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暑假培训学习体会.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5698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暑假培训学习体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1暑假培训学习体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1暑假培训学习体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三六六”模式密码解读1、管理创新杜郎口中学在十年改革进程中,不断探索创新,积极稳步推进,积小胜为大成,终于让全体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育教学成绩逐年稳步提高。全校师生在不断成功的氛围中逐渐找回了杜郎口中学的自信,并不断体验着自己创造的乐趣和满足。杜郎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了学生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教师专业发展,乐于奉献;学校日新月异,生机勃勃。(1)坚信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能成功。美国成功心理学大师克利夫顿认为,人本管理的关键,就是在对人性的科学理解基础上,看准人的优势和利用这些优势;也就是发现和肯定。就是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发现每一个人的独特的价值,发现每一个人身上的闪光点和不同点,然后激励之,弘扬之。成功管理源于成功学的基本思想,成功学是研究将丰富的内在潜能转化为有形成就的一门科学。其基本要意是:相信每一个人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成功管理也就是要相信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愿望,都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多方面的成功。a、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社会学意义来看,教育过程的本质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方面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从教育学意义来看,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主体性的实施和受教育者主体的实现过程。教育者主体性在教育过程中是一种实性存在,具有自我规定性,先于教育过程而获得;而受教育者主体性是在教育过程中在教育者的直接影响下完成和确立的。受教育者是发展过程中的人,应尊重他们的正在形成中和将要成熟的主体性,这种主体性的发展直接处在教育者引导之下和意料之中,教育者是受教育者主体的前提条件。教育者的主体性的意义在于赋予受教育者主体性以可控制性的特征,受教育者主体性可体现为对控制的自主选择及体验。由此教育者的主体性的发挥和体现直接影响到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发挥和体验。b、渴望成功是教师、学生发展的动力作为管理对象教师从潜能开发到获得成功,也是一个发展的动力过程,这是个调节被调节的双向转换生成的过程。从发展动力论的角度看,成功管理无论在哪个层次、哪个环节,发展都可以被看作为自身的运动。发展与动力,既可为内容和形式,又自身同一。成功管理的发展动力论内涵是:以促进教师自身发展为目的,以教师动力系统开发为主要任务与手段,以不断帮助教师取得成功为主要途径,从而使教师在自身成功体验中学会并主动开发学生动力系统,有效地促使学生获取诸方面成功的一种教育科学原理。c、管理改革必须关注师生的心理求衡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活动的个体目标除满足其生理需要外,更多的是要满足心理需求。每一次活动的成功与失败,对其心理都能带来平衡与失衡的感受和结果。成功的体验使其心理需求得到不断的满足,心理是平衡的,所表现出的情绪是高涨的、心态是积极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体现出友善的、积极的和正向的;失败的体验使其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就会发生失衡现象,所表现出的情绪是低落的,心态是消极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体现出敌视的、消极的和反向的。成功与失败的体验次数越多,其倾向性越明显。d、评价制度改革的正效价值。评价理论是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价值学说的角度来看,成功管理的改革在本质上要由教育评价的改革贯穿其中,并构成教育改革在观念和方法上的共同前提。目标改革是第一位的,其核心是以成功为价值定向的教育评价的改革,显示突出的肯定的价值倾向。这个原理以正确发现、认识教师,充分肯定每个教师都有成功的需要和潜能作为整个教育管理的基本出发点,以长扬长,实施积极鼓励性评价为中心的教育管理的过程。2、“1035”模式对于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的“10+35”,其实并不神秘,就是创造各种条件,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敢说,会说,充分展示。传统课堂是教师主宰着话语权。课堂教学改革,必须把课堂的话语权还给学生。首先必须“让说”。杜郎口的“10+35”时间模式,每节课老师讲授不得超过10分钟,学生活动不得少于35分钟,在时间上保证让学生说。现在,杜郎口的在每节课上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说的机会(即参与率超过100%)。二是必须让学生“会说”。杜郎口的“预习”,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在预习课上,教师从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上引导学生阅读文本,查找资料,整合信息,做预习笔记。著名心理学家、中科院心理所研究员张梅玲考察杜郎口课堂后说:“让学生去预习,当然不可能100%看懂,可能大部分看懂,也可能什么都看不懂,但你给时间让他预习,在心理上就有了定向。”三是让学生“敢说”。杜郎口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和“展示”环节为学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在展示课上,就是学生的定向学习,通过预习他有了定向,就知道了自己应该去学什么,也保证了学生课堂上的参与性,可以有准备来展示。如果没有预习,学生不知道讲什么。学生在展示中的表现,提出的问题大家进行讨论,产生了自信感。