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精讲班第8讲讲义.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38846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精讲班第8讲讲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精讲班第8讲讲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精讲班第8讲讲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造价的计价与控制精讲班第8讲讲义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作研究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机械台班、材料定额消耗量确定方法第二节 建筑安装工程人工、机械台班、材料定额消耗量确定方法本节主要考核点包括:工作时间的分类;计时观察法;人、材、机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一、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作研究(1)施工过程及其分类 施工过程就是在建设工地范围内所进行的生产过程。其最终目的是要建造、恢复、改建、移动或拆除工业、民用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全部或一部分。施工过程是由不同工种、不同技术等级的建筑安装工人完成的,并且必须有一定的劳动对象建筑材料、半成品、构件、配件等:一定的劳动工具手动工具、小型机具和机械等。表2-2-1 施工过程分类分类原则划分内容含义、特征根据施工过程组织上的复杂程度工序特征:工作者不变,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工作地点也不变;在编制施工定额时,是主要的研究对象工作过程特征:人员编制不变,工作地点不变,而材料和工具则可以变换综合工作过程综合工作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在组织上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并且最终能获得一种产品的施工过程的总和。按照工艺特点循环施工过程凡各个组成部分按一定顺序一次循环进行,并且每经一次重复都可以生产出同一种产品的施工过程,称为循环施工过程非循环施工过程若施工过程的工序或其组成部分不是以同样的次序重复,或者生产出来的产品各不相同,这种施工过程则称为非循环的施工过程。考核时需要区分工序、工作过程、综合工作过程之间的区别;循环与非循环工作过程之间的区别。施工过程的影响因素:技术因素、组织因素和自然因素。(2)工作时间分类研究施工中的工作时间最主要的目的是确定施工的时间定额和产量定额,其前提是对工作时间按其消耗性质进行分类,以便研究工时消耗的数量及其特点。工作时间,指的是工作班延续时间。对工作时间消耗的研究,可以分为两个系统进行,即工人工作时间的消耗和工人所使用的机器工作时间消耗。1) 工人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2)2)机器工作时间消耗的分类提示: 时间分类的考核是每年的一个重点,不仅要掌握有哪些时间,名称是什么,还要掌握时间分类中每一项时间的特点。常见的考核形式就是描述一类工作,判断其时间特性及其工作时间的类别。见2008、2007年考题。 例题1. 【2008年真题】测编定额时,需对施工过程进行分解。对比工作过程的特点,工序还应具有的特征是( )。A. 人员编制不变 B. 劳动工具不变 C. 工作地点不变D. 工作时段不变答案:A解题要点:该题考核工序的特征,并注意与工作过程特点对比。工序是在组织上不可分割的,在操作过程中技术上属于同类的施工过程。工序的特征是:工作者不变,劳动对象、劳动工具和工作地点也不变。例题2.【2008年真题】下列工人工作时间中,虽属于损失时间,但在拟定定额时又要适度考虑它的影响的是( )。A.施工本身导致的停工时间 B.非施工本身导致的停工时间C.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 D.多余工作时间E.偶然工作时间答案:BE解题要点:该题考核损失时间的构成。偶然工作能获得一定产品,拟定定额时要适当考虑它的影响;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水源、电源中断引起的停工时间,拟定定额时则应给予合理的考虑。例题3:下列各项工作时间,其长短与所负担的工作量无关,但与工作内容有关的是( )A.辅助工作时间 B.由于施工工艺特点引起的工作中断时间C.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 D.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答案:D解题要点:该题考核工人工作时间的构成及特点。辅助工作时间是为保证基本工作能顺利完成所消耗的时间,其长短与工作量大小有关;由于施工工艺特点引起的工作中断时间,其长短与机器本身和施工工艺特点有关;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是由于施工组织不好而引起的停工现象,其长短具有随机性;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是执行任务前和任务完成后所消耗的工作时间,其长短与工作量大小无关,但与工作内容有关。 