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级物理随堂练习.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3056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8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级物理随堂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九级物理随堂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九级物理随堂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第一节 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一、学习目标:1知道水的三种状态及其特征,认识自然界中的水循环。2会对物质进行简单分类,认识常见晶体(水、萘)的熔点与沸点。3记住熔化、沸腾的特点及其产生的条件。记住水的熔点、凝固点及沸点。二、导学提纲及练习:(一)用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2P4中的“奇妙的水”、“水之旅”后回答下列问题:1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 、 、 。2冬去春来,冰雪消融,这是水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3水放入冰箱中会结成冰块这是水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水变成水蒸气这是水从 态变成 态的过程。(二)用8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48科学探究:“冰的熔点与水的沸点”,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后回答下列问题:4固体可分为 和 两大类。5萘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萘熔点是 。6松香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是 ,是否有熔点 。7 汽化,它有两种方式,分别是 和 。8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是 。9 叫沸点。水的沸点是 。三、课堂检测:1冰在熔化时,温度 (填“上升”“不变”或“下降”),它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有固定的 。2要让一壶水沸腾,第一要 ,第二要继续 ,否则沸腾将不能进行。3下列物质没有一定熔点的是( )图1A海波 B食盐 C松香 D铜4图1是某物质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1)这种物质在固态时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2)图1中 段表示物质的熔化过程。(3)该物质的沸点是 。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一、学习目标:1知道熔化、汽化和升华都要吸热。2会应用分子动理论的要点和物体内部结构的知识解释有关热现象。3会对蒸发和沸腾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认识吸热过程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二、导学提纲及练习:(一)用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11并通过实验探究后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物态变化叫 ,例如: 。2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分析熔化是吸热过程的原因?3海波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4石蜡熔化过程的特点是 。(二)用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12后回答下列问题:5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物态变化叫 ,它的两种方式是 和 。6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 , , 。(三)用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13后回答下列问题:7物质由固态变成气态的物态变化叫 ,例如: 。三、课堂检测:1吃冰棒和在胳膊上擦些酒精都会感到凉快些,前者是由于冰棒在 过程中 热;后者是由于酒精在 过程中 热。图12小王和小李各倒一杯热开水,小王对热开水吹风,小李用两个杯子将水来回倒,过一会儿开水就不烫嘴了。小王做法的主要物理依据是增加空气 ,从而加快热水蒸发,利用蒸发 热的道理,把热迅速带走;小李做法的主要物理依据是既增加空气 ,同时又增加 ,从而加快热水蒸发,把热迅速带走。两杯热水冷得快的是 。3如图1所示,把少量的碘放入烧瓶中,上面盖玻璃片,然后微微加热,可观察到 ,这是因为 ;这个实验可以说明 。4说出蒸发和沸腾的不同点和共同点?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凝固、液化、凝华这三种物态变化的基本特征。2知道凝固、液化、凝华的含义;了解自然界中冰、雾、霜等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二、导学提纲及练习:用3分钟、3分钟、2分钟时间分别阅读课本P15、P16、P17后回答下列问题:1物质由 变为 叫凝固,凝固的条件是 、 。20的水放到0的房间里,不会凝固成冰是因为 。3在通常的情况下,冰的熔点为 ,水的凝固点是 。4生活、生产中你还能举出凝固的例子有: 。5物质由 变为 叫液化,液化是 物态变化的相反过程,生产和生活中你见过液化现象有 。6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是 、 。7物质由 变为 叫凝华,凝华是 物态变化的相反过程,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凝华现象有 。三、课堂检测:1清晨看见草地上的露,露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A熔化 B凝固 C液化 D汽化2在物态变化中,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是水蒸气凝固而成的 B雾是由水汽化而成的C露是由水液化而成的 D霜是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3家庭厨房的窗户玻璃、墙面等上面有许多小油滴,这些油滴的形成包含的物态变化是( )A升华和凝华 B汽化和液化 C熔化和蒸发 D熔化和凝固4小刚洗手时不慎将衣服弄湿,请你帮他想办法,让他的衣服干得快些,并说明理由(1)办法: ;(2)理由: 。