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选择题整理.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5025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选择题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学选择题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学选择题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单项选择题1. 反映孔子教育思想的文献是A.学记B.论语C.礼记D.中庸2.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代表作是A.理想国 B.政治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主主义与教育3 在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A.学记 B.大教学论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普通教育学4. 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A.学记 B.大教学论C.论演说家的培养 D.普通教育学5. 论演说家的培养一书的作者是A. 苏格拉底B. 赫尔巴特C. 昆体良D. 亚里士多德6.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出自A.学记B.论语C.礼记 D.中庸7. 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是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C.普通教育学 D.大教学论8. 提出并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A. 赫尔巴特B. 夸美纽斯C. 洛克D. 裴斯泰洛齐9. 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是A.教育漫话 B.爱弥尔 C.大教学论 D.民主主义与教育10. 系统地阐述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卢梭 D. 夸美纽斯11. 先后4次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的人是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杜威 D. 康德12. 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教育学著作是A.大教学论 B.民主主义与教育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13. 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的教育家是 A. 赫尔巴特 B. 夸美纽斯 C. 杜威 D. 康德14. 提出“明了、联合、系统、方法”为教学的四个步骤的教育家是 A. 洛克 B. 赫尔巴特 C. 卢梭 D. 夸美纽斯15. 提出要尊重儿童的天性和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的教育家是 A. 洛克 B. 夸美纽斯 C. 卢梭 D. 杜威16. 提出一切知识都应以感觉为开端的教育家是 A. 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 康德 D. 卢梭17. 提出教育的任务是教导人们怎样生活的思想家是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斯宾塞18. 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社会学家斯宾塞的代表作是A.民主主义与教育 B.教育论 C.爱弥尔 D.普通教育学19. 首先提出“实验教育学”这个术语的教育家是A. 梅伊曼 B. 斯宾塞 C. 拉伊 D. 杜威20. 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的教育家是A. 梅伊曼 B. 斯宾塞 C. 拉伊 D. 杜威21. 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民本主义与教育22. 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 杜威 B. 卢梭 C. 赫尔巴特 D. 夸美纽斯23. 以下哪一项不是传统教育所强调的A. 教师中心 B. 学生中心C. 书本中心D. 课堂中心24.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关于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称为A白板说 B做中学 C儿童中心主义 D实质教育派25. 以下哪一种观点是杜威的主张 ( ) A. 教师中心B. 儿童中心C. 课堂中心D. 书本中心26. 下列不属于杜威的教育思想的是A.“从做中学” B.“生活即教育”C.“学校即社会” D.“教育即生长”27. 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教育学的教育家是A. 凯洛夫 B. 赞可夫 C. 布鲁纳 D. 维果斯基28. 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是A.新教育大纲 B.教育史ABC C.教育学 D.教育过程29. 提出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的心理学家是A. 布卢姆 B. 布鲁纳 C. 凯洛夫 D. 赞可夫30. 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心理学家是A. 布卢姆 B. 布鲁纳 C. 凯洛夫 D. 赞可夫31. 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的代表作是A.教育过程 B.教学与发展 C.教学过程最优化 D.教育学32. 将现代系统论的方法引进教学论研究的苏联教育家是A. 马卡连柯 B. 巴班斯基 C. 凯洛夫 D. 赞可夫33. 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方法是A. 历史法 B. 调查法 C. 实验法 D. 统计法34. 对一个事件或一个学生进行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 全面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抽样调查 D个案调查35. 有目的有计划地对事物或现象进行感知的研究方法是A谈话 B问卷C 观察 D查阅学生作业和教育文件资料36. 教育归根到底产生于A. 本能 B. 无意识摹仿 C. 社会交往 D. 生产劳动37. 最早将“教”“育”二字用在一起的思想家是A. 孔子 B. 孟子 C. 墨子 D. 荀子38. 认为人本性善,教育的意义在于“存心养性”的思想家是A. 孔子 B. 墨子 C. 孟子 D. 荀子39. 认为人本性恶,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伪”的思想家是A. 荀子 B. 墨子 C. 孟子 D. 孔子40. 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人的一切天赋力量和能力”的教育家是A. 夸美纽斯 B. 康德C. 卢梭 D. 裴斯泰洛齐41. 据可查证的资料,人类最早的学校出现在A. 希腊 B. 埃及 C. 斯巴达 D. 雅典42. 我国的学校产生于A. 商代 B. 夏朝 C. 西周 D. 东汉43 已经出现名叫“庠”、“序”、“校”的施教机构的是A. 商代 B. 夏朝 C. 西周 D. 东汉44. 1870年英国颁布的教育法令是A.普通教育法 B.费里法案C.初等教育法 D.小学校令45. 联合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关于儿童权利的国际性条约是A.世界人权宣言B.儿童的生存、保护和发展世界宣言C.德里宣言 D.儿童权利宣言46. 人的身心发展是指A. 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 个性的品德的形成C. 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 技能和技巧的提高47. 下列不属于心理的发展的是A. 感觉 B. 神经系统的发育 C. 知觉 D. 性格48. 下列属于身体的发展的是A. 注意 B. 记忆 C. 心脏的发育 D. 思维49. 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 皮亚杰 B. 格塞尔 C. 赞科夫 D. 维果茨基50. 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的心理学家是A. 皮亚杰 B. 格塞尔 C. 赞科夫 D. 维果茨基51. 认为“智力的本质也是一种适应” 的心理学家是A. 皮亚杰 B. 格塞尔 C. 赞科夫 D. 维果茨基52. 形成守恒概念,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A. 