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答案(DOC)

上传人:xgs****56 文档编号:894844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2 自动检测系统通常由几个部分组成 其中对传感器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首先由各种传感器将非电被测物理或化学成分参量转化成电参量信号 然 后经信号调理 数据采集 信号处理后 进行显示 输出 加上系统所需的交 直流稳压电源和必要的输入设备 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动检测系统 对传感器通常有如下要求 1 准确性 2 稳定性 3 灵敏度 4 其他 如耐腐蚀性 功耗 输出信号形式 体积 售价等 1 3 试述信号调理和信号处理的主要功能和区别 并说明信号调理单元和信号 处理单元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 信号调理在检测系统中的作用是对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进行检波 转换 滤波 放大等 以便检测系统后续处理或显示 信号处理模块是自动检测仪表 检测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各种控制的中枢 环节 其作用和大脑相类似 信号调理电路通常包括滤波 放大 线性化等环节 信号处理模块通常以各种型号的嵌入式微控制器 专用高速处理器 DSP 和大规模可编程集成电路 或直接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来构建 2 1 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粗大误差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有 什么不同 从提高测量准确度看 应如何处理这些误差 随机误差主要是由于检测仪器或测量过程中某些未知或无法控制的随机因 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系统误差产生的原因大体上有 测量所用的仪器本身性能不完善或安装 布置 调整不当 在测量过程中温度 湿度 气压 电磁干扰等环境条件发生 变化 测量方法不完善 或者测量所依据的理论本身不完善 操作人员视读方 式不当等 粗大误差一般由外界重大干扰或仪器故障或不正确的操作等引起的 减小和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 1 针对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 措施 2 采用修正方法减小恒差系统误差 3 采用交叉读书法减小线性系统误差 4 采用半周期法减小周期性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的处理 可以用数理统计的方法 对其分布范围做出估计 得 到随机影响的不确定度 粗大误差的处理 拉伊达准则和格拉布斯准则 2 2 工业仪表常用的精度等级是如何定义的 精度等级与测量误差是什么关系 人为规定 取最大引用误差百分数的分子作为检测仪器 系统 精度等级 的标志 即用最大引用误差去掉正负号的数字来表示精度等级 精度等级常用 符号 G 表示 0 1 0 2 0 5 1 0 1 5 2 5 5 0 七个等级是我国工业检测仪器 系统 常用精度等级 检测仪器 系统 的精度等级由生产商根据其最大引用误差的大小并以选 大不选小的原则就近套用上述精度等级得到 2 3 已知被测电压范围为 0 5V 现有 满量程 20V 0 5 级和 150V 0 1 级 两只电压表 应选用哪只电表进行测量 A 表 B 表 两者比较 通常选用 A 表进行测量所产生的测量误差较小 即选用 20V 0 5 级 3 2 什么是仪表的灵敏度和分辨力 两者间存在什么关系 灵敏度是指测量系统在静态测量时 输出量和输入量的增量之比 能引起输出量发生变化时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称为传感器或检测系统的分 辨力 灵敏度与分辨力关系 传感器的分辨力主要由敏感元件本身特性决定 提 高灵敏度的措施 如提高放大倍数以及降低信噪比在一定程度有助于提高系统 分辨力 但这种手段的作用在于充分发挥敏感元件的性能 因此其最大效果受 限于敏感元件本身 若敏感元件本身分辨力有限 则灵敏度的提高也不会影响 传感器的分辨力 灵敏度大则分辨率小 3 