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毕业班第一阶段测试试卷B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914802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5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毕业班第一阶段测试试卷B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毕业班第一阶段测试试卷B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冀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毕业班第一阶段测试试卷B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5 页 冀教版 2020 届九年级语文毕业班第一阶段测试试卷 B 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选择题 共 5 题 共 10 分 1 2 分 下面语段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秋天 我们读着赵丽宏的 为你打开一扇门 在文学的殿堂里徜徉 翻开 千家诗 红紫芳菲 橙黄橘 绿 白鹭上青天 令人眼花缭乱 心旷神怡 聆听于漪老师的谆谆教导 要多读书 读好书 才能感受文学 潜移默化的力量 我们 在知识的海洋里撷取最灿烂的珍珠 憧憬着自己的未来 秋天 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A t ng d n qu n xi B ch ng d n qi n xi C t ng zh n qu n ji D ch ng zh n qi n ji 2 2 分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是 A 朗润 澄清 静谧 树木丛生 B 烂漫 嫩芽 高邈 呼朋引伴 C 干涩 决别 沉寂 花枝招展 D 祷告 告诫 枯涸 洪波涌起 3 2 分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鸟儿高兴起来 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 B 新的学期开始了 同学们个个兴高采烈 打扮得花枝招展走在校道上 C 花园里 花儿争研斗艳 蝴蝶轻飞曼舞 鸟儿欢快唱歌 生机盎然 D 放眼望去 湛江市区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宽阔的道路上车水马龙 一派繁华景象 4 2 分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第 2 页 共 15 页 A 中华民族之所以成为伟大的民族 靠的是悠久的历史文明造就的 B 阳光明媚 四季花香的攀枝花 正张开热情的双臂迎接着八方来客 C 世界园艺博览会 5 月在中国北京举行 每天参观的人数超过 10 万左右 D 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 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5 2 分 下列文学常识 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法国作家罗曼 罗兰的 名人传 又名 巨人三传 和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都 是精彩的传记作品 B 唐雎不辱使命 邹忌讽齐王纳谏 均选自西汉刘向整理编辑的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 用设喻阐述道 理是此书的一大特色 C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这种传统对联张贴时 上下联分居右左 上联末尾字用平声 下 联末尾字用仄声 D 谦称多为表示自谦的称呼 如 卑职 愚 不才 鄙人 等 尊称多为表示尊敬的称呼 如 大兄 子 贤弟 先生 等 二 名著阅读 共 1 题 共 1 分 6 1 分 阅读下列语段 回答问题 我认为是的 因为他没有认出复活石 而是把它变成了一个魂器 不过 即使他知道它们 哈利 除了第一 件 他恐怕对别的都不感兴趣 他会认为自己不需要隐形衣 至于复活石 他想换回哪位死者呢 他惧怕死者 他不懂得爱 JK 罗琳 哈利 波特与死亡圣器 上面那段话是谁说的 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复活石是怎么回事 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共 5 分 7 5 分 古诗文默写与赏析 1 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 坐断东南战未休 辛弃疾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第 3 页 共 15 页 3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 行路难 其一 4 诸葛亮在 出师表 中回顾汉代历史 认为亲近贤臣 疏远小人 而亲近小人 疏远贤臣 5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以春花喻冬雪的诗句是 6 奉献 是时代永恒的主旋律 请你写出古诗词中表达 甘于奉献 之情的连续的两句 四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共 10 分 8 1 