感知运动时期 B. 前运算时期 C. 具体运算阶段 D. 形式运算阶段53. 一个生来失明的孩子不可能培养他成为一个画家,说明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54.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55. “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 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56.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决定教育、教学工作应A 有针对性 B 因材施教C 抓住成熟期D 循序渐进57 “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阶段性B. 顺序性C. 不均衡性D. 个别差异性58. 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 阶段性C. 互补性D. 个别差异性59. “因材施教”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A. 个别差异性 B. 不均衡性C. 阶段性 D. 顺序性60.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反映的是A. 环境决定论 B. 遗传决定论 C. 教育万能论 D. 二因素论61. 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A. 遗传素质B. 环境C. 个体主观能动性D. 教育62 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63. 能够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生理前提的因素是 A. 成熟 B. 遗传素质 C. 环境 D. 教育64.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A. 遗传 B. 环境 C. 教育 D.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65. 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的是A. 社会实践 B.遗传 C. 教育 D. 成熟66.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遵循了人的发展的A 阶段性 B 不平衡性 C 顺序性 D个别差异性67. 决定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是A. 科学技术 B. 政治经济制度 C. 文化 D. 生产力68. 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是A. 教育 B. 文化 C. 科学技术 D. 政治经济制度69. 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A. 生产力 B. 科学技术 C. 政治制度 D. 文化70. 文化从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传输到另一个社会文化共同体指的是A. 文化传递 B. 文化传播C. 文化交流 D. 文化更新71. 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说明了教育的A. 生产性 B. 阶级性 C. 民族性 D. 历史继承性72. 人们并不是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制定或废止教育制度,这说明教育制度具有A客观性 B规范性 C强制性 D历史性73.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A各级各类教育机构 B教育思想 C教育管理制度 D学制74. 在中世纪大学的四科中,具有普通教育性质的是A文科科 B神学科 C医学科 D法学科75. 我国正式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A任寅学制 B癸卯学制C壬戌学制 D1951年颁布的学制76. 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的学制属于A单轨学制 B双轨学制 C分支型学制77. 在教育目的的结构中,核心部分是A对受教育都身心素质的规定 B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C以上二者的统一78. 教育目的产生和变化的现实基础是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科学技术79. 教育目的的最终制约因素是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科学技术8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B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教育目的政治性质的制约C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可以决定教育目的D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说明教育目的具有客观性81.“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历史过程”这一命题告诉我们A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根本不存在对立B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对立始终存在C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完全统一D在目前条件下,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对立还是存在的,有时甚至还很尖锐82. 追求教育目的的永恒性是哪种教育目的观的观点A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 B科学主义的教育目的观C科学人文主义的教育目的观83. 关于全面发展,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B使每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同样的发展C学生可以有自己的特长D不要求学生门门功课都精通84. 下列不属于广义教育内容的是A. 正规教育 B. 非正规教育 C. 终身教育 D. 非正式的教育85. 学校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是A. 教师 B. 报刊杂志 C. 声像资料 D. 教材86. 实现教育目的、完成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的是A. 教育内容 B. 教育途径C. 教育过程 D. 教育制度87. 制约教育内容的根本因素是A 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B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C. 文化传统 D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水平88. 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是A. 增强学生的体质 B. 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C. 培养良好的品德 D. 掌握体育的技能技巧89. 智力的发展的前提是A. 形成技能技巧 B. 发展能力C. 提高认识 D. 掌握知识90. 我国社会主义学校德育的组成部分不包括A. 道德品质教育 B. 政治教育C. 宗教教育 D. 思想教育91. 下列不属于欣赏自然美的形式的是A. 组织学生远足 B. 美术C. 指导学生写生 D. 地理课教学92. 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是A. 国家课程 B. 显在课程C. 核心课程 D. 学科课程93. 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是A. 课程计划 B. 课程标准 C 教学大纲 D 教科书94. 最基本的教育过程是A学生从进入小学到大学毕业或受完一定阶段教育的总的教育过程B一门课程从开始到结束的教育过程C一门课程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的教育过程D一点知识或一课书的教育过程95.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学儿童认知发展一般处于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96. 特别重视学生活动的重要性的教育流派是A传统教育 B现代教育 C形式教育 D实质教育97. 