重新检验,并填写相应的检验记录。重检不合格时,质量负责人可在检验记录上做出处理决定。c) 报废产品由生产部放置于废品区,由其组织统一处理。432 检验员检验判定的严重不合格,需贴上“不合格”标签放置于不合格品区,由检验员在相应的检验记录上签字确认,并填写“不合格品审理单”交质量负责人作出报废、降级或改作它用的决定。44 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对于已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品,应按重大质量问题对待,除执行4.3条款有关规定外,质检部应组织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生产经营部应及时与顾客协调处理的办法,以满足顾客的正当要求。5 相关文件51 Q/DQRH-QP06-2003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检验或验证程序52 Q/DQRH-QP07-2003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定期确认检验程序53 Q/DQRH-QP09-2003例行检验和确认检验程序6 质量记录61 Q/DQRH-QR10-01不合格品审理单62 Q/DQRH-QR10-02纠正和预防措施处理单63 Q/DQRH-QR10-03工序检验记录64 Q/DQRH-QR10-04成品检验记录1 目的通过策划和实施内部审核,查明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是否符合策划安排及强制性产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质量保证体系是否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持续改进。2 范围本程序适用于质量保证体系内部审核。3 职责31 质量负责人聘任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并规定其职责。32 质检部负责制订“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并经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33 在质量负责人主持下,质检部组织实施审核,编制有关审核的文件、报告和资料。34 各相关部门配合完成审核,并对不合格项及时采取措施。4 程序41 质检部推荐、质量负责人聘任内部质量审核员,被聘人员应具有一定资格、有管理工作经验、熟悉审核工作,并经过培训。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42 编制年度内审计划421 质检部负责根据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和区域的状况、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制订“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一般情况下,每年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所涉及的部门审核12次,对重要部门根据总经理的指令可临时增加审核次数。422 当出现下列情况时,由质量负责人及时组织进行内部审核。a) 公司机构、管理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时。b) 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变更时。c) 第二、三方审核之前。d) 在质量认证证书到期换证之前。e) 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发生顾客连续投诉时。423 由审核组长策划审核并编制“质量体系内部审核计划”,交质量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计划的编制要具有严肃性和灵活性,其内容主要包括:a) 审核目的、范围、方法、依据。b) 内部审核的工作安排。c) 审核组成员。d) 审核时间、地点。e) 受审部门及审核要点。f) 预定时间,持续时间。g) 开会时间。h) 审核报告分发范围、日期。43 审核准备431 在质量负责人主持下,成立审核组(一般由34人组成),质量负责人任命内审组长和内审组员。成员适当分工。组长负责本次审核的具体组织工作。内审应由与受审部门无直接关系的内审员负责。 432 准备审核专用文件:“质量审核通知单”、“质量审核计划”、“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不符合报告”。433 收集审核的依据文件:质量体系文件、法律法规、合同、技术标准和有关制度、技术规范、质量计划和管理文件等。434 审核组长提前一周向受审核部门发出“质量审核通知”及本次“质量审核计划”。435 受审核部门收到“质量审核计划”后,要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若对审核日期和审核的主要项目有异议,应提前两天通知质检部,经协商后可以另行安排。44 审核实施441 召开首次会议。a) 参加会议人员:公司领导、内审组成员及各部门负责人,与会者签到,并由质检部保留会议记录。审核组长主持会议。b) 会议内容:由组长介绍内审目的、范围、依据、方式、组员和日程安排及其他有关事项。442 审核员根据“质量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记录表”进行现场审核(检查),必要时还要增加相关内容的检查,确保审核的独立性。443 审核员通过交谈、阅读文件、检查现场、收集证据,核实被审核部门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按规定做好记录。444 审核人员填写“质量审核现场检查记录表”,若发现问题,由该项工作的负责人或操作者确认,以保证不符合项能够被理解,以利于纠正。445 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召集审核组成员会议,讨论审核结果,确认不合格项,并填写“不合格项报告”。446 末次会议a) 参加会议人员:最高领导者、内部质量体系审核组成员及各部门领导,与会者签到,并由质检部保留会议记录。审核组长主持会议。b) 会议内容:内审组长重申审核目的,宣布审核结果,宣读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宣读不符合报告。提出制订纠正措施的建议及完成纠正措施的要求及日期。由组织领导讲话。c) 由质检部发放“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报告”到各相关部门。45 审核报告451 审核报告由审核组长(或授权的审核员)编写,经审核组长签署后,报质量负责人批准。452 审核报告的内容包括: a) 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b) 审核组成员、受审核部门发言人名单。c) 审核计划实施情况总结。d) 不合格项分布情况分析、不合格数量及严重程度。e) 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f) 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符合性结论及今后应改进的地方。g) 不符合项分布情况。453 审核报告发放范围:总经理、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质检部、受审核部门、不合格项涉及的有关部门。46 审核后的跟踪461 受审核部门管理者在收到“不符合报告”后,应确保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及其产生的原因,填写“纠正措施报告表”中的纠正措施栏,交审核员和质量负责人确认后,组织实施。462 审核员跟踪实施结果(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并填写“纠正措施报告表”中的相应栏目。必要时,审核组长及时向质量负责人报告,以便协调处理相关问题。463 对短期内不能纠正的不合格项,责任部门应制订纠正措施计划,交质检部确认。审核员对其进行跟踪监督,写出跟踪审核报告。464 纠正措施计划的发放范围:总经理、质量负责人、各部门负责人、质检部、不合格项涉及的有关部门。47 质量审核报告、记录、文件由质检部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的规定保存。48 质量审核结果是质量改进的输入。5 相关文件51 Q/DQRH-QP04-2003质量记录控制程序6 记录61 Q/DQRH-QR11-01内部审核计划62 Q/DQRH-QR11-02内部审核通知63 Q/DQRH-QR11-03内审检查记录表64 Q/DQRH-QR11-04不合格报告65 Q/DQRH-QR11-05内部审核报告66 Q/DQRH-QR11-06内审首/末次会议签到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成人自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