人有了自信,什么都不怕。”(张梅玲语)四是用课堂评价保证学生“说”。标准之一就是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百分比;之二是学生展示(学习)的深度;之三是学习的效度。杜郎口的课堂给学生展示的舞台,这个舞台满足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在满足需求的前提下,把教学民主化、平等化体现出来了,化成了行为。因为理念需要行为的支撑,没有行为的支撑,这个理念是空的。杜郎口把课堂话语权还给学生,把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对学生的尊重,化成了学生的行动,满足了学生探究的需要;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承担责任的需要。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得到落实。“1035”模式从形式上看,似乎改革只是把一节课的时间重新分配了一下,可教学理念却有了一个质的变化。学生明确了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在教学活动中必备的主观能动性、学习热情、学习动机、学习毅力、学习动力全由学生个人主宰,而教师所承担的任务是对教学的设计、组织,对学生的启发、引导、解疑、监控、调节、配合和评价,教师完全由主角变成了配角,由前台退居到了幕后。10+35课堂模式促进了教师工作重心的变革,比如他们以前备课琢磨的是教材,是教法。而现在精心研究的是学生,是学法。面对已经开放的学生,杜郎口中学教师面临的课堂挑战越来越大,需要潜心做的工作越来越多,否则,他们难免会随时遭遇被学生难倒的尴尬!翻阅教师的教案,他们记的都是预习课如何处理,反馈课如何补充,一条条、一项项备得很细,他们的教案普遍是“学生行为”写得多,而知识结构写得少,这就是杜郎口课堂改革带来的教学观念的变化。3、小组合作学习(1)小组合作课堂走向自主的基础小组合作学习是杜郎口中学课堂的中要组成部分。讨论这一学习方式已被杜郎口的师生所认可和采纳。在杜郎口中学,各个班级根据学生学习的基础不同,从学生不同的知识结构、学习成绩、学习风格等来优化组合。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分成六个小组,每小组人数根据班额大小有的班级是6-7人,有的是10人左右。桌对桌,面对面,以便于学生分组、交流、合作。组内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在预习阶段,教师根据所学内容,以教学目标引导同学们阅读文本、查阅资料、做预习笔记,为展示课做准备。预习时也有讨论,重点解决基础知识问题和寻找、确定难点问题。对于学习好的同学,则是准备展示时突破难点的方案。在展示阶段,一般是在教师指导下,首先进行小组展示,交流预习成果。在小组讨论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积极地投入,除了接受信息之外,更多的是带着怀疑的心态去思考,其反应除了听之外更多地是赞许、补充、质疑。然后是全班性的展示,同学们争先恐后争取发言机会。发言的人慷慨激昂,精彩纷呈;其他同学凝神倾听,聚精会神。对每一个学生而言,他们感到讲的人或听的人与自己是平等的,没有什么权威可言。尽管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程度各不相同,学习的深度各不相同,但是通过,每个人都把自己最美的一面展示出来,日积月累,自信心得到了培养。通过讨论,每个人都展示了自己。除了知识、技能的熟练和提高,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强烈的表现欲,这也是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源泉。根据马斯洛的动机激励理论,人的基本物质需要满足之后所追求的主要是精神需要而自我实现和自我成就的需要是最高的精神需求,其中自我表现欲是自我实现需求的重要内容。讨论是课堂走向自主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课堂讨论使课堂气氛活跃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小组内设小组长。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杜郎口的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逐步养成了良好的讨论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争论和争吵。(2)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杜郎口中学的教师在课堂上是主持人、组织者、指导者、教学中的首席,要“相信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不能唱独角戏;要由“讲”到“动”,使课堂成了“快乐享受的地方,不是被动接受、枯燥无味的看守所”;要打造“艺术课堂”,让学生“享受快乐”。杜郎口的课堂内容由“纯知识型”向“能力、情感、价值观”转变。课堂学习要由知识生成能力,由知识生发情感,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到底需要不需要讲,需要讲多少时间,什么时候讲,不是由教师的愿望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学生学习的需要,这就是“教服从于学”。杜郎口的课堂上,教师的作用并不在于讲,而在于导,因势利导,适时适度点拨指导。课堂展示和学生掌握知识的各个环节认识、理解、应用是紧密结合的。杜郎口的课堂在知识的重点处、疑难处和关键处,围绕预习课归纳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开展课堂讨论。在杜郎口的课堂,教师是组织者和协调者。在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的情况下,有的学生参与不够积极,有的学生发言时声音太大影响到了其他组的同学,还有的学生和别人争吵。这时教师给以具体指导,让多次发言的同学把机会让给还没发言的同学;鼓励还没有发言的同学大胆发言,积极与别人沟通;引导同学们不仅自己说会说,而且要学会倾听,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对于任务完成得快的组,让说一说他们是怎样做的,让其他组分享他们的快乐。杜郎口的课堂关注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现在,杜郎口每堂课学生参与面都在100%以上自信心。(3)课堂评价的多样化。杜郎口的课堂评价是多样的,有鼓励性的、也有批评性的。有语言,也有掌声。有老师的评价,而更多是来自学生间的相互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信心的逐步提高、学习的不断深化、团队建设的不断凝聚、课堂效益的不断增强。暑假里,我认真参与了教育局组织的新课改培训,教育技术培训,素质教育讨论活动,专家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理论引领,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新课改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拓宽了学习的视野,更新了教育观念。