下列关系中,不属于“教育过程作为提高学生认识的规律”的范畴的是A已知与未知的关系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C读书与活动的关系 D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98. 下列关系中,不属于“教育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规律性” 的范畴的是A具体与抽象的关系 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C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的关系D身体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99. 对于教育过程中的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之间成正比关系B心理的发展必定有助于身体的发展C具体与抽象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D非理性因素制约和决定着理性因素的发展100. 下列各项活动中,不是教育途径的是A教学 B智育 C课外活动 D咨询与辅导101. 教学的基本形式是A课堂教学 B复式教学 C现场教学 D网络教学102. 与课堂教学相比,复式教学的特殊性是A分班教学 B分科教学 C自动作业与直接教学交替进行D每节课有固定的时间103.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课外活动的是A课外兴趣小组 B少先队活动 C家庭作业 D读书报告会104. 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课外活动的形式的是A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研究活动 D个人活动105. 心理咨询与辅导同思想品德教育的共同之处是A根本目的相同 B基本任务相同 C理论基础相同 D基本方法相同106. 不是学校心理咨询与辅导的主要内容的是A发展性咨询与辅导 B心理治疗 C适应问题的咨询与辅导D学习心理问题的咨询与辅导107. 不属于学习生活辅导的内容的是A作业辅导 B学习态度辅导 C学习策略辅导 D学习习惯辅导108.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职业指导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的过程。B升学指导也属于职业指导。C职业指导就是要负责为学生找工作。D职业指导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109. 咨询与辅导的基本原则是:( )A尊重学生 B面向全体学生 C要有耐心 D坚持具体性原则110. 开设一门学习方法的课,由专门的教师向学生讲授如何进行学习,这种咨询与辅导的方式属于:A系统讲授式 B专题讲座式 C学科渗透式 D协作辅导式二、名词解释1. 教育学:就是通过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研究,去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2. 历史法:就是要从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去进行考察,以弄清它的实质和发展规律。3. 抽样调查:是从总体所包含的全部个体中随机抽出一部分个体作为调查的对象,借以推断、说明总体的一种调查。4. 教育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对改善教育问题的设想,创设某种环境,控制一定条件,所进行的一种教育实践活动。5. 谈话:是教育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研究者可根据研究的问题,通过与教师、学生、学校领导或学生家长等人的谈话,了解研究问题的产生原因和历史情况,以及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态度。6.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7. 广义的教育:指的是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或是无组织的,系统的或是零碎的,都是教育。8. 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9. 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身体的发展是指机体的各种组织系统的发育及其机能的增长,是人的生理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是指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的发展,是人的精神方面的发展。10. 遗传素质: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11. 环境:是围绕在个体周围的并对个体自发地发生影响的外部世界。12. 最近发展区: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有能力的同伴合作中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13.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是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指教育受一定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传统和人口等其他社会因素的制约。14. 教育的阶级性:是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指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阶级的利益并为之服务的特性。15. 教育的民族性:一般指一个民族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情趣等民族心理结构在教育上的反映。16.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17. 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18.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的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9. 双轨学制是指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它有两个平等的学制系列,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这两个平等的系列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甚至也不对应。20. 单轨学制是指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它只有一个系列,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多种分段。21. 分支型学制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它一开始并不分轨,进入中学阶段时又开始分叉。22. 终身教育是人一生各阶段当中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从纵向上看,终身教育不仅仅是青少年的教育,而且涵盖了人的一生;从横向上看,终身教育既包括正规教育,也包括非正规教育。23. 教育目的:就是指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24. 教育目的的结构:就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美感、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素质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25.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是指教育目的的提出者或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教育价值作出选择时所持的一种倾向26. 个人本位论者主张提出教育目的应当从受教育者的本性出发,而不是从社会出发;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人,充分发展受教育者的个性,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在他们看来,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只有在有助于个人发展时才有价值,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其对个人发展所起的作用来衡量。27.