分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 虽乘奔御风 晓雾将歇 自非亭午夜分 窥谷忘反 9 9 分 阅读文言文 回答问题 公输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成 将以攻宋 子墨子闻之 起于鲁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 见公输盘 公输盘曰 夫子何命焉为 子墨子曰 北方有侮臣者 愿借子杀之 公输盘不说 子墨子曰 请献十金 公输盘曰 吾义固不杀人 子墨子起 再拜 曰 请说之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将以攻宋 宋何罪之有 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不可谓智 宋无罪而攻之 不可谓仁 知而不争 不可谓忠 争而不得 不可谓强 义不 杀少而杀众 不可谓知类 第 4 页 共 15 页 公输盘服 子墨子曰 然胡不已乎 公输盘曰 不可 吾既已言之王矣 子墨子曰 胡不见我于王 公输盘曰 诺 子墨子见王 曰 今有人于此 舍其文轩 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舍其锦绣 邻有短褐而欲窃之 舍其粱肉 邻有糠糟而欲窃之 此为何若人 王曰 必为有窃疾矣 子墨子曰 荆之地方五千里 宋之地方五百里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 犀兕麋鹿满之 江汉之 鱼鳖鼋鼍为天下富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 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 宋无长木 此犹锦 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为与此同类 王曰 善哉 虽然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必取宋 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 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 子 墨子之守圉有余 公输盘诎 而曰 吾知所以距子矣 吾不言 子墨子亦曰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吾不言 楚王问其故 子墨子曰 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 宋莫能守 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 已持臣守 圉之器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 不能绝也 楚王曰 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1 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公输盘不说 然胡不已乎 第 5 页 共 15 页 子墨子九距之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 吾不言 公输盘之攻械尽 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 1 段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从 行十日十夜 中可以看出时间非常紧迫 也表现了墨子不辞劳苦的精神 B 墨子见到公输盘 就提出 愿借子杀之 而且进一步说 请献十金 其真正的意图是激怒公输盘 诱 使他进入自己设计的圈套 C 墨子能说服楚王放弃攻打宋国主要是靠他锋利而巧妙的言辞 D 墨子用五个 不可谓 的目的是步步深入地揭示公输盘的行为是不义的 使公输盘陷入矛盾之中 五 诗歌鉴赏 共 1 题 共 10 分 10 10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 完成小题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 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 韦应物 中唐前期诗人 先后做过滁州 江州 苏州等地剌史 他十分关心民生疾苦 深为中唐政 治腐败而忧虑 但是无能为力 独怜 唯独喜欢 野渡 郊野的渡口 1 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写景的角度有何不同 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 春潮带雨晚来急 中的 急 字表现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3 这首诗情景交融 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 野渡无人舟自横 的景象 并揣摩这一句蕴含了诗人怎样 的情感 第 6 页 共 15 页 六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共 41 分 11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 回答问题 毛笔 中国人的精神象征 非遗时光 毛笔是华夏独有的文化发明 中国文人用它挥洒奇思 宣泄情怀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笔为锄 以纸为田 为我们留下的 笔下春秋 作为中国人的精神象征 一笔一划 美妙而优雅 南朝大书法家智永禅师曾客居湖州善琏 他把习字用秃的毛笔埋在蒙公祠南面的晓园内 在石碑上亲题 退 笔冢 三字 此处至今还供人瞻仰 