5用久了的灯泡壁会变黑,为什么?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对实验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晶体物态变化的一般规律。2会分析物态变化图象的物理意义和作用。3会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二、导学提纲及练习:分别用5分钟、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18 、P19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吸热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 。2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放热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 。3在课本图1134中:AB段图象表示的是 ,BC段表示的是 过程,这段过程中 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 。CD段表示的是 ,DE段表示的是 ,EF段表示的是 ,但必须向外 ,FG表示的是 过程。4课本图1134中该晶体的熔点是 ,凝固点是 。5电冰箱是利用制冷剂气体在冰箱背后的冷凝管中 放热,使冰箱后背发烫,制冷剂液体进入蒸发器 吸热,使冰箱内温度降低。(填物态变化名称)6冬季贮菜,人们常在地窖里放几桶水的原因是利用水在 过程中 热,可使地窖的温度不至于太低,可避免蔬菜冻坏。请再说出利用此原理的例子的有 。图1三、课堂检测:1如图1所示,为锡熔化或凝固的图象,根据图象可知:锡的熔点是 。AB段图象表示的是 ,BC段表示的是 过程,这段过程中 保持不变,但必须从外界 。CD段表示的是 ,DE段表示的是 ,EF段表示的是 ,但必须向外 ,FG表示的是 过程。锡熔化过程经过 min,在36min的时间内锡所处的状态为 ,912min内锡处于 过程,锡在36min内与911min内的不同点在于 。 2当晶体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A一定是固体 B一定是液体 C一定是固液共存 D可能是固液共存3被1000C的蒸气烫伤和被1000C的水烫伤,哪种更严重?第四节 水资源危机一、学习目标:1认识水与人类的关系,了解常见的水污染源及水现状,认识缺水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2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约用水意识;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紧迫感。二、导学提纲及练习: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2123后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而污染水资源的罪魁祸首又是 , , , 。2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到处都是水库、河流、海洋,再说,自然界中的水是循环的,我们有必要节约用水吗?3赤潮是怎样形成?4节约用水的措施是什么?三、课堂检测:1不会造成污染危害的是( )A汽车排放的尾气 B污水的任意排放 C化肥的任意使用 D植物的光合作用2水是生命之源,造成水严重缺乏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的污染,而污染水资源的原因主要是 、 ,生活垃圾等。3目前,海洋也污染严重,其一,污染的河水会继续污染海洋;其二,海上 污染事件的频繁出现,其中 是海洋遭受污染后所产生的一种灾害性海洋现象。图14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水洁具逐渐进入社会。所谓节水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的耗水量在6L以内的洁具。某校新安装了10套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5L的节水型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冲洗一次耗水量为9L。则1t水可供一套节水洁具冲洗 次;从理论上计算(设每套节水洁具平均每天使用100次,每月以30天计),该校因使用节水洁具每月可节水 t;该校水表示数如右图所示,则其累计用水的 t。(复习课)课堂检测:1铝的熔点是660,那么660的铝一定是( )A液态 B固态 C固液共存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20的冰放入0的水中,(周围气温为0),过一段时间,则( ) A有些冰会熔化成水 B有些水会凝固成冰 C冰和水的多少都没变 D无法判定3利用干冰使运输中的食品降温,防止食品腐败变质。这是应用了( )A干冰熔化吸热 B干冰液化放热 C干冰升华吸热 D干冰凝华放热4夏天要使房间的气温降低,较为可行的方法是( ) A用电风扇吹 B打开冰箱的门 C在地面上放一冰块 D在地面上洒水5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门时,会看到有大量“白气”冒出,这个现象是( ) A熔化 B升华 C液化 D蒸发 6据报载,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进低压的环境中,使冰直接从固态变为 态。7填写下列物态变化名称:雾的形成 ;露的形成 ;湿衣服晒干 ;冬天教室内玻璃窗上冰花的形成 ;看到的“白气”的形成 ;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8穿着被雨淋湿的衣服,容易着凉感冒,这是_ 而引起的,冬天揭开热水锅盖有白气,这是_ 的缘故。 9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89999969999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min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由表可知,加热了 min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当地气压 (填是或不是)一标准大气压。第十二章 内能与热机 第一节 温度与内能一、学习目标:1知道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环境常见的温度值。2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知道测量温度的方法有许多种,知道温度的常用单位和国际单位制单位。3根据分子动理论,用类比的方法建立内能的概念;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4了解“热量”概念;能在生活和相关的物理活动中正确使用热量术语。二、导学提纲及练习:(一)用5分钟、3分钟时间分别阅读课本P2627 、P28后回答下列问题:1 叫温度,常用的温度单位叫 、用符号 表示。