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保教ppt课件

上传人:钟*** 文档编号:890910 上传时间:2019-09-2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3.4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学保教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科学保教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科学保教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防止小学化倾向,促进科学保教,1,什么是小学化倾向?,我们应该怎么教?,一,二,三,主要内容,幼儿是如何学习的?,2,一、什么是小学化倾向?,教育内容与方式: 严禁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幼儿园不得以举办兴趣班、特长班和实验班为名进行各种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活动,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反面) 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多种形式,锻炼幼儿强健的体魄,激发探究欲望与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正面),3,一、什么是小学化倾向?,教育环境: 幼儿园不得要求家长统一购买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严禁教育行政部门推荐和组织征订各种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各种名义向幼儿园推销幼儿教材和教辅材料。幼儿园要严格控制班额,不得违反国家相关规定超额编班,坚决纠正大班额现象。(反面) 幼儿园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正面) (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 2011年12月28日),4,一、什么是小学化倾向?,省教育厅禁令,5,一、什么是小学化倾向?,补充:教学方式方面 教师讲,孩子听。 教师即导又演,孩子只是配角。 (儿童参与只是作为“群众演员”的配合而非自主学习;儿童操作只是验证教师告知的结果而非主动探究。),6,一、什么是小学化倾向?,识字、写字、学古诗。,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小学化倾向”。,7,一、什么是小学化倾向?,写数字,学计算。,现实生活中的典型“小学化倾向”。,8,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指南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明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具体方向。 从3-6岁儿童“学什么”、“怎么学”以及“学到什么程度”的角度启迪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和“教的可能限度”。,9,幼儿学习的特点 做中学(直接经验) 玩中学 (游戏) 生活中学(生活),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指南告诉我们,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10,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幼儿应该这样学习! 1.幼儿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自主探索周围世界。,11,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幼儿应该这样学习! 2.游戏是幼儿的基本学习方式,但只和自己玩也是一种很有意义的游戏方式。,12,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幼儿应该这样学习! 3.幼儿的语言是在各种语言运用活动中习得与发展的。,13,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幼儿应该这样学习! 4.绘画与歌唱是幼儿重要的表达方式。,14,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幼儿应该这样学习! 5.和小伙伴一起参与户外运动是幼儿生命成长的必须。,15,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幼儿应该这样学习! 6.爸爸妈妈是幼儿的重要他人。在生活中,向生活学习,能够帮助幼儿习得各种适应性社会行为。