7 传感器与检测系统静态校准的条件与步骤是什么 静态标准条件是指没有加速度 振动 冲击 除非这些参数本身就是被测 物理量 及环境温度一般为室温 20 5 C 相对湿度不大于 85 大气压力 为 101 7 KPa 的情况 静态校准的步骤如下 1 根据标准的情况 将传感器或检测仪器全量程 测量范围 分成若干 等间距点 一般至少均匀地选择五个以上的校准点 其中应包括起始 点和终点 2 然后由小到大逐一增加输入标准量值 并记录下被校准传感器或检测 仪器与标准器相应的输出值 3 将输入值由大到小逐一减小 同时记录下与各输入值相应的输出值 4 按 2 3 所述过程 对传感器进行正 反行程往复循环多次测试 将得 1V 020 5 0 maxmax Lx 15V 0150 1 0 maxmax Lx 到的输出 输入测试数据用表格列出或作出曲线 5 对测试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 根据处理结果就可以确定被校准传感器 或检测仪器的线性度 灵敏度 滞后和重复性等静态特性指标 4 1 什么是金属电阻丝的应变效应和灵敏度系数 金属材料的电阻相对变化与其线应变成正比 这就是金属材料的应变电阻 效应 Km 1 2u C 1 2u 为金属电阻丝的应变灵敏度系数 它由两部分组成 前半部分为受力后金属丝几何尺寸变化所致 后半部分为因应变而发生的 电阻率相对变化 4 3 试述电阻应变片温度误差的慨念 产生的原因和补偿方法 由温度变化引起应变计输出变化的现象 称为应变片的温度效应 也称温 度误差 产生的原因 1 温度变化引起应变片敏感栅电阻变化而产生附加应变 2 试件材料与敏感材料的线膨胀系数不同 使应变片产生附 加应变 温度补偿 应变片自补偿法 桥路补偿法 热敏电阻补偿法 4 4 什么是直流电桥 若按不同的桥臂工作方式 可分为哪几种 各自的输出 电压如何计算 单臂工作电桥 双臂工作电桥 全臂工作电桥 4 7 拟在一个等截面的悬臂梁上粘贴四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应变片 并组成差动 全桥电路 试问 四个应变片应如何粘贴 试画出相应的电桥电路图 并说明 如何克服温度误差 在梁的固定端附近的上下表面顺着梁 L 的方向各粘贴两片应变片 为了好理解 我解释一下 就是说从上往下看 顺着力的方向 上面有两个并排的应变片 同样下面也有两个并排 的应变片 这样 上面受拉时 下面受挤压 两者发生极性相反的等量变化 4 个应变电 阻片就组成了全桥电路 图在书本 p113 图 4 65 4 9 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主要有哪几种 各自特点是什么 使用这些测量 电路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调频电路 调频测量电路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可以测量 0 01 m 级位移变 化量 运算放大器式电路 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压与极板间距离 dx 成线性关系 从而克服了变间隙式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问题 运算放大器虽解决了单个变极 距式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问题 但要求放大器具有足够大的放大倍数 而且输 入阻抗很高 双 T 二极管型电路 1 电源 传感器电容 负载均可同时在一点接地 2 二极管 D1 D2 工作于高电平下 因而非线性失真 小 3 其灵敏度与电源频率有关 因此电源频率需要稳定 4 将 D1 D2 R1 R2 安装在 C1 C2 附近能消除电缆寄 生电容影响 线路简单 5 输出电压较高 6 输出阻抗与电容 C1 和 C2 无关 而仅与 R1 R2 及 RL 有关 7 输出信号的上升沿时间取决于负载电阻 RL 可用于动态测 量 8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取决于振荡器的频率 差动脉冲调宽电路 差动脉冲调宽电路不需要载频和附加解调线路 无波形 和相移失真 输出信号只需要通过低通滤波器引出 直流信号的极性取决于 C1 和 C2 对变极距和变面积的电容传感器均可获得线性输出 这种脉宽调制线路 也便于与传感器做在一起 从而使传输误差和干扰大大减小 4 17 简述差动式电容测厚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 20 比较差动式自感传感器和差动变压器在结构及工作原理上的异同之处 结构 都有完全对称的铁芯 