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四章检测·发现·闯关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904631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四章检测·发现·闯关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四章检测·发现·闯关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第四章检测·发现·闯关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图1为“北极地区景观图”,图2为“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问题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图1中的景观反映了图2中的环境问题是()ABC D2节约能源,降低能耗,能有效减缓()A BC D解析:第1题,图1反映的是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融化。图2中表示二氧化碳浓度增加,表示酸雨,表示全球变暖,表示物种减少,表示臭氧层破坏。第2题,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可以减少二氧化碳和酸性气体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的排放。答案:1.B2.A 下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34题。3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AK2线 BAC曲线CAD曲线 DAB曲线解析:AB线显示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呈快速下降趋势,这是不可取的发展道路。答案:D4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发展的观念 B公平的观念C环境的观念 D权利的观念解析:环境质量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保证。长期来看,没有环境质量的提高,社会经济必然不会持续发展。答案:C5将北京建设成为生态城市的合理措施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控制城市化进程积极发展城市轨道交通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的发展集中布置城市用地分散城市职能A BC D解析:城市化进程本身与生态城市建设并不矛盾,关键是要合理进行城市规划,故错误;不能使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各功能区太集中,否则会出现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不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故错误。答案:A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据此回答67题。6下列我国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业7下列关于“循环经济”的叙述,错误的是()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解析:第6题,循环经济,对农业而言就是要充分利用资源,且能循环利用。基塘生产是生态农业,桑叶养蚕、蚕沙等喂鱼、塘泥肥堤供桑树生长,使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第7题,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很多,循环经济只是其中之一;不同地区、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答案:6.D7.A读“我国南方某农村生态农业试验场生产模式图”。完成810题。8该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是()A杂草秸秆、沼渣、化肥B沼渣、粪肥、塘泥C化肥、植物的秸秆、沼渣D菌渣、沼渣、塘泥9该地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是()A有利于保护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净化环境B由于杂草填入沼气池减少了秸秆还田,所以土壤的肥力下降C饲料、肥料、燃料之间相争激烈,农民需要根据实际调整三者关系D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但不利于农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有机联系10华北平原沼气的普及率不及南方地区,主要原因是()A气温较南方低,特别是冬半年产气量很低,效益不佳B北方煤炭资源丰富,不必利用沼气C北方贫穷,没有足够的资金投资沼气D北方生产沼气的原料不足解析:第8题,读图可知,箭头指向大田农业的主要肥料有粪肥、沼渣、塘泥。第9题,南方为低山丘陵区,农民使用沼气作为燃料,可以降低对山地植被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可以减轻燃烧秸秆、煤等产生的大气污染,利于净化环境。第10题,气温较南方低,特别是冬季,是华北平原沼气的普及率不及南方地区的主要原因。答案:8.B9.A10.A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据此完成1112题。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12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 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第11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第12题,农业社会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生物能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可以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答案:11.D12.B二、综合题(共40分)13(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_、_。(4分)a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交界处b气温年较差大c降水集中d植被破坏严重(2)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2分)(3)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_、_(填图中代号)。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6分)(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建设防护林的条件。(8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区域差异,因为水土流失的发生与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密切相关。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主要位于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属于季风区,暴雨发生的频率较高,且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植被破坏严重。多暴雨、植被覆盖少和山地地形等都是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条件。第(2)题,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属于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的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第(3)题,根据图中各序号的位置和黄河、长江流域的范围作出选择。工程位于西北地区,目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土地荒漠化。第(4)题,位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地的河西走廊等地区地形较为平坦,但气候干旱,降水少。答案:(1)cd(2)风力作用(3)土地荒漠化(4)地形起伏小,气候干旱;地形起伏较大,气候湿热。14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20分)(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的空间分布规律。(8分)(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是_;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是_。(6分)(3)N地区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有_。(6分)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状态由沿海向内陆越来越差。第(2)题,M地区主要是指京津、沪宁杭、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而环境问题又主要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类,可以判断出M地区环境污染严重。第(3)题,N地处于内陆,气候干旱,导致地表植被稀少,生态环境脆弱。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状态。(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或能源不足 (3)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