,16,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纲要对幼儿园教育内容的规定 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 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体现以下原则: 1.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 2.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 3.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17,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纲要对幼儿园教育组织与实施的规定 总的要求: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应根据需要合理安排,因时、因地、因内容、因材料灵活地运用。 教育环境: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 教师直接指导的活动和间接指导的活动相结合,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18,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教师的角色、地位与作用: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19,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建构主义的儿童学习与教学观 儿童的学习是如何发生的? 儿童的学习又如何促进儿童的发展? 儿童的学习是在成人的帮助和促进下,在自身原有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20,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建构主义知识观: 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假设或假说,而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 知识不能脱离认知主体的理解而存在; 知识并非对现实世界的纯粹客观的反映 ,知识具有不确定性; 知识具有个人性和情境性。,21,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建构主义学习观: 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儿童,而是儿童主动建构的过程。 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建构意义的过程。 学习意义的获得,是儿童在自己原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新信息的认识和编码。 学习在儿童认知结构中表现为同化和顺应的交替。,22,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建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观: 教学的任务不在传输知识,强调着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问题解决和知识建构的环境;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由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四要素构成。,23,教师,学生,传授知识,传统教学:,建构主义:,学生,知识,建构意义,教师,帮助,比较:传统教学观与建构主义教学观,24,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学习开始于每个儿童的已有经验。每个儿童都不是一张白纸,从进入幼儿园的第一天起,他们就带着各自独特的经验、对新事物和学习的渴望以及不竭的求知能力,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 儿童的学习与认知发展发生于儿童与他人的交往过程和与环境的互动过程中,亦即发生于儿童作为积极的参与者的互动过程中。为此,必须根据儿童的现有理解水平进行教学,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知识不可能简单地灌输给孩子。当学习不再是老师的灌输和儿童的吸收,而是指导下的知识建构时,每个儿童学到的东西就是非常个性化的东西。教学因此成为一种双向的关系,教师对孩子的了解与孩子对教师的理解一样重要。,25,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建构主义教学观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儿童的认知发展就好比一列火车,基本的心理和生理过程就好比引擎,牵引着智力的发展,而环境则提供燃料并控制方向,决定火车的速度和行驶路线。