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健康教育指导.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55868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指导.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指导.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热病人健康教育指导一 什么是发热?发热是指由于致热源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导致体温超过正常范围。发热程度的判断(以口温为例)低热 37.3-38.0中等热 38.1-39.0高热 39.1-41.0超高热 41及以上 人体最高的耐受温度为40.6-41.0,直肠温度持续升高超过41,可引起永久性的脑损伤;高热持续在42以上2-4h常导致休克及严重并发症;体温高达43则很少存活。二 发热病人的临床症状有哪些?1 体温上升期:皮肤苍白、干燥无汗、畏寒、疲乏不适,有时伴有寒战。2 高热持续期:皮肤潮红、灼热;口唇、皮肤干燥;呼吸深而快;心率加快;头痛、头晕食欲不振、全身不适、软弱无力、尿少;严重者可出现谵妄、昏迷。3 退热期:大量出汗、皮肤潮湿。退热方式有骤退和渐退。骤退是指体温在数小时内降至正常,骤退者由于大量出汗,体液大量丧失,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四肢厥冷等虚脱或休克现象;渐退是指体温在数天内降至正常。另外,发热还常有一些伴随症状,如淋巴结、肝脾肿大,关节肿痛,结膜充血,单纯疱疹,皮疹等。三 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有哪些?1.休息与活动 休息可减少能量消耗,有利于机体的康复。高热者绝对卧床休息,低热者可酌情减少活动,适当休息。同时提供安静、整洁的环境,室温适宜,温度在18-20度,每天至少通风一次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病人休息。2.饮食教育 1) 宜选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忌吃甜糯滋腻,难以消化的食品;忌吃高脂肪及油煎熏烤炒炸的食物。2) 注意食物的色、香、味,鼓励少量多餐,以补充高热的消耗,提高机体的抵抗力。3)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2500-3000ml,以补充高热的消耗的大量水分,并促进毒素和代谢产物的排出。3.药物教育 避免大量应用退热药物,尤其对于老年病人,以免脱水,循环衰竭;关于抗生素的应用:应在病因明确或有证据支持的前提下应用,防止滥用。4.监测体温的方法1、学会自己监测体温:发热患者每天测体温4次,高热者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体温正常三天后改为每日1-2次2、测体温前,避免剧烈运动、进食、进冷热饮料、冷湿敷、洗澡等,应休息30min后测量3、 行降温措施后30min复测体温5.降温措施1)通常采用的是物理降温:用冷毛巾及冰袋放于患者头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经过处;酒精或温水擦浴:用25%-35%的乙醇200-300ml或用32-34的温水擦颈部、四肢、腋下和腹股沟等处以促进机体热量蒸发。但对于高热寒战或刚服过退热药的病人,则不能冷敷或擦浴;有皮疹的病人禁用乙醇擦浴。2)物理降温不起作用时,则遵医嘱选择合适的退热药,注意用量不宜过大,以免大量出汗引起虚脱。如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如出现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呼吸急促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四. 发热病人如何做好出院指导?1)指导病人合理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 学会正确测量体温2) 注意饮食,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注意保暖,预防感冒3) 遵医嘱用药4)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