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3-3活页规范训练(含解析) 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955069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 3-3活页规范训练(含解析) 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 3-3活页规范训练(含解析) 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 3-3活页规范训练(含解析) 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一活页规范训练 3-3(含解析)(时间:30分钟满分:100分)考查知识点及角度难度及题号基础中档稍难喀斯特地貌的成因1、2、310喀斯特地貌的类型4、5、96、7喀斯特地貌与生产生活的关系8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48分)读图,回答13题。1影响图中地形发育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2甲地的主要岩石类型为()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D片麻岩3关于甲地区地貌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地质运动活跃,岩石裂隙发育广泛B该地地表水缺乏,利于该地貌的形成C该地生物生长旺盛,不利于该地貌的发育D该地地处亚热带,高温有利于地下地貌的形成,不利于地表地貌的发育解析:图中反映了喀斯特地貌的发育情况。该地貌是由于流水侵蚀可溶性岩石形成的。形成喀斯特地貌最主要的可溶性岩石是碳酸盐类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等。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越强,喀斯特地貌越典型,影响岩石透水性的主要是岩石的孔隙和裂隙的发育程度,水对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蚀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水中CO2、有机酸和无机酸的含量,以及水的流动性。答案:1.A2.B3.A“中国南方喀斯特”是我国第6个世界自然遗产,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景观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读图,完成45题。4关于图中各部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5为地下河,因断层面被侵蚀而成B6和7两小地貌均为侵蚀作用而成C1和4两小地貌均为流水溶蚀而成D2和3之间是断层,为地壳运动而成5“中国南方喀斯特”常见的地貌景观是()A角峰 B沙丘 C峰林 D风蚀蘑菇解析:第4题,由岩层状态可知,该处并没有断层发生,故A、D两项错。1为峰林、4为溶洞,由流水溶蚀而成;6为石钟乳、7为石笋,为流水淀积而成。第5题,该区常见地貌为峰林,如路南石林,桂林山水。答案:4.C5. C自然界鬼斧神工,形成了许多天然的“桥”,下图是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几座“天生桥”。据图,回答67题。6以上“天生桥”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 B C D7喀斯特溶蚀桥的形成与下列哪些物质循环有关()地壳物质循环碳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A B C D解析:黄土桥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海蚀桥主要分布在基岩海岸地带,是海浪侵蚀的结果;喀斯特溶蚀桥主要出现于石灰岩广泛分布地区,是常见的喀斯特地貌,其形成与地壳物质循环、碳循环、水循环、生物循环都密切相关;风蚀桥则分布于干旱地区,风力侵蚀严重。答案:6.A7.D8下列属于喀斯特地貌对交通运输建设影响的是 ()A地形崎岖,地表破碎,多地下暗河,地质条件复杂B地势高,气候寒冷,多高寒荒漠和多年冻土区C山高谷深,山河纵列D地质灾害频发解析:在工程建设中需注意到:喀斯特地区常因地下岩溶现象而发生地基不稳或地面沉陷现象。答案:A二、综合题(共52分)9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4分)材料一乐业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地处黔、桂两省区8县交界的结合部。全县总面积2 617平方公里,总人口15.2万人。在全世界13个超大型天坑中,分布在乐业的就有7个,因此乐业县被誉为 “世界天坑之都”、“世界天坑博物馆”。材料二乐业天坑群占地约20平方公里,已发现有大石围、白洞、风岩洞、穿洞等20多个天坑。乐业天坑底部是极为罕见的原始森林,森林里有溶洞群、地下河流相通(1)科学家对乐业天坑群考察后认为,这是一座“天坑博物馆”。