(布朗芬布伦纳和赛茜) 成人得以介入儿童的学习经验并使儿童向更高思维过程发展的机会窗口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ZPD)。最近发展区的低水平以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为界,高水平则是儿童在成人的协助下所能达到的最高点。建构主义进一步强调,认知活动与发展在社会环境中发生,儿童与组织和示范解决问题的成人共同参与到一项活动中去,参与各种解决问题的活动,这就是所谓的“合作建构”。,26,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27,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一种教学策略: “脚手架” 即为促进儿童的发展而创造的条件和提供的支持。借助这些条件和支持,儿童可以做出超出他们目前能力所及的举动,进入“最近发展区”站得更高,拿到原本拿不到的东西。 同伴作为“脚手架”通过与更高水平的同伴进行交往合作,儿童的认知能力会有很大提高。 “脚手架”并不是一种专门的教学方法,而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如果是一群能力较强的儿童,那么教师只要吸引儿童开展学习活动即可;如果儿童的能力普遍较差,无法顺利进行学习活动,那么教师就可以进行直接指导。,28,二、幼儿是如何学习的?,“脚手架”教学示例:面粉与水混合实验中的数学对话 C(5岁儿童):我想用面粉和面糊来做一个实验。 T(教师):为什么,你估计会怎么样? C:面粉将慢慢变厚变干,成为可以玩的生面团。 T:那你需要多少面粉来做这个实验? C:一杯面粉。 T:多少面糊? C:两杯。 T:现在你已经有了多少面糊?(她拿出一个量杯,装入半杯面糊。) C:半杯。 T:现在让我们来想一想,你想要两杯面糊,面糊是面粉的两倍。但现在我们只有半杯面糊,那我们需要多少面粉呢? C:半杯的一半。 T:那就是四分之一杯。,29,三、我们应该怎么教?,相对于小学生,幼儿园儿童起点不同、个体差异大,知识经验缺乏、学习能力弱,学习品质尚未充分发展、自我控制力差,所以,既不适应系统的知识学习与能力训练,也不适应凭借间接经验的灌输式教学。 他们喜欢并需要在自由游戏中凭借直接经验进行自主学习与探究;但是,完全的自主又不可能达成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而必须成人的参与、引导和帮助。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学应在儿童主导和教师主导之间进行转换。 教师与其他成人的帮助可以是语言的、动作示范的,也可以是材料的或环境的支持。但是,我们应该记住,教师只是一个支持者、引导者而非学习替代者。否则,儿童就不可能学会学习,进而养成相应的学习品质。,30,三、我们应该怎么教?,实施指南,开启学前教育课程与教学的全新改革 教师应该基于观察,追随儿童,了解儿童,支持儿童,发展儿童。 幼儿园教学是基于对儿童的全面观察和对幼儿园教育的深刻理解,教师创设环境,提供支持,适时引导;幼儿从各自的兴趣、原有基础和意愿出发,经由探索尝试,按各自的节奏、速度和风格,实现自身可能的自主发展。,31,三、我们应该怎么教?,观察儿童,教师与教学追随儿童、适应儿童,反思并调整教学,发展儿童与儿童自主发展,提供支架,32,三、我们应该怎么教?,幼儿园教学过程是一个怎样的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持续性观察 反思 行动的过程。 教师的教学过程,就是一个以观察为基础,以反思为重点,通过在行动中干预引导,达到促进儿童发展的目的。,33,三、我们应该怎么教?,观察与反思策略之1从儿童的角度理解儿童 教师应该细致观察,仔细倾听,跟在儿童身后,从儿童的角度去理解儿童的经验。 (案例1:儿童将塑料手镯戴在手上,然后取下来扔在地上看手镯能否像陀螺一样旋转?案例2:一个孩子在吃到酸橙子后,用自来水冲洗切开的橙子他希望能冲洗掉橙子的酸味。),34,三、我们应该怎么教?,观察与反思策略之2让儿童在宽松的环境中自主发展 在活动中,你有权决定注意什么、阻止什么,也有权强调什么或帮助儿童得到什么。但有时候你如果选择除了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之外什么也不做,却往往是最好的作为。你会看到,孩子们通过讨论、协商、互助,不仅达到了他们想要的目的,而且往往做得更好,得到更多。,35,案例:谁来当队长?,表演游戏“我型我秀”进行中,游戏中需要选队长,孩子们就“谁来当队长”问题发生了争执。 几个孩子都想当队长,但都互不相让。我正想介入解决,这时一个叫付曼安的孩子提议说:“谁最喜欢当队长,谁就当队长!”也许在她的心目中,自己才是最喜欢做队长的。出乎她的意料,其他几个小朋友都表达了自己“真正喜欢”当队长的愿望。很显然,她的这个提议没有达到目的。于是她马上改口说: “谁长得高,谁就来当队长!”其他孩子们似乎默认了她的提议,于是两两开始来比高,可是有几个孩子的身高不相上下,因此这个提议仍然行不通。 “谁来当队长”的争论还在继续。这时邬泊宁又想出了个办法,她说:“要不我们来投票吧!想当队长的站前面,如果同意的就举手,看谁的票数多!”这个主意孩子们都拍手说好。经过一轮投票,有两个小朋友的票数一样多。“这可怎么办呀?”聪明的孩子又想到了用猜拳的方式解决问题。