例题4: 根据工人工作时间分类,下列属于必须消耗的时间是( )。A下班前工人整理工具所耗的时间B钢筋工在钢筋下料前熟悉图纸所耗的时间C墙体砌筑工人等待砂浆所耗的时间D因短暂停电而导致配合机械工作的工人停工所耗的时间E工序交接时对前一工序不可避免的修理所耗的时间答案:AB解题要点:该题考核必须消耗的时间的构成。必须消耗的工作时间包括有效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和不可避免中断时间的消耗。有效工作时间又包括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的消耗。选项A、B属于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C属于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D属于损失时间中非施工本身造成的停工时间;E属于偶然工作时间,是损失时间。要注意辨别各构成项的概念。例题5:运输汽车装载保温泡沫板,因体积大但重量不足而引起的汽车在降低负荷的情况下工作的时间属于机器工作时间消耗中的( ).有效工作时间 不可避免的无负荷工作时间多于工作时间 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答案:A解题要点:该题考核机器工作时间的构成。此题描述时间为有根据地降低负荷下的工作时间,是在个别情况下由于技术上的原因,机器在低于其计算负荷下工作的时间,属于有效工作时间。例如,汽车运输重量轻而体积大的货物时,不能充分利用汽车的载重吨位因而不得不降低其计算负荷。计时观察法二、计时观察法计时观察法,是研究工作时间消耗的一种技术测定方法。它以研究工时消耗为对象,以观察测时为手段,通过密集抽样和粗放抽样等技术进行直接的时间研究。计时观察前的准备工作:确定需要进行计时观察的施工过程;对施工过程进行预研究;选择观察对象;其他准备工作。计时观察法种类很多,最主要的有三种,见下图所示:计时观察法的特点如下表所示:提示:2009版教材对于计时观察法做了较重要修订。主要是某些方法写得更加深入一些,如测时法的观测次数确定、写实记录法的延续时间确定。考生要注意掌握。例题1:2007年真题定额测定是制定定额的一个主要步骤。测定定额通常采用计时观察法。在计时观察法中,精确度最高的是( )。A.持续法测时 B.选择法测时 C.写实记录法 D.工作日写实法答案:A解题要点:本题考核计时观察性。其中最为精确的是接续法测时。这也是一道常见考题。在学习中要注意对计时观察法的各类方法的比较,尤其要掌握各种方法的特点、优缺点、精确度的要点。例题2.:计时观察法的作用包括( )A. 取得编制劳动定额、材料定额、机械定额所需的基础材料B. 研究先进工作法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C. 研究先进技术操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D. 研究减少工时消耗的潜力E. 研究定额执行情况,反馈信息答案:BCDE解题要点:该题考核计时观察法的作用。计时观察法的具体用途:取得编制施工的劳动定额和机械定额所需要的基础资料和技术根据;研究先进工作法和先进技术操作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具体影响,并应用和推广先进工作法和先进技术操作;研究减少工时消耗的潜力研究定额执行情况,包括研究大面积、大幅度超额和达不到定额的原因,积累资料、反馈信息。确定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三、确定人工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1)确定工序作业时间 1) 拟定基本工作时间。一般应根据计时观察资料来确定,即首先确定工作过程每一组成部分的工时消耗,然后再综合出工作过程的工时消耗; 2) 拟定辅助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的确定与基本工作时间相同,也可利用工时规范或经验数据来确定。(2)确定规范时间 规范时间内容包括工序作业时间以外的准备与结束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以及休息时间;规范时间均可利用工时规范或经验数据确定(3)拟定定额时间确定的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与休息时间之和,就是劳动定额的时间定额。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注:人工定额消耗量要注意“辅助工作时间”是指辅助时间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而“规范时间”是指规范时间占工作日的百分比,用上述公式计算的是人工消耗量的时间定额形式。 例题1:2007年真题根据计时观察资料测得某工序工人工作时间有关数据如下: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12min,基本工作时间68min,休息时间10min,辅助工作时间11min,不可避免中断时间6min,则该工序的规范时间为( )min。A. 33 B. 29 C. 28 D. 27答案:C解题要点:此题考核人工时间定额消耗量的概念。在人工时间定额测算中有两个概念要注意:一个是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一个是工序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时间+休息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故而本题规范时间=12+10+6=28min。