草书高手张芝幼时即勤练书法 家门前的一池清水因他每天反复洗笔而变黑 后人称之为 墨池 后来张芝的字 体势一笔而成 气脉通联 滴行不断一笔飞白草 被后人不断称颂和临摹 毛笔承载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和审美情趣 关于毛笔始于何时 众说纷纭 1980 年 陕西临潼姜寨村发掘一座距今 5000 多年的墓葬 从出土的彩陶花纹 可辨认岀毛笔描绘的痕迹 证实了在五六千年前 已有了毛笔或类似毛笔的笔 在湖南长沙左家公山和河南信阳长台关两处战国楚墓里分别出土一支竹管毛笔 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毛笔实物 最有故事性的说法要属秦国大将军蒙恬造笔 史记 博物志 等书籍上都有记载 蒙恬有君命在外 嫌以 刀刻字太慢 于是 以枯木为管 鹿毛为柱 羊毛为被 制成毛笔 东汉蔡邕著的 笔赋 是中国制笔史上的第一部专著 对毛笔的选料 制作 功能等作了评述 汉代官员为 了奏事之便 常把毛笔的尾部削尖 插在头发里或熠子上 以备随时取用 称为 簪白笔 就是今天的 便携式 湖州一直是中国毛笔制作的中心 尤以善琏镇为最 相传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游善链镇 住在镇上蒙恬祠 侧的永欣寺 与当地制笔工匠经常切磋制笔技术 至元 明代 浙江湖州涌现出一批制笔能手 如冯应科 陆文 宝 张天锡等 以山羊毛制作羊毫笔风行于世 世称 湖笔 毛笔的纷繁类别 毛笔的分类很多 按笔头原料可分为胎毛笔 狼毛笔 狼毫 即黄鼠狼毛 兔肩紫毫笔 紫毫 鹿毛笔 鸡毛笔 鸭毛笔 羊毛笔 猪毛笔 猪鬃笔 鼠毛笔 鼠须笔 虎毛笔 黄牛耳毫笔 石獾毫笔等 以兔毫 羊 第 7 页 共 15 页 毫 狼毫为佳 依常用尺寸可以简单地把毛笔分为小楷 中楷 大楷 更大的笔有屏笔 联笔 斗笔 植笔等 依笔毛弹性强弱可分为软毫 硬毫 兼毫 按用途可分为写宇毛笔和书画毛笔 依形状可分为圆毫和尖毫 依笔 锋的长短可分为长锋 中锋 短锋 一款好的毛笔具备 四德 即 尖 齐 圆 健 尖指笔毫聚拢时 末端要尖锐 书写时字体锋棱易出 生动传神 齐是指笔尖润开压平后 毫尖平齐 毫若齐则压平时长短相等 中无空隙 运笔时 万毫齐力 圆是 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 毫毛充足则书写时笔力完足 笔锋圆满 反之则身疫 缺乏笔力 健是将笔毫重压后提 起 随即恢复原状 笔有弹力 则能运用自如 兔毫 狼毫弹力较羊毫强 书亦坚挺峻拔 毛笔的精神传承 而今 毛笔时代渐渐远去 钢笔时代 圆珠笔时代 签字笔时代依次更迭 互联网更几乎让 笔 生存无依 余秋而在散文 笔墨祭 中写道 我们今天失去的不是书法艺术 而是烘托书法艺术的社会气氛和人文趋 向 如果说 传统文化和手艺的消失是对高速发展的时代的顺应 那么传统工艺守望者们 能够有条件将古老的 技艺传承下去 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一支柔软的毛笔 伴随着上下五千年 写就了坚强的 中国 传承着文明的血脉 也凝聚着中国精神 选自 读者欣赏 2018 年 11 期 有删改 1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A 湖州一直是中国毛笔制作的中心 尤以善琏镇为最 相传王羲之七世孙智永禅师曾在当地潜心制笔 B 毛笔类別纷繁 可从笔头原料 常用尺寸 笔毛弹性 用途等角度分类 C 圆是指笔毫圆满如枣核之形 毫毛充足则书写吋笔力完足 笔锋圆满 反之则身瘦 缺乏笔力 D 毛笔虽然柔软 但写就了坚强的 中国 不但传承着文明的血脉 而且凝聚了中国精神 2 请在文中划横线处写上恰当的小标题 3 文章第二段引述关于 退笔冢 墨池 的故事有什么好处 第 8 页 共 15 页 12 25 分 阅读下面文字 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 对联 的主题阅读 话题背景 1 月 17 日 央视网与国家图书馆 中国楹联学会共同发起鸡年春节春联征集活动 三天时间内征集到原创春 联 2 万多副 对联 雅称楹联 俗称对子 它和律诗 京剧都属于中国文化的国粹 是 写在纸上 布上或刻在竹子上 木头上 柱子上的对偶语句 其言简意深 对仗工整 平仄协调 是一字一首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 摘自互联网 话题溯源 最早的对联是为了庆祝新春佳节 增添喜庆气氛的应时之作 被称之为春联 史料记载 早在秦汉以前 民 间就有过年时在家门前悬挂桃符的习俗 人们在桃树做的木板上画符以辟邪 祈福 每年总把 就桃换新符 随 着吉祥话越写越多 桃木板不够写了 就把桃木板上的句子改写到红纸上 就出现了所谓的春联 话题现状 近些年来 写对联 贴春联的人明显少了 因而有人担心对联文化将会逐渐衰落 如今 写对联已成为过去 式 春联纸无处可寻 写对联的人也纷纷老矣 人们不再习惯于写对联 而是到超市 集市上去买对联 春联实 现工业化生产后 商家年年只卖 大路货 鲜有个性化春联 延续了千年的传统 正在悄然改变 慢慢淡出我们 的生活 有新闻报道指出 单元楼住户权 20 贴春联 在 键盘时代 能够自创 自书春联的人 更是凤毛麟角 调查数据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 一 你家过年对联的来源 第 9 页 共 15 页 二 你对对联知识了解多少 分为 十分了解 一般了解 几乎不了解 三 日常生活中你会创作吗 四 你认为目前学生不了解对联的原因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5 页 各方声音 中国楹联学会会长孟繁锦 对联是传统习俗也是传统文化的瑰宝 千百年来传播文化 鼓舞士气 作用大 影响广 这种文化能够传承到今天 是不断沉淀 不断取其精华 去其糟泊的结果 更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欢迎 