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练习试卷C卷 含答案.doc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8928027 上传时间:2020-04-0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练习试卷C卷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练习试卷C卷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练习试卷C卷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小学)题库练习试卷C卷 含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姓名:_考号: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先秦诸子的著作,经常采用寓意来阐明道理,下列寓言故事,出自庄子的是( )。A.庖丁解牛 B.愚公移山 C.自相矛盾 D.拔苗助长2、在19世纪以前,纺织原料全部采用天然纤维。下列天然纤维中,中国最先用作纺织原料的是( )。A.棉B.麻C.毛D.丝3、下列选项中,与“绿叶菜-菠菜”逻辑关系相同的是( )。A.西红柿-番茄B.萝卜-白萝卜C.大白菜-白菜D.花菜-黄花菜4、姜老师听到晓成等几个学生说不喜欢自己。更喜欢别家的班主任,因此对他们总是没有好脸色,经常当众斥责或罚站,这表明姜老师没有( )。A严格要求学生B维护课堂秩序C调整自我心态D督促学生学习5、在Excel中,要通过扇形面积反应每个对象的一个属性值在总值当中所占比值大小,应该选择的图表类型是( )。A.柱形图B.折线图C.图D.XY散点图6、下列作品中,以李隆基和杨玉环爱情故事为题材的是( )。A.白居易长恨歌B.王安石明妃曲C.陆游钗头凤D.吴伟业圆圆曲7、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 )A西施 B杨贵妃 C貂禅 D王昭君 8、孙校长切实抓好了地震消防应急演练工作,地震发生时,全校师生顺利转移到安全地带,这说明孙校长注重( )。A促进教师发展B校园硬件建设C校园文化建设D保护学生安全9、小学生宋某因多次偷窃,被所在学校申请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对于这一申请具有审批权的机构是( )。A.公安部门B.检查机关C.教育行政部门D.民政部门10、某公立小学校长刘某在招生过程中非法获利数十万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可以对其采取的措施是( )。A.依法给子行政处分B.依法给予刑事制载C.依法给于党纪处分D.依法给予民事制裁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资格和任用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小学教师资格由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B.取得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的相应学历,不具备规定学历的公民不能申请教师资格证 C.取得教师资格的人员首次任教时,应当有试用期 D.教师资格终身有效,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被取消 12、因经营管理不善,某学校办的校办产业负债二十多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对这一债务应当承担偿还责任的是( )。A政府B校办产业C学校D校长13、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的“融”指的是( )。A孔融 B马融 C苻融 D祝融14、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不良行为的是( )。 A、小强将管制刀具带在书包里保护自己 B、强迫别人买吃的C、殴打小偷 D、扰乱治安15、“做教师不要忘记自己也曾是孩子”说明教师要( )。A拓宽知识视野B换位思考C淡化教师角色D消除刻板印象16、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实行县域内教师交流制度B减少设立重点学校C实行县域内校长交流制度D加快薄弱学校改造17、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是( )。A.碣石调幽兰B.广陵散C.高山流水D.梅花三弄18、下列选项中,能够由“李白是文人”和“李白不是商人”必然推出的是( )。A.有的文人是商人B.有的文人不是商人C.有的商人是文人D.有的商人不是文人19、李老师针对已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提出了较为完善的情境教学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体现了李老师的( )。A奉献精神B关心爱护学生C学科知识扎实D勇于探索创新20、素质教育是以培养( )为主。A.应用型人才B.管理人才C.战略性人才D.专业技术人才21、教师职业道德在全社会道德体系中处于( )和主干地位。A重要B首要C核心D主导22、( ),正在使大批教师成为教学的机械重复者,复杂的脑力劳动退化为简单的体力劳动。 A.课堂教学的模式化 B.坚持教学多方评价 C.教学目的多元化 D.选拔制度的唯一性 2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 )。A.予以批评教育B.予以劝退C.勒令退学D.予以开除24、根据1992年统计,社会服务和个人服务领域的就业比重在美国为22,日本为22,德国为28,加拿大为31,巴西为35,而我国仅为5,差距很大。这一领域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下面哪项最能反映上文的主要观点?( )A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较多的领域B国有企业必须认真解决富余劳动力问题C解决国营企业富余劳动力是深化改革的关键D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为国有企业解决富余劳动力提供条件25、下列不属于行书的代表作品“三希”的是( )。 A.伯远帖 B.兰亭序 C.快雪时晴帖 D.中秋帖 26、某单位要评出一名优秀员工,群众评议退出候选人赵、钱、孙、李。