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古诗学案.doc

上传人:jian****018 文档编号:8913852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读懂古诗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读懂古诗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读懂古诗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如何快速读懂古诗词(学案)教学目标:1、学会找到读懂古诗词的路径、角度。2、调动相关知识关联分析,读懂古诗词。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快速读懂古诗词的基本方法。考纲要求: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答题时存在的问题:读不懂、说不清、答不全第一课时 读懂诗歌的浅层意思(一)如何明白浅层意思?1、诗歌的词义古诗是用文言写成的,首先应注意诗歌中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活用现象。扬子江头几问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 )练习:天姥连天向天横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山顶千门次第开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暮去朝来颜色故 可怜体无比 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使人听此凋朱颜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2、诗歌的表达技巧 如:双关、互文、用典、比喻、借代等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借代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 “红颜、倾国”等都是代美女。与“笙箫”类似的有“丝竹、胡琴、羌笛”常代音乐。双关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练习:秦时明月汉时关(王昌龄出塞)。意即: 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意即: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关注倒装 古诗词为了押韵和平仄的需要,常采用倒装句式。如果不懂得这点,也会给我们阅读诗歌带来阻碍。 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 )练习找出倒装句并解释:(1)(2016年浙江卷)北来人二首(宋)刘克庄试说东都事,添人白发多。寝园残石马,废殿泣铜驼。胡运占难久,边情听易讹。凄凉旧京女,妆髻尚宣和。(2)(2016年高考上海卷) 野望(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4、关注省略为了使诗句紧缩凝练和符合格律,多用省略句。(主、谓、宾、中心语、介词、方位词、关联词都可能省略) 文言文中的省略一般是有规律的,而诗歌中的省略更带有随意性。例:平明寻白羽,(白羽)没在石棱中。(远离)故国三千里,(幽闭)深宫二十年。两个黄鹂鸣(于)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纱窗(外)日落渐黄昏,金屋(内)无人见泪痕。此夜曲中闻折柳(曲),何人不起故园情。(因为)草枯(所以)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练习找出省略的地方并解释内宴奉诏作 曹翰三十年前学六韬,英名常得预时髦。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曹翰(923992),宋初名将。 六韬:古代兵书。 时髦:指当代俊杰。 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站阵之意。破阵子 晏殊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注】新社:社日是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以祈丰收,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时间在立春后、清明前。疑怪:诧异、奇怪。这里是“怪不得”之意。斗草:古代妇女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归纳总结: 明白表层意思,要掌握四个关注点: 1、 2、 3、 4、 会初步翻译诗意的三个步骤:1、 2、 3、 练习:试试诗歌的表层翻译(2016年山东卷) 水仙子 舟中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行和雪缴缠。一笑琅然。大意:(2015山东卷) 卜算子 张元幹(注)风露湿行云,沙水迷归艇。卧看明河月满空,斗挂苍山顶。 万古只青天,多事悲人境。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注张元幹,宋代爱国词人。大意: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李益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注苗发、司空曙是李益诗友。大意: 第二课时 读懂诗歌的深层意思一、如何领会深层意思?如何快速把握诗歌思想感情?读懂古诗词的方法有哪些?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问:从思想内容分,这是什么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送”字提示了我们,这是一首送别诗。 诗中用“春江渺茫”“日暮” “何处泊”“断人肠”等词,表达了作者惜别哀伤之情。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春夜喜雨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征人怨 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看题目,总结方法:旅夜抒怀 表明兵车行 表明咏柳 表明寻隐者不遇 表明芙蓉楼送辛渐 表明 书愤、征人怨、春夜喜雨、悯农 表明情感 练习:寒食寄京师诸弟 韦应物雨中禁火空斋冷,江上流莺独坐听。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思考: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你关注了题目中的哪个词?“寄”是什么意思?那“寒食”是什意思?哪个词可以解释“寒食”的意思?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例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后面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 李白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注: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古曲有梅花落。 问: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答: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鹊桥仙夜闻杜鹃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惊残:惊醒。 故山:即家乡。