该天坑的成因是()A水蚀和溶蚀 B风蚀C陨石撞击 D火山喷发(2)属此类地貌的我国著名风景名胜区有()A长江三峡 B吐鲁番盆地C路南石林 D九寨沟(3)该地貌对修水库和修铁路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修水库时要注意_问题,修铁路要注意_问题。(4)天坑群属喀斯特地貌,试分析其发育的自然条件。解析:第(1)、(2)题,乐业天坑群是一种地下漏斗,是流水侵蚀和化学溶蚀形成的,属于喀斯特地貌。云南的路南石林也是属于这种地貌类型。第(3)题,该地貌产生的渗漏和地基塌陷会对修水库和修建铁路等工程建设带来不利影响。第(4)题,从岩石性质、气候、生物等条件分析。答案:(1)A(2)C(3)渗漏地基塌陷(4)该地区石灰岩厚度大,岩性纯,空隙和裂隙发育广泛,岩石的可溶性、透水性好;亚热带湿润区,气候温暖,全年降水充沛;气候条件利于生物的生长、旺盛的生命活动和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导致土壤和流水中有机酸的含量较高。10(创新性学习)某地理课题组为完成“喀斯特地貌发育机制的研究”,采取了以下设想:设想一:气候是我国南北方喀斯特地貌发育差异的主导因素。为论证这一设想,课题组在我国三个石灰岩分布区采样,获取如下数据:地区降水时间分布年降水量/mm年平均气温/年溶蚀率/(毫米/年)广西中部相对均匀1 5002 00020220.120.3湖北三峡中等1 0002 00012150.06河北西北部集中400600680.020.3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8分)(1)分别解释年降水量、年平均气温与年溶蚀率之间的内在关系。设想二:植被、坡度对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有一定程度的影响。课题组根据植被覆盖率、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相关数据画出了如下坐标图:(2)补充坡度与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的关系曲线。(3)试分析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与植被覆盖率关系曲线的形成原因。(4)云贵高原虽然处在湿润区,但由于特殊的地貌条件,形成“地下水滚滚流,地表水贵如油”,使得该地区缺水严重,试分析其原因。(5)我国北方地貌区的喀斯特地貌为什么没有南方地区明显?(6)云贵高原是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区,这个地区地形崎岖,多地下暗河、地下漏斗和落水洞,试分析这种地貌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解析: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我国从广西中部到湖北三峡,再到河北西北部降水量逐渐减少,年平均气温逐渐降低,石灰岩的年溶蚀率也呈明显降低趋势,说明温度降低、降水减少会使石灰岩的年溶蚀率降低;植被覆盖率大,地表水流动速度会减小,必然会增加下渗,同时植物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就会升高;坡度越大,地表水流动速度就越大,必然会减少下渗,地下喀斯特地貌发育程度就会降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区降水量大,但地下漏斗、落水洞和溶蚀裂隙发育,导致地表水下渗、下漏,易造成地表缺水。我国北方地区虽然有的地区也有大面积石灰岩分布,但其他条件如气温、降水、生物等不如南方,故喀斯特地貌不明显。答案:(1)年降水量大、分布均匀,使石灰岩受溶蚀的时间长,溶蚀率大;气温高,生物作用较强,加快石灰岩的溶蚀。(2)见右图。(3)植被覆盖率高,阻止地表径流,加大下渗量,从而促进了地下岩溶地貌的发育;同时植物根系排放的酸性物质也有利于石灰岩的溶蚀。(4)云贵高原地区喀斯特地貌典型,多岩溶洞穴,明暗河相连,地表水渗漏严重;地表植被少,涵养能力低,地表水容易流失。(5)北方气温较南方低,降水较少,植被覆盖较低,且水的酸性不如南方强。(6)有利影响:喀斯特地貌类型多样,形态各异,可作为旅游资源,又可作为疗养地;地下水资源丰富,可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地貌区的地下水资源,解决工农业生产用水问题;合理开发地下水能资源,可筑坝开发地下水电;开发矿产资源,如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石膏和铝土、铅、锌汞等;溶洞还可作地下厂址和地下仓库,也可作为温室用做育苗或居住等。不利影响:喀斯特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给铁路、公路、水库等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增加建设成本。喀斯特地貌区还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导致石漠化现象的发生。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