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在城市文化中的作用.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60591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在城市文化中的作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学在城市文化中的作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学在城市文化中的作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在城市文化中的作用城市文化应该是一种地域文化,一种特殊的、现代意义上的地域文化,它与乡村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中聚集了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群,城市文化的研究因而显得尤为重要。大学,作为现代城市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文化的建设和发展中正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1大学与城市文化相依随大学的诞生和发展始终与现代城市的发展相伴随,大学和城市的这种关系,使得大学文化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管中外大学的历史有何差异,但在下述意义上,大学的出现及其功能是一致的:第一,大学的出现是以传播知识、彰显文明为其宗旨的;第二,大学的出现与城市文明的诞生相伴随,同城市一样,她标识着一种新的文明形态1。大学的出现同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文明在一个国家、民族文化进程中的意义,其实是一个无需证明的事实。作为优于乡村文明的另一种文明形态,城市汇聚了一个国家、民族大批的优秀分子,汇聚了数量众多的科学研究机构及其成果,导致了新的文化思想观念的创生及其向广大乡村的辐射,这些方面,都突出集中地表现于大学。一座城市拥有了一所名牌大学,或者拥有了一座大学城,也就拥有了一座标志性建筑。如英国的牛津,美国的哈佛,德国的海德堡。而在我们国家,北京的北大清华,上海的复旦交大,都是一提起这座城市所不能遗忘的。就连东北的阜新这样一座人口不过80万的辽西小城,也因为有了25万多学生和140多位博士的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而倍感幸运。一所优秀的大学,不仅是她所在城市的一颗明珠,而且始终是这座城市骄傲的名片2。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学的社会功能和重要性有着不同的体现,而大学的产生与发展却总是与城市的发展相关联的。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产生的社会变革,使大学的内在功能发生了革命;另一方面,大学以其思想理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输出,大大促进了城市的进步和发展3。2从大学的功能看它对城市文化的作用对大学功能的理解,因为立场和视角的差异,往往见仁见智。深圳大学的陈继会先生把大学的功能归结为“聚合人才、孵化科技、传播人文”三个方面4。我认为至为精当,兹分述之。(1)人才的聚合作用聚合人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聚合为师者的人才,二是聚合优秀的受教育人才。而学子最终要走出校门,服务社会,所以陈继会提出准确的表述应该是“聚散人才”。毫无疑问,大学是一个城市吸纳、储备、培养、输出人才的大型人才库。一所规模化的大学,从专业设置、教师配备、学科建设,到学生培养和输出,高校的性质决定了它在人才聚集上的吸纳力是任何一个企事业单位所无可比拟的。完全可以认为,高校是一个城市的人才储备库,是汇聚文化精英和高科技人才的大本营,是构建城市人才高地的基础。一个地方高校越多,规模越大,在校生越多,人才层次就越高,所在城市从中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大。这个收益绝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上,而往往更深刻地表现在文化上,表现在大学对城市文化的熏陶和潜移默化上。它能促进城市学习风气的形成,能培养高雅的市民文化5。江苏无锡市在历次“城市综合实力”考察中,“在校大学生数与总人口的比例”一直令人尴尬,影响了无锡企业的科技化含量。无锡市领导从上海松江大学城和南京仙林大学城的成功经验中受到启发,认识到大学城的建设对一个城市功能的完善、层次的提升、经济的发展、人才的聚集的显著作用。于是痛下决心,在蠡湖对岸的石塘建起了面积十五平方公里,可容纳多所高校的大学城。给江南大学等一批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广州大学城的建设也有相似之处。广州市虽说是华南地区的中心城市,但相比之下其经济中心职能较突出,而教育、文化、科技职能则较弱。全市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比重还不到10%,市民的总体素质不高,制约了城市品味的提升。而建设大学城就是改变这一局面的快速有效的办法。因此,“塑造广州的城市形象,进而提高她在国内国际的声誉和影响”,“通过大学城建设及其所带来的关联效应,提高城市居民素质,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催生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而提高城市在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力,最终实现城市发展目标”6成了广州大学城创建的根本动因。从更广泛的意义看,社会与大学交互式的人才教育机制,才是现代大学新的内涵。所谓人才教育交互,是指大学、政府、社会、企业之间旨在提高人员素质和机构活力的人员交流。如政府、企业进入大学进行人才再培训,企业实验室嫁接在大学,大学通过人员交流充分了解政府、企业、社会的需求,需求带动创新,带动大学内部机制改革,使大学更加有效地服务政府、社会和企业7(2)科技的孵化作用所谓科技孵化作用,是指大学凭借自己的人才和科研优势在现代技术方面的领先作用。具体来说,是指大学所创造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直接转化为生产力。