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人教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课件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923688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PPT 页数:82 大小:4.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人教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高一地理人教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高一地理人教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欢迎进入地理课堂 新课标 人教版 高中地理I 必修 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前提基础 一 地理坐标 1 经线和经度 2 纬线和纬度 3 经纬网 二 圆周运动1 向心力2 线速度3 角速度 万有引力 与质量成递增关系 与距离成递减关系 s t 2 R T 单位 km h m s t 360 T 单位 h 线速度和半径 距离 有关 成正比例关系 角速度和半径无关 三 太阳高度 角 1 太阳光线和地平面的夹角2 太阳高度越大 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越多3 正午太阳高度 一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1 地球的自转 N S 第13页读图思考 周期 地球自转一周所用的时间 恒星日 360 23h56m4s太阳日 360 59 24h 以什么作为地球自转的参照系 速度 线速度和角速度 第14页读图思考 地球自转速度的规律 1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2 角速度除极点外均为15度 小时3 在极点上 线速度和角速度均为0 2 地球的公转 读图1 18及相关文字 回答下列问题 1 叫公转 其轨道是 状 太阳位于 2 公转方向 周期约为 约为 日 时 分 秒 3 公转角速度约为 天 太阳 近日点 远日点 公转方向 7月初 公转速度慢 1月初 公转速度快 小结 完成下表 比较自转和公转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昼夜现象 地球自转 昼夜交替 二 地球自转与时差 2 昼夜交替的产生 1 昼和夜的形成 晨昏线 晨昏线的画法 1 与光线垂直2 平分赤道3 二分时 与经线圈重合 二至时 与极圈相切 春 秋分 冬至 夏至 晨昏线 太阳光 赤道 北极 南极 30oE 60oE 90oE 180oE 150oE 120oE 侧视图上的晨昏线6 22 N 30 0 6 22的俯视图 S 30 0 6 22的俯视图 晨昏线 晨线 N S N 30 0 3 21或9 23的俯视图 读右图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此时太阳直射的地理坐标是 A 00 300EB 00 600EC 300N 300WD 00 1200E 3 昼夜交替的周期 1 概念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 统称为地方时 2 地方时产生的原因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在同纬度地区 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 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 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 经度不同 时刻不同 地方时不同 3 计算 经度每隔15 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 地方时相差4分钟 求地方时 求经度 4 给长途铁路运输 远洋航海事业 国际交往带来困难 4 地方时 0o 180o 180o 7 5oW 7 5oE 中时区 15oE 22 5oE 东一区 120oE 东八区 5 区时 l 时区的划分 每隔经度15 划分一个时区 以0 经线为基准 从7 5 W到7 5 E为中时区 中时区以东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 以西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东 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 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 图 2 区时的计算方法 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 时区号数 已知经度 15 已知两地所在地区 计算两地时差 异区相加 同区相减 已知某地区时 求另一地区时 例1当我国1999年12月20日现场直播澳门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时 位于旧金山 西8区 的爱国华侨收看的时间是 A 12月19日08时B 12月20日16时C 12月19日16时D 12月19日20时 澳门与旧金山时差为 8 8 16小时 旧金山收看时间为 12月20日0时 16 12月19日8时 A 例2一架飞机由我国上海 东8区 于10月1日5时飞往美国旧金山 西8区 需飞行10小时 到达目的地时 当地时间是 A 10月1日11时B 10月2日07时C 9月31日23时D 9月30日23时 上海与旧金山时差为 8 8 16小时 飞机起飞时旧金山时间为 10月1日5时 16 9月30日13时 飞机到达时时间为 9月30日13时 10 9月30日23时 D 世界各国的计时方法 3 东部区时 例如朝鲜 4 半区时 即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 50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 例如印度 2 统一区时 例如中国 我国领土地跨5个时区 全国目前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东8区区时 即东经1200的地方时 称为北京时间 6 特别的计时方法 1 不同区时 例如美国 国际上规定 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 经线作为 国际日期变更线 现改称 国际日界线 东 西十二区区时相同 越过日界线 日期要改变 从东到西 日期加一天 从西到东 日期减一天 7 国际日界线 日界线 180 东十二区 西十二区 减一天 加一天 8 地球上的日界线有几条 一般情况下 地球的日界线有两条 一条是国际日期界线 它是人为规定的 原则上是1800经线 另一条是0时 或24时 所在的经线 它是不断变化的 当太阳直射00经线时 1800经线与0时 或24时 所在的经线重合 此时全球一个日期 太阳直射其他经线时 地球上有两个日期 读右图 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此时有两条经线两侧日期不同 这两条经线是 A 日界线 本初子午线B 00 1800C 00 1500WD 1500W 1800 北半球向右偏 南半球向左偏 赤道不偏 9 地球上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三 地球公转与季节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 昼夜长短的变化2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3 四季的形成4 五带的划分 1 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教材P20活动 赤道 南回归线 北回归线 23 26 N 0 23 26 S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00时00分 05时31分 09时09分 10时47分 12时00分 13时13分 14时51分 18时29分 a冬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24时00分 昼长 b夏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c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2 昼夜的长短变化 以北半球为例 昼夜等长昼渐长 昼 