最后终于选出了一位他们公认的队长,开心地做游戏去了,36,三、我们应该怎么教?,观察与反思策略之3帮助并看到儿童成功 教师与个别儿童或全体儿童互动,应该关注儿童在学习什么,有什么计划以及思考什么,儿童之间的兴趣是什么。教师的行为应当由自身好奇心以及满足儿童情感和思维的需要所指引,而不是强调刻板的课程计划与日常安排。 一些人关注儿童是什么,有什么能力,能做什么,也有很多人关注的是儿童不是什么,缺乏什么能力,不能做什么。,37,案例:一把小调羹,一天,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增加了夹东西的新材料。根据孩子们不同的能力,我们分别提供了纸团、红枣和玻璃球,让孩子们用相同粗细的筷子,尝试从一个碗夹到另一个相同高度的碗中。孩子们对新的材料很感兴趣,都想来玩一玩。 这天,卢一朵最先来到了生活区,她一眼就看到玻璃球还没有人玩,于是就端出了夹玻璃球玩了起来。在班上,卢一朵的动手能力相对比较弱,她试了好几次,怎么也夹不起来。我在边上看了约有五六分钟,看她老是夹不起来,于是就走过去,蹲下来轻轻地对她说:“朵朵,你试试夹纸团好吗?”朵朵抬头看看我,摇摇头说:“不,我就是要玩珠子。”我又劝了她好一会,想转移她的注意力,可是朵朵仍然坚持要玩玻璃球。没办法,我只能手把手地教她夹,可还是不行。朵朵的动作是对了,但手不灵活,用力的方法不对。就这样,我们夹了好一会儿,朵朵忽然抬头对我说:“朱老师,你给我一个调羹吧!调羹我会舀的。”我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心想:给不给她呢?如果给她调羹,就没有按要求进行活动,材料提供的目的就达不到。而且,给了朵朵调羹,其他的孩子也会要,这可怎么办呢?回头又一想:现在朵朵的兴趣在玻璃珠上,因此,她不会考虑换材料,可也不能老是让朵朵坐着呀。于是我从柜子里找出了一把很小的调羹,交给朵朵。朵朵拿到调羹就开始舀起来。一开始是一颗一颗地舀,接着就是两颗两颗地舀,在舀两颗的时候,她得意地抬头看着我说:“朱老师,你看!”,38,在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总会发现,孩子们往往不会按照他们自己的水平来选择合适的活动材料,他们常常只是根据自己对材料感兴趣的程度来选择。那么如何引导孩子来选择适合他们的活动材料,做到既不干预太多,又能尽可能让孩子获得成功呢?在这个案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给她调羹对不对?一开始,当朵朵选择最高一个层次时,我们都看得出来,朵朵并没有想到自己能不能夹起玻璃球,她只是想玩玻璃球。当我极力想转移她的注意力时,朵朵还是在盯着玻璃球不放,这时,朵朵的注意力、兴趣点全被玻璃球吸引了。当朵朵夹来夹去总不成功时,她尝试了第一次的自我调整,对我提出要用调羹的要求。这时,朵朵经过尝试已经了解到自己还不会用筷子来夹玻璃球,这个要求自己达不到,但她又很想玩玻璃球,怎么办呢?于是她想到了用调羹代替。这时是她自己在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当时我的内心是十分矛盾的,因为,我的心中的即时目标是固定的。在经过一阵挣扎后,我最终选择了尊重她,给了朵朵调羹,满足了她渴望成功的需要。在随后的活动中,朵朵进行了第二次的自我调整,她尝试用小调羹一次舀两个玻璃球。到这时,我的问题解决了。,39,对比案例:大公鸡不高兴了,在涂色游戏“美丽的大公鸡”活动中,孩子们都在认真地涂着颜色,突然,听见一声叫喊:“老师,快来看呀!乐乐不好好涂颜色,把大公鸡弄哭了!”我赶忙走到乐乐小朋友的身边,原来,乐乐没有按照老师的方法来涂,在大公鸡身上来回涂来涂去,把画纸弄得很脏。我没有批评他,只是说了一句:“大公鸡现在很伤心,你想让他快乐起来吗?”“想。”“既然想,就好好想想该怎么办吧!”游戏结束了,孩子们都拿着自己满意的作品贴到展示板上供小朋友展览,唯有乐乐站在那儿,低着头不说话。我走过去问:“怎么了,乐乐?”“我的大公鸡不高兴了,我没有让它变漂亮。”“那你自己说这样做对吗?”乐乐摇摇头,老师微笑着对他说:“我相信你下次一定会做得很好的,对吗?”乐乐点了点头,露出了笑容。就这样,老师在整个过程中没有一句批评的话语,而是让乐乐小朋友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并加以改正。,40,三、我们应该怎么教?,观察与反思策略之4支持儿童的探索性学习行为 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静下心来甚至停下来观察、倾听、思考,了解儿童的活动与发展过程,传递尊重儿童的信息, 尽可能理解儿童的探索性学习行为的目的与价值,并提供可能的支持或挑战。 顺应并支持儿童有益的探索性学习行为,有时就是最好的活动控制措施。,41,观察描述: 在辛迪的班上,一群孩子正在用积木搭建斜坡,他们玩得很起劲。斜坡搭好后,孩子们把小汽车快速地从斜坡上滑下去,使小汽车在教室里到处乱飞。孩子们尝试让小汽车滑得尽可能快,所以发出很大的响声,有时候还有大幅度的身体动作。飞来飞去的小汽车撞在墙上,窗户上,有时还差点砸到其他小朋友身上。辛迪纠正他们的行为,提醒扔小汽车的危险后果,“要保证小汽车只在斜坡上运动或快速滑动,这样扔来扔去太危险了。”但是,辛迪没有收掉小汽车或,案例:加 速,42,终止游戏。她知道,儿童追求的是更快的速度,因此她给孩子们提供了高尔夫球:“我有一个新主意,高尔夫球滚起来更快。你们可以用高尔夫球玩斜坡,条件是只能在斜坡上滚,不能扔。要是再扔来扔去,我就得把球收起来了。”孩子们很开心地重新搭建斜坡,并按照辛迪提出的原则和要求在斜坡上滚高尔夫球。