此题考核较为简单。更为常见的题型是已知各类时间或规范时间比例计算人工消耗量定额。例题2:【2008年真题】根据计时观察法测定某人工挖基坑二类土1 m3的有关数据如下:基本工作时间180分钟,辅助工作时间占工序作业时间的百分比为10,规范时间占工作日时间百分比为20%,则挖该基坑l m3的定额时间为( )分钟。A. 243 B. 247.5 C. 250.0 D. 257.1答案:C解题要点:该题考核拟定定额时间。劳动定额的时间定额即确定的基本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与休息时间之和。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工作时间) =180/(110%)=200分钟/ m3,定额时间=工序作业时间/(1-规范时间%)=200/(1-20%)=250分钟/ m3。例题3:人工挖土方,测验资料表明,挖1立方米需消耗基本工作时间1小时,准备和结束工作时间辅助工作时间不可避免中断时间休息时间的相应比率分别为2%2%1%20%,产量定额为( )立方米/工时。 A0.7500 B1.3252 C1 D0.7546答案:D解题要点:本题考查时间定额、产量定额的计算。,工序作业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辅助时间),规范时间=准备与结束工作时间+不可避免的中断时间+休息时间,产量定额=1/时间定额。所以,本题产量定额=(1-规范时间%)(1-辅助时间%)基本工作时间=(1-2%-1%-20%)(1-2%)1=0.7546m3/h。四、确定机械台班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 重点是掌握机械1小时纯工作生产率和施工机械台班定额的计算。例题1:【2008年真题】在编制现浇混凝土柱预算定额时,测定每l0m3混凝土柱工程量需消耗10.5m3的混凝土。现场采用500L的混凝土搅拌机,测得搅拌机每循环一次需4min.机械的正常利用系数为0.85。若机械幅度差系数为0。则该现浇混凝土柱l0m3需消耗混凝土搅拌机( )台班。 A. 0.206 B. 0.196 C. 0.157 D. 0.149 答案:B解题要点:该题考核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也是一道常见的考题。1h循环次数为60/4=15次,每1h纯工作生产率=150.5=7.5 m3。故该搅拌机台班产量定额=7.580.85=51m3/台班,时间定额1/510.0196台班/ m3,故现浇混凝土柱l0m3需要台班为100.0196=0.196台班例题2:【2007年真题】某土方施工机械一次循环的正常时间为2.2min,每循环工作一次挖土0.5 m3,工作班的延续时间为8h,机械正常利用系数为0.85。则该土方施工机械的产量定额为( ) m3/台班。A.7.01 B.7.48 C.92.82 D.448.80答案:C解题要点:该题考核机械台班消耗量的计算,也是一道常见的考题。1h循环次数为60/2.2=27.3次,每1h纯工作生产率=27.30.5=13.65 m3/h。故该搅拌机台班产量定额=13.6580.85=92.82m3/台班。五、确定材料定额消耗量的基本方法(1)材料的分类表2-2-3 材料的分类分类原则划分内容含义根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划分必须的材料消耗指在合理用料的条件下,生产合格产品所需消耗的材料损失的材料指在不合理用料的条件下,生产产品所损失的材料根据材料消耗与工程实体的关系划分实体材料指直接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它包括工程直接性材料和辅助材料。非实体材料指在施工中必须使用但又不能构成工程实体的施工措施性材料。(2)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基本方法现场技术测定法:主要适用于确定材料损耗量。实验室试验法:主要是编制材料净用量定额。现场统计法:不能分清材料消耗的性质,不能作为确定材料净用量定额和材料损耗定额的依据,只能作为编制定额的辅助性方法使用。理论计算法:运用一定的数学公式计算材料消耗定额。例题1:根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划分,施工材料可以划分为( )。A实体材料和非实体材料 B必须消耗的材料和损失的材料C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D一次性消耗材料和周转材料答案:B解题要点:该题考核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分类及分类原则。根据材料消耗的性质划分可分为必须消耗的材料和损失的材料两类。例题2:确定材料消耗量时,现场技术测定法主要用来测定材料( )A.消耗量定额 B. 损耗定额 C.净用量定额 D.必需消耗量答案:B解题要点:该题考核确定材料消耗量的几种基本方法的区别。材料消耗量定额由两部分组成,即净用量定额和损耗定额。确定方法主要有现场技术测定法、实验室试验法、现场统计法和理论计算法。由于材料净用量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验室试验法编制,因此,现场技术测定主要用来计算材料的耗损定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