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设设计-钢结构七层住宅楼设计.doc

上传人:wux****ua 文档编号:8906706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60 大小:8.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设设计-钢结构七层住宅楼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0页
毕设设计-钢结构七层住宅楼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0页
毕设设计-钢结构七层住宅楼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设计(论文) 题 目 钢结构七层住宅楼 专 业 土木工程 学 号 1093310211 学 生 周鹏 指 导 教 师 黄锰、张有闻、胡庆立 答 辩 日 期 2013年7月12号 摘 要钢结构住宅是目前我国重点推广的建设项目,是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方向,钢结构在多层住宅中的推广应用是非常有意义的。本设计为一多层钢结构住宅楼,进行了以下两部分的设计工作:第一部分为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是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综合考虑地基环境,使用功能,结构施工,材料设备,建筑设计及建筑艺术问题,解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空间的安排。依据建筑物的概念,建筑方针的原则,完成了拟建住宅楼以下几方面的设计:建筑布局,基本户型确定,空间组合设计,屋面设计及建筑立面设计等等。第二部分为结构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钢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本设计采用钢结构框架结构体系,结构设计由荷载计算框架结构的受力分析,计算和设计,楼板设计,楼梯设计和基础设计等组成。考虑风荷载对横向框架的影响,采用D值法计算内力。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计算采用弯矩分配法计算,而内力组合比较了竖向荷载组合和竖向荷载与地震力组合时对框架梁、柱产生的不利影响,取两者中较大值对框架梁、柱进行截面设计。第三部分为基础设计 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规定,本工程采用柱下独立基础,部分柱距较小的地方采用联合基础。基础设计主要依据上部结构形式,传至基础顶端的内力以及建筑地点地质条件,对本工程进行基础计算、基础布置以及地基沉降计算。关键词:钢结构 多层住宅 建筑设计 结构设计 基础设计AbstractThe concrete frame living building is a kind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that is energetically popularized by the country. It shows the direction of living building industrialization and it make sense the development. This design is for such a concrete frame building .The first part is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is on the premise of master plan,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of book, considering the base environment synthetically, the function of use, the structure constructs, material equipment, architectural design and artistic question of the building , solve the function of use of the building and arrangement in the space. Whether according to concept design of building, principle policy of building,the design should finish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the building , the elementary cell is designed, the public part is designed, the space is made up and designed, the roofing is designed, the elevation design of the building and building fire prevention and design etc.The second part is