下面谈谈我对本次学习的心得。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教师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在对灵魂塑造的过程中,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为此,教师要时刻谨记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那么,如何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热爱祖国,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尤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教育大发展的今天,教师要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相反,如果教师不热爱自己的事业,“身在曹营心在汉”,必定不能把工作做好。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教师要有民主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感情,允许学生独立思考,切不可刺伤学生的自尊心。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绝不能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而对学生采用体罚、讽刺、挖苦等侮辱人格的做法。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当学生犯错或退步时,教师也不要任自己的批评侮辱之话泛滥。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如果教师缺乏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没有远大的理想,其教育必定失败。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去,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二、用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师要善于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教师终身学习已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要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教师就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观点。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 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我国素质教育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教育思想、教育观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教育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教育思想则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教育观、世界观和人身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 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走向综合化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我身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教育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更多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更多的教育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新教育学习体会 周一在电教厅,大家一起上了堂特别的课心灵的教育,节目中那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生动的人物,感人的故事,一线人士的成功经验,专家学者的前瞻性分析,都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节目主要介绍了江苏几个学校对新教育实验的显著成果。后来我又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关于新教育的内容,充分理解了新教育的具体内涵,用新教育去审视教育的变化和作用,给人启示,令人深思。“新教育实验”是当今我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改变之一,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完善指导我们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机遇,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相互沟通的平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推进各项工作开展的方法,给我很大的收获。通过“新教育实验”学习,逐步掌握了一些方法。它有操作性很强的六大行动,这无疑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指导方案,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课堂教学反思,让反思成为习惯。成长过程反思,在成长过程中体验到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引发的思考;工作过程反思,一个学生、一个教案、一堂课、处理一件事情、开展一次活动的体验与思考,带来哪些认识上的变化;前瞻性的反思,近期工作目标,未来发展规划,教育理想等等。在反思中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激起我们强烈的专业意识,从观念到思想,从精神到行动,都进入专业的状态。特别是昆山市实验中学吴榕花老师对一个有着反叛心理的学生苏岱的教育,通过笔写下对孩子的期待和建议,把孩子闪光的亮点记录下来,比当面说教更有效,孩子也可以通过笔写下对老师不好意思当面说的话,真心真意地去关爱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征服孩子。