衔铁和线圈结构 但差动式电感传感器至 少只有一对自感线圈 没有原副线圈之分 而差动变压器则至少由一对原线圈 和一对副线圈组成 原线圈端需采用激励电源 输出电压自副线圈引出 工作原理 相同点 是都利用衔铁位置的改变实现差动检测 不同点 差动式电感传感器是通过改变衔铁的位置来改变两个 差动线圈磁路的磁阻而使两个差动结构的线圈改变各自的自感系数实现被测量 的检测 而差动变压式传感器则是通过改变衔铁的位置改变两个原副线圈的自 感系数来检测相关的物理量 4 23 电涡流式传感器有何特点 画出应用于测板材厚度的原理框图 从应用来讲 电涡流式传感器的最大特点是能相对位移 振动 厚度 转 速 表面温度 硬度 材料损伤等进行非接触式连续测量 具有结构简单 体积小 灵敏度高 频响范围宽 不受油污等介质影响的特点 原理框图 5 1 什么是压阻效应 什么是压阻系数 表示压阻系数 半导体电阻率随应变所引起的变化称为半导体的压阻效应 5 2 什么是正压电效应和逆压电效应 什么叫纵向压电效应和横向压电效应 某些晶体或多晶陶瓷 当沿着一定方向受到外力作用时 内部就产生极化 现象 同时在某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 当外力去掉后 又恢复 到不带电状态 当作用力方向改变时 电荷的极性也随着改变 晶体受力 所产生的电荷量与外力的大小成正比 上述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 反之 如对晶体施加一定变电场 晶体本身将产生机械变形 外电场撤离 变形 也随着消失 称为逆压电效应 通常把沿电轴 X 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 纵向压电效应 而把沿机械轴 Y 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的压电效应称为 横向压电效应 5 3 简述石英晶体的结构特点 其 X Y Z 轴的名称是什么 每个轴分别具有什 么特点 石英晶体是一个正六角形的晶柱 纵向轴 Z 称为光轴 也称为中性轴 当光线沿此轴通过石英晶体时 无折 射 X 轴称为电轴 在垂直于此轴的面上压电效应最强 Y 轴称为机械轴 在电场的作用下 沿该轴方向的机械变形最明显 5 6 简述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主要由压电原件 质量块 预压弹簧 基座及外壳等 组成 工作原理 当加速度传感器和被测物一起受到冲击振动时 压电元件受质 量块惯性力的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此惯性力是加速度的 函数 既 F ma 此惯性力与物体质量 m 及加速度 a 成正比 此时力 F 作用在压电元件上 因而产生电荷 Q 当传感器一旦 确定 则电荷与加速度成正比 因此通过测量电路测得电荷的 大小 即可知道加速度的大小 5 7 什么是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有几种 并举例说出与光电效应相对的光电器件 的名称 因为吸收了光能后转换为该物体中某些电子的能量而产生的电效应就称为光 电效应 光电效应可分为外光电效应 内光电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三种类型 基于外光电效应原理工作的光电器件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 基于内光电效应原理工作的光电器件有光敏电阻和反向偏置工作的光敏二极 管和光敏三极管 基于阻挡层光电效应原理工作的光电器件有光电池 5 10 简述光敏电阻 光敏二极管 光敏晶体管和光电池的工作原理 光敏电阻 光敏电阻又称为光电管 没有极性 纯粹是一个电阻器件 阻 值随光照增加而减小 无光照时 光敏电阻阻值 暗电阻 很 大 电路中电流 暗电流 很小 当受到一定波长范围的光照 时 它的阻值 亮电阻 急剧减小 电路中的电流迅速增大 一般希望暗电阻越大越好 亮电阻越小越 此时光敏电阻具有 高的灵敏度 光敏二极管 在电路中光敏二极管一般是处于反向工作状态 处于反向偏 置的 PN 结 在无光照时具有高阻特性 反向暗电流很小 在有光照时 在结电场作用下 电子向 N 区运动 空穴向 P 区运动 形成光电流 方向与反向电流一致 光的照度愈大 光电流愈大 由于无光照时的反偏电流很小 因此光照时的 反向电流基本上与光强成正比 光电池 光电池是基于光生伏特效应制成的 是自发电式有源器件 它有 较大面积的 PN 结 当光照射在 PN 结上时 在结的两端出现 电动势 硅和硒是光电池的最常用的材料 在一块 N 型硅片上 用扩散方法渗入一些 P 型杂志 从而形成一个大面积 PN 