structural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is consisted by calculation of wind load ,design of frame, stair design, board design with the foundation designing etc. making up. Should build provide fortification against earthquake intensity 7 , antidetonation grade for being tertiary , consider horizontal earthquake function impact on horizontal frame and apply the method of for force calculate ,Vertical to load function, horizontal frame internal force calculate and adopt the method of to assign France, and internal force makee up vertical to is it make up and not vertical to load with earthquake strength setting a roof beam in place to frame.The third part based on th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and code for design of building foundation regulation, this project adopts the independent foundation under column, column spacing smaller place connected with the joint base. Foundation design main basis upper structure form, the foundation to the top of the internal force and construction site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is project on the basis of calculation, foundation and foundation settlement calculation.Keywords: concrete frame living building; Multi-storey residential; the design of the Architecture;the design of the structure; the design of the foundation目录摘要IAbstractII绪论- 1 -第1章 建筑设计- 2 -1.1 工程概念设计- 2 -1.1.1 建筑名称- 2 -1.1.2 工程简介- 2 -1.1.3设计思路- 2 -1.1.4 工程概况- 3 -1.1.5基本要求- 3 -1.1.6 建筑耐久,安全,采光等要求- 3 -1.2 建筑设计- 4 -1.2.1 建筑平面设计- 4 -1.2.2 建筑立面设计- 5 -1.2.3 建筑竖向设计- 6 -1.2.4 楼梯设计- 6 -1.3 一般要求- 7 -1.3.1 室外环境- 7 -1.3.2 安全出入口布置- 8 -1.3.3 住宅用地防护措施- 8 -1.3.4 住宅防火要求- 8 -1.3.5 其他建筑要求- 9 -第2章 结构设计- 10 -2.1框架计算简图- 10 -2.2材料初选- 10 -2.3截面初选- 11 -2.3.1框架梁的截面尺寸- 11 -2.3.2楼板厚度计算- 11 -2.3.3框架柱的截面尺寸- 11 -第3章 荷载计算- 13 -3.1.恒荷载标准值计算- 13 -3.1.1屋面- 13 -3.1.2顶层楼板- 13 -3.1.3标准层楼板- 13 -3.1.4外纵墙- 13 -3.1.5内横墙自重- 15 -3.1.6内隔墙自重- 15 -3.1.7立面挑阳台- 15 -3.1.8梁自重- 15 -3.1.9柱自重- 16 -3.2活荷标准值计算- 16 -3.2.1屋面和楼面活载标准值- 16 -3.2.2雪荷载- 16 -3.3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受荷- 16 -3.3.1 A-B轴间框架梁- 16 -3.3.2 B-C轴间框架梁- 17 -3.3.3 A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17 -3.3.4 B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17 -3.3.5 C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 18 -3.3.6柱自重- 18 -3.3.7阳台活荷载- 18 -3.4风荷载计算- 19 -第4章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侧移计算- 20 -4.1侧移刚度- 20 -4.2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侧移计算- 20 -第5章 内力计算- 22 -5.1弯矩分配系数的计算- 22 -5.2恒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3 -5.2.1恒荷载引起的屋面梁和标准层梁的固端弯矩和不平衡弯矩- 23 -5.2.2 阳台引起的固端弯矩- 24 -5.2.3 恒荷载引起的节点不平衡弯矩- 24 -5.2.4弯矩分配过程- 25 -5.2.5内力计算结果- 26 -5.3活荷载标准值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28 -5.3.1活荷载引起的屋面梁和标准层梁的固端弯矩和不平衡弯矩- 29 -5.3.2阳台活荷载引起的固端弯矩- 29 -5.3.3 活荷载引起的节点不平衡弯矩- 29 -5.3.4弯矩分配过程- 30 -5.3.5内力计算结果- 31 -5.4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33 -5.4.1各柱反弯点高度计算;- 33 -5.4.2各柱反弯点处的剪力值;- 34 -5.4.3各柱的杆端弯矩及梁端弯矩- 34 -5.4.4各柱的轴力和梁的剪力- 36 -5.4.5内力计算结果如下- 37 -5.5竖向荷载作用下阁楼层的计算- 40 -第6章 内力组合- 44 -6.1梁内力组合- 44 -6.2柱内力组合- 47 -第7章 构件截面验算- 54 -7.1梁截面验算- 54 -7.1.1强度验算- 54 -7.1.2刚度验算- 55 -7.1.3整体稳定验算- 55 -7.1.4局部稳定验算- 55 -7.2柱截面验算- 55 -7.2.1强度验算- 55 -7.2.2刚度验算- 56 -7.2.3 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的验算- 56 -7.2.4 弯矩作用平面外的整体稳定的验算- 57 -7.2.5 局部稳定的验算- 57 -第8章 节点设计- 59 -8.1梁柱节点- 59 -8.1.1框架梁与H型钢截面强轴方向的连接- 59 -8.1.2框架梁与H型钢截面弱轴方向的连接- 61 -8.1.3框架柱与屋架斜梁的连接- 62 -8.2主梁与次梁的连接- 63 -8.2.1次梁内力计算- 64 -8.2.2次梁与主梁连接- 64 -8.3 柱脚节点设计- 65 -8.3.1底板尺寸- 66 -8.3.2靴梁与柱身间竖向焊缝计算- 67 -8.3.3靴梁与底板的焊缝计算- 68 -8.3.4靴梁强度计算- 68 -8.3.5隔板计算- 68 -8.3.6锚栓计算- 69 -8.3.7加劲肋计算- 69 -第9章 楼板配筋- 70 -9.1双向板配筋计算- 70 -9.1.1 A区格双向板- 70 -9.1.2 B区格双向板719.1.3 配筋计算729.2阳台板配筋计算73第10章 楼梯设计7410.1设计参数7410.2 楼梯板设计7410.2.1 荷载计算7410.2.2 截面设计7410.3 平台板的设计7510.3.1 荷载计算7510.3.2 截面设计75第11章 基础设计7711.1.工程地质资料(五)7711.1.1地层及岩性7711.1.2地下水7711.1.3极限承载力标准值fk(kPa)7711.2基础方案选择7911.3设计计算过程8011.3.1基础埋深8011.3.2地基承载力修正8011.3.3 A轴柱下基础8111.3.4 B轴柱下基础8611.3.5 C轴柱下基础9111.4基础沉降计算9711.4.1 A轴柱下基础:9711.4.2 B轴柱下基础:9911.4.3 C轴柱下基础:10111.5连系梁设计103结 论104致 谢105参考文献106附录一 PKPM电算107附录二:外文文献原文145附录二:外文文献翻译148绪论钢结构房屋是保护生态环境工作中的一大热点话题。钢结构住宅在结构性能、经济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符合绿色建筑的要求,与传统的混凝土结构和砌块结构相比具有较大的优势。发挥钢结构住宅的优势,已成为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钢结构住宅是亟待推广的。框架结构是一种较常用的结构体系。它的最大特点就是把承重的骨架和用来围护分隔空间的帘幕式墙面明确地分开,这可能是因为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地认识到有的材料虽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但却不适宜用来防风避雨, 而另一些材料正好具有这方面的特长, 因而分别选用前一种材料当作承重骨架, 然后再用后一种材料覆盖在骨架上, 从而形成一个可供人们栖息的空间。框架结构由于在垂直平面上不设斜杆,可以形成较大空间,为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灵活性,结构各部分刚度比较均匀,构造简单,易于施工。框架结构较软,具有较大的延性,抗震性能较好,当层数较少时,大部分位移是由剪力引起的梁柱弯曲而产生的。用钢材来建造住宅,这几年受到各地各部门重视,这不仅和我国近年来钢材供应条件改善有潜在的关系,还和钢结构住宅具有发展工业化住宅建筑先天优越条件有相当的关系。正确认识钢结构技术在住宅中的运用,对钢结构住宅技术的推广和发展、完善我国住宅工业化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毕业设计以多层钢结构住宅为题目,无论从建筑方面、结构方面都有一定的设计目的和意义,本毕业设计具有较高的实践指导意义。第1章 建筑设计1.1 工程概念设计1.1.1 建筑名称多层钢结构住宅楼1.1.2 工程简介本工程位于哈尔滨市某住宅小区,毗邻城市繁华地区,建筑性质为住宅商品房,层数为7层,住宅形式为单元式,屋顶为坡屋顶,设阁楼,总平面布置如图1-1所示。