这样,老师的书写深深刻在了学生的心里,学生一言一行也刻在了老师的教学生涯里。通过“新教育实验”学习,我充分认识到一切教育都应该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而不是自己的名利,那么, 做为一名理想的教师,首先应该热爱学生,因为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受到学生的热爱.没有热爱便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育的全部技巧, 教师的主要作用不单是讲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思维.有了创造思维的能力, 学生不仅可以学会教师讲授的知识,还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实践中学到教师没有讲授的知识,甚至创造新知识.那么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或先进教具,揭示更深的学习重点.这才是成功的教学,理想的教师. 那么,在工作中,有时做的很好,有时做的不好,如果做的好,就要继续努力,如果做的不好,就要重新考虑,如果我们每天都能这样的做,对我们个人的成长一定会有不断的进步,但是,在我们工作中也有这样的人总是自以为是一个人一旦自以为是不但对事情无法重新考虑,观念就很难修正.因此,我们需要每天每时每刻反省,每天都要以坦诚的心情去工作,这样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与和谐. 读书,实践,反思,总结.这是我从这几天的学习中意识到的,我更觉得这是教师的必经之路.平时,我觉的自己的工作也挺忙,相比之下,我很惭愧.反思自我,我才知道作为教师的我又读多少书呢?新教育实验的课程对教师的组织、协调、沟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下进行,学生更多的要在一种良性的、合作的、对话性的学习环境中获得发展。在这样的过程中,需要教师转变以往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某些仅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组织、创设实质性的促进学生发展的各种学习环境的能力。其次,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带来了个体差异的日益显著,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关注个体差异,并针对不同个体有效地组织教学,协调与沟通生生、师生关系并且解决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对于这简短的几天的学习,不能说给自已带来立竽见影的学习效果与实惠,但也受到了很大的触动。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现代社会非学不可、非善学不可、非终身学习不可。教师面临着一场学习的革命,高尚的思想道德、渊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艺术。过硬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身心素质构成了教师素质的骨架。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教育的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昨天我们从阅读中起步,今天我们在阅读中充实;明天从阅读中圆梦。“课后反思”之我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当我们用新课程理念打造课堂教学时、会发现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有许多困惑和感悟,写一些课后教学反思,将有助于我们以后更好的教学。本文就“课后反思”提出一些想法和做法,希望与大家探讨。 许多老师非常重视课前的准备、教学设计,有时为了上好一堂课,花了许多精力去制作多媒体课件,这些教学精神真是难能可贵,值得我们提倡。但我认为,如果能再重视课后的教学反思,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与失,对提高自己以后的教学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自从使用青岛版实验教材,新教材中的一些新理念在实施过程中,使我多少有些困惑、感触。因此,写好课后的教学反思,将有助于自己以后的教学不断改进,不断提高。那课后的教学反思可以从哪些方面写呢?一、可以写教学中的“得意”之处。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在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中,往往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些教材以外的新想法、新思路,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去追忆,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而这样的记录还可以使教师的积累自己教学经验,在教学道路上不断成长。二、 可以写教学中的“败笔”之处。作为一名老师不一定每堂课都很精彩和成功,有时难免会有些失误,但是我认为只要课后对它进行回顾、总结,对其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探究,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才能吸取教训,避免再犯同类的错误。三、 可以写教学中学生的闪光之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起着主体作用。他们在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常常会迸发出一些意想不到的智慧的火花。而把学生这些好方法、好思路加以赞赏、激励及推广,不仅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记录下来还可以丰富以后的教学内容。总之,写课后反思,需要持之以恒,不一定每节课都写,也不一定写得很长,只要你留意课堂教学中所发生的一点一滴,及时记录。我想,长此坚持下去,教学水平一定会有所提高。我的困惑 “新教育认为,一次次改革之所以最终走入形式主义的老路而成效甚微,根本原因在于教师专业素养的不足。作为课程、知识的传递者,教师自身专业化程度不高往往成为了教育改革难以实现、难以为继的瓶颈,成了整个系统中最难突破、最难改造的部分,从而使整个系统的其他地方的改进劳而无功。” 就目前来看,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师本身知识有限,精神修养贫乏,怎么能引导学生去体会幸福呢?