而通过大学的技术投入、知识投入运作的企业和企业模式,通过大学人才输出、知识输出与社会资本融合形成的企业和企业模式,应是现代大学“孵化科技”新的内涵和理念。大学的人才优势,使得大学自然成为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和辐射源。国防科技大学的“银河”巨型计算机,就是十分典型的例证。北大方正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跨越了精密光学仪器和数字存储两代技术,从1986年至今已控制中文报业85%的市场,并打进了日本市场。在日本的筑波、台湾的新竹,也都形成了大学科学园区,形成了城市科研开发的核心和集散地。1995年美国硅谷的产值为850亿美元,其中有62%是由那些与斯坦福大学有关的人创造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研成果和发明,每年为美国经济增加收入约200亿美元,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近来,美国、日本又推出旨在利用学校的人才、知识和其他丰富资源,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探索。我国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天津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在这方面的实践也展现出光辉前景。大学具有人才不断更替的机制,是其成为创造源的重要原因。这一机制能使知识型企业在发展中保持活力,这是大学的优势所在。不言而喻,大学不断竞争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学生流,是人才常新的源泉,也是创新的生力军。 (3)人文精神的传播扩散作用在市场经济大潮下,人们往往只关注大学给城市和社会带来的直接的物质的功用,而忽视了大学传播人文精神的功能。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源自社会上的世俗观念。人文精神建设对于国家民族的存在和发展意义重大,这一点近年来开始受到国家领导人和有识之士的关注。其实依我之见,一座大学甚至可以没有孵化科技的功能,但不能没有人文精神传播的作用。追溯历史我们发现,大学在传播人文精神中的意义,早已为中外大学的办学实践所证明。在西方,大学因此赢得“国家人才思想库”、“社会良心”的美称;在中国,“天下为公,苍生是念”热爱祖国,顾念民生的理念与襟怀,使得知识界一直把关注国家、民族、人类的健全发展,视为自己的永恒追求。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以书院或非书院的方式,高扬理想主义的旗帜,“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以天下为己任,体现了高远的人文情怀。在近现代的中国史上,大学更是扮演了重要的人文精神传播角色。如以北大清华师生为中坚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以西方人文精神,感召中国人民久被蒙昧的灵魂,对百年中国的文化转型和文明进程产生了至今尚在的积极影响。“文革”以后,从南京大学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对于20世纪乃至今天中国思想文化的影响,其意义可谓光昭日月。近十多年来,中国社会正处在快速的文化转型中,物质的丰富所引发的世人精神的震荡,城市在流动和开放的同时所伴生的投机和冒险,日益彰显为社会问题。大众文化中即时的、感性的、躁动的、沉靡的倾向,亟须精英文化予以引领和提升。在这普遍的喧哗和躁动中,大学有责任,也有能力来匡正世风,让人文精神的清风,以理性的形态和方式,吹拂人间大地,温润世人心灵。3大学在提高城市品味中的责任城市是有品味的,就像一个人一样,一个人伟大或有魅力,也是因为他的不同寻常的品味。城市品味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总和,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风光、生态状况、社会秩序、经济活动、文化传统都是构成文化品味的基本元素。而在这些元素中,最活跃的变量元素是文化。人是文化的动物,城市品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城市文化的含量8。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精神,是城市人的生活方式,是城市文明程度的集中体现。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城亦不在大,有文化则充满生机与活力。欧洲的雅典、罗马和巴黎,我国的西安、杭州和北京,都以其深厚的人文积淀和鲜明的文化个性而著称于世。城市品味的提升首先是人的品味的提升,提高人口素质是其中的关键。城市人口素质怎样提升呢?大学在这里责无旁贷。一所好的大学,就是一个高层次的文化辐射源。它不仅仅能传授知识,还能聚集文化名人,鼓励思想创新。一个开明的政府,总是热心于对大学的投资,并支持和鼓励社会投资,以充分利用大学的思想库资源,增强大学对所在城市的文化辐射力。数年前即有学者指出,我国许多城市出现了明显的文化荒漠化现象9,因此更加彰显出提高城市品味的重要性。所谓“城市文化荒漠化现象”,其产生背景是: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城市都在神奇般地扩大规模,市民社会成为中国城市社会中的主流。但在这一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文化积淀的肤浅,城市领导经验准备的不足,再加上渴望高速发展的盲目,急于改变面貌的浮躁,致使许多城市的发展表现为单纯的盲目扩张和浅表性的经济繁荣。城市文化应有的深刻内涵,市民社会必需的文化环境等,都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其具体表现是,城市在发展中漠视文化因素,缺乏文化内涵,不讲艺术品味,不注意满足市民社会精神享受的需求。而把城市化等同于工业化,强化了城市作为经济中心的职能,弱化了城市作为文化中心的责任。把城市扩张仅仅变为促进经济增长,改善物质环境,满足物欲需求。再加上初级工业化阶段不可避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于是多数城市千人一面,触目皆是火柴盒式的建筑,很少见到有地方特色的雕塑;各级各类学校发展不适应城市文化进步的需要,教育没有个性和特色;市民文化生活必需的图书馆、阅览室、博物馆、美术馆、歌剧院、体育场馆等要么没有,要么远远满足不了需要;城市环境越来越拥挤和嘈杂。