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卷(二十四)D卷

上传人:sha****en 文档编号:8895663 上传时间:2020-04-0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卷(二十四)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卷(二十四)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卷(二十四)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 1 页 共 11 页 四川省中考语文模拟卷 二十四 D 卷 一 积累与运用 共 7题 共 59分 1 4 分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冬天的早晨 门口 qu n f 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 读书时不可存心 ji n n 作者 不可尽信书上所言 亦不可寻章摘句 而应推敲细思 一旦产生小灵感 相信它的价值 并 qi r b sh 地把它发展下去 精神上感到满足自在时 它们可以闪闪发光 转眼又因忧郁而 n r n sh s 2 2 分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 使人叹为观止 A 可叹的是看到了 就没有了 B 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就停止了 C 可叹的是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D 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3 2 分 盛年不重来 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 岁月不待人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谢眺 C 陶渊明 D 钱鹤滩 4 2 分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我们聆听到了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大会上高声呼喊的雨果 B 一篇小说的灵魂在于立意 立意的正确 深刻 往往直接决定作品的成败 优劣 C 屠呦呦在小草中萃取的青蒿素 使全世界亿万疟疾病人造福 第 2 页 共 11 页 D 为水上古城元宵灯会量身制作的融传统人文故事 地域特色于一体的花灯 体现出现代灯光技术与古典 文化艺术结合的特点 5 9 分 根据提示填空 常言道 春雨贵如油 韩愈在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中写春雨和草的两句诗是 天街小雨润如酥 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蕴含哲理 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 过零丁洋 中运用比喻表现国势危亡 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朋友远行 你借用王维的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伤感 不妨借用王勃 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的 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 赤壁 中议论感慨 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的句子是 6 10 分 下面文字 回答相关问题 大家认为这种改革不但对于身体健康有益 同时 对表达思想更加简练也有好处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 我们 说出一个词来多多少少都会侵蚀肺部 结果也就缩短了我们的寿命 这种发明还有一大好处 它可以作为一切文明国家都可以通晓的共同语言 因为各国的货物 器具大体相同 或者类似 所以他们的用途就很容易了解 这样 驻外大使尽管完全不懂外国语言也有资格和外国的亲王 大臣 打交道 1 加下划线词语 这种发明 在这部作品中具体指的是什么 2 格列佛曾到飞岛国的科学院参观 看到了很多奇特的研究 请简要说说作者写那些研究有何目的 7 30 分 综合运用 中华自古祟文化 湖湘从来重精神 从今年 2月 1日起 我省广泛开展 湖南精神 表述语征集提炼活动 数千万群众积极参与了此次活动 某学校也为此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 探究湖南精神 第 3 页 共 11 页 初三 1 班开展了 我心中的湖南精神 的讨论活动 下面是同学们的一些看法 请你对这些看法进行综合 归纳 同学甲 吃得苦 霸得蛮 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同学乙 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同学丙 以天下为己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2 探究湖南精神 初三 1 班开展了 我心中的湖南精神 的讨论活动 下面是同学们的一些看法 请你对这些看法进行综合 归纳 同学甲 吃得苦 霸得蛮 踏踏实实地做好自己的事情 同学乙 