结 P 层极薄能使光线穿透到 PN 结上 光电池与外电路的连接方 式有两种 一种是开路电压输出 开路电压与光照度之间呈非 线性关系 另一种是把 PN 结的两端通过外导线短接 形成流 过外电路的电流 也称为光电池的短路输出电流 其大小与光 强成正比 光照度大于 1000lx 时呈现饱和特性 5 12 设计基于开关型光电器件的转速测量传感器和扭转轴测量传感器 6 2 什么是霍尔效应 霍尔电势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块长为 l 宽为 b 厚为 d 的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 B 的磁场 磁 场方向垂直于薄片 中 当有电流 I 流过时 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 生电动势 Un 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 霍尔电势与霍尔元件的灵敏度 KH 控制电流 I 和磁感应强度 B 6 4 什么是霍尔元件的不等位电势和不等位电阻 分析不等位电势和不等位电 阻的关系 不等位电势 当霍尔元件通以额定激励电流 Ih时 如果所处磁感应强度为 零 它的霍尔电势应该为零 但实际不为零 这时测得的空 载电势 Uo 称为不等位电势 或者叫零位电势 不等位电阻 r U o Ih 6 8 简述霍尔元件在转速测量和计数中的应用 6 9 简述霍尔电势计数装置的电路图 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 6 10 简述湿度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湿度是表示大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 它有两种最常用的表示方法 既 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 绝对湿度 指单位体积大气中水汽的质量 可用表达式 V MV V 表示 单 位为 绝对湿度也可称为水汽浓度或水汽密度 绝对湿度也可用水的蒸汽压来表示 待测空气可视为一种由水 蒸汽和干燥空气组成的二元理想混合气体 根据道尔顿分压定 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空气的水汽密度 V 可表示为 相对湿度 指某一被测气体的绝对湿度 V 与在同一温度 T 下水蒸汽已达到 饱和的气体的绝对湿度 w 之比 常用 RH 表示 这是一个无 量纲的值 相对湿度 RTMPVv RHTwv 10 6 12 气敏元件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半导体气敏传感器是利用待测气体与半导体 主要是金属氧化物 表面接触时产生的电 导率等物性的变化来检测气体 6 13 气敏元件用的元件的加热器的作用是什么 加热器用以将附着在敏感元件表面上的尘埃 油雾等烧掉 加速气体的吸 附 从而提高器件的灵敏度和响应速度 7 2 分析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结构组成 红外源 传输红外的光学系统和接受红外的探测器 以及信号 调理等组成部分 工作原理 利用红外辐射的热效应 探测器的敏感元件吸收辐射后引起温 度升高 进而使有关物理参数发生相应变化 通过测量相关物 理参数的变化来确定探测器所吸收的红外辐射 7 4 超声波传感器测流速时传感器的配置和布局有几种 分析不同安装方法的 特点 7 5 光是如何在光纤中传输的 对光纤和入射角有什么要求 光在纤芯和包层的界面上反复多次全反射 呈锯齿波形状在纤芯向前传播 最后从光纤的另一端射出 从而实现了光在光纤内的传输 为了满足光在光纤内的全反射 光入射到光纤断面的入射角应满足 7 6 光纤数值孔径 NA 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入射到光纤端面的光并不能全部被光纤所传输 只是在某个角度范围内的入射光才可 以 这个角度就称为光纤的数值孔径 8 3 弹簧管压力计的测压原理是什么 试述弹簧管压力计的主要组成及测压过程 2210arcsin ic n 被测压力由接口引入 迫使弹簧管 1 的自由端 B 产生弹性变形 拉杆 3 带 动扇形齿轮 2 逆时针偏转并使与其啮合的中心齿轮 5 顺时针偏转 与中心齿轮 5 同轴的指针 8 将同步偏转 在表盘 7 的刻度标尺上指出被测压力 p 的数值 弹簧管压力计的刻度标尺是线性的 扇形齿轮 2 的一端有调节开口槽 11 通过调整螺钉可以改变拉杆 3 与扇形 齿轮 2 的结合点位置 