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练习题.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40063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下)(2011-03-18 14:14:09) 标签: 杂谈分类: 文化生活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下) 考点四 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基础知识清单】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 文化传播 的过程。 商贸活动 、 人口迁移 、 教育 都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重点难点解析】(1)文化传播的含义: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文化传播是双向的。(2)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3)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拓展深化延伸】【误区警示1】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种手段。正确的说法是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误区警示2】商业活动是经济活动,与文化传播没有直接关系。商业活动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但商业活动的经济功能和文化功能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商业活动中,不仅通过商品交换将商品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加以交流,而且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过程交流文化。现在,商贸活动在文化传播方面增添了新的内容,具有对外宣传、传播自己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功能。【例题B】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闯关东”属于文化传播途径中的A.商贸活动 B.人口迁徙 C.教育 D.外出旅游【解析】根据材料“山东、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人民到关东谋生,对东北的文化变迁产生了极大影响”直接可以选B项。考点五 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基础知识清单】1.传媒大体经历了 口语 、 文字 、 印刷 、 电子 和 网络 等发展阶段。2.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 印刷媒体 的推广为标志的。3.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 报刊 、 广播 、 电视 、 网络 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统称为 大众传媒 。如今,依托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 大众传媒 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重点难点解析】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这种传播媒介,简称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大众传媒出现的标志以印刷媒体的推广。现代社会中的大众传媒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它们各具特点。大众传媒的特点: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经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拓展深化延伸】1.文化传播的途径与文化传播的手段之间的关系(1)文化传播的途径指的是与人们文化传播相关联的社会交往活动,如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此外还有留学、访问、聚会、旅游等。主要强调的是文化怎样传播的问题。(2)文化传播的手段是指文化传播所借助的物质技术手段。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阶段。主要强调的是文化靠什么传播的问题。2.【误区警示】大众传媒的发展将会促使旧的传媒的消失。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的主要手段,但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各种传媒方式在文化传播中都将发挥不同的作用。各种旧式传媒的功能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人际传播就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播现象,具有传播渠道多、方法灵活、意义丰富、反馈及时的特点。【例题C】“第五媒体”是人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以即时为传播效果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的称谓。关于“第五媒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第五媒体”就其本质而言属于大众传媒B“第五媒体”在文化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C.它的出现表明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D.它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解析】该题为反向选择题,大众传媒已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唯一”手段,故C项认识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C项。考点六 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基础知识清单】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从古到今,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为 中华文化 的传播和 世界文化 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外域文化不断传人中国,促进了 中华文化 的发展和进步。【重点难点解析】推动文化交流,既有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和进步,也促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例题C】中国将会利用好这次世博会,以文明的礼仪与各个民族带来的艺术进行各种层次的对话。这意味着加强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与沟通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发挥中华文化在多元文化中的主导作用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A. B. C. D.【解析】表述错误,舍去;切合题意,入选。【拓展深化延伸】1.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的关系(1)文化多样性是文化交流的前提。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世界文化呈现多姿多彩的景象,同时也为各民族在文化上的交流、借鉴、学习提供了可能。(2)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交流。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坚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有利于促进各民族间在文化上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3)文化的交流,是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是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的过程,因此,开展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2.【误区警示】文化交流是单向的。文化的交流是双向的,既包括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也包括外域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文化交流的作用是双重的,向世界传播中华文化能够为世界文化发展做出贡献,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对外域文化,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积极地吸收和借鉴各国的优秀文化,为发展中华文化服务;又要坚决抵制国外落后、腐朽文化的侵蚀,确保中华文化健康发展。【高考真题回放】01.【C】(2007年高考广东政治32题)近年来,我国在世界许多国家成功举办了“中国文化周”、“中国文化月”、“中国文化年”等活动,受到普遍欢迎。这说明A.中国文化要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B.所有的文化交流都能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C.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D.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解析】本题考查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问题的能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创新,但不能认为文化交流就是为了文化创新。故AD两项错误。B项本身观点错误。02.【D】(2007年高考宁夏文综19题)2006年中国举办的“俄罗斯年”,开展了俄罗斯文化节、教育展、文艺演出等200多项活动,规模前所未有;今年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内容丰富多样,大展中华风采。从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扩大了各自文化的影响文化融合的重要标志,标示着两国文化的趋同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以实现共同繁荣的重大举措文化上相互尊重、加深理解、密切合作的具体体现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知识,考核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中俄互办文化年,可以使中俄在文化上相互学习、借鉴、理解、尊重,实现共同繁荣,应选。互办年只是文化交流的途径之一,而不是基本途径,错误;这一活动是为更好地尊重对方文化,而不是趋同,错误。03【C】(2008年高考海南政治14题)“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2008年8月8日开幕的北京奥运会将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盛大节日。