的结果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叶子彤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文化 不可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所 以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 包括对联文化在内 通过对联文化教育人民 鼓励人民 激励人民能够在社会的发展建 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小学教师崔伟明 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 国家领导人讲话中常用到对联 语文课本也增加了对联知识 就连春晚也推出对联 然而现在对联文化存在断层现象 热爱对联文化的人都是五十岁以上年长的人 中青年人 很少 他希望通过在学校推广对联文化 让孩子了解并喜欢对联文化 成为对两文化的传承者 摘自互联网 精选案例 执政为民众志成城描绘宏伟蓝图 依法治市深化改革建设幸福商洛 今年元旦过后 经过市政府的人们都 会看到这样一幅大气磅礴的对联 创作这幅对联的人是商州城区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 他叫刘心诚 几十年来 老人醉心于对联 把自己的社会阅历和心得 结合社会政治 经济环境编写成了一幅幅朗朗上口的对联 以此传 承古老的对联文化 弘扬社会正能量 摘自 商洛日报 2015 年 2 月 12 日 新闻现场 石碁镇中心小学引导学生学对联 赏对联 写对联 石碁镇每月一联活动中 总有一群小学生参加 他们来 自石碁镇中心小学 别看年纪小 却已是十足的小联迷 他们的作品不仅在石碁镇每月一联活动中脱颖而出 还 有多幅作品被中国楹联学会会刊 对联 采纳并刊登 摘自 番禹日报 2015 年 5 月 17 日 有删改 1 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A 对联是中国文化的国粹 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 B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超过一半以上的人不了解对联 不会创作对联 第 11 页 共 15 页 C 对联文化的传承 关键还是在教育 在学校 D 国家越来越重视传统文化 包括对联文化 2 下列关于材料中 中小学生学习书法的意义 的表述 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中小学生学习对联 能成为对联文化的传承者 使传统文化代代相传 B 对联文化能教育人 鼓励人 激励人在社会的发展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C 可从对联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中学习祖国博大精深的语言 D 对联是传统习俗的一种 能传播文化 鼓舞士气 陶冶情操 却不属于传统文化 3 下面对材料中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学校对对联文化教育不够重视 相当一部分学生都觉得对联知识枯燥无味 所以对对联不感兴趣 B 春联实现工业化生产后 人们选择到超市 集市上去买对联 鲜有自创 自书春联 C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对联这种延续了千年的传统已悄然改变 现在已淡出我们的生活 D 近年来 由于对联文化的逐渐衰落 人们不再习惯于自己写对联 所以春联纸无处可寻 4 请从内容方面对 精选案例 中的对联 执政为民民众志成城描绘宏伟蓝图 依法治市深化改革建设幸 福商洛 做简要赏析 5 就激发学生学习对联兴趣的问题 结合以上材料 给学校提两点建议 七 命题作文 共 1 题 共 5 分 13 5 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 风雨过后是彩虹 要求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字数在 600 800 之间 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文体 不限 诗歌除外 题目二 你的书包与你朝夕相伴 几乎是形影不离 什么东西你都可以塞入它的囊中 书本啦 文具啦 水 杯啦 手机啦 化妆品啦 情书啦 但有一天 它突然朝你发脾气了 拒装你的一件东西 它拒绝了你的什么 物件 为什么要拒绝 后来你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请你展开想象 以 拒装的书包 为题目 写一篇记叙 第 12 页 共 15 页 文 要求 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写在答题卡上 字数在 600 800 之间 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 名 第 13 页 共 15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 5 题 共 10 分 1 1 2 1 3 1 4 1 5 1 二 名著阅读 共 1 题 共 1 分 6 1 三 句子默写 共 1 题 共 5 分 7 1 7 2 7 3 7 4 7 5 7 6 四 文言文阅读 共 2 题 共 10 分 第 14 页 共 15 页 8 1 9 1 9 2 9 3 五 诗歌鉴赏 共 1 题 共 10 分 10 1 10 2 10 3 六 现代文阅读 共 2 题 共 41 分 11 1 11 2 11 3 12 1 第 15 页 共 15 页 12 2 12 3 12 4 12 5 七 命题作文 共 1 题 共 5 分 13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