图1-1 总平面图 1.1.3设计思路户内空间分析:住宅空间的功能质量要求通过合理的组织来给予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住宅内部空间的组织和布局决定了各个空间的质量。住宅内部的空间组织既要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生理特点、社会交往及各使用功能的要求,又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内外分区: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会有一些避人耳目的活动,提供这种活动的可能性就是居民的私密感受。如果住宅的私密性不强,它就会抑制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家庭不和以致影响社会安定。内外分区是按照空间使用功能的私密程度的层次来划分的,这种私密性不仅要求在视线、声音等方面有所分隔,同时也要求在空间组织上满足居住者的心理要求。动静分区:从功能上和时间上分,起居厅(兼餐厅)厨房是住宅中的动区,而卧室是静区,应尽可能将它们分别布置在不同的区域内。1.1.4 工程概况(1)本住宅为七层建筑,建筑面积约4314平方米,层高为3.0m。室内外高差为1.2m。(2)结构体系:钢结构框架体系。(3)套型及房间:住宅有四种套型,三室一厅一书二卫一餐(126.65平方米)、三室一厅二卫一厨餐(104.69平方米)、二室一厅一书一卫一餐(82.12平方米)、二室一厅一卫一餐(72.01平方米)。各套内设施齐全,厨房以管道煤气为燃料,使用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布置炉灶、案台、洗涤池、固定式碗橱,有完善的上下水、地漏,室内有排风道。卫生间设有坐便器,洗脸池、淋浴器,室内设有排风道,可安放洗衣机。套内有阳台,并设有明厅。1.1.5基本要求(1)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基本的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选址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等的不利影响。(2) 住宅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按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3) 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4) 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5)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的要求。(6)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进行节能设计,且住宅及其室内设备应能有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应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应采取防止外窗玻璃、外墙装饰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坠落或坠落伤人的措施。1.1.6 建筑耐久,安全,采光等要求本工程为住宅设计,建筑安全等级为级,住宅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住宅能承受在建造和正常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作用和环境影响。耐火等级为级,采光等级起居、书房、卧室、厨房为级,其他为级,本设计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的住宅结构,因此必须进行抗震设计,其抗震设防类别不应低于丙类。 住宅设计应取得合格的岩土工程勘察文件。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或采取有效的措施;严禁在抗震危险地段建造住宅建筑。1.2 建筑设计1.2.1 建筑平面设计本工程为多层住宅。建筑层数为7层,屋面为坡屋顶,设有阁楼。建筑总高度为26.4米,层高为3.0米。结构形式为钢框架结构。全部单元均作为居民住宅使用,一栋楼有3个单元,彼此不同。每个单元两户。建筑跨度方向与道路平行,南北向,其南向即建筑向阳面布置了主卧室、次卧室、书房和其他卧室;北向即建筑向阴面布置了厨房、餐厅等;边户型在外墙开窗并满足卫生间采光要求,中户型卫生间为暗卫,两户卫生间共用通风管道。标准层单元平面图(图1-2)中可以看到:整个楼层房间的设计分布,有利于房间通风,与北方地区南北向季节性风向一致,厨房还另外有通风措施,并预留安装排风机的位置和条件。建筑总长度为63.5m,宽度为13.1m,不设伸缩缝。框架结构中梁柱承重,墙体只起分隔作用,房间布置,门窗开口的大小,形状都会比较灵活,可以满足以上功能。室内客厅在设计中去掉了原先存在的墙体,保留日后装修设计上的灵活性,给业主个人发挥的空间。为达到合理利用现有环境的目的,并且考虑到总体规划的要求,该工程根据住宅的要求:使用方便,来进行合理布局。