夜昼最长春分夏至冬至秋分昼最短昼渐短 昼 夜昼夜等长 昼渐长昼短于夜 昼长于夜昼渐短 下面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 乙 丙 丁四地的白昼时间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1 3题 2002年上海卷 1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B 乙地C 丙地D 丁地2 四地所处纬度按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B 甲乙丁丙C 丙丁乙甲D 丁丙乙甲3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地球的公转 地球的自转 黄赤交角的存在 地方时的不同A B C D 地面 h 白天 h 0晨昏线上 h 0晚上 h 0 太阳高度角 h 3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H 900 纬度差 纬度差 即所求地点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所在纬度的差距 00时00分 05时31分 09时09分 10时47分 12时00分 13时13分 14时51分 18时29分 a冬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24时00分 昼长 b夏至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c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的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 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 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 夏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太阳辐射最强 南半球各纬度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太阳辐射最弱 4 四季的形成 天文四季 气候四季 5 五带的划分 北纬38 一开阔平地上 在楼高为H的楼房北面盖新楼 欲使新楼底层全年太阳光线不被遮挡 两楼距离不小于 1999年广东卷 A Htan 90 38 B Htan 90 38 23 5 C Hcot 90 38 D Hcot 90 38 23 5 如图所示的日期 下列地点 北京 39 54 N 新加坡 1 N 汕头 23 26 N 海口 20 N 正午太阳高度角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 新加坡 海口 汕头 北京B 北京 汕头 海口 新加坡C 汕头 海口 北京 新加坡D 汕头 海口 新加坡 北京 THEEND 反馈练习1五一劳动节期间 下列自然现象正确的是 A南半球昼长夜短B全球昼长夜短C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D北半球昼长夜短2 北半球的冬至日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北半球昼短 夜长 北极圈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 太阳运行至远日点上3 下列四幅图中 正确表示北半球夏至日的是 D D B 4下列各地中 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汕头B武汉C天津D哈尔滨5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A地方时相同B季节变化相同C昼夜长短相同D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同6夏至日 以下城市中 白昼最长的是 海口 上海 北京 漠河7以下关于五带说法正确的是 A在热带范围内一年有两次直射B温带既无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C在寒带范围内极昼极夜等长 各为半年D五带划分是以气候分布为依据来划分的8春耕大忙的时节是哪个节气以后 A立春B春分C惊蛰D芒种 D A D C AB 9 在任何一天中 经度相同度各地 A 昼夜长短都相同B 昼夜长短都不同C 地方时都相同D 地方时都不同10 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A 不可能重合B 只有在春秋分日才能重合C 每天都重合一次D 只有在夏至日和冬至日才能重合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6月22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B 6月22日北半球昼长时间达最大值C 3月21日到9月23日太阳直射点由南向北移动D 12月22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C B BD 读 太阳光照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请在图中标注太阳高度为0度 地方时为8点的点M 2 地球表面C点有一物体沿CD向D运动 其方向向偏移 南或北 发生上述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3 图中AB线 晨或昏 图中D点大约再过小时日落 4 图示各点中 此时太阳高度大于0度的有 小于0度的有 南 由于地球自转 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 晨 11 DE CG N 60 30 0 A B 从北极上空看 S 60 30 0 从南极上空看 P SUN 恒星 P P E1 E3 E2 恒星日 太阳日 参看地图册第6页 赤道0 北回归线23 5 N 南回归线23 5 S 北极圈66 5 N 南极圈66 5 S 夏至6月22日前后 冬至12月22日前后 秋分9月23日前后 春分3月21日前后 求地方时 已知A地时间 求B地时间 1 先计算出A B两地的经度差 解题过程 2 依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 B地的地方时 A地的地方时 4分 经度差 1 如果B在东面用 B在西面用 例 A地为10时26分 经度为120 E B地经度为80 E 求B地的地方时 B地的地方时 10时26分 4分 40 1 7时46分 返回 求经度 已知A地经度 求B地经度 1 先计算出A B两地的时间差 B A 解题过程 2 依照下面的公式计算出B地的地方时 B地的经度 A地的经度 1 时间差 4分 东经用 西经用 例 A地为10时24分 经度为120 W B地为11时 求B地的经度 B地的经度 120 W 1 36分 4分 111 W 返回 返回 已知两地所在地区 计算两地时差 异区相加 同区相减 A 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 即为所求时差值 B 若两地分别位于东 西时区 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加 即为所求的差值 如东5区与东10区相差5个时区 西3区与西10区相差7个时区 如东5区与西10区相差15个时区 西3区与东8区相差11个时区 返回 已知某地区时 求另一地区时 所求区时 已知区时 时差 正负号选取原则 东加西减 所求区时的时区位于已知区时时区的东侧 取 十 若位于西侧 则取 一 注意事项 计算时采用全天24小时制 区时计算结果若大于24小时 则为第二天 该数值减去24小时 即为所求时刻 若区时小于0 则为前一天 需用24减所得数的绝对值 即为所求时刻 返回 返回 一轴两面三角度 一轴 指地轴 两面 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 三角度 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交角为23 26 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66 34 地轴与赤道平面的夹角为90 三个基本不变 三个基本不变 指地球在运动过程中 地轴的空间指向基本不变 北极始终指向天空的北极星附近 黄赤交角的大小基本不变 保持23 26 地球运动的方向不变 总是自西向东 二分二至点 全球随纬度的变化北半球的夏半年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 夜长 纬度越高 昼越长 夜越短 夏至日 北半球昼最长 夜最短 北极圈内出现极昼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