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第六中学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份考试试卷(II )卷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5170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6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第六中学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份考试试卷(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湘教版第六中学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份考试试卷(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湘教版第六中学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3月份考试试卷(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21 页 湘教版第六中学 2020年八年级下学期地理 3月份考试试卷 II 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选择题 共 26题 共 76分 1 6 分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 是一个独特的地区 高原的河谷海拔较低 四季温暖 回答下列各题 1 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A 温暖 B 湿热 C 干旱 D 高寒 2 影响青藏高原河谷农业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地形 B 纬度位置 C 海陆位置 D 能源 3 青藏高原上有一些著名的畜种 其中被称为 高原之舟 的是 A 细毛羊 B 牦牛 C 三河马 D 滩羊 2 6 分 如图为我国四种农业生产地区图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第 2 页 共 21 页 1 水稻的主要种植区是 A B C D 2 根据因地制宜原则 地最适宜发展 A 种植业 B 畜牧业 C 水产养殖业 D 林业 3 耕地类型不同 主要影响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土壤条件 C 热量条件 D 水分条件 3 4 分 读图 内蒙古自治区植被景观分布图 完成下列问题 第 3 页 共 21 页 1 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往西 植被变化的规律大致是 A 森林 草原 荒漠 B 荒漠 草原 森林 C 森林 荒漠 草原 D 草原 森林 荒漠 2 植物生长与水分关系密切 据图推断内蒙古自治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大致是 A 南多北少 B 北多南少 C 东多西少 D 西多东少 4 2 分 晓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至乌鲁木齐旅游 他在旅途中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A 草原 荒漠 森林 B 温带草原 荒漠草原 荒漠 C 森林 荒漠 草原 D 荒漠 森林 草原 5 2 分 为保护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 我国在青藏高原地区建的自然保护区是 A 卧龙自然保护区 第 4 页 共 21 页 B 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 C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D 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6 2 分 下列诗词描述南方地区的是 A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B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涛风簸自天涯 C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D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7 2 分 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哪两种地形为主 A 山地和丘陵 B 山地和盆地 C 山地和平原 D 平原和高原 8 2 分 东北三省气候冷湿 主要因素是 太阳辐射 洋流 冬季风 纬度位置 A B C D 9 2 分 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 A 耕作历史悠久 劳动力充足 第 5 页 共 21 页 B 土壤肥沃 C 平原面积广大 D 水热条件好 10 2 分 新华网北京 2015年 2月 1日电 中国要美 农村必须美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融 合一二三产业 涵盖生态 文化 历史等内容的乡村旅游 做了前所未有的浓墨重彩的描摹 文件提出 要扶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 地域 民族特点的特色景观旅游村镇 打造形式多样 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休 闲产品 全面向全球 推广 美丽中国 下列有关 美丽中国 的景观图片中 反映我国南方地区的是 A B C D 11 2 分 从因地制宜的角度看泰州地区农业生产适宜发展 第 6 页 共 21 页 A 畜牧业 渔业 B 种植业 渔业 C 林业 畜牧业 D 种植业 畜牧业 12 2 分 我国幅员辽阔 地域差异显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传统民居 南平北尖 B 人口和城市 东密西疏 C 农业类型 东耕西牧 D 传统交通工具 南船北马 13 2 分 有关贵州省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 地势西高东低 B 贵州省境内石灰岩分布广泛 地质灾害频繁 C 贵州省采取一系列生态环境恢复措施 是水土流失现象已不复存在 D 贵州省是长江以南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但开采布局呈现出 小而分散 格局 14 2 分 我国西北内陆地区 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草地 B 林地 C 旱田 D 水田 15 4 分 有学者按自然地理特征 将中国划分成图中所示的四块区域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第 7 页 共 21 页 1 有关各区域地理景观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绿色中国 草原广袤 牛羊成群 B 银色中国 沃野千里 绿树成荫 C 金色中国 茫茫戈壁 黄沙漫漫 D 黄色中国 地势高耸 冰川广布 2 下列组合不正确的是 A 黄色中国 的传统民居窑洞 黄土广布 沟壑纵横 B 金色中国 的坎儿井 气候干旱 蒸发旺盛 C 银色中国 的内外交通不便 河网密布 著名的水乡 D 绿色中国 的农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到三熟 热量充足 降水丰沛 16 2 分 秦晋之好 得陇望蜀 黔驴技穷 等成语中的 秦 晋 陇 蜀 黔 对应下列省 区全称 排序正确的是一组 A 山西 陕西 四川 甘肃 广西 B 陕西 山西 甘肃 贵州 四川 C 四川 甘肃 广西 山西 陕西 D 陕西 山西 甘肃 四川 贵州 第 8 页 共 21 页 17 8 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与 和 两大地理区域分界线 大致吻合的是 A 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B 畜牧业和种植业的分界线 C 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D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2 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 的糖料作物是甜菜 B 区域 主要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C 区域 的农业主要是种植业 D 区域 