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 原理制成的,体温表的量程是 ,分度值是 。3内能是指物体内部 做 运动所具有的动能和 的总和。因为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并且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 运动,分子之间总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因此可以肯定,一切物体都具有 能。(二)通过完成P29的实验探究和用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30后回答下列问题:4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是 和 。5 叫热量,用符号 表示;单位叫 ,用符号 表示。三、课堂检测:1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水的温度,图1所示的几种做法中正确的是( )图2图12物体内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跟 有关,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它的内能 ;温度降低时,内能 。3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 时,就会发生热传递。热传递时, 从高温处转移到低温处,直至 相同。4图2所示的温度计的示数 。5白天,太阳能热水器中水的温度升高,水的内能 (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 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6冬天,人们用两只手掌相互摩擦取暖是通过 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一、学习目标:1从实验理解比热容的概念,掌握比热容的单位;会查比热容表。能根据物质的比热容解释简单的物体温度变化和吸放热问题。记住水的比热容及表示的意义。2会计算有关物质比热容、温度变化或吸放热等简单问题。二、导学提纲及练习:(一)用7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3234,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后回答下列问题:1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煤油比水需要的时间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加热相同时间, 升高的温度多。推断: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温度时,煤油比水吸收热量 。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热量 。物质的这种特性我们用 来表示。2 叫该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3比热的单位: ,读作 。4水的比热是 。它的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 。5从比热表中可知, 的比热很大。水和干泥土相比,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吸收同样多的热量, 的温度升高很少,而 的温度升高较多。因此,同在阳光照射下,内陆地区夏季炎热,而冬季寒冷。形成了一年四季温差大,一日之中昼夜温差大的大陆性气候。沿海地区四季温差小、昼夜温差也小。正因为 的比热大,在生活中往往用 取暖,室温比较稳定。有些机器工作时变热,也多用 来冷却。(二)用7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3536中回答下列问题:6计算热量的公式是 ,其中t表示 。三、课堂检测: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 B物质的比热容跟它吸收的热量有关 C物质的比热容跟它放出的热量有关 D物质的比热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2水是较好的冷却剂,其原因是( )A水的温度比周围的环境温度低 B水的比热容较大 C水的密度最大 D水的导电性好34kg的20的冷水,在火上加热至100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4质量是10kg的铁块,温度为720,冷却到20,铁块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第三节 内燃机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热机、内燃机;认识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各冲程的能量转化。2知道内燃机工作时有废气排出,树立环保意识。二、导学提纲及练习:(一)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3739后回答下列问题:1 叫热机。2一般汽油机完成一个工作循环有 冲程,在压缩冲程里是 能转变为 能;在做功冲程里是 能转变为 能。(二)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3941后回答下列问题:3在表格中填写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区别区别 机种汽油机柴油机构 造吸入气体点火方式使用范围三、课堂检测:1热机是指把 能转化为 能的机器。2柴油机的一个循环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冲程。3以下交通工具中,常用汽油机作为动力的是( )A轻型轿车 B重型运载卡车 C手扶拖拉机 D磁悬浮列车4在试管内装些水,用软木塞塞住,加热使水沸腾,水蒸气会把木塞冲开。有的同学由这个装置联想到内燃机,请你将左右两边用连线反映他的联想创新的思准过程。酒精燃烧 坚固汽缸 高温高压水蒸气 活塞运动做功玻璃试管 油料燃烧 木塞冲出 高温高压燃气5如何减少内燃机工作时造成的污染?第四节 热机效率与环境保护一、学习目标:1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内能的本领不同,建立燃料热值概念。2会查燃料的热值表;能根据燃料的热值计算一定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3能说出热机工作时燃料释放的能量的主要流向;对热机效率有初步认识,能大致说出提高热机效率的途经;能大致说出燃料内能的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二、导学提纲及练习: 分别用8分钟、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4344、P4446后回答下列问题:1常见的燃料有哪些? 。2燃料燃烧的过程是 能转化为 能的过程。3热值的定义是 。4热值单位是 。5干木柴的热值为 ,表示 。6燃料燃烧放热的计算公式是 。7 叫热机效率。8提高热机效率的途经有 。