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奥林匹克文化的包容精神。这是因为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前提文化融合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都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文化交流有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A. B. C. D.【解析】本题应选C项。本题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为背景材料,分别考查考生对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的理解,北京奥运会将通过各种形式展示世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来展现奥林匹克精神,充分说明尊重文化差异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更好地促进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故正确。选肢都是错误的,因为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文化创新;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必须遵循各种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但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做到。04.【C】(2008年高考广东政治20题)我国城市建设中“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城里城外一个样”,这种“千城一面”现象A.体现了当代世界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 B.是批判继承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结果C.不符合人们对城市建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 D.符合城市建设统一规划的需要【解析】此题考查文化多样性表现。文化多样性,可见诸语言文字、宗教信仰、思想理论、文学艺术、民居建筑、风俗习惯成等各个方面,“千城一面”不符合建筑文化多样化的需求,可见C项符合题意;A项与当代世界建设文化发展事实不符;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统一的多样性,故B项也不符合题意;从哲学意义上说统一并不消灭差异,所以统一规则同样不排斥多样化,故D项是错误的。且ABD三项都是肯定态度,不选。05【D】(2009年高考宁夏辽宁文综19题)1861年,法国大文豪雨果在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劫掠,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国,另一个叫英国。法兰西帝国从这次胜利中获得了一半赃物,我渴望有朝一日法国能够摆脱重负,清洗罪恶,把这些财物归还被劫的中国。”雨果的话代表了有良知的法国民众的声音。从人类正义的立场看改变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不平等竞争秩序是归还被劫文物的关键英法两国应与中国谈判解决流失在英法的上述文物的归属问题尊重他国的文化遗产所有权是尊重他国文化的起码准则依国际法归还所劫文物是遵循各民族文化平等原则的必然要求A. B. C. D.【解析】本题应选D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于较难题。从材料看强调英法两国摆脱重负,清洗罪恶,主动归还。强调外因不符合题意,排除。从人类正义的立场看,文物的归属是很明确的,无须谈判的,所以排除。说法正确。06.【D】(2009年高考江苏政治19题)2008年10月,第31届世界戏剧节在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赢得了广泛好评。这表明A.其他民族的文化成果都可以为我所用B.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C.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相互融合、走向同一D.不同民族的文化可以平等交流、相互借鉴【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多样性的有关知识,考核学生获取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五大洲16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个剧目登台亮相”,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平等交流,D项符合题意。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才可为我所用,A项片面;尊重文化的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B项错误;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C项错误。07.【B】(2010年高考安徽文综09题)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已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文化遗产的有关知识。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错误;错在“趋同”上。是重视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因,答案选B项。08.【C】(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27题)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解析】本题考查文化交流的意义,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本题是因果型选择题,世博会是世界各国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这种沟通与合作的过程是一个文化的交流与借鉴的过程,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ABD三项与题干构不成因果关系,故答案选C项。09.【B】(2010年高考江苏文综20题)近年来,中国民乐在欧洲的主流音乐厅多次上演,为欧洲听众带去了充满中国韵味的音乐享受,受到了较高的评价。这表明A.不同国家的文化各具特色 B.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C.世界各国的文化具有一致性 D.文化既是通俗的又是高雅的【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解读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题干表明中国音乐受到欧洲的好评,故B项符合题意。A项材料未涉及;C项表述片面,各国文化既有一致性,又有各自的特色;文化既有通俗的又有高雅的,D项表述不准确。10.【D】(2010年高考江苏文综22题)高铁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在广州喝早茶,到长沙听笑话,再到武汉赏樱花”;“上午在西安吃泡馍,下午到嵩山看少林”。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 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更新文化的传播方式 扩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对文化的影响。符合题意要求。材料未涉及。【社会热点追踪】【背景资料】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2009年10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公布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申报的端午节、中国书法等22个项目新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上此前已入选的昆曲、古琴艺术等4项,中国已有29个项目列入名录,位居世界第一。2009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今年文物保护活动的主题为:“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活动的主题是:“弘扬民族文化,延续中华文脉”,并首次设立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今年确定在古都杭州)。自6月13日开始,从杭州到北京、陕西、山西等全国各地,陆续开展了“2008年度全国重要考古新发现文物展”、“外交官走近文化遗产”、“秦俑博物馆兵马俑一号坑”考古发掘仪式、“中国记忆-文化遗产日”大型直播节目、“我与恐龙的约会”、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专场、表彰文博事业杰出人物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知识链接】(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不仅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4)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直接促进了文化、经济的发展,成为推动文化建设、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试题设计】1.【B】2009年6月13日,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在杭州拉开帷幕,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科学发展”。保护文化遗产是因为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A. B. C. D.2.【B】保护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在于继承。不善于继承,没有创新的基础。这是因为A.外因对于事物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B.事物处于前后相继的联系之中C.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基础 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3.【B】2009年10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9年公布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羌年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前,我国的羌年、剪纸、木偶、皮影等民族民间文化几近“濒危”。为此,文化部正在实施“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这是因为传统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传统文化始终对社会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A. B. C. D.分享: 1喜欢0赠金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