所谓“幸福”,更多的是人的精神层面的体验,而精神上的追求是高层次的追求,是一个人在满足基本的物质追求的前提下才会产生的目标。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我看来,经济基础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文化修养。那么,就中国当前社会现状来看,这素质低下,不只是老师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整体水平的问题。改革应从教育始,但教育并非万能。我个人认为,教育改革的成败,决定因素并不在教师身上。 在不了解新教育之前,我以为它又是另一种教育模式。当我认真读它时,才知道它与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走的是同一条路,最终目标同样是实现素质教育。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此前我只是关注语文教学,对教育整体的走向和把握完全是空白。现在我才知道,其实我一直迷恋的“诗意语文”也是理想教育的一部分。 新教育虽然已经在开展,但他在很多人眼里仍然只是个教育的乌托邦。但不管怎样,有梦想才有努力的方向,愿这朵理想的教育之花常开不败!“新教育”学习体会仰望星空 脚踩大地用“仰望星空,脚踩大地”来形容新教育是再恰当不过了,因为新教育致力于追求一种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课堂、理想的学生同时,新教育又是一种扎根实践,用行动来实现理想的教育创新。这种教育理想,正是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深刻思索以及对教育理想的不懈追求,点燃了广大教师的热情,成为众多教师创造教育、享受教育、提升生命质量的动力。读新教育,我的心灵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众所周知,近年中国正在全方位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一些教育探索如“主体教育”、“愉快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等实验也方兴未艾。其实无论哪种教育,它们的指向都是教育的本原和终极关怀,愿景都是理想而美好的,关键是怎样找到一条通往理想教育的适宜的实践路径。在这方面,新教育的六大行动是值得我们关注与实践的: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筑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在这六项行动中,我们可以实践与探索的还有很多很多,怎样才是有效的?怎样才是成功的?在不断的解构与重组中,我们提升的是自己的教育生活品质。1、 营造书香校园我们语文老师也常有这样的苦恼:在复习的时候,莲 山课件 生怕漏掉某篇课文、某个知识点,面面俱到,不厌其烦。可是考试总有遗漏,还考察课外的东西。我们也清楚“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但是从长远来看,我们应教给学生一些受益终身的东西,尤其是在他们的宝贵的青春岁月里。我想,读书就是最好的途径。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一个学校即使什么都没有,只有书,也可以成为一个学校。足可见,营造书香校园是一种终极追求。我们可以尝试的行动有:推荐阅读书目。新教育推荐了张中行先生审定的中华经典名篇诵读本,还有英文名篇诵读本,这些都是很好的借鉴。我们学校也可以推出古诗文一百篇、散文一百篇等等。在新生入学前和毕业生毕业时,我们应该发送推荐阅读倡议,做好衔接,宣传学校。周六可以开放学校图书馆,让学生自发到校读书。开读书课程。仅仅依靠家庭读书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将读书纳入我们的课程体系。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语文课程可以压缩,可以调整。另外,中午的时间,也可以开发利用。开放学校图书馆,或者增设读书自修室,都是一种环境的创设。晚上睡前半小时,也应该配合学习型家庭创建活动开展,培养学生的终身阅读的习惯。开展读书节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读书节活动,为期可以是一个月,发读书倡议,搞诵读、演讲、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评选读书明星、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等。创办文学社。文学社,可以展开读书指导活动,可以邀请名家入校交流,可以创办刊物等,成为文学爱好者的活动。2、师生共写随笔优秀教师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优质课上、领导的表扬上,而是在学生身上,从孩子身上找到的成就感、幸福感,和他们一起相互编织有意义的教于生活,才是教师的价值所在。这也正如书中讲到的,“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人,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人,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人,与一个教了一年却重复了一辈子的人,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日常的工作中,自认为整天和孩子们一起尽情地享受着成功的快乐,共同体验着成长路途上的挫折与失落。可是很多时候,自己只是激动一下,兴奋一刻,难过一阵,后悔一回也没有付诸笔端,便不了了之。正像书中所说的那样“这些火花不久就烟消云散了”。现在想来,真为曾经流逝的岁月而感慨,真为逐渐模糊的记忆而惋惜。所以,理想的教师应该成为新教育实践中的“有心人”,要及时地记录教育现象,记录自己的感受,记录自己的思考等。因为,我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这成功的背后靠的不仅是智慧,更要靠努力和不懈地追求。我们真的应该从原点学生出发,践行作为教师的理想。无尽的岁月不会给我们无言的结局,我们的教师一定会书写着自己的生命传奇,我们的教室也一定会诞生出卓越的学生。时间会给我们答案。班级博客、班级日记、个性随笔、学生成长记录、课堂叙事、班主任笔记等,只要我们的老师拿出火热的激情,铭记下我们的教育历程,我想一定会留下丰厚的痕迹。3、聆听窗外声音窗外的声音,可以给我们更多的启示。邀请社会名流、企业家,甚至普通劳动者到我们的学校作报告,让学生有目的地接触社会,让学生多通道地听到成功的声音。我想,只有开阔视野,才能激发激情,让学生学有榜样。惟有打开校门,走出封闭,我们才能领略更多的精彩,学校才是师生成长发展的动感地带。在组织聆听窗外声音时,我们可以请进来,也可以走出去。利用家长委员会这个平台,联系实践基地,让家长关心教育。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节日或纪念日,邀请相关专业人士到校进行专业引领。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社团,邀请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专业指导。