因住宅是私人的活动空间,考虑到空间的整体布置,应将起居室餐厅与私人生活区分开布置,使用的柱为400mm400mm,住宅为南北朝向,这样既能获得较大的自然采光,也能与建筑场地前的道路平行,符合整体规划。平面图中门分为四种型号,卫生间为最小700mm,单元门为最大1500mm,符合规范要求。采用封闭式阳台,有利于北方地区的冬季保温。各单元结构具有对称性。关于人流的疏散问题:所设楼梯间宽为3600mm,踏步高为187.5mm,踏步宽为300mm,耐火等级为二级。 本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形式根据建筑形式、建筑层数,建筑面积以及套房户门的耐火性能等因素确定。图1-2 标准层平面布置图1.2.2 建筑立面设计(1) 立面设计遵循的原则:整体均匀,比例适当;层次分明,交接明确;形体简洁,环境协调。(2) 正立面:本工程正立面图如图1-3所示,采光较好。建筑正立面因为在结构上有阳台和墙面的前后错位,使立面凹凸不平具有立体感。住宅充分利用外部环境提供的日照条件,并且保证每套住宅至少有两个居住空间能获得冬季日照。卧室、起居室(厅)、厨房也设置外窗,窗地面积比不小于1/7。 (3) 背立面:楼梯间的窗台高为休息平台以上800mm,窗高1200mm,窗上设过梁,窗外设窗框。外墙设有雨水管,以达到有组织排水的目的。(4) 外装修材料:本工程为住宅设计,因此对使用耐久性及外部美观均有较高的要求。考虑到经济耐久性外部使用涂料,卫生间使用马赛克装饰,部分框架柱子采用大理石装饰面,增强可观赏性。图1-3 建筑正立面图图1-4 建筑背立面图1.2.3 建筑竖向设计地面水的排水系统,应根据地形特点设计。地面水排水坡度为0.3;住宅用地的防护工程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联接,相邻台地间高差大于1.5m时,应在挡土墙或坡比值大于0.5的护坡顶面加设安全防护设施;(2) 土质护坡的坡比值不应大于0.5;(3) 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住宅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m,其下缘与住宅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1.2.4 楼梯设计楼梯间为宽3600mm,平台宽为1600mm,踏步宽300mm,踏步高为187.5mm。各层为8跑+8跑。楼梯板厚为120mm。此外,每单元设置一部电梯,方便老年人出行,电梯井尺寸为1.8m2.1m,电梯尺寸按电梯井尺寸确定。入户过道净宽为2200mm,其他通道净宽不小于1000mm,并在转弯处满足轮椅最小回转宽度1500mm,门廊应有1/12的入口坡度;梯段净宽不小于1100mm,平台宽不小于1400mm,底层入口处设有进厅,应有垃圾收集措施;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小于1000mm,扶手高度900mm。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满足规范中防止儿童坠落的要求。楼梯井净宽大于150mm时,建有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图1-4 建筑剖面图1.3 一般要求1.3.1 室外环境(1) 新区的绿地率建设不低于30%。(2) 公共绿地总指标不少于1m/人。(3) 人工景观水体的补充水严禁使用自来水。无护栏水体的近岸2m范围内及的园桥、汀步附近2m范围内,水深不大于0.5m。(4) 受噪声影响的住宅周边应采取防噪措施。(5) 路面情况及周围环境要求:双车道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宅前路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2.5m。主要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在抗震设防地区,道路交通应考虑减灾、救灾要求;住宅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应包括: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九类设施。配套公建的项目与规模,必须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并应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期交付。(6) 无障碍通路应贯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广场入口应设缘石坡道。坡面应平整,且不应光滑。坡度应小于1:20,坡宽应大于1.2米。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m; 居住用地内配套设置居民停车库。1.3.2 安全出入口布置10层以下的住宅建筑,当住宅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平方米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5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m。 楼梯间及前室的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安装有门禁系统的住宅,应保证住宅直通室外的门在任何时候都能从内部徒手开启。