敢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 同学丙 以天下为己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3 推荐湖湘名人 湖南历来人才辈出 请你举出两位你心目中最具 湖南精神 的代表人物 4 推荐湖湘名人 湖南历来人才辈出 请你举出两位你心目中最具 湖南精神 的代表人物 5 设计调查提问 为了调查师生对 湖南精神 的知晓率与具体看法 校园小记者准各在校园内对师生进行随机调查 请你设 计两个调查提问 注意提问的针对性与用语的得体 调查对象 学生 调查目的 对 湖南精神 的知晓率 调查对象 老师 调查目的 对 湖南精神 的理解程度 6 设计调查提问 为了调查师生对 湖南精神 的知晓率与具体看法 校园小记者准各在校园内对师生进行随机调查 请你设 计两个调查提问 注意提问的针对性与用语的得体 第 4 页 共 11 页 调查对象 学生 调查目的 对 湖南精神 的知晓率 调查对象 老师 调查目的 对 湖南精神 的理解程度 二 现代文阅读 共 2题 共 45分 8 25 分 阅读下文 回答相关问题 枯竹 我在北风呼呼的野外 遇见了它 一株枯竹 静静地斜卧在清翠的众竹前 像白发苍苍的垂暮老人 显 得那么另类 竹仿佛是邻家的小哥哥 一直在我的童年里俊朗地挺立着 伴我走过懵懂无忧的童年 犹记得 小时候 雨后的春日里 我在竹林里咔嚓咔嚓地掰断少年般稚嫩的春笋 拿回家 母亲的巧手把 它变成一盘鲜嫩的笋丝炒肉 令人食欲大增 燥热的夏日里 竹林间声声蝉唱送来阵阵清凉 我和一帮小伙伴举 着小竹竿到竹林里捕蝉 秋日里 竹林里秋虫啁啾着告诉我它们的童年故事 冬天下雨的夜里 雨打竹叶发出清 脆悦耳的沙沙声 像一首摇篮曲 伴我进入温暖的梦乡 悠悠岁月里回首 一株株绿竹在我的童年里摇摇曳曳 每一片竹叶 都依附着一件难忘的童年趣事 面前的这株枯竹 枝干枯黄 一身萧索 在踌躇满志 正值青春的众竹面前 是那么惹眼 禁不住引我遐 思连连 我仿佛见到了它的前身 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 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 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 抖落身上的旧盔甲 用力拔长 宁静的夏夜它与清风交谈 与明月对望 它聆听夏蝉的歌唱 它知悉秋虫的心事 它也团结土壤 与寒风对抗 这株枯竹 也引发我对它后世的遐想 它化身为一支笛 一管箫 啸啸天籁游走于天地苍穹间 它是 寒 夜客来茶当酒 竹炉汤沸火初红 煮茶吟诗的高雅 它是竹篱上爬满牵牛花的田园 它是竹篮采野花 摘野菜的 诗意 又或 它走进寻常百姓家 化身竹筷为烟火 化身竹竿为晾衣 再或 它成为农家灶膛里的柴火 化为一 缕缕温暖的炊烟 它是陆游 好竹千竿翠 新泉一勺水 它是朱熹 坐获幽林赏 端居无俗情 它是刘禹锡 依依似君 子 无地不相宜 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枯竹 仿佛是走过盛年 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 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 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 命 第 5 页 共 11 页 1 这篇散文以 为线索 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2 从全文看 选文第 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 有何作用 运用了 顺序 作用 3 下面诗句是从第 段中抽取出来的 依据文意 在下面横线处选择还原 只填番号 选项 A 宁可食无肉 不可居无竹 B 雪压不倒 风吹不折 C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还原 它是王维 它是苏轼 它是郑板桥 4 根据要求 品析下面两个句子 枯竹 仿佛是走过盛年 走过无数人生风雨的垂暮老人 它不是走向生命的终结 而是走向了更高远的生 命 请结合第 段 说说句中画线的 更高远的生命 是从哪两方面来表现的 某个雨后的春日早晨 它憨憨地从土里钻出头来 好奇地看着这个大千世界 抖落身上的旧盔甲 用力拔 长 从修辞角度简要品析 5 文章的结尾部分已被省去 如果用以下两种结尾 你认为哪一种更好 请结合抒情方式说明理由 A 冬寒时节 一株不期而遇的枯竹 引起我遐思无限 给我融融的暖意 B 枯竹 我要大声赞美你 你在我心中是永不枯萎的长青竹 我选择 填番号 理由是 9 20 分 阅读 话说重阳 完成后面的题 农历九月初九 是我国的重阳节 关于重阳节的名称 据魏文帝曹丕说 我国古代以 六 为阴数 九 为 阳数 九月初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 故称之为 重阳 也叫做 重九 重阳节的起源 最早可以推到汉初 在皇宫中 每年九月初九日 都要佩茱萸 zh y 以求长寿 重阳节 民间还有登高的风俗 所以又叫 登高节 相传始于东汉 重阳节之所以有名 是因为这个节日和历史上许多有名的文学家有关 唐朝诗人王维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 第 6 页 共 11 页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看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就是一首最为脍炙人口的重阳诗 其他诗人 凡写重阳 大多要提到登高和插茱萸这两件事 茱萸是一种可以做中药的果实 本草纲目 说它气味辛辣芳香 性温热 可以治寒驱毒 