我们还可以利用一些交流平台,加强对外合作。4、构建理想课堂曾经有人把传统的“老师苦教”比做插秧。多年来,农民把秧苗插的密上加密,以为付出的劳动越多,就会收获的越多。可是这样既折磨着秧苗的根系,又没给他们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破坏了秧苗自由生长的规律。于是秧苗们拥挤着,无奈着,无法发展。后来人们发现了“抛秧”的方法,减少了劳动量,却保护了秧苗,给他们带来自由生长的欢快,也当然地带来了高产。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没有人能教会任何人任何东西。也就是说学生学会任何东西,最终都要通过自己的内化,这个最后的过程并不是老师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知识的获得不是依靠教,而是依靠学。试想,一层楼面,十几间房子内,集成了各类学科的各种图片、实物、仪器、模型,学生们在这边可以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可以探索科学世界的奥秘,可以动手制作各类航模。或看,或听,或思,学生知识与能力、实践和操作将得到全面的培育。因此,教师的核心任务,不是自己“教”,而是组织学生“学”、服务学生“学”。他要为学生创造生机勃勃的、令学生“忘我”的课堂。 学校教育是为了一时之需还是终生之用?可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在校学的很多东西一辈子都用不上”?学校教育应多交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地思考哪些是一个人一生需要的。我想,除了上述的行动外,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怎样让每一位学生快乐、成功、幸福天门华泰中学 王庆中现在的孩子从伊呀学语起,就开始被动地学习,为的是通过幼儿园测试,上一所好的幼儿园,“不输在起跑线上”。在幼儿园学写字,学算术,为的是上一所好的小学。在小学14年级,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还要被迫去培养特长,参加诸如拉琴、练字、绘画、打球之类的培训。到了5、6年级,为了上一所好的初中,一个好的班,又要去参加培优补习班。到了初中,更是有做不完的作业,数不完的考试。好不容易上了高中,三年拼搏,更是身心疲惫,终于上了大学,熬到毕业,却发现找份工作不容易:社会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样一段炼狱般的生活占去人生二十几年宝贵的光阴。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孩子们苦,但又觉得无能为力。家长说,现在吃得苦中苦,将来方为人上人。学校说,没有成绩,没有升学率,学校就不能生存发展,“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现在就该苦点累点。有一次上高一的女儿反问我说:“为什么非要用今天的吃苦换将来的快乐呢?将来的快乐不知能不能拥有,不如现在就快乐起来。”是啊,我们的教育能不能够探索出一条既让学生快乐,又让学生成功的路子呢?能不能够体现苏霍姆林斯基说的“教育的理想就在于使所有的儿童成为幸福的人,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从天门华泰中学的实践和成效可以看出,是完全可行的。在华泰中学有这样一个特别的现象:每次放双休假,都有上千名学生留在学校不愿回家,他们觉得在学校吃得好、玩得好,快乐、安全、充实、有收获。家长虽然没有能够把孩子接回去,但心里都觉得挺踏实。他们给学校寄来感谢信,由衷地感叹孩子可喜的变化,感谢学校和教师的教育之恩。七(11)班陈涵家长陈静蓉写道:“我能感受到她一改小学时候的任性与偏科,对各科的学习充满了兴趣,内向、胆小的她,逐渐变得活泼、开朗、热情。这些变化都是老师的功劳,是华泰中学的功劳。”三年来学校收到家长感谢信数千多封,现已结集成爱在华泰三本书送到每一位家长手中。2007年6月4日楚天都市报第17版用整版篇幅以初三两个班,七名少年上大学为题,报道了华泰中学考上西安交大少年班的七名同学都是健康活泼的阳光少年,是素质教育培育的结果。2011年又有2人考取西安交大本硕连读少年班,六年共计38人。 2011年,我们的中考连续第六次以绝对优势再夺全市第一,总均分高出第二名学校102分,全市前1000名我校有305人。 两届高考,成绩喜人。2011年一本率25.1%(全省为7.9%),二本率54.3%(全省为21.5%),三本率92.8%(全省为46.2%)学校被授予“五星级学校”、“全国民办十大知名品牌”“全国素质教育示范学校”等称号。天门市先后两任市委书记在人大政协全会上称赞“华泰中学确实办出了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华泰中学已经成为天门教育的一张名片”。能取得这样的效果,我们的感受和做法有三点:一、思想是灵魂“ 三为两尊”是我们的办学思想,“三为”即“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家长的希望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两尊”即“尊重主体、尊重全体”,就是尊重每一位学生。“三为两尊”体现了三个特点:1、先进性。 素质教育,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建构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我校“三为两尊”的办学思想体现了这些理念。“为学生的成长服务”:追求让学生在快乐幸福地成长中,培养出适应将来社会的思想品质、行为习惯以及学习和生活能力。 “尊重主体,尊重全体”:强调师生人格平等,教师应尊重全体学生,不能歧视学困生,应让全体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在学校快乐地学习,幸福地成长。世贸组织协定,将教育列入服务产业。“教育是产业,但不能产业化运作”。 冲着钱去办教育,是绝对不可能办出成功的教育的,但成功的教育是一定会盈利的。否则,就不可能有发展。 学校的产品就是服务。学生是顾客。学校应提供“饭店模式”的个性化服务,而不是“食堂模式”的服务。2、科学性。 先进的不一定是科学的,先进的东西必须符合实际才是科学的,才有生命力。 “三为两尊”,不仅符合素质教育课改的理念,也切合了 “家长的希望,社会的发展”。一个整合了学生、家长、社会各方面利益的思想,一定会受到各方支持,推动学校的发展。3、特色性。 文艺复兴时期著名思想家蒙田说:“我研究的就是我自己,我改革的就是我自己。” 是自己的就是有特色的,它是全校教职工尤其是校长学习、思考的结晶,是经过整合、凝炼,已经被校长内化,继而被教职工内化的先进思想理念。特色不是标新立异,不是把口号换个说法。 大道至简,大道至朴。英雄所见略同。千百年来先进的思想理念在本质上总是相似相通的。几千年前的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式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吗? “三为两尊”的发展形成过程:第一阶段:“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一理念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曾在全国大为流行。