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形状与运动 同步训练(II )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90568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形状与运动 同步训练(II )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形状与运动 同步训练(II )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4.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形状与运动 同步训练(II )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7 页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4 3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地球形状与运动 同步 训练 II 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一 单选题 共 9 题 共 25 分 1 2 分 读经纬网图 阴影表示黑夜 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 2 分 小明一天接到爸爸打来的电话 爸爸说 我们科学考察地点以东为西半球 以西为东半 球 以北有极昼极夜现象 以南为温带 该点地理坐标是 A 160 E 66 5 S B 160 E 66 5 N C 20 W 66 5 S D 20 W 66 5 N 3 2 分 红树林是热带 亚热带海湾 河口泥滩上特有的常绿灌木和小乔木群落 深圳的红树林声 名远播 林内少藤本附生植物 一排排红树林就像 海岸卫士 一般保护着深圳的海岸免受风浪侵蚀 根 第 2 页 共 17 页 据材料 回答小题 1 下列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 能正确反映深圳气候特征的是 A B C D 2 下列关于深圳自然环境说法正确的是 A 深圳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B 深圳每年有一次太阳直射 C 深圳属于五带中的亚热带 D 深圳属于半湿润地区 第 3 页 共 17 页 4 3 分 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 昼夜更替 B 昼夜长短变化 C 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D 四季变化 5 4 分 读四个大洲轮廓示意图 描述错误的是 A 大洲有 热带大陆 之称 B 大洲面积最大 C 大洲位于南半球 D 大洲有极昼极夜现象 6 2 分 中国 日照 国际啦啦操精英赛和中国 日照五莲大青山第五届国际太极拳大赛在 2017 年 7 月和 10 月在日照市成功举办 读图 回答下面小题 1 有关日照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是沿海城市 东临东海 B 地处我国北方地区 全年干旱 第 4 页 共 17 页 C 地处我国北方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D 位于山东省东部 交通不便 2 来自澳大利亚的艾利参加国际啦啦操精英赛 来到日照的她想准确地找到比赛地点应查找 A 小比例尺的山东省地图 B 大比例尺的中国地图 C 大比例尺的山东省地图 D 大比例尺的日照市地图 3 当啦啦操精英赛正在进行时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日照市昼长夜短 且昼越来越长 B 日照市盛行东南风 C 澳大利亚的中学生正好放寒假 D 澳大利亚昼短夜长 7 2 分 读图 圆圈 a b c 分别代表赤道 回归线 极圈 图中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据此 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 a b c 线描述正确的是 A b 线是南极圈 南极洲全部位于 b 线以内 B c 线内会出现极昼 极夜现象 第 5 页 共 17 页 C 当太阳直射点由 a 线移到 b 线过程中 南极大陆部分冰川逐渐融化 D c 线与 b 线之间是南温带 2 当太阳直射 b 线时 德州市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 清明时节雨纷纷 B 草长莺飞二月天 C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D 烈日炎炎似火烧 8 4 分 造成图中同一时刻三地影长不同的原因是 A 地球的公转 B 地球的自转 C 天气的变化 D 经度的差异 9 4 分 2015 年 4 月 25 日 14 时 位于喜马拉雅山区的尼泊尔 28 2 N 84 7 E 发生 8 1 级地震 强震使交通受阻 珠峰登山队员出现死亡 并被迫撤离 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 下列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此次地震震源位置的是 第 6 页 共 17 页 A B C D 2 关于此次地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震发生在亚欧板块内部 B 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 C 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内部 D 地震发生在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3 地震能诱发多种次生灾害 本次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雪崩 滑坡 暴雨 台风 A B C 第 7 页 共 17 页 D 二 综合提升 共 6 题 共 47 分 10 2 分 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 广州 冬季温暖干燥 夏季炎热 