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依据社会需要来确定,个人只是教育加工的原料,他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的需要;他们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准则的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保证社会生活的稳定与延续;在他们看来,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依赖并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只能以其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28. 教育目的观是教育目的哲学、社会和文化基础,它代表着教育活动主体对教育目的的根本看法。29.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人为出发点和以人为中心的教育目的观。30. 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以科学为中心的功利性的教育目的观。31.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是一种以科学主义为基础,以人文主义为价值方向的教育目的观。32. 素质教育就是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33. 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为实现教育目的,在教育活动过程中经过选择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的总和。34. 全面发展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的系统教育。35. 体育:是授予学生身体锻炼、卫生保健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的教育。36. 智育:是教育者以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37.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38.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39. 课程:是为实现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而规定的所有学科(即教学科目)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中。40. 学科课程:又称“分科课程”,是依据教育目标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内容组成学科,以学科的逻辑体系组织学科内容的课程。41. 活动课程:也称“经验课程”、“生活课程”、“学生(儿童)中心课程”,是以生活中学生(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围绕学生(儿童)从事某种活动的动机组织的课程。42. 核心课程:是指所有学生都要学习的一部分学科或学科内容,它以人类社会的基本活动为中心,围绕某个核心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43. 综合课程:又叫“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它采取相关学科或相邻领域的学科的办法,减少教学科目,把几门学科的教育内容组织在一门综合的学科之中,这种课程就是综合课程。44. 潜在课程:是指学校或班级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对学生发展起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45. 国家课程:亦称“国家统一课程”,它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46. 地方课程:又称地方本位课程,是指地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根据国家课程政策,以国家课程标准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根据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水平及其对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课程资源而开发、设计、实施的课程。47. 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具体来说,它就是某一类学校或某一级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年级或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48. 课程计划:原称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49. 课程标准:是确定学校教育一定阶段的课程水准、课程结构与课程模式的纲领性文件。50. 教科书:又称课本,是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接受能力编写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51. 教育过程是教育活动所经历的或长或短的时间的行程。52. 教育途径是学校或教师采用的促进受教育者获得发展的渠道、方式的总称。53. 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有目的的组织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组织的或教师指导学生组织的各项学习活动而获得全面发展的过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54.课堂教学是指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能力程度编成相对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教学组织形式。55.复式教学是指一个教师在同一节课内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56. 现场教学是根据一定的教学任务与目的,组织学生到相关的生产单位和生活情境中,通过听取讲解、观察、调查或实际操作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它也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变式。57. 网络教学又叫“以网络为基础的教学”或“基于网络的教学”,是以Internet为教学信息交流的主要媒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利用网上资源所进行的教学活动。58. 课外活动是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组织学生参加的各种教育性活动的总称。59. 咨询与辅导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受教育者提供的一种学习上、生活上、发展上的协助,它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前提,以协助学生自我了解为起点,以学生自我实现与发展为目的。三、简答题1. 历史法的步骤包括那些?第一步是史料的搜集; 第二步是对史料的鉴别;第三步是对史料进行分类。2.运用历史法研究教育问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1)要坚持全面分析的方法。;(2)要把历史分析和阶级分析结合起来;(3)要正确处理批判与继承的关系。3. 运用调查法研究教育问题的步骤有哪些?(1)要确定好调查的目的;(2)选择适当的调查对象;(3)拟出调查提纲;(4)计划好调查的步骤和方法。4. 为什么说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1)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物质生产经验,而且还结成产生了一定的生产关系。(2)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有些动物在养护幼小上虽与人类的抚育子女有些类似,但它们是一种本能活动。(3)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其目的在于影响和促进人的发展,培养人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5. 把握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有何意义?(1)只有首先明确了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才能进一步讨论教育的社会属性和社会职能之类的问题。(2)从实践上看,如果不坚持把培养人作为教育的根本和学校生活的中心,就不有可能搞好教育和办好学校,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履行教育的社会职能。