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护理常规.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53920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乳腺癌的护理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乳腺癌的相关知识和护理乳腺癌时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占全身各种肿瘤的710%,仅次于子宫颈癌,但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部分大城市报告乳房癌占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乳房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诱发因素:1 年龄:在女性中,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在月经初潮前罕见,20岁前亦少见,但2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50岁较高,绝经后发病率继续上升,到70岁左右达最高峰。死亡率也随年龄而上升。2 遗传因素:家族的妇女有第一级直亲家族的乳腺癌史者(母亲和姐妹),其乳腺癌的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23倍。3 其他乳房疾病。4 月经初潮年龄:初潮年龄早于13岁者发病的危险性为年龄大于17岁者的2.2倍。5 绝经年龄:绝经年龄大于55岁者比小于45岁的危险性增加。6 第一次怀孕年龄:危险性随着初产年龄的推迟而逐渐增高,初产年龄在35岁以后者的危险性高于无生育史者。7 绝经后补充雌激素:在更年期长期服用雌激素可能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8 口服避孕药。9 食物:尤其是脂肪饮食,可以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10 饮酒11 体重增加可能是绝经期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重要危险因素。(一)症状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表现为轻微的乳房疼痛,性质多为钝痛或隐痛,少数为针刺样痛,疼痛不随月经周期而变化。晚期癌肿侵犯神经时则疼痛较剧烈,可放射到同侧肩、臂部。(二)体征1、乳房肿块乳房肿块常是促使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80%以上为患者自己偶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是查体时被医生发现。(1)部位 肿块绝大多数位于乳房外上象限,其次为内上象限、上方及中央区,其他部位较少。(2)数目 一般单侧乳房的单发肿块较常见,偶见2-3个。(3)大小 肿块大小不一。以往因就诊较晚,肿块多较大。 (4)肿块形状多样,-般为不规则形,亦可见圆形、卵圆形等。表面不光滑或呈颗粒感,边界不清楚。有些特殊型癌,因浸润较轻,即使较大的肿块,也可表现为边界较清楚及活动度较好,如髓样癌、粘液癌,高分化腺癌等。(5)肿块质地 其质地并不完全相同,大多为实性,较硬,但富含细胞的髓样癌及小叶癌常较软,粘液癌质地韧,囊性乳头状癌则呈囊状有波动感。(6)活动度 与良性肿块相比,其活动度较差。2、乳头溢液乳腺癌的乳头溢液发生率较低,一般在10%以下,血性溢液中约有12%-25%为乳腺癌,但50岁以上患者的乳头血性溢液,乳腺癌可达64%。有时仅有溢液,而触不到明显肿块,可为管内癌的早期临床表现。湿疹乳腺癌的溢液多见于单侧乳房的单个乳管口,溢液可自行溢出,亦可挤压而被动溢出,其性质多见于血性、浆液血性或水样溢液。3、乳头和乳晕改变癌灶侵及乳头或乳晕改变时,乳腺的纤维组织和导管系统可因肿瘤侵犯而挛缩,牵拉乳头,使乳头偏向肿瘤-侧,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直至乳头完全回缩人乳晕下(不同于先天性乳头内陷)。4、局部皮肤改变一些部位浅在的早期癌侵犯乳房悬韧带使其挛缩,或肿瘤与皮肤粘连使皮肤外观凹陷,酷似酒窝,临床称为酒窝征、癌细胞堵塞皮下淋巴管,可出现皮肤水肿,呈橘皮样变。肿瘤侵入皮内淋巴管,可在肿瘤周围形成小癌灶,称为卫星结节, 晚期癌患者皮肤可出现完全固定甚至破溃,呈菜花样改变,经久不愈。 5、乳房轮廓改变由于肿瘤浸润,可使乳腺弧度发生变化,出现轻微外凸或凹陷。亦可见乳房抬高,令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面上。6、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若乳房肿块具有恶性征象,同时触及的腋窝及锁骨上窝淋巴结较大,质地较硬,活动性较差,则说明转移的可能性大。治疗:手术治疗为主(乳房癌改良根治术),辅以化学药物、放射、内分泌、生物等综合治疗。护理措施术前护理1.心理指导:多了解和关心病人,消除紧张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进行必要的术前准备:如胸透、配血、备皮等。3.术前预防感冒,戒烟,减少麻醉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4.咳嗽练习,教给患者正确的咳嗽方法,防止术后并发症。 术后护理1.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2.体位:术后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利于呼吸和引流。3.氧气吸入:遵医嘱氧气吸入。4.饮食指导:病人清醒胃肠蠕动恢复后,进食要少食多餐,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食物,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促进伤口愈合,预防术后并发症。5.病情观察: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切口渗血、渗液的情况,病人若感胸闷、呼吸困难,应及时报告医师协助处理。6.心理护理:正确对待手术引起的自我形象改变,消除紧张情绪,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疾病和治疗。7.加强伤口护理:(1)保持皮瓣血供良好手术部位加压包扎,使皮瓣紧贴胸壁,防止积液积气。包扎松紧度以能容纳一手指、以能维持正常血运、不影响病人呼吸为宜。观察皮瓣颜色及创面愈合情况、观察患侧上肢远端血循环情况,若手指发麻、皮肤发绀、皮温下降、动脉搏动不能触及,提示腋窝部血管受压,应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 (2)维持有效引流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妥善固定引流管:引流管的长度要适宜,病人卧床时将其固定于床旁,起床时固定于上身衣服。保持引流通畅:防止引流管扭曲受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量:术后12日,每日引流血性液约50200毫升,以后颜色及量逐渐变浅、减少。协助医师拔管。术后45日,每日引流液转为淡黄色,量少于1015ml,创面与皮肤紧贴,手指按压伤口周围皮肤,无空虚感,即可考虑拔管。8.预防患侧上肢肿胀。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指导病人保护患侧上肢,平卧时患肢下方抬高10,肘关节轻度屈曲;半卧时屈肘放于胸腹部;下床时用吊带托或用健侧手将患肢抬高于胸前,需他人扶持时只能扶健侧,以防腋窝皮瓣滑动而影响愈合;避免患肢下垂过久。按摩患侧上肢或进行握拳屈伸肘运动,以促进淋巴回流。9.指导病人做患侧肢体功能锻炼。术后24小时内活动手指及腕部,可做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术后1-3日进行上肢肌肉的等长收缩,利用肌肉的泵作用促进血液、淋巴回流;他人协助患侧上肢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逐渐过渡到肩关节的小范围前屈、后伸运动(前屈小于,后伸小于)。术后4-7日病人可坐起,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并做以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以及同侧耳朵的锻炼。术后1-2周。术后1周皮瓣基本愈合后开始做肩关节活动,以肩部为中心前后摆臂,循序渐进的做抬高患侧上肢、手指爬墙、梳头等锻炼。健康指导1.活动:术后近期避免用患侧上肢搬动,提取只能怪物,继续行功能锻炼。2.术后5年内应避免妊娠,否则可能使乳腺癌复发,平时经常自查。3.放疗或化疗:放疗期间应注意保护皮肤,出现放射性皮炎时及时就诊。4.义乳或假体。5.坚持乳房自我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压缩资料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