降水多 北京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炎热 降水较多 新加坡 全年高温 炎热多雨 罗马 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根据以上气候资料说出气候的两大要素 和 11 9 分 读 地球上的五带图 填空说明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 1 地球五带名称 A B C D E 2 重要纬线 F 第 8 页 共 17 页 G H 3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带 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带 12 10 分 读 局部经纬网略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书写 A 点的经纬度 A 2 C 点在东西半球中的 半球 五带中的 带 3 AB 在同一条经线上 A 点在 B 点 方向 4 请在图上恰当的经线上描出东西半球分界线 将经线描粗或描成其他颜色 13 6 分 塞拉利昂位于非洲西部 下图为塞拉利昂区域略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 9 页 共 17 页 1 塞拉利昂西临 洋 地处五带中的 带 首都的地理坐标是 2 概括塞拉利昂地势特征 依据是 3 甲地建设钢厂区的有利条件是 14 15 分 读经纬网地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问题 1 B 点属于地球五带中的 带 写出 B 点的经纬度 2 在经纬网图中 A B 两点中 先见到日出的是 点 在 A B C D 四点中 一年当中的 任意一天都是昼夜等长的是 点 3 当太阳直射 C 点所在的纬线时 正值北半球的 节气 这一天郓城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第 10 页 共 17 页 4 参照公转示意图 完成下题 当郓城放寒假时 地球运转在 处 15 5 分 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每年夏季 高温总会以各种姿态刷屏 2017 年是以 火炉城市 话题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2018 年则是以国外避暑胜地北欧 以及国内避暑胜地东北多地突破高温记录蔓延开来 8 月更有报道称 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 甚至高达 32 致使冰川迅速融化 1 上图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中甲 乙 丙三地都是气温明显异常增加的区域 三地都位 于 南 北 半球的 五带 甲地所处的大洲是 乙和丙所在的大洲共同濒 临的大洋是 2 下图中气温曲线降水量柱状图与上图中甲 乙 丙三地相对应的分别是 填字母 其中 A 和 C 两种气候类型对比 填字母 气温年 较差更大 原因是从海陆位置看 该地 B 气候类型是 夏季的气候特点是 该地盛产 双项选择 第 11 页 共 17 页 3 由于甲地区的异常高温 为了避暑 生活在这里的赛琳娜同学今年夏天与父母来到我国云南省 昆明市度假 以下是她在度假时发给好友的短信 你觉得短信内容是否可信 并简述你的判断理由 4 材料中描述到 8 月更有报道称 北极圈内出现罕见高温 甚至高达 32 致使冰川迅速融化 从全球气候背景看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为缓解该原因导致的问题继续恶化 你可以采取的行 为有 至少两点 三 中考演练 共 5 题 共 16 分 16 2 分 2018 年 10 月 18 日 晴 小明同学在无为某地进行了 立竿见影 的探究活动 如下 图 从日出到日落 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A 逐渐变长 B 逐渐变短 C 先变短再变长 D 先变长再变短 第 12 页 共 17 页 17 2 分 下列地理现象由地球公转引起的是 A 月有阴晴圆缺 B 太阳每日东升西落 C 经度不同的地方时间不同 D 泰安中考期间白天达一年中最长 18 2 分 关于地球的自转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 B 从南极上空看 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C 由于地球自转 产生了四季变化 D 地球绕地轴自转 且每小时自转 15 19 4 分 读甲 乙 丙三幅图 回答下列小题 1 读甲图 当太阳直射在 时 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澳大利亚此时已是冬季 B 我国的河流都已结冰 C 南极有极昼现象 D 北京寒冷干燥 第 13 页 共 17 页 2 读乙图 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那么新加坡 0 广州 23 5 N 北京 40 N 和漠河 53 N 这四个地方中 白昼时间最长的是 A 新加坡 B 广州 C 北京 D 漠河 3 读丙图 为了取得更好的采光效果 北方地区在设计居民楼南北间距的时候 最应充分考虑哪 个季节的光照情况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0 6 分 有极昼现象的是地球五带中的 A 热带 B 北温带 C 南温带 D 北寒带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 共 9 题 共 25 分 1 1 2 1 3 1 3 2 3 3 3 4 4 1 5 1 6 1 6 2 6 3 7 1 7 2 8 1 9 1 第 15 页 共 17 页 9 2 9 3 二 综合提升 共 6 题 共 47 分 10 1 11 1 11 2 11 3 12 1 12 2 12 3 12 4 第 16 页 共 17 页 13 1 13 2 13 3 14 1 14 2 14 3 14 4 15 1 15 2 15 3 第 17 页 共 17 页 15 4 三 中考演练 共 5 题 共 16 分 16 1 17 1 18 1 19 1 19 2 19 3 20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