6.教育的基本要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相互作用的?教育的基本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教育的三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的因素,他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掌握着教育的目的,采用着适当的教育内容,选择一定的教育活动方式,创设必要的教育环境,调控着受教育者和整个教育过程,从而促进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使其达到预期的目的。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的基本要素只是一种对教育活动的过程结构的抽象分析与概括,这些要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是随着历史条件和现实选择的变化而变化的。7. 遗传在人的发展中起什么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发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5)警惕“遗传决定论”。8. 为什么说教育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4)警惕“学校消亡论”、“教师取消论”和“教育万能论”。9. 人的身心发展具有哪些规律?(1)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3)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10. 政治制度是如何制约教育的?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11. 教育对政治制度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1)教育能为政治培养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3)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12.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教育的质的特征上1)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培养规格;2)文化制约着教育内容;3)文化制约着对待受教育者的态度和教育方法。13. 教育具有哪些文化功能?(1)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2)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3)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4)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14. 什么是教育制度?它有哪些特点?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实施教育的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二是教育机构与组织赖以存在和运行的一整套规则。教育制度具有客观性、规范性、历史性、强制性等特点。15. 现代学制有哪些类型,我国的学制属于哪一类?现代学制有三种类型:双轨学制、单轨学制和分支型学制。双轨学制是指由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它有两个平等的学制系列,一轨自上而下,其结构是大学(后来也包括其他高等学校)、中学(包括中学预备班);另一轨从下而上,其结构是小学(后来是小学和初中)及其后的职业学校(先是与小学相连的初等职业教育,后发展为和初中联结的中等职业教育)。这两个平等的系列既不相通,也不相接,最初甚至也不对应。单轨学制是指由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占绝对优势的学制结构,它只有一个系列,其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小学、中学、而后可以升入大学,其特点是一个系列、多种分段,即六三三、五三四、四四四、八四、六六等多种分段。分支型学制是介于双轨学制和单轨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它一开始并不分轨,进入中学阶段时又开始分叉。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16. 我国现行学制的改革应注重哪些方面?(1)适度发展学前教育 (2)切实普及义务教育(3)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4)大力发展高等教育17. 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有哪些基本观点?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观点可以从其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两个方面加以说明:(1)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理论基础第一,强调人性的不变;第二,强调从人性出发第三,强调人的个体价值和内在价值;(2)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特征第一,追求永恒的教育目的;第二,追求人性化的教育目的;第三,追求理想化的教育目的18. 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有哪些基本观点?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观点可以从其理论基础和基本特征两个方面加以说明:(1)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理论基础第一,强调事物的变化性;第二,强调事物的有用性(2)科学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特征第一,重视教育目的的适应性;第二,重视教育目的功利性;第三,重视科学技术教育19. 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有哪些基本观点?科学人文主义教育目的观的基本观点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科学精神是教育目的观的基础;第二,人文精神是教育目的观的价值方向;第三,科学与人文是有机融合的20. 试分析我国教育目的的结构。教育目的的结构是教育目的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即指明受教育者在知识、智力、品德、美感、体质诸方面的发展,以期受教育者形成某种素质结构。二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即指明这种人符合什么社会的需要或为什么阶级的利益服务。一般认为,我国现阶段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身心素质所做的规定,这是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部分;“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对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的规定。21.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包括哪些?(1)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2)要求全面发展; (3)具有独立个性22. 普通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有哪些对策?普通中小学实现教育目的的对策主要有三个方面:(1)坚持基础教育的性质与任务,要坚持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坚持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的任务。(2)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要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获得发展。(3)深入开展素质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23. 什么是素质教育?它有哪些特点?素质教育就是培育、提高全体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教育。关注人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是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征。