但“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说法失之偏颇。否则,爷爷奶奶为孩子背书包,生活老师为学生洗内衣,甚至学生要上网打游戏,都有了冠冕堂皇的借口。第二阶段:“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社会服务,尊重主体,尊重全体。”这一理念体现了教育为民服务的理念,但服务的内涵不清晰,仍可能出现第一种理念下的偏颇。第三阶段:“为学生的将来服务,为家长的希望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尊重主体,尊重全体。”这一理念明确了服务的内涵,但“为学生的将来服务”也成为了某些错误的美丽借口。教师在要求学生“废寝忘食”拼搏时,家长在体罚孩子时,总是会说“我是为你将来好”。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得好:“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第四阶段:“为学生的成长服务,为家长的希望服务,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尊重主体,尊重全体。”这一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思想,追求让每一名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快乐中获得全面发展,取得成功。二、思路是关键:封闭管理,开放教育封闭管理,即严格管理,指制定科学的规范和严格的考评体系,运用表格化落实。“开放教育”体现在:1、培养目标体现开放性人的智能具有多元性。评价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优秀学生。我们追求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八好”学生,即:一颗博爱之心,一身文明习惯,一副强健的体魄,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口流利的外国语,一手漂亮规范的字,一项文体、科技或劳动的特长,一份各科成绩进步的成绩单。学校每月、每学期都要按“八好”标准评比优秀学生,表彰时发“八好”奖状。2、课程设置体现开放性除开齐开足并严格考核课标规定的语、数、外,理、化、生,政、史、地,体、音、美,信息等所有大小科目外,还有:跑操:全校学生每天朝读后跑操,学生方队步伐整齐,“锻炼身体,健康生活”的口号声铿锵悦耳,整个校园生机无限。晨会教育系列:每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全体师生统一穿着校服,高唱国歌,聆听国旗下讲话,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每天上午第一节课前5分钟是电视晨会。学校围绕周工作重点,根据“思想引领,榜样示范,制度规范,督导通报,成果展示”的思路,编辑系列节目,教育学生。感恩操: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全校师生一起做感恩的心手语操,教育学生懂得感恩。歌曲、格言5分钟:每天下午午睡后第一节课前,学校利用电视播放健康歌曲、格言警句,要求全校学生起立,大声跟唱诵读。学生吐故纳新,提神振气,又学会了不少健康歌曲,铭记了许多格言警句。综合教育30分:学校每周四次编辑播出为时30分钟的综合电视节目。内容丰富,寓教于趣,包括时事新闻,法制在线,师生风采,健康歌曲,天气预报等栏目,极大地娱乐了身心,开拓了视野。周六兴趣小组活动:学校根据学生兴趣,将学生分成篮球、乒乓球、演讲、信息、象棋、书法、绘画、唱歌、舞蹈、阅读等十七个兴趣小组,周六开展活动,培养学生一项文体、科技或劳动的特长。学期末要考核、展示。周日留守生活动:学校每周放假一天半,每3周放假两天半。放假期间总有近千学生留在学校。有不少学生连家长来接都不回家。他们觉得学校吃得好,玩得好,又安全,又有收获。我常说:“我们把学校办得让学生不想回家了,这就成功了。”所以每次放假,我们都精心安排学生生活,并派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兴趣活动,且不额外增收一分钱。心理交流课:专业心理教师除了按心理教材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外,还利用先进的科学手段对学生进行心理测量,对问题学生早发现,早介入,早治疗;还利用心理信箱,及时收集和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求助问题。综合实践课: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服务,与特校聋哑孩子联谊。每次放假不允许布文化课作业,但一定要布社会或家庭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社会上开展公益活动,在家里孝敬长辈,多做家务,并将活动反馈单经家长签字后带回学校,作为考评“八好”学生的依据之一。把生活课程化,用服务来育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就是说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是什么样的教育。是健康的生活就是健康的教育,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是科学的生活就是科学的教育,是艺术的生活就是艺术的教育。在我们学校:怎样坐,怎样站,怎样吃,怎样睡,怎样与同学、老师交往等等方面都有明确而科学的规范。譬如进餐,十人一桌,每人轮流担任席长,席长提前3分钟给大家把饭菜均分在自助餐盘上,等全体成员排队入席就位后开始进餐。温馨提示学生不得说话,要细嚼慢咽。早餐不得低于10分钟,中晚餐不得低于15分钟。全体组员吃完后方能离席。席长留下来收拾餐具餐桌。这样进餐,既尊重了中国饮食文化注重团圆的传统,又体现了西方注重个人卫生的先进饮食文化,还培养了学生组织协作动手等诸方面的能力。我们学校,没有“后勤职工”一说,只有“后勤教师”。后勤教师一丝慈爱的眼神,一抹关切的微笑,一句关切的话语,一个关爱的动作,无不传递着一股爱的信息,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在这充满爱的和谐人文环境中,每一个鲜活的生命,自然会健康茁壮地成长,快乐幸福地学习和生活。3管理的形式体现开放性人人都是管理者,人人都是被管理者。校长包校,主管领导包线,值日领导包块,班主任包班,科任教师包学生,学生包点。平行分班,包块管理,帮困培优并重,合作竞赛双赢。民主管理学校委员会。这是一个从机制上保证家长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的组织。民管会以家长代表为主组成。每周一第一节课,全体家长都可以到班级观摩、参加班级周激励会。每周四,二十名家长代表要进校活动,帮助学校找问题。他们进教室听课;进办公室看教师备课、改作业,与教师交流;进寝室看卫生,看物品的摆放,环境布置;进学生餐厅与班主任和学生们一道进餐。