这首词前三句描绘了一幅 的景象;“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运用 手法,突出了杜鹃悲切的叫声;全词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 思想感情。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衬托;表现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你从注释里发现了什么?练习: 谢枋得武夷山中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谢枋得:宋末信州(今属江西)人,曾力抗元军,兵败后隐居福建。后被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十年:宋德元年(1275),诗人抗元失败,弃家入山。次年妻儿被俘,家破人亡,至作此诗时将近十年。提问:这首诗借梅花的意象体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问:你读出了什么情感呢?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问: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三、 阅读下面的宋诗,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由于我们已知道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又是怀古诗。所以,可以推测该诗抒写的可能与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统一大业等有关。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如果我们知道这是诗人刚被贬到黄州时所作,就可以约略推测到诗歌写的可能是刚被贬谪时的寂寞、失意、凄凉之情。知识链接读诗讲究“知人论世”。知人论世世外桃源:疲惫灵魂的皈依陶渊明诗中有画:描摹景物的顿悟王 维笑傲公卿:傲岸人格的张扬李 白漂泊天涯:大唐衰微的见证杜 甫强者宣言:永不放弃的追求刘禹锡明白晓畅:现实主义的革新白居易放浪形骸:盛事难再的挽歌杜 牧委婉隐晦:迷惘无助的宣泄李商隐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中唐乱离时世的悲歌。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你知道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人物形象吗?不慕权贵、豪放傲岸的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抗敌报国、慷慨愤世的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 爱恨情长、相思苦短的练习:(09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 例四、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 从军行 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问: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精彩解析】第一步:关注诗文首尾句。第三句就乐声抒写“不尽”的“边愁”,结句以景托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片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 月高照,意境壮阔而悲凉。第二步:找出情感词语。第二句 “别情” ,第三句“愁”;第三步:确定诗歌的情感主旨。再联系到诗歌题目“从军”,本诗歌的情感主旨就显明了。快速找出情感词语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练习阅读下面诗词,回答问题。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问:试分析抒情主人公的情感。 例五、背诵下列诗歌,谈谈它所表达的情感。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作者通过九个组合的意象营造了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并借此写出了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悲苦的情怀(或:有家归不得、孤寂悲苦的天涯游子)。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问: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答:离愁。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杨柳”、“杨花”、“风笛”、“离亭” 。末句直接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秋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确定这首诗的主旨。第一步:诗歌描写的景物有:秋夜、烛花、梧桐、明月;第二步:联想景物固定意义。在古典文学中,秋多表愁情,梧桐多表寂寞悲凉之情,明月多表团圆,烛光多表深夜。了解这些,诗词的主旨立即呈现出来。第三步:再看修饰词语。“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通过上面的三步,就可以确定这首诗的主旨了。 知识链接:你知道这些意象都代表什么情感吗?月亮 杨柳菊花 梧桐浮云 杜鹃 鹧鸪 寒蝉鸿雁 沙鸥知识链接:意象口诀:诗中意象无限广, 主客相融意味长。 离愁别绪托折柳, 望月怀远尽思乡。 竹菊梅兰君子范, 春草无涯友情芳。 燕飞世迁夫妻苦, 杜鹃啼血寄凄凉。 蝉鸣高洁虫悲鸣, 鱼传尺素鸿雁忙。 凡此种种难尽举, 骚人寓意话衷肠。 分门别类条理化, 意境初解识诗章。古代诗歌常见意象分类1、 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酒、斑马、芳草、西楼、关山2、 思乡类月亮、鸿雁、双鲤、捣衣、尺素、双鱼、锦书、彩笺、青鸟、浮云、鹧鸪3、 愁苦类梧桐、芭蕉、流水、猿猴、子规、夕阳、寒蝉、丁香、沙鸥、羌笛、乌鸦、落叶、露水、蓬草4、 抒怀类菊花、梅花、松柏、竹子、黍离、冰雪、草木、鸿鹄、莲花5、 爱情类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鸳鸯、琴瑟6、 战争类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7、 闲适归隐类五柳、东篱、三径、采薇、菊花、鹦鹉洲8、边塞类胡笳、阳关、玉关、关山、大漠、胡天、芦管、狼烟意象的季节性1、春天的意象,如桃花、杏花、绿草、新柳,黄鹂、黄莺、蝴蝶等。2、夏天的意象,如蝉、荷、黄梅、鸣蛙、子规,石榴花,稻花等。3、秋天的意象,如黄花、梧桐、冬雁、落叶、菊花、荻花、霜月、蓑草、枫叶等。 4、冬天的意象,如江雪 、琼枝、梨花、梅等。练习: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城见杜鹃花 李白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注: 【宣城】今安徽宣城县。 【子规】一名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方言: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 【三巴】东汉末年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问:“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长信秋词五首(其一)王昌龄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 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注:南宫:指皇帝的居处 问:诗题为秋词,那么作者在诗中写了哪些景象?