赵说:小李业绩弯沉过了,当之无愧。钱说:我个人意见,老孙是不二人选。孙说:选小钱和老赵我都赞成。李说各位做得更好,不能漩涡。如果赵钱孙李只有一个人的话与结果相符,则优秀员工是( )。A.赵B.钱C.孙D.李2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教师的待遇( )。A.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但由举办者予以保障B.由举办者执行确定,但由教育行政部门予以保障C.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并予以保障D.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28、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的俄国巡回展览画派主张( )的创作道路。A.现实主义B.浪漫主义C.古典主义D.印象主义29、张老师大学本科毕业后自愿到少数民族地区从事教育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应当依法对张老师( )。A.给予补贴B.给予表彰C.进行奖励D.提高津贴 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材料分析: 关于价值概念的理解 -张曙光近些年来,价值观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但是,作为价值观核心概念的“价值”及相关概念,在国内理论界一直存在着许多似是而非的看法,影响了我们对价值观问题的理解,因而有必要理清一些基本概念。 现代价值观的“价值”概念,直接来自于经济学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但就其拉丁词的本义和现代哲学语境中的含义而言,却远远超出了经济学的范畴,是一个包 含伦理学、美学、宗教学、政治学所指的具体价值形态的,与“善”通用的概念。因而,价值首先指的是人们所希冀和追求的“好”生活,表征着人的存在的目的 性;经济学意义的含义只是第二位的。但目前存在的一些对价值的界说,恰恰是这种意义的倒置。无论是过去把“价值”归结为“效用”,还是现在把 价值等同于“利益”,都是倒置的例证。如此一来,价值的理想性和超越性不见了,因而也就谈不上对各种效用和利益问题的批判性审视了。其实,正是价值由现实 趋向理想的向度,在人们的观念世界耸立起一个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联的价值观。所以,作为人的生命之自觉形态的价值观,不仅能够引导人们追求自身的利 益,协调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还能够召唤人们不断地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 标,那就只能产生功利的并且是近似的价值观-以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而不是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真才实学、精 神境界。的确,“名利”并不纯然是人的“身外之物”,而是构成人的社会规定性的要素,这些要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证人的社会存在和能力,在现代社会尤其如 此。但是,这些东西只是人们借以实现自由的有限手段。如果人们在某一社会中普遍地陷入名缰利索,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维护,那 么这个社会就“异化”了。这也是我们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问题:(1)文章第自然段提出了“与完满和终极的整体相关的价值观”,请简要阐述这个价值观所产生的作用。(2)文章结尾画线处“反对把价值作功利性、工具化理解的根本原因”,这个“根本原因”是什么?2、运动会结束后,小华在周记中写下了周记的感受:这一次学校秋季运动会非比寻常,因为有一个特殊的项目,那就是班级的律操比赛。我们班余老师是一位比较要强的老师,听同学们讲,每次比赛,她都力争好成绩。大家熟悉的班级律操对我这个刚转来的新手来说。可以说是难上加难。有班干部向余老师建议,不让我参加比赛。我本想余老师会同意,反正学校并没有要求必须 全班参加,再说我刚刚转来。但是余老师没有同意,在班上说:“咱们是一个团队,是一个整体,班上一个同学都不能少!”我感觉余老师用鼓励的眼光看着我。眼见比赛日益临近,我很是着急,看得出与我们一同训练的余老师也很着急,余老师找到我,一边鼓励我一定行,一边亲自手把手教我律操的每一个动作。余老师腰不好,我看到余老师每次讲解示范动作弯腰时,总咬着牙,我更是认真的操练。在余老师的帮助下,我终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了班级的律操。问题:评析余老师的教育行为3、刘老师师范学院毕业后,在一所乡村小学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三十年来,她一直坚守在乡村学校教学的第一线。为了寻找孩子们观察的野花,刘老师在河岸、田更精心识别、挑选: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体味课文所蕴含的情感,在家人熟睡的时候,她一个人在厨房里反复朗读课文:大雪过后,她又会兴致勃勃地带孩子们去找腊梅,去看望苍翠的“松树公公”,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自然。刘老师坚持每天明即起,坐在校园旁的荷花池畔背唐诗、宋词、背郭沫若、艾青、普希金、海湿,泰戈尔等中外名家的诗篇,用优美的诗篇来陶治自己的情操,她摘抄的古今中外的优秀诗篇,有厚厚的几本,她还如饥似渴地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阅读许多中外教育名著,撰写教学日志,并不断改进自身教学实践。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刘老师的教育行为。 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现在一部电影运用全网络完成的,里面的人脸趋于完美,但是票房并不好,反而受到批判和失败,于是 3d 摄影师把人物设计的都不是很完美,但获得人们的喜爱。根据上述,题目自拟,立意自拟。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参考答案: A2、A3、 答案:B4、【答案】C【解析】教师应该调整自我心态,努力解决问题。