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标准.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2366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标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标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业生物技术课程标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生物技术 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农业生物技术 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课。本课程旨在让设施农业生产技术专业中职学生了解与掌握农业生物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本课程将原来作物遗传与育种学、农业微生物学、植物组织培养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与综合,紧紧围绕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基础知识一必需”、基本理论“够用”、基本技术“会用”为原则,删去有关陈旧、烦琐复杂万内容,增加了与农业生产发展关系密切的农业生物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实毛技术,体现了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农业生物技术发展概况,掌握植物遗传、衣业微生物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设备和一般操作技术,常用作物的一般育种技术、微生物培养的一般过程、常用农业效生物的生产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同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终身学习和创新意识,培养使用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的能力,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职业能力目标:(l)具备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设备的一般操作技术能力。(2)具备常用农业微生物的生产技术能力。(3)具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能力。(4)具备分析、评价和观察问题的能力。(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1.课程主要内容说明该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建议结合多媒体教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结合生产实际,边学边练习,逐步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的重点是农业生物技术实验设备的操作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运用,难点是植物遗传基础知识和育种技术。在教学过程中,为满足社会需要,应使学生具备农业生物技术的基本理论和较强的结果分析、判断和解决能力。 2.课程组织安排说明在教学活动中尽量结合实际案例教学,以任务驱动结合理论知识讲解,掌握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 3.课程教学内容项目类别教学内容考核要求参考学时项目一农业生物技术概述1.农业生物技术的含义 2.生物技术的发展3.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课堂提问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10项目二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设备和一般操作技术1.农业生物技术实验室常用设备 2.常用器皿的洗涤 3.灭菌和无菌操作 4.培养基的组成与配制 5.实训:(1)实验室常用器皿的洗涤、灭菌和无菌操作(2)基本培养基的配制课堂提问批阅实验报告12项目三植物遗传和育种技术1.植物遗传基础 2.植物育种技术 3.实训:(1)农作物常用育种程序实地参观(2)观看植物转基因育种技术的影视录像资料(3)主要经济作物的有性杂交技术课堂提问批阅参观总结、实验报告12项目四微生物及其应用技术1.微生物概述 2.微生物的种类与特征 3.微生物培养的一般过程 4.常用微生物的生产 5.实训:(1)微生物的形态观察(2)常用微生物的培养技术(3)常用微生物的生产工艺课堂提问批阅实验报告16项目五植物组织培养技术1.植物组织培养概述2.植物组织培养方法 3.植物无病毒苗的培养 4.主要经济作物的组织培养技术 5.实训:(1)植物茎尖培养与脱毒的操作(2)植物器官的培养操作(3)植物病毒的检测操作(4)植物种子的无菌播种操作课堂提问批阅实验报告18项目六现代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势1.农业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及管理 2.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方向课堂提问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8其他机动2总课时78(四)实施建议 1.教学时数安排建议本课程教学时数 78 学时,综合实训 30 学时。 2.教学建议(1)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居养。采用项目教学,以工作任务引领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2)本课程采用项目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展示、演示和学生分组操咋并行,学生提问与教师解答、指导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掌握农业生物技术的基本知识,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实操项目,创设条件,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训练,使学生掌握相关技能,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3)在教学过程中,应用模型、投影仪、多媒体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农业生物技术的前沿科学与先进技术。(4)教学活动的安排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人深地将总结性的知识放在最后,各章节的安排要注意整本教材知识的连贯性、完整性,注意教材横向、纵向的关系。(5)实践训练场地要精心选择和设计,并提前进行安排和准备,使操作活动能正常进行。(6)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创业的职业素质。(7)注重校际间,与农业科研单位间的合作交流,实现教学成果的共享,使先进的、可行的、适用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能在各学校间快速推广。 3.教材编写建议(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2)应将本课程的工作任务分解成若干典型的教学活动,按工作任务的需要,结合培养职业技能组织教材内容。通过活动设计,根据理论“必需、够用”原则,结合学生的认知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实践实操内容,强调教学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3)教材要始终围绕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任务来撰写。以完成任务的典型项目活动来驱动,通过现场指导、参观调研、技能训练、教学实践、岗位实习等一系列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活动,以多媒体教学为辅助等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组织编写,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进行自主探究式的学习和实践,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应具备的职业能力。(4)教材要体现综合性、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并立足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现状,将前沿性的科技成果及时编人教材,并关注最新农业技术措施,使教材更贴近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五)考核与评价(l)改革传统的“一考定终身”的学习结果评价手段,注重学生平时表现和学习过程的评价,评价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侧重学生的职业能力考核。(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每个任务的完成情况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因为采用的是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所以以学习过程评价为主,最后的成绩主要是各个任务评价成绩之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书 > 方案规范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