从而可以改变传动机构的传动比 调整仪表的量程 游 丝 6 一端与中心轮 5 连接 另一端固定在底座 4 上 用以消除扇形齿轮与中心 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 减小测量误差 直接改变指针 8 套在转动轴上的角度 可以调整弹簧压力计的示值零点 8 4 提高弹簧管压力计灵敏度有哪些途径 为提高测压灵敏度 可采用多圈弹簧管 8 7 简述测压仪表的选择原则 1 类型选择 要考虑被测介质的物理 化学性质 如温度高低 粘度大小 腐蚀性 易燃易爆性能等 以选择相应的仪表 要根据生产工艺对压力仪表的要求和用途 选择压力仪表 要考虑压力仪表使用现场环境条件 还要考虑被测压力的种类 压力 负压 绝对压力 差压等 变化快 慢等情况 选择压力仪表 2 量程选择 压力仪表的量程要根据被测压力的大小及在测量过程中被测压力变化的 情况等条件来选取 为保证测压仪表安全可靠地工作 选择量程时必须 留有足够的余地 测量稳定压力时 正常操作压力应小于满量程的 2 3 测量脉动压力时 正常操作压力应小于满量程的 1 2 测量高压时 正常操作压力应小于满量程的 3 5 被测压力的最小值 不应低于满量程的 1 3 量程系列 1 1 6 2 5 4 6 10 nMPa 其中 n 为正或负整数 3 精度等级选择 压力检测仪表的精度等级应根据生产过程对压力测量所允许的最大误差 选择时应坚持经济的原则 在能满足生产要求的条件下 不应追求使用过 高精度的仪表 8 8 如果被测压力变化范围为 0 5 1 4MPa 要求被测误差不大于压力示值的 5 可供选用的压力表量程规格为 0 1 6 0 2 5 0 4MPa 精度等级有 1 0 1 5 和 2 5 三种 试选择合适的量程和精度的仪表 解 由题意知 被测对象的压力比较稳定 设弹簧管压力表的量程为 A 则根 据最大工作压力有 A 1 4 2 3 2 1MPa 根据最小工作压力有 A 0 5 1 3 1 5MPa 故根据仪表的量程系列 可选用量程范围为 0 1 0MPa 的弹簧管压力表 由题意 被测压力允许的最大绝对误差为 max 0 4 5 0 02MPa 仪表精度等级的选取应使得其最大引用误差不超过允许测量误差 对于测量范 围 0 1 0MPa 的压力表 其最大引用误差为 0 02MPa 100 1 0MPa 2 故应选取 1 6 级的压力表 8 11 要实现准确的压力测量需要注意那些环节 要保证压力测量准确 只是压力仪表本身准确是不够的 系统安装的 正确与否也有很大的影响 应根据被测介质 管路和环境条件 选择适 当的取压点 正确安装引压管和测量仪表 9 4 温度的测量方法有哪两大类 各自有什么特点 根据传感器的测温方式 温度基本测量方法通常可分成接触式和非接 触式两大类 接触式温度测量的特点是感温元件直接与被测对象相接触 两者进行 充分的热交换 最后达到热平衡 此时感温元件的温度与被测对象的温度 必然相等 温度计就可据此测出被测对象的温度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特点是感温元件不与被测对象直接接触 而是通过 接受被测物体的热辐射能来实现热交换 据此测出被测对象的温度 9 6 试述双金属温度计工作原理和适用场合 基于固体受热膨胀原理 测量温度通常是把两片线膨胀系数差异相对 很大的金属片叠焊在一起 构成双金属片感温元件 俗称双金属温度计 当温度变化时 因双金属片的两种不同材料线膨胀系数差异相对很大而产 生不同的膨胀和收缩 导致双金属片产生弯曲变形 双金属温度计原理图 如图所示 适用的场合 双金属温度计的感温双金属元件的形状有平面螺旋型和直线 螺旋型两 大类 其测温范围大致为 80 600 精度等级通常为 1 5 级左右 9 8 热电阻在应用的过程中有哪些典型的引线方式 试对各种引线方式做比 较 热电阻的外引线有两线制 三线制及四线制三种 如图 9 4 所示 比较 两线制热电阻配线简单 安装费用低 但要带进引线电阻的附 加误差 因此 不适用于 A 级 并且在适用时引线及导线都不宜过 长 三线制的测量电桥 可以消除内引线电阻的影响 测量精度高 于两线制 目前三线制在工业检测中应用最广 而且 在测温范围 窄或导线长或导线途中温度易发生变化的场合必须考虑采用三线制 在高精度测量时 通常采用四线制热电欧姆表测量法 9 9 用 R 型热电偶测某高炉温度时 测得参比端温度 t1 25 测得测量端和参比端间 的热电动势 E t 25 11 304mv 试求实际炉温 解 由 K 型分度表查得 E 25 0 1 0002mV 由式 6 11 可得到 E t 0 E t t1 E t1 0 11 304 1 0002 12 3042mV 再查 K 型分度表 由 12 3042mV 查得到实际炉温 3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