在这样的城市环境里穿行,举目物欲横流,难觅高雅的文化艺术情趣。稍微留心就能发现,这样的城市,往往是大学稀少或大学没能在城市文化中起到推动作用的地方。提升城市文化品味,应当以张扬人本意识、人文精神和市民文化为主线。强调以人为本的城市文化内核,至少应突出两个观念的转变:其一,应把以物质生产,人均收入和GDP增长为中心的发展观迅即转移到以人与环境和谐,物质生产集约化,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中心的发展观;其二,应把以生产型企业为内核的工业化所形成的城市中心,演绎到以教育尤其是以高等教育为内核的社会信息化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而形成的城市中心。在这一过程当中,大学通过知识传授、学术讨论,通过报告会、座谈会,以及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集邮、旅游、服饰展示等活动,常以清新活泼的方式和健康丰富的内容吸引社会各界,尤其是思想活跃的年轻人。大学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部分,其建设的最终效果既直接反映出高校的社会效益,也影响着城市的文化品味和文化风格。河南新乡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新乡有河南师范大学等6所高等学校,数量居河南省各市第二,还有原电子工业部22所等一批国家级科研院所,人才济济,科研力量雄厚,是一笔丰富的教育、科学、文化资源,极大地提升了新乡市的城市文化品味。市委书记连维良对此深有感触,认为在全国地级市综合实力和经济社会发展评比中,新乡市之所以能位居前列,与驻新乡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有很大关系。他清醒地认识到,如何挖掘这些资源,进一步加强地方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与合作,是摆在当地领导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11。当今世界,名牌商品已成为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有力手段,而名牌大学则是一个“名牌”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实力和形象的标志。珠江三角洲某市一位官员曾形象地比喻说:“我们的城市如同一栋大楼,大学就是它的内外部装修”12。还有一个现象需要引起注意,就是大都市作为物质生产的重心,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目前这个重心已经慢慢转移到了都市边缘的农村、小城镇、不发达地区。而替代这种重心的,是文化的滋生,是金融的发达,是虚拟经济的兴盛,是物质消费的增长13。大都市越来越变成文化生产和消费的重心,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大学的繁荣密切相关。与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相比,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自觉性是滞后的。比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城市竞相提出建设国际化都市的目标,其实“国际化大都市”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或是对某些国外大都市的表层印象,或是一些机械的数字。而如何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将自己的城市文化建设成为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还缺少深入自觉的思考和长远的规划。如何建立一个结构合理,不受商业原则单独支配,能够吸引各层次各年龄段的市民参与和共享的文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实践问题。城市的国际化是需要的,但构成城市主色调的,还应是丰富而感性的本土性质、中国性质和东方性质的文化,在构建这样的文化形态中,大学的作用举足轻重。4个案分析这里仅以江苏徐州市为例,做一简要的个案分析。徐州地处苏北,是全国99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和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汇处。全市人口900多万,市区人口160多万。现有普通高校7所,成人高校2所,高职学校5所,军事院校2所,在校生10万多人(不含军事院校)。无论从高校数量还是从在校生人数来看,徐州在江苏都名列前茅。徐州的7所普通高校中,有一所工科的全国重点中国矿业大学,一所师范大学,一所医学院,一所建筑学院,一所工程学院,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师范大学还设有文学院、法政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信息传播学院、音乐系、美术系等人文教育方面的院系,还有一个区域性的综合研究机构淮海发展研究院,另有语言研究所等18个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机构。近些年来,徐州市政府比较重视驻地大学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作用,每有重大的文化活动,必有大学的相关领导和师生参与,一些院系与政府相关部门间也不断有联系与合作。学院教师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及制定,为徐州市及所辖区、县的城市文化建设献计献策。如城市与环境学院始终坚持“以苏北地区为教研基地,以实践教学提升教学质量”的方针,以服务徐州和苏北的科研项目为依托,辐射淮海经济区。淮海发展研究院这一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在苏北的社科研究基地,几年来参与了徐州市城市规划,主持了“徐州市城区经济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加快徐州市小城镇建设研究”、“徐州市旅游形象设计”、“徐州都市圈内涵提升与辐射功能研究”等多项课题。