最后把意见和建议汇总交学校,学校整改后反馈给下周到校的家长代表。每次月考,我们都邀请家长代表参加,每个考室都有一名家长监考,每个阅卷组都有一名家长担任阅卷组副组长。这样保证了交到家长手中的学生成绩真实可信。学生会。学校通过竞选产生学生会。周二、周四定为学生自主管理日。这两天学校和班级的日常管理,由学生会及班干部负责,班主任原则上不得跟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把“管是为了不管”的教育理念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一三九”班级管理运行机制。这一机制意在鼓励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进步。“一”指各班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副班主任;“三”指三套班委会;“九”指导九个学习小组。学生副班主任在班主任指导下主持班级工作。三套班委会轮流值周、监督。A值周,B监督;B值周,C监督;C值周,A监督。谁值周被监督班委发现的问题最少,谁就是优秀班委。这样激励更多的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全班大多数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班干部,成为成功的管理者。九个学习小组完全按成绩和性别均衡分配组成。小组内优等生和学困生搭档同桌,成为师徒。学生的座位每周以组为单位整体调动一次。4、课堂模式体现开放性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主要围绕教学开展。教学的成绩应是教育成果的一种体现。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一样都要成绩,只不过取得成绩的途径不同:应试教育靠时间加汗水,以牺牲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代价;素质教育靠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提高课堂效能等手段取得好成绩。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课堂。“成功教育”与“三自(自学、自展、自评)”整合是我们极力推行的课堂模式。实质: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在老师的鼓励和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目的:提高课堂时效,落实基础知识,培养学习能力,考出优秀成绩。每一堂课都要力求体现成功教育。“成功教育”三要素:积极的期望、鼓励性的评价、成功的机会。完整的课堂(以某一三维目标的完成为结构单位,不以45分钟为标准)原则上都要遵循三步六环节:第一步,自学。指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阅读、练习、自我检测的过程。这一步有三个环节:揭示自学目标:要求将自学内容题目化。自学指导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第二步,自展。指学生对自学的收获进行展示提升。自展课前,教师一定要批改或抽查学生“自学题目”完成情况,对学生不懂的问题及人数明了于心。讲课时,有的放矢,真正有把握地做到,只讲学生不懂的,以提高课堂的时效性。分组合作:应解决两种错误:通过学生“自悟”和“兵”教“兵”解决“低级错误”(自己一看就明白错了)和“初级错误”(学优生一讲就明白了)。展示提升:指学生演排,师生点拨,解决“高级错误”(指错落人数较多,涉及规律性知识和方法的错误)。演排应以中差生为主,一来是给更多的学生展示的机会,二来便于暴露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利教师找到点拨和归纳规律性知识和方法的切入点。第三步,自评,即课堂模式第六个环节。自评包括口头、板演、表演、书面等多种方式,最主要方式是书面课堂检测,要求学生“把作业当考试,把考试与作业”,在规定时间内独立作业。下课铃响,无论学生是否完成,教师要带着作业本回办公室,及时批改,掌握学生落实知识的情况,以便采取下一步对策。三、措施是保证有了好的思路,只是“想到了”,如何把“想到了”变成“做到了”,并且“做好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是根本保证。措施主要是“七用”:1、用高尚的人格凝聚人心。教育教学的成功是师德高尚的附产品。师德高尚的核心有两点:一是为人善良真诚。爱是师德的核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二是做事力求“四公”:公心、公平、公正、公开。2、用和谐的环境温暖人心。和谐环境是自然景色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高度统一。构建和谐环境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整洁美丽的校园。构建和谐环境的根本任务是建设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人文”的实质就是一种根植于内心的素养,一种无须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3、用先进的思想引领人心。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简而言之,就是思想决定命运。人生信念:忠实工作,健康生活。只有忠实工作,才能健康生活。吃亏是福。工作即生活。办学思想:“三为两尊”,核心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中心,而不能以个人绩效为中心。工作观念:工作就是找问题。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不能迅速解决问题,就是最难的问题。4、用科学的制度规范人心余世唯有这样一句名言:“相信觉悟,不如相信制度。”我觉得应该用先进的思想作引领,用科学的制度作保证才更完善。制度可以促成文化。科学的制度应有这样的特点: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应以群体的、大写的“人”为本,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应以不损害公众利益为前提。以人为本的制度应该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以文化为根。制度必须围绕文化来建设,必须能体现学校正确的办学思想,能为师生带来成长、成功的幸福感。不能为制度而制度,为权威而制度,为一已之私而制度。被管理考参与讨论,签名认可。制度应包括:a、行为规范:规范师生该怎么做。b、量化管理:对违纪违规扣分处理。c、考评方案:综合考评,奖优罚劣。5、用常规运行的机制静化人心事事都有章可循。如果我们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工作总结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