9热机对环境带来哪些污染?三、课堂检测:1火力发电厂“吃”的是煤,“发”的是电,在整个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如下,请你在方框中填入相应的能量形式:2质量为100g的酒精,热值是3.0107J/kg,比热容是2.4103J/(kg),燃烧一半可以放出 的热量,余下酒精的比热容为 ,热值为 。32kg的木炭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为多少?4一壶中水的质量为2.5kg,在液化石油气炉上从20煮至沸腾(1标准大气压下)。在这过程中,共燃烧了液化石油气50g(壶吸热忽略不计)。在这过程中,求:(1)水共吸收了多少热量?(2)这些液化石油气完全燃烧共放出多少热量?(3)炉子的效率。水的比热水4.210J/(kg),液化石油气热值4.210J/kg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一、学习目标:1认识电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能说出电荷的概念及使物体带电的方法。2知道电荷的种类和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3能说出验电器的作用、制作原理、结构和静电感应现象。二、导学提纲及练习:(一)在老师演示完课本P51图133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1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就说这些摩擦过的物体带了 ,或者说带了 。2带电体具有吸引 的性质。(二)在老师演示完课本P52图134实验后回答下列问题:3自然界有且只有 种电荷,它们分别叫 电荷和 电荷。4电荷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是: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三)在老师出示验电器后,用5分钟时间进行交流与讨论后回答下列问题:5验电器为什么能检验物体是否带电?6怎样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7用验电器是否能粗略比较物体带电的多少?8验电器能检验物体带什么电吗?三、课堂检测:1家用电器的外壳容易粘上灰尘,是因为电器工作时带有 ,从而具有吸引 的性质。2自然界有且只有 种电荷,它们分别叫 电荷和 电荷。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3验电器是检验物体 的仪器,当带电体接触验电器金属球时,两片金属箔由于带 而张开,若另一个物体与金属球接触后,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这是因为 。4甲、乙、丙三个轻质小球,将其中任意两个靠近,它们都相互吸引。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三个小球都必须带电 B至少有两个小球带电 C有一个小球带电就可以 D三个小球都不带电5小明在加油站看到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请你说出这种规定的道理。第二节 让电灯发光一、学习目标:1知道电路的基本组成;能说出通路、开路、短路三种电路的状态;知道短路的危害。2掌握电路元件及其符号,会读、会画简单的电路图。二、导学提纲及练习:(一)通过猜想:怎样让小灯泡亮起来?并利用你手中的器材组成课本P55图1310电路,用3分钟时间阅读P5556后回答下列问题:1用 把 、 、 连结起来组成的电流通路就称为电路。2物理学中规定: 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电路中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 极出来,经过导线、用电器回到电源的 极。(二)通过老师演示课本P57图1314、图1315、图1316。用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57后回答下列问题:3 叫通路; 叫开路; 叫短路;4电路发生短路后会发生的现象是 。(三)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58后回答下列问题:5 叫电路图。6正确画出下列各电路元件的符号:电源 开关 灯泡 电动机 插座 交叉相连接的导线 。三、课堂检测:1在手电筒中,干电池是 ,金属外壳是 ,外壳上的按钮是 ,小电珠是 ,它们组成了一个简单的 。2请根据图1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并在图中标出电流方向,它处于 路的状态。图2L1L2图13请根据图2实物图画出电路图。当开关闭合,将会发生什么现象?第三节 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设计简单的串、并联电路。二、导学提纲及练习:(一)用2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59后回答下列问题:1把电路元件 相连,接入电路中叫串联。2把电路元件 地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并联。(二)通过连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后回答下列问题:3串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电流从电源 极流出后,只有 条通路,逐个通过各个用电器后,直接流回电源 极,切断任何一处电路,整个电路均不工作;开关可以 联在电路中的任何位置。4并联电路的基本特点是:有 条通路,切断一条支路,其余各支路 (能或不能)独立工作,因此干路中的开关可以控制 电路的通断,支路中的开关只能控制 路的通断,各支路 。三、课堂检测:1在家中,电冰箱、洗衣机、电视机是 联在电路中的。节日装饰用的小彩灯是 的。2开关和用电器总是 _联的。要使几个用电器在工作时互不影响,这几个用电器必须 联。3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灯L1亮,灯L2不亮,则可能的原因是( )A灯L1开路 B灯L2开路 C灯L1短路 D灯L2短路图14用一个开关同时控制两盏灯,则这两盏灯的连接方式( )A只能串联 B只能并联 C串联或并联都可以 D串联或并联都不可以5如图1所示,要使灯L1、L2串联应闭合开关 ,要使L1、L2并联应闭合开关 ,为了保护电路,不能同图2时闭合开关 。6在图2的实物接线图中两盏灯是 联的,开关是接在 上。(填“干路”或“支路”)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知道电流概念及其符号、单位、单位符号。2知道电流表的用途、符号,能正确的选择电流表量程和读数并测量电流。二、导学提纲及练习:用10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6264后回答下列问题:1电荷的 形成电流。电流的符号是 。2电流的单位有 , , ,其换算关系是 。 3用电流表测电流时,要测量部分必须与电流表 联;必须使电流从电流表的图1 接线柱流入,从 接线柱流出;被测电流不得超过电流表的 ;绝对不允许直接接在 两端,否则电流表将会 。