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 3 如果从湖北武汉坐京广高铁到达乙工业基地 必须经过的山脉是 A 南岭 B 秦岭 C 巫山 第 9 页 共 21 页 D 天山 4 甲乙二地是我国两个重要的工业基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地发展工业的突出优势是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B 乙地矿产资源贫乏 毗邻港澳 轻工业发达 C 甲乙两地都易发生旱涝 台风 泥石流等灾害 D 甲乙所在的 区域降水少 水资源紧张 18 2 分 关于 秦岭 淮河 地理意义的描述 正确的是 400mm 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 亚热带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 水稻区和小麦区的分界 A B C D 19 2 分 青藏地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有丰富的水源 B 土壤十分肥沃 C 人口稠密 劳动力多 D 气温较高 风力较小 20 2 分 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分布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第 10 页 共 21 页 A 甲区域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地跨我国地势一二级阶梯 B 乙丙两区域的分界线是秦岭 淮河 划分的主导因素是季风 C 丙区域的民居墙体较厚 屋顶坡度较小 D 早穿皮袄午穿纱 是对丁区域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 21 2 分 关于北方人民的生活 说法正确的是 A 交通工具以轮船为主 B 北方民居建筑 都注意通风散热 C 东北 华北居民主食以面食为主 黄土高原居民以小米为主 D 北方人民喜好的体育运动项目有游泳 赛龙舟等 22 8 分 读图 我国 7月等温线分布图 1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 南北气温都较高 B 南北气温差异大 C 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第 11 页 共 21 页 D 东高西低 气温差异大 2 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A 南北气温都较高 B 南北气温差异大 C 气温最低区域在北方 D 东高西低 气温差异大 3 据图可知 拉萨的气温在 A 24 28 之间 B 16 24 之间 C 8 16 之间 D 8 以下 4 据图可知 拉萨的气温在 A 24 28 之间 B 16 24 之间 C 8 16 之间 D 8 以下 23 2 分 以下城市不位于东北三省的是 A 哈尔滨 B 满洲里 C 沈阳 D 乌鲁木齐 第 12 页 共 21 页 24 2 分 根据下图提供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区气候湿润 水运发达 B B地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C C地区是我国的 天府之国 D D地区的自然特征是 高 寒 25 2 分 下列称号中 属于北方地区的是 A 天府之国 B 鱼米之乡 C 黑土地 D 江南水乡 26 2 分 我国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下列哪一条等降水量线最接近 A 50mm B 200mm C 400mm D 800mm 二 综合题 共 3题 共 29分 27 10 分 阅读图文资料 完成问题 第 13 页 共 21 页 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6000 多年前渭河平原就出现了原始农耕文明 陕西黄陵 县的黄帝陵 延安宝塔山都是令人向往的研学基地 黄土高原的各学校地理研学小组 开展的地理研学活 动主题多样 既有生态环境方向的 又有历史文化方向的 前期设计地理研学主题 1 自然方向围绕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 人文方向 图示研学路线 分别围绕 主题展开 实验指明资料搜集方向 2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 研学小组发现 长城以南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地貌形态千沟万壑 支 离破碎 他们做了如下 4组实验 模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 获得了各组实验数据 其中 B组的实验数据 降水量相同 如表 植被覆盖率 径流量 mm 30 分钟 产沙总量 g 100 9 77 0 85 70 27 31 4 34 第 14 页 共 21 页 40 41 91 57 29 0 50 83 123 07 得出结论 植被是通过减少 来实现减沙的 为了印证实验结果 研学小组需要搜集当地的植被覆盖率 地形坡度 等资料 实践见证水土保持成效 3 经现场考察 黄土高原生态环境问题 研学小组发现黄土高原水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他们展 示了绘制的当地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 拍摄的两幅梯田图片 内环式梯田是把支离破碎的土地封闭成凹地 降雨时形成微型湖泊 泥沙也随雨水淤积 久而久之黄土高原也将趋于平缓 得出结论 高原生态建设示意图显示 在坡地不同部位采取了 和 A处 坡脚 建拦土坝的治 理措施 沟谷也建拦土坝 其作用是 从水土流失治理效益看 内环式梯田的优势是 28 8 分 阅读资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所有自然灾害中 气象灾害中 71 地震灾害占 8 海洋灾害占 7 农林牧业生物灾 害占 6 其他灾害占 8 材料二 1880 2012年全球平均温度升高了 0 85 上升 2 产生的变化有极端热事件增加 全球冰 川不断减少 海平面继续上升 超过 2 造成的危害有 人口贫困化 人口健康受损 物种灭绝的风险增 加 洪灾风暴潮等危险增多 作物减产 可再生地表水和地下水减少 材料三 途经 8个省的南水北调工程解决北京 天津 河北 河南四省取 1亿多人用水危机 沿岸 第 15 页 共 21 页 1200万亩耕地可自留灌溉 汉江防洪提高到百年一遇 材料四 中国一年因雾霾造成的经济损失 6720亿元 相当于 GDP的 1 2 例如雾霾天气使番茄和辣 椒晚成熟至少 30天 使太阳能发电比晴天发电降低了约 80 1 根据材料一 说出我国所有自然灾害中占有比例最大的是 灾害 2 根据材料二 说出全球平均温度升高超过 2 对人口和作物造成的危害有 3 根据材料三 说出南水北调工程 解决 四省区 1亿多人用水危机 4 根据材料一 说出我国所有自然灾害中占有比例最大的是 灾害 5 根据材料二 说出全球平均温度升高超过 2 对人口和作物造成的危害有 6 根据材料四 列举雾霾天气对生活和经济影响的实例 7 根据材料三 说出南水北调工程 解决 四省区 1亿多人用水危机 8 根据材料四 列举雾霾天气对生活和经济影响的实例 29 11 分 如图 1 填出图中数字代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山脉 湖 河流 盆地 城市 2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 有 之称 地势高则 较低 高寒 便 成为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 第 16 页 共 21 页 3 本区主要的农业区有 谷地 谷地 本区小麦等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试解释原因 第 17 页 共 21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26题 共 76分 1 1 1 2 1 3 2 1 2 2 2 3 3 1 3 2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第 18 页 共 21 页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5 2 16 1 17 1 17 2 17 3 17 4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2 2 第 19 页 共 21 页 22 3 22 4 23 1 24 1 25 1 26 1 二 综合题 共 3题 共 29分 27 1 27 2 27 3 28 1 28 2 28 3 第 20 页 共 21 页 28 4 28 5 28 6 28 7 28 8 29 1 29 2 29 3 第 21 页 共 2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