事实上,孩子们能以惊人的速度在斜坡上玩高尔夫球,而不会把球扔来扔去。 听听辛迪怎么说:在观察、倾听儿童的想法时,我一直在问自己这样的问题:“他们尝试取得什么样的成功?什么东西这么好玩?”我觉得他们不会没理由地这么吵这么疯,他们是想让小汽车尽可能地跑得更快。我为他们提供高尔夫球,支持他们达到追求速度这一目标,其实是挺大胆的。我认为,这可以使他们的活动更细心,增加控制性。很高兴,孩子们极其认真地对待这个活动,并且遵守我制定的规则。看着孩子们在探索速度的物理特征,这真是让人兴奋。我很高兴,预感到速度是儿童真正的兴趣点,而不是随意不加约束的游戏。,43,反思: 面对辛迪班上孩子们的疯狂场面,很多教师可能会马上站出来,阻止孩子们的吵闹,避免游戏的潜在危险。但是,辛迪的接纳心态使她在根据日常安排阻止儿童活动前有所调整。她允许儿童按照自己的兴趣继续活动,更能利用儿童的活动热情,使他们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由于辛迪提出了挑战,儿童的探索变得更有目的,而不是仅仅沉湎于无意义的游戏中,漫不经心地学习有关重力与速度的物理知识或干脆终止这一活动。,44,三、我们应该怎么教?,观察与反思策略之5关注细节及其蕴涵的多种价值 教师对自己看到的事情往往喜欢很快做出结论,赋予其意义或贴上标签。你确定你看到的就是儿童的真实想法吗?用你手中的笔、素描本和相机、录音机去更多发现儿童的细节,你会有真正的发现。 (案例:2个4岁的孩子在玩沙,一个将沙装在盘子里后用铲子的背将沙拍平,另一个用的是一个平底的空盘子将沙拍平。第二次将沙装满后,那个用铲子背拍沙的孩子迅速抢过另一个孩子的空盘子,被抢的孩子于是哭喊着老师的帮忙。假如你是老师,你会怎么做?最佳的解决办法是什么?),45,三、我们应该怎么教?,观察与反思策略之6跟随儿童的兴趣并进行对话 理解儿童的观点、观察儿童的活动,这是教师与儿童对话的前提。儿童是行动者,不善于反思自己的行为。当你把所看到的讲给儿童听,向他指出自己可能没注意到或者用语言无法描述的材料特征、性质、行为时,这样才有可能扩展儿童的探索活动,引导他在新层面上思考。 注意你的对话和互动是针对并提升儿童当前的行为还是要停止或改变儿童的兴趣,这有质的不同。,46,案例 我是最快的,区域活动开始了,琪琪不假思索地搬起小椅子就往生活区径直走去。她先是“给小动物喂食”,只见她动作娴熟地拿起小勺,舀起“食物”立即放入动物的“大嘴”里,直到碗内还剩1/3的“食物”时,琪琪干脆端起碗就朝动物的“大嘴”里倒去。随即叉着腰对邻座的薇薇说,“我比你快!”说完又兴致勃勃地准备去“切水果”了。 琪琪在工具筐内翻找着“小刀”,终于找到了一把她最爱的红颜色的“小刀”。她满脸惬意,摇晃着脑袋坐了下来,一副大厨即将大显身手的姿态。瞧,这水果还没来得及露个全脸,就在琪琪的“刀”下变成两半了,只听见“咔嚓、咔嚓”的声响像奏鸣曲般在耳旁回旋。没过多久,所有“水果”一个不剩地全在她的“刀”下横七竖八地躺着。,47,“耶,我是最快的!”琪琪伸出两只剪刀手雀跃地欢呼起来。 一旁的浩浩很生气地对着琪琪说:“你干嘛呀,把这里弄的乱七八糟。” “对嘛,她每次都不遵守规则,乱玩,我才不要跟她一起玩呢!”薇薇也来指责琪琪。 琪琪站起身来大声嚷道:“我就是比你们快,你们就是一只乌龟,慢死了,我才不要跟你们玩呢!” 此时,我走到琪琪身边蹲下身子看着她的眼睛说:“琪琪,老师在一旁看到你刚才的表现,你的动作真的很快,在那么短的时间里你切了这么多水果,真了不起!”琪琪嘟起的小嘴慢慢收了起来。我紧接着说,“你能和浩浩一起把这些水果整理好吗?”“当然没问题!”说完两个小伙伴开始忙了起来。,48,在两个孩子的合作下,桌上不再一片狼藉,一碟碟分类装好的“水果”摆放在眼前。琪琪笑着对我说,“熊老师,你想吃什么水果呀?” 听琪琪这么一问,我高兴极了,正好可以对她前一个活动进行引导。“给我一盘葡萄吧,而且我想你喂我吃!”我撒娇道。 “这么大了还要人喂啊,太可笑了!”琪琪哈哈大笑起来。 我急忙说:“我在和你玩过家家的游戏呢,我现在是小宝宝,你来当我的妈妈好不好?” “好啊,那你张开嘴巴!”琪琪边说边递了一颗“葡萄”给我。我故意吃得很慢,琪琪就专专注地看着我吃,直到我表现出吃完的样子,她才再递给我一颗“葡萄”。,49,“我吃饱了!琪琪,我觉得你刚才真像一个妈妈,很有耐心,会等你的宝宝把嘴里的食物吃完了再接着喂。你愿意给小猪当一回妈妈吗?”我用手指了指琪琪刚才喂过的“小猪”。 琪琪愉悦地答应了。我在一旁观察到,她不仅放慢了喂食的速度,而且主动和“小猪”说起话来,“宝宝,好吃吗?” 回顾这个活动,游戏前半部分我一直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认真观察着琪琪在游戏中的表现,直到琪琪与其他同伴发生争执时,我才决定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开始介入游戏。一直以来我认为,游戏的本身并不是去评价谁对谁错,而是通过设定一些规则促使幼儿发展并得到更多的有益经验。怀揣着这样的理念,找准了合适的教育契机,我转换成一个“小宝宝”的角色,和孩子们一起投入到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引领着孩子在快乐游戏的同时一步一步地去领悟规则的存在及遵守规则的重要性。,50,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设计 > 毕设全套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