重阳插茱萸 目的 在于除虫防蛀 因为过了重阳节 就是十月小阳春 天气有一段时间回暖 而在重阳以前的一段时间内 秋雨潮 湿 秋热也尚未退尽 衣物容易霉变 这时必须防虫 茱萸有小毒 有除虫作用 至于登高 重阳节期间秋高气爽 适宜于登高望远 这大概也是后来重阳登高发展为以游览活动为主的重要 原因 除此以外 民间恐怕还有生产上的原因 重阳时节 秋收已经完毕 农事比较空闲 这时山野里的野果 药材之类 正是成熟的季节 农民纷纷上山采集 农民管这种采集叫 小秋收 登高的风俗最初可能就是从这上 面来的 重阳节登高 本来是要登山的 但平原地带 没有山 怎么登呢 这个问题大概古人是早已考虑到的 因此 在重阳登高的习俗形成之初 就把它叫做 登高 而不叫 登山 宝塔 城楼 通常都很高 是个理想的登高场 所 没有塔和城楼的地方 总有亭台楼阁 也可以凑合 反正找一个比较高点的地方 大家去登临一番 意思也 就到了 因为 登高 除了避祸消灾之外 也有步步高升的含意 这就是旧时人们非常重视重阳节登高的一个重 要原因 登高 受人重视 特别是受老年人重视的另一个原因 是 高 有高寿的意思 因此人们认为 登高 可 以长寿 今天我们在重阳节开展敬老活动 把重阳节称为 老人节 或 敬老节 多少也有这个意思 但除了祝 愿之外 还注入了许多敬老尊老的实质内涵 反映了一种新的社会道德和新的社会风尚 从而使古老的重阳节获 得了新的生命 1 用简要的语言说出 重阳 得名的由来 并列举出它的几种不同的名称 2 风俗习惯的形成 往往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重阳节也不例外 根据上文内容 试作简要分析 你还能另外举出一个类似例子吗 3 重阳登高 有多方面的原因 根据上文内容 试从 文化 角度加以简要分析 4 你赞不赞成把重阳日定为 老人节 或 敬老节 两个名称中你更倾向用哪一个 都要简要说明理 由 三 古诗文阅读 共 2题 共 27分 10 20 分 文言文阅读 第 7 页 共 11 页 至于负者歌于途 行者休于树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者 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 溪深而 鱼肥 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 山肴野蔌 杂然而前陈者 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 射者中 弈者胜 觥筹交错 起坐而喧哗者 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 颓然乎其间者 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 人影散乱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 鸣声上下 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 之乐 而不知人之乐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 醒能述以文者 太守也 太守 谓谁 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欧阳修 醉翁亭记 1 解释划线的词语 负者歌于途 杂然而前陈者 觥筹交错 而不知人之乐 2 翻译下列句子 宴酣之乐 非丝非竹 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 前者呼 后者应 伛偻提携 往来而不绝 描写的是滁人出游的场面 通过这个场面 你能感受到什 么 4 欧阳修尽管被贬滁州 仍能有所作为 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11 7 分 阅读下面的古诗 完成下列小题 浣溪沙 宋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 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山行 宋 叶茵 第 8 页 共 11 页 青山不识我姓字 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 对我对山三两声 1 如果说 浣溪沙 中的主人公是故地重游 那么 山行 中的主人公则是 这从 一词可以看出 2 两首诗歌的主人公在见到 似相识 的飞鸟时 流露出的情感有何不同 四 作文 共 1题 共 5分 12 5 分 阅读下面文字 按要求作文 题目 那一刻 几分甜蜜在心头 要求 结合个人生活经历 选取真实的生活片段 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记叙文 文章叙事清楚 结构完 整 内容充实 恰当运用描写 抒情等表达方式 写出真情实感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和校名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 一 积累与运用 共 7题 共 59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6 2 7 1 7 2 7 3 7 4 第 10 页 共 11 页 7 5 7 6 二 现代文阅读 共 2题 共 45分 8 1 8 2 8 3 8 4 8 5 9 1 9 2 9 3 9 4 三 古诗文阅读 共 2题 共 27分 10 1 第 11 页 共 11 页 10 2 10 3 10 4 11 1 11 2 四 作文 共 1题 共 5分 1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