读数时先确认使用的 ,再根据 读数。三、课堂检测:1230A mA A。2在“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若电流表量程及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此时,刻度盘上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A,电路中的电流值是 A;若电流表量程及指针位置如图1乙所示。则此时,刻度盘上每一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 A,电路中的电流值是 A。3两位同学在实验中使用电流表,小明同学刚一“试触”就发现电流表的指针迅速摆到最右端,其原因可能是 或 。而小丽同学试触时却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向没有刻度的那一边偏转,这是由于 。图24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的电流表,实验中需用03A的量程,但这一量程的刻度值模糊,某一次测量中,在00.6A量程的刻度盘上发现指针正好指在0.42A的刻度线上,则实际测量的电流大小是( )A2.1A B2.2A C0.42 D1.26A5如图2,甲是小明用电流表测通过小灯泡电流的实物连接图。请指出图甲中的错误: 。请在乙图中用笔画线表示导线,画出正确的连接方法。第四节 科学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会设计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实验电路图并会进行实验。2知道串、并联电路电流关系。二、导学提纲及练习:通过阅读课本P6566并完成实验探究后回答下列问题:1在右边方框内画出研究串联电路电流关系的实验电路图。2串联电路电流关系是: 。通过阅读课本P6768并完成实验探究后回答下列问题:3在右边方框内画出研究并联电路电流关系的实验电路图。4并联电路电流关系是 。三、课堂检测:1某人家中有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和5盏照明灯,它们是并联的,工作电流分别为300mA、1.2A、900mA。它们同时工作时的总电流是 A。图12如图1所示,电流表测通过L1的电流是图( )图2SA1A2L1L23如图2所示,当开关闭合后电流表A1的示数为0.3A,则通过灯L1的电流为 A,电流表A2的示数为 A。4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得灯L1和L2的电流相等,则由此可判断小明把L1和L2连成( )A串联 B并联 C可能串联,可能并联 D无法判断图35要用电流表测量某用电器的电流大小,估计电流大约为400mA,那么电路中的两个接头应分别接在电流表的( )A“”和“3” B“”和“0.6” C“3”和“0.6” D不能确定6图3是电吹风的工作电路图。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电热丝和吹风机 联,可以送热风;当S1闭合、S2断开时, 通电, 没有通电,可以送冷风。第五节 测量电压 一、学习目标: 1知道电源的作用,电压的单位及其换算;能说出干电池、蓄电池、安全用电电压、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值。 2知道电压表的用途、符号,能正确的选择电压表量程和读数并测量电压。3通过实验探究,掌握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二、导学提纲及练习:(一)用8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6971后回答下列问题:1电压是电路中形成 的原因, 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电压物理量符号为: ;1kv v m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 ;一节蓄电池的电压为 ;家庭电路电压为 。3用电压表测电压时,要与被测部分电路 联;电流必须使电压表的 接线柱流进,从 接线柱流出;被测电压不得超过电压表的 。(二)通过阅读课本P72并完成实验探究后回答下列问题:4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 ;并联电路里,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三、课堂检测:1一个小电动机工作时,要求电源电压是6 V;如果用干电池作电源,需要 节 联起来。安全用电的电压值是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 V。 图2图12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时,能用电压表测出L2两端电压的是( )3如图2是用电压表测量某段电路两端的电压时,把电压表的“”“3”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电压表指针所指的位置,其正确的记录是( )SL2L1V1V2图4SL2L1V1V2图3A10.6V B2.6V C13V D2.6V3如图3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1.5V,则电压表V2示数U2 。4如图4所示的电路,当开关闭合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4.5 V,则电压表V2的示数是 ,电源电压是 。第十四章 探究电路 第一节 电阻和变阻器一、学习目标:1知道电阻的定义,单位及其换算,以及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2知道决定电阻大小的4个因素;知道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原理及在电路中的符号;掌握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会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以改变电路的电流。3知道电阻箱在电路中的符号和读数方法。二、导学提纲及练习:(一)用2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76后回答下列问题:1电阻的定义 ;电阻用字母 表示;电阻的单位有 ;它们的换算关系 。2电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二)提出问题:导体的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猜想。用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77后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后回答下列问题:3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决定于导体的 、 、 和 。(三)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7879后回答下列问题:图14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阻值 位置。