每层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安全出口的住宅单元,套房户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根据建筑的耐火等级、楼梯间的形式和疏散方式确定。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形式应根据建筑形式、建筑层数,建筑面积以及套房户门的耐火等级等因素确定。在楼梯间的首层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出口,或将对外出口设置在距离楼梯间不超过15处。住宅建筑楼梯间顶棚、墙面和地面均应采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入口及入口平台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建筑入口设台阶时,应设轮椅坡道和扶手;(2)坡道的高度和水平长度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1-1 坡道的坡度坡度1:161:121:101:8高度 (m)1.000.750.600.35门槛高度及门内外地面高差不应大于15mm,并应以斜坡过渡。1.3.3 住宅用地防护措施(1) 台阶式用地的台阶之间应用护坡或挡土墙联接,相邻台地间高差为1.5m,在挡土墙或坡度值大于0.5的护坡顶面加设安全防护设施。(2) 土质护坡的坡比值不大于0.5。(3) 高度大于2m的挡土墙和护坡的上缘与住宅间水平距离不小于3m,其下缘与住宅间的水平距离为2m。1.3.4 住宅防火要求(1) 本住宅建筑周围环境为消防灭火救援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2) 相邻套房之间有防火分隔措施。当住宅与其功能空间处于同一建筑内时,住宅部分与非住宅部分应采取防火分隔措施,且住宅部分的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独立设置。(3) 住宅建筑的耐火性能、疏散条件和消防设置应满足防火安全要求。 (4) 住宅建筑设备的设置和管线敷设应满足防火安全要求。(5) 住宅建筑的防火安全疏散要求应根据建筑层数、建筑面积等因素确定。为了防火进行的住宅设计,住宅建筑上下相邻开口部位间设置高度不低于0.8m的窗槛墙,其出挑宽度不小于0.5m,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楼梯间窗口与套房窗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间距不小于1.00m。1.3.5 其他建筑要求(1) 住宅设室内给水排水系统。(2) 本工程地处哈尔滨地区,冬季较为严寒,设集中采暖。(3) 住宅设照明供电系统。给水总立管、雨水立管、消防立管、采暖供回水总立管和电气、电信干线(管),不应布置在套内。公共功能的阀门、电气设备和用于总体调节和检修的部件,均设在共用部位。(4) 住宅厨房与卫生间排水立管分别设置,排水管道不穿越卧室。第2章 结构设计结构体系选型:钢框架结构竖向荷载的传力途径:楼板的均布荷载和恒载经次梁间接或直接传给主梁,再由主梁传给框架柱,最后通过基础传给地基。根据以上楼盖的平面布置及竖向荷载的传力路径,本住宅楼框架的承重方案为横向承重,这可使横向框架梁截面高度大,增加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在本方案中近似的按横向平面框架进行计算。楼板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楼梯结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2.1框架计算简图取具有代表性的轴框架计算,框架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假定框架嵌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柱与梁刚结,主梁与次梁刚结。 图2-1框架计算简图2.2材料初选钢材:Q235墙体:外墙采用290厚陶粒混凝土砌块;楼梯间墙采用19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分户墙采用19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内墙采用100厚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楼板:C25混凝土,GRC空心隔墙板,玻璃幕墙铝合金门窗 钢筋:HPB235, 2.3截面初选2.3.1框架梁的截面尺寸一般钢框架梁的高度取梁跨度的,宽度取高度的: ,取,。因此主梁取为,各参数为:,。2.3.2楼板厚度计算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2.3.3框架柱的截面尺寸柱组合的轴压力设计值: 其中: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后柱轴压力增大系数,本设计采用1.25; 按简支状态计算柱的负载面积; 折算在单位建筑面积上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可近似取;验算截面以上的楼层层数,本设计中取7。