5、C6、A7、B8、D9、C10、A11、【答案】C 12、B13、答案:A14、A15、B16、【答案】B【解析】根据法律规定,不允许学校不允许设置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17、A18、答案B19、D20、A21、C22、A23、A24、D25、B26、D27、答案D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社会力量所办学校教师的待遇由举办者自行确定并予以保障。28、A29、A二、材料分析题(本题共3小题,每题14分,共42分)1、(1)引领人们用积极的行为争取达到自身的利益,并协调人际利益关系;召唤人们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成为现实。(2)如果认为价值就是利益,只能产生功利,追求诸如官职、金钱、称号等外在形式化东西的价值观。社会因而会普遍追求名利,不尊重和维护人的生命价值的平等和人格尊严。社会就会被“异化”。2、余老师的教育行为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相关要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体现了关爱学生。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要尊重学生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材料中,余老师让班级的每位同学都参与,并且亲自手把手地教,不断鼓励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体现了关爱学生。 其次,体现了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要求老师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材料中,余老师以身作则,克服自己腰不好的情况,每次讲解示范动作,给学生做了很好地榜样,帮助学生短期内学会了班级韵律操。 再次,体现了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要求对工作高度负责,勤恳敬业。材料中,余老师是一个比较要强的老师,每次比赛都要力争好成绩,面对有困难的学生,余老师没有敷衍塞责,而是认真辅导,体现了爱岗敬业的相关要求。最后,体现了教书育人。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要求老师因材施教,实施素质教育,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余老师面对特殊的情况亲自示范不断鼓励,积极参与学校各种比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教书育人的相关要求。总之,余老师的行为体现了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这种精神值得大力弘扬,需要每个老师学习。3、材料中刘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符合新课改下的教师观要求,值得其他老师借鉴。(1)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材料中,刘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自然,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情感,想办法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亲自带领学生们实践体会,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2)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材料中,老师不断学习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各方面的知识视野与修养,在此基础上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3)教师要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材料中刘老师,通过废寝忘食的钻研课程和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来研究如何完善自己的课程更好的让学生理解,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4)在对待教学上,为学生提供帮助、指导。材料中,刘老师没有单纯的教教材而是,给学生创造亲身体验、亲自实践的机会,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帮助和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5)教师要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材料中,刘老师并没有单纯的教教材,而是对课程进行因地制宜的优化,更好的被学生接受,是现有课程从有到优,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因此,作为老师,应该像刘老师一样,不断提高自身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做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三、写作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从这则材料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审题:追求完美与容忍缺陷;要学会全面、辩证地看问题,认清事物的主流。因此,这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立意:立意:可以从世间的任何事都不会真正达到完美的程度,我们要学会容忍缺陷。学会将追求完美与容忍缺陷有机的结合起来。立意:可以换角度来看待人生中的诸多不完美,很多的“缺陷”,可能在别的领域即是“完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考试试卷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