素质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 基础性。 第二,全体性。第三, 全面性。 第四,创新性。第五, 主体性。 第六,可持续性。24. 教育内容的意义有哪些?(1)教育内容是培养人才、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保证;(2)教育内容是教师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准绳;(3)教育内容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基础;(4)教育内容是检查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依据。25. 教育内容的制约因素有哪些?(1)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2)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3)文化传统;(4)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水平。26. 体育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内容分别是什么?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体育应当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以面向全体学生普及为主,以经常锻炼为主和以预防保健为主。体育的意义:1)体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增强学生的体质;2)体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3)体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作用;4)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5)体育为劳动技术教育提供身体条件。体育的主要任务:1)增强学生的体质是学校体育的基本任务;2)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技巧;3)培养良好的品德。体育的内容:(1)田径运动; (2)体操与游泳;(3)球类与游戏; (4)武术与军事体育活动。27. 智育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内容分别是什么?智育是人类教育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人类教育发生的时候起,智育就占据着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位置。在现代社会的教育中,智育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智育的意义:(1)智育对社会文明的进化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智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基础;(3)智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智育的主要任务:(1)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2)形成学生基本的技能技巧;(3)发展学生的智力。智育的内容:中小学生的学习是为了进一步学习和参加劳动打下坚实的基础。智育在知识、技能以及智力的发展方面,都要考虑其全面性、基础性。因此,要求授予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所谓各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关于自然的、社会的、思维的知识、技能。“基本”的含义是指:(1)中小学生日后参加社会生产,进入社会生活经常要用到的那些知识和技能 (2)有许多知识、技能虽然不一定能直接用于生产、生活,但却是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基础,或者是作为现代社会成员必须具有的一般文化修养。总之,基本知识应是学科中千百年来被实践证明了的、比较稳定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的知识。28. 德育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内容分别是什么?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社会主义的学校德育包括道德品质教育、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德育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德育的意义:(1)加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2)加强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3)加强德育是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需要。德育的主要任务:(1)在思想上,逐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2)在政治上,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3)在道德品质上,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德育的内容:(1)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2)革命理想与革命传统、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育;(3)劳动教育; (4)民主、纪律与法制教育;(5)正确人生观与科学世界观教育。29. 美育的意义、主要任务和内容分别是什么?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必要组成部分。美育的功能在于引导学生的审美活动,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满足他们的审美需要,增进他们的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审美能力,逐步养成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最终能够创造美好的事物。美育的意义:1)美育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的智力和创造力;2)美育具有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完善品德的教育功能;3)美育可以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4)美育有助于学生劳动观点的树立、技能的形成。美育的主要任务:(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美的热爱和追求;(3)发展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内容:(1)自然美;(2)生活美;(3)艺术美。30. 核心课程、综合课程的优点与不足分别是什么?核心课程的主要优点包括:第一,强调学习内容的统一性和实用性,学习中强调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和社会具有较强的适用性;第二,课程内容来自周围的社会生活和人类不断出现的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具有强烈的学习动机;第三,使学生学会以积极的方式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核心课程的缺点主要有:第一,课程的范围、顺序等没有明确的规定,内容可能是零散的、琐碎的或肤浅的;第二,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和统一性难以保证;第三,内容的无组织性使文化遗产不可能得到充分体现,还可能背离家长的期望和高校的要求。综合课程的优点包括:第一,克服了学科课程分科过细的缺点,比较容易贴近社会现实和实际生活;第二,强化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丰富和拓宽了学习内容的内涵和外延;第三,培养了学生的迁移能力,提高了学习效率。综合课程面临的问题是:第一,教材编写问题,通晓各学科的人才稀少,教材的编写有一定难度;第二,师资问题,受专业细分的影响,学科教师难以胜任综合课程的教学。31.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国家课程对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共同的质量标准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一定的强制性,概括起来,它具备如下的一些特点:第一,基础性;第二,指导性;第三,统一性;第四,综合性;第五,稳定性。