而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文学院、法政学院、音乐系、美术系的众多学者,都积极参与了地方的各项文化建设,如地方志的编修、整理,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和规划,大型文化项目的设计论证,尽自己的专业所能,为徐州城市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整体来看,政府对驻地高校在文化传播和扩散方面的作用重视程度不够,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偏重于重视大学的科研成果,尤其是能带来直接经济效益的成果,而不是“两个文明一起抓”,这从每年市科技局立项的指导思想上就体现出来。(2)偏重于从门面(如大型活动)上重视大学的影响,而很少从深入影响城市品味方面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办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3)偏重于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传播大学学者一鳞半爪的思想,以应时代潮流之急需,而不善于全面借鉴大学学者的系统思想。(4)遇有城市发展尤其是城市文化建设方面的大事,政府相关部门有时想不到去征求相关学者的意见,进行可行性研究,以致事后出现许多问题。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固然与城市领导的认识水平有关,也与高校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主动性不足有关。许多高校不隶属所在城市管辖,教育部没有也不可能制定大学必须参与地方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大学因而并不特别积极。其实双方的紧密合作是互惠互利、彼此双赢的好事,双方都应该有互相亲近的渴望,有精诚合作的意愿,苟如此,则大学兴隆,城市文明,指日可待也。5结语大学的存在和发展,对一个城市的存在和发展意义重大。办好大学,对城市文化的发展,将会起到难以估量的意义。但近年来,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大学越来越向经济利益看齐,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精神超越的追求,因而也越来越失去了在公众中的精神号召力。大学不再成为神圣的代名词,有的甚至日渐沦为用招生以赚钱的机构。这是大学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社会转型时期,这样的变化似乎不可避免,但其时间应是越短越好。大学需要精神的复归,大学也一定能精神复归,因为这不仅是城市文明进步的需要,更是民族振兴的渴求。2王宗光发挥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的助推作用“J”上海党史与党建,2003(7):1-33杨羽浅析大学功能对城市发展的作用“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1(1):614陈继会大学的发展与城市品格的提升“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2(10):505庄若江“大学城”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江南论坛,2003(8):48-496肖玲大学城建设对广州城市发展的促进分析“J”地理科学,2003(4)7杨羽浅析大学功能对城市发展的作用“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2001(1):61-648白志刚城市文化与城市品味“J”文明与宣传,2002(2):38-399刘道兴试论中国城市环境的文化品味提升“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6710连维良现代化城市的文化特色“J”中国建设信息,2002(10):23-2411秦国柱“大学”之名与中心城市新办院校的发展“J”惠州大学学报,1996(3):9712孙逊都市文化研究:一门世界性前沿学科N光明日报,2005-09-13The Significance and Role of Universities in Construction of City CultureSUN Tian-sheng1, QI Hong2(1Institute of Tourism, College of History Culture and Tourism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China;2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fice,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 Xuzhou Jiangsu 221116, China)Abstract:City culture is part of regional cultureIt is different from country cultureAt the same time, as a part of modern society of city, universitiesare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ity culture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universities and city culture, this paper emphati-cally analyzes the role of universities, such as getting together talented people, popularizing an advanced technique, spreading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the city, etcAfter that, the paper makes a study on how universities enhance the taste of citiesWhile the last part puts forward a case study ofXuzhou CityKey words:university; city culture; humanistic spiri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