截面验算: 其中: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本方案假定,查得;钢材的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本设计中取。取中柱验算:选取,柱子各参数为:,。对首层,2-7层满足要求。因边柱负荷面积均没有中柱大,故取用对边柱也满足。第3章 荷载计算3.1.恒荷载标准值计算3.1.1屋面双层双波型W550彩色压型钢板: 0.22 kN/100厚泡沫塑料板芯: 0.50.1=0.05 kN/檩条及支撑自重: 0.10 kN/ 合计 0.41 kN/3.1.2顶层楼板 面层20mm厚1:2.5水泥砂浆 0.0220= 0.40 kN/ 防水层(刚性)30mm厚C20细石混凝土 1.00 kN/ 防水层(柔性)三毡四油铺小石子 0.40 kN/ 找平层20mm厚水泥砂浆 0.0220=0.40 kN/保温层100mm厚膨胀珍珠岩 0.102=0.20 kN/隔汽层1mm聚氨酯防水涂料 0.1 kN/结构层120mm厚现浇混凝土板 0.1225=3kN/15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0.01517=0.26kN/ 合计 6.41 kN/3.1.3标准层楼板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0.0220=0.40 kN/150mm厚C25钢筋混凝土板: 0.1525=3.75 kN/15mm厚混合砂浆天棚抹灰 0.01517=0.26 kN/ 合计 4.413.1.4外纵墙1.2.3.3.1.3.1.1.3.1.2.3.1.3.3.1.4.1标准层 A轴:铝合金玻璃门: 2.1(0.3+1.35)0.50=1.733kN铝合金玻璃窗: 1.51.50.50=1.125kN窗下墙: 1.11.50.295.0=2.393kN窗下内墙面: (2.8-1.5)1.50.0220=0.780kN窗下外墙面: (3-1.5)1.50.060.5+(3-1.5)1.50.0320=1.418kN窗间墙: 2.62.40.295.0=9.048kN窗间内墙面: 2.82.40.0220=2.688kN窗间外墙面: 32.40.060.5+32.40.0320=4.536kN门上墙: 0.5(0.3+1.35)0.295.0=1.196kN门上内墙面: 0.7(0.3+1.35)0.0220=0.462kN门上外墙面: 0.9(0.3+1.35)0.060.5+0.9(0.3+1.35)0.0320=0.936kN合计: 26.315kNC轴:铝合金玻璃窗: 1.5(1.80+0.9)0.50=2.025kN窗下墙: 1.12.700.295.0=4.307kN窗下内墙面: (2.8-1.5)2.700.0220=1.404kN窗下外墙面 (3.0-1.5)2.700.060.5 +(3.0-1.5)2.700.0320=2.552kN窗间墙: 2.6(0.6+1.05+1.2)0.295.0=10.745kN窗间内墙面: 2.8(0.6+1,05+1.2)0.0220=2.072kN窗间外墙面: 3(0.6+1.05+1.2)0.060.5+3(0.6+1.05+1.2)0.0320=5.387kN合计: 28.492kN3.1.4.2底层A轴:铝合金玻璃窗: (1.51.5+1.21.5)0.50=2.025kN窗下墙: (3.8-1.5)(1.5+1.2)0.295.0=9.00kN窗下内墙面: (2.8-1.5)(1.5+1.2)0.0220=1.404kN窗下外墙面: (4.2-1.5)(1.5+1.2)0.060.5 +(4.2-1.5)(1.5+1.2)0.0320=4.593kN 窗间墙: (4.2-0.4)2.850.295.0=15.704kN窗间内墙面: 2.82.850.0220=3.192kN窗间外墙面: 4.22.850.060.5 +4.22.850.0320=7.541kN 合计: 33.464kNC轴:铝合金玻璃窗: 1.52.70.50=1.519kN窗下墙: (3.8-1.5)2.70.295.0=9.005kN窗下内墙面: (2.8-1.5)2.70.0220=1.404kN窗下外墙面 (4.2-1.5)2.70.060.5 +(4.2-1.5)2.70.0320=4.593kN 窗间墙: 3.82.850.295.0=15.704kN窗间内墙面: 3.82.850.0220=3.192kN窗间外墙面: 4.22.850.060.5+4.22.850.0320=7.541kN合计: 33.464kN3.1.5内横墙自重190厚陶粒混凝土砌块: 2.60.195.0=2.470kN/m20mm厚水泥砂浆层: 2.80.02202=2.240kN/m合计 4.710kN/m3.1.6内隔墙自重采用轻质GRC空心隔墙板(),自由布置,灵活分割,计入到均布恒载中,2.70.17=,取1kN/m计算。 3.1.7立面挑阳台边梁自重 .250.23.1525=3.938kN阳台纵墙及粉刷自重 1.10.13.155.0+21.13.150.5=5.198kN挑梁自重及装饰0.7971.52=2.391kN 阳台横墙及粉刷自重 1.10.11.55.0+21.11.50.52=4.95kN阳台板结构层 0.11.53.1525=11.813kN阳台板抹灰 0.0221.53.1520=3.780kN合计: 31.891kN3.1.8梁自重主梁:HM450200813 0.77kN/m 防火装饰 0.5kN/m合计: 1.27kN/m挑梁:HM25012569 0.297kN/m防火、装饰 0.5kN/m合计: 0.797kN/m3.1.9柱自重柱:HW4004001321 1.72kN/m防火、装饰 0.5kN/m合计: 2.22 kN/ m3.2活荷标准值计算3.2.1屋面和楼面活载标准值 不上人屋面 : 0.5 楼面(住宅): 2.03.2.2雪荷载 =1.250.45=0.56 其中,积雪分布系数; 基本雪压,哈尔滨为0.45 屋面活荷载与雪荷载不同时考虑,两者取最大值。 