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39994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世说新语二则教案FSM【教学目标】1. 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翻译、背诵课文2. 品味质朴凝练的语言,揣摩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并分析人物形象3. 在朗读和探究中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智和良好的家庭教养【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理解、翻译、背诵课文,揣摩人物个性化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难点:感受古代儿童的聪慧机智和良好的家庭教养【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3分钟)同学们,咱们通过这些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许多关于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也在学校、家庭、社会的影响下朝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方向前行。21世纪的孩子是这样发展的,那古代的孩子呢,他们也像你们一样聪明、诚实、善良、正直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世说新语二则,一起与两位古代儿童交个朋友。二.作者和背景介绍(5分钟)(PPT展示)世说新语是由南朝人刘义庆编著的一部文言文志人小说集,以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为主要内容的故事集。全书共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夙慧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指会说话,善于言谈应对。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方正”一门,主要记载言语、行动、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正直品质。这部书不仅保留了许多珍贵的史料,也因为其语言凝练、人物形象鲜明成为古典小说的源头之一。三咏雪1.熟读课文,掌握文言知识(12分钟)(1).读一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顺畅;读出语气、节奏和表情)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语速适中,语气平缓)俄而/雪骤(zhu),(语速可以加快一点)公/欣然曰(强调“欣然”,读得重一些、缓一些,语气上扬,开心的语气):“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ch)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语速较慢,可带上手势和投入的表情)公/大笑乐。(强调“大”)即/公大兄/无奕(y)/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语速适中,语气平缓)(2) .译一译:圈点勾画,解决重要字词,疏通文意。如果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重点字词解释:A. 内集: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B.儿女:子女,此处泛智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B. 文义:文章义理 D.俄而:不久,一会儿 E.骤:急 F.欣然:高兴的样子 G.何所似:即所似何,像什么 H.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I. 未若:不如,比不上。 J.因:趁、乘 重点句子翻译: 1、 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 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3、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的漫天飞舞。学生试译短文,弄清内容大意,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2. 合作探究、精品细读(18分钟) 同学们,世说新语的语言特点就是简洁凝练,短短数十字就能道出一个趣味盎然的故事,那这篇文言短文能用一句话概括吗?(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15字就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儿女)、事件(讲论文义),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质朴凝练的语言里面到底包含了多少趣味和含义。讨论问题一:咏雪讲的是谢家的一次家庭聚会,他们家的家庭氛围是怎样的呢?预设学生成果:“乐”:融洽、欢快、轻松、温馨A. “寒雪日内集”当天的天气是“寒”、“雪”,在这样寒冷的雪天,谢家人没有自顾自地躲在房间里取暖,而是聚在一起,可见家庭的团结融洽,“内”字也是突出了家庭。B. “与儿女讲论文义”谢家文化气息浓厚,兴趣高雅。同时儿女、小辈围绕在长辈周围,长辈也可享受天伦之乐,温馨的氛围。(教师补充谢家相关知识,在著名的淝水之战中,以谢安为首的谢氏家族为东晋大胜立下至伟的贡献。同时谢氏还出了许多于文学贡献与艺术才能的杰出人物,为诗礼官宦之家)C.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下雪这样的天气环境对谢家这样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来说是诗意的、能引发雅兴的,无论男女皆能作诗,出口成章,进一步体现了他们家的文化底蕴之深。并且在这里没有男尊女卑的观念,女性(兄女)也能自由发表观点,谢家家庭还是平等、融洽的。谢太傅“欣然”、“大笑乐”,在如此短的篇幅里却两次提到谢太傅愉快的心情,更能凸显出家庭氛围的欢快轻松。教师引导:欣然、大笑的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长辈?学生讨论后明确:虽然谢太傅地位很高,但是他没有长辈高高在上的威严、为人亲切,比如说“讲论文义”就代表他不是作为长辈向下灌输,而是平等、融洽地与其讨论;面对雪骤的天气变化,不但不恼,反而是起了雅兴,兴致高雅、有文化;“大笑乐”体现他性格豪爽坦率教师总结:谢家虽然为名门望族,但是却不严肃拘谨,反而像平常人家一样平易、融洽、欢快。良好的家庭环境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家庭教养,这样其乐融融、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环境也培养出了谢道韫这样聪慧的女子。讨论问题二:同学们觉得兄子谢朗的“撒盐空中”和兄女谢道韫的“柳絮因风起”这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为什么?