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级地理期末复习资料(一)(鲁教版必修1)

上传人:青**** 文档编号:8895670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级地理期末复习资料(一)(鲁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级地理期末复习资料(一)(鲁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级地理期末复习资料(一)(鲁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1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年级期末复习资料(一)知识结构部分:第一单元从宇宙看地球 天体:概念和类型宇宙 天体系统:概念和级别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光球层:太阳黑子 太阳 太阳大气的分层及活动 色球层:耀斑和日饵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活动 日冕层:太阳风 干扰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对地球的影响 磁暴和极光 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九大行星共有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特征 普通性 按结构分类,属于类地行星 地球 有生命存在 特殊性 生命存在的条件 方向:自西向东,自北极上空向下看呈逆时针方向,南极反之。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概况 周期:恒星日:23时56分04秒 速度: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及分布规律 产生昼夜交替 地方时:经度每隔15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东早西晚 时区的划分:全球每隔15度划分成一个时区,全球 意义 产生: 区时 划分成24个时区 时差 区时的计算: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度经线重合,西比东日期多一天 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发生偏向 方向:自西向东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概况 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黄赤交角 度数:目前是2326 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地理意义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典型例题: 五带的形成:界线及特点1、按照因果关系把下列数字填在适当的方格中。()原始海洋形成 ()日地距离适中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 ()水 ()太阳日照时间不长 ()地球所处太阳系有比较稳定的宇宙环境(7 )适宜的温度 ()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处在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2、若全球各地的日期皆为10月1日,则北京时间为10月1日( )A24点 B20点 C12点 D8点3、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4、运行在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速度和地面的自转速度相比正确的是( )A与地球公转线速度相同 B与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C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与地球自转角速度相同5、某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A20时 B20时56分4秒 C19时 D19时56分4秒6、读中心点为极点的示意图,回答问题:(1)该图表示 半球的示意图。(2)若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则甲地的时间为 时;北京时间是 时。(3)若阴影部分表示7月6日,那么非阴影部分表示 ,北京为 月 日 时。7、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在图中粗线上用箭头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四点位于近日点附近的是 ,地球公转较快的是 。()将不同时段填写在下列各种地理现象后面空格中。 北半球昼长夜短 。 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扩大 。 南半球的白昼越来越长 。 北京昼短夜长,且昼渐长 _ 。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 。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年级期末复习资料(二)岩石圈与地表形态地球内部岩石圈地质作用地壳地幔地核分层结构特征硅铝层:以氧、硅、铝为主,钠、钾较多硅镁层:以氧、硅、铝为主,镁铁钙增多地壳厚度不均和硅铝层不连续分布范围组成岩浆岩: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石灰岩、页岩、砂岩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石英岩内力作用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褶皱:背斜和向斜断层:风化、侵蚀、搬运、堆积、重力、化学作用知识结构 第二单元 从地球圈层看地理环境甲丙丁乙ABACCCDB典型例题1、试在下面图框内填上恰当事物的名称,使之成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简单图式。(1)甲_, 乙_,丙_, 丁_。 (2)图中对应地质作用分别是: A_, B_, C_, D_。(3)图中箭头B、D包含的意义分别是: B_,D_。2、 读某地储油构造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褶皱的基本形态划分,该储油构造属于_,该地质构造在外力侵蚀严重的地区常形成_ 地形。(2)在储集层,由于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三者比重差异而产生的分异规律是:层是 _, _,_。(3)图中的储油构造经过一段时间开采,出油量会逐渐减少,这时采用向油井中注水的办法,原因是_。(4)岩层a形成时期的地质环境是( )A沉积作用为主 B火山爆发 C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D风化作用为主知识结构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大气的组成大气圈的结构原因大气水平运动受力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影响环流常见天气系统干洁空气:氮、氧、二氧化碳、臭氧水气固体杂质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根本原因:冷热不均水平运动直接原因: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水平运动原动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决定原始风向、风速地转偏向力: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摩擦力:改变风向,减小风速三圈环流的形成和分布:低纬、中纬、高纬季风环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分布东亚:温带季风气候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北半球气压带呈块状分布南半球气压带呈带状分布一月,大陆上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七月,大陆上是低压,海洋上是高压锋面冷锋暖锋准静止锋气旋与反气旋900N 600 300 00 300 600 900SABCD上升 空气典型例题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图表示北半球_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理由是_。(2)一般的说A地比B地降水量_,原因是_。(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_?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2读风向形成示意图,回答:1004100610081010(hPa)(1)图中是_压,是_压。(2)图中是_力,是_力,是_。(3)该风向形成图是( )A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 B南半球的风向形成图C图中的风向右偏 D图中的风向左偏(4)在_ _的作用下,大气由_气压区向_气压区作水平运动,这就形成了风。(5)当风一旦形成,马上就受到_力的作用,使风向逐渐偏离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北半球向_偏,南半球向_偏。_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6)近地面的风,除受_力的影响外,还受_力的影响,该力的作用是减小风速。(7)在三种力的作用下,风向不与等压线垂直,而是成一_。