作用是什么? 例六、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问题。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注侬:我。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问: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分析:鹦鹉洲本是地名,后因元代白贲的“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而成为隐居的典故。补注中也提到了鹦鹉洲是“渔父居处”的代称,由此可得出答案:答: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知识链接你知道这些常见典故吗? 投笔指弃文从武。长城指守边的将领。楼兰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折腰喻指屈身事人风骚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 商女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杜康酒的代称。关山月乐府曲调,多写征戍离别之情。梅花落曲调名。冷落的感受。 霓裳羽衣曲表现歌舞升平的景象。后庭花绮靡之音。 杨柳曲多为伤别之词,以怀念征人为多。化碧刚直中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神器帝位、政权。秋水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问鼎图谋帝王权位。见背父母去世。逐鹿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彭祖长寿。谢家有风度的人。抱柱坚守信约。烂柯离家年久。哀鸿“哀鸿遍野”指百姓流离失所。吴钩宝刀、利剑。指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采薇隐居生活。坚守节操。折桂科举及第。南冠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莼羹鲈脍家乡风味、思乡之情。庄周梦蝶迷惑的梦幻、变化无常的事物。垂钓碧溪比喻到了晚年也有可能被重用燕然未勒抗敌大功还未告成。春风十里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结草衔环死后也要报恩。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江苏卷)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简析:人月圆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请简要赏析这篇作品的表现手法。 简析: 例七、阅读下面的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塞下曲(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问:(1)全诗写的是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样的思想? 答:写的是盛唐时期为国戍边的将士虽然军旅生活紧张而艰苦,战事的紧张,但是将士们乐观、豪迈的精神不减,爱国热情、报国丰志不减。 思路点拔尾联: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尾联的抒情,直截了当,毫无拖泥带水之感,充分展现了将士们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慷慨豪迈的情怀,展现了盛唐时期的积极向上、昂扬奋发的时代风貌。当然,是完全建立在前三联的对军队艰苦生活的刻画基础上的。没有前三联的烘托,就没有尾联这种昂扬、乐观、豪迈情感的直接抒发。练习: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追求?二、课堂小结【特别提醒】要真正读懂诗歌,方法不是根本,多读多悟才是关键。读懂是一项综合性的智力活动,要先学会分步阅读,再上升到综合阅读。做诗歌鉴赏题,不要忙于答题,要有意识地把读懂诗歌放在首位。综合演练 例如: 湖州歌 (南宋)汪元量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注释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1)从题目来看:本诗表明写的内容是有关湖州的诗歌。(2)从作者来看:作者是南宋的汪元量,并不出名。但我们知道他是南宋的诗人,就可以推测他的思想很可能是表达对国家命运衰微的的伤感-因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南宋的时代主题就是诗人们面对国家命运残破的伤感。(3)从注释来看:交代了诗歌的创作背景。我们可以以此推断出诗歌的大致内容和思想。既然是在国家灭亡,而自己被押解北去的路途中所作,那么情感应该是表达自己面对国家灭亡的极度悲痛的心情。(4)从诗句的情感语来看:在这首诗中,有两个情感字眼:寒,断。“寒”字渲染了一种寒冷凄清的气氛,传达了作者心情之冷清;“断”字则表明作者在国家灭亡后,面对已经落入元人手中的南宋故土“四百州”时,那种悲痛欲绝,肝肠寸断的悲痛之情。(5)从诗句的意象语来看:这首诗歌塑造了这些意象:燕云,江水,夕阳,寒鸦,四百州。我们要仔细逐个分析每一个意象的内涵。首先 ,“望不到尽头的燕云”,表明作者知道自己要被押解到元朝的大都燕京去,他感到自己的命运就象那天边的云一样望不到尽头,无法把握。其次,“悠悠东去的江水”则表明作者感叹南宋国家已经灭亡,国运无可挽回就象东去的江水一样无法阻挡,而江水“悠悠东去”又象征作者面对国家衰亡内心的无比伤痛之情。再次,“夕阳”,“寒鸦”都是没落之景,南宋的命运就象这将要坠落的“夕阳”和将要归圈的寒鸦一样此时此刻的作者,面对如此衰败之景,怎么不更增悲情!最后,“四百州”是南宋的故国之疆土,而现在南宋已经灭亡,面对这广阔的故国的疆土,作为一个深深的爱着他的国家的诗人,怎不肝肠寸断!巩固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注:泛菊:饮菊花酒。吹梅:吹奏梅花落。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5分) 分析:题目注释情感语意象主旨答案:挑战高考 梦中作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酒阑无奈客思家。【注】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结合诗简要分析。分析: 答案:五、课外作业1、按照读懂的两个层次,给下面这首诗写一段解读性的文字。溪亭(2007年广东高考题) 林景熙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参考答案: 2、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日怅望 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 本诗以“落日怅望”为题,从全诗内容看,作者惆怅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分析。答: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天津桥春望雍陶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注释:雍陶生活在晚唐。(1) 全诗处处切合一“望”字。请你简要描述诗人“望”到的景象。(2)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大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