预设学生成果:A.谢朗的比喻好。(a)雪的颜色和下落的情态与盐都很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b)写物必须先求得形似然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B.谢道韫的比喻好。(a)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b)柳絮虽然颜色上不是纯白,但从轻盈、优美、随风飘扬的角度上来说是与雪十分相似的,比喻传神,营造出一种意境美,兄子谢朗把雪比喻成撒盐空中,虽然形似,但太直白,缺少这种意境美、含蓄美讨论问题三: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同学们有何看法?预设学生成果: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为“柳絮”一喻而“笑乐”“笑”前喻,“乐”后喻。但总体是欢快轻松的,没有看低兄子的意思教师引导:本文叙事采用白描的手法,未加任何客观评论,客观地表明了谢太傅的观点。谁的语言好,一目了然。这也是世说新语质朴凝练的语言带给我们的回味。3. 小结这节课我们在谢家其乐融融的家庭氛围中,认识了爽朗亲切的谢太傅和聪慧的谢道韫,下节课我们将认识另一个孩子元方,他又会给你带来什么惊喜呢?4. 课后作业5. 板书 谢家:融洽、欢快、轻松、文化气息浓厚 谢太傅:爽朗直率、亲切 谢道韫:聪慧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群新朋友,谢太傅、谢朗还有聪慧的谢道韫,这节课我们又将结识一位新的小伙伴元方,在他七岁的时候又发生了什么呢?4 陈太丘与友期行1.熟读课文,掌握文言知识(12分钟)(1).读一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得顺畅;读出语气、节奏和表情)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陈述,语速适中,语气平缓,强调“过中不至”和“去后乃至”,尤其是“不”、“乃”)客/问元方:“尊君/在不(fu,同“否” )?”(尊敬的语气,语速较慢,“否”表示疑问可以拖长一点)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语速适中,强调“久”)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声调提高,语速加快,“非人哉”重音,语气上扬、愤怒的情绪)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语速适中、不必太快,说理的语句要有自信、底气,强调“无信”、“无理”)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述,语速适中,语气平缓,可强调“残”、“不顾”)(2).译一译:圈点勾画,解决重要字词,疏通文意。如果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提问,师生共同解决。重点字词解释:A. 期:约定 B.日中:正午时分 C.舍弃: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D.乃:才 E.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教师补充课后谦辞和敬辞的区别) F.不:同“否” G.委:舍弃 H.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I.引:拉 J.顾:回头看重点句子翻译: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你和父亲约定中午见。到了中午却不来,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指责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学生试译短文,弄清内容大意,师生共同点评,纠正错误(3).分一分:请同学们试着将短文划分层次1-2句(交代故事背景),3-5句(友问元方答),6-最后(友怒,元方斥友)2. 合作探究、精品细读(18分钟)讨论问题一:在第一部分中过约定时间友人还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你认为他的做法妥当吗?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办? 预设学生成果:陈太丘做得对,友人失信在前,陈太丘可能等了他很久,心里不耐烦、很生气,所以离开了这是无可厚非的陈太丘做得不太妥当:也许友人有事耽搁晚出发了或许路上发生了意外导致迟到,陈太丘直接离开也不是很有礼貌。如果我是陈太丘,我也会离开、不再等,或者耐心地等朋友,或者去他家探询发生了什么。教师引导:同学们能想出许多理由和做法,这其实跟课文语言有关。世说新语语言十分凝练简短,只客观陈述、留下诸多空白,这种留白使读者有许多想象空间,同学们从这一两句话引发的思考便可以例证,友人不至的原因是什么?陈太丘等了多久?原来这质朴凝练的语言竟包含如此多的奥秘,真是语言的艺术。讨论问题二:短小的篇幅里描写元方的笔墨最多,大家从这短短几句话中窥见他怎样的性格品质?预设学生成果:A.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元方明白事理、落落大方。他才七岁,但是已经能细心地注意到周围发生的事情、并能辨别是非、明白事理;面对友人的提问也不胆怯,而是落落大方、沉着冷静地回答。B.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元方明信懂礼、沉着冷静。第1, 他面对父亲友人的怒骂不卑不亢、沉着冷静,没有被吓到或者乱了阵脚,而是逻辑清楚、有理有节与其针锋相对。首先友人迟到在先,是友人不守承诺、不诚信,错在友人;再来友人对子骂父,尤其是“非人”这种粗鲁严重的指责,还在一个孩童面前,完全是粗鲁无礼的行为,错也在友人。第2, 元方颇有教养。他作为一个七岁孩子,并没有像其他同龄人一样哭闹,而是字字在理、陈述事实,他的这种不卑不亢一方面也体现了他良好的家庭教养。讨论问题三:元方的回答已经让友人感到惭愧,为何他不接受友人的歉意呢?这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吗?预设学生成果:A. 不是无礼:“元方入门不顾”是对不守信用、没有礼貌的行为的鄙视,他看不起友人,教养良好的他不愿在与这么没教养的人谈话。“不顾”二字带有坚决的意味,是他对诚信有礼的坚持或者说元方对友人失约、骂自己父亲的行为十分生气,“不顾”表示他很愤怒B. 无礼:友人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元方没必要再为难友人,这种行为很不大度宽容,也是无礼的表现C. 元方毕竟只是个孩子,这也许只是孩子式的骄傲教师引导:元方走后友人可能是怎样的反映呢?学生讨论后回答:惭愧,去登门道歉;感到丢脸,然后回家;生气,觉得元方也很无礼。教师小结:简洁凝练的语言使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但我们都能从刻画元方的个性化语言中看到元方的个性。这篇课文选自世说新语中的方正篇,而不是言语篇,说明当时作者的意图不是为表现元方的口才机警,而是为了突出他为人正直,合乎道义,因此守时、守信、有礼这品质正是我们所要学习。3. 课堂练习(5分钟)复习两节课的文言知识;回顾重点:咏雪里的家庭氛围、两个比喻,陈太丘与友期行里元方性格、简洁凝练的语言带来的想象空间4. 课堂游戏(5分钟)选取2各小组分别扮演两篇课文5. 板书6. 课后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