即屋面活载标准值:0.56 3.3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受荷3.3.1 A-B轴间框架梁3.3.1.1永久作用下楼面梁均布荷载=主梁自重+横墙自重+隔墙自重+板传恒荷 =1.27+5.25+1+5.554.41=34.453kN/m顶层梁均布荷载=主梁自重+横墙自重+板传来恒荷 =1.27+4.20.195.0+5.556.41=40.836kN/m3.3.1.2可变作用下楼面梁均布荷载=板传活荷=25.55=11.1 kN/m顶层梁均布荷载=板传活荷25.55=11.1 kN/m3.3.2 B-C轴间框架梁3.3.2.1永久作用下楼面梁均布荷载=主梁自重+横墙自重+隔墙自重+板传恒荷 =1.27+5.25+1+5.554.41=34.453kN/m顶层梁均布荷载=主梁自重+横墙自重+板传来恒荷 =1.27+4.20.195.0+5.556.41=40.836kN/m3.3.2.2可变作用下楼面梁均布荷载=板传活荷=25.55=11.1 kN/m顶层梁均布荷载=板传活荷25.55=11.1 kN/m3.3.3 A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3.3.3.1阁楼层柱屋面及檩条自重:斜梁自重:柱恒荷载=8.437+3.527=12.165kN柱活荷载=3.3.3.2顶层柱恒荷载=阁楼层横墙重+板传荷载+主梁自重 =7.421+6.415.552.55+1.275.55+1.272.55=108.426kN活荷载=板传活荷载=25.552.55=28.35kN3.3.3.3标准层柱恒荷载=墙自重+阳台重+板传荷载+主梁自重=26.315+15.561+31.891+4.415.552.55+1.275.55+1.272.55=146.467kN活荷载=板传活荷载=25.552.55=28.305kN3.3.4 B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3.3.4.1阁楼层柱柱恒荷载柱活荷载3.3.4.2顶层柱恒荷载=阁楼层横墙重+板传荷载+主梁自重=32.147+6.415.555.55+1.275.55+1.275.55=243.688kN活荷载=板传活荷载=25.555.55=61.605kN3.3.4.3标准层柱恒荷载=墙自重+板传荷载+主梁自重=40.091+4.415.555.55+1.275.55+1.275.55 =190.027kN活荷载=板传活荷载=25.555.55=61.605kN3.3.5 C轴柱纵向集中荷载的计算3.3.5.1阁楼层柱柱恒荷载=柱活荷载=3.3.5.2顶层柱恒荷载=阁楼层横墙重+板传荷载+主梁自重=8.749+6.415.553+1.275.55+1.273=126.335kN活荷载=板传活荷载=25.553=33.3kN3.3.5.3标准层柱恒荷载=墙自重+板传荷载+主梁自重=28.492+14.13+4.415.553+1.275.55+1.273=126.908kN活荷载=板传活荷载=25.553=33.3kN3.3.6柱自重阁楼层:A、C轴 2.220.9=1.998kNB轴 2.224.0=8.88kN 顶层和标准层: 2.223.0=6.66kN 底层: 2.224.2=9.324kN3.3.7阳台活荷载 阳台活荷载=1.55.252.0=15.75kN3.4风荷载计算作用在建筑物表面上的风荷载标准值为 其中:风振系数,因房屋高度小于30m,取1.0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建筑地点位于哈尔滨市区,地面粗糙度为C类,的计算结果见表.;风荷载体型系数,根据建筑物的体型查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得基本风压,哈尔滨市50年一遇的基本风压为=0.55;表3-1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距地面高度26.41.00.940.7450.550.3853.303.52723.11.00.891.30.550.6360.93.35.11422.21.00.871.30.550.62230.96.76719.21.00.821.30.550.5863310.05716.21.00.761.30.550.543338.92413.21.00.741.30.550.529338.80810.21.00.741.30.550.529338.8087.21.00.741.30.550.529338.8084.21.00.741.30.550.5294.2310.569第4章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侧移计算4.1侧移刚度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表4-1横向2-7层柱D值的计算构件名称A轴柱0.2520.1126860B轴柱0.5490.21513169C轴柱0.2970.1307963 表4-2横向底层柱D值的计算构件名称A轴柱0.3530.3638103B轴柱0.7680.45810223C轴柱0.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工程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