5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电阻箱在电路中的符号是 。课本P78图144所示电阻箱的读数为 。三、课堂检测:图21电阻器的电路符号: 滑动变阻的电路符号: 2滑动变阻的原理是在 、 、 不变的情况下靠改变 来改变电阻的大小。324000 K M。4如图1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把滑动变阻器正确接入电路中,则应该把电路的两个接头接在滑动变阻器的 和 或图3 和 。5如图2所示,读出电阻箱的示数为 。6如图3所示,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 端;P向右移动,滑动变阻器连入电阻变 ,电路中电流变 ,电灯亮度变 。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电流的3个效应,知道电流的效应与电流的大小有关。2会设计“研究电流的大小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并会进行实验。3会采用图象法来分析实验数据。二、导学提纲与练习:(一)用1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81后回答下列问题:1电流的效应有 、 、 。电流的效应和 的大小有关。S图1(二)提出问题: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在图1中要使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增大或减小可以采取什么办法?进一步猜想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用5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8182后设计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后回答下列问题:2要研究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要研究电流的大小与电阻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3画出“研究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图24实验探究后得出的结论是: 保持 不变时,电流跟电压成 关系;保持 不变时,电流跟电阻成 关系。三、课堂检测:1如图2为“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请回答下列问题。研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 不变,同时 ,使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研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时,要移动变阻器R/的滑片,其目的是 。电阻R/51525电流I/A0.60.30.2图3图42小红同学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研究导体中电流跟导体的电阻的关系,她先后将5、15和25的定值电阻接入电路A、B两点间,闭合开关S,读出电流表示数,如表中所示。由实验数据可以看出电流I与电阻R并不成反比。问:该实验中选错了什么器材? ;请你说出应换用的器材。 ;为保证实验正确进行,还需要什么仪器? 。3如图4是R1和R2两个电阻中的电流随它们两端电压变化的图像,从IU图像可知,电阻R1 R2(填“”、“”或“”)。第二节 科学探究:欧姆定律(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会从“实验探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的定量关系”分析归纳出欧姆定律。2能正确表述欧姆定律;掌握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变换式的物理意义。3会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二、导学提纲及练习:(一)用3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84后回答下列问题:1一段导体中的 ,跟这段导体两端的 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 成反比,这个规律叫做 。2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变形公式 。(二)用10分钟时间阅读课本P84例题并完成例题中的电路图和提出的问题后做下列练习:3某导体在10V电压下工作,其电阻为20,那么此时通过该导体的电流是多大?4有一导体的电阻为20,已知这一导体上的电流为0.1A,则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多少?5欧姆定律中的I、U和R是指同一段电路中 、 和 ,决不能张冠李戴。四、课堂检测:1若某导体两端电压为8V,通过的电流是0.8A,则导体的电阻值为 。当电压减小为0V时,电阻为 ,电流为 ;当电压增大到10V时,电阻为 ,电流为 。2由欧姆定律导出的电阻计算公式RU/I。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则导体的电阻越大B通过导体的电流越小,导体的电阻越大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为零D若不考虑温度的影响,电阻的大小跟电流、电压无关3已测出某一导体两端的电压为5V,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0.2A,则该导体的电阻为多少?4有一导体的电阻为20,已知这一导体上的电流为100mA,则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是多少?第三节 “伏安法”测电阻一、学习目标:1进一步掌握正确使用电压表、电流表和滑动变阻器的方法。2掌握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知道在用“伏安法”测电阻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二、导学提纲及练习:1你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吗?字母表达式如何?如何去正确理解?2要测定某个导体的电阻值时,只要用电压表测出导体两端的 和电流表测出通过导体中的 ,就可以利用公式 计算出待测电阻的阻值,这种测电阻的方法 。3为了测定某个导体的电阻。需要实验器材是 。在右边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实验开始前开关应该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调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