水圈和水循环水圈的组成水循环的类型洋流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江河水湖泊、沼泽冰川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概念洋流的分布规律洋流的地理意义海水沿相对稳定的方向做大规模运动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中高纬海区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西风漂流对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形成大渔场对航运事业的影响:顺洋流快,逆洋流慢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知识结构典型例题1 地球上各种水体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 )A海洋水、大气水、陆地水 B冰川水、生物水、河流水C冰川水、河流水、地下水 D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2右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源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永久积雪冰川补给 是雨水补给 是地下水补给 此河位于我国东北地区A B C D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地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循环,B地的水循环类型有_循环和_循环。(2)a、b两条河流中,水量较稳定的是_河,判断依据是_。(3)甲、乙两城市中,水资源较丰富的是_城市,原因是_。(4)水循环得以顺利完成的内因是_;外因_。ab4读大洋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海区属于_半球,此大洋环流是以_为中心。(2)如果此大洋为太平洋,则a是_,b是_。(3)如果此大洋为印度洋,此时为_ _季,在此季节里,下列那些地理现象可信?_;并说明理由:_。A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汛期 B我国东南沿海各省出现台风 C舟山渔场正直带鱼汛江苏省淮安中学高一年级期末复习资料(三)第三单元 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知识结构 地域差异 概念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水平地域分异 分类地域分异规律 原因 基础 表现 垂直地域分异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典型例题读澳大利亚大陆自然带分布简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自然带名称:A B C D E F (2)A自然带对应的气候类型是 ,该气候类型的成因是 。(3)自然带ADE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_ ;自然带AB的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_ 。知识结构概念: 地理环境各要素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地理环境 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的整体性 表现 各要素相互制约,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同地域之间相互影响。成因: 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的结果典型例题读陆地环境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内容:A ,B ,C _。(2)在图上补画出相应的箭头,图中反映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关是 、 、 。(3)写出陆地环境各要素间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的几种循环: _ _ 、_ _、 _ _ 、 _ _ 。知识结构圈层相互作用案例分析成因喀斯特地貌 影响发育程度因素 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碳酸盐类)的透水性 水对碳酸盐类岩石的溶蚀力 分类: 地面 地下桂林山水成因分析:气候条件、 岩石条件、 生物条件、地貌条件典型例题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所示地形被称作 地貌,它主要出现在 岩分布的地区;我国广西有一处最著名的风景旅游名胜 就是该地貌最典型的例子;该地貌的成因是( )A 风力作用 B 流水作用C 冰川作用 D 海浪作用世界上最早研究这一地貌的人是我国的 。答案 喀斯特 石灰 桂林山水 B 徐霞客 第四单元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知识结构定义:直接从自然环境中获取,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矿产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自然资源与人类 认识自然资源 分类 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 可再生资源 不平衡性因地制宜特征 联系性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有限性合理规划、适度开发、循环利用标 志数量影响不大 发展性提高科技、挖掘开发潜力采猎文明阶段数量-重要因素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和影响标志质量影响较大 质量-重要因素农业文明阶段 标志非农用地增加工业文明阶段数量-制约因素 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森林破坏形成的恶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巩固练习“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 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的破坏。它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当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根据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回答1-3题。1、 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 )A土地沙漠化 B大气污染 C破坏性地震 D温室效应2、 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A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南水北调,发展生产C围湖造田,开垦荒地 D发展工业,不管排放3、下列关于“牧童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它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产物,而发达国家不会产生 B是低投入、高产出效益的模式 C体现了传统发展模式的优点 D体现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知识结构 自然灾害 概念、 种类、影响 洪水概念、洪灾的概念认识洪水和洪灾 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洪水形成 洪水致灾的基本环节自然灾害与人类 对人类造成损害 洪水的形成洪灾的形成原因 洪水成因 对人类造成的损害 流域内植被破坏 人类活动对洪灾的影响 大规模围湖造田 建筑物占据河道 占用分洪区 监测和预报手段利用气象卫星 洪灾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 防治措施 非工程措施 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过去全球的气候变化 地质时期全 各个时期气候变化 人类历史时期球 仪器观测时期气 原因: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 候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变暖幅度:气温升高,2100年升高1.45.8其对 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导致海平面上升的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影响响 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解决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种草21(03上海高考) 图(一)、(二)、(三)是“我国部分灾害分布”示意图,图(四)是“我国自然灾害区划”示意图。读图填空并回答:将下列自然灾害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第(1)、(2)小题的相应空格内:A洪水 B风暴潮 C干旱 D水土流失 E泥石流 F台风(1)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在我国分布地区最广的是 、 。在图(四)中,地区I与地区III共有的自然灾害是 (多项选择);在地区II内 、 灾害的分布地区最广;与其它地区相比,地区 灾害的分布最为集中。(2)(多项选择)按所在的地球圈层与灾害成因分类,在图示的各自然灾害中,发生在岩石圈中的是 ,发生在大气圈中的是 ,发生在水圈中的是 。(3)针对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情,开展防灾减灾活动,对我国的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意义重大。写出我国加强防灾设施建设的具体实例。(至少3例) 1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