地方课程作为国家基础教育宏观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国家课程的有机补充,又是学校课程的重要依据,具有其自身突出的特征:第一,地域性; 第二,民族性; 第三,文化性;第四,适切性; 第五,探究性。32.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分别包括哪几个部分?课程计划的基本内容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课程设置 即根据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任务、培养目标和修业年限,确定学校应设置的课程。课程开设顺序 即依据规定年限、各门课程的内容、课程之间的衔接、学生的发展水平,确定各门课程开设的顺序。课时分配 即根据课程的性质、作用、教材的分量和难易程度分配各门课程的授课时数,包括各门课程授课的总时数,各学年(或学期)的授课时数和周学时等。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即学年阶段的划分、各学期的教学周数、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的时间、假期和节日的规定等。我国目前的课程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前言(说明) 对课程的性质、价值与功能做定性描述,阐述各学科课程领域改革的基本理念,并对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进行详细说明。课程目标 明确各门学科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方面共同而又各具特点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内容标准 按照学习领域、主题或目标要素阐述学生在不同阶段应实现的具体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结果,尽可能用清晰的、便于理解的及可操作的行为动词从课程目标的三方面进行描述。实施建议 包括教与学的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等。各项建议力图体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改善教学行为、变革学习方式、提高教材编写质量、体现评价的发展功能提供指导。附录(术语解释) 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使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与实施标准。包括术语解释和典型案例。33. 教科书的作用是什么?如何科学编写教科书?教科书的作用: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完成作业,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科书,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情况的评定等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科学编写教科书的要求:第一,教科书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符合卫生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要求;第二,多样化的教学改革必然有多样化的教科书;第三,教科书的内容应具有时代特征;第四,教科书编写的形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第五,教科书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34. 教育中如何正确处理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是一个用已知同化未知、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过程。要处理好教育过程中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已知与未知的关系,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已知在学习新知识中的积极作用A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准备”B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还具有加工处理的作用(2)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已知与未知的关系,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未知向已知的转化A在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中,未知既要与已知相关,又要有超出已知的新内容B在未知向已知转化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中介”的转化作用35. 教育中如何处理具体与抽象之间的关系?1)在教育中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以下两方面A纵向上看,儿童的认知发展遵循具体到抽象的顺序a总体上看,儿童的发展是由抽象到具体的过渡b具体地看,在儿童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存在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化问题B横向上看,具体认知和抽象认知相互交错相互渗透a具体认识受抽象思维的制约b抽象思维中渗透着具体认识的因素(2)根据教育中具体与抽象之间的关系,教育中应注意以下问题:教育过程在组织学生的认识活动时,既要从认识活动展开的过程方面考虑具体认识和抽象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作为两个阶段的相互联系,又要从认识活动得到的结果方面考虑具体认识和抽象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在一定认识水平上的相互渗透。只有始终坚持以感性认识为基础,又时时坚持以理性认识为指导,不断地把学生的认识活动推向前进,才能使学生逐步实现由经验中的具体经过抽象而达到理论中的具体的掌握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必须避免两种割裂具体认识与抽象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关系的片面做法。36. 教育中如何处理读书与活动之间的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学生认识的对象主要是间接经验、书本知识。间接经验可以不受个体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避免重复人类认识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错误和曲折,大大提高认识的起点,在比较短的时间内达到人类长期认识客观世界所达到的水平。这一特点决定了学生必须以读书为主。强调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或读书为主,并不意味着直接经验或活动不重要。事实上,学生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学生就难以掌握间接经验。37.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之间是什么关系,它对教育的启示是什么?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之间的关系也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掌握知识是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基础。道德认识是思想品德的重要构成部分,因为思想品德是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的:“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意”(道德意志)、“行”(道德行为)。“知“这个要素不仅是思想品德的构成部分,它还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这就形成了知识与思想品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并且产生了知识对思想品德的影响和作用。科学知识(真的知识)与人的思想品德也有密切联系,在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但另一方面,道德认识也只是思想品德的一个因子,科学知识也只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